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丑、荒诞 分别描述了艺术史中什么时期的特点?举作品为例说明。

优美、丑、荒诞 分别描述了艺术史中什么时期的特点?举作品为例说明。,第1张

  这个说法第一次看到,我写写看吧,一家之言,很可能有错的地方,当做建议吧。

  西方艺术史大致可以分为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十九世纪(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古希腊罗马以及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之间的艺术可以大致归结为优美,现代主义中的达达以及后现代主义可以归结为荒诞,至于丑,艺术中没有这一说,只有你欣赏还是不欣赏。

  优美的作品可以以《蒙娜·丽莎》为代表。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最负盛名的肖像杰作,《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画上的蒙娜·丽莎呈现的笑容虽是微弱的,但可以从她的眉宇间看出内心的愉悦,一丝微笑似乎刚从她的脸上掠过,稍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可以让人微微感到这位夫人在被画的时刻的心情。但她那安详的仪态,表明她的微笑还是平静的。不致引起情绪上的大波动,是一种古代妇女的矜持的美的表现。而这种矜持也传达了一种优美的感觉给观者。

  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开始为表现人的感情而费尽心机,为了画出蒙娜·丽莎的真实形象,他还从解剖和生理学上进行研究,探索隐藏在皮肤下面的脸部肌肉的微笑状态,研究人在轻松愉快时的心理变化与反应过程。为了这,他废寝忘食,有时,从微风吹起了湖上的涟漪这一现象,也会引起他的注意,启发他去修改自己的画面。 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

  值得一提的还有蒙娜·丽莎的一双手。这双柔嫩的手被画得那么精确、丰满,完全符合解剖结构,展示了她的温柔,更展示了她的身份和阶级地位。从这双手可以看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对优美的画风的追求。

  荒诞的艺术以达利的《记忆的永恒》为例。

  作于1931年的油画《记忆的永恒》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达利承认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而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他曾去精神病院了解患病人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最真诚的反映。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这也许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真正的魅力所在。而达利的这种将幻觉的意象与魔幻的现实主义作对比的手法,更使得他的画在所有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最广为人知。超现实主义由达达发展而来,而达达的起源也正是由于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人生荒诞的反应。

  至于丑的艺术,文艺复兴时候曾把中世纪艺术归结为丑的,很多人也把后现代艺术成为伪艺术,说他们是丑的艺术,我觉得存在即有道理,虽然很多手法我也无法接受,不过如果仔细理解,他们也在宣称某种信誓旦旦的理念,所以究竟怎样,就要看时间对历史的淘洗了。

插画因素有哪些图形、文案、色彩是构成平面广告的三大要素。这些要素在广告中担当着不同的使命。图形要素有插画、注册商标、画面轮廓线元素,文案要素有标题、广告语、正文、附文元素,色彩要素有色相、明度、纯度诸元素。图形传达图形是平面广告主要的构成要素,它能够形象地表现广告主题和广告创意。插画可以是黑白画、喷绘插画、绘画插画、摄影作品等,表现形式有写实、象征、漫画、卡通、装饰、构成等手法。插画是用视觉艺术语言来传播信息,它具有形象化、具体化、直接化的特性,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人人都可以看明白。插画的设计是在整体广告策略的指导下进行,表现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广告主题,突出商品信息的个性,设计创作新颖的、有诉求力的图形语言。“奇”、“异”、“怪”的图形并非是设计师追求的目标,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图形语言,才是达到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必要条件,以便于公众对广告主题的认识、理解与记忆。商标是平面广告的眼睛,构成版面的重要元素,它是塑造商品、企业形象最有效的、最可靠的象征,是公众借以识别商品的符号,也是商品质量、企业信誉的保证。它具有指导公众购买、开拓市场、巩固市场的作用。单纯,简洁有个性特征的商标造型,视觉效果强烈,能在瞬间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轮廓线是指在平面广告版面边缘线框,它的作用是使广告版面有一个单独的空间,以控制公众的视野范围,借用轮廓线来诱导公众的视线移至广告主题,同时避免其它信息的视觉干扰。轮廓线的应用,能增加广告版面的美感,系列广告采用同一的“个性化”轮廓线,可以加强广告版面的重复印象。轮廓线可用直线、曲线、斜线、图案边饰纹样等形式。轮廓线的选择要根据整体广告策略来确定使用形式,不要搞得太奇特,喧宾夺主将会影响广告版面中的图形与文案。标题形式有①记事式,如实地将广告正文的要点加以说明;②新闻式,以发布新闻的形式向公众提供信息,强调新闻特点;③疑问式,提出:为什么”、“怎么办”之类问题,以引起消费者的思考与共鸣;④赞扬式,夸耀商品的长处,但不能失实;⑤比较式,新、老产品对比,以证明新产品的优点之处;⑥悬念式,设有悬念,使人产生惊奇,引起公众的注意⑦引导式,诚恳地为消费者出点子,提建议,以得到消费者的信任;⑧承诺式,以坦诚的语言告诉公众,该商品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⑨重复式,重复的标题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记忆,达到增强记忆的目的;⑩间接式,运用间接语言回避消费者的秘密与隐私;九诉求式,用劝勉、希望、呼吁的口气,催促人们采取行动;(12)荒诞式,荒诞是不实在的,不合情理的,运用得当,荒诞也会给人以真实可信的影响,一看就明白广告内容。正文即为广告要传播的商品说明文,它详细地叙述商品内容,有说明、解答、鼓动、号召的作用。正文内容撰写要采用平易的日常语言,简单易懂,表达生动、贴切、形象、扣人心弦,使公众感到平易近人,心悦诚服地信任商品,以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正文编排时集中为宜,它一般置于版面的下方,也可以置于左方或右方位置。广告语,也称标语,它是在整体广告策略中某个阶段内反复使用的,用以体现企业精神或宣传商品特征,吸引公众注意的专用宣传语句,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广告语的文字必须易读好记,押韵顺口,富于情感。编排时可放置版面的任何位置,但要位居广告标题之后,不能本末倒置。附文是指广告主的公司名、地位、邮编、电话、电报、传真号码。方便公众与广告主取得联系,购买商品。它一般置于版面的下方或次要的位置。色彩在广告中的运用,设计师要表现出广告的主题和创意,充分展现色彩的魅力。首先必须认真分析研究色彩的各种因素,由于生活经历、年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理反应有所区别,人们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对颜色的象征性、情感性的表现,人们有着许多共同的感受。在色彩配置和色彩组调设计中,设计师要把握好色彩的冷暖对比、明暗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对比、混合调合、面积调合、明度调合、色相调合、倾向调合等等,色彩组调要保持画面的均衡、呼应和色彩的条理性,广告画面有明确的主色调,要处理好图形色和地色的关系。设计师要明确色彩定位。广告定位在突出商标时,要考虑企业的个性特征和企业的形象色,通过色彩定位来强化公众对它的辨认;广告定位在突出商品时,就要强调商品的形象色。色彩传达的目的在于充分表现商品、企业的个性特征和功能,以适合商品消费市场的审美流,利用色彩设计的创意造成一种更集中、更强烈、更单纯的形象,加深公众对广告信息的认知程度,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极简抽象的色彩艺术——扁平风格插画艺术,或者美学上的东西,大多与时代的方方面面相关,如果粗暴地把扁平化流行的原因归于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简洁明了的表现风格的青睐会有失偏颇。事实上,网页、APP开屏等方面的应用,为扁平化风格插画的流行起到了绝对的推进作用。视觉上简单、干净,矢量格式又使其体积很小,扁平化风格就这样被广泛运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了。扁平化不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它只提炼事物特点,用简练概括的造型将事物直白地表现出来。前面说过,信息爆炸不是扁平风格流行的主要原因,但话说回来,随着人的大脑每天要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使用最直接了当的图形,配上鲜明的、干脆的色彩来传递信息也是极好的选择。拼接的图形扁平风插画被提炼出的造型多是几何形态。虽然单一的几何图形方便使用且容易把控,但所呈现的效果也相对死板,缺乏灵气。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为了增添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常运用三到四个几何图形拼接组合,以其中一种几何图形作为主要的构成元素,剩余的几何图形在造型上与主要的构成元素保持一定的相似性,这样的拼接组合既可以保证画面结构的主次秩序,又能在统一中产生灵动的变化。明快的纯色通常来说,简化的造型比较适宜使用平涂式的纯色块来表现,以保持造型和色彩之间的平衡,创造干净并且严格的视觉层次。且因为造型扁平,配色上适用对比强烈的纯色进行搭配,让明亮的色彩对比支持快速视觉感知,营造视觉上张力,弥补造型上的单薄。统一的角度扁平化插画在事物的造型上是一直做减法的,甚至纯粹的扁平风格属于完全放弃透视语言的一种表现手法。所以,绘制扁平插画要注意角度的统一,而统一角度,也是简化造型的实用技巧。相对而言,一件扁平化风格的插画作品里没有什么艰涩的技术含量,需要掌握无非几个要点:把物体整体及每一处细节都块面化;注意块面之间的层级关系,即前后遮挡关系和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边缘处要利落干净,注意细节。除此之外,再多点儿耐心就是了。关于几类插画风格的总结与鉴赏有人喜欢看电视剧,有人喜欢看综艺节目,而我不仅如此,还喜欢看画。一副好的作品会让你看到画者构建的世界,通过这幅画你产生了关于世界不同的想象,原来还有很多美是你没有发现的,这就是插画带给我们的美好,这也是我非常热爱绘画的原因。作为一名非专业人士,凭借近来的看画经验,对几类插画进行了一个小小的总结。就像是学习笔记一般,希望在这些优秀的插画中,我们能学到一些东西。扁平风格:画中的元素看上去都扁扁的,由简单的形状、线条构成,但是色彩非常丰富、协调。人物的衣服布质感很强,有点像布贴画的感觉。各种元素由简单的几何形体构成,加上一些小线条辅以点缀,光线的表达使简单的几何形体呈现较为逼真的场景。线条的勾勒选择有颗粒感的铅笔线条,使得画面充满了童趣。岩彩风格:岩彩画广义地讲是泛指一切以矿物色为主要用色的艺术作品。在我看来,岩彩风格的作品非常有质感,传统的岩彩风格作品多数在纸上贴金箔或者银箔等材质,以期达到不一样的绘画效果。下图作品应为电脑画图的作品,但是也达到了岩彩的风格,据观察岩彩风格的作品多有金色、黑色、红色、宝蓝等主色调,非常有敦煌壁画的感觉。半写实风格:人物比较立体接近写实,服装质感强,下图是台湾才女插画师德珍(已故)的作品,本人特别喜欢德珍系列插画,人物的眼神是有情绪的,服饰华丽繁复。背景又有岩画的质感。下图为中国首位获得“国际漫画大赛”中获得金奖的画师张小白的作品。成功的插画师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正如这幅作品,张小白插画有一定的工笔画的感觉,但是又有CG画的那种立体感,她的用色偏向大红色,画中的人物通常呈现高傲、冷漠的态度。记得大学时候特爱看的杂志《怖客》的封面就是张小白画的,都是这种风格。清透风格:下图是我非常喜欢的插画师“胖蛇”的作品,她的博客叫“胖蛇的仙女地”,应了那句标题,她的作品清透、充满光感,呈现了美好而又神秘的童话世界,元素多有小女孩、小仙子、小动物,真正应了那句仙女地。她的画有一种细腻的、毛绒绒的质感,也许是仰赖于细小而又朦胧的线条吧,配色多数以浅褐色、浅绿色、浅为主,如果喜欢她的作品去网上搜索“胖蛇的仙女地”就能看到同类其他作品。下图与胖蛇的风格类似的地方,整体画面都是呈现一种清透、温暖的感觉。这幅作品是水彩画,不像上一幅有很多细小的线条(初步猜测应该是彩色铅笔画的)。水彩画的特点就颜料的流动性更容易形成丰富的色彩。一副好的作品色彩必然是丰富又统一的,比如这幅画并没有画出光线的痕迹,却让你感觉是这是在非常明亮的屋子里。这就是色彩运用的成功之处。还有很多精彩的插画,不胜枚举。希望我们通过多看、多画、多思考,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早日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征是

1、在内容上

表现世界的荒诞性和人生的无意义。

马丁·艾思琳在《荒诞派戏剧》的序言中指出:“广泛的意义上讲,荒诞派作品的主题,都是人类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苦闷心理。”《等待戈多》就是写人类在荒诞的世界里有所期盼又失落的苦闷心理。

2、在创作方法上

废弃传统的戏剧形式,创造了所谓的“反戏剧”,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没有完整的戏剧结构和矛盾冲突,人物形象无鲜明的个性,对话语无伦次等。

3、在寓意上

大量运用象征手法,在貌似荒诞的事物里面却蕴涵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扩展资料

荒诞派戏剧的表现手法

1、象征手法

荒诞派戏剧的象征手法则纯是剧作家所自创的离奇古怪的象征。例如《椅子》中以满台椅子逼得一对老夫妻在舞台上难以插足,最后不得

不生生被挤下舞台,以此来象征资本主义物质的极大丰富对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价值、生存地位的侵害。

2、隐喻手法

荒诞派戏剧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剧作很多,例如《等待戈多》中,

戈多并未上场,只是一种符码,以这一符码来隐喻人类苦苦等待、苦苦寻找、苦苦盼望的“希望”。

 

3、夸张手法

荒诞派戏剧的夸张则脱离现实生活,往往采用梦幻、怪诞、有悖常理的方法进行夸张,以凸显其荒诞性。例如《秃头歌女》中那座“大钟”竟然敲了29下,这种夸张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其荒诞性显而易见。

--荒诞派戏剧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海涅别离祖国13年后回国探亲的产物,记述了他在德国的所见所闻所感。诗人亲眼看到祖国仍受专制主义的压迫和奴役,人民仍在艰难困苦和不自由的深渊中挣扎,封建落后的德国社会就像冬天一样阴冷萧条,那里发生的一切就像童话里的故事一样荒诞可笑,所以长诗命名为《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长诗对德国的现实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诗人对当时德国社会仍然流行浪漫派的麻醉人民的“断念歌”和“催眠曲”深感不满,表示要创作“一首新的歌,更好的歌”,鼓舞人民“在大地上建立起天上的王国”,在这个“地上天国”里,有面包、玫瑰、美和欢乐。诗人高呼,“我们要在地上幸福生活,绝不让懒肚皮消耗双手勤劳的成果”,至于“天堂,我们把它交给那些天使和麻雀”。诗人把德意志的36个小国称为36个粪坑,把封建专制的堡垒——普鲁士的国徽上的鹰称为一只“丑恶的凶鸟”,发誓“一旦落入我的手中,我就揪去你的羽毛,还切断你的利爪。把你系在一根长竿上……唤来莱茵区的射鸟能手,来一番痛快的射击。谁要是把鸟射下来,我就把王冠和权杖授给这个勇敢的人!”诗人讽刺封建专制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把科隆大教堂比作“精神的巴士底狱”,要“把教堂的内部当做马圈使用”,把供奉在神龛里的三个“圣王”(基督教传说中的东方三博士,比喻俄、普、奥三皇“神圣同盟”)“装进那三只铁笼里”,挂在教堂的塔顶上示众。诗人为他们找到了自然的归宿——坟墓,表示要用暴力把这些“可怜的迷信残骸”清除。诗人批判了德国的国粹主义,通过红胡子大帝(腓特烈大帝)的传说指出,不能将国家的希望寄托在红胡子这样的中世纪的幽灵身上,德国人民要自己解放自己,因为“从来没有神,没有救世主”。诗人还对汉堡资产阶级庸俗的市侩社会作了尖锐的讽刺,批判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诗人最后警告反动统治者,“不要得罪活着的诗人,他们有武器和烈火,比天神的闪电还凶猛。”

长诗既有革命鼓动家的热情,也有理想主义者的沉思,巧妙地把现实生活图景与幻想梦想的境界结合起来,把辛辣讽刺与轻快抒情交织在一起,成功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爱。长诗嬉笑怒骂,运用自如,显示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技巧。后世诗人兼哲学家尼采盛赞海涅是自马丁·路德以来最伟大的语言艺术大师。(佚名)

  荒诞的观念及其显现形式古已有之,且是伴随人类历史性生存的一种普遍现象,但荒诞感从日常生活中升华出来作为一种自觉的审美意识,乃是“二战”后首先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得以确立的现代性事件。它始自存在主义文学(哲学)继而在现代派诸艺术流派中得以充分体现,并以悲、喜、丑相杂糅的审美意蕴生成了它的审美价值。囿于传统美学观,学人通常在悲、喜之间界定它的审美形态,虽然大都注意到它对原有审美形态的突破,但对其仍缺乏合理定位。本文立足打破传统美学的封闭体系和拓展感性学内涵的语境,在美学一感性学一丑学中来检讨荒诞作为独立审美形态的价值。

  一、荒诞的美学命名及其历史性出场

  尽管荒诞现象早就存在,但直到现代派艺术出现它才走到历史的前台。“在他们那里,荒诞已从一般的历史社会范畴上升到人类存在的范畴,从一种批判意识发展成为一种彻悟意识;在他们那里,荒诞并不仅仅在于社会现实中的事物,而在于人的整个存在,在于人的全部生活与活动。”作为一个日常语词,“荒诞”在《简明牛津辞典》(1963年版)中有两个义项:(音乐)不和谐;缺乏理性或恰当性的和谐(当代用法),经现代派艺术才提升到哲学、美学高度。“荒诞”的美学命名源自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一个流派——荒诞派戏剧,作为西方战后最重要的戏剧流派,它和其他艺术流派一同生成了西方美学史上的一种新的审美形态荒诞。特别是贝克特《等待戈多》(1953)的成功上演,使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存在的荒诞感,领会了人生的荒诞和存在的虚无,人生就像永远等不来的戈多。艺术家以对时代的敏感,塑造了一系列病态、丑陋的人物形象,以荒诞不经的语言揭示出丧失自我本质的人的无可奈何的荒诞境遇。

  基于对荒诞派戏剧本质的深刻理解,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斯林在《荒诞派戏剧》中评论道:“在这个世界上,宗教信仰的沉落已使人们丧失了确定性,当人类已不再可能接受神学目的纯粹完整的价值和启示传统时,生命就必须面对它终极的、严酷的现实。荒诞派戏剧旨在使观众意识到人类在宇宙中不确定的、神秘莫测的地位。”正是洞察到荒诞派戏剧对人与世界整体性的丧失和人生境遇不确定性的揭示,艾斯林从哲学高度把这种人生境况命名为“荒诞”。其实,早在荒诞派戏剧之前,哲学家萨特就以文学家的敏锐正视了时代的荒诞境况。他在《恶心》(1938)中揭示了社会存在的莫名的无聊感、荒诞感,正如主人公罗康丹领悟到的生活的无聊透顶,“这花园、这城市,以及我自己。一旦你认识到这一点,就会使你反胃,晕头转向,这就是恶心”。“所有存在的东西,都是无缘无故地来到世上,无力地苟延时日,偶然地死亡”。作家加缪的小说《局外人》(1942),更是生动地揭示了人生的荒诞性境遇。主人公莫尔索虽然生活在社会和人群中,然而,不仅对社会就是对亲人也显出漠然的神态,母亲的死也触及不列内心的悲痛,只是觉得应该伤心,刚刚埋葬母亲就与同事玛丽寻欢做爱,在海边无意间开枪打死人,而在法庭上却表现得像与案子不相干的旁观者。发生的一切都未能改变他超然于外的冷淡,他好像处于社会和人群之外,宛如“局外人”,莫名其妙地来到世界,又莫名其妙地被世界所抛弃。卡夫卡的《城堡》、《审判》更是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孤独和荒谬处境,一种无可奈何不可理喻的悲剧性困境。这股弥漫在欧洲上空的荒谬感随着文学作品很快漂洋过海,并在北美大地生根发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在萨特、加缪影响下出现了一批揭示存在荒谬感的作家。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描述了二次大战时一个美国空军中队的生活,描写了军队内部的官僚、、专横、残暴,以及在“正义”外衣下的无耻勾当和荒诞氛围。小说主人公尤索林上尉洞悉一切,极力想摆脱又难以超脱,由此产生受迫害的臆想,被人视作疯子。按照第二十二条军规疯子不能飞行,据此他申请停止执行飞行任务。但第二十二条军规又规定:申请必须由本人提出,而凡是自己要求停止飞行的申请者,理所当然头脑健全,不再被视作疯子。因此,这条军规完全是悖论式骗局。小说情节充满了荒谬、不合理,形式与内容极端矛盾,在“黑色幽默”的冷嘲中,会让人在极度绝望时发出笑声,似乎符合喜剧特征,但内容却是人生的绝望与无出路,因而这笑声比哭声更使人感到恐怖。荒诞主人公尤索林、莫尔索等人始终模糊的面目告诉我们:荒诞甚至存在于每个人的意识抑或无意识中,甚至就在人性的生成中,伴随自己当下的世界一同到来,在世界建构中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遭遇它。在一定意义上,局外人就是人群中的一员,甚至就是镜中的自己,人生就是一种荒诞性存在。这种把几近荒诞的悲扩大开来认为是人之生存本有的结构,一度成为西方现代人文哲学家如基尔凯郭尔、海德格尔、雅斯贝斯等人的哲学主题。

  荒诞感在战后西方始自法、德、英继而在美国蔓延开来,与战后西方世界理想的幻灭相关,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上帝”缺席、陌生、敌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异化世界。一个丧失了存在意义,丧失自我本质的世界挤压了人的存在,使人处于莫名的恐惧和绝望中,荒诞感由此而生。就加缪、萨特的文学在美国引起强烈共鸣的原因,伊哈·布哈桑认为,“在美国的经验中,总归有很多东西是符合存在主义所主张的:人类是赤裸的、人是依靠自我的、人是蔑视死亡等观点的。这样,萨特的思想,特别是加缪的思想,在50年代就在我们的国土上生根了。实际上,嬉泼斯特(美国存在主义者的一种称号)的生活方式,还出现在这些思想之前:嬉泼斯特由于密切接近了危险、本能和他的灵魂向他发出的反抗命令,以他的全部的存在去反抗世界末日的空虚。”只要世界处于无根的被抛状态,存在主义就切近这个时代而为人们所接受。关于荒诞的生成,萨特认为“如果孤立地分别考察人或世界,‘荒谬’显然既不存在于前者之中,也不存在于后者之中。然而,既然人的主要特征是‘存在于世界之中’,那么‘荒谬’也就是最终成为人的生存条件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首先要说明,荒谬并非纯粹理念的对象,我们通过一种令人悲哀的启示而意识到它的存在。”艺术作品揭示了荒诞的存在论特性,通过荒诞状态的敞开艺术家们展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于是,“理性失落了,信仰失落了,人失落了,现代西方文化与西方古典文化断裂了。这种断裂是西方现代文化层从西方古典文化层,特别是从晚期浪漫主义中蜕变出一种新的审美形态:荒诞(Absurd)——失去真实自我的社会是无意义的;正是在与传统的理性与信仰的对照之下,现代西方人的存在才成为荒诞的——由传统塑造的现代社会的框架仍然显得那么有意义,而被填塞于其中的人的存在却没有意义。”借着时代机缘,一种新的审美形态——“荒诞”历史性地出场了。

  加缪认为荒诞是世界的不合理性与人所追求的合理性的冲突。当人感受到生存的异常产生质疑而又无能为力时,荒诞就开始显现,人由此面对荒诞、进入荒诞,而愈加感受到人与存在的分离。“一个能用理性方法加以解释的世界,不论有多少毛病,总归是熟悉的世界。可是一旦宇宙中间的幻觉和照明都消失了,人便自己觉得自己是陌生人。他成了一个无法召回的流放者,因为他被剥夺了关于家乡的记忆,而同时也缺乏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自己的生活分离,演员和环境分离的状况真正构成荒诞感。”迷失于荒诞感,人是没有出路的,弥漫心间的荒诞感是难以克服的,在荒诞感笼罩下,人生、世界、行为、信念、思想都无意义,甚至无处反抗、无所反抗,要么自杀逃避荒诞,要么以反抗荒诞的形式成为荒诞的人,犹如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正如尤奈斯库所言,“荒诞是指缺乏意义……在同宗教的、形而上学的、先验论的根源隔绝后,人就不知所措,他的一切行为就变得没有意义,荒诞而无用。”这种不可理喻的生存状态,在现代主义小说、戏剧、美术和音乐中有着鲜明体现,它们以夸张的变形、奇异的肢解、怪诞的造型和奇特的象喻揭示了非理性的荒诞内容,表现了人的世界的空虚、荒诞、无意义、悲观、绝望等。正是这些伟大的艺术品帮助现代人正视了漫无边际的荒诞感,这些作品始终隐含着一种形上的维度,即在荒诞感中透露出人对自身完整性的吁求,一种在迷茫、虚无、绝望中追寻着无望的希望的焦虑,一种对身心自由和解放潜在的渴望。西西弗斯的行为是荒谬的,但他执着于这种行为本身乃是一种清醒和对荒诞的正视,显示了现代人同生活其中的世界达成妥协做出的努力,明知荒诞却不放弃,显示了在荒诞感的挣扎中尚存没有泯灭的主体意识,谕示了人对自由的些微渴望。尽管反抗是无望的,但这种反抗本身是人生存的意义,是人对生存处境的自觉意识,也是对人自身存在尊严的肯定。正是艺术赋予我们力量和勇气,这是荒诞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类学、社会学根源。从存在主义文学的“局外人”,到荒诞派戏剧无望的“等待戈多”,从表现主义小说永难进入的“城堡”,到黑色幽默的“绞刑架下的幽默”,立体派绘画的“亚威农少女”以及表现主义绘画的“呐喊”等,都在张扬着无处不在挥之不去的苦涩、冷漠、残酷、真实的荒诞意味。

  二、荒诞感的揭示与荒诞状态的敞开

  作为生成于现代境遇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感受,荒谬感源于人对存在境遇的悖论体验,是理想失落以及人与存在分裂和技术僭越加剧的显现,在此境遇中人越来越失去自身而呈现为某种物的存在,从而引起精神、心理、行为上的怪诞。“非理性的荒诞的形式与同样荒诞的内容,使人感到的是愕然,是不可思议,因而会笑。然而这笑不同于喜剧感的笑,喜剧感的笑是对旧事物的讽刺,是对自己的信心与自豪,是充满希望的笑。荒诞感的笑却是对世界的荒诞的感受,因其荒诞而感到束手无策,无可奈何,是一种无望的笑。荒诞也有一种悲剧感,但悲剧感的哭中透着希望。荒诞是无望的,它也不会让人哭,它只是让人哭笑不得,陷入一种尴尬困窘的境地。”

  对荒诞的领悟离不开对怪诞的意会,虽然二者在西学中并无词根上的关联,但二者在汉语语境极为相近。“怪诞”作为一种存在样态早于荒诞,通常它以丑的视觉效果给人们以感官冲击,成为艺术审美的表现方式。而荒诞却无特定形式及其结构特征,它更多的是以内容、感觉或气氛凸显,意在引发精神、心灵的沉思,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内容的无序杂糅生成它形式上的滑稽与怪诞混合的特点。怪诞是以反常、夸张甚至丑陋的形式激起受众注意,荒诞则以意义的虚无激发受众思考。荒诞作为审美形态涵括了怪诞,荒诞之出场必关乎滑稽和丑,特别是丑的因素尤为突出。很多理论家都指出过荒诞是荒谬可笑与恐怖可怕同时并存及其生成的极端反常方式。荒诞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原始艺术的怪异、变形,甚至那些可怖的纹样、图案、声音与形象,但在原始人那里却表现为一种与其认知、情感相吻合的原始状态的和谐,从人性生成、人的主体意识建构来说,毋宁显现为一种艺术的崇高与神秘而不是荒诞(儒家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之说)。生成于现代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之对象无法像悲剧、崇高、喜剧那样可以切实把捉,无法像悲剧和崇高那样去抗争与拼搏,亦不会有所谓的胜利,而是揭示一种存在境遇,一种难以克服的生存性悖论的展现。

  荒诞把丑的对立推向了极度不合理、不正常,“造成是非倒置,时空错位,使一切显得混乱无序,不可理喻。”虽然丑作为一种人类意识早就出现在艺术中,“不但近代绘画中的一些杰作,例如英国布莱克以但丁的《地狱》篇为题材的作品,就连古希腊的关于林神、牧羊神、蛇神之类丑怪形象的描绘,也都证明造型艺术并不排斥丑的材料”。但丑在人们的感性心理中独立出来,引起艺术家注意并显现在作品中是近代的事,“在文艺复兴以后,比在文艺复兴以前,我们更经常地发现丑。而在浪漫的现实主义气氛中,比在和谐的古典的古代气氛中,它更得其所”。回顾艺术史可以看到丑在现代感性中具有不同于往昔的意义,它不再作为美的陪伴物出场,而是以独立姿态引起艺术家关注,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代艺术中。但在传统美学上,“丑并不是与其它审美范畴并列的一个范畴,而是从属于、综合于其它审美范畴中的一个亚范畴”。确切地说,丑作为亚范畴只参加崇高、悲剧和喜剧,而不参加优美,优美是不含丑的绝对美,无论东西方属于优美的艺术作品无不如此。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和艺术家们对丑的描绘的用心,出现了众多“丑得如此精致”的作品,艺术空间也因丑的凸显而极大拓宽。伴随“丑学”浮出历史的地表,美丑之间藩篱被拆除,人类的审美感觉、审美范畴乃至审美形态也大大地丰富了。及至发展到艺术的现代主义阶段,各种艺术的“恶之花”盛开。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迷惘的一代、无调性音乐,达利的《西班牙内战的前兆》,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布罗基的《男妖》,米罗的《倒立的人》,马格利特的《红色模块》等都预示现代人已笼罩在以丑(还有悲)为底蕴的荒诞绝望的存在境遇中。

  的确,荒诞在其生成中不只是充分揭示丑,它还以近乎滑稽夸张的笑的形式包蕴着无法言说的悲,但这种悲不是真正意义的悲剧,毋宁说,它从内容上接近悲,遭受对立方强大的漫无边际的力量的压抑,从中展示矛盾的深刻与复杂。它不像悲剧主人公祈向一种希望而是无望;同时它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喜剧,它不具备喜剧的超越性和优越感,它是让人哭也哭不出,笑也笑不出的无奈。惟其如此它才以新形态显现了20世纪感性学、丑学的崛起。

  这些艺术现象表征着弥漫开来的,接通悲剧、喜剧、丑的荒诞感开始为艺术家所正视,敏感于时代变化的艺术家以作品揭示了人世间不可名状的绝望、冷漠和深刻的孤独,与此同时,荒诞作为独立的审美形态开始进入哲学家、美学家视野。一种新质的审美意味开始被人们所领会,也为笔者再次重申:正是西方现代心灵及其现实中的荒诞,使美学家认识到荒诞既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而是突破和糅合悲、喜、丑的综合性的新形态。一定意义上说,荒诞似喜剧又不是那种笑,似悲剧又不是那种哭,是苦笑不得的绝望,但不自杀,而是后退一步地嘲笑自己的尴尬,这里不是主体性的消失,而只是显现在异化世界中的不和谐、悖论性和无意义感。只要世界的异化在,主体的反观(审视)在,荒诞就会存在。就此而言,它作为独立审美形态成为美学——丑学的一个范畴。荒诞在这种合力的张扬中,把存在的矛盾性、不和谐性、不确定性、不合理性推到不可逆转的极限,从而产生漫无边际的压抑感、荒谬感、倒错感,世界显得不可理喻,混乱无序,虚无而无所依傍,所谓中心、主体、理性都濒于虚无的深渊,但它不像个性滞后即无个性的悲剧那样,被客体压倒完全泯灭了主体意识,更不是后现代完全消解了主体,而是在荒诞感中还保留了一丝抗争,不论是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永远等待的戈多,还是漠然视之的局外人莫尔索无不如此。荒诞感的漫无边际使它不像悲、喜剧有具体所指,荒诞是所指世界和能指世界的脱离和错位,于是产生悖论和疏离,其行为的怪诞使它更像一种能指的狂欢:丑陋空洞、滑稽可笑、主体离散,这种残缺表征了它走在途中急于获得某种确定所指的过渡性。

  这种寻求确定所指的愿望与事实上的不可能都使荒诞主体反观、质疑现存状态,而一定程度上把人的主体意识逼视到了虚无的深渊。对作为非英雄的“小我”的存在,荒诞意味着世界对人的压抑,意味着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被漠视。荒诞展示的是一个被疏离了的世界,荒诞感是在这个世界中体验到的不安全感与不可信任感,从而产生一种生存的恐惧。因此,荒诞作为一种生命活动的虚无呈现,它显现为某种不确定性和内在性。“在这两极中,不确定性主要代表中心消失和本体论消失之结果;内在性则代表使人类心灵适应所有现实本身的倾向。”“中心消失和本体论消失”意味着世界落在理性与非理性之外,这实际上是一种后现代能指狂欢的平面化世界。而在荒诞感的境遇中,几近的双重缺失把荒诞感推到了混乱、悖论的程度,把残存的主体意识消解得支离破碎。物极必反,当荒诞走到虚无的边缘,必然会出现一种综合的倾向,一种新的调和方式,甚至从中生发出对原初形而上学的要求。荒诞本质上是对主体被压抑的无奈,是对人生价值的漠视和真理的放逐,从积极状态和主体意志的高扬来看,它显现为一种负面的否定价值和创造性的缺失,但这种否定反而激发人们对新真理的探求,正是人的无奈和拒绝赋予“荒诞”审美内涵。同丑相似,荒诞在精神特质上是一种“艰难的美”。

  作为杂糅了悲剧、喜剧、滑稽、丑之因子的无序混合,荒诞的悲喜交融性是对固有审美形态的突破,它无法在传统美学体系中作为一个独立范畴与优美、悲剧、崇高、喜剧相并列,当然也不同于丑作为亚范畴对悲剧、喜剧、崇高等审美形态的参与。荒诞作为现代美学——感性学的一个范畴,在现代一后现代社会境遇中对悲剧和喜剧有一种大跨度衔接,可以说是审美合乎时代境遇的一种创生。它的形式近乎喜剧、滑稽的摹仿,但其底色却是悲、丑的杂糅。无望的荒诞往往转化成焦虑,一种对世界、人自身生存的危机感,但它又有一丝反思,所以荒诞中没有单纯的哭和单纯的笑,没有优越感,没有快感,没有精神的酣畅淋漓,有的只是哭笑不得的难受。作为一种非理性的直接呈现,它给人的不是古典式的审美愉快或者痛感升华,而是一种不置可否的破碎感、荒谬感,一种生命力的长期阻滞和无法摆脱的压抑感。这实际上是从否定视角对人的尊严的渴望和对压抑的抗争,表征了一丝尚存的主体意识。作为一种酵素它可能早就存在,但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却是现代主义的产物,是特定历史境遇的一种审美自觉,也是审美意识突破美学封闭体系、契合感性学崛起的表征。荒诞的被命名和历史性出场是对美学如何界定美、丑的突破,它的杂糅性使其无法在传统美学体系中得到合理阐释,它的巨大空洞滑稽的形式使对悲、丑的内容无力担当,被无力感、无奈感压抑到虚无边缘的主体几近崩溃,漫无边际的绝望感昭显了人类精神家园的荒芜。这种审美新质的生成如同丑的价值,可以给板结和凝固停滞化的美学以冲击和活力。荒诞把世界本源和人生本有的荒谬性以极端形式揭示出来,凸显人的无根的被抛状态。正是此一在之“此”的当下既有且无的被抛,展示了存在的不和谐的荒诞状态,它可从两方面来把握:一方面从认识论视角是对荒诞感的认知;一方面从存在论视角是对荒诞状态的存在揭示。在荒诞状态的敞开中,各种疏远感、陌生感、焦虑感掺杂着哭笑不得的无奈感,把人引向一种反常心理状态,一种虚无式恐惧和可怕的空洞,由此显现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的复合型审美价值特征。

  三、荒诞的审美价值生成

  可见,荒诞具有多维审美价值:外在维度是近乎喜剧的滑稽模仿和夸张运用,但又不是喜;内在维度是一种近乎消解了的悲,是由悲转化而来的压抑情绪和无可奈何的自嘲,但又不是悲;核心维度是以综合多元的形式揭示出的悲喜丑交融的新质形态。荒诞的审美价值生成打破了僵化封闭的传统美学体系,拓宽了现代美学的容量和视阈,丰富了“感性学”的内容,同时它也质疑了本质主义的绝对、永恒、惟一的美的合理性,显现了向后现代美学——张扬丑学的感性学过渡的意味。荒谬是对理性膨胀的限制,是给浑浑噩噩者的清醒剂。可以看出,加缪和萨特意在通过揭示荒诞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建立新的精神维度,尝试从审美学进入审丑学,进而试图超越传统美丑观。美学由传统审美形态(美)向现代审美形态(丑)转向,甚至在其后诸多艺术流派、后现代文化空间都有着荒诞的因子,都可以感受到荒诞的审美意味,它在审美形态史上具有激发美学裂变的力量。

  作为一种审美价值,荒诞是悲剧、喜剧、滑稽、丑的或形式或内容的某些要素的无序混合。如果说荒诞的真正底色近乎于悲,但无论内容或形式,荒诞都已突破传统的悲剧内涵,而生成了某些新质。在欧洲最早的悲剧形式中,感性的呈现与理性的观照。即诗与思,密不可分。早期希腊人在悲剧中不仅清晰地呈现了自身的存在,而且深刻地思考了存在的意义,在悲剧中揭示了人的悲剧性存在。早先真正主宰希腊人生存的是连宙斯和诸神都害怕的“命运”,“命运女神”一旦出场,诸神都要退去。对于自身命运了然于心的普罗米修斯曾警醒自己:我必须接受命运所带来的一切,尽我所能更轻松地承受它。而俄狄浦斯更是究其一生都在探寻自己身世和人的命运,在女儿安提戈涅的陪伴下,失明、落魄、年迈的俄狄浦斯在刺瞎双目自我流放的岁月中历经苦难,却仍旧保持一种精神的高贵和思想的洞彻。“以最后的自我肯定,俄狄浦斯挽救的不仅是城邦,而且是古典的男性仪式的统治,这使其成为西方最伟大的悲剧英雄。”而对克尔凯郭尔来说,正是出于对海蒙的爱使安提戈涅的内心冲突激化并到了不可解决的地步。因为,如果她继续隐瞒自己心中的秘密(即俄狄浦斯的毁灭和她自己——作为的结果——同这一毁灭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爱情的破坏,但如果吐露了秘密,则不仅是对父亲的背叛,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背叛。所以,“她与自己斗争;她一直愿意为了自己的隐秘而牺牲生命,但现在她的爱被要求成为一种牺牲”。最终,“她胜利了——那就是说,隐秘胜利了——她却失败了”。可以说,正是安提戈涅的不可理解性使其处于悲剧冲突的中心,并因而成为悲剧的真正中心人物。而在荒诞中虽然悲剧的氛围犹在,但悲剧的精神底蕴已荡然无存,在这里上演的是非理性的、无意义的能指滑动,早先希腊式的悲剧英雄、“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都已灰飞烟灭、了无踪迹。

  在消解中心、历史深度和边界的后现代,是否解构了随现代性境遇生成的荒诞感后现代不是一个历史分期,而是一种社会景观和文化风格。在后现代扑朔迷离的空间和不确定性中,尽管人处于社会的边缘,但荒诞感并未随人的边缘化而离人远去,它仍在后现代的虚拟空间和各种幻象中窥视着,伺机寻找出场的机缘。《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以后现代方式触及了这个话题,这个后现代文本主要以喜剧框架和笔法描绘了一桩谋杀案,文本构成产生的巨大张力本身就带有某种荒诞意味,其间穿插了众多的后现代知识、见解和话语,这本讽刺、戏仿、谋杀密案和喜剧手法相混合的作品。看起来就是一部后现代拼贴的大杂烩。在后现代相互复制的境遇中,在五光十色没有谜底的谜面中,在半是混乱的小说、半是哲学呓语的文本中展开了故事情节:一位被称为“后现代主义之父”的美国加州大学教授艾托尔·格罗奇在自己家的餐厅里被人同时用四种方式谋杀了。当时在场的有他的妻子、同行专家和作家、女博士生、女访问学者等,他们正在帮助教授筹备召开后现代主义学术会议。侦探亨特进行调查时陷入了这帮后现代主义者的话语迷魂阵。到最后,侦探的结论也是“后现代”的——谁都没有谋杀他,在所有想谋杀他的人试图去做的几秒钟之前,他已死于心脏病。亨特说到:“即使你们每个人都不相信元叙事,都有你们认为杀死格罗奇的最好的理由,但我却看不出有任何理由将一些企图杀一个死人的人抓起来。我假定你们大家都无辜,不坚持控告你们。我想可以公平地说他的死是极其微妙的后现代式的。”这个颇有意味的后现代文本使我们领略和感受到了后现代的荒诞不经,生活像碎片的拼贴,毫无连贯性和逻辑可言。似乎后现代的荒谬是一种幻象,我们无从把握它的真实,相对生成伊始的漫无边际的现代时期的荒谬感,后现代若隐若现的荒谬感更令人难以捉摸。加缪说:“一个人意识到了荒诞,便永世与荒诞连在一起。”在后现代解构一切、消解意义、价值平面化的游戏中,各种审美形态都被混淆、差异被抹平,美学的碎片被融入感性学的反讽、戏拟中。就是说虽然消解了逻各斯中心主义,也不认同非理性的在场形而上学,但喜剧、丑角盛行的后现代同样也有着强烈的荒诞的因子。

  概言之,作为一种审美形态,荒诞拓展了传统美学研究范畴,使始自鲍姆嘉通的“感性学”得以丰富,也只有在感性学对美学纠偏和对丑学催生的框架中,其意义才得以凸显。荒诞感的自觉是人类一种新的审美意识的觉醒,是现代人切近时代生存的一次努力。作为一个现代性事件,荒诞就审美形态而言属于现代主义,但它对历史、社会的漠然和价值的不置可否而具有了某些后现代去中心、平面化的色彩;无所谓英雄也就谈不上失败,有的只是无所希望的漫无边际的绝望,它从昔日激起生命悲壮意味的人生境地向零散化的“小我”的转向,表征着后现代对主体性的消解;而荒诞的不可消解性反证了人对生命中理性限度和非理性承受能力的意识,展现了一种无奈的担当,一种游牧式的抵抗,一种对弱者的同情。尽管后现代的荒诞已成碎片形式,但加缪提出的荒诞生成的三个关键词仍然有效: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对立。荒诞既不在世界,也不在人,而在于二者的共同存在,荒诞来自人与世界的冲突。“荒谬产生于人类呼唤与世界无理性沉默之间的对峙。”就世界发展趋势而言,和谐是人类的理想,但当下人与世界不和谐的现象依旧存在,荒诞便不可去除。在世界的整一性分裂为碎片,人与世界的整体性关联不复存在的后现代,这种对立愈加深刻了,人对世界和自我嘲讽的荒诞意味也就愈加深沉了。

美式复古**黑色荒诞式青春校园喜剧

**:《希德姐妹帮》|(1988)

少女组织希德姐妹帮在学校令人闻风丧胆~她们以捉弄嘲讽同学为乐趣。但小跟班维罗妮卡对她们的作风十分不满。她与玩世不恭的男生杰森·迪恩决定联手打压大姐大希德的势力,却意外杀s对方,事态开始愈演愈不可控制…

**中的妆造服饰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风靡80年代的垫肩西装、有东方韵味的扣盘衬衫、丝袜搭配的时髦又修身!复古摩登的各种套装还有配饰,全都让人挪不开眼。

黑色短发造型更是把薇诺娜精致深邃的五官完美衬托~尽展少女的古灵精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758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