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需要进行交往,人际交往最基本的模式即是运用语言等人类所特有的符号系统和他人进行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即人际沟通。领导干部的大部分工作时间都用来进行信息的沟通。有的领导干部花在沟通方面的时间,约占工作时间的50%至90%,另外,人际沟通还在人际关系协调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探讨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际沟通简称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采用语言、书信、表情、通讯等方式交流事实、思想、意见和感情,以达到相互之间对信息的共同理解和认识,取得相互之间的了解、信任,从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实现对行为的调节。人际沟通是人际关系的前提和条件,人际关系是人际沟通的基础,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人际沟通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人们只有通过相互的沟通,才能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了解,才能达到行动上的协调一致,实现共同的活动目标。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人际沟通是人们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通过信息沟通,我们了解周围的许多情况,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从而及时调整我们的行为,使我们的目标得以实现。同时,通过与别人进行比较以及了解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可以使我们更正确地了解和认识自己,提高自我意识水平。
其次,人际沟通具有心理保健功能,即它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能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人际沟通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需要之一,同时也是人们赖以同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通过沟通,保证了个人的安全感,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如果沟通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因此,人际间的沟通对于个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行为。保持人与人之间充分的情感和思想交流,能使人心情舒畅,起到保健的作用;而与他人沟通不充分的人,往往有更多的烦恼和难以排除的苦闷。
最后,人际沟通还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它提供了人们身心发展所必需的信息资源。通过人际沟通,人与人之间交流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识、经验、思想和情感等,为个体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性刺激,从而保证了个体社会性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婴儿一出生就通过与父母的沟通获得生理和心理的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与他人沟通的范围日益广阔,接受各种社会思想,形成一定的道德体系,逐渐完成了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生发展课题,社会意识由低级向高级迈进,形成健全的人格特征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
人际沟通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良好的、积极的人际沟通有助于领导干部保持心理健康和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环境。不良的、消极的沟通会破坏领导干部的心理平衡,造成心理冲突,给人的生活、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领导干部对沟通的内容和方式应该进行主动性的选择,提高自己的沟通质量。
非言语沟通是人们经常应用并且不被人们注重的沟通表达方式,它比言语交流更常见,也更富有表达力。关于非言语沟通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性,有人总结过这样一个公式〔1〕: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语调+表情+语言。因此,研究非言语沟通的作用很有必要。一、非言语沟通及其特点非言语沟通是指通过非语言文字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沟通方式。人们利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距离、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妆扮、实物标志、色彩、绘画、音乐、舞蹈、图像和装饰等来表达思想、情感、态度和意向。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往往会发现,有时非语言沟通可以起到语言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个人的手势、表情、眼神、笑声等都可以说话或传情。所以,非言语沟通不仅是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补充,而且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人的情绪和情感、态度和爱好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感应。�非言语沟通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1。普遍性。在人类沟通过程中,几乎每个人从小就自觉不自觉地学会了非言语沟通的能力。据考证,这种沟通能力的获得是人类有史以来就有的一种本能。人类产生以后,就开始了人与自然界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活动,这种非言语沟通是人们在语言符号产生之前就已是最重要的沟通形式了。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的非言语沟通能力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种非言语沟通能力不仅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不过,由于各国文化的不同,这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就一般意义上来讲,与各国各民族所用的语言比较起来,非言语沟通的信息共享更强一些。国际音乐节和舞蹈节邀请了许多国家的歌唱家一起同台演出,有时并不需要说同样的语言。音乐和舞蹈可以跨越言语障碍进行人与人之间的非言语沟通与交流。�2。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决定了其特有的非言语沟通符号。例如,在我国的侗族,假如不会唱侗族大歌就几乎被人视为残废;比较典型的人际沟通例子是人们通过握手、拥抱和亲吻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欢迎和爱抚。在欧洲一些国家,亲吻、亲鼻是一种礼节,是一种友好热情的表示,尤其是对女性而言。但中国人往往不太习惯,而更习惯以握手的方式来表达同样的感情。�3。社会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人们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生活环境、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都对非言语沟通产生影响。社会中的不同职业角色,不同阶层都对非言语沟通有着较细微的规定性,如有些年轻人喜欢以相互用手拍肩膀以示友好或表示“哥们儿”。然而,假如用同等方式去向父母亲或年龄较大的长辈使用同样的方式来表达友好就显得缺乏礼貌了。�4。审美性。非言语沟通所表现的行为举止是一种美的体现。对此类行为的认同的基础是人们的审美观念。人们审美观念的形成与年龄、经历有着很大关系,例如人的仪表美就是一个有争论的题目。对女人梳妆妆扮、抹胭脂、搽口红、戴首饰等是一种美的表达,但也有可能给别人传达一种过分轻浮的信息。假如沟通的参与者意见不一致,对外在美所体现的心灵美看法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际沟通。�5。规范性。这种规范性是指一个社会群体或一个民族受着特定文化传统的影响,长期以来对非言语沟通所产生的社会认同。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有着被大家承认的行为举止准则,在运用非语言符号时,要考虑沟通对象的文化因素、民族因素、环境因素、年龄因素、心理因素、社会道德因素等等。一旦忽略了某种非语言符号所特有的规范性,便会造成误解和障碍。�6。情境性。非言语沟通一般不能够单独使用,不能脱离当时当地的条件、环境背景、包括与相应语言情境的配合。只有那些善于将非语言符号与真实环境背景联系起来的人,才能使非语言符号运用得准确、适当。二、非言语沟通的作用长期以来,非语言符号可用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这些已被人们所熟悉。有人估计,人的脸部能表现出约25万种不同的信息,教室内可以有7000多种课堂手势,这些非语言符号都有着丰富的含义。〔2〕在特定的场合,非语言符号都可起到特有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种:�表情答意作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们普遍运用较多的非言语工具是目光语和手势语,目光语和手势语等非言语在许多情况下具有语言文字所不能替代的表情答意作用。�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能明显、自然、准确地展示自身的心理活动。眼神是传递信息十分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的眼神可起到不同的作用。在人际沟通中,目光语可以表现多种感情,根据情境不同,即可表示情意绵绵,暗送秋波;也可以表示横眉冷对,寒气逼人等。目光语通常有以下几种作用:提供信息;调节互动;启发引导;告诫批评;表达关系。〔3〕如护士在为服务对象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对手术后病人投以询问的目光,对年老体弱者投以关爱的目光,对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的病人投以鼓励的目光,而对神志清醒的不合作的病人投以责备、批评的目光。此时虽没有语言行为,但却更能使病人感到愉快,得到鼓励,或产生内疚。同样,病人一个赞许的目光,可使护理人员消除身体疲惫,感受到自身工作的价值。�手势是有声语言的延伸,是非言语中重要的表达方式,富有极强的表情达意的功能,表达的信息丰富多彩。〔4〕如病人刚入院时,护士手掌心朝上,引导病人到床边,表示礼貌;病人出院时,挥动单手表示辞别、再见;儿童接受注射治疗后,竖大拇指表示好样的、棒极了;术后病人示意下床活动时,OK手势表示支持和答应;如病情不答应离床活动,则摆手表示不同意;当学生在犯错误后及时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老师拍拍学生的肩予以肯定;或者学生在回答出自己提出的问题后能竖起大拇指,得到的效果胜过口头表示。但手势语可因民族、国家、地区的不同所表达的含义不同。因此,如医院有外宾时应谨慎使用。�
表达友善与鼓励�一个和蔼亲切的表情向他人传递了相互友好的关系,而一副生硬的面孔则向他人传递着冷漠和疏远的关系信号。〔5〕在现实生活中,微笑是礼貌待人的基本要求,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微笑是一种知心会意、表示友好的笑,是在社交场合中最有吸引力、最有价值的面部表情,既悦己又悦人。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找100人作为受试者,让他们根据生疏人的照片进行判定,说出对哪些人的印象最好,哪些人的品德和能力更强。结果90%的受试者指出面带微笑的人的能力、品行最好,给人留下最好的印象。由此可见,微笑对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面试中,应聘者应把微笑贯穿于面试的全过程,以真诚的微笑向面试官传递出友善、关注、尊重、理解等信息,建立在面试官心中的良好形象,进而增加面试成功的概率。对面试官来说,适时的微笑也有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交流氛围,适度的微笑往往给予初次面试的应聘者莫大地鼓励,从而有助于面试的顺利进行。面部表情是有效沟通的世界通用的语言,不同国家或不同文化对面部表情的解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人类的各种情感都可非常灵敏地通过面部表情反映出来,面部表情的变化是十分迅速、灵敏和细致的,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感情,传递信息。�逼真的替代�在非言语沟通中有一种有声沟通在日常生活、学习和生活中运用广泛,它是通过发音器官或身体的某部分所发出的非言语性声音而进行的沟通方式,主要表现在人们说话时的声调高低、强弱和抑扬顿挫的把握上或说话的停顿和沉默会产生言外之意的效果。在噪声较大的工地或停车场,人们无法听见对方的讲话,便可以用手势来指挥吊车的工作、停车的位置和距离;在实弹射击场要求要有紧张、严厉的氛围,老师在学生射击过程中,除在射击前和射击结束时下达正常的口令外,在射击过程中不针对单个或部分学生下达口令,只是简短提示,以免惊吓其他学生而发生意外事故。�在一定的场景下,我们会发现,即使对方没有说一句话,但我们从对方的表情上已经了解到对方的意思。当一个人不能听或者说时,非言语符号经常代替言语来表达意思。这种替代是有条件的,即一定是同样文化氛围或者是普遍被人们认同的规则下才能应用,否则便轻易引起误解。〔1〕�相互了解,增进感情�在沟通过程中,倾听和讲话一样具有说服力〔6〕。因为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话,则表示倾听者对讲话人的看法很重视,能使对方对你产生信赖和好感,使讲话者形成愉悦、宽容的心理。在大多情况下,听一番思想活跃、观点新奇、信息量大、情感波动较大的谈话,倾听者甚至比谈话者还要疲功,这就需要积极的倾听。要求倾听者聚精会神,积极调动知识、经验储备及感情等,使大脑处于紧张状态,接受信号后,立即加以识别、归类、解码,做出相应的反应,表示出理解或迷惑、支持或反对、愉快或难受等。适当的倾听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和可获得对方的信任。�在复杂的商场上,倾听使你更真实的了解对方的立场、观点、态度,了解对方的沟通方式、内部关系,甚至是小组内成员意见的分歧,从而使你把握谈判的主动权。不能否认,谈话者也会利用讲话的机会,向你传递错误的信息或是对他有利的情报。这就需要倾听者保持清醒的头脑,根据自己所把握的情况,不断进行分、过渡,确定哪些是正确的信息,哪些是错误的信息,哪些是对方的烟幕,进而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使对方变得不那么固执己见,更有利于达成一个双方都妥协的协议。监狱警察在与服刑人员初次建立了良好印象后,监狱警察便成了部分服刑人员在临时环境中的倾诉对象。而作为听者不是简单的“听”,其中的技巧若能把握适度,不仅仅是得到服刑人员的信任,对方也认为获得了尊重,双方之间的距离必然会拉近,倾听者更能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部分家庭情况及其思想动态,在沟通过程中还可以发掘重要线索,有利于公安机关及时给予他(她)们所需的疏导和帮教。三、结语总之,非言语行为是伴随语言行为发生的,是深动的、持续的,它可更直观形象地表达语言行为所表达的意思,比语言行为更接近事实。特定环境下的非语言行为具有特定的意义,它能够稳定对方的情绪,改善对方不良的心理状态,增强对方的信心,使交流的氛围更和谐,使对方得到关爱、体贴,更多一份理解和同情。交流双方可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动作、手势等了解对方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变化,满足对方的生理及心理的需要。由此可见,交流双方恰到好处的应用非言语行为,能弥补某些状态下语言交流的不足,促进双方沟通,提高交流质量。
一个漂亮的少女在商店购买东西时,看到一个招人喜欢的小伙子迎面走来。当走近时,两个的目光接触了两秒钟,然后转过头,并微笑而略显羞涩地走过。当他们擦肩而过后,她转过头,以确定他是否在注意她。沟通这就发生了作用,他停下来与她交谈。在他们交谈之前他们没有说一个字。显然,他们所进行的是非语言沟通。
据研究,高达93%的沟通是非语言的,其中55%是通过面部表情、形体姿态和手势传递的,38%通过音调传递。
空间、距离与沟通
距离圈
亲密距离
在亲密距离范围内,人们直接相互接触。如母亲和婴儿在一起时,她或者抱着他、抚摸他亲吻他,或者把他放在腿上。当与婴儿这般接触时,她所有的感觉是活跃的。她能摸到他、能闻到他的气味并听到他发出的每一声轻微笑声。在恋爱关系中以及亲密朋友之间,我们也保持着亲密距离。亲密距离存在于我们感到可以随意触摸对方的任何时候。
当在特定的范围内,不能进入亲密距离的范围内,人们就感到不安。例如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如亲密的人不能在一起坐,我们的亲密距离之内,有了他人,而我们不能在一起时,往往用目光接触来应付这种情况。用这种方法,我们即使不能在身体上也要在心理上保护自己的亲密距离。
●人际距离
在西方把人际距离定位在18英寸到4英尺之间,认为这是进行非正式的个人交谈最经常保持的距离,这个距离近到足可以看清对方的反应。但远到可以足以不侵犯亲密距离。如果我们移到18英寸以内,对方可能后退,如果在4英尺以外,就有交谈被他人听到的感觉,交谈将会困难。
●社会距离
当对别人不很熟悉时,最有可能保持一定的社会距离。即4至12英尺的距离。非个人事务、社交性聚会和访谈都在社会距离中进行。当我们运用社会距离时,相互影响都变得更为正规。
●公共距离
公共距离,即超过12英尺的距离,通常被用在公共演讲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说话声音更大,手势更夸张。这种距离上的沟通更正式,同时人们互相影响的机会更少。
空间与距离成为亲密程度的一种标志
在观察人们在自己与他人之间保持距离时,我们可以判断哪些人处于密切的关系中,哪些人处于更为正式的关系中。如果你走进大学校长的办公室,他继续坐在办公桌前,可以设想你们的谈话是正式的;如果他安排你坐在办公室的一角的椅子上,与你并肩而坐,他则安排了一种更为亲密情景,结果谈话将是非正式的。
当与他人比较熟悉时,我们被容许进入他们的私人空间。一对夫妇经常处在亲密距离之内,然而,如果他们婚姻出现问题时,双方的沟通是在人际距离进行,当他们协商离婚时,他们的沟通是在社会距离上进行谈判。
空间和距离成为地位的一种标志
除了亲密距离外,空间的利用也表明地位。总经理、大学校长和政府官员都有带豪华窗户和精制家具的办公室,而他们的秘书和辅助人员却在较小的空间里,通常是许多人共同使用。在一个家庭中,孩子们的空间最小,即使他们有自己的房间,这个空间也是受成年人控制的。通常由成年人设计和装饰孩子的房间,并且成年人为利用这个空间指定规矩。有时成年人也通过剥夺孩子们的空间来惩罚他们,像“回你的房间去”或“离开我的房间”。用这样命令的方式限制孩子进入家里的特定空间。
时间
记得我小的时候和我一个好朋友打死了别人家的一条狗,我们都很害怕,害怕受到家人和狗的主人的训斥,当时就安慰自己:这件事再过20年就成了历史了。在学校,老师对经常迟到的学生就比较生气,但也反映出这位学生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或是不尊重老师。同样,教师的迟到,学生对老师也表示不满,或是认为他没有做好准备,以及他不尊重学生等等。
我们都利用时间去产生心理上的效应。如果你与一个不熟悉的人约会,自己如果是主动的一般就比较早地到达,如果 是不太积极的,就较迟一点到达。对时间的控制是非语言沟通的一种重要的形式。
时间也与地位相联系,地位越高,对时间的控制能力就越强。孩子对时间有很少的控制,家长能在吃晚饭时,打断孩子的玩耍,或者让他们在没有睡意时睡觉。在这个社会里,一些专家可能经常让人们等候。例如,你去医院挂了专家医生的号,你可能就要在外面等可能较长的时间。学校8点钟上课,学生就必须按时上课,别无选择。对于什么时候考试什么时候交作业,也要按规定去做。如果你要发现在社会中谁有地位,就去看谁等谁。
改善非语言沟通
当你所说的内容和你的非语言沟通相矛盾的时候,人们会经常地误解自己,就要用恰当的方式去询问,是否是由于非语言沟通造成的。
●对方所做出的反应
如果对方对你发出的信息表示吃惊,可能是因为你所发出的信息与你本意有出入。例如,你本来和你的朋友开个玩笑,结果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认真起来。当你看到对方很不安时,你就要寻找机会解释你的真正意图。
●利用录像带显示有关自己的非语言沟通
录像带总是能告诉我们大量有关自己的内容,如果你能预先通过录像看到自己将要在课堂上做一次演讲,效果将会更好。因为你能面对自己的录像看到一些不知道的不良动作,如摆弄头发、摸衣服等你就可以改正它。
●非语言沟通要适合你所扮演的角色
人们在在社会上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非语言沟通也要随着你角色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你就要善于观察各种不同角色在沟通中用了哪些非语言沟通方式。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老师,你就要了解你的老师在他的角色中用了哪些非语言沟通形式,哪些是自己要模仿的。
●你如何使用空间
前面我们所讲的空间可以传递信息,因此合理地利用空间是非重要的。如你的墙上挂的是什么,能传递什么内容?你的家里清洁吗,清洁和不清洁将传递什么内容?只有这样,多给自己提一些有关问题,才能更好地使用好空间。
●如何利用时间
你的时间观念强吗?有些人对时间观念不强,约好的时间从来不能遵守,也就是说一些人在头脑里就没有较强的时间观念。你是一个把今天要办的事情等到最后的时间才去办的拖沓人吗?
你知道时间和地位之间的关系吗?你是否了解有时你必须让别人等待,但其他时间必须准时吗?什么时候必须准时,什么时候可以迟到?在什么情况下你希望他人准时?如果你已在时间的使用上,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你可以改变吗?
对于非语言信息表达方式,我们改变它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如何使用它。
这个了解了现状了,自己要尽量改善,要不然怎么办呢?有些事不改善,就一直那样,是不会自然化解的。社会对交流有一些要求的。我因为普通话不是很好,在一群人中我是很少讲,一般听的多,也在一步步的改善中,因为这个不是很优点,也失去了不少的机会,也因为这个不足,也让人对我的印象不是很好,但我还是想写出来,让看到的人有所收获。
一、一般要改善交流,首先要学会听懂他人讲话的意思,不会听,是不太可能会成为善于交流的,因为交流是建立在互相能听得懂的基础上,听有时候比讲了什么更重要,我现在这一块做的还好,我一般跟什么人讲话,不论人家讲哪个地方的语言(中文),我都能认真的听,这样绝大部分人说的内容,我都能听懂。这样我成了一个听比说更多的人。
二、其实中国人认为“沉默是金”的,但该讲的还是要讲,有一些是不得不讲,正如论语中讲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有一种解释是“你讲的信息是讲给该听到人,并让他能听懂,不该听到人是不应该讲给他听的……”,所以要注意方式让听的人听得懂,并听得进去,与听的人要能讲什么自己要心里有数。有时候也要有意识的了解一下自己讲话的声与音。
三、为了能听懂大部分的讲话,自己要有一定的见识,不要人家讲的大部没有听过,这样也不好交流的,怎么谈呢一个人与人交流最好是与人保持相当的水平。
欢迎关注出干货的工程师“他说历史与生活”公众号,过好现实的生活,搜索可找到我。
均来自网络,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现代信息交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即时通讯软件和在线论坛等工具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这种交流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和知识,增加社交圈子,扩大社交范围,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此外,现代信息交流方式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人们更好地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从而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传播和共享。在某些情况下,这种交流方式也可以成为解决问题和冲突的有效途径,因为它可以促进不同观点的交流和理解,从而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和理解。
然而,现代信息交流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的传播等。因此,在使用这种交流方式时,人们需要保持警惕和审慎,并注意分辨真假信息和负面言论,以免受到误导和伤害。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交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但也需要人们保持警惕和审慎,并注意分辨真假信息和负面言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