求铁齿铜牙纪晓岚四剧情简介

求铁齿铜牙纪晓岚四剧情简介,第1张

太和殿早朝。君臣议论平大小和卓战事,乾隆大喜历数自己的文治武功,群臣献媚吹捧。和珅俗捧,肉麻之极;纪晓岚断章取义,借和珅之口道出甘肃难民一事,乾隆命顺天府调查此事。

退朝后,和珅在路上遇见戏班宣传,见一女子的外表酷似杜小月,并命刘全打探虚实,刘全称戏班无人姓杜,和珅松了一口气。纪晓岚回府,嫌冯妈做饭太咸,进而想起杜小月,这使纪晓岚十分伤感。冯妈说要帮老纪找一个新老妈子,老纪说的条件和杜小月一模一样。

晓岚在戏院又见到酷似杜小月的戏子,纪晓岚被台上的表演所吸引,不由自主的走上台,对戏子问寒问暖,台下的人把纪晓岚轰出戏院,这都被在暗处的和珅看在眼中,和珅打探消息得知这个酷似杜小月的戏子名叫柯云。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

1、纪晓岚

演员 张国立

为人诙谐、滑稽,机敏多变,才华出众,素有风流才子,幽默大师之称。

2、和珅

演员 王刚

为人油腔滑调,随机善变,终日在乾隆面前拍马屁,甚得乾隆欢心。

3、乾隆

演员 张铁林

是一个颇有作为,雷厉风行的君主,同时又是一个深谙中庸的政治家。

4、太后

演员 严敏求

深明大义,和蔼可亲,教子有方,是乾隆最顾忌,最尊敬的人。

-铁齿铜牙纪晓岚第肆部

许多人小的时候都看过一部电视剧,名字叫做《宰相刘罗锅》。剧中的宰相刘罗锅是一个精明正义之人,才华斐然却天生残疾。他虽然身高两米,但是天生是一个罗锅,走路总要弯着腰。

剧中的刘罗锅在一次进京赶考的过程中,无意中结识了当朝格格。他与格格两情相悦,无奈皇帝也看中了格格,刘罗锅与皇帝竟成了情敌。最终,刘罗锅利用自己的才华将格格娶回家。

后来刘罗锅中了状元,与和珅、纪晓岚等人一起辅佐皇帝。在此过程中刘罗锅与和珅经常斗智斗勇,针锋相对,每当二人碰到一起,总免不了斗嘴吵架,不免让人猜测历史上的他们也是这样吗?

一、刘墉

许多人一听到刘墉,不免有些迷茫,刘墉是谁?但是一说宰相刘罗锅,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刘罗锅就是刘墉。历史上的刘罗锅其实不是一个罗锅,电视剧是为了剧情需要。刘墉既不驼背也不是状元,反而身高近两米,是一名著名的文人,曾经还做过内阁大学士

刘墉的出生十分高贵,按照现在的话说,他们家可谓是官宦人家。刘墉家从曾祖父起,就一直是当朝进士,到了刘墉这里已经是第4代。因为他的祖上全都是进士。所以刘墉是以举人的身份参加科举,最终刘墉也做了乾隆朝的进士。

乾隆朝大兴文字狱,许多文人因为说错话而被满门抄斩。刘墉从小就被教育,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耳濡目染之下,刘墉也隐藏了自己的实力,收起了锋芒。文字狱对刘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影响了接下来几代文人的思想,许多有名的文人都因为文字狱落得十分惨痛的下场。

刘墉就如同现在在体制内的人一样,克己奉公,遵纪守法,不敢有一丝逾矩。若是放到现在,估计刘墉连发个朋友圈都要再三斟酌。也正是因为刘墉无功无过的工作状态和略显平庸的办事能力,使得刘墉的晋升之路十分缓慢,如同蜗牛的速度一般。从基层干起,又在小地方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直到嘉庆二年,刘墉才被授予仁阁大学士的官职。

因为刘墉为官十分清廉,从不参与党派斗争。所以很少被朝堂之事牵扯,最终得以寿终正寝,享年八十五岁。

二、和珅

与电视剧中不同,历史上的和珅是一位标准的大帅哥,不仅长得十分好看,还有令人惊叹的超强记忆力。和刘墉不同的是,和珅不是通过考取举人进的宫,而是读了那时的咸安宫学,相当于今天的清华北大。和珅十分聪慧,在上学时学习了满、汉、藏、蒙4种语言,这对和珅后来的晋升之路起了很大帮助。

从咸安宫学毕业后,和珅找关系走后门,当上了侍卫。和珅有着丰富的学识和超快的反应能力。在一次皇上发火生气时,其他侍卫都颤颤巍巍说不出话,只有和珅站出来回答了乾隆的问题。乾隆看到这个视为反应如此机敏,回答如此切题,一下子对他另眼相看,将他提拔为皇帝的仪仗队侍从。

总在皇帝身边呆着晃来晃去,总有能搭上话的一天。经过一段时间接触,乾隆发现和珅的记忆力也很惊人。后来和珅就从一个侍卫一路飞升,最终直接入职了军机处。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和珅的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生太过得意就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晚年和珅被打下马,仅一条白绫就结束了生命。

三、二人地位

刘墉与和珅的升职过程是不能比的,和珅的升职过程就好像坐了火箭一般,飞速前进,而刘墉则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升上来的。而且和珅当时是非常受乾隆的喜爱,遍地都是和珅的党羽,说话很有力度。刘墉到62岁才当上了内阁大学士,跟和珅不是一个级别的。

刘墉为官时,一辈子清廉正直。虽然62岁才当上内阁大学士,但是直到85岁才寿终正寝。刘墉去世后还被乾隆追赠了太子太保称号,这一生也算是功德圆满。

和珅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贪是肯定贪了,但是他到底贪了多少呢?说是几亿两可能有些夸张,但是保守估计千万两是有的。和珅在

位时,享受了一辈子荣华富贵。这跟刘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刘墉是以清廉闻名的,即使贪也是在公事上占点小便宜,与和珅的几千万两没法比。

“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这句话在清朝乾隆年间,还要加上五个字:“汉不与满斗”。所谓《官场斗》(又名《满汉斗》)只是评书或单口相声而已,借给刘墉几个胆子,也不敢跟和珅斗,他见了和珅就得下跪磕头,那倒是真的。

在和珅眼里,他需要忌惮的公爵以下满汉文武大臣只有三个,这其中当然不包括刘墉和纪晓岚。事实上按照正史记载,和珅根本就不在刘墉和纪晓岚,甚至还有点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在乾隆朝,刘墉最大的官职是工部尚书署理直隶总督、协办大学士,直到嘉靖二年,在被任命为体仁阁大学士。刘墉一生没当过军机大臣,按照雍正以后“大学士不入军机不为真宰相”的惯例,刘墉就是驼背称呼啦圈,也没资格被称为“宰相刘罗锅”。

纪晓岚名气虽然大,但是很遗憾,他连假宰相都不是,因为他一辈子也没当过正牌大学士,直到嘉靖十年,纪晓岚才在临终前被授予协办大学士称号,一天“中堂”都没当过。

清朝大学士被称为“中堂”,那是有典故的:清朝实行皇帝直管下的六部制,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一部有一满一汉两位尚书。满尚书地位高能力差,汉尚书地位低本事强,此消彼长就成了平起平坐。两个尚书经常闹别扭甚至在部里吵架打架,弄得手下一帮郎中、员外郎无所适从。

为了给各部满汉尚书拉架,皇帝让大学士每人监管一个部,召开部务会议的时候,大学士居中而坐,满汉尚书一左一右,隔着大学士就掐不起来了。大学士因为居中而坐,所以被称为“中堂”。

清朝的大学士,同一时间最多只有六个(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乾隆年间撤中和殿大学士而新增体仁阁大学士,形成了三殿三阁制),最少的时候只有一两个,给满汉尚书拉架的工作,由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承担,比如胤禛胤祥都曾管过某一部。

和珅不但是一人监管数部的文华殿大学士(从乾隆五十一年到嘉庆四年),而且在乾隆四十八年受封一等男爵,五十三年晋升三等忠襄伯,嘉庆三年,和珅晋封一等忠襄公。

虽然位极人臣,但是和珅在朝堂上也有惹不起的人物,比如和硕和亲王弘昼、固山贝子福康安。

弘昼和福康安跟乾隆都是实在亲戚,弘昼是乾隆最疼爱的弟弟,福康安是乾隆最亲近的小辈(疑似比侄子还亲),和珅还没上班,弘昼就没了(乾隆三十五年薨,三十七年和珅入宫当侍卫),不管和珅是几等公爵,见了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都是要下跪磕头的。

清朝的皇室之外有九级爵位,分别是超一品公、侯、伯,正一品子、正二品男、三品轻车都尉、四品骑都尉、五品云骑尉、七品恩骑尉,和珅一上班就是三品官(世袭三等轻车都尉),刘墉的父亲刘统勋虽然很受乾隆器重,但是却连个男爵都不是,刘墉自然也就没有恩荫世袭的爵位,也就是一个白丁,唯一能享受的待遇,就是不用参加乡试,可直接以“恩荫举人”的身份参加会试。

刘墉尚且如此,纪晓岚就更不用说了,他的前辈连个当道台的都没有,所以虽然考试成绩跟刘墉差不多(刘墉二甲第二,纪晓岚二甲第四),但是升迁却比刘墉慢得多。

在乾隆执政期间,刘墉和纪晓岚都不敢跟和珅发生正面冲突,一个是地位相差悬殊,再一个就是乾隆跟谁关系好,满朝文武都知道,聪明甚至有些圆滑的刘墉纪晓岚才不会没事找事儿去触霉头。

和珅也很聪明,他早早受封超品伯爵,最后还得到了异姓大臣的最高爵位(不算福康安,因为福康安算不算异姓大臣只有乾隆等少数人知道),但是他绝不与真正的八旗贵胄叫板,所谓和珅训斥王子贝勒,那都是小说家言,和珅奉承还来不及呢。

和珅一门两公爵(和琳也被追赠一等公),按理说对公爵以下的人,应该全都不放在眼里才对,但是我们看《清史稿》,就会发现至少有三个人很不给和珅面子,而和珅也不敢跟他们公开翻脸:

“阿桂以勋臣为首辅,(与和珅)素不相能;王杰持正,恒与忤;朱珪为仁宗(颙琰)傅,和珅忌其进用。”

这三个人,和珅当面惹不起,只好背后下绊子,但是谁都没绊倒,因为这三个人的来头都不小。

阿桂是世代将门高官之后,跟乾隆是亲戚,而且还大一辈(阿桂的女儿嫁给了允禄之子弘融),和珅直到嘉庆三年才晋封一等忠襄公,而阿桂在乾隆四十一年就受封一等诚谋英勇公,按照清朝规矩,四字封号的公爵,地位是远高于两字封号公爵的。

和珅忌惮阿桂,两个人斗了半辈子,谁也没斗倒谁,但是在气势上,阿桂一直压着和珅,和珅主动示好,阿桂也不给面子:

“和珅势渐张,阿桂遇之不稍假借。不与同直庐,朝夕入直,必离立数十武(半步为一武)。和珅就与语,漫应之,终不移一步。”

和珅惹不起阿桂,也不想让朱珪得势,这很好理解,毕竟一山不容二虎,朱珪是颙琰的老师,未来和可能成为朝臣之首。

但是他还十分忌惮王杰:

“和珅势方赫,事多擅决,同列隐忍不言,杰遇有不可,辄力争。上知之深,和珅虽厌之而不能去。”

我们看王杰的履历,就会发现他有两方面的优势,可以跟和珅叫板:第一,王杰是乾隆皇帝钦点的状元郎,是真正的天子门生,属于清朝黄埔系,深得乾隆器重;第二,王杰清廉正直。

我们要是细看清史中对刘墉纪晓岚的记载,就会发现这二位虽然不如和珅贪婪,但也绝不干净,两人都有贪污或跟贪官合谋的记载,也有因此受过处分,刘墉因为下属贪污(说刘墉没份儿,估计没人相信)而被免去知府职务(事见《清史稿·列传八十九》),而且是按律当斩(没参与怎么会当斩?),是乾隆看在刘统勋的面子上才没有大开杀戒;纪晓岚也不是身边只有一个杜小月,而是三妻四妾一日五次不可或缺,他跟卢见曾那点猫腻,乾隆十分清楚,这才把他充军发配。

如果清朝真的撒下大网抓贪官,和珅当然第一个落网,恐怕刘墉和纪晓岚也未必逃得掉。

王杰与刘墉纪晓岚不同:

“杰在枢廷十余年,事有可否,未尝不委曲陈奏。持守刚正,历事两朝,以忠直结主知。”

看到这里我们似乎知道和珅为什么忌惮王杰而不怕刘墉纪晓岚了:自古邪不压正,王杰是乾嘉两朝少有的正人君子,他身上的浩然之气,令和珅望而却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397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