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是刘邦的结发妻子,在刘邦建立大汉之后,她被封为了皇后,她的儿子刘盈被封为了太子。
吕后也是刘邦的政治好搭档,夫妻两人一唱一和,把大汉帝国治理的井井有条。对于那些头上长有反骨的诸侯王,他们也是进行联合打压。
像韩信、彭越这样的有功之臣,刘邦是不忍杀害的,怕背负滥杀功臣的罪名。但是,吕后不怕,她把韩信跟灭族了,也建议刘邦灭了彭越的族。
这样的吕后可以说是以狠辣著称的,同时也证明她是一个懂政治的女人,刘邦把江山交给她也是放心的。
当然了刘邦去世之后,汉惠帝刘盈登基,吕后背后掌权!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吕后掌权之后,她这样强势的人,也是会被人欺负的,这个欺负她的人就是匈奴冒顿大单于。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汉惠帝四年,匈奴单于给吕后写来了一封信!
大意就是说自己在大漠里很是寂寞,也没有一个女人给自己一起生活,感觉人生没有什么乐趣。他听说吕后死了丈夫,想来吕后和他应该是差不多的,空虚寂寞冷。所以,他问吕后是不是要一起搭伙过日子,他来大汉入赘也可以,吕后去匈奴找他也行。
总之,就是一封挑衅信!
匈奴单于之所以写这样的信,肯定是做好了要和大汉作战的准备,他的本意是想要挑起战争,就看吕后上不上这个当了。
吕后哪里受过这样的气呀?她看了信之后气得浑身发抖!吕后召集了群臣,要讨论如何应对?
在所有的群臣当中,樊哙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是吕后的妹夫呀,现在刘邦死了,吕后受欺负了,他这个男人就应该站出来了。
樊哙看了信,告诉吕后啥也别说了,给我十万士兵我可以横扫匈奴。
若是当时大汉真的有这样的国力,刘邦也不会实行屈辱性的“和亲”政策,给匈奴送去美女和财宝,只为了求和。
樊哙的话听了是让吕后解气的,但是,能不能打这个仗吕后还得听听其他人怎么说,毕竟打仗不是儿戏呀,况且匈奴是异常的强大!
事实上当时很多大臣也没有了意见,毕竟吕后受侮辱了,若是不给吕后出气,让吕后下不了台面,吕后也不会放过他们的。
发言的人很少。
这时只听一个叫季布的人说道:“樊哙说的是亡国之言,这样的人应该被拉出去斩了。”
紧接着季布说当年高祖带领32万大军,还被匈奴围在了白登山差点没有回去,你樊哙何德何能?难道比高祖刘邦都要厉害吗?还要带领10万大军横走匈奴,你这么厉害怎么不上天呀!
季布的话说得有道理,得到了大臣的认可。
现在的大汉国力太弱,不能给匈奴来硬的,毕竟是真的打不过。但是,吕后受了气了,也不能不给吕后台阶下吧。
季布还有话说,匈奴单于就是一个长在大漠里的野人,他们没有文化,没有教养,是不懂礼数的。这样的人说的话,我们怎么能给他们一般见识呢?
言外之意就是这件事就这么算了,也没有别的办法,若是战等强大了再说。吕后一听也是,自己怎么能给匈奴这种不懂礼数的野人一般见识呢?
所以,吕后决定这个仗自己不打了!
当然了为了表示汉匈继续友好,吕后还给匈奴送去了财宝和美女,匈奴单于很高兴,等于是匈奴想要的战争没有挑起来,还得到了一笔封赏。
但是,这一次匈奴的挑衅,对于吕后的影响很大。
大汉不可能长期受匈奴的气,若是想要打败匈奴,就必须要在人数上绝对性的压倒匈奴。到时候我们用车轮战术,就可以把他们给灭了。
经过秦始皇统一六国、秦末大乱、楚汉争霸等长年的征战,汉朝建立后全国的人口只有500多万人,而匈奴有200万,他们的军队还都是骑兵。这就是汉初没有办法挑战匈奴的原因。
很显然汉朝人口不足,就要增加人口了?
如何增加人口呢?
吕后想的办法就是让汉朝的子民多生育子女,具体采取了如下的措施:
1、家里有女儿的,年满15岁的就要嫁人,若是不嫁也可以,但是,要每年缴纳五倍的税赋。等于是若是有一个家庭,有超过15岁的女儿没有出嫁,若是交了税赋家里就没有饭吃了。
说实话多大的产业,也受不了这样的处罚呀,况且女儿早晚都是要嫁人的,所以,到了结婚年龄后,家里有女儿的就把女儿全部嫁出去了。
只要他们嫁出去的早,就会早一些生儿育女,让大汉的人口迅速增加起来。这个政策实施得很成功!
2、一个家庭,若是多生一个孩子,就可以免除这个家庭里两年的徭役,也就是说你每隔两年生一个孩子, 就永远不用付徭役了。
有奖有罚,这就把人们的积极性给调动了起来!
大家早结婚早生子,只为强大大汉帝国,这个策略实施了50多年,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的人口就达到了3200万人。
反过来再看看匈奴,他们的生长环境恶劣,一年总有一些时间是闹饥荒的,孩子夭折的概率太大了。
等于是匈奴的人口没有怎么增长,甚至还有可能倒退。
汉武帝时期大汉3200万子民,匈奴200万人,可以说大汉对匈奴形成了绝对的碾压,在这个时候汉武帝在发动对匈奴的战争,想要打胜仗就容易了。
说白了汉武帝之所以要和匈奴开战,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大汉国力上来了,钱有了人有了粮食有了战马有了。
这个时候大汉根本不把匈奴放在眼里了。
所以,在汉武帝时期匈奴被打的到处逃窜,也就不难理解了。事实上汉武帝的成功,是几代汉帝国掌舵人运作的结果,功劳不仅仅是汉武帝一个人的。吕后、汉文帝、汉景帝,他们都是有作出贡献的。
这样的吕后,绝不是一个狠辣的政治家, 而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
刘邦和吕雉之间的爱情,算是吃了一顿宴席,刘邦就白得了一个老婆。之后算是风雨之后还是走下来了。在刘邦去世之后的三年,匈奴就来了一个求婚信,在信上面明指要娶的人就是刘邦的未亡人吕雉。于是这样让冒顿单于有了一个不好的名声。其实故事真正的含义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这个信无非九十匈奴实在是放肆到不行了,开始挑衅大汉。
书信当中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开分析这个事情,首先第一个部分也就是本文当中最基础的部分,那就是求娶吕雉。在内容上看,就是一个单身汉在向一个寡妇求婚,原本是没有什么的,但是两人都是比较高段位的选手,这样的话,毕竟还是有点引人瞩目的。其次文章当中的有些文字的使用,让这个求婚看上去很并不简单,甚至是侮辱。
其实吕雉是第一个看到这个信的人,看完之后扬言就要杀了来者,可想而知内容是多么的粗俗。要是按照吕雉的暴脾气,要不是陈子们拦着,估计已经和匈奴打起来了。吕雉的妹夫,也是大汉的臣子樊哙说,只要是给他十万兵马,就能替大汉扫平匈奴。
正在吕雉考虑的时候,有一个人算是最先反应过来了,这个人就是史书上的刘敬,他张口就说,汉高祖了刘邦原先带着三十二万的人马,在白登山还被围困了七天七夜,现在只用十万兵马恐怕是没有用处的,除非你比汉高祖还要厉害,这话算是点醒了大家,瞬间也明白了,刘邦去世之后,确实不利于汉朝的发展,这也让匈奴钻了空子,而且人家现在这么厉害,主要也是因为人家手里有资本。吕雉也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于是给对方发了一封回信。
信件的主要内容就是,我感谢你没有忘记我,但是我现在已经是年老色衰了,牙齿都快要掉了,行动也开始变得迟缓,恐怕不是你最好的选择。
对于这个事件,当时的很多史官都觉得这是一个侮辱性的信件,但是毕竟对方这样做,也是有理由。匈奴在地理位置上不占优势,早就想为了自己的子民谋求更好的福利了,要是吕后不够聪明的话,估计这个仗就非打不可了,到时候谁输谁赢,那就有未可知了。
换一个角度来讲,要是按照匈奴的的风俗习惯的话,在兄弟去世之后,自己的弟弟是可以继承哥哥的妻子的,原先刘邦和人家就拜过把子,人家这样做也是有点道理的。这是其一,其二,匈奴也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聚居地,而且他们认为只要是娶了吕雉,那么汉朝就算是偷梁换柱变成了匈奴的了,这个算盘还是打的很响的。最终匈奴接到回信之后,也给吕后重新送了一封信,大意是,我不知道中国的习俗,我这样的行为,确实是唐突了,但是感谢吕雉你可以不计前嫌。匈奴为了表示的诚意,还送来了几匹好马,算是一种道歉吧。
这个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尘埃落定了, 要是没有刘敬,估计这个事情就闹大了。
在史书中曾经记载着一件事,那就是在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匈奴的冒顿单于给守寡的吕后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内容让整个汉朝,从吕后以下的所有人,都感觉遭受了奇耻大辱。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封求爱的信。这封信的具体内容在《汉书匈奴传》中有所记载,内容如下:
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这封信的意思就是说,冒顿单于说自己是生长在北方旷野草原的君主,对中国十分仰慕,非常想到中国来。听说吕后丧夫,而自己也正好死了妻子,所以两个失去配偶而闷闷不乐的人,正好能够凑成一对,共同生活。
如果是在现在的时代,这样的信大家可能会付之一笑。可是,在那个时代,而且还是在两个国家的君主之间写这样的信,那么背后的含义就不一般了。
在汉朝的君臣看来,这简直是对自己国家的奇耻大辱。吕后是什么人?是汉高祖刘邦的遗孀,而且是当时西汉的实际统治者。不要说向她求爱,哪怕是有这种念头都是大不敬的。更何况写求爱信的人,是被汉朝人认为是夷狄的匈奴首领冒顿单于。这就更令汉朝人感到受到了羞辱。
于是吕后十分生气的把这封信让大家看。吕后的意见是斩了匈奴的使者,发兵讨伐匈奴。樊哙作为掌握兵权的人,也是吕后的妹夫,当然表现得更是义愤填膺。他主动请缨,说要率领十万人马,横行匈奴,报仇雪恨。
但是,也有头脑冷静的人。季布当时就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樊哙可斩也。因为当年刘邦率领三十二万人马还被匈奴包围在平城,那个时候樊哙在现场都不能解围。现在樊哙却说要率领十万人马就横扫匈奴,这是当着吕后的面欺骗吕后。然后为吕后下台阶说,匈奴就跟禽兽一样,听他们说好话不足以高兴,听他们的坏话也不足以生气。
吕后听了季布的话冷静下来,就按照季布的话下了台阶。她就按照冒顿单于的口气回了一封信回去。这封信是这样说的:
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而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
冒顿得到这封信后,于是又派使者向吕后道歉,说自己不知道中原的礼仪,冒犯了吕后,多些吕后的谅解。于是两家商议和亲,此事也就告一段落。
在这整个事件中,汉朝君臣始终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过经过双方力量对比之后,选择了隐忍的态度。吕后回信委婉的拒绝了冒顿的求婚,自谦是因为自己年纪太大,不足以侍奉冒顿。并且还说,如果冒顿想要来中原,那么这里也备有车马等待他的驾临。这样的回信绵里藏针,让冒顿感到了压力,所以冒顿才道歉求和。
如果我们从冒顿的立场出发,我们就能够明白冒顿的实际用意。他并不是图谋吕后的婚姻,他图谋的是汉室的江山。在匈奴的风俗里,对婚姻是有着自己的风俗的。一般是父亲死了,儿子娶他的后妻。而兄长死了,兄弟娶他的妻子。女人在匈奴中,是掌握着财权的。因此,在匈奴娶妻子,这个女人手中掌握的财产是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在当年横行欧洲的阿提拉,就为了迎娶西罗马帝国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的姊姊霍诺利亚,和西罗马帝国进行了多年的战争。这是因为,阿提拉要求将西罗马帝国的一半管治权作为嫁妆。在这些游牧民族看来,女人婚姻的价值,和她拥有的嫁妆成正比。
而当时的冒顿单于,看吕后就是这样的眼光。他迎娶吕后,图谋的是吕后的嫁妆。这嫁妆可以是金钱财产,也可以是汉朝的国土。他是以自己民族的风俗来处理这件事,所以感觉也无可厚非。
不过,如果冒顿是一个冒失的匈奴首领,那么这件事也就如此了。但是,冒顿不是那种头脑简单的人,他在历史上,是以武力和智慧将匈奴带入辉煌的人。他绝不可能做事如此简单,他是在以匈奴的风俗做掩护,来掩盖他的真实意图。
他的真实意图就是试探汉朝的虚实。他用这样的举动,给汉朝君臣出了一道难题,看汉朝君臣如何解答。如果汉朝君臣不自量力,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采取强硬措施,那么正中冒顿的下怀。这说明汉朝君臣没有贤明的人,可以去欺压它。
如果汉朝忍气吞声,咽下了侮辱,那么冒顿的侵袭会来得更快。他会以武力为后盾,对汉朝实施一轮又一轮的讹诈。就如同后世的阿提拉对西罗马帝国一样。
因此,吕后君臣经过深思熟虑,采取了最稳妥的方式。吕后假装对冒顿的来信的真实含义不理会,只是说自己身体的问题,婉转的拒绝了冒顿的请求。而在回信的末尾,暗含深意的表示了自己不屈的决心。
这使得冒顿的试探完全遭到了挫败。冒顿在探明了汉朝的虚实后,感觉汉朝并不好对付。于是放弃了武力的手段,以自己不知道汉朝的礼仪下台阶,转而采取和亲。于是,一场可能引发战争的事件,就这样云淡风轻地消散了。
结语:
在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匈奴冒顿单于向吕后写求爱信,表面上是依照他们民族的风俗,觊觎吕后的陪嫁。实际上,是以这种方式,对当时的汉朝进行试探。如果应对失策的话,会招来连绵的战争。
这是因为当刘邦去世之后,汉朝的政局肯定会发生不稳定的情况。冒顿用这种方式,来看看汉朝内部的稳定性。同时,冒顿也要从汉朝的回复中,去判断汉朝君臣的对形势的判断能力,对事件的处置能力。
当汉朝君臣的回复到来后,冒顿认为,汉朝的政局还是十分稳定的。而且吕后对局势的掌控能力实出他的意外。汉朝不卑不亢的举措让冒顿无懈可击。因此,冒顿收敛了他的野心,转而用不了解汉朝的礼仪做借口,对吕后道歉。这样,双方通过外交手段,化解了一场危机。放弃了武力手段的冒顿,采纳了汉朝的和亲政策,双方继续保持相对和平的态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