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燕赵遗风,你知道吗?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燕赵遗风,你知道吗?,第1张

想必朋友们听说过“燕赵遗风”,燕赵指的是现今河北及周边部分地区,值得一提的是邢台与邯郸这两个地方。自古以来,燕赵地界多慷慨悲歌之士。邢台、邯郸的区域曾为赵国国都30多年、陪都50多年,并一直是赵国辖地。

这古老的燕赵文化造就了邢台一脉相承的侠义之风。

豫让刺赵襄子和赵氏孤儿的故事,在这块大地上世代流传,为人称颂。历史中豫让是晋国人,晋国大臣智伯非常尊宠他,称他为国士。智伯征伐赵襄子没有成功,被赵襄子战败身亡。豫让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一定要为智伯报仇。”他改名换姓,躲在赵襄子分封的邢邑(即今邢台市)以待时机。一次,他携带匕首藏在赵襄子的茅厕中意欲行刺,被赵襄子发现,刺杀无果;第二次,豫让用漆涂身,弄成一个癞疮病人,又吞下了火炭,弄哑嗓音,在街市上乞讨,连妻子见面也认不出来,只身潜藏在邢邑北边的芦苇荡中。有一天,赵襄子骑马到这里巡游,豫让藏在石桥下意图再次行刺赵襄子。但是这次刺杀也失败了。最后赵襄子只得脱下衣服让豫让连斩几次,虽然豫让刺杀失败并被杀了,但这个典故和“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流传了下来。

其实,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慷慨壮士的事迹流传了下来。

有“千场纵赙家仍富,几处报仇身不死”的邯郸游侠;

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燕地刺客荆轲;

有景阳冈赤手打虎的武松;

有“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张飞;

还有戊戌变法失败,慷慨赴死的“戊戌六君子”,当真是令人钦佩向往。

唐宋八大家的韩愈曾写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诗仙李白也有侠客行一诗“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诗中极赞燕赵豪侠尚武之气。

从燕赵的地理位置上看,燕赵地区内跨中原,外控朔漠,土地深厚,阳光清旷,天气萧凉,所以自古就是雄视中原的兵家用武之地,并且以出产英雄豪杰而闻名,唐代大诗人杜牧感叹此地是“王不得不可为王之地”。燕赵之地名将辈出,出自河北的军队也是骁勇异常。

意思:自古以来,人们便说燕赵一带多有慷慨悲歌的豪侠之士

这句话源出韩愈《送董邵南序》

“燕赵”往往是河北省的别称其实,古代的 “燕赵”之地,还包括现在的京、津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的部分地区

“燕赵”称这块土地,乃为表示其悠久的历史据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地理著作《禹贡》载,“燕赵”在古时属冀州之地春秋时 为燕、晋诸国,战国时为燕、赵、中山以及魏、齐等国秦置上谷、渔阳、右北平、 代、巨鹿、邯郸、广阳、恒山等郡。

自汉代开始,正式命名为幽、冀等州;隋置幽州 总管;唐代始称河北道,宋分河北为东、西两路;元、明、清诸代,因首都设于北京,河北为京畿重地,元属中书省,明为北直隶,清置直隶省燕赵大地北控长城,南界黄河,西倚太行,东临渤海,地形地貌千姿百态,自然、 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古老的燕赵文化,朴实豪放的民风,造就了世代相传的燕赵侠风。

原文如下: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译文:

燕赵之地古来就有许多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董先生来长安应进士科考试,连续多年不被主考官赏识,空有学识才干,忧郁地到(河北)这个地方去。我知道您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的。董先生要努力啊。

说起来像您这样不走运的,如果是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珍惜的,更何况燕赵之士出于他们的本性呢!可我曾听说风气随着教化而改变,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凭您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董先生要努力啊。

我由您的事有所感想。请替我凭吊望诸君的墓,并且留心观察一下当地的集市,还有过去(像高渐离一类)屠狗的人吗?替我向他们致意:“当今圣上英明,赶快出来做官为国效力吧。”

历史上河北人多出慷慨悲壮之士。燕国太子丹好养侠客,赵惠文王好养剑客,古老的燕赵文化造就了世代相传的燕赵侠风。

《史记货殖列传》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地余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推剽,休则掘冢作巧奸冶。《隋书·地理志》云:悲歌慷慨,俗重气侠,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燕。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有句名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亦曾赞叹:幽燕之地,自古号多豪杰,名于图史者往往皆是。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源出韩愈《送董邵南序》开篇第一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其中的"感慨"二字,后人改为"慷慨"。韩愈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人们便说燕赵(河北)一带多有慷慨悲歌的豪侠之士。这个主要就是在古代,河北这一带都是四战之地,战乱频仍,民众生活疾苦,这种环境下,为豪侠义士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复插鸡翘。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唐代·李商隐《茂陵》 茂陵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复插鸡翘。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咏史怀古讽刺 注释 ①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在长安西。诗以汉武帝指唐武宗,因二人在武功、畋猎、求仙、好色等方面均有相似处。作于会昌六年八月武宗葬端陵之后。

②蒲梢:良马名。《史记·乐书》载,汉武帝伐大宛,得千里马,名蒲梢,作歌曰:“天马来兮从西极。”

③苜蓿:豆科植物。据《史记·大宛列传》,宛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博物志》谓张骞使西域还,得安石榴、胡桃、蒲桃。

④凤觜:传说仙人煮凤喙及麟角作胶,名为续弦胶,见《十洲记》。又传武帝时西国王使臣献此胶。帝至华林苑射虎,弦断,使者用口濡胶以续弦。含凤觜,指用嘴含胶将其濡湿融化。含,全诗校:“一作衔。”此句讽其好游猎。

⑤属车:皇帝侍从的车。鸡翘:皇帝出行,属车前插编有羽毛的鸾旗作标志,民或谓之鸡翘。句指出行不用皇帝仪仗而喜微行。

⑥《博物志·史补》:汉武帝好仙道,西王母来,索仙桃,以五枚与帝。时东方朔从窗中偷窥,西王母说:“此窥牗小儿常三来盗吾此桃。”此讽其好神仙。东方朔指方士一流。

⑦金屋贮娇事,此讽其好女色。

⑧苏卿:苏武字子卿,汉武帝天汉元年出使匈奴,扣留十九年后,于昭帝始元六年春始归国。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事见《汉书·苏武传》。此借苏武自况。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明代·高启《吊岳王墓》

吊岳王墓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 咏史怀古 , 凭吊感伤亢龙宾天群龙战,潜龙跃出飞龙现。白衣苍狗等浮云,处处从龙作宫殿。东南半壁燕处堂,正统未亡垂一线。百日朝廷沸似汤,十郡山河去如电。高帝子孙隆准公,身殉社稷无牵恋。粤秀峰头望帝魂,直与煤山相后先。当时藁葬汉台东,三尺荒陵枕郊甸。四坟角立不知名,云是诸王殉国彦。左瞻右顾冢垒垒,万古一丘无贵贱。年年风雨暗清明,陌上行人泪如溅。寻思往事问重泉,笑折山花当九献。怅望钟山春草深,谁人更与除坛墠!——清代·成鹫《仙城寒食歌·绍武陵》

仙城寒食歌·绍武陵

清代 : 成鹫

展开阅读全文∨ 亢龙宾天群龙战,潜龙跃出飞龙现。

白衣苍狗等浮云,处处从龙作宫殿。

东南半壁燕处堂,正统未亡垂一线。

百日朝廷沸似汤,十郡山河去如电。

高帝子孙隆准公,身殉社稷无牵恋。

粤秀峰头望帝魂,直与煤山相后先。

当时藁葬汉台东,三尺荒陵枕郊甸。

四坟角立不知名,云是诸王殉国彦。

左瞻右顾冢垒垒,万古一丘无贵贱。

年年风雨暗清明,陌上行人泪如溅。

寻思往事问重泉,笑折山花当九献。

怅望钟山春草深,谁人更与除坛墠! ▲ 寒食节咏史怀古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明代·陈子龙《渡易水》

渡易水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古诗三百首 , 咏史怀古 , 愤懑言志

源出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其中的"感慨"二字,后人改为“慷慨”韩愈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人们便说燕赵(河北)一带多有慷慨悲歌的豪侠之士的确,古燕赵之地,产生过一批享大名于中国历史的豪杰侠士,的确,这块土地上自古英雄辈出有"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处报仇身不死"的邯郸游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燕地刺客荆轲,有“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猛张飞,有刺配沧州道、雪夜上梁山的好汉林冲,有血染沙场、舍身报国的狼牙山五壮士……古往今来,唱出了一曲又一曲激烈、高亢的浩浩燕赵之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766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