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又见一年春

桃红又见一年春,第1张

玲子电话里着急慌忙地说,广场旁边那个花园里的桃花开了,拍照的人挺多,让爱拍照的我抽空也去拍几张。还没来得及问,两天前枝条上还是花椒粒大的红豆豆呢?她就撂了电话。 半信半疑拿上单反就出发了。

来到广场,老远就嗅到了缕缕花香,很浓郁。绕过石碑,拾级而上,眼前一亮。哇!果真是桃花开了,心顿时温暖了起来。

桃红又见一年春”桃花是争春的花朵,自古以来就象征着春天。只是没想到仅仅两天的时间,这园内的桃花就都开了,真是春风如美酒,一夜之间就醉了桃红,绿了垂柳。

园内不算大,但桃树却不少,瞧这一树树,一枝枝,一朵朵的桃花,连叶子都没来得及长,就从枝干里挤了出来。它们好像跟谁赌气似的,在枝头成串成串的开放,让人看着都发愁。有三三两两紧挨着的,团团相依,簇簇拥抱着的,也有单独挂在枝头的,有的害羞地藏在枝干后面,低头含笑,粉嘟嘟的像极了小姑娘羞红的脸庞, 有的则忍不住露出点小口偷看外面世界,真是神态迥异 ,千姿百态。

我爱怜地摸摸这朵,嗅嗅那朵,恨不得把她们全部装进我的镜头里。我惊叹大自然的神奇,更感恩大自然的博爱,定西属于高寒区,干旱少雨,但大自然同样把美丽的早春给了这片贫瘠的土地。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我用手机录了这一段桃花,指尖快速地在键上打下“桃花盛开桃林翩,桃花满园花似仙。”的诗句,发在了微信朋友圈,我要向圈里的南方朋友们炫耀,我们这儿的春天也来了,桃花也开了。

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引起我的视线,前面不远处一棵深红色的桃树下,两个花骨朵一样的小姑娘正站在桃花枝条的空隙里玩自拍,她们举起自拍竿“咯咯咯!”地笑着,变换着不同的拍摄角度和姿势。拍着拍着,不知一下子就怎么了?炸开了锅似的大笑,紧接着就看见一个前面撒腿跑,一个后面使劲地追。我哑然失笑,羡慕年轻真好,无忧无虑。不觉心底划过一丝悲凉,感叹岁月太匆匆,人已到黄昏。 正走神,就听有人喊:“阿姨,去前面拍吧!那儿的桃花才好呢!”是刚才那两个小姑娘。打过招呼后,她两说笑着向园门口走去。

我边拍边向园子深处走去,拐过一条花石子铺成的小径。就听人声杂吵,这里聚集了好多人,有拍照的,录视频的,石阶上还有三四个穿校服的学生,在神情专注地画画,旁边一个瘦高个戴眼镜的人在旁边指指点点,好像是美术班的老师带学生们写生的。 这里的桃花真让我心动不已,更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叫绝的是,因为桃树密集,枝条都交叉在了一起。她们还开出了两种不同的颜色,粉红和深红。分不清是粉红陪衬深红,还是深红衬托粉红?总之是枝枝乱花渐醉,朵朵顾盼生情,她们以盎然的境遇,淋漓尽致地勃发着生机,彰显其婀娜多姿,形成一个盛大的花海,远看就如一片红霞。她们用妩媚丰满的身体,挑逗着游人内心最柔软的 情感 ,他们则忙碌地围着桃树,转来转去,找角度,对焦距,或蹲,或侧,远摄近拍,一个个兴奋的摁下了锁定的快门。

难怪从古至今那么多文人墨客,为早春的桃花描白,凝句。就连我这个不会画画,不会写诗的庸人,站在这芳菲烂漫、妩媚鲜丽的桃花下,站在这春光明媚的春天里,都想淋漓尽致地发挥,用拙笔画上一朵一枝,或者普写一曲春的序曲。可惜我笔拙,难以遂愿 。 此刻,徜徉在桃花烂漫的海洋里,感觉大自然真的很美,很美!

#春日生活打卡季#

据我理全诗表达的就是一种厌倦了官场、归隐田园的思想莺啼山客犹眠抒写出一种自由、洒脱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愉悦、乐观的心情,反应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田园乐七首其六 唐五代-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诗文解释

红红的桃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萦绕在早晨的烟雾之中昨夜被雨水打落下来的满地花瓣,家童还没有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的心情

诗中的描写绘形绘色,由景生情,诗中有画“桃红”、“柳绿”、“花落”、“莺啼”,诗人抓住了春天的特征,描画出一幅柳暗花明、清新幽寂的春之图全诗对仗工整,音韵铿锵王维对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辩证法运用得可谓炉火纯青诗中那些发自“象外之趣”而又摇曳多姿的静美之境,表现出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中某种特别的情趣和意蕴王维山水诗中的“动”,只是一种艺术手段,而描写和表现大自然中田林山水的静美境界,才是其山水诗中主旨所归作为艺术手段的动态性,其目的和作用就是为创造静的意境服务,以造成某种特定的艺术效果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全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翻译: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扩展资料: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

这首词于宪宗时一度散失,长庆三年(823),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这首词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江南风景长卷。“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末两句描写渔父捕鱼的情态。与富有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令人神往。作者虽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从词的言外之意中,读者不难发现作者对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寄情于景,显现出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和淡泊,成为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词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133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