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汉朝公主远嫁乌孙
和亲,在历史上是一个带有政治色彩的词语。
和亲是指两个不同民族或同一种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之间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尽管双方和亲的最初动机不完全一致,但总的来看,都是为了避战言和,保持长久的和好。和亲的媒介,就是帝王家的公主们。这样,就产生了无数血和泪的故事。金尊玉贵的她们,要离开温暖的家乡远嫁塞外蛮荒之地,要忍受极大的委屈遵从胡人的风俗——生于帝王之家,命中注定,要成为政治的工具与牺牲品。
可历史就是历史,王朝更迭,民族战争,哪里能顾及到一个女人的眼泪但也有勇者,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历史赋予她的使命。这里不仅指的是众所周知的王昭君,还有更优秀的一个女人,她叫刘解忧。
从血缘关系上考究,刘解忧是汉武帝的远房侄女,是楚王刘戊之孙。而楚王刘戊就是“八王之乱”之一,因此平乱之后,这个家族不可阻止地衰落下去,没有人敢再去亲近叛臣后代——尽管是刘氏血脉,天朝贵胄。但是皇帝并没有忘记他们,痛击匈奴需要联合周边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乌孙国。自然需要和亲,和亲需要王室子孙,这个谁也不愿意抗起的责任就落在衰落的刘戊家族上。
解忧注定是牺牲品。
先前嫁到乌孙国的细君公主已经不堪生活折磨,病死乌孙。汉帝为了联合乌孙,还是让解忧远嫁到乌孙国,是皇命,也是责任。天朝上国的娇女却要去蛮荒之地,嫁给一个从来不认识的外族人——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也是流着眼泪的。但解忧没有眼泪,史载她“欣然从命”。
她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那个堂姐刚刚死在那里,也不是不知道乌孙国是怎样的落后与荒蛮,更不是不知道自己去意味着什么,可是她“欣然从命”。那是一种抗争。作为皇室子孙,一出生却受人歧视,成长于渐渐衰落的家族里,幼年的不幸给了她异于常人的勇气和力量。
和亲,是一个重担,也是一次机会。她将为汉家王朝的安定贡献力量,她将成为边疆和平的使者:因为她,多少战争可以避免,多少战士可以不再流血;因为她,戊家子孙从此可以抬头做人。只能没有眼泪。
按照当时西域游牧民族的风俗,父死子尚——只要继位的不是你儿子,你就必须嫁给继子或者继孙——这在中原算是禽兽行为,却是胡人的风俗制度。一个深受中原儒家礼教熏陶的千金贵族女子,一旦和亲,就意味着必须嫁很多次,而且是嫁给自己的继子——这种伦理的羞辱不是一个正常人所能承担起的。大部分和亲的公主们都抑郁而死,她们有的是水土不服,有的是想念中原,更多的是不能忍受这种风俗的屈辱。
细君公主在“昆莫年老,欲使其孙岑陬尚公主”时上书武帝,结果武帝回复“从其国俗”,结果细君嫁给继孙,五年以后就抑郁而亡;连主动出塞的昭君在要嫁给继子之前,都写信给皇帝,想回去,想抗命——她们不是不知道制度不可违,只是这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屈辱,她们受不了。解忧在出嫁之前,一定早就知道前面是什么,但是皇命难违,她不嫁也得嫁。但是她并没有哭哭啼啼消沉下去,欣然从命的背后,有一种更大的意义支撑着她——国家利益。
一个女人要是能超脱个人天地里的日常琐屑、情爱恩仇而走出去看天下风云,总是大气而令人激赏的——这位自幼长在深闺的封建贵族**非常清楚自己的肩头是什么,她走出了自我。乌孙王军须靡的左夫人,是匈奴公主,解忧嫁给军须靡,为右夫人。
解忧一开始就面临着非常尖锐的斗争:乌孙是汉朝与匈奴同时拉拢的对象,乌孙王身边的两位夫人——出身匈奴的左夫人与汉朝右夫人之间的斗争,也将不再是情爱冲突,而是国家利益的争夺。
那个时候解忧18岁。
虽然汉朝是天朝上国,势力雄厚,但是鞭长莫及。乌孙国与匈奴却同属游牧民族,从风俗习惯、制度礼仪、文化风貌都极其相似,朝廷内很多乌孙贵族甚至是匈奴族的亲戚或者后代,可谓“打着骨头连着筋”。解忧是右夫人,乌孙国左为上。所以从一开始,对心怀雄心壮志报效国家的解忧来说,就是一个人孤军奋战。《后宫》里,过气的舒太妃教育要重新入宫争斗的女主角:“女人得到一个男人的心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有权力”。18岁的解忧已经明白了这一点。
乌孙,是今天伊犁哈萨克族的祖源之一,居住在伊列河(今名伊犁河)流域到玛纳斯河一带。西汉时它是西域最强大的部落,12万户,63万人。以畜牧为业,善养良马。已使用铁器,冶金、制陶、制革、毛织也有一定水平。乌孙的南面与天山以南的城郭诸国相邻,西边是大宛,西北是康居,东接车师。在由东到北的漫长边缘上,被强邻匈奴盘踞着。乌孙国的国家制度还是原始的奴隶制。因此,从精致的天朝上国到愚昧蛮荒的部落民族,从华丽的汉代宫殿到草原里的牙帐,从精密细致的鸡肉黍米到腥气的羊肉马奶酒,从层层的曲裾深衣到简单的独龙毯,从字正腔圆的汉语到乌孙语,从汉朝公主到军须靡的右夫人,解忧迅速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她明白,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乌孙人。
她做得很成功,尽管是一个属于外来文化的异族公主,却用自己的聪颖智慧以及汉朝的新文化,得到了乌孙人的喜爱。但她没有孩子,在第一个丈夫军须靡死的时候,只有匈奴公主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泥靡。因为泥靡还小,王位落到了堂兄弟“肥王”翁归靡身上。但是大家相约,翁归靡之后,继位的还是泥靡——这为解忧的不幸埋下了伏笔。按照风俗,解忧与匈奴公主又嫁给了肥王,事实证明这是一次非常幸运的婚姻。
可能性情相投,解忧跟第二任丈夫感情非常好。她为肥王生了五个孩子,开始协助国王参与政治、经济、军事的决策——以先进的汉族文化去管理落后的乌孙国,自然会起到好的作用,乌孙国迅速强大起来。连解忧的侍女冯嫽也嫁给了乌孙国贵族将军。
可是这样的局面却招来了匈奴的嫉妒,失宠的匈奴公主回娘家诉苦,再加上汉朝天子更替,势力开始衰落,匈奴要教训一下这个开始不听话的邻居。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匈奴为维持其对西域的统治,发兵威胁乌孙。单于恶狠狠地要挟,“去持公主来!”要乌孙王献出解忧公主,并和汉廷断绝一切关系。他们以巴里坤草原为基地,屯田车师(吐鲁番盆地和车师等地),进攻乌孙,以控制、稳定北疆地区,隔断乌孙与汉朝的联系,并以车师为桥头堡,向南疆发展。
乌孙王翁归靡与解忧分析了形势,上书汉王朝“匈奴与车师共侵乌孙,唯天子出兵幸救之”。可惜当时昭帝突然驾崩,国内正处于动荡时期,主子都没找到,哪里会理会西域的这些乱事一等就是两年。
乌孙与匈奴同俗,始终与匈奴保持密切的联系,国内支持献出解忧的声音非常大,而且为了异族的女人让战士流血,在有些人眼里,也是不值得的。翁归靡没有献出自己的老婆(历史上这样做的男人可谓少之又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少数民族男人讲义气),当然,也反过来证明了解忧这几年在乌孙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但是,大军当前,敌强我弱,必须苦苦支撑。解忧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汉,可是在危难之时,大汉却置之不理了。
自古在民间长大的帝王,一般都相当敬业称职,可能是了解了人间疾苦,眼界历练跟养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孩子们不同。宣帝因为祖父戾太子巫蛊事,襁褓之间差点给人灭口,后来被好心人收养,自小在街巷长大,“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因此昭帝驾崩后他做了皇帝,汉朝出现中兴的局面。但是经过几次朝代更替的折腾,乌孙那边可辛苦坏了。匈奴趁乱反击,屡次侵扰威逼乌孙。解忧几次上书都石沉大海,挣扎了几年,终于等到宣帝腾出手来收拾匈奴。
汉兵大发15万骑兵,五将军分道并出。遣校尉常惠使持节护乌孙兵,昆弥自己统领翕侯以下5万骑兵从西方入,至右谷蠡王庭,擒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千长、骑将以下4万级,马、牛、羊、驴、橐驼70余万头。匈奴几十年一蹶不振,解忧算是过了几年太平日子。如果解忧这个时候恰好死了,那真是功德圆满了。她有宠爱她的丈夫,有拥戴她的国民,有相对安定的天下,有足够宽广的政治舞台……可惜她没死,老公死了。这对她来说是个悲剧。这个爱她的男人离开了,按照第一任丈夫军须靡的遗命,王位要传给匈奴公主的儿子泥靡,而泥靡已经长大了。
泥靡人称“狂王”。他变成狂王是可以理解的,从小生活在汉族公主的压抑下,看着因为失宠而受冷落的匈奴母亲,不被人喜欢也不招人待见——心理变态也很正常。翁须靡在世的时候,曾经要立跟解忧生的大儿子元贵靡为太子,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立成,查阅史书也语焉不详。至于泥靡为什么突然继承了王位,史书也没直说,只是侧面写乌孙国又向汉朝求婚,皇帝要把解忧弟弟的女儿嫁过去,本来啥都准备好了,半路上听说翁须靡死了,继位的不是元贵靡,中途又回去了。解忧的好日子到头了。
听说国王死了,乌孙的贵族们遵从从前的约定,立军须靡的儿子泥靡为王。狂王又娶了解忧,生下一个儿子叫鸱靡。狂王跟解忧感情非常不好,又残忍暴虐,渐渐地失去了人心。解忧在那里已经待了几十年了,立自己的儿子继王位都做不到,而乌孙贵族们遵从前约,立泥靡为王,这是一个很微妙的信号。它解释了解忧一生的悲剧。
当年解忧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时,她以为她是能改变什么的。这个走出自我的女人,想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我以我血荐轩辕”。她确实努力了,也尽力了,但是却是无力回天。在关键时刻,事情结果总是证明着这场努力的虚妄。王位争夺时,贵族们一致要匈奴公主的后代继承王位,她失败了。不得以又嫁给了继承王位的泥靡。想通过夫人的地位继续保持在乌孙国的影响,保持大汉天下的稳定,保持汉族的血统——甚至为这个自己非常讨厌的男人生了个儿子。但是泥靡倒行逆施,国人共愤。她终于受不了了,于是背水一战。
公主向汉使诉说乌孙国百姓被狂王所祸害,人心向背,诛杀狂王容易。于是立下“鸿门宴”,主狂王赴宴,酒会完了后,让将士用剑击打狂王。剑落下只伤到狂王,狂王骑马逃离。狂王的儿子带领部队将公主和汉使围在赤谷城。几个月后,都护郑吉带领众多国家的部队来救城,围困这才解除。解忧摆了一席“鸿门宴”,但是命运似乎一直在嘲弄这个一直很努力的女人——泥靡只是伤而未死,国内支持站在匈奴那边的贵族们出兵还击,围困了数月,汉朝出兵才解围。不仅如此,汉朝还派了愚不可及的人来协调这件事情,这个人叫张翁。汉朝派他出面的本意,是想暗中保护公主。但表面文章不能不做,所以把两个起事的官员拉到长安砍头,派张翁去审问公主,副使去治泥靡的伤。
张翁真的给公主用刑,还拽着公主的头发痛骂,副使敬业地把泥靡的伤治好了(这两人难道是匈奴血统人蠢到这个地步也不太容易)。解忧算是倒霉到底了,设计篡位,没成功,自己娘家来调停,派来的人却是两个傻子。但是这个女人像仙人掌一样顽强,她悄悄给汉朝天子上书。皇帝一看,这还了得,马上把张翁拉回长安砍头,副使阉了做太监。
冯夫人,本名嫽。约在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以侍者身份随西汉宗室楚王戊之孙女解忧公主“和亲”到了乌孙。解忧嫁给昆莫(国王,后称昆弥)军须靡为夫人,冯嫽则为右大将之妻。那时,解忧公主和冯嫽大约都只有十六、七岁。冯嫽有学问,懂史书,“内习汉事,外习西域诸国事也”,常持汉节,为公主使,访问西域各国,赠赐给各国人礼物。西域各国官民敬信之,尊称冯嫽为“冯夫人”。
乌孙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原居于敦煌、祁连之间,与大月氏为邻。西汉初,为大月氏所破,西徙伊犁河流域建国。至此时,人口已有增殖,约有十万余户,六十余万人口,是西域的一个大国,都赤谷(今中亚伊什提克)。由于地近匈奴,在西汉前期,长期受匈奴的控制。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乌孙,争取与乌孙结盟,共击匈奴,并邀乌孙在击败匈奴后,回河西旧地居住。但乌孙王惧怕匈奴,又因距汉太远,不知汉之大小、强弱,故不曾答应张骞的要求。不过,乌孙为了解大汉和表示友好,遣使者数十人,陪同张骞回到长安,并赠与汉武帝良马数十匹。张骞自乌孙归国后,以功拜大行令,掌少数民族和外交事务,位列九卿。一年后去世。
汉武帝时,乌孙王以马千匹为聘礼,向汉朝求婚。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以江都王建之女细君为公主,嫁给乌孙昆弥军须靡,并“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署、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约五年后,细君死,解忧再嫁到乌孙。解忧有三子二女,长子元贵靡为乌孙王储,次子万年为莎车王,三子大乐为乌孙左大将,长女弟使为龟兹王绛宾夫人,小女素光为乌孙若呼翖侯夫人。侍者冯嫽生性聪慧,知书达理,善写隶书,与解忧相互慰勉,立志安居乌孙,不负使命。冯嫽常驰马牧场,出入毡帐,只用几年时间,便已通晓西域的语言文字及风俗习惯。
冯夫人到乌孙时,汉武帝刚于先一年伐大宛获胜,并于本年在轮台、渠犁(今新疆轮台、库尔勒、尉犁间)屯田,置使者校尉以领护之,开始经营西域,可是汉在轮台和渠犁两处的屯田士卒各不过数百人,兵力薄弱,影响不大。西域三十余国,除乌孙外,几乎都受到匈奴或大或小的控制。冯夫人以乌孙为据点,以公主使者名义对各国进行友好访问,并赢得信任。这对削弱匈奴在西域的影响,推进汉与西域各国的关系,起了巨大作用。
汉武帝后期和昭帝时,匈奴向西迁徙,逼近西域,用骑士在车师国屯田,并设僮仆都尉,加紧对西域的控制与剥削。又遣使至乌孙,要乌孙献出解忧公主,还侵夺了乌孙的车延、恶师地。这时解忧上书昭帝,请求派兵救援,然而在公卿议而未决之时,昭帝驾崩了。宣帝即位,解忧与昆弥又遣使上书,言:“匈奴复连发大兵侵击乌孙,取车延、恶师地,收人民去;使使谓乌孙,趣持公主来,欲隔绝汉。昆弥愿发国半兵自给人马五万骑,尽力击匈奴。唯天子出兵以救公主、昆弥。”宣帝以五将军,发十五万骑,分五路出塞,乌孙亦发五万骑自西向东,与汉兵夹击匈奴。汉兵无所获,乌孙兵大胜,虏获人畜极多,乌孙由此在西域的声威大震。汉与乌孙关系更加紧密,与西域各国的关系也顺利发展。这些情况都与冯夫人的活动是分不开的。
约在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解忧的丈夫翁归靡病死,乌孙贵族内部发生了争夺王位的斗争。解忧之子元贵靡未能继承王位,前昆弥军须靡的匈奴夫人之子泥靡夺得王位。泥靡又以解忧为妻,与解忧不和,又暴恶失众。解忧与汉使刺伤泥靡,泥靡逃走。翁归靡的匈奴夫人之子乌就屠杀泥靡,自立为昆弥。率众据北山一带,扬言“母家匈奴兵来”,威胁解忧和元贵靡,恐吓民众。宣帝得知此事后,立即遣酒泉太守破羌将军辛贤武领兵一万五千人至敦煌,准备进讨乌孙。这时,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使人告冯夫人设法解决。冯夫人的丈夫乌孙右大将与乌就屠友善,她利用这一关系,劝乌就屠不要投降匈奴,仍要归汉。她说:“汉兵方出,必见灭,不如降。”乌就屠很恐惧,表示愿意归汉,但希望能得到“小昆弥”的封号。
宣帝为了了解乌孙的政局,急召冯夫人回长安。冯夫人在觐见宣帝之后,又奉诏以正使的身份,与副使谒者竺次、期门甘延寿,乘锦车,持汉节,再回乌孙,以处理乌孙问题。冯夫人能以汉使的身份回乌孙处理问题,说明冯夫人觐见宣帝表现出了不俗的外交才干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汉宣帝增派穿渠校尉等水利专家,在罗布泊一带打井穿渠,建仓运粮,形成长期武力威慑。冯夫人到乌孙后,以宣帝之诏,命乌就屠到赤谷,立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都赐给印绶。后又划分人民和地界,大昆弥领户六万余,小昆弥领户四万余,分而治之,乌孙之内争得到平息,汉与乌孙的友好关系也得到了维护和巩固。辛贤武大军未出塞而还,一场牵涉汉、乌孙、匈奴三大民族的大流血得以避免。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元贵靡死。解忧公主年近七十,她上书宣帝,以年老多病,要求回到汉地,以终天年。宣帝很同情她,派人迎接她回长安,赐给田宅、奴婢,仪比公主。同来的还有她的三个孙儿孙女;大约冯夫人也于此时同回长安。
元贵靡死后,其子星靡继位为大昆弥。可是星靡怯弱,乌孙人多归附乌就屠,政局又动荡不安。冯夫人上书宣帝:“愿使乌孙,镇抚星靡。”朝廷和西域都护也都认为乌孙的形势严峻,宣帝遂批准了冯夫人的请求,派士卒百人护送冯夫人。冯夫人以古稀之年再次回到乌孙。西域都户韩宣又请汉廷赐乌孙大吏、大禄、大监等金印紫绶,鼓励他们尊辅大昆弥星靡。在冯夫人的镇抚和汉廷的努力之下,保持了乌孙政局的稳定。
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等。北朝的碑志、杂曲中,往往泛称之为“匈奴”、“鬼方”、“凶奴”、“猃狁”、“北虏”、“北狄”等。“柔然”名号始于车鹿会之自称。而“蠕蠕”之名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对柔然侮辱性的改称。北魏后期柔然又以“茹茹”作为自称或姓氏。“柔然”一词,有认为是“聪明、贤明”之意,或认为含有“礼义、法则”之义,或认为源于阿尔泰语的“异国人”或“艾草”等。
关于柔然人的来源,由于史籍记载歧异、简略,有东胡、鲜卑、匈奴、塞外杂胡诸说。如《魏书·蠕蠕传》提及蠕蠕为“东胡之苗裔”、“匈奴之裔”、“先世源由,出于大魏”;《宋书·索虏传》、《梁书·芮芮传》均认为柔然是“匈奴别种”。而《南齐书·芮芮虏传》则以为是“塞外杂胡”。此外,欧洲历史著作中有称柔然为“阿哇尔人”(Avars),认为公元5世纪中叶,居住在太平洋沿岸名叫阿哇尔的民族,因大洋雾气过重和龙蛇侵扰,向中亚迁徙,迫使Savirs等族向西奔逃。阿哇尔即是柔然。而有的学者持否定态度。或认为柔然与悦般同族。
实际上,柔然最盛时,其势遍及大漠南北,北达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到大兴安岭,与地豆于相接,东南与西拉木伦河的库莫奚及契丹为邻,西边远及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使天山南路诸国服属。在柔然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了其它民族成分。根据《魏书》、《北史》及其它南北朝至隋唐有关史书记载,柔然所统辖的姓氏共有60余种,其中属于柔然的民族、部落有郁久闾氏、俟吕邻氏、尔绵氏、约突邻部、阿伏干氏、纥奚部、胏渥氏;属东胡鲜卑的有托跋氏、丘敦氏、无卢真氏、树格干氏、尉迟氏、谷浑氏、匹娄氏、勿地延氏、莫那娄氏、叱豆浑氏、库褥官氏、温盆氏、树黎氏、乌氏(乌洛侯);属于敕勒的有乙旃氏、斛律氏、副伏罗氏(部)、达簿干氏、屋引氏、他莫孤氏、奇斤氏、泣伏利氏以及东部高车等;属于匈奴余部的有拔也稽部(一说属敕勒)、贺术也骨部、乌洛兰氏;属于突厥的有阿史那氏;属于西域诸胡的有龙氏、高氏(一说为汉人)、希利垔、邢基祗罗回、侯医垔等。此外,柔然内部还有一些汉人。由上可知,柔然主要是鲜卑、敕勒、匈奴和突厥等许多民族和部落所组成。因此,东胡之裔、鲜卑一支、匈奴别种之说,亦皆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但就柔然统治者的世袭贵族而言,无疑是从拓跋鲜卑部落联盟中分离出来的。柔然一个归附北魏的首领阿那瓌曾对北魏孝明帝元诩说:“臣先世源由,出于大魏。”元诩回答:“朕已具之”,以表示认可。故有的史书直称柔然可汗社为鲜卑社或河西鲜卑社。说明柔然、拓跋、秃发均有一个共同祖源,皆由鲜卑与匈奴融合而成。柔然贵族是从拓跋鲜卑中分离出来的一支。随着柔然势力在大漠南北的发展,与进入中原地区的拓跋鲜卑分道扬镳,出现的差异也越来越大。
5世纪至6世纪中游牧于蒙古高原。他们辫发左衽,居穹庐毡帐,逐水草畜牧,无文字,以刻木记事。最盛时期,势力北到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达大兴安岭,与地豆于族相接,东南与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库莫奚及契丹为邻,西边远达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服属了天山南路南北两道诸国。
族源与族称 柔然系东胡苗裔,与鲜卑同源。但也有记载说柔然是“匈奴之裔”、“匈奴别种”、“塞外杂胡”。传说柔然始祖名木骨闾(3世纪后半叶),是鲜卑拓跋部的奴隶。子孙采用与始祖之名声音相近的郁久闾为氏。木骨闾之子车鹿会开始拥有部众。 4世纪中叶起自称柔然。其族称,北魏太武帝改用音近而有贬义的蠕蠕;唐修《晋书·载记》称为□蠕;南朝称为芮芮;齐、周、隋史书中称茹茹,可能是后来柔然族自己采用的汉字名称。柔然等字的原义,东西方学者有种种推测,以为来源于古蒙古语的“贤明”或“法则”,阿尔泰语的 “异国人”或“艾草”等等,尚无定论。18世纪中叶以来,东西方学者长期争论拜占廷历史上的阿瓦尔人是否即被突厥灭亡后西迁的柔然族问题,近年多数学者倾向于肯定这个说法。
称□与制度 车鹿会的后裔社仑开始建立军法,以千人为军,置将一人;以百人为幢,置帅一人。作战先登有赏,懦弱退却者以石击首杀之。柔然自此强大起来,吞并高车和匈奴余种。北魏天兴五年 (402)社仑自称可 □。可□原是鲜卑族对贵人的尊称,社仑首先把它用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以后突厥、回纥、蒙古等族都沿用下来。柔然立□国以来的制度,除立军法,学习中原立法,初具规模以外,总的说来,与中原比较,其“国政 □简”。魏和平五年(464),可□予成开始用汉字建年号。 6世纪20年代,可□阿那□又仿北魏制度,建立一些官号。柔然族原信萨满教,以后曾传入佛教,北魏僧人法爱作过柔然的国师。
同北魏的关系 柔然与东方的北燕和西方的后秦和亲,赠送马匹,还经过吐谷浑和益州,与南朝的宋、齐、梁通好。其目的都是为了牵制北魏,以便向南进攻。柔然夏季分散部众畜牧,秋季马畜肥壮,就背寒向暖,进入北魏境内,夺取所需粮食和物资。大檀原统别部镇守西界,能得众心,被推戴为可□,多次进攻北魏。北魏始光元年(424),大檀率6万骑深入云中,攻陷盛乐宫(什翼犍建都之地,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魏太武帝亲自抵御,被柔然骑兵包围五十余重。柔然成为北魏北面的严重威胁。从始光元年至太平真君十年(424~449),太武帝在灭赫连夏、北燕、北凉的过程中,同时与柔然斗争,七次率军分道进攻柔然。神□二年五月,太武帝主动出击柔然,取得重大胜利。魏军舍弃辎重,轻骑前进,到达栗水(克鲁伦河)。大檀大败西走,部落四散,牲畜布野。太武帝沿栗水西进,过汉将窦宪故垒,驻军兔园水(土拉河),分兵追击,北过燕然山(杭爱山)。原服属柔然的高车诸部也背叛柔然,柔然三十余万投降,被俘获戎马百余万匹。高车部落的背叛,以后常常成为柔然内在的威胁。太武帝以后,文成帝和文献帝在位时间不长,也都曾亲自统兵出征柔然,双方互有胜负。文献帝皇兴四年(470),北魏又一次大败柔然,斩首五万级,降者万余人。北魏在出击之外,还致力于防御。自魏明元帝泰常八年(423)修筑长城,东起赤城(河北赤城),西至五原(内蒙古包头西北),到5世纪30年代初,已先后在河套以北自西而东设置了沃野、 怀朔、武川、 抚冥、柔玄、怀荒6镇,派兵戍守,以拱卫京都平城。北魏与柔然并非始终处于敌对状态,在战争间歇时,曾友好相处。文成帝的母亲景穆帝妃,就是柔然人郁久闾氏。柔然人在北魏朝廷中居文武高位,以及与鲜卑贵族结为姻亲的人不少。
魏孝文帝即位后,冯太后执政。对待柔然,多少改变了太武帝以来的武力进攻为主的政策。孝文帝本人也曾表示:“兵者凶器,圣王不得已而用之”,主张停止对柔然用兵。柔然也改变方针,对北魏以媾和为主,如魏承明元年(476)二、五、八、十一月4次遣使,魏太和元年(477)三次遣使。另一方面,柔然势力开始向西扩张,魏和平元年(460)吞灭高昌;魏皇兴四年(470)进攻于阗。于阗向北魏求救,说西方诸国都已服属于柔然。北魏以路途遥远,没有派兵。延兴二至三年(472~473),柔然又连连进攻敦煌,谋求割断北魏通向西域的商路。魏孝明帝熙平中(516~517),柔然可□丑奴遣使于魏,态度傲慢。朝廷有人主张不予复书,未被采纳。北魏对柔然的态度软弱下来。
6世纪初,柔然内讧。可□阿那□逃亡于魏。魏正光二年(521),北魏派兵送阿那□北归。一度柔然两可□并立,阿那□在怀朔镇北(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婆罗门居西海郡(今甘肃居延)。后来婆罗门投向□哒,被北魏俘虏,阿那□势力逐渐强大。正光四年,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北)人破六韩拔陵起义,北魏借阿那□的十万兵力镇压。北魏朝廷在“六镇起义”的打击和尔朱荣入洛的纷乱中日趋衰弱,而阿那□兵马日益强盛。
突厥崛起与柔然□国灭亡 魏分东西后,双方都争取柔然的联盟,以打击对方。柔然也利用东西魏的分裂,更为骄横,不断南攻,东边深入到易水,西边到达原州(今宁夏固原)。然而,至6世纪初中叶,突厥日益强大。 552年,突厥酋长土门(伊利可□)因求婚于阿那□被拒绝,发兵击柔然,阿那□大败自杀。柔然余部立邓叔子为可□,又屡被突厥木杆可□打败,西魏恭帝二年(齐天保六年,555)率千余家奔西魏。柔然□国灭亡,余众辗转西迁。
柔然族: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等。东胡后裔“柔然”名号始于车鹿会之自称。而“蠕蠕”之名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对柔然有勇无谋侮辱性的改称。北魏后期柔然又以“茹茹”作为自称或姓氏。“柔然”一词,有认为是“聪明、贤明”之意,或认为含有“礼义、法则”之义,或认为源于阿尔泰语的“异国人”或“艾草”等。
柔然源于东胡族,4世纪中叶附属于拓跋部,主要游牧在鄂尔浑河与土拉河流域。拓跋部南迁后,进居阴山一带。5世纪初,首领社仑迁居漠北,合并附近的部落组成联盟。 记载说柔然是“匈奴之裔”、“匈奴别种”、“塞外杂胡”。传说柔然始祖名郁久闾(3世纪后半叶),蒙古哩包豕韦钵室韦氏族王子被鲜卑拓跋部掳为奴隶。子孙采用始祖之名的郁闾为氏。木骨闾是蒙古哩的音译,其子车鹿会开始拥有部众。4世纪中叶起自称柔然。其族称,北魏太武帝改用音近而有贬义的蠕蠕;唐修《晋书·载记》称为蠕蠕;南朝称为芮芮;齐、周、隋史书中称茹茹,可能是后来柔然族自己彩的汉字名称。柔然等字的原义,东西方学者有种种推测,以为来源于古蒙古语的“贤明”或“法则”,阿尔泰语的“异国人”或“艾原”等等,尚无定论。18世纪中叶以来,东西方学者长期争论拜占廷历史上的阿瓦尔人是否即被突厥灭亡后西迁的柔然族问题,近年多数学者倾向于肯定这个说法。
黄黄颡鱼在全国的别名、土名、习俗名、俗名、方言、又名和地方名:黄散、土哑巴鱼、噶鱼、嘎牙鱼、黄鲿鱼、小肉滚鱼、金丝、黄颡、黄扬、黄牙于、汪刺鱼、黄姑鱼、昂叽鱼、江昂鱼、黄昂叽鱼、黄甲鱼、河龙盾鮠、嘎丫子、黄牙古
黄鮕鱼、小黄鱼、大黄鱼、黄花鱼、小黄花、黄古鱼、黄鳍鱼、汪丁头、汪丫、嘎呀子、昂次、牛筋条、岔尾黄颡鱼、央丝、黄伢鱼、黄骨头、黄鲇鱼、黄嗓古、咯鱼、咯咯噎、瓦氏黄颡鱼、黄丁鱼、黄鱼、黄鼓鱼、江颡、江黄颡鱼、黄芽头、黄古、黄鸭叫、黄刺骨、黄鸭古、角角鱼、黄叉子、黄刺、黄蜡丁、牛鱼、黄颡古、黄颡古鱼、黄颡咕、黄蜂鱼、黄腊丁、嘎鸭鱼、格呀、黄扎鱼、黄骨、三枪、三杆枪、啊鱼、黄啊鱼、安公鱼、昂刺、昂嗤鱼、嗯丁、割鱼、格呀鱼、黄骨鱼、黄颡骨、黄鮟鱼、黄鹌、黄角鱼、黄头蹲、黄嘎芽、虎头鲨、黄狗头、黄古头、金丝鱼、昂哧、莫丁、盎斯鱼、黄姑、昂刺鱼、黄角丁、盎公鱼、黄丫古、昂牛、格格鱼、黄鳝骨、嘎牙子、嘎鱼、黄甲、黄大丁子、黄辣丁子、黄蜡丁子、黄腊丁子、黄拉丁子、黄那丁子、黄古丁、黄古丁子鱼、黄沙骨、肥臌、钢针鱼、昂公、昂子鱼、黄刺鱼、黄辣刺、黄丫头、黄牙头、黄鸭头、黄颡谷、黄鱿鱼、黄丫角、黄鸭鱼、王骨鱼、昂刺鱼、黄辣丁、黄蜡鱼、黄腊鱼、黄咕头、黄咕、黄咕鱼、黄颡鱼、汪钉头、黄鱨鱼,枷鱼,黄赖、黄樱、黄鹰、弹瑟、昂嗤、昂嗤丁子、黄钉头、黄辣丁、黄角、湾狮、戈牙、革牙、黄嘎、嘎牙、刺棍子、黄昂子、黄丫咕、哥哥鱼、黄鸭咕、安公、江黄颡、黄双鱼、汪钉头、黄牛枯、草枯、黄颊鱼、郎丝、肥坨黄颡鱼、牛尾子、齐口头、刺公、格阳、黄鲴鱼、黄肭丁、二胡子、黄凯爬、黄刺公、戈雅鱼,黄所,黄果子,蜂子鱼,黄骨头,咯呀公子、下嘴、黄姑鱼、黄支古、黄鸭鼓、黄伢鼓、黄尾鱼、黄丫骨、黄翅牯、金沙鱼、句句鱼、咯呀鱼、昂鱼、盎鱼、黄嘎鱼、嚷鱼、咯也、黄丫鱼、黄啄鱼、黄鱼角、黄骨丁、国国鱼、革革鱼、黄牛鱼、黄呀角、黄桑鱼、黄格鱼、嘎芽子、戈鱼、三叉鱼、鮥鱼、嘎芽鱼、噶牙子、嘎芽、刺安古、黄散、黄伢头、黄额头、黄浪子、甲甲、嘎丫子、汪丫鱼、黄剌丁、蜜蜂鱼、黄牯鱼、黄伢牯、三角锋等。
安徽省风阳民间的人民、渔民、百姓、钓友、群众把黄颡鱼叫为昂鱼;
安徽省蚌埠市的人民、渔民、百姓、钓友、群众把黄颡鱼俗称盎鱼;
安徽省安徽东至的百姓、渔民把黄颡鱼称之为黄嘎鱼;
安徽省民间的百姓把黄颡鱼叫为咯呀鱼、格呀鱼、格呀、昂鱼、盎鱼、黄嘎鱼、嚷鱼、黄鸭叫、嗯丁和格阳等;
安徽省合肥市来安的百姓、渔民、群众和钓友把黄颡鱼俗称嚷鱼;
安徽省马鞍山市的人们形象的把黄颡鱼称之为黄鸭叫;
安徽省芜湖市的渔民、市民、钓友把黄颡鱼叫为嗯丁;
安徽省阜阳市颖泉区渔民、老百姓把黄颡鱼戏称格阳、格呀;
位于江苏省苏北徐州市的百姓、渔民把黄颡鱼称之为咯也、咯鱼和割鱼;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啊鱼和啊鱼;
江苏省常州市的渔民、百姓、钓友和市民把黄颡鱼俗称安公;
江苏省泰州市的人们把黄颡鱼叫为昂刺;
江苏省苏北滨海的人们把黄颡鱼叫为昂刺鱼;
江苏一些地方人把黄颡鱼称之为嗯丁、昂刺鱼、啊鱼、黄啊鱼、昂刺、金丝鱼、钢针和钢针鱼等;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人把黄颡鱼叫钢针和钢针鱼;
江苏省高邮的百姓把黄颡鱼叫做金丝鱼;
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市民、百姓把黄颡鱼叫钢针鱼;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把黄颡鱼叫割鱼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把黄颡鱼叫昂子鱼、昂公;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张湾群众把黄颡鱼俗称钢针鱼;
江苏省南京市、仪征市、溧水县、盐城市一带的老百姓把黄颡鱼叫昂刺鱼、昂刺;
江苏省淮安、淮阴、涟水一带的人把黄颡鱼称之为昂刺;
长江下游的上海人把黄颡鱼叫昂牛、昂刺;
江苏省水乡江南的苏州市民把黄颡鱼称为“汪钉头”和昂刺鱼;
江苏省南京市民把黄颡鱼习惯称为昂刺鱼;
江苏省不少地方渔民和百姓把黄颡鱼俗称昂嗤或昂嗤丁子;
江苏省高邮市老百姓、钓友把黄颡鱼称为金丝鱼;
江苏省溧阳人把黄颡鱼俗称昂公;
浙江省海盐城西的老百姓把黄颡鱼叫啊鱼、黄啊鱼、黄丫鱼;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县、永康、东阳及绍兴一带的老百姓、渔民把黄颡鱼称之为黄辣刺;
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把黄颡鱼叫黄丁鱼;
浙江群众、百姓把黄颡鱼称之为黄刺;
革命老区江西省井冈山下的百姓把黄颡鱼叫黄丫古、黄呀头;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下的老百姓把黄颡鱼俗称黄颡;
江西吉安的人把黄颡鱼叫小黄鱼
黄丫头
黄呀头;
江西省鄱阳湖的渔民把黄颡鱼俗称黄丫咕、黄丫古、黄芽头和黄呀头;
江西省抚州宜黄的老百姓把黄颡鱼叫黄啄鱼;
江西省贵溪的百姓把黄颡鱼叫黄鱼角;
江西宜春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鸭头;
江西省宜春市的渔民、农民、群众把黄颡鱼叫黄丫头;
江西省南昌市市民把黄颡鱼习惯叫黄牙头;
江西省新余市老百姓把黄颡鱼叫黄丫头、黄鸭头;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升坊镇把黄颡鱼叫黄骨丁;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必姆镇把黄古叫黄骨鱼;
江西省鄱阳湖鄱阳镇人把黄颡鱼称之为黄呀头、黄伢头、黄额头、黄牙头、黄芽头;
江西省婺源市老百姓和渔民把黄颡鱼俗称黄芽头;
重庆市的市民把黄颡鱼称之为黄辣丁和黄蜡丁;
重庆开县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狗头和黄古头;
重庆黔江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辣丁和黄蜡丁;
云南省金沙江的人把黄颡鱼叫为黄蜡丁、黄辣丁和黄肭丁;
贵州省凯里市岑巩老百姓把黄颡鱼称之为角角鱼(读国国鱼);
贵州省凯里市榕江人把黄颡鱼俗称角角鱼;
贵州玉屏的渔民把黄颡鱼俗称哥哥鱼、格格鱼、革革鱼;
贵州省凯里市剑河把清水江的黄颡鱼叫做格格鱼;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玉溪把黄颡鱼叫黄肭丁、二胡子、黄凯爬;
广西南宁的群众、百姓把黄颡鱼俗称牛鱼;
广西桂林把黄颡鱼叫为黄颡古、黄颡咕、黄颡骨、黄骨鱼、黄鮟鱼、黄颡谷、黄鳝骨;
广西柳州市的老百姓、渔民把黄颡鱼形象的称之为黄蜂鱼;
广西南宁市的市民把黄颡鱼称之为黄牛鱼;
广西玉林市把黄颡鱼俗称黄鱿鱼和黄丫角;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东龙把黄颡鱼俗称黄呀角;
河北省的老百姓把黄颡鱼称之为嘎牙子;
河北邯郸的人们把黄颡鱼叫为三枪、三杆枪;
河北承德的人们把黄颡鱼叫为嘎鱼;
邓小平的家乡四川省广安的人们把黄颡鱼叫为黄辣丁、黄蜡丁;
四川人把黄颡鱼称之为黄辣丁、黄蜡丁、黄钉头;
陕西汉中略阳的人们把黄颡鱼叫为黄腊丁、黄辣丁;
陕西省西安市的市民把黄颡鱼叫为嘎鸭鱼、黄辣丁、黄蜡丁;
陕西省山阳县板岩镇庙台村把黄颡鱼叫黄桑鱼;
陕西省西安市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辣丁、黄蜡丁;
河南省商丘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格鱼、格呀鱼、格呀;
河南省镇平县石佛寺镇苏寨村把黄颡鱼叫黄鸭、刺公;
福建南平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甲、黄鸭鱼;
福建省福州的市民把黄颡鱼叫黄啊;
福建南平建阳市把黄颡鱼叫黄甲、黄鸭鱼
吉林乌苏里江的人们把黄颡鱼叫嘎芽子、嘎牙子;
山东省东营市人把黄颡鱼叫着嘎鱼;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把黄颡鱼叫三叉鱼、钢针鱼、戈鱼;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县兖州镇三河村把黄颡鱼叫割鱼、鮥鱼;
山东省蒙阴县垛庄镇黄姑庵村把黄颡鱼叫戈鱼、割鱼;
黑龙江喜峰老北方餐馆的人们把黄颡鱼叫嘎芽鱼;
黑龙江省牡丹江的人们把黄颡鱼叫嘎鱼、嘎芽子;
黑龙江的渔民把黄颡鱼叫嘎芽子、嘎鱼;
内蒙古扎鲁特旗人把黄颡鱼叫噶牙子;
北京市密云水库的库民把黄颡鱼俗称割鱼;
辽宁的人们把黄颡鱼叫为嘎鱼;
广东省韶关市的老百姓和钓友把黄颡鱼称之为黄骨鱼;
广东河源连平元善镇东河村把黄颡鱼叫黄角鱼;
北京一些地方把嘎鱼叫做黄骨鱼、割鱼。嘎鱼学名黄颡鱼;
河北省保定市把黄颡鱼叫嘎丫子,有些人叫做嘎鱼;
河北省白洋淀、廊坊市一带老百姓、钓友把嘎鱼叫它甲甲(音)、小肉滚鱼和黄浪子。嘎鱼学名黄颡鱼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连州镇鸬鹚咀把黄辣丁鱼叫黄骨鱼;
广东省广州市人把黄颡鱼称之为黄骨鱼;
山西榆次的人们把黄颡鱼叫嘎芽;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把黄颡鱼叫嘎鱼、嘎牙子;
中国上海市南汇区把黄颡鱼叫昂刺;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顺河集镇人把黄颡鱼叫刺安古、蜂子鱼、蜜蜂鱼;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的老百姓、群众把黄颡鱼叫黄腊丁、黄辣丁;
山东省聊城市东营市把黄颡鱼叫黄嘎鱼;
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泊-湖北省荆州市洪湖沿湖的渔民把黄颡鱼称之为黄古、黄骨和黄咕;
湖北省仙桃市渔民、百姓把黄颡鱼叫着黄古;
中国湖北省仙桃市的农民、群众、老百姓把黄颡鱼叫黄咕;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的农民、群众、老百姓把黄颡鱼叫黄古、黄咕;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官桥的渔民、百姓、钓友、农民把黄颡鱼称之为黄骨鱼;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的渔民、钓友、百姓把黄颡鱼俗称黄所;
湖北省大冶市老百姓、渔民、群众把黄颡鱼俗称黄颡;
湖北省随州市人把黄颡鱼叫黄鱼、昂刺、黄果子等;
中国武汉市: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把黄颡鱼称之为瓦氏黄颡鱼;
湖北省黄冈市英山人把黄颡鱼俗称黄大丁子;
中国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把黄颡鱼俗称黄古丁、黄古丁子鱼;
昂刺鱼(江苏省南京市的市民、百姓把黄颡鱼叫为昂刺鱼)
湖北省天门市九真把黄颡鱼称之为黄骨、黄咕、黄古;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顺河把黄颡鱼俗称蜂子鱼、蜜蜂鱼;
湖北省恩施市宣恩百姓把黄颡鱼叫角角鱼和黄骨头;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伙牌老百姓把黄颡鱼叫小黄鱼和咯呀公子;
湖北省天门市岳口镇把黄颡鱼叫牛筋条、下嘴、黄古;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把黄颡鱼称之为黄姑鱼、角角鱼和黄骨头;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玉泉办事处焦堤村把黄颡鱼叫黄骨头;
湖南省邵阳市的百姓把黄颡鱼俗称黄鸭叫、黄刺骨、黄鸭咕及黄鸭古;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马口镇的渔民、农民把黄颡鱼叫做黄散;
湖南麻阳民间的百姓把黄颡鱼称之为黄鸭咕、黄鸭叫、黄鸭古和黄刺骨;
湖南省湘潭市湘乡韶山冲的老百姓把黄颡鱼称之为黄鸭叫;
湖南省龙山的百姓把黄颡鱼俗称为角角鱼;
毛主席的家乡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冲的百姓把黄颡鱼称之为黄鸭叫;
湖南省娄底市人把黄颡鱼叫为黄鸭叫、黄叉子;
贵州民间把黄颡鱼称之为格格鱼、黄肭丁、二胡子、黄凯爬、哥哥鱼、国国鱼、格格鱼、革革鱼、角角鱼;
福建省邵武市民间的老百姓、钓友、渔民把黄颡鱼叫黄鱼;
湖南省邵阳市民间的老百姓、钓友、渔民把黄颡鱼叫黄刺骨;
湖南省洞口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刺骨、黄支古;
湖南常德市汉寿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古;
湖南省沅江南县的人们把黄颡鱼叫黄鸭叫;
湖南省湘阴望城的人把黄颡鱼叫黄鸭叫;
湖南省永州市的人把黄颡鱼叫黄鸭叫
黄沙骨;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把黄颡鱼叫做黄古、黄古鱼、黄咕和黄骨;
湖南省桃源民间的农民、渔民把黄鸭叫称之为肥臌;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古港的人把黄颡鱼叫黄鸭鼓;
湖南省醴陵市老百姓把黄颡鱼叫黄鲇鱼、黄伢鼓;
湖南省石门二都乡七里庙把黄颡鱼叫黄古鱼;
湖南省洞口民间的渔民、百姓、群众把黄颡鱼俗称黄尾鱼、黄刺骨、黄丫骨;
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黄桑乡的百姓把黄颡鱼称之为黄扎鱼;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万宝镇石埠村把黄颡鱼俗称黄翅牯;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镇油榨头村把黄颡鱼叫小黄鱼、金沙鱼;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筻口镇老街村把黄颡鱼称之为句句鱼;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谭子山镇背银把黄颡鱼称之为黄嗓古;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大垅乡茂山村把黄颡鱼叫黄刺骨;
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泊-湖北省荆州市洪湖沿湖的渔民把黄颡鱼称之为黄古、黄辣丁、黄骨和黄咕;
中国第六大淡水湖-山东省微山湖民间的渔民、钓友、老百姓、群众、农民把黄颡鱼俗称鮥鱼、戈鱼和割鱼;
长江、黄河、淮河、汉江、赣江、黑龙江、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微山湖、洪湖、白洋淀、丹江口水库和三峡水库等都盛产黄颡鱼;
湖南民间的人民、渔民、百姓、钓友、群众把黄颡鱼叫黄角、黄刺骨、黄鸭叫等;
黄颡鱼(嘎鱼、黄鸭叫、昂刺鱼、黄颡谷、黄蜂鱼、瓦氏黄颡鱼、黄刺骨)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水域?黄颡鱼(黄辣丁、嘎鱼、黄鸭叫、黄丫头、昂刺鱼、黄颡谷、黄蜂鱼、瓦氏黄颡鱼、黄刺骨、角角鱼)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黄河,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浑河,海河,滦河,淮河,汾河,渭河,泾河,汉江,黄浦江,秦淮河,沅江,赣江,乌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沱江,澜沧江,怒江,珠江,左江,右江,东江,韩江,闽江,九龙江,钱塘江,浊水溪,曾文溪,南渡江,红河
元江,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黑河,弱水,额尔齐斯河,伊犁河,湖北东荆河,金沙江,嫩江,沂河,沭河,新沂河,新沭河,京杭运河,苏北灌溉总渠,串场河,新通扬运河,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微山湖,洪湖,白洋淀,丹江口水库和三峡水库等淡水水域。
告诉你如何捕捉黄颡鱼、咯呀鱼、格呀鱼、格呀、昂鱼、盎鱼、黄嘎鱼、嚷鱼、黄鸭叫、嗯丁和格阳等;
湖北省荆门市境长湖、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的渔民、农民、百姓把黄颡鱼称之为黄牯鱼和黄伢牯;
重庆市的百姓、钓友、市民把黄颡鱼称之为黄辣丁、黄蜡丁、三角锋和金丝;
清蒸黄牯鱼(黄牯鱼学名黄颡鱼),是湖北省荆门市城乡款待尊贵客人的一道家常菜肴;
黄古鱼(学名:黄颡鱼)煮豆腐是湖南省岳阳菜馆中常见的一道菜。
黄古鱼(学名:黄颡鱼)煮豆腐是湖南省岳阳菜馆中常见的一道菜;
黄颡鱼(俗名:戈雅鱼、金丝鱼)的做法和吃法;
江淮地区的百姓、渔民、钓友、农民兄弟将黄颡鱼俗称汪丫、昂鱼;
赫赫有名的安徽名菜“汪丫鱼烧豆腐”
怎么做?(汪丫鱼的学名叫:黄颡鱼);
山东省烟台乃至胶东一带百姓、群众、渔民均把黄颡鱼称其为黄咕鱼、小黄鱼、小黄花、大黄鱼、黄花鱼;
酱味烤盎鱼方法(盎鱼学名:黄颡鱼);
浙江省杭州传统家常菜-干菜蒸汪刺鱼;
浙江省淳安县境内千岛湖的渔民、钓友、百姓把黄颡鱼俗称汪刺鱼;
湖南省益阳市东北平湖区“鱼米之乡”有部分渔民把黄颡鱼称为土哑巴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