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第1张

个性与社会发展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每个人的个性都是有所区别的,而且个性是和社会有关系的,由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和生活范围的扩大,幼儿的独立性增强,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下面了解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1

  一、中国传统教育偏向发展人的社会性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只注重对人提共同的要求,个人是集体的附属物,不需要有个性,也不允许有个性。这种情形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从教育发展史考察,在某种社会形态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对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儒家的思想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这种思想意识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精神是“礼”或“礼治。”“礼”的内容是等级隶属关系。这种隶属关系最集中的表现是维护忠孝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它要求个人“克已复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这种意识形态支配下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以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系统,培养封建治世人材为目的,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并同科举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教育还是偏重人的社会性,忽视人的个性。比如:现行的高考制度用一个标准,一种尺度取人,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西方国家的教育偏向于发展人的个性

 在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完善,教学内容针对生产实践,重实用学科。教学方法,主张顺应自然,适应学生的心理过程,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鼓励人们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去认识征服自然;尼采发出“上帝已经死了”的呼声,鼓励人们认识和肯定自我。

 卢梭则大力提倡自然教育,重视人们的自然发展,反对人为地对儿童发展加以限制。被称为心理学第三思潮的人本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等,弘扬历代人本主义者追求人性解放的精神,重视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潜能的发挥,强调人的自觉能动性,提出“自我实现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他们高呼“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鼓励竞争,当个人与社会发生矛盾时,他们往往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这种以“个人主义”为主体的文化传统,确实促进了个人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另一方面又导致了许多社会和道德问题: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人们的精神衰落。由于空虚、孤独、焦虑、恐惧,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心理疾病,青少年道德沦落、暴力行为、男女性关系混乱、吸毒和酗酒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面对极端的个人主义导致的精神危机,西方社会已开始探索教育的新路子,开始大力强化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例如:在美国,众多教改报告都竭力论证并呼吁强化个人价值目标与学校价值目标上的社会共性取向,认为:“美国教育的个性传统压倒了共性传统,当前必须充分肯定共性,帮助学生超越个人利益,强化公民和社会责任意识。”

  三、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走的路子

 当前,我国教育界已注意到只偏重发展人的社会性,忽视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已不能适应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这种“社会本位”的教育观,失误在于错把教育的社会功能当成了教育本体,

 压倒了教育中个人的价值,束缚了个人天赋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反过来也扭曲了教育的社会功能。而西方那种“个体本位”的教育观,失误在于错把教育的培养目标当成了教育本位,结果导致了人类普遍的文化范式的遗失和丢弃。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必将走发展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统一的道路。为了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统一的发展,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向外国学习。西方教育,重视人的个性的发展,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例如:在美国,高校的价值目标之一,就是以多样化来满足每个求学者个人的需要、利益、兴趣,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必须面向世界。一个国家的教育要发展,必然要同其它国家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对西方教育采取“拿来主义”精神,吸取其精华,抛弃其槽粕,在前进的过程中,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崇洋媚外。

 2、向历史学习。我国传统教育中有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的部分。例如:重视对学生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坚持个人的利益服务集体利益,重视社会价值取向的传统,是我国教育的优势。这一点,西方已经认识到“西方人为了消除个人主义产生的精神危机,开始把目光转向以‘群体主义’文化传统为主体的东方,一些有识之士纷至沓来到东方寻求答案”。

 3、切实搞好教育改革。通过改革促使教育实现发展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统一。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传统的学科考试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的知识,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必须明确考试不是为了排名次,

 而是为了给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本人提供一个依据,发现学习中存在的缺点和弱点,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潜能,更好地发展。学生学习是为了进步,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兴趣,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教育活动的客体,而且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然而目前的学校教育并没有真正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实际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得到真正的体现。例如:传统的班级授课制,

 虽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多出人才,但集体教育,统一要求,不利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必须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适当变革,通过适当分组活动,讲授、谈话、实验、演示、参观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学得愉快。

 还要重视开展课外、校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使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对社会对集体的负责精神,培养自主自律、自尊自爱、团结互助,合作共事的品德。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爱好、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为了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统一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要鼓励个人发挥才能,而不助长个人主义;要密切关注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生活;教育要培养既对自己负责,也对社会负责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2

  一、个性的初步形成

 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的,幼儿期个性的初步形成,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说明:

 (一)显示出较明显的气质特点

 (二)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

 (三)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差异

 (四)最初的性格特点的表现

  二、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

 自尊是最值得重视的幼儿情绪体验。

 (一)幼儿的自尊感随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发展

 (二)幼儿期的自尊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以后的情绪发展和适应性

 (三)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

 1、父母的教养方式

 高自尊儿童父母教养的特点有四个:

 一是温暖、关爱。

 二是严格要,要求明确。

 三是民主,对有关孩子事情的决策。

 四是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典范。

 2、同伴关系因素

 建立同伴友谊关系和被集体接纳是自尊体验的两个重要因素。

  三、幼儿期儿童认同的发展

 (一)认同及其读儿童发展的意义

 儿童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称为“认同”。产生认同的基础是儿童知觉到自己与认同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认同带给儿童以归属感和成就感;认同使儿童获得榜样的力量;认同对儿童的性别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幼儿期儿童认同的对象

 幼儿主要是对父母产生认同,对教育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对自己喜欢是叔叔和阿姨以及与自己年龄差别较大的哥哥、姐姐产生认同感。

  四、儿童发展的第一反期

 第一逆反期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其年龄3~4岁。

 (一)第一逆反期的发展性特点

 1、特殊的心理需求需求和行为表现。

 2、第一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性特点。

 (二)父母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

 1、父母要明确认识到第一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是政策现象,并应积极而又理智的面对。

 2、父母要明确认识到第一逆反期的矛盾焦点,孩子出现超出自己实际发展水平的“长大感”,而父母对幼儿的“长大感”认识不足,应对不力,引起反抗。

 3、父母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帮助儿童,指导儿童并创造条件,适宜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3

  一、婴儿期

 婴儿的气质:按活动特性划分——巴斯,情绪型,情绪反应突出,负面情绪反应占优势,多表现为愤怒、悲伤、恐惧;活动型,表现为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乐于从事运动性游戏;冲动型,缺乏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社交型,具有强烈的社会交往要求,积极主动得与他人接触和交流。

 托马斯和切斯,容易抚养型;抚养困难型;发展缓慢性

 婴儿兴趣的发展: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百日)——相似性物体再认知阶段(半岁前后)——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

 婴儿的社会性微笑:自发性微笑——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

 婴儿的社会性哭泣:自发性的哭——应答性的哭——主动操作性的哭

 婴儿哭泣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分离焦虑,婴儿在离开母亲后,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

 分离焦虑的阶段:悲伤、求助——希望破灭,情感冷漠——企图适应新环境

 婴儿的社会性依恋是一种情绪,是一种需要的满足,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依恋发展阶段:鲍尔比,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情感联结阶段(婴儿对母亲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与母亲的情感联结更加紧密,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础)——互惠关系形成阶段(婴儿把母亲作为交往的伙伴,对母亲的依恋目标有所调整,能理解母亲离开自己的原因)

 婴儿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反应性、情绪性、社会性刺激

 哈特,婴儿主体我的自我意识出现在一周岁前后,婴儿把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知,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两周岁前后,出现客体我的自我意识,能运用人称代词,用“我”表示自己。

 客体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二、幼儿期

 幼儿期个性初步形成:

 1、显现出较明显的气质特点;

 2、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

 3、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差异

 4、最初性格特点的表现。

 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

 1、父母的教养方式:温暖、关爱、积极接纳孩子、热心参与孩子的游戏;严格要求;民主;以身作则,树立典范。

 2、同伴关系:建立同伴友谊关系和被集体接纳是自尊体验的两个重要因素。

 认同,即儿童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

 儿童认同的对象,通常具有较高的地位、具有权威性,有较强的能力,聪明、健壮或漂亮。

 儿童第一叛逆期,3-4岁左右,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

 第一叛逆期的发展性特点:

 1、有其特殊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

 2、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三、幼儿期

 大约8岁,儿童开始脱自我中心化,属于转折时段。

 教育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

 1、自我评价包括多方面;

 2、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

 4、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有密切关系。

 延迟满足,(罗滕伯格)是抑制欲望的即使满足,学会等待。童年期儿童延迟满足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又显著提高,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

 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认知和策略、榜样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认知的发展(皮亚杰):

 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内化)

 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也称为侵犯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攻击行为的基本要素是伤害意图。欺负是攻击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分为三类: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间接欺负。

 童年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

 1、同伴交往是童年期集体归属感的心理需求;

 2、同伴交往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3、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4、同伴交往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1、受欢迎儿童—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交往,易于合作。

 2、不受欢迎儿童—具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常出一些不良主意和恶作剧。

 3、受忽视儿童—退缩、安静,有依赖性或顺从性。

 友谊,是建立在相互依恋基础上的个体间持久的亲密关系,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

 儿童对友谊的认识:短期游戏伙伴关系—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亲密而又持久的共享关系

 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

 1、相互接近

 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3、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

 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

 1、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

 2、父母教养关注重点的转移;

 3、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父母控制—共同控制—儿童控制)

  四、青春期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婴儿期是第一个飞跃期)

 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2、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4、有很强的自尊心

 情绪变化的特点:

 1、烦恼增多

 (在公众面前的个人形象而烦恼、为在同伴集体中的个人尊严和社会地位而烦恼、为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和情感疏离而烦恼)

 2、孤独感、压抑感增强

 少年期自我中心的特点:(皮亚杰)独特自我、假想观众

 少年期属于第二叛逆期,表现:

 1、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反抗主要对象是父母

 2、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但也有迁移性

 3、观念上的碰撞

 逆反年龄时段,2-4岁,多在3岁左右为第一逆反期,小学末期至初中阶段的10、11-15、16岁,是第二逆反期,突出表现在青春发育期。

 共同点:都聚焦在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主权;

 都具有成长发展的超前意识,前者有“长大感”,后者有“成人感”。

 不同点:前者要的独立自主在于要求按照自我的意志行事,要求行为、动作自主和行事自由,反抗父母的控制,反对父母过于保护;后者要求是人格独立、社会平等,要求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和有关方的控制。

  五、青年期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形象的认知,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连续性和同一性的认知。

 自我概念的特点:

 1、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强

 2、自我概念更具有组织性和整合性

 3、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

 自我概念认识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

 1、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动力

 2、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3、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

 自我接纳,是对自己积极肯定的心理倾向。

 自我排斥,是对自己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

 马西亚归纳出青年自我同一感危机的四种方式:

 同一性确立、同一性延续、同一性封闭、同一性扩散(混乱)。

 小此木启吾把同一性症候群的特点归纳为:

 同一性意识过剩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

 与他人距离失调时间前景的扩散

 勤奋感的扩散否定的同一性选择

 延缓偿付期,青年期有一种避免同一性过程提前完成的内在需要,即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是一种社会的延缓,是一种心理的延缓,也称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人们对于人生的看法和认知,归根结底凝聚在一个人的价值观上。

 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的因素:

 1、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个体成熟因素的制约;

 (思维发展、自我意识、社会需要和社会化达到趋于成熟的水平)

 2、受社会背景和文化条件的制约;

 3、受家庭教育环境的制约;

 4、个体的自我调节因素;

 5、社会历史事件和个人遭遇的非规范性事件的影响。

 道德认知发展:柯尔伯格——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取向、功利取向)

 水平二:习俗水平(“好孩子”取向、“好公民”取向)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普遍道德原则取向)

 1、道德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

 2、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并不多;

 3、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内容和速度,不能影响其发展的顺序。

  六、中年期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是第一“组织者”,自我的改变意味着个体思想、价值、道德、目标等组织方式的改变,自我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成年人自我发展水平:

 1、遵奉者水平,按规则行事。

 2、公平水平,能将社会、外规则内化为个体的规则。

 3、自主水平,能承认并接受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矛盾和冲突,容忍。

 4、整合水平,不仅能正视矛盾和冲突,还能积极解决。

 影响自我水平发展的因素:年龄因素、受教育水平、认知发展因素

 中年期人格特征:稳定性、成熟性(内省日趋明显;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为人处世日趋圆通)、中年期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初级控制,通过改造环境而控制环境。

 刺激控制,通过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

  七、老年期

 老年期人格基本稳定,但有些许变化: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并趋于保守、回忆往事

 造成老年人格变化的因素:生物学衰退、心理上的老化、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1、对老年期的退行性变化和老年期生活的心理准备

 2、社会角色和活动的积极转换

 3、体现老年人的价值,维护自我尊严

 4、夫妻恩爱,家庭和谐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要素

 5、深化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

 6、避免逃避式的适应方法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

在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

第一,应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这样才能满腔热情自觉自愿地去学习、思考和体验,从而提升道德修养的境界;

第二,应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坚忍不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修养;

第三,应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道德休养方法。

如何正确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具有多种多样的属性,概括起来,人的属性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人类社会生活是由各行各业的活动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个人的活动对社会的发展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作用。一切正常的个人总要在社会生活中担负一定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从事这样那样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从而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留下自己的印记,社会的发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努力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是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社会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的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活动既是一个生命的自然过程,又是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的活动都面临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是作出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功利心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常都会追求物质上的利益和经济上的成功,这种追求就是一种功利心。因此,功利心本身并不是一种令人反感的品质。

然而,过于强烈的功利心可能会导致不道德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例如,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忽略他人的感受和权利,或者为了达到目的而使用不正当的手段,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此外,过于功利的人可能会忽略自己的道德和良心,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功利心,既要追求利益,也要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法律,保持良心和责任感。正确的追求利益可以激励人们发挥自己的潜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过度的功利心则可能会导致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被破坏。

                                   

知识点拓展:

伦理学中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伦理学中的一种道德理论,认为最大化幸福是道德目标。即,行为的好坏取决于它是否能够最大化幸福和最小化痛苦。这种理论在社会政策和法律制度中被广泛应用。

道德感和良知:道德感是指对行为的道德价值的敏感和判断能力,良知则是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后果的道德评估和反思。道德感和良知是控制个人行为的重要内在力量。

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利己主义是指个人只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的需要和利益。利他主义则是指个人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利益,甚至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在社会生活中,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往往是相互作用的。

答案: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的强烈认同,对道德情感的充分表达,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执著践履。个人品德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稳定性的特点,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锤炼,使人形成一定的道德思维或评价“定势”、道德意志力和道德行为习惯,是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首先,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的发展变革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但形成高尚的个人品德不是简单地闭门思过,而是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个体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和修养,积极向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是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典范,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一个道德模范,就是社会上竖起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就是在群众中提倡的一种导向、一种追求。他们以自身的道德行为,真实、具体地再现了优秀的道德品质,给人以鲜活、直观的印象,深化了人们对道德力量的理解与认同,构成了个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标准与参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模范的典型形象能够带给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与心理感染,对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无数的道德模范、先进人物,用人间的深情至爱,诠释着生活的真谛,以对亲人的爱、对国家的忠、对事业的诚来践行和见证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伟大中华文明,印证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范。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要认真向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代又一代的道德模范学习,应当在进行道德修养和社会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自觉开展学习活动,使道德模范人物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成长道路上的良师、追求全面发展的榜样。同时也要积极地联系实际,把向道德模范学习的热情化为自己锤炼、提升自己个人道德修养的动力。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个人品德是青年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集中体现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建设。

最终都是要落实到个人品德的建设上来。新时代,青年在社会生活中要修奉献之德、进取之德、自律之德、清廉之德。奉献之德不仅要求青年要做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而且要做到在工作岗位上或者组织里不怕吃苦、甘于奉献,以服务为荣、以奉献为乐。

奉献之德是一种大爱之德,一种不计回报的付出,一种无私的品质,社会正是因为有了每个人的奉献而进步。纵观历史,成功的人生往往都是因其青年时代的吃苦与奉献经历,由此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青年要珍惜大好时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可见,青年修奉献之德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以奉献为乐,以服务为荣。

个人品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一直强调“修、齐、治、平”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弘扬个人品德、磨砺个体品行。

“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这一鲜明主张,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对公民个人品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努力方向。

1、从目前的社会环境来看,从目前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来看,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就需要从以下这三个方面来做出努力:

一、应该在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上。我们既不否定每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社会价值,所以正确的正位,就是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善于把自我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之中,善于通过社会价值的实现体现自我价值。

二、维系道德良心。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我们就很有必要从“四个心”入手,从培养“四个心”入手,这“四个心”就是仁爱心、责任心、同情心、羞耻心。

三、优良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做善事你要不断做,你不乱扔垃圾你不断实践,把认识落实到行为,行为沉淀为习惯,习惯升华为信念。

2、道德修养释义:是人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它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不同社会、时代和阶级的道德修养有不同的目标、途径、内容和方法。在中国古代,人们常用“内省”、“自省”、“洁身”、“澡身”、“修身”等表示道德上的修养。北宋理学家程颢第一次正式使用“修养”这一概念,认为“修养之所以引年,国祚之所以祈天永命,常人之至于圣贤,皆功夫到这里则有此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442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