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武神“瓦尔基丽”(古诺斯语:Valkyrja)是北欧神话里登场的狄丝(Dísir)女神(半神)。英文为Valkyrie,德文中为Walküre
“瓦尔基丽”(valkyrie)这个字的原意是“贪食尸体者”,到后来慢慢演变成“挑选战死者的女性”,另外还有后人赋予所谓“出现在英雄面前的梦中情人”的形象。
另外中文的“瓦尔基丽”比较接近德语发音的“华尔邱利”(Walküre),在古诺斯语是“瓦尔基丽娅”Valkyrja,在英语则是Valkyrie。
她们一般是来自地上国王的女儿,或是奥丁自己的女儿,或是发誓侍神而被诸神选中上天的处女战士。他们被称为“奥丁的侍女”,或是更难听的“奥丁的妓女”,但他们都应该是处女神。她们在战场上赐与战死者美妙的一吻,并引领他们带往英灵殿(Valhalla)。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在诸神的黄昏来临之前,扩充神域的兵力以应付战场所需。
她们的形象是∶戴著金盔或银盔,穿血红色的紧身战袍,头上戴著以羽毛装饰或鸟翼型的头盔,拿著发光的矛和盾,骑小巧精悍的白马。一般相信她们是雾或云的人格化。而她们骑的白马,人们想像马的鬃毛间能够落下霜和露,因此这些马也受到人们尊敬。在北欧人看来,瓦尔基丽们和她们的马都是有惠于人类的。而北极光(Northern Light, Aurora Borealis)有时亦被认为是瓦尔基丽们驱马在夜空中奔驰时,铠甲闪耀的光芒。
瓦尔基丽们不单在陆地的战场上挑选勇敢的战死者,她们也到海上,从沉没的大龙船里挑选将死的勇敢的维京人。在英灵殿(Valhalla),服侍这些战士的灵魂也是女武神的任务之一。另有一说,负责殿上侍奉的是荷瑞丝特、密丝特和斯露德三人。
她们具有化身为天鹅的魔力,有人说是费尔加( Fylgja )是其原型。
女武神的人数
女武神的人数,各种传说的说法不一;最多是十六个,最少是三个,但一般则说是九人。又有的传说中说她们的领袖是爱神弗蕾亚或诺伦三女神(Norns)中的诗寇蒂(Skuld)。
由于版本不同,女武神的名字也有差异。现将所有见于记载的名字尽量列举如下∶
亚尔薇特(Alvit)、布伦希尔德(Brynhild)、洁萝露尔(Geironul)、洁尔诗科古尔(Geirskogul)、格蕾(Goll)、格恩达尔(Gondul)、古娜(Gunn)、古丝(Guth)、海芙约特(Herfjotur)、赫尔薇尔(Hervor)、希露德(Hildr)、 荷拉德古娜(Hladgunnr)、荷拉斯古丝(Hlathguth)、赫萝克(Hlokk)、荷瑞丝特(Hrist)、密丝特(Mist)、奥尔露恩(Olrun)、萝塔(Rota)、兰蒂格瑞丝(Randgrith)、拉丝格瑞丝(Rathgrith)、瑞吉蕾芙(Reginleif)、希格德莉法(Sigrdrifa。也被认为就是布伦希尔德)、希格露恩(Sigrun)、诗嘉古尔(Skagull,奥丁的斟酒侍女)、斯克嘉莉德(Skeggjald)、诗蔻蒂(Skuld,诺伦三女神之一)、斯薇法(Svafa)、斯露德(Thrud,托尔的女儿)。
瓦尔基丽中最有名的是布伦希尔德(Brynhild),她是奥丁的女儿,在华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除了她之外,其他八位女武神都是华格纳杜撰的。她的丈夫就是北欧的民族英雄齐格鲁(Sigurd)。
乐剧《女武神(Die Walkure)》
德国音乐家瓦格纳著名的连篇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第二联
第一幕:
前奏曲低音弦乐器奏出一串由弱至强的音阶引出"暴风雨的动机",这段激烈的旋律逼真的表现出暴风雨来袭的情景,之后配器的效果渐渐雄厚起来,到最高潮时低音大号(contra-tuba)与两个定音鼓(tympani)奏出ff的巨响来,接着木管乐又吹出了"多纳的动机"。高潮过后,逐渐平静。
森林深处,洪丁(Hunding,男低音)的家。房子造得十分粗陋,周围是一片槐树。墙壁是几块简单的木板,上面挂了一张手工编织的壁毯。房间当中是一个大火炉,外面雷声阵阵,微弱的火光包裹着阴冷的房间。这时大门被推开,齐格蒙德(Siegmund,男高音)站在门口(倦怠的"齐格蒙德的动机"),脸上露出疲惫的神色,似乎正在逃亡。他察看了这无人的房间,步履蹒跚,最后到火炉旁的一张熊皮上躺下(低微的"暴风雨的动机")。听到响声的齐格林德(Sieglinde,洪丁的妻子,齐格蒙德的孪生妹妹,女高音)从里屋走出来迎接丈夫,心中怀着恐惧,因为自己是被抢来被迫与他成婚的,而不是出于爱情。看到一个陌生人在房间里躲避风雨,样子可怜,便同情起来,并府身去照看他("齐格林德的动机")。齐格林德扶着齐格蒙德的头喂他喝水,两个人都不知到对方就是自己多年前失散的亲人,但血缘的联系是微妙的,齐格林德不自觉的温柔,而齐格蒙德感到无比幸福("齐格蒙德的动机"与"齐格林德的动机")。他们相互凝视,一种异样的熟悉感抓住了他们("美的动机"/"爱情的动机")。齐格林德清理了伤口,并询问陌生男子是如何受伤的,稍微恢复过来的齐格蒙德回答说伤势并不重,他因剑被毁而逃离战斗,在暴风雨中无尽的奔跑消耗尽了他的体力,本来他已经绝望,可现在,善良的女主人重新点燃了他的希望("齐格林德的动机")。齐格林德递一杯酒给齐格蒙德,他喝完后说自己即刻要走,因为害怕将灾难带给她。见齐格蒙德要走,挽留的话脱口而出,齐格林德表示在这屋子里从来就只有忧愁("维尔塞族的动机"),说完她又觉得害羞,便低着头,齐格蒙德便留下,默默注视她。
听见洪丁牵着马走进了马厮的声音使齐格林德浑身瑟缩(号角吹出"洪丁的动机"),她起身迎接丈夫。洪丁手持长矛走进来,面孔凶恶,一边呼妻子准备晚餐一边打量陌生人,两个人的面貌异常相似使他疑心,便询问齐格蒙德的来历。齐格蒙德忧伤的说起了往事("维尔塞族的动机"),但是出于谨慎而没有说自己的名字,只是讲自己从小生长在森林中,于父亲靠打猎为生,但一次家中受到袭击("洪丁的动机",预示两者间的牵连),敌人杀了母亲,并拐走了孪生妹妹,从此便只得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他与父亲也分散了,为了寻找父亲就过着流浪的生活("瓦哈拉的动机",预示其父为众神之王沃坦,但是齐格蒙德并不知道,之前的战斗都是沃坦故意安排的,以此来锻炼齐格蒙德)。齐格蒙德继续说,前几天他遇到一个少女,她的兄弟们逼迫她与她不爱的人结婚,她恳求齐格蒙德帮助,他无意间杀死了她的弟兄们,结果被人追杀("洪丁的动机",预示追杀他的就是洪丁),争斗中他的剑与盾都折毁了,便只好逃走,幸而善良的齐格林德收留他。听到这里,洪丁表示被齐格蒙德所杀的正是他的族人,今天晚上允许齐格蒙德保住性命,但明天要准备好决斗。齐格林德脸色苍白,偷偷在丈夫的酒中倒入迷药,并暗示齐格蒙德窗外槐树的方向,那棵树上插着一把剑("剑的动机")。
夜已降临,火炉中的木块坍陷了下去,火星跳跃,然后完全熄灭,房间变得沉默。独自坐在阴影中的齐格蒙德正在焦虑,他没有武器,而一场战斗正在等着他,命运竟把他带到了仇人的家里。这时他想起父亲曾经许诺在危难时给他剑("宝剑的动机"),他呼唤父亲的名字,呼唤宝剑。月光渐渐明亮,在屋子里洒了一层幽幽的银白色,齐格林德走进来,洪丁吃了安眠药睡得很熟。齐格林德指着门外老槐树上的宝剑说,自己被迫与洪丁成婚的那夜,有一个奇怪的老人出现,他将一把宝剑插入树中,只留出了剑柄,并宣称如若拔出剑便归他,此后无数勇士去试却都未果,现在她相信齐格蒙德能够做到("瓦哈拉的动机"/"剑的动机"/"维尔塞英雄主义的动机")。齐格林德表示她希望齐格蒙德能为她复仇,齐格蒙德将她抱在怀中。这时门被风吹开,夜色十分柔美("爱的动机"),齐格蒙德对着星空唱起了"冬日寒风已逝",齐格林德回应"你就是我的春天",他们的面前出现了福瑞雅的幻影("福瑞雅的动机",德国神话中的司爱与爱的女神)。齐格林德仔细辨认齐格蒙德的面孔,他们多么相似啊,从容貌的声音,她再一次问起齐格蒙德的身份("瓦哈拉的动机"与"维尔塞的动机")。齐格蒙德说出父亲的名字,齐格林德认出了他,喊出他的名字。齐格蒙德走到槐树前("维尔塞族英雄主义的动机"),握住剑柄("契约的动机"/"弃爱的动机"),竟很容易的就拔了出来("宝剑的动机"),他将这剑取名为"诺顿克"(Notung,德语意为生于危难中的意思)。齐格蒙德热情的紧紧拥抱住齐格林德("爱的动机"),他们的命运注定要联系在一起,从此便共生或亡("剑的动机")。
第二幕:
前奏曲,弦乐器奏出"宝剑的动机"与"奔跑的动机"相融合后的变形,铜管乐器引"女武神的动机"亮相,另外还隐含着"美的动机",后面衬着用喇叭逼真还原的骑马声与呼喊声。
荒凉的岩石山。披挂盔甲的沃坦身边是同样穿着战衣的布仑希尔德(Brunnhilde,女高音),沃坦命令布仑希尔德要帮助齐格蒙德战胜洪丁。
女武神是智慧女神埃尔达为众神之王沃坦所生的九个女儿,最得沃坦宠爱的布仑希尔德是她们的首领。女武神们骑着生有翅膀的骏马在天空中飞驰,将在战场上死去的英雄抬到盾牌上用飞马带回瓦哈拉天宫,那里是战士的天堂。布仑希尔德兴奋得接受了父亲的命令("女武神呼声的动机")。沃坦的妻子弗里卡出现,她是婚姻的保护者,听到洪丁的祈祷("洪丁的动机"),她来找沃坦理论,要求他交出私通的齐格蒙德兄妹俩。沃坦一开始振振有词,说他们之间的爱情是春天的礼物,应该寄予同情("爱情的动机")。弗里卡十分愤怒,沃坦解释自己生下维尔塞族的目的,神界流行着贪婪权力的通病,所以他希望人间的英雄去将莱茵的黄金归于原主,以此消除那可怕的诅咒。但弗里卡不相信他,难道人比神更强大?而且如果放任他们这种背叛爱情的行为,不是令她这个婚姻女神被人耻笑吗。无奈的沃坦被迫答应收回送给齐格蒙德的剑,并且发誓不再保护齐格蒙德与齐格琳德,但心中充满了阴影("剑的动机"/"不愉快的动机"/"契约的动机")。沃坦看到自己的后代即将面临的毁灭感到绝望,他是众神之王,也是悲愁的主人(变化后"弃爱的动机",预示着阿尔贝里希的诅咒)。布仑希尔德抛开手中的武器,伏在父亲的膝边,眼中流露出关心的神色("爱的动机")。沃旦拍拍她的手,说起了往事("齐格蒙德的动机")。原本他寄希望于女武神,希望她们召来的战士能够保卫瓦哈拉,但预言家预言尼伯龙根的阿尔贝里希已经娶妻,并生有一子,一旦那个孩子从巨人那里拿回了指环,众神必将衰败,只有一个不借助神力凭自己的意志战斗的英雄才能不受诅咒的束缚拿回指环("不安的动机")。为此沃旦乔装成维尔塞,与一凡间女子结婚,生了孪生兄妹齐格蒙德与齐格琳德两人,并磨炼他们,希望他们能够解救神界。现在唯有他的剑能够救齐格蒙德,却被弗里卡阻止,看来命运将背离众神("前夕"中用过的动机先后出现)。想到这里,沃旦怀着怨恨命令布仑希尔德为弗里卡而战,使洪丁得胜。布仑希尔德为齐格蒙德感到悲哀,她慢慢弯下腰拾起武器,骑上飞马(和缓的"女武神的动机")。
山谷中齐格蒙德与齐格琳德正在逃亡("奔跑的动机"),后面不断传来追赶的号声,齐格林德已经精疲力竭,齐格蒙德扶她坐在一棵树下休息,恐惧几乎毁了这可怜人的神智,她哭喊着自己是个不洁的女人,齐格蒙德紧紧的抱住她,发誓要将手中的剑刺进洪丁的身体("剑的动机"/"维尔塞的动机")。齐格蒙德深情的安慰怀中的妹妹,说不再跑了,他要在这里等待洪丁,并且表示他相信父亲宝剑。齐格林德一时求哥哥不要管她,独自脱身,一时又颤抖着牢牢抓住齐格蒙德,说不要抛下她(微弱的"美的动机")。终于,齐格林德在极度的不安中崩溃昏过去,齐格蒙德温柔的抱着她,仔细的照看她("爱的动机")。四周十分安静,但是齐格蒙德的心中却很混乱("命运的动机"/"死的动机")。这时布仑希尔德出现,她诚恳的注视着齐格蒙德(变化后的"瓦哈拉的动机"),并向齐格蒙德解释了他们父亲沃坦的事情,说他将随她回天上去见沃坦,但是齐格林德却必须在人间过完她的生活。齐格蒙德拒绝了,布伦西尔德警告他死亡的结局,但齐格蒙德不相信,于是布仑希尔德将沃坦对弗里卡的承诺告诉他,说剑注定要折断,并表示自己会保护齐格林德。齐格蒙德指着齐格林德说她已是自己的妻子,如果不能在一起,不如死亡,说着要拔剑刺杀齐格林德。布仑希尔德感动了,她阻止了齐格蒙德,并宣布要不顾一切的违抗父亲的旨意来保护他们的生命,令齐格蒙德赢得胜利。
齐格蒙德最后吻了一吻齐格林德,坚毅的拔出剑想山顶走去准备迎战,不久消失在迷雾中。齐格林德醒过来,她看不见齐格蒙德,但听到他与洪丁打斗的声音,便艰难的寻着声音前去。洪丁倒地,齐格蒙德正要挥剑("契约的动机"/"剑的动机"),空中一片红光,沃坦出现,他用长枪碰触齐格蒙德的剑,剑断成两半,洪丁乘机将剑刺入齐格蒙德的胸膛("命运的动机")。一旁的齐格林德尖叫着昏倒,布仑希尔德立刻用盾保护她,将她抱上飞马逃离("女武神的动机")。愤怒的沃坦随即杀死了洪丁,并去追赶布仑希尔德("契约的动机"/"不愉快的动机")。
第三幕:
前奏曲著名的"女武神之骑"的音乐开始,生动有力,铜管乐器奏出"女武神的动机"。
岩石山顶,女武神的磐石。天空中,八位女武神骑着飞马驰骋,她们要在这集合,布仑希尔德来了。看到她,众人欢呼起来,但是他们惊讶的发现布仑希尔德的马上却带着一个人间女子,而不是死去的英雄。布仑希尔德仓皇急促地告诉她们所发生的事情,并说沃旦正在追她。她的姐妹们同情她,也惧怕沃坦。象征沃坦的暴风雨已经到来,布仑希尔德赶紧叫齐格琳德躲藏起来,悲伤的齐格林德却要她别管自己,表示在这个没有齐格蒙德的世界宁愿一死。布仑希尔德劝她活下去,为了她腹中齐格蒙德的孩子("齐格弗里德的动机"的变型),并要她向东去,那是变成了大蛇的法尔弗看守莱茵的宝藏的地方,沃坦无法靠近那里("指环的动机"/"大蛇的动机"),最后将齐格蒙德的断剑交给她,要她锻造成新剑传给孩子。齐格林德祝福布仑希尔德,保证会好好养育孩子("齐格弗里德的动机")。
齐格林德走后,女武神们将布仑希尔德藏起来。沃坦到来,他不理睬众人的求情,甚至凶暴的咒骂她们,把她们赶走("不愉快的动机")。这时,布仑希尔德勇敢的走到父亲面前,她愿意接受惩罚,沃坦宣布取消她女武神的资格,驱逐她到人间,并且昏睡在这岩石山顶,任由第一个发现她的男子摆布。布仑希尔德伤心的倒在地上,她开始对沃旦解释自己的行为("布仑希尔德申诉的主题")。布仑希尔德说自己因为受到了感动而帮助齐格蒙德与齐格林德,并且也考虑了父亲的意愿,难道他不是想救齐格蒙德的吗?最后布仑希尔德告诉沃坦说齐格林德已怀有齐格蒙德的孩子,那就是他所期待的英雄。沃坦已经息怒,不愿使他为难,布仑希尔德请求沃旦在她睡去的地方的周围燃起只有不会恐惧的人才能够跨过的烈火,让英雄来唤醒她。沃坦答应,他温柔的亲吻布仑希尔德,沉痛的与她告别,他轻轻将沉睡过去的女儿放在地上("安眠的动机"/"维尔塞的动机"/"齐格弗里德的动机"),用盾把她盖起,然后唤来火神洛戈("洛戈的动机"/"火焰的动机"),立刻,布仑希尔德被火焰包围("命运的动机")。
你非得要从流行文化中**部分去看待神话么?
光是美洲神话就有
印第安神话
马雅神话
阿兹特克神话
印加神话
瓜拉尼神话
北欧的神话,一般所称的北欧神话并不包括芬兰,因为芬兰有自己的神话。
中国的更不用说,道教和佛教甚至其他一些外来和本土宗教的神话融合比较明显,所以中国的神话呈现出的相对的多元性。
北欧神话的特点,最大特征就是北欧神话中有许多部分十分特别,大部分的神话都会描写创世的荣光,但北欧神话却着力描述世界的毁灭。神话中的神是会老死的,也是不完美的。这是北欧神话和世界其他神话最不一样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北欧神话相信当万物消亡,新的生命将再次形成,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循环的。
美洲神话趋向于多神多怪物,玛雅神话中 雕鸟与生命之树:吉贝树,马雅人因吉贝树的高大儿相信它是支撑天堂和人界的树(如同北欧神话一般),是亡魂进入天堂的道路。
中国自己的神话特征是来源于民间传说,很多人都是真实存在过的,而他们的故事被浪漫编制成新的故事,故事中往往掺杂大量的赋予社会意义的道德含义,因为中国哲学的核心中有天人合一,道德规范如同天条,即使神仙也要遵循。
神话不同于其他文化作品,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古代人类生活的信息。不同地区的人,对世界认知的限制加上美好的想象力帮助就会产生大量的神话,他们是曲解了的世界观察记录。虽然是曲解的,但是认真研究就会发现很多古代人类生活的信息。既包括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的,也包括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的,甚至还有道德规范和战争形式等等。
曼陀罗(Darura stramonium Linn)
曼陀罗花释名风匣儿、山茄子。
原产印度,花名亦系梵语音译。 曼陀罗又名枫茄花、狗核桃、万桃花、洋金花、野麻子、醉心花、闹羊花等,为茄科野生直立木质草本植物。它还分为大花(白花)曼陀罗、红花曼陀罗、紫花曼陀罗等种类。曼陀罗花主要成份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份是东莨菪碱。由于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使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受抑制。
“曼佗罗”是梵语音译,藏语称“吉廓”,即坛城。曼佗罗有多层含义,它作为象征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是应用很广泛的供品之一,也是变化多样的本尊神及众神聚集居处模型缩影。供奉曼陀罗的意义是用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盛满三千世界奉献给佛、法、僧三宝。
佛经云,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体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教收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
传说,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国,空中时常发出天乐,地上都是黄金装饰的。有一种极芬芳美丽的花称为曼陀罗花,不论昼夜没有间断地从天上落下,满地缤纷。
《广群芳谱》引《法华经》曰: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看来,此花与佛门有缘。曼陀罗像宫廷里那些摘官嫔风影事一样扑朔迷离。八月开花,九月采实。品花家称它为恶客,大概是因为游移不定的曼陀罗可以突然生长在别处的缘故。《本草纲目》详细记述了曼陀罗的来历:当佛说法时,从天空降下曼陀罗花雨;而道家的秘籍却记载,北斗星有叫曼陀罗使者的,手执此花。曼陀罗花的梵语是Mandarava, 关于它的颜色,说法十分不一。
在佛经中,曼陀罗花是适意的意思,就是说,见到它的人都会感到愉悦。它包含着洞察幽明,超然觉悟,幻化无穷的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就可以成为曼陀罗仙。作为密宗的神秘图案,曼陀罗显示出了它的复杂性。心理学家荣格看出其中的奥妙,说它像数学公式符号似的,代表着一种精神秩序。
黑色曼陀罗花语:无间的爱和复仇! 代表不可预知的死亡和爱。
曼陀罗花:光、暗界共有花种,仅生长于阴寒之地。
紫色曼陀罗——恐怖。
蓝色曼陀罗——诈情,骗爱。
粉色曼陀罗——适意。
绿色曼陀罗—生生不息的希望。
黑色曼陀罗——不可预知的黑暗、死亡和颠沛流离的爱。凡间的无爱与无仇,被伤害的坚韧创痍的心灵,生的不归之路。
金色曼陀罗——敬爱,天生的幸运儿,有着不止息的幸福。
白色曼陀罗——情花,如用酒吞服,会使人发笑,有麻醉作用。是天上开的花,白色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