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联觉习惯感知的音乐要想唤起听众更强烈的感受,要通过以往类似的经验的机制。
音乐真的不能表现视觉性和语义性内容吗?非也。哀乐中很难听出快乐。什么是联觉?由一种感觉引起其他感觉的心理现象,即通感。
可随着人的成长,它渐渐被削弱。联觉是音乐与表现对象之间的桥梁。音乐通过联觉来刻画表现对象。
声音通过音高,音强,速度与节奏,发音速度,紧张度来引起联觉。联觉是艺术家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心理学上把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过程或心理机制称为“联觉”。“联觉”在生理学上称为伴生感觉或共同感觉,也有人译成“通感”。
如在音乐欣赏中,旋律的高低对人的心理变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音高不断升高,人的情绪就会随着音乐不断上升;而力度弱的音乐作品令人感觉舒缓。
力度强的则令人奋发向上;快节奏的音乐感觉激情洋溢,慢节奏的则轻柔抒情……
音乐是人类情感抒发的独特方式,声音的刺激不仅使人产生听觉体验,而且也可能使人产生非听觉性体验,如视觉形象、感情体验等,而这些听觉之外的体验就属于典型的联觉活动。
-道客巴巴
当你看到绿色会感觉平静,看到红色会觉得温暖,听到节奏鲜明的音乐会觉得灯光也是有节奏的闪动,这就是联觉的奇妙感受。
让人可以“看到”声音,是不是感觉很神奇?其实这是一门科学,叫做视觉传达。要理解视觉的可视化,首先要先了解一个概念 - 联觉。
什么是联觉?
本来一种通道的刺激能引起该通道的感觉,现在还是这种刺激却同时引起了另一种通道的感觉,这种现象叫联觉。
人们在绘画、建筑、环境布置、图案设计等活动中经常利用联觉现象以增强相应的效果;有些画家进行过联觉实验,比如用鲜明的色调对比引起一种非视觉的反应;联觉还被许多诗人用作一种创作手段。
如果声音能用视觉感知,而味道能用听觉感知,那将是什么样的情景;可能会看到带颜色的音符,品尝到甜的或咸的歌曲,触摸到粗糙的乐曲。(记得有位歌手回忆,某位制作人曾让他唱个蓝色的声音,我们这位歌手当时就凌乱了)
国外有位女孩,据说能听到图像,看到声音。 看画儿的时候耳朵里会有旋律,而听歌的时候眼前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正好她会画画,就把听到各种歌时眼前的景象画了出来,比如她在听约翰列侬的Imagine的时候,看到的是这样的画面:
你是不是联觉者呢?也许吧,我们看下面一幅动图,你能听到“砰砰砰”的声音么?
这张图本身不带音效,但是每次电线杆落地的时候,你是不是能感觉听到“砰砰砰”的声音呢?也许你就是潜在的联觉者之一。
联觉者自测 以每三秒钟一个的速度读一串0-9之间随机的数字,例如:7, 9, 4, 0, 3, 8, 2, 5, 1, 6。在每个数字都读完后,随即写下这些数字对于你来说对应的颜色,这个作为答案A隔两个礼拜之后,重复这个实验但是改变数字的顺序,例如:3, 6, 5, 9, 4, 1, 7, 0, 5, 2, 8。同样得到另一组答案B。比较两个答案之后,如果答案AB中数字和颜色大部分或者全部正确配对,那么,你很可能就是2000中才会有一个人的那个联觉者。
联觉的类别?
联觉症(synesthesia)源于希腊语,意思是说“一起察觉到”。根据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至少有60种联觉症被报道过。而那些联觉者至少体会过其中的两种。最常见的一种是字母-颜色联觉。联觉者的感官认知部分联系在一起,大多数人是2种感官联系在一起,少数人是3种感官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联觉也可以根据涉及的感官数分类:
2种感官
字母--颜色联觉;符号--味觉联觉;声音--颜色联觉(听到声音看见五彩颜色的彩带飘在空中);声音--味觉联觉;
3种感官
时间--空间--情感联觉(拥有这种联觉能力的人对历史教科书等过目不忘)
联觉者虽然脑回路清奇,但联觉也是一种随着人成长而丧失的能力,年纪越大,能力也就越差。在潜能上,每一个人都能体验联觉的感受,惟一的困难在于将这种感知上升到意识层面。
美国神经学家理查德·西托威克(Richard Cytowic)在其《品尝形状的人》(The Man Who Tasted Shapes)的一书中说:“我们可以把感觉与电视转播信号相比拟。电视信号从演播室出发,经过漫长的旅程,最后传送到电视机上。电视屏幕上出现的画面可比作我们正常的感觉,信号在行程的终点被转换成电视上的图像。但如果我们能在信号传送的中途截获并解读它,我们看到的东西就不同于电视画面:这种经验可以与联觉的感受相比拟。”
在艺术作品中引入联觉的概念,尝试不同媒介的组合,不但可以丰富作品的表达形式,也会帮助欣赏者理解作者的思绪。以后,平面设计不再是静态构图,如果融入声音视觉化的概念,说不定能创造出更有温度人性化的大师级作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