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报道,日本人在选皇后时比较奇葩。古代的时候看见皇上在雪皇后时都是德才兼备,但最主要的是样貌,可日本人选皇后的时候并不是这么注重样貌。他们的想法和别人不同,所以做出的决定也是很难让人理解的。在大众的眼光下是不能够接受他们这种做法的。
日本人注重血统,必须选择近亲结婚。日本人非常的注重血统,尤其是皇室的血统,他们在选择皇后的时候都会在自己的亲戚中选。在现代这就是近亲结婚,容易出现下一代是畸形的可能。但是他们明知道这是错误的,还是反其道而为之,这种做法很难让大众接受。他们为了所谓的纯正血统,没想过对下一代所造成的伤害吗?
日本公主为爱情,强烈要和平民结果。但是最终的结局他被皇室给开除了,永远也不能享受皇室的待遇,也不能以皇室的身份去见其他人。其实公主才是正常人的思想,他不愿受皇室的束缚,并且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选择。能够想象到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她也是非常的不容易的,个人认为她能做出这种决定也是非常伟大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但是日本皇室把他们的思想封闭起来,还是那么的落后。总是那么注重和强调他们光绪的血统,在他们的眼里是十分的尊贵,但是给人感觉他们是愚昧的。希望所有皇室中的人,能够改变自己的思想,挣脱束缚,寻找自己的幸福。
日本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天皇虽然是万世一系,但是并没有多大的权力。然而日本皇室不同于其它欧洲皇室,日本皇室仍然严格恪守着古代的礼仪,对于天皇也有诸多限制,尤其是皇后。日本人对皇后的要求很高,不仅要长得漂亮,更要求出身贵族,以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正性。再加上日本法律规定公主没有继承权,所以皇后必须生儿子,这一点相当刻板。那么,要想成为日本的皇后,必须满足那些要求?
首先,皇后人选必须出身好,最好出身贵族。我们把日本皇室和欧洲皇室做一个对比。在欧洲,很多的王妃都是平民出身,比如说西班牙的蒂蒂齐亚皇后。但是日本宫内厅要求皇后必须出身贵族,很多都是近亲结婚。然而这种状况到现在已经发生了改变,比如日本上一任天皇明仁就娶了平民美智子。美智子虽然平民,但也是出身大资本家家族,本身又长的貌美如花。就算是这样的家庭,美智子的婆婆还是瞧不起她,美智子皇后一度患上了失语症。明仁的儿子德仁也娶了平民雅子,但雅子也是出身外交官家庭,不是普通人。
其次,皇后必须身家清白,容貌过人。对于皇后的人选,宫内厅会严加审查,可以说是把整个家底都会翻一遍。除此之外,皇后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形象,也会经常参加外交活动,所以在容貌礼仪方面也要有过人之处。
最后,皇后的人选得经过宫内厅的同意。宫内厅本来是天皇的侍从机构,但之后权力却来却大,甚至可以左右天皇的思想。
总而言之,能当皇后的都不是普通人,必须各方面都很优秀,一般人肯定胜任不了这项工作,有时候当一个平民也挺好。
日本古代男女婚姻关系是“访妻婚(妻问い婚)”。那什么是访妻婚呢?这“访妻婚”有点类似今天我国云南泸沽湖地区摩梭人的“走婚”。男子晚上到女家过夜,第二天清晨便匆匆离去,相互间并不需要婚姻的誓约,也不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样的婚姻生活中的双方是一种松散结合的、若即若离的关系。
日本的访妻婚最早传自朝鲜半岛,盛行于大和时期并延续至平安时代(持续时间大致是我国历史上的东晋到宋),在12世纪之后随着武士政权的建立才逐渐消亡。
上古时,日本每年春秋两季各地青年男女都会在一起聚会唱歌跳舞,两情相悦者就可好合发生关系之后再长期交往。此外,邂逅相识,萍水相逢,只要是一见钟情、互相看对眼了,都可以向对方求婚,并不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当时,男女之间的相爱与所谓的求婚,不管形式还是内容都是绝对的自由和宽泛。例如,向路上偶遇的女子打听其芳名与住家,这就算是求婚。彼此中意的男女到了夜里,先是男子来到女方的屋外,或是轻吟低唱,或是情话绵绵。女方在屋里与之唱和赠答,传情送意。当这些精神层面的序曲奏完之后,男子就顺理成章地潜入女方家中,在叫“婿屋”或“妻屋”的地方,与女子终成眷属,进行欢爱。但男子必须在第二天早早起身离开。之后双方的夫妻生活就一直以这样的方式维系下去,至于所生的子女则由女方抚养并与之共同生活。
访妻婚是带有明显母系社会色彩的婚俗。这种婚姻形态下的所谓夫妻双方并不拥有共同的家,而是各有各的住处,仅仅是在夜里才有相聚的可能。男女双方并不需要履行婚姻的契约,也无贞操可言。一个丈夫有可能同时拥有几个妻子,妻子同样也可跟几个男子保持交往。当男子夜里不再造访曾留宿过的女家,或有朝一日被女方拒绝入内,那么双方的婚姻关系也就就自动解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古代日本女尊男卑的反映。女性不仅在婚姻生活方面拥有跟男性一样的选择权与自主权,而且也享有对家庭财产的继承权和支配权,以及对包括子女在内的家庭成员的监护权和领导权。
到了平安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由夫妻共同组建、相互承担义务的家庭。在这样的背景下,访妻婚开始向招婿婚过渡。招婿婚,就是婚后丈夫在妻家住下,或就近定居。相对于访妻婚,招婿婚是一个进步。但这种进步却以牺牲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自主权为代价。招婿婚限制了女性择偶的自由,婚姻的决定权转移到女方父亲的手上。同时,他也成为了婚仪的主持人,这也表明家庭中至高无上的位置已从女性转向男性。女性在丧失婚姻自主权的同时,也丧失了指挥家庭的话语权。但是在平安时代,访妻婚仍存在,一方面是因为招婿婚并未完全取代访妻婚,另一方面则是招婿婚本身的原因,它也不能保证婚姻关系的牢固性。
访妻婚的长期盛行,对日本社会文化、伦理道德观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种婚姻形式下,人们对血缘关系的认识与理解是模糊片面的,只有女方一边的家庭成员才有亲缘关系的认同感。这就导致了古代日本人相当程度的近亲结婚乃至兄妹通婚,因为在当时同母的兄弟姐妹不可结为夫妻,也就是说,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是可以通婚的,不被视为**之举。例如,敏达天皇的皇后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此皇后就是后来的推古天皇。
访妻婚是日本的一种古老婚姻形态,也是日本文化中耐人寻味的现象。
日本不忌讳族内结婚和近亲结婚,但族内结婚并非结婚的一般准则。据《传说史》记载,瘟疫屡屡发生。钦明天皇十三年,瘟疫流行。敏达天皇十四年,日本发生流行病。民众倒地者颇多。据说,当时敏达天皇和苏我马子也感染了流行病而生疮。当时,人们将这种流行病称作瘟疫,主要包括疟疾、痢疾、痘疮、麻疹之类。后世将这种病称作稻目疮、赤疱疮。敏达天皇和苏我马子大概患的就是痘疮或者麻疹。
当时朝廷没有实施任何防疫措施,任其自然蔓延。在那个时期,流行病的肆虐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当然,那时已经有医师,也使用药剂,但仅限于贵族阶级使用。一般民众只能使用魔幻式的家庭疗法,因而死亡率很高。民众不得不面对天灾和人祸这两个敌人,为了寻求食物和安居之地,不得不远走他乡。当时的旅途极其危险。山上有狼、山蛭子。原野上有鹫和蝮蛇。
水畔也有危险。船在河里、海里经常遇难。葬身于野兽、鹫鸟、大鱼腹中的人不在少数。携带的粮食吃光后饿死、突发疾病而顿死的人也不少。在同一时代的和歌中,写行路病者和旅途中倒地而亡的很多。柿本人麻吕从赞岐国那珂港出航,临时停泊在狭岑岛时,看到枕在海滨的沙子上、听着惊涛骇浪而进入永眠的男子,赋诗一首。在难波津的一个三角洲中有一个姬岛。那里小松树丛生。在潮水退去时,河边工人发现一个美女倒在岸边的白沙中。
河边宫人非常悲伤,赋诗二首。在纪伊的美保浦,在大和的吉野川都有溺死的少女尸体,让同时代的诗人留下了挽歌。因为海洋中遇难船很多,而河上没有桥,溺死的人也不少。不难想象,不仅是海洋、河川,在陆路上也有很多死者。在当时的文学和记录中,这一点可以得到证实。在接近都城的香具山一面,思念家乡而死的旅人的尸体横在路上。在井冈山也有不知出身的饿死的人的尸体横躺着。龙田山也有半路而死的。
据说圣德太子见此场景,咏道:"居家有妹做枕头,旅途以操当枕卧。"看到上述惨景,可以看出当时交通不便,社会生活也多有不便。在四天王寺,圣德太子搞贫民救济、扶养老人、施药等社会事业,这是有必要的。那个时期的社会组织非常简单,在官方层面只有官吏和农民这两个阶层;在个人层面传统的血缘及社会上的首长占据社会的上层,拥有足以与国司、郡司相抗衡的势力;农民分为良民和贱民两个等级。贱民受到非人的待遇,换言之被像禽兽一样对待,也就是说他们被视作物件。良民养着众多贱民,供自家使用。这样的贱民被称作奴婢。
他们有的也依附于权门势家,过着从属的生活,没有独立的家庭生活。皇族、贵族、寺院等都有若干奴婢依附。他们不能过独立的家庭生活,隶属于贵族,被给予加入贵族家族一员的资格。家族本来是通过血缘关系而结合在一起的。家长和家族的关系类似于父子关系,而没有血缘关系却被加入家族中的奴婢仅仅拥有社会关系,在习惯上总觉着有一些不合适。
因此,人们姑且将奴婢看作子女而列入家族成员之一,称他们为"家子",在日本称作"yakko",即奴隶名字的起源,与氏子有所不同。说到底,后世所说的"亲分子分"关系也只不过是这种习惯的残存。形成家族制度基调的就是婚姻。在日本古代各个时期,婚姻制度有所不同。在飞鸟宁乐时代,有很多族内结婚的实际案例。
譬如敏达天皇是钦明天皇和石姬皇女生的,却和钦明天皇与苏我坚盐媛生的推古天皇结了婚。二人的关系很明显是异母兄妹。永明天皇是钦明天皇所生,封钦明天皇与苏我小女君所生的间人皇女为皇后。这也是异母兄妹的关系。日本不忌讳族内结婚和近亲结婚,但族内结婚并非结婚的一般准则。当时也有很多族外结婚的案例。
传说上素盏鸣尊和栉名田比売的婚姻就是天神族和国神族的族外结婚。彦火火出见尊和丰玉姫命结婚属于天神族和海神族间的婚姻。鹈草葺不合命和玉依姬结婚既属于族外结婚,也属于近亲结婚。即便是原来以近亲结婚为原则的民族,由于殖民、移民的影响,也不得已进行族外结婚,呈现出相反的现象。这也是常有的现象,未必有前后之分,也没有主次之分。这样看问题应该没错。
在日本古代,族内结婚的数量要比族外结婚的数量多得多,并且近亲结婚一直持续到后世。在家族制度中允许近亲结婚。这种例子不少,值得关注。传说,仁贤天皇六年,日本派日鹰吉士到高丽聘请技术人员。其后,难波的御津有一个女人哭泣着说:"是母亲的兄,也是我的兄,若草之吾夫。"哭声悲切,让人肝肠寸断。她这样哭也是情有可原的。
她是日鹰吉士的从者虫寸的妻子,叫饱田女,思念丈夫。虫寸的父亲是住道山寸,母亲是王作部鲫鱼女。在王作部鲫鱼女被强奸前,住道山村有一个妻子叫哭女,生出饱田女。哭女的父亲是韩白水郎叹,母亲是王作部鲫鱼女。在韩白水郎叹和哭女死后,住道山村强奸了王作部鲫鱼女,生下了虫寸。因此,虫寸对饱田女来说是兄——异母弟,对哭女来说也是兄——异父弟。在那个时代,异父母的兄弟姐妹结婚并非不可思议。其实这样的事例很多,受到一般民众的接纳。
尽管日本民族如此重视血统,但也有例子证明日本民族也不忌讳异种结婚。正如今天的美洲大陆是世界各民族无上的殖民地、各民族在那里通婚一样,古代日本群岛也有东南西北各民族移居。没有人有人种偏见。因此,人们对异种人、异族之间的通婚没有抵触,也没有任何忌讳。这些通婚并非是屈从于性欲而进行的,也不是好奇心所致,而是建立在充分的理解和爱情上。
就连重视血统的皇室也欢迎异族的女性。雄略天皇曾接纳百济作为采女而进献的池津媛。传闻在钦明天皇二十三年,大伴狭手彦将在高句丽俘虏的媛这个美人及其侍女送给苏我稻目。苏我稻目将两人都纳为妻子,让她们住在轻之曲殿。百济王子中娶日本女子为妃的不少。在日本军队逗留任那期间,日本士兵和任那妇女生了很多孩子。这些孩子称作韩子。
因为他们的抚养问题,屡屡发生诉讼。人们已经忘了朝鲜半岛民众和日本群岛民众本来是同一人种这一事实。之后产生异族观念,即便如此,日本人和朝鲜人也没有相互嫌弃,而是愉快地通婚。一般来讲,在任何时期、任何国家,移民时期、殖民时期的妇女的势力都是强大的。古代日本妇女缺乏导致人们从族内结婚切换为族外结婚。这也是重视妇女的社会地位的一个理由。
在神话中和原史中,妇女不仅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而且在知识和道德上也有超越异性的地方。这里有几个插曲。在吉备上道天下去任那期间,雄略天皇宠幸吉备上道田狭的妻子稚媛,听说此事后,吉备上道田狭出奔新罗。雄略天皇命吉备上道田狭之子吉备上道弟君和吉备海部直赤尾一起讨伐当时没有向日本进贡的新罗,但吉备上道弟君借故中止征讨,逗留百济。
吉备上道天下秘密遣使向吉备上道弟君说:"你母亲被天皇宠幸,还生了孩子。祸及我身不远。你可以以百济为根据地反叛日本。我留在任那,不回日本了。"吉备上道弟君的妻子叫樟媛,非常忠义,以国事为重。听说此阴谋后,樟媛立即杀死丈夫吉备上道弟君,将他埋在室内,然后自己和吉备海部直赤尾等回国。由此可见,古代日本就有重义理轻人情的贞洁妇女。
一个字 乱
1,天武天皇娶了他的四个侄女,即他哥的四个女儿,和其中一个生下草璧皇子;
2,草璧皇子,娶了他大伯的又一个女儿,此女既是他堂姐,又是他姨妈;
3,权臣藤原不比等,他的大女儿藤原宫子嫁给文武天皇,生下圣武天皇。藤原不比等又将他小女儿藤原光明子嫁给圣武天皇,即圣武也是娶了姨妈;
4,淳仁天皇娶了曾孙辈的媳妇;
5,光仁天皇娶了孙女辈的称德女皇的姐姐和妹妹,并立其中女皇的妹妹为皇后;
6,光仁天皇把小老婆生的儿子,即后来的桓武天皇,介绍给他大老婆亦即皇后作情夫。
7,桓武天皇的妻妾中,不少是他的姐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