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明朝初期,国家刚刚恢复统一,朱元璋为巩固自己的权力,吸取了前朝的教训,他认为宰相的权力过大,严重威胁皇权,于是朱元璋便想找个借口把宰相这个职位去除。之后朱元璋私下和刘伯温商讨李善长告老还乡后,谁有能力做宰相。朱元璋提出了三个人,分别是汪广洋、胡惟庸和杨宪。刘伯温听到后,直接上述朱元璋他们三人没有能力。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反驳,随后刘伯温便意识到朱元璋并没有打算想要宰相,最后这三人全部被诛杀。
这次谈话过后,朱元璋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刘伯温知道这三个人没有能力去担任宰相,而朱元璋也明白。身为君王的朱元璋只是想要以这三个人为契机,废除丞相的职位。于是这三人开始陆续担任宰相的职位。杨宪担任后,初期还是勤政,还是时间一长,他的毛病开始露出。最终被朱元璋诛杀。
汪广洋和胡惟庸陆续担任,刘伯温曾经谈到胡惟庸这个人有造反的心思。但朱元璋依然任命他,其实朱元璋都明白,而且已经做出了防备措施,只等胡惟庸叛乱。最后胡惟庸被诛灭九族,涉及到的官员全部罢免,子孙全部充当奴隶。朱元璋以这三个人的经历,废除了宰相这个职位。
这件事情过后,朱元璋开始收回宰相的权力。涉及到的官员最后都以叛国罪处以极刑,全部被诛灭九族。自此之后,宰相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最终朱元璋的后代朱棣建立内阁完全取代了宰相。
"说到"神机妙算",第一个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肯定是"卧龙先生"诸葛亮。不过在元末明初,也有一位多智近妖的神人,他,就是刘伯温。在正史中,刘伯温辅佐朱元璋,为他出谋划策,为朱元璋消灭群雄、开创伟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在民间的口口相传中,刘伯温已然通神,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所作的《烧饼歌》甚至准确预言了几百年后发生的事情,让人啧啧称奇。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真有这么神奇吗?如果他能够知过去未来,又为什么不能预测到自己无法全身而退呢?下面,就来看看发生在刘伯温身上的那些往事:
早年经历
据《明史》记载,刘伯温,名刘基,伯温是他的字。小时候,他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12岁考中秀才,14岁入郡庠(即府学)读书。他博览群书,不但苦读儒家经典,还对天文、地理、军事、数学知识颇有兴趣。据说他还研究过《奇门遁甲》,所以小小年纪就已经名满家乡。
23岁时,才华横溢的刘伯温考中了进士,可惜当时连年战乱,朝堂内部自顾不暇,没人来发掘和起用这位才子,致使他在家中白白闲居了三年。三年后他才做上了小官,走上了仕途,可他实在太过正直,受不了黑暗腐败的官场现状,最终辞官隐居。
谋士出山
据《重锓诚意伯文集序》记载:"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如公者,公可谓千古之人豪矣"足以说明刘伯温的满肚才华。1360年,49岁的刘伯温终于遇到了能够欣赏自己才华的明主。
朱元璋三顾茅庐,将他请到了南京,从此他一心一意担当朱元璋的谋臣,曾提出过很多有价值的作战方针。比如刘伯温初次与朱元璋见面,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让朱元璋十分惊喜。之后他又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思路十分清晰。
朱元璋也基本是按照这样的战略行事,使自己的实力不断巩固。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刘伯温还建议朱元璋脱离韩林儿自立并打出"大明"的旗号,为朱元璋平定天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明朝开国之后,刘伯温又开始参与帝国新秩序的构建,主张严明法纪、依法治理。铁面无私的他不知不觉中得罪了很多权贵,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就是其中之一。
危机四伏
在朝堂内部,以李善长等人为首的开国功臣们,属于淮西集团,多是朱元璋的老乡,也是朱元璋赖以建立明朝的核心力量。而刘伯温是浙东集团的领袖,虽然功绩卓著,但毕竟不是一直跟随朱元璋鞍前马后的好兄弟,所以朱元璋给予他的待遇远远比不上李善长等人。
据《明史纪事本末》的记载,朱元璋开国伊始,废除了前朝的子爵、男爵位,外戚封爵只设公、侯、伯三等爵位。开国六公是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常茂。而刘伯温不但被挤出了这个"第一梯队",甚至连"第二梯队都没进入",勉强封了一个毫无诚意的"诚意伯",所任职务只是御史中丞,李善长的俸禄竟是他的十几倍,此等境遇实在是让人感慨。
之后他因为斩杀了李善长的亲信李彬,惹得李善长极为不快。李善长曾向朱元璋进谗言,甚至把京城不下雨的责任都推到了刘伯温身上。刘伯温感受到了危机四伏的氛围,决定远离是非,明哲保身,恰好他的妻子去世,他以此为借口请辞。
伯温之死
回乡之后,刘伯温害怕惹祸上身,一度隐姓埋名,十分低调,有官员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想要上门拜访,却被他果断拒绝了。然而就算他这般谨小慎微,朝堂里那帮人还是不愿意放过他,胡惟庸等人还诬告他,说他想在有王气的谈洋给自己建墓,实在是居心叵测。
朱元璋听说后勃然大怒,竟停发了刘伯温的俸禄。刘伯温无奈,只好亲自回到京城,上表忠心,然后就住在京城,留在朱元璋的眼皮下面,以消除他的疑心。无奈不仅是胡惟庸想除掉他,就连朱元璋也想要他的命:连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们都不信任,又怎会信任比他们晚来到自己身边的刘伯温呢?
何况刘伯温实在是太聪明了,任何一个皇帝也不能接受身边有这么个机智过人的臣子,万一他把心思用在了阴谋叛变上,皇帝该怎么办?
刘伯温的悲惨命运就此注定,据《明史刘基传》的记载,1375年,刘伯温感染风寒,身体不适。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竟然让痛恨刘伯温的胡惟庸带太医来开药,这样的药方刘伯温敢吃吗?但朱元璋在胡惟庸背后虎视眈眈地盯着他呢,他只好吃下此药,之后病情果然更加严重。
他曾婉转把此事上报给朱元璋,谁知朱元璋不为所动,只是说了些无关痛痒的场面话,聪明如刘伯温,还会不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吗?不久,朱元璋派人将刘伯温送回老家,到家后,刘伯温拒绝了一切药物治疗,静静走向死亡,享年65岁。
刘伯温的死,表面上看是疾病所致,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死于残酷的政治斗争。朱元璋明知淮西集团和新崛起的浙东集团针锋相对、互相仇恨,但却故意不采取任何措施,反而时不时地添一根柴、加一把火,自己享受"坐山观虎斗"的乐趣。
最终这些人果然如他所料,斗得你死我活,刘伯温固然不明不白地病死了,但李善长、胡惟庸等人也没有讨到什么便宜,一场政治大戏即将落幕,棋子跳得正欢,背后的执棋人却笑而不语!
因为胡惟庸觉得刘伯温有可能取代自己的位置,他害怕刘伯温东山再起,于是一直打压刘伯温。刘伯温曾经向朱元璋提议杀李彬,可是李彬和胡惟庸是一个政治派里的人,刘伯温此举彻底得罪了胡惟庸。胡惟庸记仇,他立马就把天下不下雨的责任推给了刘伯温,说刘伯温不应该再呆在京城里。刘伯温知道胡惟庸是在蓄意打压自己,况且朱元璋一直对自己有猜忌,于是他选择隐姓埋名辞官还乡。朱元璋答应了他的请求,放他回家。可刘伯温还是不能够全身而退,刘伯温回家之后直接隐姓埋名,什么人也不见,什么事也不打听。当时当地官员知道刘伯温是从中央回来的,就想巴结他,几次三番上门求见他,他都不见。只有门外有百姓求见他,他才开门,可是后来才知道这是当地知县乔装打扮来找他的。刘伯温非常生气,将知县轰出自己家门,一点面子也不给这些人留,看来刘伯温是彻底不想再与政治有任何牵割了。可是怪就怪他太善良,他住的地方经常有土匪抢夺百姓家的东西,民不聊生,可是当地官员并不管。于是刘伯温就让自己的儿子将这件事禀告给朱元璋,可是这件事被胡惟庸知道了,胡惟庸以为刘伯温还有再回中央之心,这引起了他的忌惮,他肯定不能让刘伯温重新任职。如果刘伯温重新回到中央,说不定取代的就是自己。朱元璋看了刘伯温儿子的信,将刘伯温调回中央,可刘伯温身子不太好,已经不能胜任什么官职了。胡惟庸假模假样说派御医给刘伯温看身体,其实刘伯温经他介绍的医生一诊治很快就去世了。
在明朝建立以前,各个朝代对于官职的设置其实都差不多。最高的官职仍然是丞相这个职位,在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也采用了以往朝代的官职制度,设置了丞相一职。在明朝,丞相被封为左右两个官职,左丞相和右丞相。当时的左丞相是李善长,右丞相是徐达。因为徐达要带兵打仗,所以,右丞相基本上形同虚设。大权都落在李善长的手中。
于是,在洪武二年,朱元璋给刘伯温出了一道难题,假如李善长不当丞相,谁可以胜任这个职务。当时朱元璋提到了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人。刘伯温分别对这三人做出评价。刘伯温认为杨宪有才能,但是此人气量较小,不适合丞相之位。汪广洋能力和气量都不如杨宪,也不是合适的人选。胡惟庸是李善长的得意门生,是李善长的接班人,但是此人是个小人,非正人君子,也不适合当丞相。
此时的刘伯温还没有明白朱元璋的真实意图,朱元璋在听完他的分析后,勃然大怒,并且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们各个都有缺点,他们不能胜任丞相之职,难道只有你才能胜任吗?此时的刘伯温才意识到朱元璋并不是问他谁当丞相比较好,而是,要告诉他丞相谁都当不了,应该撤销丞相的职位。感受到杀机的刘伯温,从此告老还乡,不问政事。
而朱元璋提到的那三个人,结局可想而知,最惨的就是胡惟庸,被灭门。就连他的老师李善长在退休之后,仍旧被拉出来问罪,惨遭灭门。只有徐达在这次斗争中幸免于难。不久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开启了皇权专制。
刘吉,汉族,本名温柏,青田县南田乡人。元末明初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有一句流行的顺口溜:诸葛亮将天下分为三部分,刘伯温一统天下;前朝军事家诸葛亮,后朝军事家刘伯温。
诸葛亮可能是校易搜所知道的历史上最聪明的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眼光敏锐,洞察形势,足智多谋。
如果刘伯温能和诸葛亮这样的人物相比,那他一定是个伟人。
刘伯温年轻的时候,被誉为神童。他读得很快,眼里全是七行。十二岁时,他被录取为秀才。就连晦涩难懂的《春秋》刘伯温也能看得透彻,讲得头头是道。看了两遍,你就能背得像条小溪。刘伯温两天学会的一本《春秋经》,快如火箭。
刘伯温博览群书,百家争鸣见多识广,对兵法、数学、天文、地理更是兴趣盎然,所以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和掌握。人人都说他有诸葛孔明的才能,所以刘伯温的名声就没了。
朱元璋听到刘伯温的名字,本着爱才之心,邀请刘伯温来应天。刘伯温成了朱元璋的谋士,像孔明辅佐刘备一样辅佐朱元璋打天下。
根据刘伯温内部的情况,提出了先灭陈友谅后灭张士诚的策略,为朱元璋的全歼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当时陈友谅如日中天,朱元璋的人意见很多。有的说应该丢给陈友谅,有的说应该退守南京,以避其锋芒。很少有人提议与他们正面交锋。
朱元璋心乱如麻。他看了刘伯温一眼,低下了头,于是把刘伯温叫进里屋,询问他的意见。
刘伯温说:提出投降或逃跑的,就应该杀,以免扰乱军心。陈友谅里那个人,傲慢不卑不亢,根本不看我们。但这恰好是我们的机会。我们要利用他对我们的轻视,快速进攻,利用他的出其不意,这样我们才有胜算。
如果陈友谅是为我们准备的,那就不好打了。机会稍纵即逝,要牢牢抓住,才能成就大业。
朱元璋听了刘伯温的分析,顿觉通透,于是下定决心,全力进攻陈友谅。事实证明,朱元璋采纳刘伯温的建议是非常明智的。
朱元璋称帝后,第一任丞相是李善长。有一次李善长犯了错误,朱元璋想惩罚李善长,但是刘伯温建议放李善长一马,说:他虽然犯了错误,但是他的贡献也很大!李善长很有威望,他能调和大臣之间的关系。
朱元璋说:他为了权力,一再害你。为什么你要为他说话?我觉得这是你坐总理的好位置。
刘伯温磕头致谢,说,换丞相是很重要的事。皇上,如果把顶梁的木材从粗木换成细木,那可就大事了!
李善长日后辞职回国,宰相一职空缺。朱元璋想任命杨显为丞相。杨贤通常和刘伯温交朋友,但刘伯温仍然不同意。
刘伯温说:杨宪虽然是宰相,但是没有气度。作为宰相,做事要理性,不能掺杂个人感情,但杨贤做不到这一点。
朱元璋:那汪广洋呢?
刘伯温摇摇头说,这个人的气度比杨宪还要小。
朱元璋又问:对胡有什么看法?
刘伯温打了个比方:丞相如驾马,恐怕要掀翻马车。我不得不说,刘伯温看人很准,在胡做了宰相之后,他真的开始造反了。
于是朱元璋说:艾青,恐怕你只当丞相最合适了。
刘伯温赶紧跪下说,我太恨恶邪了,没耐心dea
看来刘伯温拒绝丞相之位,仅仅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性格不适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