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世界上的存在。审美也就是有“审”有“美”,在这个词组中,“审”作为一个动词,它表示一定有人在“审”,有主体介入;同时,也一定有可供人审的“美”,即审美客体或对象。审美现象是以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为基础的,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
基本观点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这个问题提得准确,应该深入揭示美的内涵。但是,认为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不准确,不应该是”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只应该是其中的一部分事物。所以,美是事物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是这种客观实际与主观感受的具体统一。事物具有促进和谐发展的属性与功能是自然美,加工事物使它形成促进和谐发展的属性与功能是创造美,促进和谐发展的思想与情感是心灵美,创造和谐发展的行为与实践是行为美,追求和谐发展的精神是内在美,有利于和谐发展的仪表是外在美。要努力开发自然美、积极创造美、宏扬心灵美、实践行为美、培养内在美、修饰外在美。人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与实现人的发展,在于促进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在于使这世界因为有我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和谐审美观的基本观点。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
审美感知,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从三个方面去欣赏绘画作品是很有道理的。
从几个方面去欣赏绘画也许能理解一些。
有人提出艺术的欣赏,审美感知就是要求直观的去感知审美对象及艺术作品本身。
去感知作品上画的是什么,画的像或是不像,色彩是鲜明的或是灰暗的,线条是流畅的或是笨拙的,表现手法是工笔或者写意等。总之要自己亲自的平心静气地进行直观的感受。
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理解,即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意味、意义和内涵,这种理解包括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理解,对作品的表现内容和表达主题的理解,以及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的理解等,这就需要充分调动思考能力。
可以一步一步的想下去,作品画的内容,要表现什么,是怎样表现的,所采取的艺术手段是否恰当,能否充分的表达出主题。同时透过作品的画面,猜测作者的心思,是热情的歌颂,或是辛辣的讽刺。透过画面的气氛,体验画面的情调,是深沉或是豪放,是乐观或是悲伤。还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作者的身世,创作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
到了这一步,艺术的审美欣赏并没有完结,还有一个审美创造阶段。就是通过审美的感知和审美的理解后,在对作品审美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通过自己积累的审美经验,文化知识,生活阅历等进行丰富的联想,再创造出一个新的意像。这样才真正获得了启迪和教育。获得了真正的意义欣赏
(1)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审美感觉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事物的客观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美属性。审美感觉和知觉通常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
(2)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过程。审美想象是艺术家从事创作活动以及获得审美经验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象又分为再造性想象(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
(3)审美想象的特征是:
①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
②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
③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
(4)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和联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联想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想象与联想可以相互交叉与融合。
(1)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审美情感则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
(2)情感在创造活动中是联系感知、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心理因素的中间环节,是将诸种心理功能综合在一起的“混凝土”,是推动艺术创造思维进展的内驱力。
(3)审美隋感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同时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
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并不一定指代同一个时代。
美学范畴是指美学学科中的基本概念、范畴和方法。这些概念和范畴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艺术、美学经验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问题。例如,美学范畴包括美感、审美经验、艺术形式、审美标准等等。
美学命题则是指美学哲学中的一些基本命题或观点,这些命题通常涉及到美的本质、美的价值、美的功能等问题。例如,美学命题包括“美是客观存在”、“美是主观体验”、“艺术的目的是美”等等。
虽然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都涉及到美学学科,但它们并不一定指代同一个时代。美学范畴可以被看作是美学学科中的基础性概念和方法,它们能够被不同的美学哲学家和理论家使用和解释。而美学命题则是美学哲学中的基本观点和命题,它们可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发展和阐释。
因此,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指代的时间是不同的,它们的发展和演变也可能不同。
如何理解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的关系论文?
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是美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解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的概念
审美意识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知、认知和评价的能力和意识。它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精神状态,包括对美的好恶、价值和意义等方面的认识和体验。审美意识是一种高级的意识形态,是人类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经验是指人们在感知、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时所获得的一种直接经验。它是通过感官对艺术作品进行直接感知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的、感性的、情感化的体验。审美经验是一种非语言化的经验,它是通过感性的方式来获得的,与理性思考和分析不同。
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的关系
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是密切相关的。审美经验是审美意识的基础和来源,没有审美经验就没有审美意识。审美经验是人们在感性、情感化的层面上获得的对于美的体验,而审美意识则是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于美的理性认识和评价。
另外,审美意识也可以影响审美经验。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会受到自己的文化背景、个人经历、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构成人们的审美意识,进而影响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感知、理解和评价。
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的相互发展
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是相互发展的。人们通过不断地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而这种意识又会影响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感性体验和理解。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它们相互作用,不断地推动着美学的发展和进步。
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成了人们对于美的全面认知和体验。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世界上的存在。审美也就是有“审”有“美”,在这个词组中,“审”作为一个动词,它表示一定有人在“审”,有主体介入;同时,也一定有可供人审的“美”,即审美客体或对象。审美现象是以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为基础的,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
哲学角度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体性,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
由于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因此很多人会认为,审美只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在其他动物中不存在审美。其实不然,人们对动物是否存在审美这一行为的推测,很大程度上被人们的思维所左右,而并不是真正从动物的角度出发,因此难免存在偏差,也很难说审美仅为人类所特有。
范围
审美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走在路上,街边的风景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我们不断追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审美情感以日常情感为基础,审美情感要求于对象的,已不单纯是个人主观需要的满足,而是审美需要、审美理想的满足,所以是最高级的情感类型。
审美情感作为一种精神的愉悦,有别于单纯的生理快感。日常情感和生理快感的区别并不太严格,生理需要的满足,情欲的满足所产生的快感通常并不排除在日常情感之外。
审美情感比日常情感往往包含着更丰富、更加深刻的社会内容。
审美情感来自主体对自身本质的直观,它已经从直观的、狭隘的个人功利升华出来,蕴涵对社会功利的把握。
因此,它不仅在色调上比日常情感更丰富,而且在内容上比日常情感更充实、更深刻。所以,真正的审美情感的获得,能够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净化人的心灵,激发对情感美的追求。
审美情感由于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利,所以有着寓热于冷的情感再体验的特点,不象日常情感那样锋铓外露。就好比诗人,感情正烈的时候创作诗词,会将美诗毁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