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笺雅侃红楼——出身低还被说闲话,她竟因此一反常态大怒骂人?
(我是君笺雅,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第三十回,十分难得的见到薛宝钗大怒,当着贾宝玉的面讽刺他是杨国忠,还骂了小丫头靛儿。这时极少见的。什么原因让她如此呢?只因为贾宝玉一句玩笑么?
薛宝钗是因为贾宝玉说她胖而生气么?显然不是!具体原因有点复杂。但简单说也就几件事攒在了一起,是宝钗内心中的一次不满爆发。
贾宝玉说:“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这里贾宝玉最不该说的是他们。他们是谁?绝不可能是贾家这些女孩子。那一定就是外面那些男人了。自己一个闺阁女儿如何成了外头男人的谈资?自然是贾宝玉外面口无遮拦说了自己。还说自己体丰。而自己又被这些人说成杨贵妃。杨贵妃的名声并不好。原本是儿媳妇,被公公霸占,又差点误国,可不是现在的美女化身,当时可是坏女人的代名词。贾宝玉用杨贵妃比薛宝钗无论如何不应该!
很多人认为薛宝钗大怒是因为没有选秀成功认为贾宝玉讽刺她。其实根本就不是。我之前分析过很多次,薛宝钗商人家庭出身根本没资格进宫选妃。她永远也不可能复制贾元春的秀女之路。她的选秀不过是皇帝格外开恩而给予的为公主,郡主选伴读罢了。说白了也是奴才。想做皇妃觉悟可能!
原文这段描写说明一切。薛宝钗皇商身份是她最大的掣肘。薛家进京,薛姨妈一定要住在贾家,“金玉良缘”是关键,薛家能嫁给贾家,绝对是高攀了。而贾母之所以不吐口,林黛玉是一回事,还有一个原因是薛宝钗社会地位低。
贾宝玉用杨贵妃比喻薛宝钗薛宝钗不因为自己落选而羞愧,却因为自己没资格而恼羞成怒。这就好比一个农妇你偏说她像皇后一样,薛宝钗也因此而怒。
贾宝玉说薛宝钗像杨贵妃之前刚刚经历了宝钗羞笼红麝串事件。薛宝钗因为“金玉良缘”的事觉得没意思,处处避着贾宝玉和林黛玉。偏偏贾宝玉和林黛玉还总因为“金玉”而争执,甚至大打了一架。薛宝钗戴了红麝串被贾宝玉看到本来就没意思,林黛玉又在薛宝钗面前抢白了贾宝玉,说他是呆雁,这就让薛宝钗更没意思。宝黛二人清虚观打醮回来闹的天翻地覆,贾宝玉因为林黛玉不开心,不敢去招惹她,就腆着脸跑到薛宝钗面前,没话找话的说了那句:“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这就很明显了,宝钗怒主因是贾宝玉惹恼了林黛玉不敢招惹林黛玉,就跑过来招惹自己。还说了含沙射影的讽刺自己出身低的话。这当然是薛宝钗多想了。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薛宝钗本就是迁怒而已。你和林姑娘怎么样那是你们的事,少扯上我。你不敢唐突林姑娘,却来唐突我!我凭什么给你脸?!
综上,贾宝玉赞薛宝钗像杨贵妃,第一当然有杨贵妃名声不好听,主要也是薛宝钗出身太低实在做不到杨贵妃。第二就是贾宝玉对林黛玉战战兢兢,却对自己口无遮拦,让薛宝钗如何不怒?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非常感谢 !
或许是宝玉和黛玉太熟悉才陌生;或许是,太了解误会才产生;或许是,太相爱伤害才深。其实宝玉与黛玉二人本是心往一处想的,却大大吵了一架!甚至于惊动了王夫人和贾母。起因皆由清虚观张道士给宝玉提亲。宝玉“心中不受用”,当然黛玉心中更是不受用了。我想那宝玉“心中不受用”,是因为自己心中早已有个她——林黛玉。而林黛玉呢,自然心中只有贾宝玉。可是爱在心头口难开!两人心间隔了一层纸,只要是这层纸捅破了,哪会发生这次吵闹了!当然那个时代,婚姻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年青人自己作主的?然而林黛玉“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第三十二回)”。贾宝玉父母(主要是王夫人)压根就不同意宝黛结合,更加上那宫里的姐姐也是不愿意的。在第二十八回中,贾妃赐些礼物给大观园中兄弟姐妹,“你的(贾宝玉)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从这里便可知贾妃的心意了。正因这些,贾宝玉总想表白的话是:“不管怎么样,我心里只有你。”可就句话无法脱口,便隐其中情,便用含糊的话安慰林黛玉;而林黛玉本来生性自卑,尤其来了个薛宝钗这样出众的对手,所以一提及“金玉良缘”之类的话便神经紧张。于是 “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这一假对一假,便弄出一场大大的误会来。只闹的一个碎玉,一个铰绥子;一个哭,一个吐。最后惊动了老太太,带走宝玉才算完事。这一闹,闹明白对方的心。后来这二人都后悔起来,从此更加亲密无间了。然而这一闹,别人会怎么想呢?王夫人定是更加不喜欢爱耍小性子的林黛玉了;就是在贾母心中也是大打折扣的。
《红楼梦》第八十三回主要内容
第八十三回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 闹闺阃薛宝钗吞声
夏去秋来,凉风习习,宫闱之内,走动的人迹寥寥。贾探春从王夫人处回来,见黛玉一个人坐在炕上,对人对景,更加呜咽不止,于是陪着黛玉坐在炕上,将些江湖奇闻、乡村趣事,慢慢和黛玉说笑。又说起妙玉身世来历,是个带发修行的姑子。这时小螺和香菱也过来,探春拉她们坐下说话。黛玉被人声一扰,也不哭了。大家坐一阵子,又有贾琏、湘云等过来,众人都说黛玉哭红了眼睛。
贾琏跟林黛玉说笑话,黛玉觉得不好意思。凤姐拿出两百银子交给贾琏,让他给黛玉做衣裳。贾琏和林黛玉到贾母处问安。贾母不见宝玉。黛玉见了宝钗有两眶泪。袭人跟湘云私语黛玉说宝玉完婚的消息。宝玉看了北静王送的贺礼后,怪道“这么粗这么长”。袭人捏了一把汗。宝玉玩笑说要把北静王送的念珠给黛玉。
薛姨妈跟宝钗说黛玉的闲话,被宝钗劝止。宝钗给薛姨妈倒了茶,薛姨妈直夸茶好。宝钗替薛姨妈淘气后才去了怡红院。又一天,黛玉从贾母处回来后,和宝钗一起坐着。黛玉叫宝钗看自己病势,又伤心落泪。妙玉给湘云送来新茶,湘云将其中一壶转给黛玉,要她尝尝。妙玉又叫人把“间色叶”找来给黛玉。黛玉又称赞老太太人厚道不势利。宝玉过来后被黛玉冷落住,越发往这里来了。宝玉向黛玉说明老太太叫袭人取绿杭绸做帐子,黛玉还为些闲话同宝玉呕气。
外面传来老婆子骂外孙女声,原来骂给黛玉听的。平儿命人给老婆子钱后,婆子才领着外孙女去。秋纹也来向袭人、麝月问安。大家说话时,晴雯又送茶来,麝月命晴雯去告诉平儿她们不要吵架了晴雯答应着去了。宝玉回来后向袭人问晴雯去向,得知晴雯为个虾头胭脂膏同平儿呕了气,平儿给了晴雯一盒子胭脂。
紫鹃在黛玉面前埋怨宝玉无情无义,宝玉怪紫鹃多嘴。半夜里宝玉又为黛玉吐了一盒子酸汤,心里才舒服些。黛玉感谢宝玉的知己之恩。宝玉天亮后让人出去买藕和瓜、菱等果品送给黛玉吃。湘云和宝钗在贾母处请安问好之后,又到荣府看望了贾母和邢夫人、王夫人等人后才回蘅芜苑去。宝钗母女要回园子去时正好碰见黛玉和宝玉从怡红院里出来要去贾母那里给贾母请安。宝钗问起黛玉生病的原因来,黛玉告诉了她听人吵架的事:因为前儿袭人挨了哥哥的打后不声不响的忍受着的原因使黛玉联想起自己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凄凉身世和先前听到的一些京都里的媒婆知道荣府中想与薛蟠成亲的事已办妥了在去薛家的路上碰到了已经拜了堂的薛蝌和岫烟还有已经入了洞房的宝蟾的一些谣言就因此伤心至极神经也有些失常了的原因。宝钗听后就对黛玉好言相劝慰藉了一番黛玉正伤心着听见有人报告说“大爷找姑娘呢!”就不得不暂避嫌疑而离开了黛玉回自己的蘅芜苑去了平儿来向袭人问麝月的情况并要麝月不要只顾同晴雯、秋纹斗嘴要格外注意才是说着便要去潇湘馆向黛玉请安袭人拦住了平儿不让她去并请平儿先去看看怡红院中的宝二爷是怎么个情况然后再去潇湘馆也不迟随后平儿就连忙去了袭人、麝月也商量着要去找秋纹去与她赔不是平儿来到怡红院中见宝二爷房里只有麝月一个人在那里便问宝二
副标题:晴雯不能碰扇子?袭人的秘密和怡红院的奸细,都因扇子被她曝光
贾宝玉度过了最灰暗的一天,被林黛玉、薛宝钗奚落;调戏金钏儿被母亲当场捉住,狼狈地回到大观园又在蔷薇架下被大雨淋了个透心凉,跑到怡红院门口却被关在门外无人开门……
一天的不顺化作了满腔的怒火,都集中在他愤怒的一脚上,狠狠地踢在了袭人的胁下。
袭人那样的贤惠,却惨遭贾宝玉“窝心脚”,这是《红楼梦》一个公案,为什么袭人会被贾宝玉踢呢?
我们上文对此的解释是要从贾宝玉当天的“无名之火”的来源去看。
贾宝玉当天为什么那么“火大”?根源是与林黛玉吵架。
宝黛吵架的原因,是因为“金玉”之说,让二人心中不自在。贾宝玉怕说“金玉”,林黛玉非说“金玉”,结果一心做了“二心”,让双方生了“嫌隙”而闹了纷争。
虽然最终贾母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让二人自省,贾宝玉重新去赔礼道歉二人和好,到底还是不自在,心中有一根“金玉”的刺。
而后贾宝玉得罪薛宝钗被挤兑嘲讽,去王夫人房中逗弄丫头金钏儿,跑回大观园见龄官画蔷被大雨淋湿,再脚踢袭人,其实都与“金玉”有关!
上文解释过金钏儿、龄官和袭人都是薛宝钗的“影”,代表“金玉”。贾宝玉一天的怒火和不顺,都因着“金玉”。他踢向袭人的那一脚,是他心中对“金玉”之说的愤怒。
如果再联系后文他在“梦中”当着薛宝钗的面说: “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就知道他对“金玉”之说有多排斥!
贾宝玉含恨一脚有多重?还好不是小丫头来开门,否则岂不要出人命。但就算是袭人也受不了。当天晚上就“吐血”了。
袭人被踢吐血,是有了内伤。与秦可卿死后贾宝玉吐血又不一样。
古人认为少年人不能吐血,否则就是“废人”,命不久长。其实这本是针对“肺痨”而言。但受伤吐血调理不当也会引发致命之伤。
袭人一见吐血“心冷半截”,将往日“争胜”的心灰了。
她平时不言不语,性格温和,却最是要强。之所以牺牲清白与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就是为了拼一个未来,彻底改变为奴的命运。如今“灰心”则是吐血让她牺牲一切换来的未来,变成“不值得”。
事实上袭人的问题并不严重,第二天叫了王太医来问,不过就是普通伤损,随便说了一个丸药给她吃也就完了。当然,那个时代的医疗到底不全面,袭人虽然渐渐好了,却也留下了心口疼得“隐疾”,这是后话不提。
贾宝玉闹了一通,也就到了端午节。王夫人撵走了金钏儿却并没有叫贾宝玉过去教训。为母如此溺爱儿子,如何能好?
这一天到了端午节,王夫人亲自在家里置办了酒席,邀请薛姨妈母女过来赏午,有意思的是贾母并没有出席。
关于贾母缺席端午“赏午宴”有两个猜测。一是贾赦、邢夫人请了贾母去“赏午”。二是贾母“不舒服”,天气又热就没有参加。
无论如何,贾母不参加赏午宴,一定是对贾元春王夫人暗中支持金玉良姻的事不满意。她那几天心里不痛快。
贾母不在,王夫人性格不爱热闹,又因金钏儿之事王熙凤也不好热闹。薛宝钗、林黛玉都是淡淡的,其他人也就虚应事故。一场“赏午宴”吃得冷冷淡淡,无聊至极。
至此,从贾芸求职开始,一直到端午当天赏午,铺垫了六七回的端午节,在平淡中就这么过了。反而是端午节前发生的琐事都是了不得的大事,端午当天越无聊,之前发生的事越重大。前文都说过,不多赘述。
林黛玉本就喜散不喜聚,对此并不在意。但贾宝玉喜欢热闹,如此一个“大节”却毫无生气不免不开心。不想晴雯过来替他换衣服时,一个不注意将扇子骨跌折了。
这事在以往根本无关紧要,偏生贾宝玉心中不快就呵斥了晴雯:
没想到贾宝玉心中本就不痛快,晴雯还专门顶着他的肺管子说话,如何能忍?一时间就气得不行,反而与晴雯吵了起来。
这边袭人听到闹起来,急忙过来劝说。晴雯本就伶牙俐齿,对袭人与贾宝玉亲密,有醋意也有不屑,就抓着二人的短处肆意踩踏起来。
俗话说当着矬人不说矮话,晴雯如此抓人短处,袭人仁厚也罢了,换另一个人试试?而且晴雯这话并非第一次说。之前袭人年后生病,贾宝玉给麝月梳头时,她就含沙射影地说过二人“瞒神弄鬼”的事,如今又揭袭人老底,她不被排斥,谁被排斥?
三个人正在不可开交时,恰好林黛玉过来解了围。晴雯趁机出去,贾宝玉也被黛玉说好了。
这里要注意一点,就是林黛玉管袭人叫“好嫂子”,可见“初试云雨情”的事人尽皆知。也都知道袭人日后要给贾宝玉做妾。林黛玉对此是欢迎态度。但她的一片心终究错付了。不久她就知道袭人对她是何态度。
晴雯跌坏了扇子至此就过去了。贾宝玉赴宴回来,在院子里再见晴雯躺在榻上时,火气已经消了。
晴雯的问题很多,贾宝玉迁怒她,也有前日她将林黛玉拒之门外的因素,早都应该教训。此番一闹,也就算小惩了。按说真要从此归拢了晴雯,对她也好,不至于日后被撵走。
可贾宝玉错就错在下午疾言厉色,晚上又软语温存。教不严更导致晴雯肆意妄为。也就有了“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故事。
晴雯“撕扇子”是非常重要的情节,有这么几点要注意。
一,从小红到林黛玉,在端午节前都有关于“散”的说法。此番晴雯跌坏了扇子,又撕扇子。扇通“散”,代表的是她们不想散的本心和抗拒。
小红担心“散”,积极寻找门路。
林黛玉认识“散”,只能顺势而为。
晴雯不想“散”,干脆玉石俱焚。
可见她“撕扇子”越不想散,就必有一散,且是个死局。
二,晴雯撕扇子,贾宝玉的扇子每一把都价值不菲。却被她拿过来撕了。
王夫人有眼线在怡红院,必然会听到汇报。晴雯败家作为,王夫人绝不能容忍。
三,晴雯撕了贾宝玉的扇子,预示她日后结果与贾宝玉有直接关系。而除了贾宝玉外,她还撕了麝月的扇子。
麝月很奇怪,她与晴雯可算“焦不离孟”,你说二人关系好,倒更像是在监视。
只要晴雯和贾宝玉单独接触,她就会跑出来干预,加上晴雯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推测麝月就是王夫人在怡红院的眼线。
晴雯撕了麝月的扇子,暗示日后她被撵走,是麝月告密。
四,撕坏了的扇子,是小丫头佳蕙过来收拾的。佳蕙与小红最要好。
小红说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 ,就是对佳蕙说的。
而小红在怡红院被众人排挤走。佳蕙这次出场后,也不见了踪影。如果联系后面晴雯被撵,三人都离开怡红院会让人觉得无关么?可见三人都是被“排挤”而走。晴雯“寿夭多因毁谤生”,也就源自于此了。曹雪芹真是没有闲笔。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主要讲的是“散”。也透露出怡红院中竞争的波云诡谲。
但这里晴雯再一次充当了小喇叭,积极爆料了怡红院内另一个“秘闻”,这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里,薛宝钗是个端庄的姑娘,对谁都不分薄厚,更没见她和谁红过脸,然而她却因为贾宝玉的一句“杨玉环”而登时大怒。为什么会这样?
明明此前宝钗扑蝶时,曹雪芹就曾形容她是杨妃,并在回目里说“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为什么宝玉这么一说,宝钗就受不了?宝钗发火,到底是在气什么呢?
薛宝钗发怒是发生在第三十回,宝玉和黛玉吵架后刚和好,宝玉见宝钗坐在那里,就去搭讪。宝玉在整个过程中似乎有强拉话题的意思,一会问薛蟠生日的事,一会又问宝钗为啥不去看戏。宝钗可好,都一一地把话题给终结了。
宝玉最后却更没眼力地来了一句:“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薛宝钗可被这句话给完全激怒了,把宝玉给好一顿敲打。
然而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看上去是宝玉把宝钗好好的夸了一回,宝钗怎么听了还怒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元春赏赐的暗示与张道士说亲的影响
清虚观祈福是元春安排的,而这祈福之前,元春赏赐的宝玉、宝钗一样的端午节礼,却明确暗示了金玉良缘。
在祈福过程中,一个替贾母丈夫出贾家的替身张道士提出要给宝玉说亲事,之后又是把宝玉的“玉”请下去,因这“玉”招了一大托盘的金器回来。
如此一番,这清虚观祈福的目的就再清晰不过了,分明就是借这道士之口,想要把“金玉良缘”的“舆论”变成台面上的“定亲”。
然而这一场精心布局的“定亲仪式”,先是被贾母直接拒绝,最后又被宝、黛的一场大吵而搅乱。原本应是女主角的宝钗,最后却成了连配角都不是的陪衬。这种情况,宝钗当然会十分介怀。
宝钗发怒的情节是发生在宝、黛吵架之后。而宝玉和黛玉的这一场争吵哭闹,动静一点都不小,更是吵的没来由。也正是因为这种“没来由”的“冤家”式吵架,才让所有人都看到,清虚观这场“婚姻”博弈实则是那个提亲的道士输了的。
清虚观那个道士的“输”,实则是贾母要拒绝“金玉良缘”的意思,也正是宝钗的“输”。试想宝钗原本优秀的足够做妃子,结果在要嫁给宝玉的半路给拦截了下来,再加上此前的“落选”,这无疑是命运给薛宝钗的连环二打击。面对接连而来的失败,宝钗怎么还会如以往一样淡定!
二、宝玉无心之言却击中宝钗心事
宝玉的这句惹宝钗发怒的话里,宝玉本来是想奉承宝钗,然而在宝钗听来,这话里的赞赏却远远少于讽刺。
宝玉将宝钗比作杨妃,却忘了宝钗早已是落选了的。宝钗也正因为落选,薛姨妈才退而求其次,把目标瞄准了宝玉,而宝钗亦早知此事。
此时宝玉将其比作杨妃,不仅揭出了宝钗心中之痛,更是将宝钗从宝二奶奶候选人梯队向外剔除的意思。这一层意思,宝玉没注意到,而宝钗和贾母却听的清清楚楚。
想那薛宝钗品格端方,学识渊博,本是要入宫的优秀女子,却被一个各方面都不突出的黄毛小子给往外推,她怎么会不气?
也正是因为这一层意思,宝钗才冷笑回说:“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宝钗这句回话是何意思?她一方面承认自己的优秀足以封妃,而落选的原因则是薛蟠的缘故;另一方面,她也否定了封妃之路,想那杨国忠不也是杨妃死因之一吗?
而宝玉的一句奉承话里,不仅形容宝钗像杨玉环,更是提出她像杨玉环的原因:体丰怯热。而这个时候正是大热天,不仅宝钗怕热,就连瘦如凤姐的也都怕热。在这种情况下,宝钗对宝玉的话会作何理解?
三、金玉良缘与男女之事的影射
在众人去清虚观听戏之前,还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宝玉见到宝钗手上的红麝串,非要拿来看。这一段情节是以宝玉视角描写的,然而从宝钗的角度来看,却能够发现宝钗对当时宝玉的内心活动不说了解十成,却也能知道八九分。
也因此,当宝玉呆住而忘了接过红麝串时,宝钗才觉得不好意思,才会丢下串子就要走,也才会在发现黛玉吃醋时没话找话说。
结合这件前事而看,当宝钗听到宝玉说自己体丰怯热时,她很可能将此话联系到男女之事上。
这时的宝钗,在此前都和宝玉保持着远远的距离,而她又是个十分捍卫封建女子本分的人。当这样的宝钗听到一个和她有“金玉”传说的男子公开讨论自己的体态时,她怎么会不大怒?
也因此,她才会在丫鬟来要扇子的时候,语带双关的说:“你要仔细!我和你玩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嬉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
言外之意是,“我薛宝钗可没和你贾宝玉有男女之情,更没和你贾宝玉在一处。谁要是疑惑,就疑惑那些素日和贾宝玉走的亲近的人去。”也正因如此,黛玉才没有接着话儿打趣宝钗,转而将话题往别处引。
从宝钗的这场“大怒”里也能够看出宝钗的心酸和无奈。宝钗对其他人和事物都是淡淡的,却独独对宝玉的这句话介怀,对“金玉良缘”如此看重,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宝钗难得流露出的真情一面。
薛宝钗的任何事情,极大多数都与贾宝玉有关,而这一次,薛家家中历史上唯一的一次纷争,也是和贾宝玉脱不了干系。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薛宝钗对贾宝玉的情谊可谓是一纸的单相思,她对贾宝玉的一点一滴都十分关注。这不,事情就来了。
他们家的这次纷争,直接原因就是贾宝玉挨了打,而在薛宝钗的仔细盘问下,她又得知,贾宝玉挨打此事,与她的兄长有关。于是她就立马回家,告诉了她的母亲,母女二人一起盘问薛蟠。然而真正的情况却是薛蟠委实受了冤枉,一家子三口人边因此吵了起来,这也就是薛家有史以来唯一的一次纷争。
因为贾宝玉,薛宝钗还做了其他几件唯一的事情。纷争发生后,薛宝钗哭了一夜,这也是她历史上的唯一一次哭了一夜,原因竟是和自己的哥哥怄气。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薛蟠许是终于看不下去自己妹妹的这一番单相思情意,也曾一语点破薛宝钗的心中之事。他说,因为薛宝钗心里面因贾宝玉有玉,而她又太在于“金玉之说”,所以她行动上处处维护着贾宝玉。
而且,关于金玉之说,随便挑一个局外人来看,他都会发现,贾宝玉因为心里面有了林黛玉,所以根本没有在意。没想到这一切却更加造就了薛宝钗的痴心,不甘放弃。
这样看一看,其实薛宝钗还真的挺可怜的,没有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唉,祝福天下皆是有情之人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