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惠子会杀庄子吗

【语文教学】惠子会杀庄子吗,第1张

  在教学《惠子相梁》时,惠子当上了魏惠王时期魏国的宰相,他的老同学庄子前来看望,有人对他说:“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惠子在魏国都城搜查庄子三天三夜,竟没有搜到,于是就有学生问我,万一搜到了,惠子会不会杀了庄子呢?

 我想了想告诉学生,惠子是不会杀庄子的,因为两人的关系,既是同学又是好朋友。退一万步讲,即使两人什么都不是,庄子在战国时期是文化名人,惠子也不敢杀了庄子。

 在《惠子相梁》中,惠子是一个醉心于功名利禄,并无端猜忌好友的小人,庄子狠狠地奚落了他;《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和庄子在濠梁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知道“鱼之乐”的问题发生辩论,可见两人是谈论游玩的朋友。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

 庄子与惠子,在现实生活上确实有很大的距离;惠子热衷于功名,处于统治阶层,他为了取悦魏惠王,建议魏国将都城由安邑迁往大梁,魏国迁都大梁后,人们又将魏国称为梁国。惠子深得魏惠王宠爱,有很深的官僚习气,这对于“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的庄子,当然是很鄙视的。据说惠子路过孟诸,身后从车百乘,声势显赫,庄子见了,连自己所钓到的鱼也嫌多而抛回水里去。(《淮南子·齐俗训》)

 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确是庄子生平惟一的朋友。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纪念词上可以看出: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涂白垩,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徐无鬼》)

 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真真挚之情。

 庄子的话很深沉,也很动人,在整部《庄子》里都是少见的。可见,在庄子心目中,惠子是难得的知己。那么,“惠子相梁”的故事完全是虚构的吗?也不全是。惠子可能确实比较热衷于功名富贵,但不大可能做出伤害朋友庄子的事来。

 惠子和庄子两人感情的深厚,从另一件事上也能看出来。庄子的妻子死了,已做了魏国宰相的惠子从魏国赶往齐国去吊唁。“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至乐》)

 惠子对庄子的这种举动很不以为然,当场批评庄子说:你与你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现在她死了,你不伤心不哭泣也就罢了,还要敲着盆子唱歌,这也太过分了!

 庄子拒绝接受惠子的批评,还讲了一通大道理。他说人之生死就是自然规律,妻子从自然中来,现在又回归自然。她死了舒舒服服躺在天地之间,而自己还要跟着嗷嗷的哭泣,这是不懂得自然变化的规律呀!

 庄子的处事风格让所有人惊讶不已。庄子是圣人,他不像普通人那样儿女情长。

 我今天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为了说明一点。惠子和庄子的关系是朋友关系,惠子做官之后,既就是误认为庄子要来抢夺他的官位,也不会杀了庄子。

在非逻辑的世界里逍遥

——《<庄子>二则》群文教学设计

文|柳慧娟

说明:《<庄子>二则》群文教学共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熟读成诵、疏通文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句式等学习任务。本设计为第二课时。

设计精要

《<庄子>二则》是学生进入经典作品《庄子》的一把钥匙。考虑到初中生的思维水平,本课不能也无需涉及过多的哲学内容。《北冥有鱼》中恢宏的想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巧妙的论辩是两篇文章的教学的重点,而两个选段都是庄子非逻辑思维方式的体现。所以本设计以庄子这一思维方式为整合点,同时勾连《则阳》和《齐物论》中的两个片段,形成一组“小群文”,做出设计如下:

第一部分:非逻辑之辩论。带领学生细致分析《庄子与惠子游于壕梁之上》中庄子和惠子的辩论,深刻理解二人不同的思维方式。

第二部分:非逻辑之想象。想象是非逻辑思维的一个重要表现,《北冥有鱼》集中体现了庄子漫无边际的想象力。本环节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北冥有鱼》中的想象,同时勾连《则阳》和《齐物论》中的两个片段,让学生集中感受庄子恢诡谲怪、奇幻异常的想象。

第三部分:非逻辑之影响。让学生了解庄子的想象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庄子>二则》,一起来探究庄子的思维方式及其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大体上说可以分为两种: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

(屏幕显示)

逻辑思维,是指按照逻辑规律进行的思维,指有步骤地周密地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归纳和推理。

非逻辑思维,即不按照严格的逻辑规律进行的思维,直觉、灵感、想象等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师:庄子是怎样的思维方式呢?我们通过深入分析他和惠子的辩

论一探究竟。

第一部分:非逻辑之辩论  师:《庄子与惠子游于壕梁之上》这篇小短文都是庄子和惠子你来我往的辩论。我们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出来:

(屏幕显示)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第一回合)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第二回合)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第三回合)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第四回合)

师:当庄子看到“鲦鱼出游从容”并悠然自得地说“是鱼之乐也”时,惠子就对他展开了第一回合的“攻击”。他“攻击”的依据是什么?

生:惠子认为只有鱼才能知道鱼是否快乐,庄子不是鱼,所以没法知道鱼是不是快乐,也就是我们没法知道别人的感受。

师:惠子的依据是只有个体自身才能体会和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无法理解别人的精神世界。针对惠子的发难,庄子进行了反驳。他反驳的依据是什么?他的逻辑基础是否和惠子一致呢?

生:庄子认为,既然你说我不是鱼,我不能知道鱼是否快乐,那你也不是我,自然也不知道我是否知道鱼快不快乐。庄子是按照惠子的逻辑进行反驳的。

师:至此,庄子还是有逻辑的,他和惠子的逻辑基础是一致的。惠子能言善辩,他马上就对庄子举起了“逻辑之剑”。他是怎样应对的呢?

生:第三个回合里,惠子稳稳地站在自己的逻辑里,他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的感受;你也不是鱼,自然也不知道鱼的感受。

师:惠子真是逻辑清晰,步步紧逼啊。大家从“全矣”能读出他怎样的心理?

生:他觉得自己在辩论中胜出了,所以很得意。

师:这既是惠子在逻辑上战胜庄子后的得意,也是惠子对自己能言善辩,精于逻辑的名家代表身份的证明。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惠子其人。

(屏幕显示)

惠子:名施。宋国人,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外交政治家之一,名家学派代表人物。能言善辩,精于逻辑。

师:在惠子的步步紧逼下,庄子马上就在逻辑上败下阵来。但是,他仍然不慌不忙,他是怎样巧妙应对的?

生:在第四回合,他返回争论的起始,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从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知道”。

师:这叫偷换概念。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庄子不紧不慢地说完这句话后惠子是怎样的哑口无言,哭笑不得啊。所以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场辩论谁是胜者呢?

    生:从最后惠子无言以对看,庄子是胜者。

    生:但是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这种做法是不符合逻辑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师:其实如果庄子也擅长逻辑辩论的话,他也同样有从逻辑上战胜对方的机会。孩子们,你们能帮帮庄子吗?请大家重新设计这组对话。(师生交流)

(屏幕显示)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既知吾非鱼,吾亦知鱼之乐也。”

师:然而庄子是无法在逻辑上战胜惠子的,这和他的性格与思维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庄子是典型的非逻辑思维方式。纵览《庄子》一书,庄子的非逻辑思维的种类很多,异彩纷呈,而想象是其中突出的一种。

第二部分:非逻辑之想象

  (屏幕显示)

想象,是一种典型的非逻辑形式,它可任意加工改造大脑中已有的表象,不受时空限制,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

  师:有人说,庄子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有想象力的文化名人。他的想象奇特而丰富,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在这些想象中,既写大之玄妙,又写小之情状,还有人物之间、物物之间、梦幻与现实之间的交错。

(屏幕显示)  大之玄妙

              小之情状

              万物无界

师:我们学习的《北冥有鱼》就是大之玄妙的典型代表。

(屏幕显示)大之玄妙

          《北冥有鱼》

师:请大家再读《北冥有鱼》,分析庄子在哪些地方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他通过想象塑造了一个怎样的鲲鹏形象。

生:“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等句子写出鱼的身躯竟有几千里之长,它还能变成鸟,这鸟背也有几千里之大。庄子发挥想象,写出鲲鹏的硕大无比。

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写出这鸟还要从北海向南海迁徙,起飞时激起的浪花就达三千里,它能借旋风的力量直上九万里高空,可见它的力大无穷。

师:的确,这么大的鱼,衍变成这么大的鸟,这么大的运动范围,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遵循逻辑常规是思维是想不出来也写不出来的。同学们再想一想,这只鹏鸟能上九万里高空是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吗?

生:从“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里可以看出,它非常善于借助外在的力量。

师:路程这么远,它为什么要飞这么远呢?请大家细读文本,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生:这只鹏鸟从北冥出发飞到南冥,注释里说北冥是“北方的不毛之地”,南冥是“天然形成的水池”,它应该是想逃离这个不毛之地,飞往更好的地方。

师:你读书真仔细,也很善于思考。

(屏幕显示)

鲲鱼本为“滞溺之虫”,沉溺于“幽冥”的北海。

大鹏是“凌虚之物”,敏捷矫健,便于南征。

生:这还是一只不甘于现状,勇于改变自己,志向远大的大鹏啊。

师:大鹏高瞻远瞩,抱负恢宏,毅然弃低下昏蒙的北海,而奋翮飞往“启明之方”的南海。鲲鹏这种勇于改变自我、“向明背暗”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师:庄子发挥了超常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广大无际的世界,且塑造了大鹏鸟的艺术形象,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屏幕显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积水三千里。——毛泽东

“鲲鹏展翅”“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等成语。

  师:庄子写大,大到如此地步,那么他写小呢?

(屏幕显示)小之情状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则阳》

注释:

逐北:追剿败兵 

旬有五日:十五天 

生:庄子的想象太奇妙了。蜗牛角多小啊,里面居然有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为了争地盘,相与打仗,以至“伏尸百万”,追赶败敌十五天后才回来。

生:庄子的想象大则无边无涯,声震天地,小则把国家放到原本就很小的蜗牛角里,实在太有趣了。

师:这些都是逻辑思维之外的天马行空啊。除了这些想象中的极大极小之外,他的想象还模糊了人与物、梦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最有名的就是“庄周梦蝶”了。

(屏幕显示)万物无界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注释:

适志:合乎心意,心情愉快。

蘧(qú)蘧然:悠然自得的样子

物化:泯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的精神境界

师:谁能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呢?

生:大概是说庄周睡着后梦到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醒来后不知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

师:这样奇特的想象有什么寓意呢?

生:短文中有个词叫“物化”,注释给出的意思是“泯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的精神境界。”我觉得庄子想表达的是我就是蝴蝶,蝴蝶就是我,我们合二为一了。

师:这种物我合一奇幻瑰丽的境界,也只有庄子这样无羁无绊的人才能构思出来。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能看到,庄子在物我合一状态下的悠然自得和精神愉悦,这就是庄子追求的“逍遥”。

(板书:逍遥)

师:现在,大家应该也能理解为什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能看到“鲦鱼出游从容”,而惠子看到的只是庄子的表达在逻辑上的漏洞了吧。

生:庄子能感到鱼的快乐,是因为他把自己当成了那条鱼,那条鱼的快乐其实就是庄子自身快乐的投射。但是惠子只关注逻辑,他无法感受到鱼的快乐。所以,我觉得从人生境界上看,庄子也是胜者。

师:对。庄周可以化为蝴蝶,蝴蝶也可以化为庄周;庄周不是鲦鱼,但庄周会理解鲦鱼的快乐。不管是庄周梦蝶,还是鲦鱼之乐,庄子都达到了一种精神自由与精神娱乐的境界。从这种意义上讲,人与万物在自然中的位置是一样的,甚至是可以互助转化的,这是“齐物”的境界,也是庄子的“活法”,庄子追求的人生境界。

(屏幕显示)

  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第三部分:非逻辑之影响

师:前面我们说过,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富有想象力的文化名人。他大量地、经常地、自觉地运用非逻辑的方式,产生了许多“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屏幕显示)

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天下》

师:庄子的想象对后来的文人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大家想想自己了解的文人中谁有庄子的印记。

生:李白一生以大鹏相比,而且他也是善于想象和夸张的浪漫主义诗人。

生:我们之前学《桃花源记》时老师说过桃花源就是作者陶渊明自己想象出来的,而且陶渊明也和庄子一样喜欢精神的自由,不喜欢被束缚。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鲁迅先生曾经评价过《庄子》这一著作,他认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意思就是在晚周诸子的作品中,《庄子》是最优秀的。实际上,数千年来它的影响从未因为时光流逝而变得暗淡。我们简单总结一下:

(屏幕显示)

        庄子神奇的想象啊

骷髅幽魂、草虫树石、大鹏小雀

在数千年前先秦的苍穹熠熠生辉

这光芒穿越时空的隧道

不熄不灭

庄子神奇的想象啊

它将想象植入中国文化的基因

后世不知多少散文、诗词、抑或小说因它的滋养而生

庄子神奇的想象啊

让蝴蝶栩栩然入梦

让鲦鱼悠悠然出游

我们精神的世界就不再狭小逼仄

我们的生活也就有了诗意和光亮

(在齐读中下课)

https://mpweixinqqcom/s/swHzPPqlA6cxB9ViZw4J6A

首先,写观后感之前,你要实地参加活动。

其次,你要对你看到的作品有所见地。

第三,你从孩子们的画作里感受到的浓浓的天真情感。

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纯真世界,涤荡我们,喧嚣的世界。

1高二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不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听“曲”(播放音乐)

 听一段琶琶曲《十面埋伏》对琶琶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赏“声”

 1、学生谈听后之感

 2、白居易在听到一曲琵琶后是如何写下他的感受的?(直接进入第二段的琵琶声部分)

 3、诗人是如何用文字来描述音乐形象的?(师生同分析)

 三、品“情”

 提问设计:音乐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那我们一起去体会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情”。

 1、勾划出文中能体现“声中之情”的诗句。

 明确: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主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无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过渡到琵琶女的身世)

 3、根据课文,学生先朗读,后讨论,理解“声中之情”。

 明确:琵琶女是一卖艺之女,年轻时因美貌和超群的音乐才华受众人瞩目。然年长色衰,才华无人赏识,下嫁商妇,独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幽愁”是一种落漠和孤独。

 四、识“知音”

 设计提问:我们通过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诗人却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为什么?(过渡到诗人的处境)

 1、学生讨论。

 2、明确:白居易是贬官,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与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

 贬谪将辞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与琵琶女一样“幽愁”。

 总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高二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善于汲取世俗经验论说道理的写作方法;鉴赏《庄子》借助寓言增强说理的趣味性的写作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对文中道家文化的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理解并继承道家思想中的优秀之处。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说理方法。

 教学方法:研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要点:自主研读《五石之瓠》。

 教学过程

 一、引疑设问明庄子

 1作者介绍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曾做过宋国蒙地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相传,庄周自幼聪明好学,一生率性,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他生活贫困,以编草鞋为生,但淡泊名利,以清静修道为务,楚威王曾以厚礼请他担任相国,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

 庄周的文章,想象奇特丰富,结构变化多端,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情致旷达,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他的作品常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和抨击,也有一些积极意义。

 主要作品有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名言:

 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②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③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④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⑤不以物挫志之谓完。

 ⑥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⑦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2题目解说

 本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五石”是指数量。“瓠(hù)”是葫芦的一种。“五石之瓠”指可容五石的大葫芦。作者只是借“五石之瓠”来说明道理。

 3文学常识

 《庄子》又名《南华经》,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章是庄子所写,“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4写作背景

 二、字正腔圆诵文本

 1自由诵读,每人读两遍。

 2正音。

 3美读全文:两个同学上讲台演读,一人读惠子,读出疑问、惋惜的语气,一人读庄子,读出解惑、肯定的语气。

 三、字斟句酌解文意

 1同桌合作,互相释疑,解释全文,

 2点两名同学上台展示,其中一人朗读后指出关键字词并解释,一人翻译。

 3问题:文章是怎样通过“大瓠”与“不龟手之药”之用的对话阐述“无用”和“有用”的观点的

 首先,惠子对庄子发起“大瓠无用而掊之”的诘问,庄子回以“不龟手之药”的故事作为启发。然后,庄子告诉惠子怎样“巧用”这个“五石之瓠”,建议他可以把这个大葫芦当作腰舟系在身上,用来浮游于江湖之上,这正是一种自由自在的“逍遥游”境界。由此可见,“无用”是“大瓠”的外在价值,而“有用是事物的内在价值,“无用”很可能有大用。从“逍遥游”的角度来说,人应该注重内在的生命价值和自我价值,巧用“无用之用”来实现自我价值。

 4主题归纳

 选文利用寓言告诉我们,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对待事物,要主动探寻规律,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利用它。

 四、探骊得珠赏技法

 本文的说理方法:寓言说理,情感鲜明。

 ①借用寓言说理。

 作者善于运用富有形象性的寓言,把自己的思想隐含其中,而且使情感更加深邃,寓意更加深刻。本文运用了“五石之瓠”和“不龟手之药”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深入浅出,含义更加丰富。

 ②鲜明的感情XX。

 文中庄子的态度非常鲜明。如当惠子讲了“五石之瓠”的故事后,庄子说:“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一个“拙”字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极不赞成惠子的说法。而在文末庄子又说“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则直接批判惠子,认为他为尘世所牵绊,为世俗所累。

 五、你言我语谈收获

 问题:对惠子和庄子的大瓠之争,应如何理解

 这里蕴含着对“有用”和“无用”的认识的问题。

 庄子认为只要不凝滞于物,则大小皆为可用,这是有用。用必须超然物外,游于忘我之境。当然,是无用,无用无害,也无困苦,就可以逍遥自在、绝对自由了。因而无用是大用,这是庄子追求的理想境界。而惠子则基于对现实的识,自然局限于一般的理解而有所困惑。

3高二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3、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品读诗歌的语言,分析诗中的形象特征,体味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要认真思考,听出这个故事渲染的是怎样一种情境,并希望大家把故事的中心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记录下来。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前后,在夔州,长江边上,秋风凛烈地吹着,吹得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急剧地翻滚,孤鸟在空中久久地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有一位老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步履瞒珊,跃跌撞撞地朝山上走来,他疾病缠身,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右臂偏枯耳半聋”了。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困潦倒,似乎走到生命的晚秋。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写下了一首“七律之冠”:

 (师深情地朗读)

 风急天高猿啸哀,绪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通过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来指导诵读、背诵。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

 律诗,从格律上说,只要求颔联、颈联对仗。经过仔细玩味,该诗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因此,同学们在诵读或背诵时应注意体会这一点。

4高二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的

 一、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

 二、体会作品开合自如的章法和说理的手法;指导学生有意模仿,进行写作。

 三、指导学生学习文中对事物的分析方法,观察思考问题。

 教学安排

 本课拟用三课时讲授:

 第一课时,疏通文意;

 第二课时,分析作品;

 第三课时,指导背诵,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设想

 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的难度较先秦散文小,打算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鉴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XX设计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作者简介

 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散文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作品有《过秦论》、《鹏鸟赋》、《吊屈原赋》等。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朗读节奏推知意群,进而理解词句意义。

 2.学生自读课文。逐段让学生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猜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3.学生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义基础上朗读课文,通过纠正学生朗读节奏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检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掌握。

 4.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第二课时

 一、XX设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把握本文的大意,现在我们一起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作品谋篇布局的特点。

 二、分析文章构思精巧

 提问:文章题目为过秦论,在文章中真正指责秦之过的文字有多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作品内容

 明确:只有全文最后一句。

 (第二问学生不易答出,可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提问:作者在文中设计几组实力对比对比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秦国与九国实力比较,陈涉与九国贤士、谋臣比较。秦国实力不比九国联合起来的实力大,但秦统一了中国,陈涉的实力不能与九国君臣相提并论。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在学习现代文阅读时讲到的理清思路的方法,理清本文的思路。思考作者结构安排的独具匠心之处。

 明确:秦的逐步强大秦统一中国为巩固政权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文章第一段叙秦之兴,第二段叙秦之亡,这两段的史料叙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作者却丝毫没有议论。但事实胜于雄辩,经过这两段生动的记述,读者对秦的盛世转瞬即逝景况已深深印在脑中,对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内因导致已有认识,只是还未明确,此时作者将论点摆出,自然令读者信服。所以金圣叹说: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这足见文章构思精巧。

 三、指导学生朗诵课文,体会课文的主题思想

 主要侧重在对感情、声调、课文整体节奏方面的朗读指导。

 四、指导学生体会文章开合自如的章法和说理的手法

 可提两个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本文是一篇论说文,但记叙多于议论,这样安排内容是否得当,理由是什么

 2.作者在写作本文时,应用了哪些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课时

 一、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指导背诵

 指导学生在把握全篇的基础上,了解后三段段与段间的关系,进而理清这三段的写作思路,方便背诵。

 注意语言特点、句式特点,准确背诵。

 二、介绍《阿房宫赋》,比较阅读,加强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比较阅读的目的在于品味两文在辞采上的不同,更好地体会西汉散文的特点。

 三、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完成课后练习

5高二语文上册教案

 一、分析第一层

 齐读课文第一层的两支曲子

 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天地惊鬼神。”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的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筑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

 二、分析第二层:

 提问:从“左侧右偏”“前合后偃”两句可见窦娥在赴刑途中所受的苦难,可她为什么还要提出坚决走后街,舍近求远呢

 明确:因为窦娥的婆婆住在前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她的善良与淳朴的美好心灵,展示了她性格的一面。

 然而,她的婆婆还是迎面赶来,情看她与婆婆的一段对白,并试做分析

 (原文略)

 三、提问:通过人物对白试分析关汉卿的语言艺术和戏剧效果。

 明确: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可以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充分为戏情的人物性格服务,窦娥对婆婆的一段对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

 四、阅读[快活三][鲤鱼儿]

 提问: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婆婆提出的希望的要求,在表现主题方面起到什么作用呢

 明确: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表明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的好人蒙受冤屈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五、阅读第三层: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桩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桩誓愿是六朋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苍得到反应。第三桩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介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恶。

 六、她的三桩誓愿与第一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是否矛盾

 明确:窦娥对天地的指斥和感受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者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斥天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动动容不定期昭雪窦娥的冤案。

 七、作业设计:

 如何分析理解窦娥的反抗精神

 八、板书设计:

 窦娥冤

 1、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2、三桩誓愿是什么表现了窦娥什么样怕精神

 3、归纳主题

 4、作业设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959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