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吴大猷考入南开大学物理系,成为物理名师饶毓泰的得意门生。四年级时,吴大猷认识了刚入学的阮冠世。她天生丽质,聪颖过人,令他一见钟情。不久学校聘他给一年级上实验课,他成了她的老师。一天他写条子约她相会,她欣然赴约。从此炽烈缠绵、忠贞不渝的爱情之火便燃烧起来。
8月,三星与您激情奥运 MOTO大礼倾情放送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无限下载MP3你作K王
吴大猷常到女生宿舍找阮冠世,但只能在门口说话,学校规定男女生不得进入对方宿舍。最初赴约阮冠世总拉着几个女同学,到校内小铺吃点水果,然后在校园漫步。其中仅一位密友知道奥秘,别人都蒙在鼓里。日久天长,秘密被揭露,受蒙蔽者在宿舍同阮冠世算账。第二天,饶毓泰夫人对她们说:“昨晚你们说的话我们都听见啦!”原来她们的窗正对着系主任饶先生家的窗,这样老师也知道自己的两名高徒在谈恋爱了。
吴、阮之恋由秘密逐渐公开。思源台前、莲花池畔,常常可以见到他俩的身影。
毕业前夕,学校希望吴大猷留校。而阮冠世鼓励他报考清华公费留美。他去考了,清华却录取了一名本校毕业生。别人为他不平,吴大猷反乐呵呵。原来他想:留校也好,那就可以和阮冠世在一起啦!
阮冠世家在北平,节假日常约吴大猷一起回家。全家都喜欢这个才貌双全、老实憨厚的广东青年。一天他们到天坛公园玩。春光明媚,两人心中也充满阳光。阮冠世让吴大猷把耳朵贴在回音壁上,接着仿佛从天边飘来温柔、甜美的声音:“请求上帝让我们永生永世在一起……”巨大幸福让这对恋人如醉若痴。
二
当助教后,吴大猷迁入教师宿舍。女生宿舍就在前排,俩人近在咫尺,但仍不能到对方房间。这时阮冠世被诊断出患有肺病。吴大猷想起在老家母亲常做的一种广东民间滋补品——隔水文火炖牛肉汤,便到菜市场买瘦牛肉,回来把肉切成小块,装进酒坛,让水没过,再将坛子放入水锅用文火炖。炖好后托工友送到女生宿舍。阮冠世接过香喷喷的牛肉汤非常感动,总让同室好友品尝。谁尝了都夸味道真好,说吴老师不仅学问大,厨艺也高。当然女孩们又要和她开玩笑……
阮冠世样样都好,惟独身体欠佳。亲朋好友一再劝吴大猷三思而行,爱护他的师长也担心他事业前途受影响。连阮冠世都怕自己会拖累才华出众的大猷,曾含泪提出分手。
面对关心自己的亲朋好友和师长,吴大猷一再表示:“生活里如果没有她,我就不会幸福!”听了这话,人们还能说什么?
三
1931年吴大猷获奖学金赴美留学,阮冠世与他同行,两人共用一份奖学金。她经常生病,医药费是一笔很大开支。当时美国经济大萧条,想找份工作十分困难。正好有个单位要突击完成一项工程研究,吴大猷去了。每天晚上8点到实验室,一分钟不停地干,一直干到次日清晨6点。走出实验室就去上课,下午回住处想休息一下,但屋里热得像蒸笼,无法睡觉。吃过晚饭又匆匆来到实验室。这样一连干了三天,没合一下眼。每晚工作10小时,每小时的报酬是50美分。三天下来共挣了15块美元,这笔钱对他俩可是很大的收入。
到了假期,同学们有的去避暑,有的去旅游,只有吴大猷仍得打工。不过身边温柔体贴的阮冠世不时给他抚慰和鼓励,他觉得比谁都幸福,快乐。
吴大猷获博士学位后,北京大学发来聘书。而此时阮冠世因病住在纽约郊区疗养院,吴大猷想接她一起回国,但医生不允许她出院。为能如期走,吴大猷只好将阮冠世留下疗养,自己先走。吴大猷从故乡把寡母带到了北平。在北大工作出色,回家与母亲相伴也很愉悦,只是心里非常牵挂远在大洋彼岸病中的阮冠世。他向母亲约略说了自己的女友,但没提她的病。母亲听后很高兴,相信儿子的眼光。她也非常盼望未来儿媳尽快回国,好早日完婚。
四
吴大猷走后,阮冠世在疗养院再也呆不下去了,病情稍好就拖着病弱之躯独自回国。因长途旅行劳累过度,患了肋膜炎,高烧不退,住进医院,缠绵病榻几乎一年。吴大猷在工作之余便是跑医院。母亲这时才发现未来儿媳原来如此体弱多病!
阮冠世初愈回家休养。家中兄弟姐妹众多,父母年迈,养病条件不是很好。吴大猷想给她更多的爱护。于是向病床上的阮冠世求婚,同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母亲,说女友患的是肺病,这种病不能生育,但他俩深深相爱……母亲惊呆了!她20多岁丧夫,全部希望寄托在这个独生子身上。如今要娶一个不能生育的儿媳,断了吴家的烟火,怎对得起早逝的丈夫和祖先啊!
同事师长劝吴大猷,说他前程远大,要慎重对待婚姻大事。而他说:“我爱她不是一朝一夕了。我所憧憬的未来都是和她在一起的未来。生活里如果没有她,再大的功名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幸福可言?我要好好照顾她,而结婚是我今生能够照顾她的惟一方式。”这是吴大猷的爱情宣言。大家听了这番掷地有声的话无不为之动容,连坚持反对态度的母亲也只得让步了。经过8年苦恋,有情人终成眷属。
五
新婚燕尔,阮冠世仍发低烧,一直卧床,半年后才能下地活动。此时吴大猷的事业如日中天。然而平静美满的生活突然被“七七事变”所粉碎。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集中到长沙。吴大猷上路了,母亲和妻子留在天津亲戚家。
吴大猷和同事乘坐开往香港的轮船,因晕船到青岛便下船了。到达青岛不久,只见又一艘来自天津的船进港,他从下船的旅客中突然发现了她!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自他走后,阮冠世不听家人劝阻,执意上路寻夫。也许是她的忠贞感动了上苍,在茫茫人海中奇迹般相遇,两人不禁喜极而泣。
历尽艰辛终于抵达长沙。三校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后迁往昆明,改名西南联大。这期间吴大猷撰写了第一部专著,这是献给她的。
北大在距城郊约6公里的岗头村盖了简易房为躲空袭用,大家住到那里,每天到校上课往返需两小时。一天吴大猷从岗头村搭一辆马车去上课,下坡时马忽然惊了。他被甩下车,昏倒路边,摔成脑震荡,在床上躺了一个月。
六
吴大猷受伤苦坏了阮冠世,见丈夫终日昏昏沉沉,既害怕,又担忧,而且劳累不堪。吴大猷稍好,阮冠世便倒下。她躺在床上浑身出虚汗,脉搏微弱,心慌。医生只能给她注射葡萄糖和盐水。她已经不能坐起,每天靠用玻璃管吸吮牛奶和橘汁来维持生命。吴大猷一刻不停地为她擦汗,换衣裳,把湿衣服烘干。
梅贻琦校长和总务长来看望。见她病入膏肓,两人脸色严峻,相对无语。临走时梅校长对吴大猷说:“如有什么需要,可用我的小汽车。”次日北大办事处派来一名职工,看来是准备帮助料理后事的。然而她没有抛下他,她还活着。
后来借到一笔钱,吴大猷才将阮冠世送进医院。阮冠世一度昏迷,吴大猷就伏在床边轻轻呼唤。过了几个月阮冠世奇迹般脱离危险。出院时他俩已一贫如洗。
出院后她仍需卧床。吴大猷既要上课搞研究,还得照料阮冠世,干家务活儿。每天提着菜篮进课堂,下课后拿着篮子去菜市场。买不起牛肉,就捡些牛骨头回家为病妻熬汤。
七
抗战胜利,吴大猷被军政部借聘,偕妻出国考察研究。吴大猷原以为很快就可以回国,没想到1949年国内形势骤变,他只得暂时留居加拿大。夫妇俩都很喜欢孩子,堂弟深知兄嫂心意,将刚出生的小儿子过继给他们。阮冠世见到婴儿欣喜若狂,将全部母爱倾注给这个小生命。他们在渥太华郊区买了地,自行设计了一套住宅。阮冠世身体逐渐康复,尤其是婴孩的到来令她十分快活,三口之家充满天伦之乐。
儿子聪明懂事,14岁考入大学。父母对孩子从不约束,任他自由发展。儿子毕业后,阮冠世同儿子一起攻读硕士学位,花甲之年又与儿子同时获博士学位。丈夫非常理解妻子,她性格刚强,终生与命运抗争。晚年阮冠世居然画起水彩画,经常参展并获奖。这是他们家最快活的时光。
可惜这段幸福生活没能持续很久。1979年她的左肺完全钙化,靠氧气管呼吸。转年秋天,吴大猷正在阿姆斯特丹,忽接儿子电报,告知母亲病危。他急忙赶回美国,阮冠世已住进加护病房,话都说不出了,只是朝他微笑。冬天,她永远去了,享年71岁。从少女时代就痼疾缠身的她,是在爱神羽翼的呵护下,才得以活过古稀之年。吴大猷悲恸地说:“她的离去,使我失去了73年生命中52年的伴侣。”
八
台湾一家电视台采访吴大猷,请他谈谈爱情经历。他多次推脱不过,终于将久藏于心底的爱情故事首次公诸于世。他谈了同自己的红颜知己初恋的经过,回忆起刻骨铭心的爱,深情地说:“就因为她身体不好,我才要娶她,我想好好照顾她一辈子。”吴大猷同夫人现已天人相隔,但说到开心处,时而甜甜一笑;说到她的病,又露出愁容。当采访录像播出后,观众不禁潸然泪下。
2000年3月4日,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病逝。吴大猷的遗言——“我一生没留下遗憾”。的确,他在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也为爱妻奉献了一切,他没有任何遗憾。
1992年春,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率团到北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踏上阔别46年的故土,老人感慨万千。他要圆一个梦,一个美丽的梦。在李政道陪伴下,他来到天坛公园,站在回音壁前将耳朵贴在壁上,从另一边传来李政道的轻声呼唤:“吴先生,听到了吗?”“听到了!听到了!”吴大猷欣喜地回答,神情顿时恍惚起来,似乎一下子回到60多年前,仿佛听见少女阮冠世的柔声细语。天坛回音壁是他俩相爱的见证。
古诗“十分冷淡存知己”的意思是:冷淡 表达的是距离 十分冷淡存知已 是张充和 先生认为人与人之间 应该有“亲则疏 疏则亲”的原则张充和 先生 在一九八五年七十岁时,以隶书曾写下一联:「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从这隐隐可以了解她对人生的一种体悟,对好朋友的那一种「淡」,就如金兽吐出的轻烟一缕、紫沙泡出的薄茶一口,其馀韵香盈於袖、其回甘滋润於喉,足令神畅意甜。本句话出自于张充和先生的一副对联并不是古诗。
整副对联为
十分冷淡存知已,一曲微茫度此生
背景
合肥张家四姐妹都是才女,其中四妹张充和更是多才多艺。王道新作《一生充和》书写张充和平凡而充盈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一位民国才女在乱世中的命运选择和艺术追求。
一个福地:青岛
王道先生用八个地标串起充和的一生,儿时的合肥、少女时期的苏州、中学时期的上海、养病时期的青岛、避难时期的昆明、抗战时期的重庆、北平时期的姻缘、美国的后半生。这种地域式历史书写,非常清晰地勾勒出充和一生的人生路径,每个地方留下她不一样的印记,也代表了她不同时期的人生选择和境遇。在这所有的地标中,青岛是一个分水岭,也是充和的“福地”。
“福地”一说是王道先生在青岛首发式上的说法,我非常认同。王道说:只所以来青岛举办首发式,是因为青岛是张充和的“福地”,她虽然在青岛待的时候不长,但这里是她人生的分水岭。通过在青岛一年多的疗养,充和真正实现了重生,原来对自己人生的绝望,到大病痊愈后的积极人生。
首发前一天,王道和我专程去找张充和当年在青岛时的居所,位于太平路一栋叫静寄庐的别墅,是南浔儒商刘锦藻的旧居。我们在太平路《青岛日报》社附近下车,爬进一个围墙,里面有很多老别墅可见。《一生充和》中收录了一张充和在别墅前的照片,我们对照着照片去找,始终不见照片中那栋别墅,后来见到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仔细端详照片,告诉说照片中的地方已经拆了,这栋别墅已经不存在了。我们虽然略感遗憾,但眼前这片海域真是适合疗养,虽然现在游人如织,但当年这片区域一定美如画,让充和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对未来的无尽想象。
张充和。
合肥四姐妹是民国大家族的典型代表,围绕她们合肥四姐妹是民国大家族的典型代表家族构成的朋友圈非常厉害,几乎整个民国文化圈人士都能出现在她们朋友圈中。读完这本书,大致有五个贵人对充和一生非常重要。
第一位贵人:抚养充和长大的叔祖母识修
张充和还在襁褓中时,就被抱到合肥老家龙门巷,由叔祖母识修收养。识修是李鸿章四弟李蕴章的女儿,嫁给张树声次子张华轸,李鸿章和张树声是淮军一二号人物,两个家族几代联姻。张华轸去世得早,识修自此皈依佛门成为一名居士,打理家族留下的产业,识修在家族中有无形的魔力和威信,对充和更是无限关爱。
前排小孩(左起):兆和、寅和、宗和、允和、元和。
当充和一点点长大,识修就开始四处为她物色好的老师,她对充和寄予厚望,不希望充和因为被自己抱养而在学业上落后,为了请到名师,她不惜花几倍的薪金。其中有六安的才子、举人左履宽,负责教她古文、诗词;考古专家朱谟钦,是吴昌硕的弟子,负责教充和书法。张充和天资聪颖,悟性甚高,4岁会背诗,6岁识字,如是10年,闭门苦读《史记》、《汉书》、《左传》、《诗经》等典籍。充和一直铭感这两位恩师为她奠定了国学的功底。
识修为充和精心构筑一个固定的课堂,也无意间为她开辟了第二课堂。她的信仰无意中给了充和哲理、禅意和悲悯,或者说是一种修行。
充和十七岁那年春天,一生行善的识修去世,享年六十七岁。合肥九门巷张公馆一草一木,每个细节都深深印刻在充和记忆中。识修的离世,张公馆突然空了,那些原本由充和与叔祖母识修点滴积累的人间填充突然坍塌了。充和将离开这里,回到久违的苏州九如巷的“家”。
识修留给充和的不仅有不菲的家产,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她童年的人格以及对旧学、旧物的执念,童年的影响在充和这里,可以说奠定了她人生的底色,是抹不去的修养。
第二位贵人:昆曲老师沈传芷
1930年,叔祖母识修去世后的那年冬天,充和回到苏州九如巷,就读父亲张冀牖创办的乐益女中。父亲是个新派教育家,他创办的乐益女中开设昆曲、美术、戏剧、花木、烹饪等新式课程,培养孩子们昆曲爱好,也鼓励孩子们走出去,接受更多新学。
父亲张冀牖和继母韦均一都是痴迷的曲友,不仅把昆曲课开到乐益女中,同时请来“传”字辈中的佼佼者沈传芷、张传芳等来教学。后来充和主要跟沈传芷学习昆曲,沈传芷得承家学,祖父、伯父、父亲、叔叔都是苏州昆曲名角,沈传芷面向清润、温文尔雅,唱腔清脆、嗓音和润,善工正旦,一度在上海滩活跃,后辗转京津等地传授昆曲。
充和一生遇名师无数,除了童年时期诗词名师左履宽,书法名师朱谟钦,重庆时又拜书法大家沈尹默为师,此外,主要的老师阵容中有昆曲大家沈传芷、张传芳、赵阿四、李荣生等。昆曲,让充和发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一个不同的自己,沉醉其中。
1940年代张充和昆曲扮相。
虽然充和多才多艺,但昆曲无疑是充和人生的主调,是她一生最为倾心和热爱的艺术。从这点来讲,她的昆曲老师们都是她的贵人,而沈传芷更是她最珍贵的领路人。她生病后选择去青岛疗养,也跟她老师沈传芷当时正在青岛传授昆曲有关。还有她大弟张宗和当时正准备去青岛度假,她们姐弟俩年龄相近,感情最好,又是铁杆曲友。
第三位贵人:赏识充和的胡适
胡适先生和充和的交集并不多,但在两个关键事件上给了充和重要的支持。
一是,从上海光华附中毕业后,张充和用一个假名字张旋报考了北京大学。由于从小的国学功底,充和国文考了满分,但数学却是零分。为了录取这名偏科生,当时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费劲脑筋,力排众议录取了张旋,被报纸称为“北大新生中的女杰”。
来到现代式大学,充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当时北大中文系名师济济,教授有钱穆、冯友兰、闻一多、刘文典等,这样豪华的教授阵容,使张充和受益良多。但充和真正的兴趣还是昆曲。此时大弟宗和在清华大学历史系,结交了一班曲友,充和也加入进来。张充和、张宗和、章靳以、卞之琳等曲友几乎形影不离。
大三时,充和因患肺结核病休,没能拿到北大学位。她先去了香山疗养,而后转青岛疗养。
二是,虽然中途因病辍学,但胡适对当年的偏科生张旋(充和)很赏识,所以,在青岛大病痊愈后,力邀充和到南京《中央日报》编副刊《贡献》。同时写散文、小品和诗词,初露文学才华。
充和去美国后,和胡适先生还有一些交集,当胡适先生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客座教授时,充和正好就在这所大学图书馆工作,胡适先生常常来借书,却不会填表申请,充和则代劳。闲余,胡适常来充和家做客,胡适和傅汉思也是老友。
第四位贵人:三姐夫沈从文
充和特别喜欢和信任三姐张兆和,遇到事情总向三姐求教,后来去上海光华实验学校读中学也是因为三姐在光华教书。所以,当沈从文到张家求婚时,张充和特别在意,心想这是什么人,居然要娶三姐。短暂了解后,原来是一位很会讲故事的作家,温文尔雅,缺乏自信却义无反顾,最终实现自己爱的梦想。
大病痊愈后,中国陷入连绵战火,充和开始四处避难,1938年来到昆明,西南联大精英们汇聚与此。充和与三姐、三姐夫沈从文一家住在一起。当时沈从文是西南联大教授,同时负责主编教育部《中学国文教科书》,因为充和古文和诗词的功底,沈从文向西南联大秘书长和教育部代表杨振声举荐张充和参与教材编辑。虽然在避难中,但昆明两年,充和过得相对安稳。
沈从文与张兆和。
除了事业上的相助,沈从文也间接成为张充和与傅汉思婚姻的“红娘”。
抗战胜利后,沈从文一家回到北平,1947年,充和也到北平在北大代课,教昆曲和书法,借助在三姐家。沈家是当时北平文化人聚会雅集之所,杨振声、朱光潜、梅贻琦、贺麟、冯至、卞之琳等都是沈家常客。1948年3月,中老胡同三十二号沈从文家迎来一位洋客人,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他因为钦佩沈从文的文学才气,通过季羡林介绍来认识久仰的沈从文。
没想到,这个老外和沈从文两个孩子龙朱和虎雏打成一片,经常来沈家作客。这个直接、单纯又兼具中国儒雅的西方人引起了充和的注意,慢慢的两颗心开始接近。沈从文也在观察这位洋先生,他觉得傅先生对充和比对他更感兴趣了。此后,每次傅汉思来,沈二哥直接说“充和”。孩子们也渐渐感到他们之间的要好,一看到傅汉思就嚷嚷“四姨傅伯伯”。
1948年11月19日,德裔美籍教授傅汉思与北大教师张充和在北平结婚。这一年,张充和35岁,傅汉思32岁。
张充和和傅汉思北京大婚。
1949年1月,张充和与傅汉思乘坐“戈登将军”号前往美国。
从沈从文第一次到苏州向兆和求婚开始,到1949年充和离开中国,这二十多年来,充和与三姐及沈从文多数时间都在一起,三姐是充和的贴心姐姐,姐夫沈从文无疑是充和重要的贵人,从事业到爱情,都有沈二哥直接或间接的相助。
第五位贵人:丈夫傅汉思
晚来的爱情总是那么热烈,虽然他们结婚匆忙,但充和的后半生和洋教授傅汉思终生厮守。
刚到美国的那些年,他们的生活并不顺利,两个人都没有全职固定的工作,他们先去了汉思父母所在的斯坦福大学短暂工作,后来在朋友帮助下,两人进入加州州立大学做事,傅汉思从事中国史文化研究,充和在图书馆负责中文图书编目。艰难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十年,直到1959年,傅汉思拿到博士学位,进入斯坦福大学任教(全职),他们的生活才算安稳下来。1961年傅汉思被耶鲁大学东亚系聘请为副教授,不久后,张充和也被耶鲁大学聘任,开设昆曲、书法课程。
这期间,包括宗和在内很多国内朋友劝充和返回祖国,但她并没行动,她让汉思安心做他喜欢的专业研究,自己更多承担家庭事务,因为她看到汉思对中国文化的倾心和专注。充和将她的书法艺术归功于汉思的支持与贡献,她书法的第一读者即汉思。汉思对妻子充和的昆曲事业也是全力支持,把妻子的昆曲事业当作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每次演出之后,汉思都做了演员、笛子、后台、解说等各方面记录,留作后续探讨和研究。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张充和写于1985年。
汉思不愿意把妻子充和置于常规之下,她应该像诗人一样自由主张,妻子的经历就是汉思研究中国诗歌的参照,他们看似寻常的相处,又被赋予了神秘的诗意。
充和有时候会想,自己贪恋的,不过就是那一幕幕人间曲。她带着昆曲走过万水千山,最终落户在异国的北港。从离乱里脱身而出的四**走进自己的人生小园,如同她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人生小楷。
古诗“十分冷淡存知己”的意思是:冷淡 表达的是距离 十分冷淡存知已 是张充和 先生认为人与人之间 应该有“亲则疏 疏则亲”的原则张充和 先生 在一九八五年七十岁时,以隶书曾写下一联:「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从这隐隐可以了解她对人生的一种体悟,对好朋友的那一种「淡」,就如金兽吐出的轻烟一缕、紫沙泡出的薄茶一口,其馀韵香盈於袖、其回甘滋润於喉,足令神畅意甜。本句话出自于张充和先生的一副对联并不是古诗。
整副对联为
十分冷淡存知已,一曲微茫度此生
背景
合肥张家四姐妹都是才女,其中四妹张充和更是多才多艺。王道新作《一生充和》书写张充和平凡而充盈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一位民国才女在乱世中的命运选择和艺术追求。
一个福地:青岛
王道先生用八个地标串起充和的一生,儿时的合肥、少女时期的苏州、中学时期的上海、养病时期的青岛、避难时期的昆明、抗战时期的重庆、北平时期的姻缘、美国的后半生。这种地域式历史书写,非常清晰地勾勒出充和一生的人生路径,每个地方留下她不一样的印记,也代表了她不同时期的人生选择和境遇。在这所有的地标中,青岛是一个分水岭,也是充和的“福地”。
“福地”一说是王道先生在青岛首发式上的说法,我非常认同。王道说:只所以来青岛举办首发式,是因为青岛是张充和的“福地”,她虽然在青岛待的时候不长,但这里是她人生的分水岭。通过在青岛一年多的疗养,充和真正实现了重生,原来对自己人生的绝望,到大病痊愈后的积极人生。
首发前一天,王道和我专程去找张充和当年在青岛时的居所,位于太平路一栋叫静寄庐的别墅,是南浔儒商刘锦藻的旧居。我们在太平路《青岛日报》社附近下车,爬进一个围墙,里面有很多老别墅可见。《一生充和》中收录了一张充和在别墅前的照片,我们对照着照片去找,始终不见照片中那栋别墅,后来见到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仔细端详照片,告诉说照片中的地方已经拆了,这栋别墅已经不存在了。我们虽然略感遗憾,但眼前这片海域真是适合疗养,虽然现在游人如织,但当年这片区域一定美如画,让充和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对未来的无尽想象。
张充和。
合肥四姐妹是民国大家族的典型代表,围绕她们合肥四姐妹是民国大家族的典型代表家族构成的朋友圈非常厉害,几乎整个民国文化圈人士都能出现在她们朋友圈中。读完这本书,大致有五个贵人对充和一生非常重要。
第一位贵人:抚养充和长大的叔祖母识修
张充和还在襁褓中时,就被抱到合肥老家龙门巷,由叔祖母识修收养。识修是李鸿章四弟李蕴章的女儿,嫁给张树声次子张华轸,李鸿章和张树声是淮军一二号人物,两个家族几代联姻。张华轸去世得早,识修自此皈依佛门成为一名居士,打理家族留下的产业,识修在家族中有无形的魔力和威信,对充和更是无限关爱。
前排小孩(左起):兆和、寅和、宗和、允和、元和。
当充和一点点长大,识修就开始四处为她物色好的老师,她对充和寄予厚望,不希望充和因为被自己抱养而在学业上落后,为了请到名师,她不惜花几倍的薪金。其中有六安的才子、举人左履宽,负责教她古文、诗词;考古专家朱谟钦,是吴昌硕的弟子,负责教充和书法。张充和天资聪颖,悟性甚高,4岁会背诗,6岁识字,如是10年,闭门苦读《史记》、《汉书》、《左传》、《诗经》等典籍。充和一直铭感这两位恩师为她奠定了国学的功底。
识修为充和精心构筑一个固定的课堂,也无意间为她开辟了第二课堂。她的信仰无意中给了充和哲理、禅意和悲悯,或者说是一种修行。
充和十七岁那年春天,一生行善的识修去世,享年六十七岁。合肥九门巷张公馆一草一木,每个细节都深深印刻在充和记忆中。识修的离世,张公馆突然空了,那些原本由充和与叔祖母识修点滴积累的人间填充突然坍塌了。充和将离开这里,回到久违的苏州九如巷的“家”。
识修留给充和的不仅有不菲的家产,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她童年的人格以及对旧学、旧物的执念,童年的影响在充和这里,可以说奠定了她人生的底色,是抹不去的修养。
第二位贵人:昆曲老师沈传芷
1930年,叔祖母识修去世后的那年冬天,充和回到苏州九如巷,就读父亲张冀牖创办的乐益女中。父亲是个新派教育家,他创办的乐益女中开设昆曲、美术、戏剧、花木、烹饪等新式课程,培养孩子们昆曲爱好,也鼓励孩子们走出去,接受更多新学。
父亲张冀牖和继母韦均一都是痴迷的曲友,不仅把昆曲课开到乐益女中,同时请来“传”字辈中的佼佼者沈传芷、张传芳等来教学。后来充和主要跟沈传芷学习昆曲,沈传芷得承家学,祖父、伯父、父亲、叔叔都是苏州昆曲名角,沈传芷面向清润、温文尔雅,唱腔清脆、嗓音和润,善工正旦,一度在上海滩活跃,后辗转京津等地传授昆曲。
充和一生遇名师无数,除了童年时期诗词名师左履宽,书法名师朱谟钦,重庆时又拜书法大家沈尹默为师,此外,主要的老师阵容中有昆曲大家沈传芷、张传芳、赵阿四、李荣生等。昆曲,让充和发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一个不同的自己,沉醉其中。
1940年代张充和昆曲扮相。
虽然充和多才多艺,但昆曲无疑是充和人生的主调,是她一生最为倾心和热爱的艺术。从这点来讲,她的昆曲老师们都是她的贵人,而沈传芷更是她最珍贵的领路人。她生病后选择去青岛疗养,也跟她老师沈传芷当时正在青岛传授昆曲有关。还有她大弟张宗和当时正准备去青岛度假,她们姐弟俩年龄相近,感情最好,又是铁杆曲友。
第三位贵人:赏识充和的胡适
胡适先生和充和的交集并不多,但在两个关键事件上给了充和重要的支持。
一是,从上海光华附中毕业后,张充和用一个假名字张旋报考了北京大学。由于从小的国学功底,充和国文考了满分,但数学却是零分。为了录取这名偏科生,当时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费劲脑筋,力排众议录取了张旋,被报纸称为“北大新生中的女杰”。
来到现代式大学,充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当时北大中文系名师济济,教授有钱穆、冯友兰、闻一多、刘文典等,这样豪华的教授阵容,使张充和受益良多。但充和真正的兴趣还是昆曲。此时大弟宗和在清华大学历史系,结交了一班曲友,充和也加入进来。张充和、张宗和、章靳以、卞之琳等曲友几乎形影不离。
大三时,充和因患肺结核病休,没能拿到北大学位。她先去了香山疗养,而后转青岛疗养。
二是,虽然中途因病辍学,但胡适对当年的偏科生张旋(充和)很赏识,所以,在青岛大病痊愈后,力邀充和到南京《中央日报》编副刊《贡献》。同时写散文、小品和诗词,初露文学才华。
充和去美国后,和胡适先生还有一些交集,当胡适先生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客座教授时,充和正好就在这所大学图书馆工作,胡适先生常常来借书,却不会填表申请,充和则代劳。闲余,胡适常来充和家做客,胡适和傅汉思也是老友。
第四位贵人:三姐夫沈从文
充和特别喜欢和信任三姐张兆和,遇到事情总向三姐求教,后来去上海光华实验学校读中学也是因为三姐在光华教书。所以,当沈从文到张家求婚时,张充和特别在意,心想这是什么人,居然要娶三姐。短暂了解后,原来是一位很会讲故事的作家,温文尔雅,缺乏自信却义无反顾,最终实现自己爱的梦想。
大病痊愈后,中国陷入连绵战火,充和开始四处避难,1938年来到昆明,西南联大精英们汇聚与此。充和与三姐、三姐夫沈从文一家住在一起。当时沈从文是西南联大教授,同时负责主编教育部《中学国文教科书》,因为充和古文和诗词的功底,沈从文向西南联大秘书长和教育部代表杨振声举荐张充和参与教材编辑。虽然在避难中,但昆明两年,充和过得相对安稳。
沈从文与张兆和。
除了事业上的相助,沈从文也间接成为张充和与傅汉思婚姻的“红娘”。
抗战胜利后,沈从文一家回到北平,1947年,充和也到北平在北大代课,教昆曲和书法,借助在三姐家。沈家是当时北平文化人聚会雅集之所,杨振声、朱光潜、梅贻琦、贺麟、冯至、卞之琳等都是沈家常客。1948年3月,中老胡同三十二号沈从文家迎来一位洋客人,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他因为钦佩沈从文的文学才气,通过季羡林介绍来认识久仰的沈从文。
没想到,这个老外和沈从文两个孩子龙朱和虎雏打成一片,经常来沈家作客。这个直接、单纯又兼具中国儒雅的西方人引起了充和的注意,慢慢的两颗心开始接近。沈从文也在观察这位洋先生,他觉得傅先生对充和比对他更感兴趣了。此后,每次傅汉思来,沈二哥直接说“充和”。孩子们也渐渐感到他们之间的要好,一看到傅汉思就嚷嚷“四姨傅伯伯”。
1948年11月19日,德裔美籍教授傅汉思与北大教师张充和在北平结婚。这一年,张充和35岁,傅汉思32岁。
张充和和傅汉思北京大婚。
1949年1月,张充和与傅汉思乘坐“戈登将军”号前往美国。
从沈从文第一次到苏州向兆和求婚开始,到1949年充和离开中国,这二十多年来,充和与三姐及沈从文多数时间都在一起,三姐是充和的贴心姐姐,姐夫沈从文无疑是充和重要的贵人,从事业到爱情,都有沈二哥直接或间接的相助。
第五位贵人:丈夫傅汉思
晚来的爱情总是那么热烈,虽然他们结婚匆忙,但充和的后半生和洋教授傅汉思终生厮守。
刚到美国的那些年,他们的生活并不顺利,两个人都没有全职固定的工作,他们先去了汉思父母所在的斯坦福大学短暂工作,后来在朋友帮助下,两人进入加州州立大学做事,傅汉思从事中国史文化研究,充和在图书馆负责中文图书编目。艰难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十年,直到1959年,傅汉思拿到博士学位,进入斯坦福大学任教(全职),他们的生活才算安稳下来。1961年傅汉思被耶鲁大学东亚系聘请为副教授,不久后,张充和也被耶鲁大学聘任,开设昆曲、书法课程。
这期间,包括宗和在内很多国内朋友劝充和返回祖国,但她并没行动,她让汉思安心做他喜欢的专业研究,自己更多承担家庭事务,因为她看到汉思对中国文化的倾心和专注。充和将她的书法艺术归功于汉思的支持与贡献,她书法的第一读者即汉思。汉思对妻子充和的昆曲事业也是全力支持,把妻子的昆曲事业当作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每次演出之后,汉思都做了演员、笛子、后台、解说等各方面记录,留作后续探讨和研究。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张充和写于1985年。
汉思不愿意把妻子充和置于常规之下,她应该像诗人一样自由主张,妻子的经历就是汉思研究中国诗歌的参照,他们看似寻常的相处,又被赋予了神秘的诗意。
充和有时候会想,自己贪恋的,不过就是那一幕幕人间曲。她带着昆曲走过万水千山,最终落户在异国的北港。从离乱里脱身而出的四**走进自己的人生小园,如同她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人生小楷。
翻开中华灿烂的文学史,许多“星宿”照的大地亮堂堂,但民国时最亮的那颗北极星,可非“他”莫属,他曾担任过清华大学的校长,任职期间对人才遴选制度进行了规范,为清华大学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他,就是梅贻琦。
“少年听雨歌楼上”
1889年冬,大雪纷飞中,一位婴儿呱呱坠地,在那个平凡的年代,在天津地区一个平凡的小镇出生了一个不平凡的孩子,他-就是梅贻琦。
梅贻琦的父亲曾经中过秀才,所以在当时有国家分配的职位“盐店职员”,梅贻琦虽然家境并不是太好,而且还有4个哥哥。但跟随着他的父亲耳濡目染,1904年,也算是在一个书香门第长大的梅贻琦以优异的成绩从严氏私塾考入南开中学,作为他们的第一期学生。
但在此时发生了一件大事,梅贻琦的父亲失业了,家道中落的他不得不更加树立起一颗努力学习的心。四年后,他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为首批庚子赔款留学生进入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习电机工程,从此正式踏上了他的学术道路,四年后他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并被授予sigxma荣誉会员。
“壮年听雨客舟中”
时隔多年,梅贻琦回国之后,再次遇见了他当年在严氏私塾的一位小学妹韩咏华,可此时韩咏华已经毕业做了一位幼稚园教师。作为海归留学归来的梅贻琦,两人想必会有一定的隔阂。可情的种子早在多年前就已经种下,无论藤曼如何缠绕也不能阻挡它的发芽。回国后,梅贻琦便鼓足勇气给韩咏华写了一封求婚信。但是这封信过于简明扼要了。韩父读了这封信之后觉得梅贻琦这个小伙子诚意不够。久久未收到回信的梅贻琦很是失落。
但梅贻琦的一往情深,岂是区区一封信件所能阻挡的?梅贻琦这次挥毫泼墨,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长诗。韩父看后被这位小伙子的文采折服了,遂成全了这对鸳鸯。
随后梅贻琦事业爱情双丰收,不久便上任了清华校长。但此时战火纷飞,为了军费开支,梅贻琦以身作则,削减了校长的津贴。韩咏华为了贴补家用,决定摆摊卖糕点贴补家用。但考虑到梅贻琦得清华校长身份,韩在每次卖糕点时会用头巾把自己的脸遮住,来维持一下“校长”和“校长夫人”的面子。
梅贻琦是一个顾家的好丈夫,看到妻子这么为家庭奔波操劳。梅贻琦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有时候他就会为妻子看一下糕点摊,来给妻子分担一下繁重的工作。
渐渐地,清华在梅贻琦的管理下越来越好了。对人才遴选制度和学术学风渐渐地形成了一种自己的风格——自由派。1945年抗战结束后,梅夫妇回到了北平,渐渐地安稳下来。
“而今听雨僧庐下”
然而世事无常,风云变幻,1948年北平解放之际,梅贻琦却被国民党带去了台湾。作为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过去的第一件事必然是教育建设。创办了“清华原子科技所”作为台湾新竹大学的前身。第二年梅便去了美国进修。
梅无心政治,专心学术,曾有台湾当局邀请梅入台湾内阁。梅表示能来台湾已经是很给南方朋友面子了,如果入内阁就对北方的朋友太不友好了。包括他在任期间,没有因为政治原因开除过任何一位教职工。正所谓:“百花齐唱,百家争鸣”。梅的校园中有各党各派,与此同时,他们相处得十分和谐,没有党派之争。
1960年,梅贻琦病重,韩作为妻子,陪伴在梅的身边悉心照料,但两年后梅还是与世长辞,葬于新竹清华大学校园内,被取名为梅园,自此,梅贻琦纪念章便代表着梅贻琦的光辉学术历史成为了台湾学者的最高荣誉。
结语
“即使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梅是一位好学者,好丈夫,好父亲,同时也是一位好的自由党派人士。他觉得学术就是一潭清水,不应该涉及政治。他做到了,他也为我们做了表率,那就是包容和平和的自由学术氛围。时光荏苒,他离开我们,可能带走了很多。但我相信,他给我们留下的,远远超过他所带走的,他就是梅贻琦,民国时期的那位“学术北极星”。
民国,是一个既繁华又落寞的年代,新旧思潮的交替更迭,盛产着一个又一个传奇。西南联大,第一次详细了解这个特殊的学校,是在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的时候,汪曾祺特有的浪漫笔法,掩盖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凄惨和悲凉。
《西南联大的爱情往事》,这是一部讲述西南联大人情感往事的书,那一群背负着民族学术期望的文人,身处乱世,依然保持着对学术的追求,那个时代的爱情,散发着来自历史深处的香气。
全书讲了17对知识分子的爱情往事,有心意相通、才华相当、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有苦恋一生、爱而不得而终身未娶的,有开始情真意切到最后分崩离析的。
当然全书除了爱情,还讲述了那个时代的学术氛围,文人风骨,和伴随的一系列社会、历史的浮沉变迁。
01 心意相通、白头偕老
林徽因和梁思成、杨绛和钱钟书、张充和和傅汉思、施松卿和汪曾祺、周培源和王蒂瀓、梅贻琦和韩永华、陈寅恪和唐筼等大部分都可以称为是这种心意相通、白头偕老、令人艳羡的爱情。
这种爱情不是两人天生的合适,而是因为爱情相互包容,相互磨合,相互扶持,相互成就。
比如林徽因和梁思成,很多人以为这是金童玉女的结合,其实他们远非想象中的完美。梁思成在学生游行运动中被打伤,坡脚一生,林徽因患有严重的肺结核,低烧和咳血始终伴随左右。他们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磨合地异常艰难,林徽因锋芒毕露表现以自我为中心,梁思成刻板稳重,梁启超曾说:“思成和徽因,去年便有好几个月在刀山剑树上过活!”
然而,爱情让他们坚持了下来,磨合期一过,两人在事业上的互补和相互欣赏,相互成就,让他们的爱情坚不可摧。在西南联大,因为战乱、通货膨胀和医务人员的缺失,林徽因的身体彻底垮了,他开始学着照顾她,用尽力气宠她,尽管她已经瘦的可怕,疾病缠身、形销骨立。这一对恋人终究成了传奇。
02 爱而不得
金岳霖对林徽因: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爱太过纯净,让人无法亵渎。金岳霖丝毫不通人情世故,像一张白纸,却“逐林而居”了半辈子,守护了她半辈子。在他去世前,记者采访他时,取了一张林徽因的照片,问他拍照的时间背景,他紧紧捏着照片,许久,像小孩求情似地对他们说:“给我吧!”彼时离林徽因去世已二十余年。
卞之琳对张充和:张充和是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的四妹,一个擅长昆曲、书法、绘画、诗词,喜欢穿旗袍的女子。卞之琳爱了她十年,写了十几首诗给她,其中就包括那首著名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然而,充和却不喜欢他遮遮掩掩的爱,她讨厌他的“婆婆妈妈”,“不够爽快”。他追了她十年,而她却认识傅汉思七个月后便结婚移居美国。多少人喜欢诗人的浪漫,但是不爱这种事情,任谁也无法改变。
夏济安对李彦:李彦在那个年代,跟林徽因、张充和这样的才女比起来,着实是一位普通的女生,然而夏济安却把她当作女神去爱,制造跟她的接触机会,关注她的每一个细节,苦苦寻找她的踪影,然而却不敢有任何实质性的行动,最终终身未娶。对爱情过于理想化、把李彦想的太完美,彻底摧毁了他的姻缘。
03 此恨无关风与月
张荫麟和伦慧珠:张荫麟,在清华曾经和钱钟书齐名,被称为“文学院四才子”之一,在他做家教的时候喜欢上了伦慧珠,这一场追求,直到七年之后,才成功。那时娇弱的她多病,然而只要她不舒服,张荫麟能立刻拿出药。然而这一场结合,在张荫麟遇到容婉的时候,却一厢情愿爱上了这个女孩,守不住初心的他,最终与伦慧珠离婚,而容婉也拒绝了他。这位才子三十七岁便病逝了,死前凄凉无比。是什么改变了最初的爱情?伦慧珠在报纸上看到他病逝的消息悲痛无比,在爱情里,年轻的时候,总以为来日方长,其实很多事情没有后来。
吴宓和毛彦文:毛彦文在被未婚夫分手的时候,吴宓与妻子离婚,并对毛彦文展开疯狂的追求,这在当时的文化界几乎人尽皆知。然而,当毛彦文接受他的求婚的时候,他却退缩了,只说:“人时常受时空限制,心情改变,未由自主,无可奈何。”这在今天,估计是最热门的渣男语录。心灰意冷的毛彦文嫁了他人,然三年后丈夫病逝,吴宓得知后又开始追求,但是毛彦文已心如枯井,他永远失去了她。
04 自由宽容的学术氛围
在《人间草木》中,作者有一段话是这么描写西南联大的:“联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为什么?一位研究联大的美国教授回答:自由。”
在这本书中,除了爱情的主线之外,自由宽容的学术氛围,也始终闪耀。
钱钟书,国文和英文很好,但是数学极差,清华入学考试时,数学得了零分,但是中英文的出色,清华校长罗家伦将其破格录取。
张充和,当年考取北大,数学也是零分,北大规定,任何一科是零分都不能录取,但是她的国文满分,最终被破格录取,收在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门下。
汪曾祺的妻子施松卿,入西南联大时修物理,后因生病转学生物,但是生物依然不轻松,又转到西语系,三年换了三个专业,这在今天的大学是无法想象的。幸好,在当时宽松自由的西南联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转专业。而最终,她也没有辜负学校的宽容,后来成为了新华社对外部特稿组高级记者。
如果说人生百态,那么在这本书里,爱情也呈现了各种千奇百怪的样子,而且带有知识分子特有的浪漫、决绝和那个时代的烙印。人生百态,爱情亦如此,守住初心,方能爱的圆满。
吴、阮之恋由秘密逐渐公开。思源台前、莲花池畔,常常可以见到他俩的身影。毕业前夕,学校希望吴大猷留校。而阮冠世鼓励他报考清华公费留美。他去考了,清华却录取了一名本校毕业生。别人为他不平,吴大猷反乐呵呵。原来他想:留校也好,那就可以和阮冠世在一起啦!阮冠世家在北平,节假日常约吴大猷一起回家。全家都喜欢这个才貌双全、老实憨厚的广东青年。一天他们到天坛公园玩。春光明媚,两人心中也充满阳光。阮冠世让吴大猷把耳朵贴在回音壁上,接着仿佛从天边飘来温柔、甜美的声音:“请求上帝让我们永生永世在一起……”巨大幸福让这对恋人如醉若痴。
当助教后,吴大猷迁入教师宿舍。女生宿舍就在前排,俩人近在咫尺,但仍不能到对方房间。这时阮冠世被诊断出患有肺病。吴大猷想起在老家母亲常做的一种广东民间滋补品——隔水文火炖牛肉汤,便到菜市场买瘦牛肉,回来把肉切成小块,装进酒坛,让水没过,再将坛子放入水锅用文火炖。炖好后托工友送到女生宿舍。阮冠世接过香喷喷的牛肉汤非常感动,总让同室好友品尝。谁尝了都夸味道真好,说吴老师不仅学问大,厨艺也高。当然女孩们又要和她开玩笑……
阮冠世样样都好,惟独身体欠佳。亲朋好友一再劝吴大猷三思而行,爱护他的师长也担心他事业前途受影响。连阮冠世都怕自己会拖累才华出众的大猷,曾含泪提出分手。面对关心自己的亲朋好友和师长,吴大猷一再表示:“生活里如果没有她,我就不会幸福!”听了这话,人们还能说什么? 1931年吴大猷获奖学金赴美留学,阮冠世与他同行,两人共用一份奖学金。她经常生病,医药费是一笔很大开支。当时美国经济大萧条,想找份工作十分困难。正好有个单位要突击完成一项工程研究,吴大猷去了。每天晚上8点到实验室,一分钟不停地干,一直干到次日清晨6点。走出实验室就去上课,下午回住处想休息一下,但屋里热得像蒸笼,无法睡觉。吃过晚饭又匆匆来到实验室。这样一连干了三天,没合一下眼。每晚工作10小时,每小时的报酬是50美分。三天下来共挣了15块美元,这笔钱对他俩可是很大的收入。
到了假期,同学们有的去避暑,有的去旅游,只有吴大猷仍得打工。不过身边温柔体贴的阮冠世不时给他抚慰和鼓励,他觉得比谁都幸福,快乐。吴大猷获博士学位后,北京大学发来聘书。而此时阮冠世因病住在纽约郊区疗养院,吴大猷想接她一起回国,但医生不允许她出院。未能如期走,吴大猷只好将阮冠世留下疗养,自己先走。吴大猷从故乡把寡母带到了北平。在北大工作出色,回家与母亲相伴也很愉悦,只是心里非常牵挂远在大洋彼岸病中的阮冠世。他向母亲约略说了自己的女友,但没提她的病。母亲听后很高兴,相信儿子的眼光。她也非常盼望未来儿媳尽快回国,好早日完婚。 吴大猷走后,阮冠世在疗养院再也呆不下去了,病情稍好就拖着病弱之躯独自回国。因长途旅行劳累过度,患了肋膜炎,高烧不退,住进医院,缠绵病榻几乎一年。吴大猷在工作之余便是跑医院。母亲这时才发现未来儿媳原来如此体弱多病!阮冠世初愈回家休养。家中兄弟姐妹众多,父母年迈,养病条件不是很好。吴大猷想给她更多的爱护。于是向病床上的阮冠世求婚,同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母亲,说女友患的是肺病,这种病不能生育,但他俩深深相爱……母亲惊呆了!她20多岁丧夫,全部希望寄托在这个独生子身上。如今要娶一个不能生育的儿媳,断了吴家的烟火,怎对得起早逝的丈夫和祖先啊!
同事师长劝吴大猷,说他前程远大,要慎重对待婚姻大事。而他说:“我爱她不是一朝一夕了。我所憧憬的未来都是和她在一起的未来。生活里如果没有她,再大的功名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幸福可言?我要好好照顾她,而结婚是我今生能够照顾她的惟一方式。”这是吴大猷的爱情宣言。大家听了这番掷地有声的话无不为之动容,连坚持反对态度的母亲也只得让步了。经过8年苦恋,有情人终成眷属。 新婚燕尔,阮冠世仍发低烧,一直卧床,半年后才能下地活动。此时吴大猷的事业如日中天。然而平静美满的生活突然被“七七事变”所粉碎。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集中到长沙。吴大猷上路了,母亲和妻子留在天津亲戚家。
吴大猷和同事乘坐开往香港的轮船,因晕船到青岛便下船了。到达青岛不久,只见又一艘来自天津的船进港,他从下船的旅客中突然发现了她!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自他走后,阮冠世不听家人劝阻,执意上路寻夫。也许是她的忠贞感动了上苍,在茫茫人海中奇迹般相遇,两人不禁喜极而泣。历尽艰辛终于抵达长沙。三校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后迁往昆明,改名西南联大。这期间吴大猷撰写了第一部专著,这是献给她的。
北大在距城郊约6公里的岗头村盖了简易房为躲空袭用,大家住到那里,每天到校上课往返需两小时。一天吴大猷从岗头村搭一辆马车去上课,下坡时马忽然惊了。他被甩下车,昏倒路边,摔成脑震荡,在床上躺了一个月。
吴大猷受伤苦坏了阮冠世,见丈夫终日昏昏沉沉,既害怕,又担忧,而且劳累不堪。吴大猷稍好,阮冠世便倒下。她躺在床上浑身出虚汗,脉搏微弱,心慌。医生只能给她注射葡萄糖和盐水。她已经不能坐起,每天靠用玻璃管吸吮牛奶和橘汁来维持生命。吴大猷一刻不停地为她擦汗,换衣裳,把湿衣服烘干。
梅贻琦校长和总务长来看望。见她病入膏肓,两人脸色严峻,相对无语。临走时梅校长对吴大猷说:“如有什么需要,可用我的小汽车。”次日北大办事处派来一名职工,看来是准备帮助料理后事的。然而她没有抛下他,她还活着。后来借到一笔钱,吴大猷才将阮冠世送进医院。阮冠世一度昏迷,吴大猷就伏在床边轻轻呼唤。过了几个月阮冠世奇迹般脱离危险。出院时他俩已一贫如洗。出院后她仍需卧床。吴大猷既要上课搞研究,还得照料阮冠世,干家务活儿。每天提着菜篮进课堂,下课后拿着篮子去菜市场。买不起牛肉,就捡些牛骨头回家为病妻熬汤。 抗战胜利,吴大猷被军政部借聘,偕妻出国考察研究。吴大猷原以为很快就可以回国,没想到1949年国内形势骤变,他只得暂时留居加拿大。夫妇俩都很喜欢孩子,堂弟深知兄嫂心意,将刚出生的小儿子过继给他们。阮冠世见到婴儿欣喜若狂,将全部母爱倾注给这个小生命。他们在渥太华郊区买了地,自行设计了一套住宅。阮冠世身体逐渐康复,尤其是婴孩的到来令她十分快活,三口之家充满天伦之乐。
儿子聪明懂事,14岁考入大学。父母对孩子从不约束,任他自由发展。儿子毕业后,阮冠世同儿子一起攻读硕士学位,花甲之年又与儿子同时获博士学位。丈夫非常理解妻子,她性格刚强,终生与命运抗争。晚年阮冠世居然画起水彩画,经常参展并获奖。这是他们家最快活的时光。 可惜这段幸福生活没能持续很久。1979年她的左肺完全钙化,靠氧气管呼吸。转年秋天,吴大猷正在阿姆斯特丹,忽接儿子电报,告知母亲病危。他急忙赶回美国,阮冠世已住进加护病房,话都说不出了,只是朝他微笑。冬天,她永远去了,享年71岁。从少女时代就痼疾缠身的她,是在爱神羽翼的呵护下,才得以活过古稀之年。吴大猷悲恸地说:“她的离去,使我失去了73年生命中52年的伴侣。”
台湾一家电视台采访吴大猷,请他谈谈爱情经历。他多次推脱不过,终于将久藏于心底的爱情故事首次公诸于世。他谈了同自己的红颜知己初恋的经过,回忆起刻骨铭心的爱,深情地说:“就因为她身体不好,我才要娶她,我想好好照顾她一辈子。”吴大猷同夫人现已天人相隔,但说到开心处,时而甜甜一笑;说到她的病,又露出愁容。当采访录像播出后,观众不禁潸然泪下。2000年3月4日,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病逝。吴大猷的遗言——“我一生没留下遗憾”。的确,他在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也为爱妻奉献了一切,他没有任何遗憾。
1992年春,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率团到北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踏上阔别46年的故土,老人感慨万千。他要圆一个梦,一个美丽的梦。在李政道陪伴下,他来到天坛公园,站在回音壁前将耳朵贴在壁上,从另一边传来李政道的轻声呼唤:“吴先生,听到了吗?”“听到了!听到了!”吴大猷欣喜地回答,神情顿时恍惚起来,似乎一下子回到60多年前,仿佛听见少女阮冠世的柔声细语。天坛回音壁是他俩相爱的见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