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擎315丨小鹏让用户跪式更新,用户就让小鹏销量下跪

燃擎315丨小鹏让用户跪式更新,用户就让小鹏销量下跪,第1张

3月3日,一位小鹏车主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并配文称:车机更新了个APP,下载完需要人脸认证……

由于车机调用了车头处用于全景影像的前置摄像头予以识别,该车主不得不半跪在车前进行人脸认证。

随后,小鹏汽车随后发文致歉,并表示已下架相关第三方APP,并将立即着手优化。

事件发生前一天,小鹏公布了2月销量数据,其共交付新车6010辆,同比减少35%,连续第6个月下滑。

至少从销量上来看,小鹏汽车已经退出了新势力第一梯队的营盘了。

自去年12月回光返照式地销售了1万两千辆之后,小鹏汽车已经很久没有摸到月销过万的门槛了。

1月小鹏汽车卖出新车5218辆,2月份交付新车6010辆,两个月加起来都不足昔日同门师兄弟理想或蔚来的单月销量了。

小鹏汽车销量持续疲软,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本应该承担销量担当的小鹏G9没有办法充分发挥或者彰显它最大的亮点。

小鹏G9初次揭开面纱是在2021年的广州车展,与它正式交付的时间隔了足足一年,中间发生了很多影响新车发布、充电站建设和新车交付的一言难尽的事情,这一点小鹏确实有些冤。

当热度渐渐退散,消费者终于搞清楚了,这款造势了整整大半年的车有两个最大的亮点,一个是800V高压平台和碳化硅加持下的超级快充,一个是全栈自研背书的城区自动驾驶。

如果这两个亮点能够真正地对购车者兑现,小鹏G9的销售绝对会坐上大火箭。可惜的是,小鹏提供的配套条件却并不完善。

800伏高压快充体验的兑现需要车端和充电桩端两边的协同作战,小鹏解决了汽车的交付问题,S4超级充电站的建设却是着实有些慢。

截至2023年3月1日,小鹏自营充电站共计1018座,可是,能完美体现小鹏G9亮点的S4超充站却少得可怜。小鹏汽车的S4超充站建设规划(到2025年建成2000座,大概对应6000根超充桩)逻辑似乎是根据G9等高压快充车型的销量建设超充站,有让车等桩之嫌。

超充桩该不该提前铺建,这件事到底应该怎么干?蔚来已经拿出了实打实的答案,今年新增1000座换电站,从服务能力上等价于一年建成3000座超充站。李想最近在媒体沟通会上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厂长说:“充电桩对我们而言是产品,不是服务,充电桩是产品本身。如果我们(在车端)提供(支持)4C(倍率)电池,但是没有4C的完善充电网络,那其实就相当于我们买了一部4G手机,但还仅有2G网络。”

这就好比卖手机的提供充电线,上火锅不能让用户吃成手抓饭。高压快充纯电车型成功的关键是站在产品的层面,以强大的魄力和坚决的意志加快铺设足够多的超级快充站。

而且,这个成本理想已经算好了。建成3000座超充站需要100亿,折算下来,小鹏的2000座超充桩不足七十亿。充电桩的使用年限大概是7—10年,摊销到七年里,一年只需要十个亿。

特斯拉开创了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其“硬件预埋、软件付费解锁”的商业模式也被友商一一效仿,小鹏却在G9上面对这种模式提出了挑战。

在通过付费释放预埋好的硬件能力的商业模式已经成熟的情况下,小鹏在自动驾驶能力的解锁上采取了软硬件捆绑的商业模式,尤其是小鹏G9的丐版车型基本上封杀了购买者在未来体验自动驾驶的可能。

作为一个生命周期那么长的大宗商品,如果不在硬件上做预埋,因经济实力不足购买了不带自动驾驶硬件的车主一旦时来运转,或者是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想得到自动驾驶的体验,结果只能成枉然。

没有硬件,怎么可能得到基于硬件+软件算法的自动驾驶体验呢?可是,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难道买小鹏汽车的车主人生就没有上升空间了吗?

当然,这种做法有其背后的逻辑,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李想又给出了友商采取这种欠妥商业模式的答案-智能驾驶系统的硬件成本太高了。

厂长说:“特斯拉今天的成本很低,特斯拉和我们的智能驾驶的成本是包括传感器(雷达、摄像头)+计算平台的,特斯拉是1500美金,理想是4000美金”。

硬件成本的差距主要还是芯片设计能力和软件算法水平上的不给力,说到底,小鹏目前的全栈自动驾驶实力不支持其车端计算平台和传感器成本的降低!

小鹏汽车内部应该也能意识到超充桩数量的不给力和自动驾驶同时捆绑软硬件的不合逻辑,打出大干快上超充站+在自动驾驶上解绑软硬件的组合拳,小鹏G9也许还能救得活,接下来就看何小鹏先生的魄力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myautotime,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1、首先打开手机WiFi,搜索与行车记录仪一样的网络并连接。

2、其次等连接成功之后,打开小鹏行车记录仪对应的APP界面。

3、最后找到下载按钮并点击,选择好视频文件下载即可。

小鹏P5终于正式上市发布价格,整场发布会里,何小鹏很多次的提及了凯美瑞的名字,那如果从真正的产品力来看,该买谁?

9月15日晚上,看完小鹏P5的发布会,首款装备大规模量产激光雷达的车型终于发布了价格。整场发布会颇有点“俗潮结合”的意思,你说它是 科技 新品发布吧,不是,1个多小时只讲一件事这不够互联网效率, 科技 新品都是一个爆点接一个爆点;你说它是传统 汽车 发布会吧,也不是,何小鹏聊了很多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不管怎么样,小鹏P5是终于来了,小鹏手里已经捏了厚厚的一叠准车主下订订单。这场发布会里,给我留下深印象的是,何小鹏多次提及了凯美瑞这台近几年依托于年轻快速斩获销量的车型,然后我脑子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小鹏P5这一次,是不是燃油家轿终结者?”

毕竟,随着理想ONE的销量压了汉兰达一头,比亚迪秦PLUS DM-i销量压了同价位的大众宝来、丰田卡罗拉,PHEV市场杀得风风火火,而在20万家轿这个区间,也是时候有台纯电动的“燃油车终结者”了。

鉴于我很有幸在它上市之前,很多人都没开过之前,测试过它的试装版车型一段时间,所以借由它的价格价格/配置/续航等刚刚出炉,我可以尝试揭开这个问题,看看有没有答案。

 

先说点俗的,常规买车对比简单来一套

看着小鹏P5的价格/续航/配置,按照大家习惯的车型battle思路,我们是要给小鹏P5先定个位的,这样方便大家有代入感,看看它适合谁买,对手又是谁。

全系动力211马力,续航分为460公里、550公里、600公里3种,不区分高低功率,入门版本价格1579万元、顶层价格2239万元、其余4款车型分别占据18万元左右、19万左右的区间。

先抛开智能这事儿不太多展开,仅从上面的一系列硬件信息,再结合年轻+家用这种定位,它的对手不多,比较清晰的直指2款车,新能源领域的国产特斯拉Model 3、传统能源领域的丰田凯美瑞。

 

原因有二:

1自身主打年轻并真正主要卖给了年轻人的,是凯美瑞、特斯拉Model 3;

 

按照漏斗型筛选的方式,我们可以先来看看表面上,这3款车型之间的对比,有哪些特征点上的反差。

丰田凯美瑞,从完成TNGA架构的换代之后,解决了不少 历史 遗留问题,如今经历过市场考验之后,优点缺点都是比较分明的。优点:外观设计较之行业确实做到了符合多数人审美的同时年轻且不突兀,燃油经济性表现好不论是20L/25L还是油电混动,乘坐空间大,整体的驾乘感受比上一代好了很多已经赶上欧系车的表现,同时故障率低、保值率高。

不过,它的缺点也是比较清晰的,性价比方面不够高,20L版本车型上很多实用性配置有缺失,如360度全景影像、倒车雷达、全景天窗等,同时尽管燃油经济性不错,但动力性能无法兼得,20L的178马力+210N·m匹配它的车重和尺寸,更贴近16L紧凑级轿车的感受。

至于小鹏P5,从发布会上释放的信息里,表层上能看出的优点包括:设计是科幻简洁风,入门的价格门槛补贴后只有16万以内,顶配配上双激光雷达的版本也不贵,仅23万元之内(此前华为相关激光雷达相关车型价格40万以上),同时配有智能网联/智能驾驶辅助相关配置,车身尺寸越级且因为是纯电动车型平台,4808mm车长/2768mm轴距/1840mm车宽,经我们此前体验,在空间上相比燃油B级车要更大。至于驾驶感受、续航稳定性、充电和智能化等等部分的细节,我们放在下面的详细对比里慢慢来说。整体来看,小鹏P5的价格区间不能以传统车型来说,实际上它只分成入门价格/中价格/中高价格/高价格4个版本,而非传统的中高低配搭配。

说完好的部分,再说它的缺点,对于绝大多数不熟悉电动车的人来说,看到460公里续航这种数字是会望而生却的,因为2019年左右主流续航水平就已经达到了450公里左右。不过,另外2个版本的续航倒是值得一看,550公里/600公里的数字,已经足够跑一趟中短途自驾游。

 

再细致一点对比,不聊Model 3,和燃油车针尖对麦芒

上半部分结束,能够看出来一件事, 汽车 界的 历史 遗留问题“看着参数配置表,凭着感觉不去仔细摸摸选车,就是无限纠结”。所以,我们要继续做一层更细分的对比,先找到小鹏P5能打的高意向主销车型,然后让它对上丰田凯美瑞的同价位车型。

直接公布答案,小鹏P5的高意向主销车型,就是价格较高的2个版本550P、600P。你可能会疑惑,单看配置表其实550E早就够用了啊,为啥要多花钱买另外2个。想想小鹏P5的准车主是什么人群,你就想得通了,“年轻人买数码产品,不选择拉到尽可能高/不选择买到核心的先进,为了实惠控制自己?不存在的。”

激光雷达要有、高续航要有,550P和600P,是唯二装备有双激光雷达的车型且能够进一步OTA升级至城市NGP功能、XPILOT 35。不过多分析小鹏P5的用户画像了,因为我们的主线是想研究研究小鹏P5对上丰田凯美瑞到底谁在年轻人眼里更猛。

外观设计?Pass,这种东西太虚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倒是外观尺寸可以比一比:

小鹏P5的尺寸数据是:长度4808mm、宽度1840mm、高度1520mm、轴距2768mm;

丰田凯美瑞的尺寸数据是:长度4885(4900)mm、宽度1840mm、高度1455mm、轴距2825mm。

这组数据意味着什么?借着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直接切入下一个对比,空间谁更大。懂成名车型的是谁?一定是它的直接对手。也就在小鹏P5的上市发布会里,何小鹏直接公布了一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我们之前体验小鹏P5空间之后的结论“它比凯美瑞更大,毕竟凯美瑞哪儿能躺在看**”。前排头部空间,小鹏P5比凯美瑞多48mm、后排头部空间多22mm、第二排膝部空间多116mm。小鹏在设计之初就做了很多的调研,于是就有了针尖对麦芒的这种结果。

至于这些数字的背后有什么意义呢,看看小鹏P5和传统车型差别大的功能就好:生活场景的切换-休息场景/ 娱乐 场景/ 娱乐 场景,把车的前排放平,铺上垫子,就能看**/玩 游戏 /睡一觉。就只看这一个结果你就能知道,小鹏P5要比丰田凯美瑞的空间大一号,还能进一步拓展“玩花活”,这就是不需要内燃机和变速箱的纯电动车的先天优势。

再然后,是驾驶方面的对比。直接给答案,车我已经开过,在传统驾驶层面,小鹏P5和丰田凯美瑞之间是基本等同的,底盘的滤震-好、悬挂的回弹速度以及通过减速带车内是否不适-好、急加速急减速时的车内稳定杆-好,底盘是否有散的感觉-好。两者都是比较典型的欧系车调教风格,有点像奔驰。

然后配置和智能方面,其实已经不用比了,小鹏有Xmart OS 30、小鹏有XPILOT 30接下来还会推送35。凯美瑞没法追赶,不论是浅层的“用语音控制导航、音乐”的反应速度,还是中层的“让车道保持在线内,保持对前车的跟车距离/加减速”。更深层的,小鹏可以几乎不动手就能操控车里的绝大多数功能,小鹏甚至能让车机播放视频时快进到自己想要的时间、让视频播放暂停,小鹏更能在导航里设置好目的地,让车辆通过导航主动在高速路段领航辅助驾驶,自动上下匝道/自动超越慢车等等,极大的减轻驾驶压力。而接下来,随着城市NGP的推出,就更能比特斯拉的AP、蔚来的NOP,做到更好。

好,下一个对比是,传统燃油车面对新能源 汽车 一直以来拥有的核心优势“续航、补能便利性”。凯美瑞的优势就不用多说了,20L车型的日用油耗在8-10L左右(根据驾驶习惯不同),油箱容积60L,加满油之后的续航里程在600-750公里之间,跑高速并且把速度压在80Km/h左右突破800公里问题不大。加油补能,自然是很快,找个周边的加油站,加上结账时间,10分钟足够。费用的话,加满400元出头。

小鹏P5,3种续航,460公里、550公里、600公里,目前只在夏天开空调的前提下试过它,所以我们先不去谈及冬季的使用折损。夏季里,续航数字是足够稳的,真实续航保持度在95%左右,几乎能做到开着空调行驶,续航里程掉电只打95折,这和它的热泵系统/三电加热等有关。再来说说补能的事儿,之前我们在国家电网快充桩上充过小鹏P7,可以算是目前电动车里在公共充电桩充的快的一款车,45分钟左右能补能400公里+,费用在50元左右。不过,小鹏还有一个独家秘籍,超充,免费,现在在国内有了400座超级充电站,覆盖101城市,还覆盖了不少高速路段。

所以,这事儿就看你怎么选了。如果城市里开,自己有慢充桩和地库,那凯美瑞的续航优势就没了,然后小鹏P5能一年省出至少几千块钱。如果城市开,自己没地库和慢充桩,那就可以有2种选择,1个是不花钱只去超充充电,另一个是,找公司边上的国家电网充电桩,1公里1毛钱。至于经常跑高速的话,小鹏P5则是基本上单次能省个200元/300公里。所以,随着技术进步,纯电动车在续航这事儿上,大家不用特别纠结。

 

写在文后

好的,说下结论。小鹏P5对上凯美瑞,有抢销量的可能,也有抢销量的本事。

新能源 汽车 对上传统 汽车 真的有人买?8月渗透率都接近20%了,已经抢走了接近五分之一的蛋糕,这话题就不用多聊了。

小鹏P5的优势挺明显,凯美瑞能做到的事儿,可能除了一天能开2000公里这种难度高操作之外,它都能做,毕竟补能需要时间。而它能做到的事儿,凯美瑞能么?不能。

没法在车里休息/ 娱乐 /舒服休息,没法自驾游的时候让车变成大号移动电源,接上电磁炉来一场BBQ,也没法智能驾驶辅助/智能网联,不够针对年轻人的需求“炫酷”起来。

所以,接下来的话,随着新能源 汽车 继续往前冲,这个“燃油家用轿车终结者”的称号,可能在2022年落到小鹏P5身上。这话题,有的聊。

长期思考一个问题,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双方都走在“新四化”的道路上,旗下的产品也兼备智能互联+自动驾驶,然而在深度体验小鹏G3之后,明显感知传统造车与“互联网”造车的不同,深深地被它的硬核实力所折服。

“去繁从简”,让用车生活变得简单!

小鹏G3无论从外观还是内饰,都采用了简约的风格,车身尺寸445018201600mm,轴距达到2625mm,将空间优势展露无遗,与传统汽车不同的是,小鹏汽车的挡风玻璃延伸至车顶,从视觉上将空间放大,并且有种前卫与浪漫氛围。

在车内设计方面,小鹏G3的中控台省去多余的按键,将档杆、辅助驾车、雨刷灯光集中在方向盘下方位置。宏观上,映入眼帘的只剩下 156 英寸的中控触控大屏、123 英寸的液晶仪表与贯穿式空调出风口,此外扶手箱位置的储物空间得到释放,将杯架、USB接口、储物格融为一体,颇有“内有乾坤”之感。

初次接触到小鹏G3的消费者可能会“茫然失措”,因为与同级别燃油车相比有显著不同,不知道如何操控。实际上,小鹏G3将用车生活变得便捷,除双闪灯之外将诸多“传统按键”功能集中于中控大屏上操控,包括驾驶模式、辅助驾车、灯光调节、空调控制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汽车的车机系统往往会与第三方(例如:科大讯飞、斑马、百度)等共同研发,可能会阻碍车企完全把控车机系统。不同的是,小鹏G3的车机系统走了自主独立研发的路线,研发出的Xmart OS车机系统支持AI智能、不断拓展的V2X(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控制。实际上,该路线在车企之中也屈指可数,最大的好处是小鹏G3将对车辆功能控制和未来迭代更新拥有绝对控制权。

深度体验,智能舒享轻松而来!

操作小鹏G3的过程中,发现并没有太长的“用车适应期”,反而轻松上手。需要注意的是,想要全面使用小鹏G3的车机系统功能,需要下载小鹏汽车APP并完成注册,扫码登录连接车机系统,否则蓝牙、在线功能并不能正常使用。在上车的一瞬间,A柱上的摄像头会识别人脸信息,登陆之后将恢复之前用户的座椅调节、车辆设置、导航等用车数据。该摄像头还可监测到驾驶员疲劳和分神、心跳与身体健康等。

一声“你好,小P”轻松唤醒AI智能语音,识别率和反馈程度较高,可实现对车窗控制、座椅调节、导航、多媒体等功能的操控,此外,它还拥有人性化识别的功能,例如说一句“我饿了”它便寻找附近的餐厅,“找充电桩”它便会用高德地图查找附近充电桩,比较突出的是,它的车机系统还可解锁充电桩车位,实现车内付款。综合之下,这也是为什么小鹏G3省去多余按键的原因所在,使用户用车变得便捷的同时,还将“人、车、生活”的生态场景联系的更加密切。

在驾驶过程中,小鹏G3的智能功能实用性非常强大。行驶中可以通过AI智能语音交互完成车辆控制,省去额外的按键操作;如果人脸识别摄像头监测到驾驶员分心,将通过发送语音预警,提醒驾驶安全;如发生车道偏离,安全带会收紧起到警示作用,使驾驶员回归正常路线;车速如果上升到100Km/h,它会自动关闭车窗,并且车内空气PM25超标,语音系统会提醒并采取过滤操作。

辅助驾驶方面,它的ACC自适应巡航在打开之后,会保持速度前行,减速之后它还会在一定时间段后回到预定速度,此外小鹏G3的跟车模式非常安全,会随着设定的前车速度和路线标准运行;最重要的是,小鹏G3的XPILOT 25自动驾驶系统达到L25级水平,整合了ALC自动变道辅助功能,驾驶员使用转向功能后,汽车便可根据实时路况自动变道。

停车之后,小鹏G3的XPILOT自动泊车将发挥功效,尤其是对于新手来说像是福音般的存在,它可通过侦测车位,完成侧方停车和倒车入库的操作,并且在自动停车过程中,如果侦测到有行车或行人,它会采取主动制动措施消除隐患,整体停车过程突出“稳、准、快”,非常值得信赖。

澎湃动力,超高续航,轿跑SUV有何不爱?

小鹏G3智能科技突出,传统汽车性能同样超前,搭载的电动机输出达到145KW,峰值扭矩300N·m,百公里加速仅需86s,工信部给出的续航里程显示520KM,并且在充电方面快充半小时,慢充5个半小时。

实际体验中,小鹏G3的澎湃动力带来强大的推背感,并且在高速行驶80Km/h到120Km/h的加速过程,油门一踩就有,加速、超车不是问题。操控上,转向精准,在过弯时视野盲区小,有雷达侦测配合之后,有效防止车辆碰撞和剐蹭。重要的是,用车实用性上续航里程不虚,打开空调或多媒体功能,仪表上显示的续航里程依旧合理,而且在高续航之下,城市用车一周,续航居然还有节余,经济性非常突出。

总结:20万之内你能买到什么汽车,是每天为油耗担忧的燃油车,还是打着智能+自动驾驶的旗号实用性不高的产品?经笔者深度体验小鹏G3之后,认为它为用户带来的不仅是解决出行问题,更是全新的舒享生活,所以它是适合消费者的汽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8268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2023-07-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