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对许渊冲的评价

别人对许渊冲的评价,第1张

别人对许渊冲的评价:

许老在处理一些中西方文化差异方面,还是存在着瑕疵。比如文中“江山如画”一句的处理。但是这应该是汉语为母语的译者天生存在的短板,我们都习以为常的东西,翻译的时候难以捕捉,或者我认为这与其说是一种瑕疵,不如说是一种遗憾。

不过汉语为母语的译者也有着天生的优势,那就是在汉语文本解读上深度是母语为英语的译者赶不上的。外国译者,如也翻译过《赤壁怀古》的王红公(Kenneth Rexroth),其译本中对于周瑜,小乔,诸葛亮的描写有着明显的错误,因为他对文化背景了解不足。但是杨戴夫妇和许老对文本的解读十分细腻,基本还原了原文的意义。

最后,我认为既然古诗英译,其作用更多的是给不懂汉语的人看,而并不是在中国的翻译圈子里自我高潮,像现在这样关于许老,杨戴夫妇的中文论文满天飞,本科硕士毕业论文扎堆讨论,这里好那里好,但是真正的目的读者,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却对这些人鲜有研究。

古诗翻译的质量好不好,更多的是应该将其作为一个独立文本来判断,欣赏独立文本的艺术价值,而非单纯醉心于所谓的翻译手法,翻译处理方法都是为了独立文本最后的价值而存在的,为了炫技,比如为了押韵而随意增删文本内容,实属本末倒置。美国翻译学家艾略特温伯格也指出,他认为不成功的翻译,就是译者以己意增益原文。而且,若是读者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译者身上,那么可以认为这位译者显形度非常高,在翻译中不是好现象。

最后,我认为诗歌翻译有四重境界。

第一重,看到不知道怎么翻,无从下手。

第二重,能翻,作为信息传达告诉别人这首诗是在说什么,但是翻译过程基本是诗歌-白话文解释-英文。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停留在这一层。

第三重,能翻,信息传达+艺术处理。这就成家了。

第四重,完美的翻译。

我觉得许老是徘徊在三重到四重之间的人,因为许老有一些作品的处理在我看来虽然不是不可替代,但是已经是完美。不过由于两门语言在音韵和文化背景上巨大的差异,不可能做到每一首诗都完美翻译。

我也不太相信有人能够每一首诗都完美地翻译出来,估计永远不会有。

从心晴计划的内容要求就能看出,这是一个针对情感类作者的活动。(如下图)

虽然微头条与图文内容领域可以不同,但跨领域发布内容依旧会让你的粉丝排斥,如果微头条质量不佳,可能还会掉粉。

所以,谨慎一些。

我是3年全职自媒体人,有问题继续问我。持续解答自媒体相关问题,欢迎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723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