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不是冷漠,而是情感隔离?

原来这不是冷漠,而是情感隔离?,第1张

逃避不好的情绪,身边的人觉得我很有亲和力,其实是我扮演出来的人设。真正对事情感知是麻木且冷漠的。我找心理师咨询了一下,他告诉我这叫情感隔离。情感隔离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封闭自己情感断绝与外界的来往,如果两人之间发生了情感上面的隔离,说明你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出现了问题。两个人的相处能否体验到双方彼此的情感,关乎到这段感情能能否继续走下去。孤僻是一种典型的情感隔离,就是通过避免和别人发生任何交流来阻止自己和别人建立关系。他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一种心理防御,而心理防御是为了避免自己免受伤害。

橙全心理  3天前

请勿对号入座,因为你也无法对号入座,你中枪的类型肯定不只一种。 心理防御机制简称心理防御,是指自我对本我的压抑,这种压抑是自我的一种潜意识的防御功能,是人类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紧张、焦虑、尴尬、罪恶感等心理,有意无意使用的各种心理上的调整。

防御机制的概念最初由佛洛伊德提出,后由他的女儿安娜佛洛依德对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心理防御机制界定为“人们面对应激情境时,无意识所采取的手段”。它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1防御机制属于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是个体无意识采取的应付应激情境的手段;2防御更多地取决于个体自身的心理特点;3对同一个体,所使用的防御机制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较少随情境而发生大的变化。按行为性质可分为:

1 逃避性防御机制:压抑,否认,退化情感

2 自骗性防御机制:反向形成,合理化,仪式与抵消,隔离,理想化,分裂,歪曲

3 攻击性防御机制:转移,投射

4 代偿性防御机制:幻想,补偿

5 建设性防御机制:认同,升华,幽默

6 其它防御机制:情感隔离,理智化,固着,利他

01 逃避性防御机制 这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这就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堆里,当作看不见一样。 (1)压抑 压抑是各种防御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本我的欲望冲动常常与超我的道德原则相对立并发生冲突,又常常不被现实情境所接受,于是个体(自我)把意识中对立的或不被接受的冲动、欲望、想法、情感或痛苦经历,不知不觉地压制、潜抑到潜意识中去,以至于个体对压抑的内容不能察觉或回忆,以避免痛苦、焦虑,这是一种不自觉的选择性遗忘和主动抑制。精神分析理论中,有时将抑制单独列为一种防御机制,其定义是指将思维活动的范围缩小,以免由于这些思维/活动引起焦虑。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抑制既可以是一种防御机制,同时也可以视为一种病状。只是抑制是功能不足,而症状则是功能紊乱。 (2)否定 无意识地拒绝承认或接受某些不愉快的现实/事实,或者说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地加以否定。否定那些不愉快的事件,当作根本没发生,不承认不接受似乎就不会痛苦,从而缓解打击,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和平衡,以达到保护自我的目的。这一过程可以使个体逐渐地接受现实而不致一下子承受不了坏消息或痛苦,的确是一种保护性的防御。否认是一种原始又简单的自我防御机制,意志薄弱、知识结构单纯的人,常会不自觉地使用否认机制。否认、拒绝是防御的一种极端形式,拒绝越多,与现实接触越少,心理机能的运作更加困难。但在许多情况下,自我宁愿借助于拒绝,而不让某些想法进入到意识里。 (3)退行情感 当个体遭遇到挫折无法应付时,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反应,这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放弃成熟态度和成人行为模式,让自己退回到儿童状态,这种状态意味着可以放弃努力,不用去应付困难,恢复对别人的依赖,彻底逃避成人的责任,从而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这种机制即可以发生在小孩身上,也常常发生在成人身上。短时间、暂时性的退行现象,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人长大成人后,本来应该运用成人的方法和态度来处理事情,但在某些情况中,初于某些原因,采用较幼稚的行为反应,并非不可,偶尔的退行,反而会给生活增添不少情趣与色彩。延伸阅读:《 热情恐惧症 | 为什么别人一热情,我就很紧张。 》

02 自骗性防御机制

此类防卫机制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也是一种消极性的行为反应。它含有反向作用,走向另一极端,邪派的会扮成极正派的,去瞒过自己和别人;合理化,总会为自己找出些理由来自辩;抵消,同合理化相似,但不单独用理论来自卫,而是加上具体的运用;隔离、理想化、分裂、歪曲等作用也是运用技巧的方法来欺骗自己或别人。 (1)反向形成 也称矫枉过正,个体对内心难以接受的、不愉快的观念、情感、欲望冲动夸张性地以相反的外在态度或行为表现出来。本我的某种冲动被超我所抑制,自我认为这种冲动也不会为现实所接受,于是自我决定把这种冲动以相反的外在方式表现出来,以释放这种冲动,减轻焦虑。换言之,使用反向者,其所外在行为与情感表现,与其内在的动机是成反方向的。在性质上,反向行为也是一种压抑过程。在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反向形成被认为是一种强迫性的防御机制。这种潜意识的冲动源于婴儿期的冲突。当婴儿期的冲突不是被压抑,而是被转换时,反向形成也可能是使婴儿期冲突得以升华的基础。 (2)合理化 个体无意识地用似乎合理的解释来为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以求得心理平衡。个体用一种似乎合理的解释或理由来掩饰自己,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其目的是减少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个人的自尊。当个体的动机未能满足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尽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给自己的作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掩饰自己的过失,以减少焦虑、痛苦和维护自尊免受伤害。换句话说,“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虽然这些理由往往并不是主要的或真正原因,或是不正确、不客观、不合逻辑的,但本人却以这些理由来安慰、说服自己,从而避免精神上的苦恼,减少失望情绪。这是一般人运用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事实上,在人生的不同遭遇中,除了面对错误外,当我们遇到无法接受的挫折时,短暂的采用这种方法以减除内心的痛苦,避免心灵的崩溃,并无可厚非,有句话说:得意时是儒家,失意时是道家,就是一种适应生活的哲学。 (3)仪式与抵消 以象征性的行为、活动、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好像那些事根本没有发生,以减轻心理的不安,补救心理上的不舒服。有时,抵消作用不是用来弥补已经发生了的事实,而是用来抵消自己内心的罪恶感,或自己以为邪恶的念头。健康的人常使用此法以解除其罪恶感、内疚感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无论人有意或无意犯错,都会感到不安,尤其是当事情牵连他人,令他人无辜受伤害和损失时,的确会很内疚和自责,倘若我们用象征式的事情和行动来尝试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事件,以减轻心理上的罪恶感,这种方式,称为仪式与抵消。 (4)隔离 将一些不愉快的事实、情景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心理上的尴尬、不愉快或焦虑。此处所讲的事实,是指整个事情中的一部分,不一定是全部事实,最常被隔离的是与事实相关的个人感觉部分,因为此种感觉易引起焦虑与不安。通过这种隔离,当事人使自己相信什么也没有发生,也无需因此做什么。此时,那些不愉快的情景并不是被遗忘了,而只是与该情景有关的联系被阻断了。与否定机制相比,“掩耳盗铃”更像是自骗的隔离机制。 (5)理想化 在理想化过程中,当事人往往对某些人或某些事与物作了过高的评价。这种高估的态度,很容易将事实的真相扭曲和美化,以致脱离了现实。这是一个与分离密切相关的概念。它是指将与客体有关的矛盾情感分割成绝对好与完全坏的二部分,然后只对好的一部分做出进一步的加工处理。理想化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构建一个理想的、完美的客体;二是将这种构建具体化;三是忽略/否认这种理想化的存在。 (6)分裂 有些人在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时常出现矛盾与不协调的情况。且有时在同一时期,在不同的环境或生活范畴,会有十分相反的行为出现。在心理分析中,我们可以说他们是将意识割裂为二,在采用分裂防卫机制。精神分析理论中也有列出分离防御机制概念,分离这个概念有四层含义:

①用于描述人格分离成几个部分,临床上所说得多重人格,此时分离与分裂是同义词。

②用于描述物神崇拜者的自我分离。

③用于描述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的反射性自我觉察。

④用于描述一种发展与防御过程。

(7)歪曲 是一种把外界事实加以曲解、变化以符合内心的需要,属于精神病性的心理防御机制。用夸大的想法来保护其受挫的自尊心,这是歪曲作用的特例。因歪曲作用而表现的精神病现象,以妄想或幻觉最为常见。妄想是将事实曲解,并且坚信不疑,如顽固地认为配偶对其不贞。幻觉乃是外界并无刺激,而由脑子里凭空感觉到的声音、影像或触觉等反应,它与现实脱节,严重歪曲了现实。延伸阅读:《 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 | 梦想究竟该怎样照进现实? 》

03 攻击性防御机制 人心里产生不愉快时,但又不能向对象直接发泄,便会利用转移作用,向其他对象以直接或间接的攻击方式发泄,或把自己的不是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判断他人的对错,这类防御机制包括转移、投射和向内的投射——内摄。 (1)转移/移置 将对某个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转移到另一较为安全的对象上,而后者完全成为前者的替代物。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或者案全者身上。这些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如不合社会规范、具有危险性或不为自我意识所允许等)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较安全、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转移是一种初始过程,是升华、象征化的基础。 (2)投射 也称为外向投射。将自己的某种冲动、欲望、自我内在客体的某些特征(如性格、情感、过错、挫折等)想象成在某人身上的客观事实(赋予他人或他物身上)。在精神病学上,投射也意味着将某种精神表象视为客观现实,如梦境、幻觉。自我允许了本我的冲动,与超我形成对抗时,为了逃避超我的责难,又要满足自我的需要,将自我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减轻罪恶感,得到一种解脱。投射能让别人作为自己的“代罪羔羊”,使我们逃避本该面对的责任。投射也表现在严重的偏见、因为猜疑而拒绝与人亲热、对外界危险过分警觉等行为。 (3)内摄 也称内向投射、内投射、内投,与外投射作用相反,摄入是指把客体或者客体的一部分包含为主体的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我与这个外在客体的关系完全变成了与这个客体的内在表象的关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个体(主体)广泛地、毫无选择地吸收外界事物(客体,如某位亲人的性格特质、行为方式等),而将它们内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由于摄入作用,有时候人们爱和恨的对象被象征地变成了自我的组成部分。内投射的仿同对象,常是所爱、所恨和所怕的人,尤其是父母。内投射也可能是自罪感的表现,他们常常模仿死者的一些性格特点来减轻对死者的内疚感。作为一个正常的发展过程,内射使主体的自主性逐渐增强;作为一个防御过程,内射减轻了自我的分离焦虑。延伸阅读:《 把孩子视为“薛定谔的狗”:有效降解焦虑的一种方法论 》

04 代偿性防御机制 代偿性防卫机制是用另一样事物去代替自己的缺陷,以减轻缺陷的痛苦。这种代替物有时是一种幻想,因为现实上得不到实体的满足,他便以幻想在想象世界中得到满足,有时用另一种物件去补偿他因缺陷而受到的挫折。这类防卫机制分幻想型和补偿型两种。 (1)幻想 当人无力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难,或是无法忍受一些情绪的困扰时,将自己暂时离开现实,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困难,使自己存在于幻想世界,在幻想的世界中得以实现内心的平衡,达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满足。因为在幻想世界中,可以不必按照现实原则与逻辑思维来处理问题,可依个体的需求,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自行编撰。幻想是一种想象作用,是幼儿必经的生活过程。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所幻想的内容与学习经验有关(随着学习经验的增加而有不同的内容)。 (2)补偿 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不能达成某种目标时,改以采取其他方式来弥补/代偿这些缺陷,以减轻其自卑感、不安全感,建立自尊,称为补偿。

补偿”一词,首先出现于阿德勒的心理学中。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有一些自卑感(来自小时候,自觉别人永远比自己高大强壮,所产生的自卑),而此种自卑感觉使个体产生“追求卓越”的需要,而为满足个人“追求卓越”的需求,个体乃借“补偿”方式来力求克服个人的缺陷。我们使用何种补偿方式来克服我们独有的“自卑感”,便构成我们独特的人格类型。因此阿德勒主张,欲了解人类的行为,根本上必须掌握两个基本的观念一一自卑感和补偿。就作用而言,补偿可分为消极性的补偿与积极性的补偿。所谓消极性的补偿,是指个体所使用来弥补缺陷的方法,对个体本身没有带来帮助,有时甚或带来更大的伤害。除了上述两种补偿,另有一种补偿方式,称为“过度补偿”(over,Compensation),指个人否认其失败或某一方面的缺点不可克服性而加倍努力,企图予以克服,结果反而超过了一般正常的程度。延伸阅读:《 你不是社交恐惧,你就是喜欢宅:十个不可忽视的心理真相 》

05 建设性防御机制 在防御机制中较好的一类,是向好的方面去做补偿,是属于建设性的,它可分为认同、升华和幽默三种类型,其中认同/仿同机制较为复杂。 (1)认同 在精神分析中,认同作为一种防御机制是指无意识地取他人之长归为己有,并作为自己行动的一部分加以表达。个体无意识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或顺从另外一个人(一般是自己敬爱、尊崇的人,或者归属、认同的团体)的态度或行为的倾向,以对方之长归为己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以此吸收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感以及接纳等方面的感受,掩护自己的短处。一般说来认同的动机是爱慕,个体把别人具有的而自己感到羡慕却没有的品质不知不觉加到自己身上。广义的认同是指个体的身份界定过程,它包括三种情况:

1、将自己的身份扩展到他人;

2、向他人借取身份;

3、与他人的身份混淆。认同既是正常心理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防御机制。

认同一般是个体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认同,以消除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因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产生的挫折及所带来的焦虑。就定义来说,认同可借由心理上分享他人的成功,用以为个人带来不易得到的满足或增强个人的自信。在人生中,每个人都有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完成,而其中主要的一项就是完成“认同”的历程。“认同”始于儿童至青少年期成为主要发展任务。儿童用来学习社会团体态度与习惯,青少年用来找寻自我、肯定自我。因此心理学家们一致认为“认同”是协助人格发展的重要方法。但精神分析学派的说法,“认同”虽是儿童学习性别角色所必须,如使用不当也可能成为一种防御反应,那不那么有“建设性”了。 (2)升华 升华一词是弗洛伊德最早使用的,他认为将一些本能的行动如饥饿、性欲或攻击的内驱力转移到一些自己或社会所接纳的范围时,就是“升华”。升华是一种本能的力量以一种非本能的方式予以释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指向原始的、生物学对象和行为的本能力量置换到较少本能色彩的、社会所能接受对象和行为上;同时,与这些对象和行为相伴随的情感转换成去性的、去攻击性的情感。升华是最积极、最富建设性的防御机制。 (3)幽默 是指当事人面临困境时,并不转移在场其他人的注意力,而是以幽默的方式化解当事人自己的窘困出境。这也是最为积极、成熟的防御机制之一。当然,过度的幽默也是一种心理疾病的掩饰。

06 其他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种类很多,分类也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识别,实际上个体在应用防御机制时常同时启动多种机制。除了前面介绍的主要防御机制,在这里我们再介绍几种。 (1)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是指个体将自己与某种不愉快的情景隔离开来,不去面对伤害或痛苦,避免与自己的真实情感接,从而可以避免由此引起的焦虑与不安。通过这种隔离,当事人使自己相信什么也没有发生,也无需因此做什么。此时,那些不愉快的情景并不是被遗忘了,而只是与该情景有关的联系被阻断了。情感隔离,正常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隔离时间过长,容易变傻、变麻木、无情无义。所以,既不能没有隔离,也不能完全隔离。 (2)理智化 是指在体验、评论冲突的话题时,就事论事,不带有相应的情感色彩,从而避免了由这些冲突引起的焦虑。理智化会过分使用抽象思维或概括化思维来处理个人情感上的苦恼或心理冲突,表面上看起来情绪稳定、情感不强烈或者表现出与事件不相应的情感,情感平淡地描述自己的欲望、动机或不愉快、痛苦的经历,好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愿望也不会付诸行动。其实是不愿意接受现实,用有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或处境,其内心的不快乐或痛苦被掩盖了。理智化是一种比隔离更好的防御机制,即为了抑制感情和冲动,不去直接地体验她们,而是对其仔细地思考。在反复的思考过程中,对自己的感情加以逻辑解释,于不知不觉中去除与想法连接的感情,避免了冲突,阻止由难以被容纳的冲动引起的焦虑。 (3)固着 固着是指心理未完全成熟,停滞在某一性心理发展水平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在性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得到“过分的满足”或者“受到挫折”未能满足会导致固着,固着将导致无法正常或完全地进入性心理发展的后一个阶段。 (4)利他 “替代性而建设性为他人服务,并且本能地使自己感到满足。”个体通过自觉的不图回报的利他行为,获得社会赞赏和他人感激(无意识动机),最终获得自我的满足。社会学家认为,利他的原因,可能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

07 结语

每个人心里面都会有一道心理防御墙,这道墙非常坚固。 利是:能保护好自己的自尊心,不让自己的心理崩溃;弊是:让人无法理性的对待问题,无法做出最好的决定,更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激烈冲突。防御机制和个人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防御机制是人格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人们会在无意识中以习惯化了的某种防御机制来应对心理危机和焦虑情景。因此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自己和别人的习惯化的心理防御机制,那么消极的防御机制对人际关系的消极影响就会减少,如果我们自己能够有意识地多使用积极的防御机制,无疑会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

编辑 | 葱花

图文 | 摘自互联网

    现在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都选择了所谓的情感隔离,其实情感隔离这个术语,是近代的著名心理学家鲍文提出的家庭治疗的核心概念,它包括了所有的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不仅仅是情侣之间,它往往是人们在遇到问题后自我建立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比如离开伤心的地方,不在和家人或者爱人联系等等,虽然在很多时候确实能够帮你隔离掉很多的不开心,但是要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的大,同时你也会失去很多重要的东西。

    这些选择情感隔离的人,他们往往不会再有任何喜欢的东西、对身边任何的事情都不会在意,失去了爱情亲情。那种感觉就像无菌隔离罩一样,所有的事情都能看到但是却永远的摸不到,感受不到。

    情感隔表面上看,简单的讲也就是将一切情感隔离出去。不需要快乐,不需要感动,不再有害怕,更没有内疚等等总之,一切情感在他心中都不复存在,完完全全的与这个世界之间用一层透明的薄膜隔离开来,隔膜会过滤所有的情感。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一种趋利避害的心理,难过不开心的时候如果没有人愿意给个肩膀或者温暖,那就宁愿把这些不开心统统忘记。然后去找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避风港,在这里空间时间都只有自己。其实这个时候,心理咨询师才是我们真正要选择的方向,其实真正的想要打开心结,不应该是去隔离,而是敞开胸怀去接受现实。

     对于有情感隔离的那些朋友我要说一句,你们选择这种心理隔离,只能给自己一时的心里安慰,但是你失去的真的太多了。因为你的这种想法和做法,准确的说这是一种心理疾病,长时间的这样做你将会陷入到无尽的黑暗深渊中无法自拔,希望每一个人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大胆的去面对,理性的去解决他。

1你说你之前面对了一些事情,因为不知道如何处理,用了情感隔离的防御机制,导致你后来感受不到自己和他人的感情了,在想改变之前,你先要感谢自己,感谢这个情感隔离让你有勇气面对事情,能做到很好的保护自己,虽然现在的确出了一点问题,也没有关系。

2感谢完自己以后,你需要跟情感隔离做一个仪式上的告别,跟自己说感谢那个情感隔离的自己曾经保护了你,然后你现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需要和情感隔离说再见了,好好和过去道个别。

3尝试做一些情感链接的练习,比如发生一件事后,说出当下的感受,说不出可以买一些情感卡片来对照着找相似感觉的词,慢慢找到情感链接。

4 多做冥想和3的练习。

5多尝试去交一些朋友,多走出去,哪怕不是交朋友,能跟别人打个招呼也是好的开始。

情感隔离,是指个体在情感应激状态的一种防御机制,这种自我保护,就如同我们的身体在感受到外部打击时,会自然而然地护住关键部位,头,胸,而情感在受到强刺激时,会选择逃离,封闭,自欺欺人, 麻木不仁等各种方式以保证不面对意想中的伤害或刺激。

人的精神应激或感受力是有迹可循的,喜新厌旧就是其中之中,楼主所讲述的小说情节,如果小说只是情节离奇,叙事立意无深处可挖掘,那么就只在初看时因新奇而引发短暂关注,之后就会在雷同的过程,乏味的铺排中失去再次阅读的兴趣,而长期浸*在类似的氛围中,开头知尾,就会失去对同类小说的兴趣。这也许就部分解释了楼主所说的无兴趣再读小说的原因,市面上大量粗制滥造的小说,的确令人扫兴,这也是为什么精品之所以被传承的原因所在,深度阅读,每一次都能使读者有新发现,这才是经典的本质所在。

至于创作力,那涉及的因素更多。通常而言,创作来源于感知,重在积累,也就是作者妙笔生花,行云流水是心灵的书写,是生活的感悟,是思想的分享。如果无法感悟,那作品就没有灵魂,无法用语言展现,那只能是私人的珍藏,不能拿来共享。写作,虽然不必非要撕裂自己,爆出皮囊下的小那种批判,但作者自身的感知与领悟就是作品的魂,因而作者自身迟钝或迷失时,作品自然是零乱的。

在浮躁中无意识地随波逐流才是迷失,而能保持自我意识地漂流就是伺机而动,这其间的区别就在于楼主自身是否认清自己。在阅读的代入感同样如是,沉迷式的无法自拔只是书痴,能进能出,物为已所用才是阅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043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