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天的京剧不受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喜欢,该如何传承京剧?

为什么今天的京剧不受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喜欢,该如何传承京剧?,第1张

京剧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国“四大国粹”之首。她源自中国传统戏剧,形成于清代,在民国达到巅峰。之后潮起潮落,时至今日,京剧艺术趋向小众化。

如何传承和创新京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弘扬京剧艺术,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探索融媒时代的京剧文化传播,在近年来的京剧艺术教育圈刮起一股清新之风。

当今年代,各种新的艺术门类百花齐放,特别是快餐型的艺术更有市场,传统文化艺术确实有衰败的趋势,京剧也不例外。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趣味、价值取向、文化艺术修养、传播方式都在发展变化,这无可厚非,但是京剧艺术作为国粹还应该有她的地位,不应该失传。

这些年,由于国家的提倡和京剧人的努力,京剧艺术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喜爱,逐渐在恢复她作为国粹的影响力,使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如果我从小娃娃们开始抓起,让她们在耳濡目染中,近距离的接触京剧,了解京剧,进而爱上京剧,京剧就有更大的希望。

我们说京剧是国粹,就是因为她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学习京剧就打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不管将来是不是当京剧演员,都是能受益的。

首先,从京剧中,能听到看到很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很多动人的历史故事。这和看书不一样,是生动鲜活地演出来的。比如《赵氏孤儿》《将相和》《空城计》《斩马谡》《失街亭》等等,都能帮助你学习历史文化。

第二,能知道很多有趣而又优美的神话,培养想象力和浪漫情怀。如《西游记》里的《美猴王》《收大鹏》,还有《八仙过海》《白蛇传》等等。它们让神话从书里跳出来,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你的面前,感受会更深刻。

第三,是她蕴藏着深厚的精神文化传统。我们能从京剧中学到很多好的品德。比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友善仁爱、忠诚正直、高洁坚贞等优良的道德传统。如《金玉奴》《秦香莲》《铁弓缘》等等。还有特别重要的是,走进了艺术宝库,受到传统美学的熏陶。京剧那高雅的唱词,优美的唱腔,动人的音乐,华丽的舞姿、身段、化妆都很高的语言、美术、音乐、表演、舞蹈等方面的艺术价值,最能培养一个人的艺术素养,也是学习唱歌、跳舞、表演的基础性训练。

总之,有了京剧的基本功,对于学习哪一门艺术都有突出的优势。

京剧的音乐作为京剧的精华所在,从组成的内容来讲,共包含四个部分,即打击乐,曲牌,唱腔,念白。

一.打击乐

打击乐是通过演奏人员对特定的乐器进行敲打而发出声音,自成体系并以节奏音响带动全局,贯穿全剧。京剧武场即打击乐主要由鼓板,大锣,小锣和拨四件乐器组成,通常称为“武场四大件”。鼓和板的有机结合,形成打击乐的指挥中心。大锣的声音响亮而且余音缭绕,小锣声音清脆委婉,要拨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要在大锣,小锣的配合下演奏,以加强演出的节奏感。而京剧乐队的另一部分,是由管弦乐队组成,又称文场,文场主要由京胡,京二胡,月琴,小三弦四种弦乐器组成,通常称为“文场四大件”。

时下流行的中国风就是在流行乐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歌曲在配乐上常常运用到京剧中的文武大件。如年轻一代最喜爱的周杰伦在《双截棍》中使用了二胡,《龙拳》使用了大鼓,台湾歌手吴克群在《将军令》中使用小锣,唢呐,王力宏在最新专辑《盖世英雄》中大量使用京胡,京二胡等。

二.曲牌

曲牌是传统的填词,制谱时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成“牌子”。实际上就是京剧中的配乐音乐,主要作用是配合动作,渲染剧情,制造气氛,吸引观众,是辅助京剧演唱的重要手段。京剧演出中,演唱时的音乐伴奏大部分是“板腔体”的唱腔音乐,表演时的音乐伴奏大部分是“曲牌体”的音乐。

曲牌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其名称的来源各不相同,有的是以地名命名,如梁州序福州歌等,有的是以曲牌的节奏特点命名,如节节高,有的是因为字面错讹,转义为名,如朝天子原为著名牡丹品种“朝天紫”,讹为“朝天子”等等。京剧中的曲牌大多是从昆曲中吸收来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按照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情绪来分,又可分为神乐,宴乐,舞乐,军乐,喜乐,哀乐六大类;另一种是根据主要演奏乐器(笛子,唢呐,胡琴)的不同来区分。

现阶段曲牌的运用主要还是局限于京剧等传统戏曲的表演中。值得一提的是由胡琴为主要演奏乐器的大型曲牌夜深沉用在《霸王别姬》虞姬舞剑一场,曲牌的音乐风格犹如起名字,深沉,激越,耐人寻味。

而从小在美国长大,深受西洋音乐影响的偶像歌手王力宏通过**《霸王别姬》第一次接触到中国戏曲,美丽的身段奇特的唱腔以及中国式凄美的爱情故事深深的震憾了他,他希望改变京剧死板印象,让年轻一代的华人听见,古老的传统不一定是死板的,京剧跟现在的流行音乐一样诉说着浪漫的爱情,诉说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它也可以很有趣、很流行。为此他亲自到北京找到《霸王别姬》中霸王的原唱者,京剧名角李岩,录了他的现场演唱加入新歌《盖世英雄》中。(京剧词:霸气傲中原,王者扬烽烟, 力拔山河天, 宏威征凯旋。)当流行乐与“东方歌剧”的京剧相遇,当音乐的形式随时代不断改变,穿过时间的隧道连接古老的戏曲和前卫的嘻哈,萃取东方的神韵,混合西方的节拍,将京剧优美的唱腔与西式hip-pop的唱腔巧妙地融合为一,这不仅仅是曲式、结构、吐字、发音,从头到尾的融合,更是精神的融合。王力宏独创“chinked-out” 乐风(chink是源于英文里歧视中国人的称呼。chinked-out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京剧+嘻哈+英文Rap!让华语音乐的新身分在国际流行乐坛得到共鸣,歌迷听的心中有古典,耳中却更有新意!

将军令是常用于戏曲中的开场音乐和为摆阵等场面伴奏的曲牌,用两支大唢呐吹奏旋律,配以“大锣大鼓”,渲染威武雄壮的气派,并用招军长鸣以壮声势。在民间风俗生活中,民间艺人吹奏此曲以增添节日的热烈气氛。乐曲一开始,低沉浑厚的号筒、大鼓和海锣声相互交织,音乐气氛庄严隆重。继而鼓号齐鸣,雄壮的唢呐声在锣鼓的衬托下,气势宏伟,振奋人心。台湾歌手吴克群也借此曲牌名,在新歌《将军令》中也大玩传统乐器,展示现代人对戏曲的重新认识。(歌词:不同的肤色说不同的话语,相同的节奏有不同的旋律。自己的文化要自己来说明,自己的舞台有我们自己顶。)

三.唱腔

再来谈谈中国戏曲的声腔。从结构上说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曲牌联套体;一类是板式变化体。曲牌的唱腔丰富,曲调优美,但由于宫调,句式,字数等方面的限制,给戏曲创作带来很大的限制,所以慢慢地被板式变化体的戏曲音乐所代替。因为京剧是由鼓和板的敲击来掌握快慢节奏的。击板是“强拍”,击鼓则是“弱拍”,在古代音乐和民间音乐的术语中,把强拍称为“板”,把弱拍成为“眼”,合称为“板眼”。

京剧以“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即所谓的“皮黄腔”。以这种主要腔调为基础,再从板式,曲调伴奏等方面进行变化以求适应剧目演唱的需要,这类唱腔从体制,结构上讲,与曲牌联套体的音乐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是从板式的变化派生出的新的唱腔,所以被称为板式变化体,简称“板腔体”。

“西皮”跳进音程较多,整体音区偏高,其调式多以“宫”调式为主,因此,其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用平缓节奏处理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用轻快或强劲节奏处理时,多表现热烈、激烈的戏剧场面和活泼、激动的人物情绪。相比之下,“二黄”则以级进音程为主,整体音区偏低,其调式多以“商”调式为主,其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节奏缓慢时,多用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忧郁的人物情绪;节奏强劲时,多表现压抑、悲壮的戏剧场面和凄楚、悲愤的人物情绪。

时下,内地流行乐坛新人辈出,制作出许多具有中国风的特色音乐专辑。歌手后弦在《古·玩》整张专辑曲风的骨子里都继承着古典宫调式音乐的脉络,从词,曲上都让大家强烈地感觉到一股青花陶瓷的味道。他首次提出“宫调式”唱法,即古代韵律中的一种音律走向。主打歌曲《西厢》引用名著《西厢记》,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描述出一段带着些诗情画意的青涩爱情,,宫调式的拉音与转音,与西方R&B中的转音技巧的咿呀吟唱,把古代小说般的叙事句式婉婉道来,从开头的黄梅调,到东西方乐器的水乳交融,歌曲中传递着后现代的浪漫感觉,把古代的意境再次提升,十二年前的书生在西厢偶遇**时的情窦初开,十二年后金榜题名回来的人去楼空,一段经典的古代爱情,折射出现代含义的感情线条。

而王力宏在《盖世英雄》中的第一波主打歌曲—《花田错》,歌名取自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派的代表剧目《花田错》,(京剧词:挥毫泼墨爽精神,花田之下遇美人,一片芳魂终入梦,清香满园不知春……)字里浪漫,意蕴委婉。在这首歌中王力宏找到京剧与西洋流行乐不谋而合之处,来自西洋乐风R&B的自由转音其Free的唱法正与京剧里特别将唱词中单个字拉长转音的戏剧性相似,这也正是“花田错”的精采之处。(歌词:当时空成为拥有你,唯一条件,我…又醉… 琥珀色的月,结了霜的泪,我会记得这段岁月……)

板式变化体是的音乐形式,虽然没有了曲牌体中的宫调所带来的各种限制,但由于京剧有四大行当之分,每个行当的演唱形式和风格都有很大的差别,这里主要谈谈真,假嗓的演唱方法。真嗓,亦名大嗓、本嗓。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用真嗓发出的声音称真声。如丹田气经过喉腔时,演员将喉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使之发出比真嗓较高的音调,则称为假嗓。真嗓与假嗓在行腔时衔接自然,不露痕迹,就能使音域宽广,高低音运转自如。京剧的生行(老生、武生、红生)、净行、丑行、老旦等行当,在演唱时均用真嗓。旦角,小生演唱用假嗓,但念白则用真假嗓结合。

在流行音乐中,男歌手在创作上更加大胆,多反串旦角,小生唱腔,即假嗓演唱,穿插于整首音乐之中。

如90年代初一首嫁接了京剧和流行情歌的《One Night In Beijing》,演唱者刘佳慧的花旦唱腔与陈升变“声”京剧老生,堪称京剧和流行音乐完美结合的经典。此歌当年不知感动了多少浪子——戏曲的韵味,加上现代的唱腔,让我们回想到了一个老北京午夜萧瑟的街头,老北京的窑子,抹着胭脂的歌妓,坐在破旧四合院门前的老妇人……(歌词:人说百花地深处,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面容安详的老人,依旧等待着,那出征的归人。)京剧的唱腔如此苍凉、凄惶、撕裂,让人感受到了国粹的魅力。这首歌的意境和词曲,却正合京剧那悲怆的唱腔。当你沉浸在歌声中,某种悲凉的气氛慢慢在你的心底酝酿开来,当乐曲的高潮到来,那种温柔的刺痛,让人回味,反复,夜不能寐,梦回北京。

而擅长玩老歌新唱的天王陶喆将京剧“苏三起解”的流水快板改编成一曲《susan说》,并在过门伴奏中加入假嗓演唱“苏三起解”片段。(苏三离开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口心惨淡,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周杰伦在《以父之名》中首次加入了京剧青衣的唱腔,又为《霍元甲》献出京剧花旦女声唱腔。

四.念白

念白就是说话,是京剧中与歌唱 并列的艺术手段,京剧念白是一种散文体的语言与韵文体的唱词不同,但由于她具有音乐性,所以听起来能够产生美感。京剧有一位前辈叫余叔岩,是唱老生的,是谭鑫培先生的弟子。他的唱法被京剧老生行的后学者称为圭臬法帖。他说过一句名言:“唱的最高境界,就是念。”京剧的韵白又主要有韵白,京白和方言白。

京剧念白不象唱腔的轻重缓急有曲谱在制约着,它全凭演员对词句的理解与感受,加上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过硬的口腔功夫,才能念出鲜明的节奏和符合人物情节的语调来。

而流行乐中大量的RAP念白同样也是歌手对于歌曲的深情表白。我认为时下最成功的是陶喆《susan说》中将“苏三”改为同音谐音“Susan”,并对苏三的故事感怀而创作RAP新词。(RAP新词:苏三离了洪桐县,挂了个牌子在那大街前,被那凶恶群众包围,稍微等一下,过往的君子请你听我言,哪一位去我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转,就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一只狗一只马,我当报还,come on。不在乎爱情里伤痛在所难免,一个人却一个世界。Oh-我怀疑你像我动摇过几遍,是否爱本来嬗变。)传统与流行,古代和现代,奇妙的联系,奇妙的心痛。见证情人穿越时空的坚贞诺言。

结语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曾经说过:“音乐无国界,任何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融会贯通才是生命力。我们相当欢迎蕴涵有京剧文化因素的各种表达形式,而且我并不认为这样做会伤害到戏曲的本体。因为他们做的东西毕竟与我们不一样,他们不是标榜着唱京剧而去破坏京剧的规则和典范,借鉴是完全可以的。”

当下流行音乐凭借着京剧千古不变的魅力,注入了全新的概念和活力,这样的结合使得音乐更具有可听性,更能满足国人耳朵的欲望。我相信不少年轻人听了这些流行歌曲后,会玩起二胡、大鼓、琵琶等传统乐器,也会对京剧等传统的戏曲产生或多或少的兴趣,更能重新认识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找到心灵深处的民族归宿。

京剧的乐器分管弦乐和打击乐两部分。管弦乐有胡琴、二胡、月琴、弦子、笛子、笙、唢呐、海笛,以伴奏歌唱为主,但也有时用来衬托表演动作。管弦乐以胡琴、笛子为主要乐器。打击乐有板、单皮鼓、堂鼓、大锣、小锣、铙钹、齐钹、撞钟、云锣、镲锅、梆子等。它们主要用来衬托演员的舞蹈动作,特别是能烘托、渲染武打时的气氛。其中以板和单皮鼓、大锣、小锣为主要乐器。

京胡:拉弦乐器。胡琴的一种,主要用于京剧伴奏。形似二胡而较小,琴筒竹子做成,直径约5厘米,一端蒙以蛇皮,张弦二根,按五度关系定弦。奏时使马尾弓擦弦而发音,其音刚劲嘹亮。是京剧管弦乐伴奏中的主乐器。

二胡:拉弦乐器。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琴筒木制或竹制,直径约8--9厘米,一端蒙以蟒皮或蛇皮,琴杆上有二轸,张弦二根,按五度关系定弦。原来京剧不用,由梅兰芳与徐兰沅、王少卿等创始,在京剧青衣唱腔的伴奏中增添了二胡,现在广泛沿用。

青衣多是中年妇女,气质稳重,身份高贵。花旦多是天真浪漫的小姑娘!

青衣比如《贺后骂殿》中的贺后,《生死恨》中的韩玉娘,《荒山泪》的张慧珠等等

花旦像《红娘》中的红娘,《花田八错》中的春兰等等

上帝说,要有光

于是用七天创造了世界

学前系说,要有美

于是用七天打造了《心有翎兮》

看水袖甩将开来

衣袖舞动

飘摇曳曳

牵着一缕缕沉香

看足尖轻移

姑娘们蝴蝶般飞舞着

姿态婆娑

美得让人陶醉

看粉面朱唇

看巧笑倩兮

着一身华丽舞衣

头插雀翎,形舒意广

每年都有舞蹈技能大赛

专门教授舞蹈专业的蒋老师说

选材是关键

经过多次开会研究

这支京剧范儿的《心有翎兮》

凭着韵律和韵味脱颖而出

21人的集体舞

是对编舞的考验

是对学前系学子专业素养的挑战

午休时间,下午放学后

晚自习,周六周日

师生紧锣密鼓的排练

七天

一等奖花落学前教育系

四川省第十四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

文明风采大赛

《心有翎兮》荣获一等奖

难道美的诞生

真的只用了七天

不,不是

有一种出色

叫天天坚持

而不是天生如此

舞蹈,声乐,钢琴,绘画

每一堂专业课

都唤醒着孩子们对美的渴望

“周末大舞台”,“激情广场”

迎新晚会,社团活动,文化展演

每一次公开演出

都激发着学生的艺术细胞

并非

每一个人都是天生的舞者

燕泥筑梦,蚌病成珠

有了一日日的坚持

才有了七日的绽放

美的诞生用了七天

又何止七天

学前系的美

有《心有翎兮》

又何止《心有翎兮》

《彝铃欢歌》《扭啊扭》《女儿花》

每一支舞都值得惊叹

还等什么呢

快来学前教育系

下一个舞台奇迹

属于你

《花田错》是京剧,故事缘于《水浒传》,花田本意种花的农田,花田错是发生在种花小镇,花田祭上的错误故事,寓意是道德领域的错一夜情的错。 花田错一首京剧中的唱词让长期受西洋教育的王力宏对中国诗词之美深深的折服,华丽生动的中国文字、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曲折婉转的唱腔,优雅的身段举手头足尽是故事; “花田错”一出京剧的戏码喜剧中夹带着浪漫的爱情,力宏引用了这个美丽的名字改编成一首凄美的情歌 “花田错”。来为这张专辑揭开序幕。 长期受西洋教育的王力宏首次在专辑歌词中出现中国古典的词句,如诗词般的优美。文句在力宏口中唱出别有一翻风味,意想不到的是呈现出王力宏独一无二的古典风格,在“花田错”这首歌中王力宏找到京剧与西洋流行乐不谋而合之处,来自西洋乐风R&B的自由转音,其Free的唱法正与京剧里将唱词单个字拉长转音相似,“花田错”的精采之处正是王力宏巧妙的融合了R&B与京剧唱腔,让聆听者心中有古典,耳中有新意,当流行乐与“东方歌剧”的京剧相遇,在锣鼓声敲打中延续首创的「chinked-out」无国界乐风,力宏将传统古典与现代流行的冲突,兼容并蓄的粉墨登场,当音乐的形式随时代不断改变,那一种人类原始情感的爱恨情仇、生死情义、缠绵绯恻,在旋律的牵引下,所有生活中不易表露的热情、惆怅或爱恋,全在舞台上的身段穿梭、扩大、回荡,淋漓尽致的把故事和情绪进行在音乐中,直到天荒地老… 非是我嘱咐叮咛把话讲,只怪你呆头呆脑慌慌张张。 今夜晚非比那西厢待月,你紧提防,莫轻狂, 关系你患难鸳鸯,永宿在池塘。 既然错请生波浪,怎能够粗心大意你再荒唐。 鼓打二更准时往,桃花村口莫彷徨。 你不要高声也不要嚷,你必须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不但要仔细听你还要仔细想,是不是有人拍巴掌, 响一声你就换还一掌,响两声你凑近身旁, 倘若是你响他也响,那就是来了我西厢带路的小红娘。 你把我当作诸葛亮洞房花烛喜洋洋,不必害羞你们拜花堂。 先拜天地后拜爹娘,再拜傧相大和尚。 你好打不平性爽朗,倒不如—— 倒不如早日还俗你娶新娘。 两对鸳鸯快入洞房,我春兰总算没有白忙。 员外安人容奴讲,细听春兰说端详 主仆二人把花田往,在渡仙桥前遇才郎 姓卞名嵇居湖广,甲午举人姓氏香 若问他人才文才俱一样,提诗一首在扇行 员外不信差人往,请来了先生就拜花堂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剧: 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源于湖北黄梅地区,因人民的社会交往逐渐向东流传到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地区,并以此为中心,发展成型,在其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徽剧等和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己独特的风格。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 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技巧之一。它是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变脸的方法大体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面具变脸,是演员根据实际需要,事先将不同的脸谱绘制在以木、纸、布、绸、橡皮等不同的材料上,也就是脸壳来施以变幻。如川剧《变脸》中的水上漂,《活捉三郎》中的阎惜姣等人物的变脸就是用的此种方法。

评剧: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 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明末无名氏《钵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源于甘肃。甘肃古称西秦,故名之。清康熙时,陕西泾阳人张鼎望写《秦腔论》,可知秦腔此时已发展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13门,又称“十三头网子”,表演唱做并佳。辛亥革命后,西安成立了易俗社,专演秦腔,锐意改革,吸收京剧等剧种的营养,唱腔从高亢激昂而趋于柔和清丽,既保存原有的风格,又融入新的格调。 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你还漏掉一个大剧种,就是越剧

越剧: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越剧演员初由男班演出,后改男女混合班或全部女班。

在1852年前后,嵊县农民创立了落地唱书,这是越剧形成雏形前的最初形式,到了1906年,落地唱书第一次登上农村舞台。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探索,创新至30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戏”,并在国际大都市——上海,站稳了脚跟。

当时,这种年轻的剧种的名称还不统一,有“女子文戏”,“绍兴文戏”,“的笃班”等,称谓不一。1939年,在越剧史上第一位专职编导攀篱和当时“越剧皇后”姚水娟的倡议下,正式将名定为“越剧”。

内容介绍: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

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

扩展资料

《浮生六记》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该书的特点在于真纯率真,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富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其题材和描写对象上。

在书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了夫妻闺房之乐,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爱的真情。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但大多或写宫廷艳史,或写权势礼法*威下的爱情悲剧,或写风尘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间的缠绵,很少涉及夫妻之情。

别具慧眼的陈寅恪指出:“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

作者简介:沈复(1763—1825),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工诗画、散文。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文字记载。据其所著的《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

与妻子陈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愿意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但因封建礼教的压迫和贫苦生活的磨难,理想终未实现,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妻死后,他去四川充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浮生六记

京剧《杨门女将》观后感

早就听闻京剧是我国的文化国粹,记得小时候爷爷偶尔会唱几句经典的京剧给我听,让我从此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是很可惜从来都没有到戏剧院体味一下看戏的感觉,只能在电视上、网络上看一些经典而精彩的片段。由于自己姓杨,对于杨门虎将和杨门女将的故事我从小就了解得比较透彻了,只是一直没有以京剧的舞台表演形式去观赏一番,这次终于有机会观赏一下了。看完之后有一种说不来的不同的感觉。

杨门“十二寡妇征西”的故事,多少年来曾以各种不同的戏曲形式沛气行于舞台上。在这个洋溢浪漫主义色彩的题材里面,通效褐家将反抗外族侵略斗争的那种前扑后继的英雄气概,体现了我国人民传统的爱国主义、乐观主义精神和不可屈服的战斗意志。

看完京剧《杨门女将》,我时时被一种精神感动着,被一种气势影响着,这种精神和气势,是从舞台上传递出来的,也是超越了时空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所以,我就一直那样聚精会神地在注视着舞台上的一举一动。

大人物出场之前总要一些小角色来做衬托,我们可以看到先上场的是杨府一个调皮的丫头,正在铺陈杨宗保元帅的五十寿宴,一开始就呈现了杨府不分贵贱的良好气氛,然而这个丫头就是引出那些大人物的铺垫,杨宗保之母和穆桂英马上就出场了,其他人也陆陆续续上了场,他们的动作和眼神是那么神采奕奕,恰到好处。尤其是佘太君一上场便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凸显了他深受尊重的气场。他们从刚出场时候的喜悦到听闻杨宗保已在战场牺牲的消息后的悲痛,演的是那么恰到好处,为了不让太君伤心,杨母和桂英悲而又要故喜,叫人看了都伤怀。穆桂英很快从悲伤中跳出来,她决定亲自挂帅奔向疆场,一来为夫君报仇,二来做一个保家卫国的战士。至此便又上演了一场穆桂英挂帅的精彩好戏,对于这一幕是我最难忘的。在封建社会,女人家挂帅上战场是极其少见的,她们要承受多少舆论压力和闲言碎语呢!

在观赏整个《杨门女将》的过程中,我被杨门女将那种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深深震撼,作为杨家一位女将,我一定会以她们为榜样,做一个有作为的女将!从此,我对京剧又钟情了几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视频、附件等)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用户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作品务请注明出处,机构云平台、个人云空间的建设权、管理权、所有权均归实名机构和实名师生所有,与世界大学城无关。

标签:作业一

收藏到我的学习空间 收藏到我的课堂魔方 分享到圈子

  游客不允许评论,您尚未登录或者已经安全退出

排序方式: 按评论时间| 按最新回复| 按回复数量

支持[13]  反对[8]  

赖小萍 2011-10-08 15:19

已阅

 

回复……

关于我们|成长大事记|工作机会|合作通道|联系我们|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世界大学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830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