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道德原则和信念是道德意识形成的主要标志。自觉地运用道德意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是从小学时期才开始形成的。
在小学儿童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上,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儿童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
小学低年级儿童初步掌握了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和道德判断,但是他们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有关的研究指出,小学儿童在四、五年级期间对道德准则的理解才可能达到初步本质概括的水平。在教师的正确教育影响下,小学儿童关于道德知识的理解,逐步向比较精确、比较本质的水平发展。
第二,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儿童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小学儿童由于道德知识的理解不精确、不全面,在道德评价上,常常有很大的片面性、主观性。
皮亚杰曾以故事的方式来测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结果指出:小学儿童(具体运算阶段)往往是以造成损坏的大小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而不管出于什么动机。
一般说来,小学低年级,甚至中年级儿童,在评价道德行为的时候,主要是根据行为的效果,主要是看这种行为是否和预期的效果相一致(如遵守某种法则,完成某种作业)。在教育的影响下,大约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儿童评价道德行为才逐步注意到行为的动机,并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考虑。例如,他们开始能对出于无心而犯错误的同学,表示一种责备、惋惜、同情和谅解的复杂心情。
第三,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儿童的道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的制约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道德信念的制约。
小学儿童在很多情况下,判断道德行为还不能以道德原则或道德信念为依据,而常常受外部的、具体的情境所制约。因此,他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对同一人物做出不同的评价,有时取决于他们的印象的强烈性,有时取决于某些品质是在什么情境中表现的。
道德信念是儿童在已有的道德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和一个人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情感相联系的道德意识的高级形态。一种道德知识,可能成为形式主义的,也可能成为产生道德行为的推动力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种道德知识是否发展成为道德信念。
对儿童亲社会道德推理的研究发现,儿童的亲社会道德推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学前儿童处于享乐主义、自我关注的推理水平,小学低年级儿童基本上处于需要取向推理水平,即关心他人身体的、物质的和心理的需要,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基本上处于赞许和人际取向推理水平和移情推理与过渡推理水平,即使小学六年级儿童也还没有达到强有力的内化推理水平。这说明小学儿童的道德推理并不是基于内化了的价值、规范和信念等,而是处在向内化推理过渡的水平上。
儿童道德信念的产生以及它的深刻性和坚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集体的教育、教师的影响、家庭教育和儿童道德经验发展的水平。教师从低年级起,就抓住机会,特别是在儿童由于认识和行为不一致而产生的思想斗争中,逐步使儿童学会独立地辨别是非,并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这是培养儿童道德信念的重要条件。
小学儿童还缺乏稳定的道德信念,但这不等于说,小学儿童就不能做出很好的道德行为来。事实上,小学儿童已经可以做出很使人感动的道德行为,不过这常常是由于道德情感或道德习惯,而不是由于高度的道德信念。
根据小学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的研究,有研究者指出:小学儿童的道德认识有从具体形象性向逻辑抽象性发展的趋势,上述三个方面的特点,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形象抽象性具有一致性。
研究还指出,小学儿童已初步掌握了道德范畴,但对不同范畴的理解有不同的水平,显示出发展的不平衡性。比较而言,对己方面的道德概念发展水平较高;对社会方面的道德概念的发展水平次之;对人方面的道德概念的发展水平最低。
总之,小学儿童的道德知识已初步系统化,即初步掌握了社会范畴的内容,开始向道德原则水平发展。
职业道德认识的修养,主要是指从业者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关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价值,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准确掌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等基本知识,逐步形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念,努力提高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自我评价能力和职业道德行为选择能力。
职业道德认识的养成是职业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是进行职业道德意志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决定职业道德行为倾向的思想基础。事实证明,在职业活动中,有些人之所以作出违反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常识,不知道什么是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什么是不道德的职业行为,或者认识模糊,分不清是非界限,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选择能力。
在职业道德认识修养过程中,只有认真学习、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并把这些理论、原则和规范自觉转化为明确的坚定的职业道德观念,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职业道德关系,在职业道德行为选择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的指导,进而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职业道德品质。
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发展过程。加强道德认识修养,提高道德认识水平,首先要从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入手,切实掌握明辨好坏、善恶、美丑的理论武器;同时,切实重视加深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理解,把理论学习与职业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具体的职业道德活动中实践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并以此促进职业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促进职业道德评价、选择能力的提高,确保自己在实际的职业生活中分清好坏、美丑、善恶。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提高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认识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自觉接受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是我们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水平,搞好职业道德认识修养的最重要的保证。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地位单选、判断)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道德情感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道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例子:“小明让座”。小明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要尊老爱幼,深受启发,决定以后要帮助他人,这是道德认识。小明在公交车上看到有老人上车没人让座,内心很气愤,这属于道德情感。小明自己想给老人让座,但自己需要坐好几十站,而且书包很重,他内心很纠结,但他想了想,自己应该克服一下困难,去帮助别人,这是道德意志。最后小明站起来给老人让座,这就是道德行为。
2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
(1)要注意全面性(统一性)
(2)要注意多端性(判断、单选)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但是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例子:像两人恋爱结婚一样,有的人先认识熟悉再产生情感再分分合合最终步入婚姻殿堂,而有的人可能还没认识熟悉就一见钟情,先产生情感再认识再分分合合最后步入婚姻殿堂,甚至有的人先结婚后恋爱,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就是这四方面哪个开端都可以。
考题感知:小明经常偷东西,那就需要从( )入手;如果小明思想认识比较薄弱,就从( )入手。
(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考点: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和活动和交往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学生一方面了解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另一方面了解“多方面”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即可。
你好,巴德,很高兴见到你,我喜欢这样有深度的问题风格。
像往常一样,我真的依赖理解声音我听到我的心在很多问题上(这是为什么/的地方,我经常使用术语licorish“扭转操作”,甚至走进我的理解),这是一个礼貌,一点探索语言术语回答的价值”,这意味着是我们凡人的“二分法”是由/不使用外来词语,往往导致分裂,伤害感情,导致火车残骸,或者让某人觉得自己是一个“当着你的面”想要玩“让我们决斗吧”的人。
如果我用“比喻”这个词大脑-情感中心想把它插到路上来的“宗教倾卸卡车”上…小心点,就像这样。
在我的传统血统中-有一个叫西蒙•巴尔•约拿的男人-他有一个梦或者一个异象,或者别的什么…一张单子朝他下来,上面有各种各样的“不能吃的动物”……他所跟随的那个人(哈玛希雅)对他说…放松,放松!这是一个“licorish twist”(不是为了点燃你内心的烟花表演)…而是告诉你/和其他人…我想让你和地球上的居民分享一些“好消息”)……你将会和那些有“预先条件反射”的人分享这个好消息——“大脑/情绪感觉很容易被激怒”……但你心中的灵魂呢
好吧,她会给你一些“善意的东西,让你和他们交谈来缓和压力,这样他们就有一个合理的机会能够“听到你的心将分享什么,并根据你分享的东西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是一个“联邦”工具,它将帮助你做我要求你做的事情。西门彼得。明智地使用这一点,并总是倾听你的心声……不是传统的方式,书籍、证据、警察、法利赛人、律师flyswatter“smack talk”和后来的“Wac A Mole”游戏。
It/那是更伟大的方式,' the way '——记得吗Hamashiach是“方法”“真相”和“光”(‘理解’的方法并告诉他们‘理解’这样非常容易的道德律,成文法值可以有机会访问的智慧和做一个体面的选择”自己的而不感到“压力”。
理解是建立在纯粹的基础上的,就像纯金一样,而不是铅或泥土。
你问题的最后一部分一个很好的论点是,西门巴约拿要和他们分享什么他们的“枪已经装好了”……所以,如果你试图“劝导他们”,他们就会按下“红色恐慌按钮”,最终引发一场枪战,如果允许发生枪战呢你分享的“使命”永远不会有机会去种植我要求你种植的“创造性价值”。
给我吗和一些讨厌的人聊天时,你可以用一些像甘草糖一样的手法(通常是故意的)来营造一种友谊的氛围。
当我说她/你,或上帝,或拉屎,或拉屎的时候我并不是试图通过玩边缘游戏来打破Quora的规则,而是试图从嘿,咒骂,吸烟,肮脏的谈话,弯曲凡人肤浅的法律中获得信息。好吧,我不允许它把你“定型”为一个坏男人或女人。
感情吗如果你按哈玛希雅的建议去做天啊,他们只是很难“搞砸”你。
这对理解你的要求有一点帮助吗
我来问问你,伙计我自己曾经能够提出一个'好论点'与'你'个人而不是“引发枪战”因为你知道和感觉-我只是想做一个朋友,那也有坚实的基础不是强迫你做出选择,而是让你的心去思考我说的话在这个星球的某些地方对于黑人和白人来说,即使彼此说“早上好”而没有人想要开始“枪战”,这也是一场“枪战”。顺便说一句,早上好,巴德……希望我们的其他朋友看到我们相处得很好然后加入对话只是因为(在他们的心里)他们确实有点喜欢看到它发生。
对不起……哈哈哈哈哈哈-这是vid时间bud…祝你有美好的一天。-顺便问一下你想要一块甘草糖吗哦,我看到你在打包你自己的(:
来自犹大地的小狮子童子军(不!不是“宗教”)-只是土地)-很容易找到-它的边界是“在沙子里画的”。
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的方法包括: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当代大学生因其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其人生选择尤为艰难。怎样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成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重要内容。
态度和品德的基本要素:
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含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实现执行转化的催化剂。
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摘 要:从古至今,道德起源的话题一直是人们探究的热点。文章列举了宗教说、习俗说、生理学说、内在心理学说、社会学说、唯物史观、儒家学说等关于道德从何而来的论述,对各种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道德是多种因素影响下自律与他律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对于道德的维护与作用的实现也应该从内外两方面入手。
关键词:道德;起源;自律;他律
一、引言
食品药品安全频频告危,我们说中国的食品药品业道德干涸;小悦悦在十八个陌路人的袖手旁观下渐渐远离这个世界,我们说社会人道德冷漠;范跑跑为自己的性命安全临危弃学生于身后,人们指责这个老师丢失了职业道德。那么,在世事无常、幻相方生的因缘和合之下,我们口中得到的道德有着怎样的起源,我们日日用以规范自我和他人的道德来自何方,道德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二、前人论道德起源
关于道德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从未得到一个确切界定,百家争鸣,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人们都持有自己的观点,他们的意见在不同的视角和领域给与我们以启示,来探究道德是如何产生的。
(一)宗教观下道德的起源
宗教对于西方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引导。因此,人们提出了道德产生于宗教的观点,并在当时得到了高呼和赞同。例如,普菲尔德里尔说:“在宗教中,可找到所有道德的历史起点。”冯特的观点是:“所有的道德戒律最初都有宗教戒律的特征[1]。”罗伯特森史密斯说:“所有道德,即当时人们所理解的道德,都被宗教的动机和约束所认准和加强[2]。”耶文斯在 《宗教史导论》 中也提到:“ 氏族神是部落道德的守护者[3]。”宗教起源说中,上帝被视为权威的制定者,而早期宗教教条里的一些内容也就在无意识中成为了道德准则。
(二)道德来源于习俗
“伦理”相当于希腊文的ethos,道德相当于拉丁文的mores,指聚集在一个地方的群体的习俗,中国的“德”的原初意义也是氏族的品质[4]。人们早期习俗下的部落制度是对人们最初的约束,同时,这种约束受到日常生活的影响,因地、因时、因人而有所不同,这就是习俗影响下形成的道德,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
(三)道德源于自然生理因素
关于自然生理因素说,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达尔文,他的进化观把人类道德说成是动物本能的继续,为了适应环境更好的生存,合群性成为了其适者生存的一种本能。而这种生理上的合群性本能,成为了是道德产生的生理性因素,也为社会和道德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同时,随着人类智能的进步与心理能力的提高,人们可以对过去的行为进行反省,同时作出判断并进行选择[5]。这种对本能冲突的判断、解决与选择,实际上是人类道德意识形成的在生理方面的关键点。
(四)道德源于个人心理动因
有关道德产生的心理因素常常会涉及敬畏感和归属感两个等方面的探讨。敬畏感是个体知觉意识到外在诫律对种族以及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后引发的一种道德情感。个体作为联合起来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的成员所具有的归属感中势必包含着一种敬畏感[6]。人类的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群体的认同意识形成了归属感——个体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并对其产生一定依存心理的情感体验,归属感在本质上是个体对某一团体的价值认同,法国人类学家凯姆称其为“集体精神”[5]。正是由于个体有了对生活群体的归属感与恐惧感,使人类个体将自己与群体联系紧密,并逐渐形成原始的集体主义道德。
关于道德的心理动因不得不提到弗洛伊德和荣格。弗洛伊德学说认为道德产生于人深层次的“超我”,容格认为将个人的无意识拓展到集体无意识,认为道德既产生于个人的无意识,更产生于集体的“原始意象”,从本质上都是产生于一种内在的本能[6]。还有亚当斯认为人具有天然的同情本性。他们的观点无非都是强调了内心动因的心理因素对道德形成的影响。
(五)道德来源于社会
道德是一种意识层面的东西,终归要建立在社会的基础上,因此,道德起源的社会学说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与其说道德来源于社会,不如更确切地说道德源自于劳动。因此,道德的社会学说主要是说道德源自社会中的劳动,并提出生产劳动是道德产生的社会基础。
一方面,劳动将人和动物区分开来,创造了道德产生的主体,创造了人,也创造了社会,使得人渐渐有了思考的意识,开始反思个人与集体利益关系的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劳动下的产品分配和剩余价值的出现,使得原始氏族的那种直接同一受到打击,个人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凸显出来,需要道德来调和矛盾,来维持社会的和谐运行,因此,道德作为调和社会矛盾的产物,它的出现具有必要性。
(六)唯物史观论道德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从人类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揭示道德是如何产生的。他认为以往的一切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根植于人们进行生产与交换的经济关系的客观需要[7]。这种唯物史观强调了道德的产生最终只能从经济关系中找到根源,经济关系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正是物质利益关系冲突与矛盾出现,为了维持这种矛盾后集体与个人的共同发展,产生了道德。其实,这种唯物史观与道德产生于社会劳动的社会观具有异曲同工之效。
(七)东方先秦儒家的道德起源说
儒家对于道德如何产生的解说主要有三种观点,分别是天命说、四端说和制礼说[8]。
孔子有云:“天生德于予。”这是孔子关于道德起源“天命”说一个典型的代表,认为道德是上天赋予人的。另一部由此观点的儒家经典是《周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以及“一阴一阳之谓道”此外,朱熹在《周易义传》里进一步阐释了 《易传》 天人合一的思想,明确指出了人性乃是本于天命的。
另一种与此不同的观点是儒家孟子的“四端说”。孟子有云:“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认为,向善的本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良知良能,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主要能发动“善的原质”就能做到修养道德,这是一种内省不需要外在的力量,至于“善的原质”就是“仁义礼智”四端,也就是人类具有分辨是非的仁心或道德心[9]。当然也有世人对孟子的观点是一种理想层面的直觉观,而且现实中很难做到自省,即使有了法律等约束都无法完全禁止一些丑恶的行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