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化婚礼应该拥有怎样的仪式

佛化婚礼应该拥有怎样的仪式,第1张

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本站特约评论员李利安教授:以四摄为主题 制定灵活礼仪

契理契机是一个基本原则,契理更重要,也就是在顺应民众婚礼要求的同时,一定要坚持佛教理论的基本原则,将佛教的精神贯穿其中。我建议除了一些基本的环节外,核心的部分可以考虑以大乘菩萨道的四摄为主题制定一个相对灵活的礼仪。其中的布施要谨慎把握,我的想法是布施主要是一对新人对寺院或对社会慈善的布施,但一定要有上限规定,以防止攀比和其他俗化倾向。父母和朋友的礼金不宜在这个环节作为布施出现。新人对寺庙的或参加婚礼僧人的酬金也不宜以布施的形式出现,可以按照佛教固有的形式去回报。爱语主要是对对方的赞扬、欣赏、鼓励等话语,既包括新人之间,也包括父母与一对新人之间,还包括来宾(最好是新人的长辈和晚辈的来宾)与新人之间。利行则由僧人来表达对新人以后学佛、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行为的基本原则的开示和祝福。同事则由同新人在一起的同事和朋友(最好是同辈的)来表达共苦乐、分祸福的心愿。四项的名称可以改变。法师只参加四摄的环节,其他时间以不出现为宜,以显威严高贵。

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婚礼,四摄环节的贯穿可以稍微照顾年龄的不同,灵活处理。关键是不同人群,对非常虔诚的佛教信徒来说,以庄严肃穆为好;对开朗活泼的信徒来说,应该注意气氛的活跃欢快。

可以考虑编辑一段专用于婚礼的佛教开示文字,涵盖佛教真俗二谛、福慧双修的基本精神,既通俗易懂又严谨庄重,不求绝对统一,但要防止随意,可为诗歌,也可为散文。由法师念诵,再由新人合诵。并印制成精美小型传单或礼品,作为新人给来宾的回赠,发送给所有来宾。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教研室主任、佛教在线特约评论员张文良教授:日本的佛教婚礼

但如果说日本人的婚丧嫁娶与宗教无缘,那又不是事实。实际上,日本无论是传统上还是在现实中,宗教特别是佛教、神道教、基督教都渗透到日本人的生活中,深刻影响到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前些年,日本政府曾做过一次国民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人的总人口虽然只有一亿两千万,但信教人数却达到两亿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有两个:一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宗教不单是教祖、教义、教团,同时是一种习惯、一种风俗、一种文化。过元旦到神社参拜、盂兰盆节扫墓等既是一种宗教仪式,也是一种风俗。如果把参与这些活动都是为宗教信仰,则日本国民几乎都是信仰者。二是,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不是排他的,佛教信仰者同时可以是神道信仰者,甚至也可以是基督教信仰者。这也与日本宗教的特殊生态分不可。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日本的宗教虽然都与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各宗教又形成一种分工体制,即在孩子出生、成长的阶段,父母往往带孩子到神社去祈祷神的保佑;而长大成人到结婚年龄,又到教堂举行婚礼,让上帝见证两人长相守的誓言;过世之后,又在寺院举行葬礼,希望往生极乐世界,与祖先共同长眠寺院的墓地。因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日本人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宗教,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以上的信仰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佛教与神道教、基督教在与日本人的生活相关联方面中有所分工,但情况不是绝对的。具体到婚礼而言,年轻人固然多选择基督教的方式,但佛教婚礼、神道教的婚礼同样有很大市场。那些与佛教关系密切的家庭,如本身就是僧侣者(日本僧侣可以结婚),或者男方或女方出身于寺院者大都在寺院举行婚礼。

佛教的婚礼多在寺院举行,也有将僧侣请到家里,在佛坛前面进行的。有些专门经营婚礼业务的公司也在公民馆、饭店等设置佛坛,为新婚者举行佛教式的婚礼。按照佛教的理念,结婚双方是前世就结下的缘分,通过佛陀的见证,不仅是今世而且在来世也要在一起。

日莲宗寺院经王寺举行婚礼的特色是有佛教音乐和雅乐的演奏。在装饰着白色和红色鲜花的本堂,雅音缭绕、百花飘香,不仅是新郎新娘,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也如同经过一次精神的洗礼。

在传统佛教之外,战后发展迅速的新兴宗教也大都举行佛教婚礼。如创价学会的会员一般在各地的创价学会的会馆举行婚礼,特别是男女双方都是会员的场合。这种婚礼往往要唱念南无妙法莲华经,所遵奉的本尊也是日莲大圣人。这种婚礼往往成为家庭成员确认、强化自己信仰的手段。

澳洲法界佛学会会长、本站特约评论员行愿法师:简单隆重、庄严脱俗的佛化婚礼仪式略议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在家佛教徒,希望与自己的伴侣能够在寺院举办佛化婚礼,得到三宝的加被,得到师长、父母、同参、道友以及师兄弟们的祝福。当然,也是通过佛化婚礼这种形式,让男女双方的爱永结同心,兑现爱的承诺,组建幸福美满的人间佛化家庭。

据我所知,一些要求举行佛化婚礼的夫妇,大多为在家佛教修行者,今生的结合是过去世所结的善缘,因此,他们彼此很容易理解,也互相的支持,有共同在家学佛的心愿。从佛教人天善法来说,应该是值得提倡的,也是众生欢喜佛欢喜,对社会安定有着一定积极意义的好事。

但是,由于佛化婚礼在佛教经典中没有明确的依据,所以,对于佛化婚礼的仪式仪轨,目前佛教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不过,按照世间法的程序,需要举行佛化婚礼的夫妇,首先要遵循各个国家婚姻法的规定。佛化婚礼男女双方都必须在国家法律下注册登记正式结婚,然后,才到佛教寺院恳请三宝加被,由寺院的住持长老法师为其祝福。

通常,为其祝福的法师,应该清楚了知这对夫妇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他们的具体需求,以佛教缘起的法则,依佛教菩萨道的精神,建设人间净土普渡有缘众生,用佛法的方便形式,接引他们前来学佛。

僧伽为三宝的代表者,代表三宝给予新人祝福。主持仪式的法师特别要注重佛教法义,既契理又契机,可根据新人们的具体情况,为他们安排简单、隆重、庄严的佛化婚礼仪式。

在西方国家的北传佛教寺院,一般把佛化婚礼仪式分为二种:

1、对没有皈依三宝的新人,主持仪式的法师要先为其传授三皈依皈依佛、法、僧三宝,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吸食毒品(不饮酒)。

2、对于已经皈依三宝、受持五戒的在家佛教徒,通常按正常的佛教仪式为其举行佛化婚礼。例如:新人礼佛、上香、供养三宝,礼请和尚主法等。佛化婚礼的男女双方宣誓持守五戒要终身相敬如宾,在三宝恩光加被中,以及父母、师长、亲人、朋友们的祝福下,结为合法的夫妇,以爱情相助,以修道为因缘互相共勉、互相关照。

佛化婚礼的仪式务必要做到简单又隆重、庄严且脱俗,体现出佛陀人间佛教以人为本,净化人们心灵为主的人文精神,以及佛化家庭男女双方携手同修行的佛化因缘。

一般情况下,西方北传佛教寺院佛化婚礼仪式的基本程序大体如此:

第一, 新郎新娘在佛像前虔诚的礼佛、敬香、献灯、献花、献果,供养佛法僧三宝。

第二, 司仪宣布,礼请住持和尚上座,主持祝福仪式。

第三, 主持的法师给予新人祝福,并慈悲的为其开示佛陀的教法。

第四, 新人的父母、师长、友人代表给予新人祝福。

第五, 新人礼谢和尚、师长、友人。

第六, 仪式结束,新人与主礼和尚、父母、师长、友人等拍全体照以资纪念。

以上就是在西方国家北传佛教寺院的佛化婚礼仪式议程,仅提供给诸位参考。

澳洲法界佛学会 释行愿

佛陀,佛教的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佛陀简称为佛,其意为“觉悟者”。因此,佛陀变为对悉达多的称呼。依据佛典中的记载,以及传统的见解,佛陀是雅利安族的白种人。

在古代的印度,一个小小的城市国家,迦毗罗卫城,降生了一位王子,名叫悉达多,后来出家修道,成了无上智慧的彻悟者,也成了无量福德的圆满者,更成了最高人格的究竟者,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因为他是出生于释迦族的一位圣人,故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佛陀不是人格的神,更不是所谓创造宇宙及主宰宇宙的上帝,或所谓上帝的“道成肉身”。佛陀是人完成的,如能依照佛陀所说的修行方法,切实做去,便有成为佛陀的可能,到了佛陀的境界,虽然也能发挥出种种的神迹,但那不是佛陀重视的东西,最要紧的是佛陀的完美人格和从彻悟中发出的伟大智慧。佛陀以人间的肉身,完成无上的佛果,正是以身示范,鼓励有志学佛的人们,及时以此人间的肉身,追求无上的佛果。

佛陀既有肉身,所以他是实际上的历史人物。唯其由于古代的印度,不重视历史年代的记录,故对释迦佛陀,确切的生灭年月,不易追查。但在佛典的记载方面以及碑记方面,对于佛陀的年代,有着各种不同的传说。根据近世学者的考证结果,已认定佛陀降生于公元前五百六十年顷,入灭于公元前四百八十年之世。

佛陀的出生地,即是现在尼泊尔境内的毕拍罗婆地方,是在北纬二十度三十七分,东经八十三度八分之处。他自己的国家名为迦毗罗卫,当时的北印度,已经没有统一性的大王国,在中印度方面,与迦毗罗卫城邦邻近的,以萨罗国的国力最强大,到了佛陀的晚年,迦毗罗卫即被它征服,后来又由东方的摩羯陀国打败了萨罗国,建立了更大的帝国。至于佛陀的一生,也就是活跃在这个恒河中游的地域之中,大概不出东西四百公里,南北三百公里的范围。若以今天的交通而言,那个范围,的确不大;然在当时的印度,能够兼顾到这样大的教化区域,实在很不容易了。

佛陀的父亲,名叫净饭王,他的父亲,另有三位兄弟,叫做白饭,斛饭以及甘露饭。兄弟四人,均用饭(原义为“乳粥”)来命名,是很有趣的事,原因是当时的印度,以牛乳煮成粥,乃是非常美味的食物。释迦族的国王,最初是由民选产生的,到了佛陀降生之际,国王的传承,已变成以世袭为主了。佛陀是净饭王的长子,故有继承王位的资格。

佛陀的母亲是摩耶夫人,尊称为摩诃摩耶(伟大的摩耶),然在佛陀生后,仅仅一周之后,便去世了。因此,佛陀是在其母亲的胞妹,也是佛陀的姨母及父王的爱护之下,长大成人。不过,当他没有出家之前,大家都称他为悉达多太子。他那位姨母,是和摩耶夫人同时嫁给净饭王的,叫做摩诃波�波提(大爱道)。

佛陀未出家之前,也和常人一样,娶了他舅舅的女儿耶输陀罗(名闻)为妃子,并且生了一位小王子,名叫罗罗。根据“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破僧事”卷三的记载,出家之前的悉达多太子,有三位妃子,一为耶输陀罗,二为乔比迦,三为鹿王。同书卷四又说:尔时菩萨在于宫中,嬉戏之处,私自念言:“我今天有三夫人及六万采女,若不与其为俗乐者,恐诸外人云我不是丈夫,我今当与耶输陀罗共为娱乐,其耶输陀罗因即有妊”。这里所称的菩萨(求悟的人),便是尚未成佛之时的悉达多太子。依照一般的传说,佛子罗�罗是由佛陀指腹怀孕的,站在人间成佛的角度来说,我们宁可相信上述的记载为事实。

近日有网友给我留言说,因遭受感情波折而情绪低落,希望寻求解决的方法,为此,我特别写了《佛教的爱情观》一文以作响应:世间上男女情感的问题,及由之而起的种种烦恼,可以说是数之不清,说之不尽,我们要如何面对?唯有以佛法平等、慈悲、柔软、清净等原则去处理,如此自然就能得到真确的解答。

《诗经》三百篇第一首《周南.关睢》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中描述一位年青人,听到水边有一对水鸟(雎鸠)在一递一声的鸣叫,于是引起了无限的情思,想到自己所恋念的一位在河边采荇菜的姑娘。但他并没有因愁苦而失望,而是想像总有一天把这位「窈窕」:品德贞娴幽静的「淑女」迎娶过来,共同过著美好幸福的生活。

这种朴实真挚的情感,编织成千百年来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可见两情相悦是有情繁衍的基础,海枯石烂是人类爱情的美好追求。但如何能发乎情止乎礼,其中所依据的是人心的善良本性与质量,由此而建立人生伦理的道德准则。

中国儒、释、道三家均以探讨人的价值为最高理想,而情感与欲望都属人之所有。儒家孔、孟讲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夫妇」一伦便是以爱情为核心。夫妇之道,依世间法来说,是天经地义之事。对此,佛教到底抱持何种态度,如何是佛教的爱情观?

欲爱与法爱.小爱与大爱

在原始佛教经论中出现的「爱」,主要是指贪求、渴欲、 等有染污之爱,可说是种种烦恼所以产生的根源。大乘经论中有所谓的无染爱、善爱或慈爱等,包括对亲人、师长之敬爱,以及关怀人类社会一切事物之广大胸襟。而《大智度论》卷七十二也说及欲爱、法爱的区分:

欲爱:指对妻子等的爱念所起贪欲。(此为「小爱」)

法爱:慈爱一切众生所表现的慈悲心。(此为「大爱」)

大乘经论中强调慈爱一切众生为菩萨行。此种无染污的爱的本质,实与大乘菩萨道所特别强调的「慈悲心」或「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相等同。梵语「悲」:原意为「 」,后则由自己的病痛而引申为对他人的病痛与苦恼,有共感而生怜悯不忍之情。梵语「慈」:从「友」而来,意指最深的友情。「慈」与「悲」两者都是对他人无条件的关怀与爱謢。

由此可见,佛教将爱情,转化为更具价值的一种宗教情感。然而正如《六祖坛经》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站在世间的立场,佛教与儒家一样,以人为本,非常注重人伦的关系,所谓「佛由人成」、「人成即佛成」,佛教积极且正面地肯定人间与人生的价值。

情关难过.欲界难出

佛陀告诉我们:「爱不重,不生娑婆。」又称我们人类是「有情众生」,可知人是有情感、有情爱的生命,也就是说,「爱」,是生命的根源。

然而,这世间的「爱」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具体地说,爱是有漏身心的渴望与欲求。爱如绳子,会束缚我们,使我们的身心不得自由;爱似枷锁,会困锁我们,使我们片刻不得安宁;爱更像苦海,所以说「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它可以使我们在苦海里灭顶倾覆。

因此,爱与情及由此而来的婚姻,佛教认为是欲界生死之根本,是最难破除的烦恼。然而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社会习俗中,形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论调,从而令年轻的学佛人在爱情与道情之间,产生了不少矛盾与困惑。事实上,世上的爱情,虽然看似甜蜜,但堕入情网之中,往往是苦多乐少;很多时候,网内的人想要往外跑,而网外的人却要往内钻,在这个过程当中,寻寻觅觅,趺趺碰碰,可是人们依然是乐此不疲,很难做到挥慧剑斩情丝,总是情关难过,欲界难出。就是证到初、二果,也难免因一念男女情爱而再生于人间,何况是道前凡夫?

正如《维摩经》所说:「从痴有爱,是我病生。」一般学佛之人,虽有出离生死的愿望,却被许多与生俱来的爱欲与渴求所束缚;因此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希望六道中的愚痴众生能看破红尘,透脱情网,返途归真。因此,学佛即是遵循如来教法,发愿自己与其他一切众生皆能脱离六道轮回之苦,求得永恒清净的解脱与安乐。这当中,最基本的就是要远离男女情欲的烦恼。

居家学佛.和谐家庭

纵观全部佛法,虽力说男女之爱为欲界生死之根,但并非一概教人不婚不嫁。爱情、婚姻一事,多由前生的习气和业因所决定,能有缘结为夫妻,大部份都是既定的业报。爱情婚姻固能障道,所以出家修行确是最好,若是业力所定,随顺因缘而结婚成家,亦可效法维摩居士,虽有妻子而不著五欲;如果夫妻二人能和谐共处,以佛法互相鼓励、增益,如此则不失为幸福家庭。释迦牟尼佛以一生补处菩萨示现成佛,是在成家之后再出家寻求解脱生死之道的,其中有着深刻的寓义:当时的悉达多太子,看见熟睡中的妃子耶输陀罗,丑态毕露而感悟世间美貌的虚幻与情爱的不实,因而更加强了出离之心。

经教中多处谈及恋爱与婚姻的问题,除了力说爱欲、家庭的过患,引导具缘者出家修行外,同时亦对宜居家学佛者说夫妻和谐之道,如《长阿含经》中《善生经》说夫妻双方应互相「爱敬」,为人丈夫者必须以五事敬妻:

一者「相待以礼」,对妻子予以适度的尊重;

二者「威严不媟」,言行举止合宜得体,不失威严;

三者「衣食随时」,家庭内的衣食所需等一切开销,皆能不令匮乏;

四者「庄严以时」,随时注重自己的衣冠形象和威仪;

五者「委付家内」,男主外,女主内,一切家中事务均尊重妻子的决定,并取得双方的共识。

同样的,为 者,亦应以五事恭敬丈夫:一者先起,二者后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顺,五者先意承旨。如此则能令丈夫安隐、无有忧挂。

总之,男女之间,无论是夫妻或是交往中的朋友,若能本着佛法平等、慈悲、柔软、清净等原则,互相尊重、恭敬、诚信、不欺骗,以礼相待,那么彼此的相处必能平和、安乐。

《玉耶女经》中载佛陀教诫 玉耶女如何尽妇道:

佛告玉耶:「作妇之法,当有五等。何谓为五?一如母妇,二如臣妇,三如妹妇,四者婢妇,五者夫妇。何谓母妇?爱夫如子故,名母妇。何谓臣妇?事夫如君故,名臣妇。何谓妹妇?事夫如兄故,名妹妇。何谓婢妇?事夫如妾故,名婢妇。何谓夫妇?背亲向疏永离所生,恩爱亲昵同心异形,尊奉敬慎无憍慢情,善事内外家殷丰盈,待接宾客称扬善名,最为夫妇之道。」 

对于「同心异形」、矢志不渝的爱情,经中持同情赞赏的态度。

佛陀还以结婚恋爱为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如《须摩提女经》载,佛弟子王舍城美女须摩提,遇信奉外道的满财长者子求婚,不知是否应该下嫁,于是前往请教佛陀,佛陀谓须摩提女若嫁与满财家,当「大度人民不可称计」。须摩提女依佛教导出嫁,后来果然感化大家及满财城多人皈信三宝,得到佛陀的称赞。

大乘经中还多处说挚爱行菩萨道者及菩萨随顺众生爱欲以结缘度化的功德。如《华严经》卷七五说,妙德女因挚爱修菩萨行者威德主太子(释尊前身),求为其妻,而生大功德,「虽以爱染心,供养彼佛子,二百五十劫,不堕三恶趣」。《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载,众尊王菩萨「以地大心执女人手共一床坐」,劝一位爱他的姑娘发菩提心,受到佛的赞叹,谓「成就如是悲心,虽受五欲,不犯众罪」。树提梵志对一女子起悲心,答应她的求爱,为作丈夫十二年后出家,因此「得以超越十百千劫生死众苦」。

又《惟日杂难经》中说「有妇不得道」,又说菩萨娶妇有四因缘:一者「宿命同福」,谓前世已结就夫妇之缘;二者「毕罪」,谓以结婚形式偿还宿债;三者「应当共生男女」,谓有共同生儿育女的业缘;四者「黠人娶妇疾得道」,意谓有智者结婚,反而能成助道之缘,如释尊之娶妇,就有助于道。

学佛青年对爱情、婚姻应有的态度

因此,学佛的青年对待爱情、婚姻问题的基本态度及原则应该是:一、若宿根深厚,欲念淡薄,既无情爱的因缘,且道心坚固,具备出家的各种条件,当然出家修道最为适合。二、如果爱欲较重,又有恋爱结婚之缘,遇到结婚的对像,双方情投意合,这种情况就应该恋爱结婚,居家学佛。若对方不信仰佛教,应以方便耐心引导,渐渐使其接受佛法,双双修学,建设佛化家庭;常怀慈悲、平等心,常为对方着想,尊重、关心对方,可使恋爱更加亲密,夫妻关系更为和谐。但是虽然夫妻恩爱,也应观情爱过患与爱别离之苦,发出离心,居尘不染。在恋爱、家庭生活中,只要善于运用佛法,可以使爱情、家庭生活过得美满幸福。

至于出家佛子,对待异性的诱惑,唯有靠勤修戒定慧三学。严持戒律,摄护根门,谨慎与异性的接触,不受欲尘的诱惑,则内心自少扰动;坚持素食,甚至过午不食,欲望自然减少:坚持坐禅修定,或课诵经行,则浮躁之气自然转化为智慧。只要在禅修中得到身心轻安,享受到禅悦与法乐,则粗劣之情欲,自易伏断。

结语:美好因缘.菩提眷属

修行本来就是为求了生脱死,不入轮回,但谁能保证今生修行必定能成就呢?如果效法佛菩萨行菩萨道,也必须要有愿,重返世间,自利利他。以居士身修行,随顺因缘,婚姻问题在所难免,如果出家修行,自然没有婚姻的障碍与苦恼。居士在家,最好的情况是夫妻共修,共组佛化家庭,成为菩提眷属,了今生之缘,又能共行菩萨道。

所谓「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来共枕眠」;人海茫茫中,从相识到相爱,从相爱到结合为夫妻,在同一个屋檐下过著朝朝暮暮的生活,这是多生多世的缘份。

在《增支部》中,佛陀说:「若夫妇两人,互相信任,宽容和自制,如法生活,互相爱语,他们的幸福会增加,安乐会生起。如果夫妻严守清净戒,怨敌不乱意。如此实践的话,实为共住善男子,善女人。」

既然夫妻是在因缘具足下聚合,就应以同见、同行与同愿为基础,互相接纳,互相感恩与肯定。为美满的因缘,幸福的家庭铺路。佛法鼓励我们发挥「法味同尝」,以慈悲的精神去爱护与勉励身边的人。若能引导终身伴侣成为菩提道上的同修,这将是人间的美满因缘。

特别推荐《佛陀传》。印度54集电视剧,从悉达多的出生,少年求学,成年结婚生子,出家求道,弘法利生,僧团建设,晚年生活,到最后的涅槃,让人深深感受到佛陀慈悲与智慧。

对于修行人来说,在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佛陀修行的各类法门,从呼吸、观、苦行到成就。成就后开始弘法,去繁就简,真正指导生活。深奥大义用最通俗最简单的语言、故事来表达,让人豁然开朗,深受启发。

以下记录佛陀开悟时及开悟后的教导以指引生活。

1这一片叶,日月星都在其中。无阳光,叶子不生。无云朵,雨水不落。无雨水,新叶不长。大地,宇宙,时间,知觉这一切事物,皆如此叶。我也如此叶,从未出生。我们只是昙花一现。因此,我们亦无死。只是消失不见。宇宙万物密不可分。本无差别,是一体。是自然的本质。这片树叶,是我,是我们所有。

第1个梦中。我卧在大地之上,头枕喜马拉雅山王。我左臂置于东大洋,右臂置于西大洋。我的双脚浸于南大洋。

第2个梦中,我依海洋而卧。自我的脐中,生出一棵藤蔓。它不停向上生长,直抵云端。

第3个梦中,不同信仰,不同种姓。不同团体的人们。立在我的足下。

第4个梦中,我看见4种颜色的鸟自四方向我飞来。当他们靠近我时,变换了色彩。变成了灿烂的白色。这预示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将追随于我。

第5个梦中,我看见我站在一座布满泥泞的山上,攀上山顶又走下了山却并未沾污秽。这预示着在这浊世之中,我不染纤尘。

2大地的存在象征着我们能在对立的事物间保持正中。内与外,喜与悲,都是一体的两面。因欲望而感欢愉,终以悲伤结局。生命的意义,众生皆应明悉,唤醒觉知,遨游天河。但你,必须脚踏实地。我明了了,喜悦悲伤,白昼黑夜,善行恶行,真实与虚幻,但 其中关键,在于中道 。那是生命之源,存在于每个人的觉知,不在身外。

3过去我曾经见过繁花无数,而今,我才真正从一朵花中看到了世界。我醒来之时,自然将因我而变。我曾长眠,今已觉醒。 爱因分享而滋长。 我们吃橘子的时候并没有集中精神去感受它。对我们来说,橘子是不真实的,如果橘子是不真实的,吃橘子的我们也是不真实的,这就是不专注。如果我们享用橘子时,能全神贯注,那我们和橘子之间就建立了一种联系。当我们不集中精神吃橘子,我们的意识会在脑海中不停的涌现,我们担心未来,悔恨过去。因此在这一刻,专注吃橘子就显得很重要。我们能这样做,我们就是真实的,我们能从橘子中看到一切,是不觉醒的人无法看到的。觉醒的人能够从一个桔子中看到它整个的生命历程。桔树,春天的花朵,照它生长的阳光,滋润它的雨露,自然万物都在其中。重要的是要用心观察,这个桔子就像我们的人生。同样的一天有24小时,这24个小时要全神贯注,好比专注享用每一瓣桔子。 专注于当下的每一刻,不追忆过去,不妄想未来,仅仅安住在当下的每时每刻。 如此生活,就了解了自己与他人,没有什么不同。明白了这些,我们将友好慈爱的对待他人。有了关爱,人们就能相互包容,也懂得了我们、他人和世间万物,是一种能量,一种来源。

4投石击水,涟漪迭起。微波轻荡,潋滟数里。我与你们同在。

你的心专注的投入在这一刻,不念念追忆过去,不沉浸在未来的幻想中,活在当下吧,就是身心都投进此时此处。

那些都只是佛故意表演给人们看的!佛不是凡人,他没有*欲,他和耶输陀罗结婚,也只是演戏而已。罗睺罗是阿罗汉,他发愿做佛子,佛知道他出世机缘成熟,就以神通力让耶输陀罗怀孕。罗睺罗绝不是佛和妻子*欲所生!而且耶输陀罗也不是一般人,她也是大权示现的菩萨。佛出家之前她怀孕,六年后她才生下罗睺罗。人们以为她出轨了,就让她在梵天神前证明清白。当时古印度有一个说法,如果你想证明清白,就跳进梵天神像前面的火坑,如果你能活着爬出来,就证明梵天保佑你,证明你是清白的。耶输陀罗就抱着罗睺罗跳进火坑,但在她跳下去的那一瞬间,火坑瞬间变成清凉的莲池。人们都看傻了眼,从那才知道原来耶输陀罗也不是普通人。耶输陀罗是发愿七世做佛妻、帮助佛来弘法的,佛的母亲摩耶夫人也是古佛,她也是发愿七世做佛母的。佛出生的时候是从母亲的右肋出生,不是像我们凡人一样从女性下道出生。可见,那些菩萨罗汉们,他们都不是普通人。《梵网经》说释迦牟尼佛这次是8000次来我们人间传教,每次人类到了大劫后,他都来传教一次。《法华经》里也讲过,佛在菩提树下思考怎样才能让人们都接受我这难以置信的教法?可见,佛出家修行,说是思考寻找真理,其实那也是他装个样子而已。他是为了更好的给人们做个表率!不仅如此,就连中国历史上,也有好多古佛出世的例子,例如达摩祖师,他就有一根芦苇过长江、少林寺面壁静坐九年的事迹。还有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大师,他的真实身份是七佛翻译师。他翻译了一辈子佛经,最后他发愿说:我要是翻译的佛经,和佛说的一样,那我毗荼(火化)的时候,我舌头烧不坏。后来他圆寂了,徒弟们把他火化的时候,到最后他的舌头果然没有烧坏。这些大师,也是古佛再来的,他们那些不可思议的事迹,就足以证明佛法是无上圆满的、不可思议的。南无阿弥陀佛(合十)

提起2022年5月哪天结婚好,大家都知道,有人问2022年5月诞生日是否适合结婚2022年5月8日是否适合新人结婚?另外,还有人想问2022年属猴的5月1日结婚好吗?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2022年5月21日适合结婚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年5月诞生日是否适合结婚年5月8日是否适合新人结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年5月哪天结婚好

1、年5月诞生日是否适合结婚年5月8日是否适合新人结婚?

2、年5月哪天结婚好:年属猴的5月1日结婚好吗?

从这两个人的属相来看一个是属鸡的一个是属猴,他们的属相不是婚配。俗话说得好鸡猴不到头啊。要想知道在年几月份结婚,必须知道他俩的生辰八字,用他俩的生辰八字来推断她几月份结婚是,不然是推断不出来的,光根据他俩的属相我也选不出来他俩的结婚吉日。

3、年5月哪天结婚好:年5月21日适合结婚吗

4、年5月哪天结婚好:年数羊男k和属5月份哪天结婚好

2022年五月份结婚好日子。

5、年5月哪天结婚好:属虎的本命年年五月二十七那天结婚好

6、年5月哪天结婚好:年适合结婚吗

一、年是年吗

年不是年,无立春的年份才能称为年,年是有立春,这一年的立春时间是阳历的2月4日,没有遇到年头也没有遇到年尾。2022年5月2号能结婚吗。

二、年适合结婚么

1、一月

年1月3日农历年腊月初一星期一2022年5月21日结婚。

年1月9日农历年腊月初七星期日双2022年5月份宜结婚的日子。

2、二月2022年四月初八结婚。

年2月2日农历年正月初二星期三

年2月4日农历年正月初四星期五2022年五月份结婚吉日查询。

2022年5月21日适合结婚吗

3、三月

年3月3日农历年二月初一星期四

年3月4日农历年二月初二星期五2022年3月哪天结婚好。

4、四月

年4月5日农历年三月初五星期二2022年5月1号宜嫁娶吗。

年4月14日农历年三月十四星期四

5、五月

年5月1日农历年四月初一星期日

年5月4日农历年四月初四星期三2022年5月2日是大吉日吗。

6、六月2022年6月上等嫁娶日。

年5月1日农历年四月初一星期日

年5月4日农历年四月初四星期三2022年五月份哪天结婚日子好。

7、七月

年7月1日农历年六月初三星期五

年7月2日农历年六月初四星期六

8、八月2022年最准老黄历。

年7月1日农历年六月初三星期五2022年上等嫁娶日5月份。

年7月2日农历年六月初四星期六

9、九月

年9月1日农历年八月初六星期四2022年上等嫁娶日。

年9月2日农历年八月初七星期五

10、十月2022年5月宜婚嫁吉日。

年10月3日农历年九月初八星期一

年10月7日农历年九月十二星期五

11、十一月2022年5月15日结婚吉日。

年11月1日农历年十月初八星期二

年11月9日农历年十月十六星期三

12、十二月2022年结婚黄道吉日表。

年12月3日农历年十一月初十星期六2022年属虎几月结婚好。

年12月4日农历年十一月十一星期日

三、适合结婚的属相

1、属鼠:遇到合适的人

属鼠人在年一旦遇到了合适的人了,他们就可以结婚了。属鼠人才不在乎那么多,他们觉得感情也是随时可以在婚后培养的。有的人婚前了解那么多又如何,婚后还不是闹得不可开交的。而有的人虽然不需要了解,但是因为情商很高,能够轻而易举的化解一切的问题。2022年5月老黄历。

2、属虎:需要家庭支持

属虎人不要看他们永远都是一副很彪悍的样子,其实他们内心也是非常的脆弱的。尤其是在事业上受挫之后,属虎人回到家还要自己独自去面对很多事,这会让他们变得烦躁。因此在年,属虎人要是能够成立家庭,那么他们就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去拼搏了。

3、属羊:对事业有帮助2022年属兔几月份结婚合适。

属羊人的事业在年会陷入瓶颈,这对于一个把事业看得特别重的人来说,对他们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所以在这个时候,属羊人是挺适合去结婚的,因为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在事业上给予他们帮助的人的话,属羊才能够振作起精神,能够变得更加的的。

4、属鸡:多一个陪伴的人

属鸡人在年很适合婚嫁,是因为他们因此从此多一个陪伴的人。白天里,属鸡人是特别有干劲的一个人,他们一心都扑在事业上了。但是在夜晚,属鸡人就挺容易多愁善感的,要是能够遇到一个对的人,能够给予属鸡人陪伴,那么他们就能够安心的做事了。2022年96年属鼠结婚大利月。

以上就是与年5月诞生日是否适合结婚年5月8日是否适合新人结婚?相关内容,是关于2022年5月诞生日是否适合结婚2022年5月8日是否适合新人结婚?的分享。看完2022年5月哪天结婚好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资料和佛经是两个不同的版本,释迦摩尼先生为了印度周边国家的影响很大。不愧是一代宗师。我信佛多年,后来我就不信了。因为有一点可以确定,释迦牟尼是人类,因为人类很聪明。就凭这一点,我就不信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4024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2
下一篇2023-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