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日记,顾名思义就是为了与他人进行沟通而写的日记。考虑到书信也是沟通为目的,二者在形式上也很接近,只是书信一般是后边落款时写日期,故书信也可称为沟通日记。 广义上的沟通日记可包括传统的书信、便条、电报,信息时代的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
木心老师说: “日记是写给自己的信;信是写给别人的日记” 。
沟通日记的功能就是沟通和巩固情谊。除此之外,沟通日记也具有一般日记所具有的训练思维和提升写作能力的基本日记功能。
相对口头对话形式的面对面双向沟通,沟通日记一般不是即时互动。沟通日记是文字书面形式的沟通,通常情况下沟通双方不是面对面的,是不能或不方便即时互动的,正是如此沟通效果较少受到情绪波动甚至失控的影响,也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当面沟通可能产生的情绪失控导致的误会和冲突。对于当面对面口头沟通发生已经产生的误会甚至冲突,还可用这种不见面的沟通来消除误会,甚至挽回破裂的关系,避免可能失去的亲情、爱情、友谊乃至悲剧发生。
书面沟通相对口头沟通更为理性和正式。特别是在口头沟通不便进行或难以进行无法保证沟通效果的时候,譬如双方相隔遥远无法相见,或者双方面对面沟通发生了言语冲突,无法继续正常沟通或者已经产生了严重误会甚至分歧一方根本不听另一方的解释时,改用书面形式的沟通,往往可能突破沟通僵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的是过去兵荒马乱,相隔异地的亲人通上一家书很不容易。而在当令信息时代电话手机的普及,使用传统书信沟通的人越来越少。其实,物以稀为贵具有永恒的意义,偶尔给亲人朋友寄上一封传统书信送去祝福和问候,往往能给人以惊喜并达到出其不意的联络感情或巩固友谊的效果。
著名的《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莫扎特家书》都是教育沟通的典型案例。鲁讯先生和许广平的《两地书》也可称为沟通日记。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也可视作沟通日记。这里仅仅举以下三个例子。
典型案例1:张光北陈炜家的《心灵对话簿》
张光北和陈炜是中国演艺界十佳模范夫妻之一。多年前,他们夫妇因忙于事业,将未满两岁的女儿张思乐送到南京,由岳父母照看,这一看竟然长达10年。漫长的10年与父母分隔两地,这让张思乐对父母感到很陌生,很难融入父母的生活,亲子之间很少交流,经常蜗居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不出来。有时父母带着她逛商场,她很不习惯父母牵着她的手,总是不自觉地就会将手抽出来。有一回女儿还独自跑回南京,着实让夫妻二人吓了一跳。
为了消除隔阂,张光北和妻子特意买了一个精致的日记本,放在客厅的抽屉里。陈炜对女儿说:“乐乐,这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心灵对话簿》,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心里话可以写到上面。”
有天晚上,陈炜和张光北先在日记本上写道:“亲爱的乐乐,爸妈以前忽视了你,对你关心不够,今后我们一定好好表现,你能给我们这个机会吗?”三天后,夫妇俩在《心灵对话簿》上看到女儿的真情流露:“爸爸妈妈,当我在姥姥身边生活时,看到别的孩子被父母宠着爱着,你们知道我有多么羡慕他们吗?现在我终于回到你们身边了,我会好好珍惜。”
张光北夫妇就这样用一个日记本与女儿进行心灵碰撞,在一行行充满真情的文字中,张思乐心头的隔阂渐渐消散,彼此的心慢慢靠拢。渐渐地,女儿成了张光北和陈炜的贴心小棉袄。张思乐学会了体贴父母,每年母亲节,她都要用积攒下来的零花钱给母亲买一件礼物;张思乐还别出心裁地做了一张卡片,挂在张光北的车里,卡片上写道:“爸爸,你要少抽烟,尽量不要喝酒,不要开快车。你的生命不仅属于你,还属于我和妈妈。”
张光北一家人这种《心灵对话簿》和卡片留言式交流,就是典型的沟通日记,值得希望改善亲友或亲子关系的人们借鉴。
典型案例2:《99封家书唤醒迷途少女》
2008年9月1日和2日央视《心理访谈》播出《99封家书唤醒迷途少女》(上、下):孙颖本来是一个初三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是母亲高文清突然得到女儿要被学校开除的消息。原来女儿迷上了网络,已经成瘾,经常几天几夜泡在网吧里,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母亲好言相劝,根本无济于事,为了挽救孩子,母亲不惜大打出手,母女关系破裂。女儿拒绝和母亲说话,甚至把母亲把作仇人,一度闹到以割腕自杀来反抗母亲。在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之后,母亲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开始给女儿写信,向女儿道歉。开始的时候也没什么明显效果,妈妈体现出极大的耐心,给女儿的信写到99封的时候,千年的铁树终于开花。日记如同阳光和雨露把女儿心头的坚冰和隔阂一点点消融。最终女儿孙颖重新回到课堂并考上哈尔滨学院音乐教育本科专业。
典型案例3:吴章鸿《每天进步一点点》
吴章鸿,女,1956年3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曾经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心实验室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一位单身母亲。她遭遇过离婚、下岗、家里被洗劫等不幸,但是她没有被困难所压倒,含辛茹苦,忍辱负重,硬是把儿子吴纯送出国外留学,培养出一位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青年钢琴家。儿子16岁赴乌克兰留学。她利用一切机会阅读各种报刊、杂志,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文章,附上母亲的读后感以“每周一信”的形式寄给异国他乡的儿子。吴纯在留学的几年里共获得18项国际钢琴比赛中要奖项,被誉为“来自中国的钢琴天才”。中国唯一获得国际三博士学位的青年钢琴演奏家。被欧洲媒体誉为“闪耀在欧洲的中国钢琴之星”2004年3月,母子俩“每周一信”被辑录出版为《每天进步一点点》一书。该书至今已再版十多次,还出版了续集。
典型案例4:《兔爸家书》
程敏(吴铭枝),1963年正月出生于广州番禺一个中医世家,曾在广州番禺妇幼保健院任中医骨科医生十几年,后来断然从事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推广及保护妇女儿童的宣传工作,在全国各地进行家庭教育宣讲达500多场次。程敏是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父亲教育专家、“生活儒学”理念践行者、传播者。由于对女儿的温情教育,被媒体称为“中国兔爸”。
程敏老师工作繁忙,但从未放弃对女儿的陪伴与教育,特别是他坚持9年时间,与女儿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进行交流,留下30多万字的对话日记。知心爷爷徐惟诚盛赞程敏老师找到了亲子沟通的好方法。女儿吴炜说:“爸爸用独特的方式给了我世界上最好的爱”。
2011年程敏将与女儿的对话日记,结集出版了《怪爸爸笨女孩》一书,成为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特邀嘉宾。
程敏老师长期热衷公益事业,荣获2007年“广东省希望工程爱心奖”、2010年“广东省十大杰出父亲”称号、2011年创立好爸妈公益基金、2017年荣获中国家长节“三美家庭”奖。
典型案例5:《爱的日记唤醒植物人》
这是一个日记的传奇,曾经感动中国。主人公的爱人罗金勇是一名缉毒警察,2005年10月1日缉毒与犯罪分子搏斗过程中受了重伤,深度昏迷,成为了植物人。
从那以后,罗映珍肩负起了照顾丈夫的责任,不离不弃,精心呵护,无怨无悔。罗金勇在医院接治疗期间,罗映珍在医院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省吃俭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说话,并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用日记呼唤着丈夫意识深处的觉醒。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于2007年5月11日曾播出长篇新闻《罗映珍:用爱呼唤生命》,详细报道罗映珍为植物人丈夫写日记读日记激发生命的感人故事。6月2日《新闻联播》再次播出长篇新闻《为爱坚守,永不言弃》。
据新华网云南频道2007年6月1日报道,罗金勇在昏迷了20个月后终于醒来。据称,5月24日晚上,罗金勇的妻子做了个梦,梦见丈夫不但醒过来了而且会写字,第二天一早她冲到医院,将纸和笔递给丈夫,罗金勇居然写下了歪歪扭扭的5个字“老婆我爱你”。
植物人昏迷20个月后还能苏醒,不能不说是妻子无限深情的爱所创造的奇迹,用600篇爱的日记创造的奇迹!2006年,她被评选为感动云南十大人物。2007年,全国妇联、云南省妇联分别授予罗映珍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临沧市公安局还特招录用罗映珍为人民警察并授予她二级警司警衔。罗映珍还当选2007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当时的推荐词是:苦难磨励爱情的坚强,爱情总因苦难而显光芒。她不仅唤醒了丈夫,也唤醒了许多人在这纷杂时代中对内心情感最深处的拷问。颁奖词(真爱无疆):把爱人从沉睡中唤醒,是生命的奇迹,还是心灵的力量?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朴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甜蜜不是爱情的标尺,艰难才能映照爱情的珍贵。
罗映珍日记摘录:
“爱,是我们坚持的最大力量!”
“老公,我是不是像个单恋的小姑娘?还是我们之间的感情本来就是一种灵魂之恋,如今我唯一的愿望就是等你病好了,我们能相互陪伴着过完余生,所以你一定要快点醒过来。”
“我们两地分居,三年了都没敢要孩子。有时你还会问我:“老婆啊,我们家最缺什么?就是一个娃娃。”我们说好了今年11月就要一个,没想到……老公,用你的毅力创造一个奇迹吧,你一定要站起来,像原来一样乐观地生活。等你好了,我们就生个孩子,一家人快乐的生活。”
“……今天是第247天了,你的病情依旧没有进展。晚上我疲惫地回到小屋,躺在床上却思绪万千,难以入睡。书上说:夫妻不是两个人,而是二者合一,结为一体。真的是这样,你我早已合二为一,你是我的全部,我亦是你的所有,舍一不可。没有你,我就像一棵枯萎的草,生活毫无意义,绝望地数着日子。何时盼得爱人醒啊?”
“亲爱的老公,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段时间老是有蝴蝶飞进屋来,也许是附近种着花草吧。有时候,我在想,会不会是你化成蝴蝶想接近我。我听说蝴蝶是爱的化身,代表爱情。 梁山伯 和 祝英台 就是化成彩蝶比翼双飞的。我真的好想和你一同远离这喧嚣的城市,到开满鲜花的地方平静地生活,像蝴蝶一样在花间飞舞。为了这种日子早点到来,我要用尽全部力量好好爱你。”
“老公,你应该醒来了。你知道有多少人在关心 你吗?公安厅的领导有空就来看你,你的同事只要到昆明开会就会过来和你聊天,还有很多不知名的群众、病友,他们给你讲故事,让你不要轻易放弃,这些你都听到了吗?你感受到了吗?如果你感受到就赶紧站起来吧。你常常对我说,滴水之恩应 涌泉 相报,我只能不停地对他们说谢谢,因为除了感谢,我没有任何能力来报答他们。但是你可以,如果你好起来,回到你热爱的岗位,继续履行你的职责,那就是你报答了所有关心我们的人。”
对某些事物的体验或感受,日常交际的做法与表达……都属于主观类偏情感的询问。
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我们不仅要思考实际运用的场景,还需要考虑对方的情感体验。
1了解用户的情感需求和痛点。
以用户的核心需求为出发点,给出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
另外,仔细体味提问蕴含的情感色彩,分析用户是否有情感上的偏向,是积极还是消极。
2结合自身经验回答,建议要具体。
困扰不已的难题、进退两难的处境,做过、经历过,再遇到就能轻松应对。
所以,我们也可以尝试用亲身经历或是类比、故事的方式说明问题的解决方案,让回答更好理解。
3措辞要恰当,维护对方的心理体验。
换位思考,首先要对用户的想法表示同情和理解,尊重对方的感受。
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也要尽量保持客观、中立,避免使用容易引起争议或冲突性的语言。
最后,根据不同的场合和情境,适当切换不同的表达方式,帮助用户更好的处理问题或做出决定。
✅ 合格案例分享
问题类型——怎么做、怎么做
情感类合格案例分享
案例分析:
回答首先说明提问适用什么语气,再分条列出不同的回复话术,清晰完整;
具体话术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用温馨积极的态度促进夫妻间感情,满足需求。
问题类型——询问体验、感受
案例 1
情感类合格案例分享
案例 2
情感类合格案例分享
案例分析:
以上两个回答,开头都先对某种事物的体验、感受进行总结。
案例 1 从提问职业性质、工作地点及工作量等角度,客观分析了为什么会有累的感受;
案例 2 从亲身经历出发,真诚地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情感体验,给用户提供参考。
要高效率的挽回就要用对方法
。
我在《出轨回归后的修复》课的试听课上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救不回来的感情,只有一心求死的夫妻。
最要命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南辕北辙”,初心是想要拯救感情,但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要了婚姻的命。
所以你一定要记住,感情无论受多大的伤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会死于“医疗事故”,也就是你错误的解决方法上。
更要命的是90%的夫妻修复关系的方法都是完全错误的。
现在我把试听课拿到这里,我们来一步步分析:
一、男人背叛回归后,夫妻的哪些误区,会害死婚姻
1 对错心态:
很多女人都无法理解,为什么明明是他犯了错,却在回归家庭以后,什么都不做?
难道他不应该主动去弥补曾经对我的伤害?
难道他不应该好好哄我?
难道他不应该承认错误,做出承诺?
或者她们也许会这么想:
他都犯了那么大的错,说了那么多伤人的话,我对他态度冷淡一些,我对他稍微抱怨一下,对他不客气一些,难道他不该担待一些吗?
我如果那么轻易地饶了他,那他犯错的成本是不是太低了?
无论是等着对方弥补你,还是故意要作一些让对方吃点儿苦头,还是要报复对方曾经对自己的伤害,这些心情我们都可以理解,但问题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认为“知错就改”这种事儿到底有没有可能在男人的世界里发生呢?
大概率是很难。
为什么呢?
因为那要意味着我们要做“彻底的自我否定”。而能做彻底自我否定的男人,大概都是圣人。
在这个时候,最正确的想法应该是:我该做什么,让男人跟我主动认错,而不是消极等着男人做圣人式的自我否定,自我批评。
2 控制心态:
有些夫妻正好相反。
她们不会活在“对错”的世界里,但是她们一定要掌控一切。
很多妻子在为男人回归欢欣鼓舞之后,马上就会陷入到一种“强迫性审讯”模式。
最后婚姻在审讯中彻底瓦解。
还有的女人不光是在言语上折磨男人,还会在行为上控制他,比如会随时翻查男人的手机,随时查岗,哪怕男人正在进行重要的商务会谈,也会要求男人直播现场
这种消极控制只会让你们的婚姻更失控。
当女人过度想要控制男人的时候,往往就是自己的心失控了,只有掌控我们自己,男人才能自愿自觉地对我们好,这样的控制才是最高级最彻底的。
3 被动心态:
还有一种女人的心态在关系中也很常见。因为害怕再次被背叛,她们就放弃了自我,试图扮演一个“善解人意”,“过度讨好”的女人,她以为只要满足男人的需要,她就可以确保婚姻不再出问题。
比如她们会反复劝说自己:我既然接受他的回来,我就要选择相信他。
其实女人不知道,男人需要两种爱,一种叫“供养者之爱”,一种叫“情人之爱”。如果女人只能给男人其中一种爱,那么他都会在感情中半饥半饱。
“供养者之爱”的本质就是母爱,就是一个人可以为你忘我的付出,这种爱会给人带来归属感和安全感。
但如果你和男人只有这样的关系,那么男人一定会容易无视你,甚至看不起你。
大多数女人在婚姻中之所以被背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只给男人“供养者之爱”的满足,而没用“情人之爱”来吸引男人。
二、我们该如何走出误区,真正掌控感情呢?
1 男性心理洞察术:
高情商和低情商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是“自我中心”还是可以具有“双脑思维”。
很多女人之所以总是在感情中碰壁,一说想和男人说心里话,男人就马上逃之夭夭,就是因为她一直都活在“直女”的世界里,而男人一直都活在“直男”的世界里。
大家都是“鸡同鸭讲”。
所以真正聪明的人一定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她必须要有“用户思维”,去思考怎么说,男人才会听,怎么听,男人才会说这样的问题。
所以对男人心理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
2 认知提升术
刚才我列举了3大情感误区,其实我们关于情感误区还有很多种。
这些误区统称为“loser思维”。
如果我们想掌控命运,就要学会切换“赛道”,有句话说得好“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如果你发现在你的人生中,你越努力,就越事与愿违,那就说明你可能是在方向上错了。
你得知道“成功者思维”,很多女人都忙着去做事,因为在焦虑的作用下,她们就失去了思考能力,就完全按照本能去盲目出击,盲目行动,最后把所有的好牌打烂,所以我会在课程中给大家一张情绪修复地图,让大家有了情感的gps,有了方向,才能事半功倍。
3 自我情绪安抚法:
我之前说了,心理学就学两大能力。
第一是搞定自己。
第二是搞定别人。
搞定自己最难的就是“自动化思维”,这些思维从小到大就伴随着我们,其实是它们在主导我们的人生,但是这些思维绝大多数都是错的,是需要升级的,我们要改变认知的关键不是在情绪稳定的时候,我们有理智的时候如何思考,而是要解决我们在情绪爆棚的时候,如何恢复理性,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训练,女人掌控了情绪,就会有了智慧,女人有了智慧,还有治不了的男人吗?
4 破冰技术:
很多在出轨回归中挣扎的夫妻,往往都会有一个“情感时间差”,就是丈夫想修复感情的时候,妻子还卡在痛苦中,不想让男人靠近。
而女人从痛苦中走出来想要和老公谈谈的时候,老公却因为之前的受挫而不想和女人谈了。
双方总是错过,没法真正活在同一个“时空”里。
这就需要让双方的“情感温度”相匹配,创造契机,让双方都有台阶下,都有机会开始正向的情感循环,这是需要一套专门的话术的。
5 插足者分离技术
很多时候,男人想回归,但是婚外女人往往会使用各种手段,试图“死灰复燃”,所以女人不要天真,不要指望男人“坐怀不乱”而是要和男人统一阵线,增加婚外女人的“复位难度”。
6 高难度情感谈判话术
男人着急想翻篇,女人忙着过难关。双方都有各自的节奏和解题思路,结果就会造成各种误解和冲突。
所以双方必须要有一个“约定”,我们该如何修复这段关系,我们彼此需要照顾到对方的利益是什么,我们需要为自己做什么,为对方做什么,彼此的核心需求是什么。如果没有这样的谈判,你们的关系迟早会出问题。
7 深度感情修复术
很多女人说,老公出轨回归都5年了,可是我还是放不下,我还是没法过这个坎。
为什么这么难?
因为真正的放下其实不难,只要你学会“深度情感修复术”,让男人真正说出情感修复的魔咒,你才能真正放下。
所有的放下一定是要进行“原谅三步骤”的,90%的夫妻经过了这3步骤都是能快速放下伤痛,面对当下和未来的。
最后,我也建议大家去了解一下内在小孩成长法,我们一定要明白,婚姻出问题,它从本质上不是你是不是要换一个人,而是你要不要换一种“活法”。
#高考# 导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高考也需要这样持之以恒的精神。 为您提供高考作文素材,通过积累,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考试时会更得心应手,快来阅读吧!
高考作文素材:为亲情拓展对话空间
努力增进超越代际并基于共情的有效沟通,即便无法一劳永逸解决问题,也有利于家庭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近日,一篇《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12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6年》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热转。文章复述了一位儿子写给父母的万字长信,痛陈父母从小到大“过度关爱”“肆意操控”,导致自己在心理和生活上遭遇一系列问题。写信人高考状元、北大本科生、美国研究生等身份,与他同父母走向决裂的结局形成强烈对比,引发舆论热议。
还有待进一步确认,但一封信所引发的舆情,却促人思考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父母和孩子间发生如此激烈的冲突并不常见,然而,极端个案往往包含共性要素,文中一些细节触发了不少人的成长记忆。从小到大,几乎所有衣服都严格按父母的喜好和审美来置办;想学感兴趣的东西,父母却要求学“实用”的东西……在这封长信中,类似亲子关系被概括为: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欲太过强烈,甚至让子女产生了心理问题。
无论是视为肆意操控,还是视为过度关爱,深层次问题往往在于代际冲突。父母脑海中赖以生存并被认为是普遍正确的生活准则和价值观念,对不同时代环境中成长的年轻人而言,很可能会水土不服。一旦父母基于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子女,争吵也就在所难免。“万言信”提到关于学校的选择、人生的规划,乃至委托熟人进行“照顾”反倒成为人际负担等等,很难通过一面之词判断对错。但信中的亲子冲突,很多不一定是“父母与子女的战争”,而是代际之间对于世界、对于人生等问题认识差异的体现。
代际冲突几乎不可避免,如今还有不断加剧的趋势。一方面源于社会环境变化,年轻人更加追求个性、崇尚自由,对传统的由父母主导的家庭关系产生不小冲击。另一方面,互联网打开了更加平等开放的交流空间,但由于算法、屏蔽等技术的应用,文化圈层现象愈加显著,反而在代际之间筑起沟通的高墙。“交流的工具是多了,却越来越不懂孩子在想些什么。”许多父母心中的困惑,映照着冲突的根源。
如何探索弥合代际冲突的方法面对极端案例,我们也许无法说服矛盾双方各退一步;但在更普遍的生活经验里,父母和子女却拥有达成和解的广阔空间。作为父母,应多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涵养循序渐进的耐心,多用引导代替教训,尝试理解子女所处的时代环境;作为子女,应在成长的积淀中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爱母爱本身的局限性,包容时代在他们身上刻下的印记……努力增进超越代际并基于共情的有效沟通,即便无法一劳永逸解决问题,也有利于家庭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父母与子女,构成我国家庭结构和关系的核心。不可否认的是,以“孝”为核心要素的中国家庭,不仅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文化根脉,反映着人与人之间关爱、感恩等情感需求,更深刻塑造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与精神气质。因此,这封信也许会被忘记,但它所带来的反思却应该留下。
高考作文素材:不落一人,给老兵温暖拥抱
解决军人的后顾之忧,“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敢打必胜的基石也必将更为稳固
“对1978年以来符合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重新梳理,按照已有政策一一对应”。日前,民政部负责人表示,将全面启动“清零行动”,凡是没有落实安置政策的坚决落实。“一人不落”的国家,在寒冬中给了为国出征的老兵们一个温暖的拥抱,契合全社会爱军拥军的心愿,更为强军兴军注入正能量。
解决军人后顾之忧,是军队现代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前我军全面重塑、浴火重生,退役士兵安置得好不好、政策落实得到不到位,直接关系军人权益的保障、现役士兵训练积极性和适龄青年的参军热情。军旅生活较为特殊,很多军人服役期间为国戍边无怨无悔,但退役之后却不太容易融入社会,这其中,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现实困难。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兵源聚集地区经常面临“僧多粥少”情况;中央和地方国企改革的推进,客观上导致安置能力下降,行政安置和市场规则“水土不服”。时代跑得飞快,对于把青春献给军营的最可爱的人,我们必须拉一把、扶一程,不让他们流血流汗再流泪。
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解除现役军人后顾之忧,既是应尽责任,也是法定义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出台《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优抚安置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法规,到划定“中央企业新招录职工中退役士兵比例5%”的硬杠杠,再到明确“安排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的退役士兵不得低于80%”的硬要求,无不显示了对军人的关怀厚爱。此次启动“清零行动”,不仅直指增量问题,更将时间跨度扩展到40年,彰显党和国家坚定决心。让机制建设符合中央要求,让政策落实赶上老兵期待,做好这些工作,既是落实有关法律规定和中央精神的既定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推动改革强军新征程的必要之举。
过去40年存在的安置问题,叠加每年增加的待安置压力,涉及范围广、牵扯利益多,难度可想而知。一方面要建立常态化机制落实刚性举措,对落实不到位的严肃处理;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协调、反馈机制,让退役军人有人管、有人帮,过度时有人理性引导,利益受损时有人挺身而出。近段时间,为落实十九大的最新要求,各地陆续建起退役军人管理服务中心,迈开了制度化保障军人权益的第一步。接下来要抓紧在政策落实落细上下功夫,创新工作思维方法,提高执行力,实现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民军队、地方政府、接收单位之间的有序衔接。
经受过军营历练的人,自有坚毅、担当、自律等素质。给退役军人一个合适的平台,他们就能找到人生继续出彩的舞台,更可成为重要的人力财富。开国将军甘祖昌放弃长期疗养机会,坚决回乡投身乡村建设,反哺一方水土;几十年来,成千上万退伍军人二次就业,很多人成为社会中流砥柱。中人当抓住国家高度重视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时代机遇,戎装在身时矢志为强军兴军苦练打赢本领,解甲归来更在不同战场主动作为、续写荣光。
兴兵强兵,没有人是旁观者,地方政府和机关企业更应该勇担责任,突破利益藩篱、摆脱部门掣肘、融合军心民心,像***强调的那样,“把支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当作分内的事”。兵者,国之重器。解决军人的后顾之忧,“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敢打必胜的基石也必将更为稳固。
高考作文素材:让春节回家路更顺心
再远的距离、再艰难的跋涉,回家团聚是春节的真谛,也是不变的信仰。今天,一年一度的春运拉开帷幕,面对高达298亿人次的旅客发送量,如何让返乡的旅途更顺利如何让回家的心情更舒畅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在未来的40天内由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公安执法等部门乃至全社会共同去书写。
春运,不仅仅是交通部门必须完成的一道现实考题,也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之义。南来北往的旅途中,从“走的了”到“走得好”,这些年,回家的路越来越畅通。从复兴号以350公里的时速驰骋在祖国各地,让回家的距离不再令人焦虑,到刷脸进站、机器人安检、大数据调配等“黑科技”的应用,让回家的过程不再坎坷。几年前,人们还备受“黄牛”“票贩子”的困扰,到如今实名制购票、网络销售已经成为“标配”。春运的新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也让我们对今年的回家路有了更多的期待。
“买到票了么”“过年咋回去”每逢春运,朋友之间见面总会被问起。不可否认,一些地区票源紧张、一票难求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但这样的局面或许随着相关部门的努力而改变。据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的信息,为保障旅客的顺利出行,铁路安排图定旅客列车1819对,民航也安排保障航班近15万班次,从运力上来说相比以往有了较大提升。同时为了确保运输安全,公安部全警出动,27万、42万辅警将日夜坚守,安监总局24小时应急值班。今年的春运,应当说从一开始就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有序”“充分”“全面”这些关键词折射出,围绕春运的综合管理、服务保障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有媒体评论,不同于去年的抢票难,随着铁路客运能力的大幅提升,今年的春运有望从“一票难求”进入“舒服回家”时代。但如何才能实现这个转变如何让春运的新时代更好服务人们需求一方面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是重中之重。近年来,从自主选作、网络订餐,到接续换乘、智能导航,一系列便捷服务让旅途越来越温馨,而不仅仅是运力,从定位、购票、服务等方方面面都要实现突破,才能让交通运输的供给更为高效便民。另一方面未雨绸缪才能防范于未然。数十亿人次的流动、大规模的集中消费,难免会有各种意外,加上近日多地的低温雨雪天气,给交通运输增加诸多压力。不仅要做好常规的规划,更要围绕突发情况做好预案,才能有的放矢、从容不迫。
进一步来说,相关部门增加运力、提升服务,是实现春运“走得了”“走得好”的重要保障,但和谐的春运环境,更离不开每一个在路上的人共同努力、以自身行动塑造良好春运生态。前段时间发生的几起乘客扒高铁门、阻止高铁正常行驶的事件,在网络引发热议。应当看到,任何一次铁路的晚点都可能造成整个调度系统出现问题,而在数亿人次的春运之中,乘客的规则意识格外重要。除此而外,文明的旅行需要每一个人共同呵护,那些随地丢垃圾、公共场合不文明、为了一己之私不顾他人等做法,看似是小问题,但一旦放大到春运的氛围中,就会给回家的路增加了几分坎坷。
“承载着中国人回家过春节的春运,地体现中国高超的大规模组织能力”,“这是人类在地球上进行的规模的集体活动”,过去外媒这样评价中国的春运。如今伴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春运也将在新时代承载更多人美好生活期待。交通部门提升服务水平、相关部门担起自身责任、每一个人付出行动和努力,就能让春节回家的路更为畅通!
作者:俞兆平
文艺报 1998年03期
20世纪末的中国诗坛又有点热闹了,但这热闹让人却高兴不起来。走过80年历程的中国新诗,到头来仍是“一个不会醒的梦魇”,新潮诗人“自欺欺人”,其作品“朦胧”、“晦涩”、“梦呓般、谵语般无从索解”……类似的批评已断断续续延宕了一段时日,但令人奇怪的是被批评者的一方却是静悄悄的,不予理睬,保持沉默,甚至有点“连眼珠子也不转过去”的味道。所以这种热闹是否有点寂寞呢?笔者详读了这类批评文章,有似曾相识之感,说句不恭的话,其思维形式、理论基点、词汇运用等,似乎与批评“朦胧诗”时相去不远,基本上还是80年代初的水平。而在近20年中,中国的美学思想、文学观念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若按王国维的学术分期逻辑推导,它可算是继南北朝佛学输入、晚清西学输入之后的第三次受“外力冲击”。从19世纪末的“精神分析学说”到20世纪70年代的“后结构主义”,及近期的“新历史主义”等,诸种西方美学、文学批评理论都一一介绍、引进而来,它开拓了我们的理论视野,刺激了理论活力,也同时引起学术界、创作界内不同观念的激烈撞击与震荡。因而,只有正视这样客观存在的思想现实状态,只有立足于今日纷繁杂陈的美学观念基点之上,才能形成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对话的可能性,才能逐步寻求到沟通与理解的途径。在这过程中,关于思维形式的调整、“诗情”信念的恢复等问题的讨论,将会对“走向21世纪的中国诗歌”有着实质性的推动、导向的功用。
思维形式的调整。从关于朦胧诗的争论始,新诗发展问题的讨论已十多年了。这不算短的时光非但没有使双方的意见融合,反而使其间的鸿沟日益加深、加宽,以至于到今天丧失了对话与沟通的可能。笔者以为,其原因之一来自一种思维误区——非此即彼的“两极否定思维形式”。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曾这样地批评之:“在他们看来,一个事物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同样,一个事物也不能同时是自己又是别的东西。”他主张要突破这种“形而上学思维的框子”,寻找“互相渗透”、“融化”的汇合点。由此推导,从80年代初起,诗坛争议的焦点:“自我表现”这一命题,有没有两极——“社会”与“自我”的交汇可能呢?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中国文学理论界便已解决了。郑伯奇的《国民文学文化》论析道:“艺术只是自我的表现,我们说了,但是‘自我’并不是哲学家那抽象的‘自我’,也不是心理学家那综合的‘自我’,这乃是有血肉、有悲欢、有生灭的现实的‘自我’……这自我乃是现实社会的一个成员,一个社会性的动物……一个赤裸裸的自我,堕在了变化无端的社会中,其所怀的情感,所爱的印象,一一都忠实地表现出来,这便是艺术。”应该承认,郑伯奇这种以生命体验社会的“现实的自我”,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自我感受是源自社会生活所激发的“有血肉、有悲欢、有生灭”的现实情感,再把这在“社会中其所怀的情感”“表现”出来,这种审美认识论难道会有什么违背辩证唯物论的原则吗?因此,“社会”——“自我”这两极性的对立,可以有综合的命题,可以寻求到沟通的交汇点。但令人遗憾的是,半个世纪之后的中国诗坛,一些人就如恩格斯所批评的那样,仅是在“社会”、“自我”这两个概念上抽象地思考,而不纳入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去探索,无意或有意地人为割裂二者,强行扩大其间的矛盾,使这50年前原本已经解决的问题,至今仍悬而未决。
再者,为一些诗论家所一再引证的关于闻一多赞扬田间为“时代的鼓手”之例,以证明他对现实主义原则的艺术政治功用的重视。其实,闻一多还有更激烈的话语。1945年,他和闻家驷谈到唯美派诗作时,闻家驷说:“艺术好比是座公园,城市里总该有这么一块清静的地方。”闻一多则反对:“不对,在非常时期,公园里也要架大炮呢!”但是,同一时期,他在《匡斋尺牍》中却写下:“汉人功利观念太深,把‘三百篇’做了政治课本;宋人稍好点,又拉着道学不放手——一股头巾气;……明明一部歌谣集,为什么没人认真的把它当作文艺看呢?”强调了文艺的审美特质。这里,我不是刻意撑开闻一多美学思想中的两极矛盾,而是说明其两极综合的可能。如果不是“在非常时期”,像今天这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我们是否应更侧重于综合的“互为建设性的思维”,而摒弃“双向否定性的思维”呢?思维形式的调整是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只有把争论双方的思维纳入同一时空、同一层面、同一范畴之中,才可形成对话的可能性。那种“风马牛不相及”、“聋子对话”的喜剧希望不要再演了。
“诗情”信念的恢复。新诗看不懂的梦魇再一次困扰着20世纪末的中国诗坛,它在表象上似乎是80年代初的重复,但二者的内质却大不相同。如果说朦胧诗阶段,是因为历史的巨大转折,使得众多诗歌鉴赏者审美心理定势来不及调整而引发的;那么,90年代末,后新诗潮中为数颇多的诗作,则是因为诗歌创作者盲从“解构”的思潮,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自律”,即艺术定性的漠视、否定而导致的。
对艺术的审视,拉开一段时空的距离会更清晰。时至今日,估计谁也不会再把舒婷的《致橡树》、顾城的《弧线》或杜运燮的“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的诗句等,斥之为“朦胧”、“不知所云”了。甚至连“朦胧”一词,也像是从“面目可憎”的怪兽转化成花影月色中楚楚动人的女郎。我无意重述那段公案,我只是回顾中国新诗从隶属于政治教化的工具到艺术审美自律的回归所走过的艰难的历程。艺术发展的每一次运动都是对它以前传统的反叛与扬弃,但其宗旨仍是“建构”。这也包括了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它在强调文学作为对当代大众文化和“经济体制霸权”的反思与批判力量的同时,仍致力于纯文学、高深艺术和精英文化的重建,它并没有抛弃文学艺术“建构”这一自人类有史以来、沿续数千年的传统美学原则。
20世纪后半叶的“解构”思潮,它怀疑、否定一切的历史过程,怀疑、否定一切的终极旨归,怀疑、否定一切的意义实存,也就是说,它要“消解”人类赖以站立的两大创造(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之一的精神文化。应该承认,它在理论上给人以战略性地审视精神文化的历史,突破独断论或体系式的僵滞,是有着醍醐灌顶的功用,但它在战术上,在文艺创作的导向上,成就无几,至少在中国是如此。
艺术的反叛与革新,总是神秘的、诱人的。当这种“解构”性的美学思潮渗透中国诗坛时,一批诗人立即亢奋起来,他们未确切悟解其具体内涵,便匆匆接纳,盲目趋从。标新立异的“浮躁”代替了艺术磨炼的艰巨。一段时间内,“反文化”、“反崇高”、“平面化”、“反贵族化”、“平民化”、“诗是原始生命力的骚动”、“诗是呕吐物、排泄物”…… 口号 此起彼伏,令人应接不暇。但让人感到悲哀的是,经过近20年各种美学思潮洗礼与启示,有着雄厚的审美心理准备的中国知识界大体上却难以认同。最典型之例是,1997年夏季武夷山诗论会上,谢冕含泪吁求后新诗潮诗人们多点人文精神与历史使命感,孙绍振呼吁恢复诗的艺术纯粹性,两个“崛起”的先行者成了“滞后者”。比起80年代初,他们在生理上是老了,但难道心灵也“老化”了吗?不,正如他们当年无法容忍“艺术的政治工具化”一样,今天他们无法容忍的是“艺术的非艺术化”!
在各艺术门类中,音乐的传统力量是最难摧毁的,年复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从未丧失过它的权威性。像西方哲学界“回到康德去”一样,音乐界甚至也发出“回到巴赫去”的呼声。其原因何在呢?笔者以为,在音乐美学界,对于“乐思”的神圣性具有近似于宗教信仰般的虔诚和膜拜。相反,我们的缪斯女神却沦落风尘。因此,中国诗坛当务之急,是要使“诗情”恢复至与音乐界“乐思”一样的地位。
那么,什么是“诗情”呢?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发展至戴望舒时,已有趋于成熟的迹象了。最明显的是他在《诗论零札》中否定了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格律诗派的“三美”理论,着重提出新诗的核心要义应是“诗情”:“新诗最重要的是诗情上的nuance,而不是字句上的nuance。”这是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关于“诗美自律”由外在形式向内在情思的重大转移。
恢复对“诗情”的信念,就是重塑诗的“审美自律”。它要求诗在意旨上挣脱经验形态的有限性与庸常性,趋向于自由的、无限的超验世界。它创造一个全新的审美时空,一种符号化的审美界域,使人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现实世界澄明而诗化。而诗的语言应寻求诗人与读者在个体生命体验上的感应契合,是他们在通常为抽象概念所过滤、蒸发掉的那种朦胧生动的语言的感性意味中的相融交合,是语言在诗境中“陌生化”幻变与审美化聚合。理论总是要导向实践,笔者随手列下几首充溢“诗情”的作品: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穆旦的《合唱二章》、洛夫的《午夜削梨》、罗门的《麦坚利堡》等,它们由历史、生活、诗艺等所聚合成的“诗情”魅力,将穿破时空,闪耀在新的世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