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知识怎么制造浪漫?

用数学知识怎么制造浪漫?,第1张

用数学制造浪漫就不得不说之前还蛮火的各种心形函数,还有用微积分方程解释男女爱情。

x代表女孩(susan)喜欢男孩(george)的程度。y代表男孩喜欢女孩的程度。

上面一个方程表示,女孩如果发现自己更喜欢男孩了或者男孩更喜欢自己了,那么就会更喜欢男孩(x'为正)

下面一个方程表示,如果george发现susan更喜欢自己,或者自己更喜欢susan了,那么因为担心被缠住,会讨厌女孩(y'为负,渣男一个)

答案是啥呢?椭圆,他们生生死死被套在一起无限循环。这不仅仅是浪漫了,简直是看透了人世间的男男女女之间的爱情本质。

世界上浪漫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很多,文学家玩转文字来展示浪漫,艺术家玩转图画或音乐来渲染浪漫,而数学家也有自己的浪漫方式。最为著名的便是大数学家笛卡尔与其发现的心形图曲线(也成为心脏图)。

 

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著名的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据说笛卡尔57岁时邂逅了18岁的瑞典公主克里斯汀,笛卡尔总共给她寄出过13封情书,也就是在最后一封信中,只有短短的一个数学公式:r=a(1- sinθ)。而这正是著名的心形图曲线:

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心脏线的参数方程为:

其中r是圆的半径。曲线的尖点位于(r,0)

在极坐标系中的方程为:ρ(θ)=2r(1-cosθ)。

数学的故事》里面说到了数学家笛卡尔的爱情故事。笛卡尔于1596年出生在法国,欧洲大陆爆发黑死病时他流浪到瑞典,认识了瑞典一个小公国18岁的小公主克里斯蒂娜(Kristina),后成为她的数学老师,日日相处使他们彼此产生爱慕之心,公主的父亲国王知道了后勃然大怒,下令将笛卡尔处死,后因女儿求情将其流放回法国,克里斯汀公主也被父亲软禁起来。笛卡尔回法国后不久便染上黑死病,他日日给公主写信,因被国王拦截,克里斯汀一直没收到笛卡尔的信。笛卡尔在给克里斯汀寄出第十三封信后就气绝身亡了,这第十三封信内容只有短短的一个公式:r=a(1-sinθ)。国王看不懂,觉得他们俩之间并不是总是说情话的,大发慈悲就把这封信交给一直闷闷不乐的克里斯汀,公主看到后,立即明了恋人的意图,她马上着手把方程的图形画出来,看到图形,她开心极了,她知道恋人仍然爱着她,原来方程的图形是一颗心的形状。公主在纸上建立了极坐标系,用笔在上面描下方程的点,看到了方程所表示的心脏线,理解了笛卡尔对自己的深深爱意。这也就是著名的“心形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318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