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一生中的女人、张幼仪、林徽音和陆小曼中最爱谁?介绍下、他和林徽音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徐志摩一生中的女人、张幼仪、林徽音和陆小曼中最爱谁?介绍下、他和林徽音为什么不能在一起?,第1张

我认为林徽因是徐志摩一生中的最爱。

徐志摩对林徽音一见钟情,倾心爱慕,引位知己。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徐志摩在他的短诗《你去》称林徽因是"永远照彻我的心底"的"那颗不夜的明珠"。当他与陆小曼再婚后因为坐飞机去听林微因的一个学术讲座而命丧黄泉。

他和林徽因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林徽因是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司法部长林长民的独生女儿,徐志摩在国内就与林长民相识,有天徐志摩去林长民的住处时,给他开门的是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那颀长秀挺的身材、俊逸潇洒的气质,以及纯真谦和的微笑,给徐志摩一种天仙下凡的感觉。他们的交谈中,徐志摩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喜欢的女子就在眼前。

有一天,徐志摩给林徽因写了一封热烈的求爱信,当徐志摩向她表白爱慕之情时,她提出徐志摩应与原夫人离婚,方能考虑婚嫁之事。冷静下来一想,答应徐志摩的求爱,就会给他的妻子张幼仪带来伤害。在一次与徐志摩见面时,她劝徐志摩不要想入非非:“徐兄,我不是您的另一半灵魂。我们是太一致了,就不能相互补充。我们只能平行,不可能相交。我们只能有友谊,不能有爱情。”

此时的张幼仪早已从徐志摩在家里总是心不在焉的样子,估计他是心有所属。特别是她见到林徽因之后,更是看出了她与徐志摩的暧昧关系。于是她决定离开沙士顿到德国去。徐志摩没有听她说去德国的理由,就在三个星期后,送她到了德国。临行前,张幼仪还让徐志摩陪同她与林徽因辞行。

徐志摩是可爱的,而于林徽因来说,这不过是朋友式的可爱。她没有料到,他们的亲切交往在徐志摩那方急速超越了友谊的界限,于是她惶恐起来,但林微因经过理智的思索,不得不求助父亲来守住这条情感防线,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

虽然林微因并未许口,徐志摩却已决意跟张幼仪离婚。张幼仪有孕在身,徐志摩毫无怜惜地抽身离去,把才到英国的妻子扔在沙士顿冰冷的小屋。婴儿刚一出生,他即逼迫妻子签署了离婚协议。这前后徐志摩有过一些关于爱情、自由的表白,不论言辞怎样的冠冕堂皇,决计掩饰不了他对一个柔弱女子的冷漠。既是现代知识分子,失却博爱,是很难得到谅解的。1922年3月,徐志摩在柏林(德国)正式跟张幼仪离婚,他以为自己跟林徽音相爱的最大障碍由此已经消除。徐志摩从德国回来之后,就去找林徽因。

不料,林氏父女已经回国了!房东的守房人问清他就是徐志摩后,就将林徽因留给她的一封信交给他。信中林徽因写道:“我走了,带着记忆如锦金,里面藏着我们的情,我们的谊,已经说出和还没有说出的所有的话走了。”又说:“上次您和幼仪去德国,我、爸爸、西滢兄在送别你们时,火车启动的那一瞬间,您和幼仪把头伸出窗外,在您的面孔旁边,她张着一双哀怨、绝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着我。我颤抖了。那目光直进我心灵的底蕴,那里藏着我的无人知晓的秘密。她全看见了。其实,在您陪着她来向我们辞行时,听说她要单身离你去德国,我就明白你们两人的关系起了变故。起因是什么我不明白,但不会和我无关。”徐志摩读完信颓然地坐在沙发里,心里一片空白,殊不知,林徽音回国不久,即以答应做梁启超的长媳。从此他成了一个“鸡飞蛋打”的单身汉。由此林微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

徐和林之间有没有爱情,后人各有说辞。

林徽因之子梁从诫说:“在我和姐姐长大后,母亲曾经断断续续地同我们讲过他们的往事。……当徐志摩以西方式诗人的热情突然对母亲表示倾心的时候,母亲无论在精神上、思想上、还是生活体验上都处在与他完全不能对等的地位上,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感情。母亲后来说过,那时,像他这么一个在旧伦理教育熏陶下长大的姑娘,竟会像有人传说地那样去同一个比自己大八、九岁的已婚男子谈恋爱,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梁思成(林微因丈夫)对费慰梅说:不管徐志摩向林徽因求婚这段插曲造成过什么其他的困扰,但这些年徽因和她伤心透顶的母亲住在一起,使她想起离婚就恼火。在这起离婚事件中,一个失去爱情的妻子被抛弃,而她自己却要去代替她的位置。

徐志摩触山而亡,林徽因回顾与徐的十年多过从,在致胡适信中作了个小结是这样写的:这几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

经济学家陈岱孙说:“徐志摩与林徽因在伦敦恋爱不可信。”

陈叔通侄女、陈植之妹陈意女士,二十年代留学美国攻读家政系营养学,林徽因有时从费城到纽约,因陈植和梁思成的亲密关系,多借住陈意宿舍。陈问过她和徐的关系,林徽因明确否认"恋情",并认为徐志摩不该抛弃张幼仪。林还说自己决不能做破坏别人婚姻的事,还说自己曾经劝说过徐志摩与张幼仪和好。

文洁若和萧乾同去看望冰心,也问及林对徐有没有过恋情,冰心断然否认:“林徽因认识徐志摩的时候,她才十六岁,徐比她大十来岁,而且是个有妇之夫,像林徽因这样一位大家闺秀,是绝不会让他为自己的缘故打离婚的。

林徽因莫逆之交费慰梅说尽管徐编织幻想,林却没有同样的反应!

徐志摩的狂热追求已经众人皆知,但林徽因陷入爱河与否,所有徐、林同时代的知情人,除了否认的证言,没有一人证实过林徽因回应了徐志摩的热烈追求,至今无人提供林徽因热恋徐志摩的确凿证据。这决非共谋的集体沉默。

民国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女性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也出现了一大批女性知识分子,比如张爱玲、吕碧城等。今天笔者为大家谈谈集美貌、智慧与才情于一身的民国第一女神林徽因。之所以大家叫她第一女神,主要是因为林徽因能够让三位才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其中一位为了她离婚,另外一位为了她终身不娶。

林徽因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就学贯中西,在建筑学上颇有造诣,她最后选择了与梁思成在一起,有了才子配佳人的佳话,那么林徽因与梁思成有着怎样的爱情传奇故事,他们的孙子、孙女为何都相续改了姓呢?

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户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长民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她的叔叔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后来为国捐躯,她的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年间的进士。

1920年林长民因公务要求去英国办事,带着小女儿林徽因一起来到了英国,这个时候林徽因只有16岁,林徽因来到英国以后,认识了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林徽因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加上出色的外表,徐志摩为之倾倒。

林徽因也被徐志摩的英俊和才华所吸引,后来徐志摩为了林徽因跟发妻张幼仪离婚,但是林徽因也没有答应嫁给徐志摩,林徽因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情商不低,她认为张幼仪也算得上是贤妻良母,对徐志摩那么好,没有想到徐志摩离婚离得这么干脆,林徽因觉得徐志摩有点轻浮,跟着他没有安全感。林徽因想找一位可以值得她托付终身而且可以依靠的男人,所以林徽因选择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梁思成,那么林徽因是如何与梁思成相识相爱的呢?

这要从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父亲开始说起,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是戊戌变法领袖人物之一,他与林长民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所以梁、林两家家长有意结为亲家,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感情,两位家长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们将林徽因和梁思成送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在林徽因的影响下,梁思成选择主修建筑学,完成学业以后,他们回到国内不久就结婚了,婚后生育一儿一女,男孩取名叫梁从诫,女孩取名叫梁再冰。

林徽因的儿女们也是才华横溢,让父母为之骄傲,但是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生育的儿子、女儿都相续改了姓,这是怎么回事呢?首先要从梁从诫开始说起。

梁思成夫妇从小就对梁从诫寄予厚望,梁从诫也没让父母失望,从小学习成绩优秀,他希望自己能够接父母的班,成为一名建筑师,很可惜的是他报考清华的建筑学专业落榜了,后来转入到北京大学历史系,虽然没有达到期望值,但是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

梁从诫娶过两个老婆,第一个老婆叫周如枚,他是北大校长的掌上明珠,周如枚与梁从诫生了一个儿子,最开始取名叫梁鉴。梁从诫与妻子周如枚婚后性格不和,总是吵吵闹闹,感情越来越淡,没几年就离婚了。

梁鉴跟着母亲周如枚来到外婆家生活,因周如枚的娘家没有男孩可以继承家族香火,周如枚跟梁从诫讨论一番后,将儿子改名为周志兵。

梁从诫的第二任太太叫方晶,方晶跟梁从诫是同行,都是学校的老师,他们婚后育有一女,取名叫梁帆,后来也随母姓,叫方帆。

关于梁帆为何改姓也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说是因为林徽因死后,梁思成娶了一房太太,名叫林洙,林洙是林徽因的学生,曾经一度诋毁林徽因,梁从诫对父亲续弦一事很不满,所以将女儿改姓。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可信度不大,如果梁从诫真的记恨父亲,为母亲打抱不平,为何不将女儿改随母亲林徽因姓林呢?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梁家和林家的社会影响力太大,方晶不想让女儿在成长中顶着家族的光环,影响到孩子的生活。所以方晶让女儿跟随自己姓,保持低调的生活,笔者认为第二种可能性比较大。

关于梁从诫子女为何改姓,当事人并没有给出正面的回答,以上只是笔者的推测。不过后来周志兵的女儿又改回梁姓,跟随祖父梁从诫姓梁。

徐志摩是个才子,写过:“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这样唯美的诗作。徐志摩还是一个风流才子,他的生命中拥有过众多女人,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和凌叔华,他的生和女人休戚相关,他的死也和女人有莫大关系。

1913年11月19日,徐志摩为了赶去参加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的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在当天早上8:00,他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飞往北平,由于当天大雾弥漫,航向难辨,飞机撞向了济南的开山,随即飞机坠入山谷,搭乘人员全部遇难。

徐志摩去世后,他的几个女人的表现是:陆小曼不收徐志摩去世的紧急电报,不断地说:“徐志摩的死讯不是真的。”张幼仪让弟弟带着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去济南料理徐志摩的后事。徐志摩出事后,梁思成赶到现场,带给了林徽因一块飞机残骸,这块残骸林徽因一直放在卧室里。凌叔华则在徐志摩去世后,忍着悲痛,为徐志摩墓碑上提下了这5个字:“冷月照诗魂”。

一、张幼仪

张幼仪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15岁的时候,她嫁给了18岁的徐志摩。两人郎才女貌,门当户对,张幼仪的父亲是巨商,两个哥哥在政商界都很有影响力,但徐志摩并不满意父母为他指定的婚姻。和张幼仪结婚的第三年,她们的儿子徐积锴出生后,徐志摩抛下妻儿,去美国读书了。

不久后,徐志摩又去了英国。

在这期间,徐志摩认识了林徽因,并爱上了林徽因。张幼仪为了和徐志摩团聚,也去了英国,但由于徐志摩已经移情别恋,更加嫌弃张幼仪了。后来,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不顾张幼仪怀孕的现实,逼着张幼仪和他离婚,张幼仪生下她们的次子彼得后,和徐志摩选择了协商离婚。

张幼仪和徐志摩离婚后,不久回到了国内,到东吴大学教授德文。1928年,张幼仪又担任了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开始在事业上平步青云,后来又嫁给了医师苏纪之,结局不错。在苏纪之1972年病逝后,张幼仪搬往美国和家人团聚,晚境不错。

二、林徽因

徐志摩在英国爱上林徽因后,为追求林徽因,逼着张幼仪离婚,但林徽因并没有选择和徐志摩结婚。

和林徽因有瓜葛的男人有3个,才子徐志摩、哲学家金岳霖和建筑学家梁思成。这3人中,林徽因爱上了金岳霖和梁思成,所以她对梁思成说:“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对她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

最终林徽因选择了梁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人感情的升华,是发生在1923年,梁思成骑摩托车摔倒受伤后,林徽因陪在医院照顾梁思成,这让两人的感情快速升华,最终林徽因选择嫁给了梁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成都是建筑学家,情趣相同,为我国的古建筑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陆小曼

陆小曼的父亲是民国财政部赋税司司长陆建三,后来弃政从商,做了一家银行的总经理。陆小曼19岁的时候,嫁给了武官王赓,两人结婚3年后,王赓升任哈尔滨警厅厅长,他赴任前,将妻子陆小曼托付给好友徐志摩照顾,但不久之后,这一托付,让陆小曼变成了徐志摩的爱人。得知真相后,王赓选择放手成全徐志摩和陆小曼,他和陆小曼离了婚,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了。

徐志摩去世的时候,他的妻子正是陆小曼。徐志摩死后,陆小曼因为吸食鸦片,花费巨大,所以选择和富家子弟翁瑞午在一起,两人经常在一起吞云吐雾。这种坠落生活让徐志摩的好友非常不满,他们请胡适出面劝说陆小曼,但陆小曼拒绝离开翁瑞午,也不愿让胡适出钱供养她。

翁瑞午是个花花公子,只贪图陆小曼的美貌,自然不会照顾陆小曼一生,陆小曼的晚年很凄凉,在1965年去世,她想将自己和徐志摩合葬,但都没人接管她的骨灰,她的遗愿自然难以实现。

四、凌叔华

凌叔华是位才女。泰戈尔访问中国期间,他在徐志摩的要求下,给徐志摩和林徽因做个中间人,泰戈尔答应了徐志摩,但被林徽因婉拒了。泰戈尔访问燕京大学期间,被校方安排在了凌叔华家接待。凌叔华落落大方,举止自如,引起了泰戈尔和徐志摩的注意,泰戈尔怂恿徐志摩追求凌叔华。

但两人的感情没有多大进展。这个时候,陈西滢也在追求凌叔华,凌叔华还发现徐志摩同时追求她和陆小曼两人,所以她很快止损,退出了这段三角恋,凌叔华嫁给了陈西滢,这段感情也就无疾而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1853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4
下一篇2023-07-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