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习俗(最好带图片)

中秋的习俗(最好带图片),第1张

 现在中秋节的“节味儿”到底在哪儿?除了在购买月饼时我们内心会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外,我们还能从哪里寻找到中秋节的踪迹。中秋节当天我们都会干什么逛街、陪父母、旅游还是独自宅在家在此,带你一起寻找我国中秋节的民俗活动……

  1

  吃月饼

  《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2

  赏月

  赏月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3

  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4

  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5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代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6

  玩兔儿爷

  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头上竖两只长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没什么区别。现在寻常市面上已见不到兔儿爷的踪影,只是作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展览,或者在工艺品商店里出售。年轻人对它所知不多,而老人提起它来就津津乐道。

  7

  走月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泛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则成了市民赏月的新景点。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

  8

  偷葱偷菜

  相传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台湾有句俗语“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指的就是这一习俗。

  9

  吃鸭、螺和芋头

  我国西南的仫佬族讲究在这一天买饼子,杀鸭子。南京的桂花鸭、咸水鸭、樟茶鸭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卖得很旺。如果你什么都没找到,拎一只北京烤鸭回家吃,估计味道也不赖。 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后经查,螺肉所含的维生素A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可见此说法言之有理。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食之呢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0

  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但到了现在,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了。(综合)

日光岩

俗话说“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厦门”。日光岩是鼓浪屿的龙头景点,包括日光岩和琴园两部分。龙头山,耸峙于鼓浪屿中南部,与厦门的虎头山隔鹭江相望,史称“龙虎守江”。龙头山又称日光岩,海拔927米,是鼓浪屿的最高峰,成为厦门的象征。景区奇石叠磊,洞壑天成,海浪拍岸,树木葱茏,繁花似锦,富有亚热带浪漫气息。拥有“一片瓦”、“鹭江龙窟”、“古避暑洞”、“龙头山寨”、“水操台”、“百米高台”胜景。历代文人石刻题咏甚多,为名岩增添古风异彩。与日光岩自然景观形成动与静、今与古的有机结合。山间蹬道盘旋,迂回曲折。随处有诗联题刻,以明万历元年(1573年)丁一中所题“鼓浪洞天”为最早,距今已有400多年了。 日光岩顶就是天风台,是鼓浪屿的最佳观景点。放眼四顾,厦门市区、鼓浪屿全岛、环鼓的大海,厦门大学、海沧大桥,九龙江入海口、南太武屿仔尾漳州港,海沧投资区、湖里集美东渡港,或远或近,尽入眼底。游厦门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厦门!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曾屯兵于此,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日光岩上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水师的“龙头山寨”。寨门、搭架军帐的梁洞和指挥水师操练的水操台遗址,今均完好。还有“郑成功纪念馆”,藏有郑成功及其水师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众多珍贵文物。

日光岩上的摩崖石刻有八十多处,有张瑞图、何绍基、郑成功、丁一中、许世英、蔡元培、蔡廷锴、蒋鼎文等人的诗文题刻,其中以“鼓浪洞天”、“鹭江第一”、“天风海涛”、“闽海雄风”、“脚力尽时山更好”等,或笔力雄健,或意蕴精深,是日光岩上的一大文化景观。

[梦琴岛温馨提示]日光岩门票60元/人(含百鸟园),当天有效。联票80元/人(包括日光岩60元、菽庄花园30元、皓月园15元、风琴博物馆20元、刻字馆10元,共五个景点)也是当天有效,建议要进景点的朋友从早晨就应该出发,因为大概要花一天的时间(喜欢走马观花者除外,)先参观日光岩---百鸟园---菽庄花园---刻字馆(就在菽庄花园的大门口处不远的地方)---皓月园---风琴博物馆。

菽庄花园:

菽庄花园原是台湾富绅林尔嘉的私家花园,50年代气辟为公园,近年又建了许多设施,面积也扩 大了3000多平方米,是颇有特色的海滨公园。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后,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可台湾军民拒绝割台,总兵刘永福等带领“黑旗军”进行抵抗,腐败的清政府又下令驻台官兵回大陆。时任台湾垦抚兼团防大臣的林维源不敢逆旨,于1895年全家内渡,定居于鼓浪屿。林维源,原籍龙溪,其先祖于乾隆年间赴台湾淡水垦殖发家,在台北建有“板桥别墅”即林家花园。其子林尔嘉从小就生活在那里,别墅的一切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1905年林维源去世,林尔嘉继承父业。1913年,他为怀念台北板桥故居,选定鼓浪屿金带水之湄,草仔山之下的一面坡,仿造台北板桥别墅,参照江南名园修建花园,取名“菽庄”,乃主人“叔臧”的谐音,也是“稻菽主人庄园”寓意,因为林尔嘉的祖先是以垦殖发家而富甲台湾的。他花1万银元的“润笔”费,请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题写“菽庄”园匾。

林尔嘉对花园的结构布局精心设计,力求再现台北板桥别墅的风貌,又具江南园林的韵致。他利用一块不到十亩的坡地,创造出宽阔的空间,把能看到的景色全纳入花园的怀抱。花园内设置眉寿堂、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听浪阁、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庐、观潮楼、小兰亭等十景,小巧别致,自成一格。 菽庄花园集世界园林艺术十大特点中的三个最有艺术个性的特点于一园,是很难得的。

第一个特点是“藏海”:就是人走在路上见不到海,到了花园门口甚至进了门仍见不到海,一堵黄墙挡住了视线,待到转出月洞门,绕过竹林,突然“海阔天空”,取得突然见海的惊奇效果。

先把海“藏”起来,而后大海奔腾聚至,引人踏海而行,来到海中的“观潮楼”,观赏海景,真是豪情满怀,可惜观潮楼被台风吹倒后一直未能恢复。瑞士园林专家参观菽庄花园后说:“我 们只有藏湖,而厦门有藏海,十分难得。”菽庄花园的第二个特点是“巧借”:是林尔嘉把临海的坡面,海湾里的礁石,涨落的海水全部利用起来,围地砌阶,造桥建亭,使原本十分狭窄的一个小海湾,借四周自然美景为铺垫,变成涵纳大海,颇有层次,视野宽广的海上花园。这在中国的任一个城市,任何一个公园都无法领略到如此美妙的意境和情趣,这是菽庄花园最秀人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看到汹涌激越的海浪,澎湃往返;远处的南太武,近处的担屿、青屿、浯屿,烟波浩渺、风姿绰约;前方的日光岩,英雄山乃至海沧的嵩屿角都成了花园的外景,构成一幅动感的立体画,十分秀美。菽庄花园的第三个特点是:“动静结合”:林尔嘉对动与静的处理也颇为独到,坡面建一片假山,按地支分裂为“十二洞天”,洞洞相联,让孩子们去追玩,显出跳动出没的动景;坡边建有小亭小阁,休息观景,表现静雅的环境。海潮的流动,长桥的安卧,岸上花团锦簇,海中百舸争流,都体现了动与静的交融与和谐,匠心独具!还有林尔嘉把台北板桥别墅的小板桥也搬了进来,把眉寿堂,壬秋阁等建得小巧玲珑,采用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琉璃粉墙,小桥流水,淡雅高洁,与海色、山色、天色浑然一体。组成了风格统一的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群体,使整座花园既有江南园林的秀美,又兼闽南园林的亮丽。真是:片片帆影日边来,成群鸥鹭乘风去;“世外桃源君小隐,袖中东海我来游”!近几年菽庄花园的后山新建了“听涛轩”,设钢琴博物馆,展出世界古钢琴30台,最名贵的是1810年出品的。他们是鼓浪屿华侨收藏家胡友义的稀世珍藏。“蛇岭花苑”展出盆景增添了菽庄的内涵。最后告诉大家林尔嘉的情况吧。林尔嘉,1874年生于厦门,1905年任厦门保商局总办,厦门总商会总理,发起建设厦门的电话、电灯,自来水等公共事业。清末捐巨款晋升为侍郎。1941年任厦门市政会会长,对厦门的城市建设多有贡献。曾连任鼓浪屿工部局“华董”14年。抗战时从庐山出了香港,抗战胜利后回台湾定居,1951年去世,终年77岁。

钢琴博物馆 :

2000年1月落成的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位于菽庄花园的"听涛轩",占地45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博物馆里陈列了爱国华侨胡友义收藏的40多架古钢琴,其中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产自一百年前的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

无论是普通的游客还是音乐家、艺术家,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带给他们的艺术熏陶和音乐的启迪都是无尽的。澳大利亚著名钢琴演奏家杰佛利·托萨是胡友义先生的莫逆之交,他说,"我以我的朋友为荣,他把一份最特殊的礼物献给了中国。"为庆祝开馆,杰佛利·托萨还在鼓浪屿音乐厅举办了专场演奏会。法国钢琴大师米歇尔·布尔敦克勒参观了博物馆后说: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在此举办一个国际性的钢琴艺术节。"我国著名指挥家韩中杰、郑小瑛,旅美钢琴家殷承宗等也深深被钢琴博物馆音乐魅力所折服。

风琴博物馆 :

2005年1月28日晚,受瞩目的国内惟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鼓浪屿风琴博物馆开始向市民开放,并举行一场管风琴音乐会。风琴博物馆的第一台大型管风琴“诺蔓比尔”“初试啼声”正式向游客和市民“亮相”。150多名市民获得第一批观赏百年古风琴的美妙琴声的机会,来自澳大利亚的管风琴演奏家瑞思博克(男)和瑞尔克莫里夫妇给鹭岛市民带来了全新的音乐享受。风琴博物馆位于鼓浪屿西北部的八卦楼,是目前国内惟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与在东南部菽庄花园的钢琴博物馆交相辉映,让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都能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这座有着无以伦比的美丽的音乐之岛。馆内收藏有多种款式的风琴 ……

还有很多很多……,你进那个“梦琴岛”看看,里面吃喝住行玩还有像这种景点的具体介绍都有。本想要发几张给你看看。可是发现我不会传哈。不好意思。。。梦琴岛里面有个网站,你点进去看下吧。里面很多资料。对你有帮助。

工具/原料

白纸

画笔

方法/步骤

1,在纸上白纸上画一个如图所示的文字框;

2,在文字框里边写上“观潮”;

3,在两侧画二级标题,之后在二级标题上,添加“观潮”的相关内容;

4,在分支上再添加几个更小的分支,添加相关内容,关于“观潮”的思维 导图就做好了。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流入东海。钱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观潮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 (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1、尽管潮头奔腾西去,但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2、虽然潮头奔腾西去,但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3、而潮头奔腾西去,只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4、即使潮头奔腾西去,余波也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5、首先潮头奔腾西去,然后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扩展资料:

常用关联词:

1、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却……;虽然 却;既然也

2、假设关系:如果……就……;要是……那么;即便…也……;即使……也……

3、并列关系:一边……一边……; 一会儿…… 一会儿……;既……又……;一面一面

4、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但不……反而……

“潮头奔腾西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这句话出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观潮》,原句是“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文章的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观潮的事。

参考资料:

,《观潮》

,关联词

四年级语文《观潮》说课稿

 《观潮》说课稿怎么写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四年级语文《观潮》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到您!

 四年级语文《观潮》说课稿

 一、说教材

 《观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一课。这是一篇十分优美的写景的文章,描写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全文共5个自然段,先总写,然后从“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个方面,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刻画了钱塘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有声有色,有景色的正面描写,也有观潮人的侧面烘托,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可以说这是一篇很好的进行朗读训练的文章,也是进行写景类文章写作训练的典范。

 二、说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重点:积累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大潮的神奇壮观。

 难点: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三、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潮汐的形成原因,和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深刻感受,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

 四、说教法

 基于对文本的把握和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将自己想象成观潮人群中的一个,身临其境地融入学习活动中。同时我还采用了“朗读法”,因为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实现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的目的。

 五、说学法

 在新课标的理念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为此,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流程

 我将本课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反复诵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弄清钱塘江的地形特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雄伟。并引导学习生字。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语句,积累语言,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下面我主要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1、出示钱塘江地形图。

 教师进行介绍:我国有许多名山大川,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条有代表性的河流,那就是钱塘江。钱塘江是我国浙江省的第一大河,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南亚的恒河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钱塘江边一睹涌潮的景象吧。

 2、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板书“观潮”

 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在作者眼里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最能体现钱塘江潮特点的词语。

 3、理解奇观

 教师板书“天下奇观”,并引导学生理解“奇观”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和视频资料,给学生形成视听冲击,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磅礴雄壮的气势,学生的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顺理成章地引出关键词“奇观”。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采用多媒体形式出现本课生字词,指名读,重点强调“罩”“鼎”“崩”三个字的读音。再齐读巩固字音。

 2、让学生 那个字记起来有困难。帮助学生解决难字。

 3、多种形式读,如开火车读、赛读、男女生读等,进一步巩固生字词,这样既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设计意图:预习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学生自学方法的有效途径。但预习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更要有指导,预习的基本要求是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出生字,画出词语,遇到难读字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不能解决的画问号。2、大声朗读,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边读边想,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程度好的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读书体会、感受写下来。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

 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好的朗读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更有感染力,也可以通过正确的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实现以读代讲的目的。

 2、学生模仿读。

 3、指名读,然后进行评议,看好在哪儿,不足在哪儿,如何改进

 设计意图:评价的'过程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因为只有自己入情入境地读了,才能评价别人,这样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学习的能力。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潮来前 潮来时 潮来后

 设计意图: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课文的把握不同,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他们的汇报过程正是体现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这个环节中,我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走进文本,逐步提升学生的感悟,这样不仅保证了读的时间,读的形式,还保持了读的兴趣,更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四)指导书写

 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书写能力,能独立识写大部分的生字,教师只需指导难写、易错字,为此,本课我重点指导了“蒙”“薄”“昂”三个字。

 七、说板书

 我的板书设计在力图简洁明了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突出文章脉络,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

;

杭州钱塘江大潮通天水墙奇观引关注,在钱塘江观潮时需要注意几点。首先,观钱塘江大潮的前就要关注天气预报和钱塘江的潮汐预报。 其次,观钱塘江大潮的时候要服从现场管理和疫情防控要求。 另外,假如遇到危险,不要慌张,要有序撤离。 

近期,杭州钱塘江大潮通天水城奇观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人们纷纷前往,希望能够一睹为快。在观潮的时候,大家也要注意安全,因为看似平静的江面,可能随时都会惊涛拍岸,所以也要保持安全距离。我个人觉得,观潮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观钱塘江大潮的前就要关注天气预报和钱塘江的潮汐预报。之所以要大家关注天气预报,主要是因为要避免在一些恶劣天气去观钱塘江大潮,可能会非常危险。关注潮汐预报是为了了解潮汐时间,以及到一个安全的观潮点观潮,这样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障自身安全。

其次,观钱塘江大潮的时候要服从现场管理和疫情防控要求。因为钱塘江大潮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它不仅速度快、力量很大,而且会有很多暗潮,潮水当中携带的泥沙也比较多。大家不要翻越护栏,不要进入危险区,更不要在危险区域玩耍,不要在江中游泳戏水,在朝汛期更不能下水,一定要做到文明有序观潮。我们要时刻关注周边的环境,避让行人车辆,坐到安全观潮。

另外,假如遇到危险,不要慌张,要有序撤离。假如真的遇到一些危险,一定要及时呼救,并有序撤离,不要贪恋财物,以免错过了最佳撤离时间。如果不幸落水,尽量抓住一些固定物体,防止被潮水卷走,如果看到别人落水,尽量快速拨打110 ,在没法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不要盲目救援。

以上就是观潮时候的一些注意事项。

思路:根据观潮的内容进行展开,并详细描述景点。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导游,我叫唐启舜,今天我们来一起观潮。

在我们正前方的一条江叫钱塘江。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大家看一看东方,潮水还没有来,我先讲讲潮水是什么原理翻江倒海吧!

这和当地的地形有关,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一百公里,而我们所在的盐官镇却只有三公里。涨潮时,海潮从湾口涌入,向西奔腾而来,受两旁渐狭江岸的约束,水面越来越窄,涌潮时后推前阻,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现在是下午两点三十五分。大家听到了江水的咆哮声没?现在咆哮声越来越大了,你们看到了与水天相接的一条短短的白线吗?它逐渐拉长,直到达到江面的宽度时,才缓缓不急的移来。

它移动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快马加鞭地向我们冲来,我不禁这样想。大家赶紧向后靠一点,当我大声说完这句时,只见白浪滔天,形成了一堵两三丈的水墙,犹如千万匹脱缰的野马,嘶叫着向前狂奔。好像海宁市被震动起来。  

现在还有余波铺天盖地般的奔来。看完余波后我们就坐大巴回杭州了。

相同点:都是描写海潮。

不同点:浪淘沙写的是秋天海潮涨落的壮观景象。

观潮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潮来之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

《浪淘沙》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用夸张等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气势大起大落,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一不留神就会落后于诗人的思路。

《观潮》是南宋文学家周密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赞美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扩展资料

《观潮》此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将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用十分精练的笔墨,分四段描绘出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的英姿飒爽和观潮人群的惊叹不已,使读者身历其境。

全文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语言简洁,却将极为浩大的观潮场面,描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形象生动,文笔老到。

此文于叙述之外,更多的是描写,诸凡浙江怒涛,水军演习,吴儿弄潮和兵民、皇室观潮的情态状貌都逼真地再现了出来。作者善于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刻意渲染,因而能凭借极经济的笔墨,勒出观潮的热闹场面,成为一篇短小精悍的速写小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2986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