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德国]戴默尔》读后感

《故乡 [德国]戴默尔》读后感,第1张

即使是在父母的旧居,

在黄昏时也没有安静?

我憧憬地倾听室外

白杨高树呼啸的声音。

我听到门户轻轻地响,

母亲拿着灯走进房中;

哦,母亲,我的一切憧憬

全消沉在你的光辉之中。

(钱春绮 译)

赏析

1890年前后,德国文坛上出现了新的气象,这就是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兴起。它们的出现与尼采和柏格森的哲学思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20世纪初相继出现的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是包容在现代派中的两个重要流派,它们都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构成了当时文坛的重要力量。在德国文艺界,从1890年开始使用“印象主义”这一术语,一批年轻的作家、诗人很快成为印象主义的鼓吹者和实践者,如戴默尔、格奥尔格、霍夫曼斯塔尔、里尔克等。而在德国印象主义诗人中当首推李利恩克隆与里夏德·戴默尔。

戴默尔的创作受到法国象征派诗歌和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影响,但他又像阿尔诺·霍尔茨等许多德国诗人一样,有意识地去摆脱古典派和浪漫派的传统,寻求新的艺术道路。戴默尔以自己的主观认识去观察和理解世界,在创作中力图抓住瞬息间获得的印象和偶然产生的感觉。他在诗歌中追求音调和谐,诗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这首《故乡》是戴默尔诗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印象主义诗歌和印象主义的绘画一样,注重抓住局部特征和一些精微的细节,使得诗歌在描述情感和情绪上富有层次和色彩。它并且注重写人对事物情境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分析,突出主观的印象。这种心理感受和心理分析其实不是别的,就是瞬间所捕捉的印象和直觉体验。所以印象主义的这种创作特性也决定了它比较适合一些微小的题材,如短诗、短剧、速写等。戴默尔的这首《故乡》就是一首短诗,全诗共两节,由八行组成,结构简单整饬。

接下来,我们来看戴默尔是如何描绘他的“故乡”的。诗人开篇写道:“即使是在父母的旧居,/在黄昏时也没有安静?”“黄昏”是印象派诗人和画家最为喜爱的描摹对象,因为黄昏的色彩、光感效果令人神迷,容易突出主体内心的心理感受。此刻,面对黄昏的背景,“我”憧憬地倾听室外,静静地倾听白杨高树呼啸的声音。这一切显得静谧而又略带几分神秘。诗人的心理活动随着这个倾听的姿态,向外部世界打开。在这个倾听大自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天空已经暗淡下来,而“我”还浑然不觉。紧接着下一节,随着房门的轻轻敲响,母亲拿着灯走进房中。我们注意到此时诗人所用到的一个感叹词“哦”。它把诗人此刻惊叹和诧异的心理特征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哦,母亲,我的一切憧憬/全消沉在你的光辉之中。”最后这两句是整首诗作的点睛之笔,母亲的出现突然打断了诗人对于外部世界的憧憬思绪和一种倾听的姿态。一切憧憬随之全部消沉在她的光辉之中。诗人以极为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我”一刹那的微妙心理变化,并把对故乡的这一瞬间的主观体验化作心理情绪的变化。

印象主义诗歌所追求的就是把“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精神化,致力于揭示灵魂中隐蔽起来的激动和最秘密的情感经历,使创作主体成为传达外界 与本能反应之间的中介,反对对所描写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合乎逻辑或理性的提炼加工。格奥尔格曾对印象主义有过精彩的表述:“我们不是去发现故事,而是去再现情绪,不是去观察,而是去描述,不是去谈论,而是表达印象。”因此,印象主义就是着力去把握主观对于客观世界的直觉体验,在诗歌的整体上努力营造一种印象和氛围,传达一种情绪,如实记录事物给主体的感觉经验。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这些特征来。

在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并没有晦涩高深的哲理思想,也没有繁复驳杂的意象。整首诗歌就是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一次思想历险,诗人以一种淡淡的抒情风格,抓住和再现了他思维和情绪发展的整个过程,使整首诗歌充满一种智趣与回味无穷的意味。诗作在语言方面也带有明显的印象主义诗歌的特色,简洁清晰,明白晓畅。诗人在一种平静的叙述中描绘一些可以意会可以感觉的印象,力求从瞬间的印象里寻找最有力的那一刹那,去发现外部具体事物与内心情感的重合。德语诗歌的代表人物霍夫曼斯塔尔在《关于诗的谈话》一文中,对印象主义诗歌这样说道:“难道不是情感、半情感、我们内心中所有最秘密和最深沉的状态以一种少有的方式与一种自然风景、与一种季节、与空气的一种特性、与一种气息在交织吗?”

(李 超)

□ 卢梭的小说《新爱洛绮丝》是最重要的文学作品,《爱弥儿》是一部教育小说,《忏悔录》是他的自传性作品。

 □ 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是高特舍特和莱辛。

 □ 德国“古典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

 □ 莱辛是德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主要贡献在美学和文艺理论。

 □ 《塔索》是歌德重返魏玛后于1790年完成的一个剧本。主人公塔索是十六世纪的意大利诗人。

 □ 1794年秋,歌德与席勒订交。

 □ 歌德模仿东方文学的风格写成诗集《西东合集》和十四首《中德四季晨昏吟咏》。

 □ 歌德晚年的作品:小说《威廉 迈斯特的漫游年代》和《亲和力》、自传《诗与真》。

 □ 《威廉 迈斯特》包括《学习年代》和《漫游年代》,是歌德仅次于《浮士德》的重要作品。

 □ 《浮士德》取材于德国民间传说。作品中主人公的原型是宗教改革时期一个跑江湖的魔法师。

 □ 诗剧《浮士德》共两部,12111行,两部的创作间隔很远,曾经想放弃写作,在席勒的鼓励下完成。

 □ 浮士德的两个重要情节:上帝与魔鬼的赌赛、浮士德和魔鬼魔非斯特赌赛。

 □ 史雷格尔是德国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者。他通过浪漫派刊物《雅典娜神殿》宣传和古典主义对抗的文学主张,打出“浪漫主义”的旗号。

 □ 德国最早代表浪漫主义倾向的重要作家是:史雷格尔兄弟、诺伐里斯和蒂克。

 □ 霍夫曼是德国晚期浪漫主义文学中影响较大的作家。他的创作善于用荒诞离奇的形象和情节来揭露讽刺社会的黑暗面,小说中恐怖的、病态的幻想和庸俗丑恶的现实交织在一起,人物往往受着神秘力量的支配,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代表作:《侏儒查赫斯,绰号朱砂》。

 □ 霍夫曼是恐怖小说的鼻祖。

 □ 海涅是德国十九世纪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恩格斯称赞他是“德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

 □ “湖畔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因他们隐居于昆布兰湖区,被称为“湖畔诗人”。

 □ 拜伦、雪莱被骚塞认为是“恶魔派”。

 □ 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主要代表人物是拜伦和雪莱。

 □ 雪莱的作品:论文《无神论的必然性》、的长诗《麦布女王》、《伊斯兰起义》、代表作是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诗《云》、《致云雀》、《西风颂》。

 □ 拜伦政治诗《东方叙事诗》是以东方为题材的富有浪漫色彩的传奇诗,共六篇:《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巴里西纳》。

 □ 《东方叙事诗》的代表作是《海盗》。

 □ 拜伦后期代表作是诗体小说《唐璜》,被歌德称赞为“绝顶天才之作”。

 □ 拜伦的代表作:《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

 □ 法国最早具有现实主义因素的作家是民主诗人贝朗瑞。

 □ 司汤达发表文学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提出实际上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这部著作,被认为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1830年出版《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 (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西欧现实主义文学中成就、影响的作家。代表作:《人间喜剧》。

 □ 梅里美的代表作:中篇小说《高龙巴》、《卡门》。

 □ 《卡门》的故事发生在西班牙,主人公是卡门。

 □ 福楼拜是巴尔扎克以后法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表现出客观、精确、完美的现实主义风格。

 □ 十九世纪中期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拉马丁、维尼等,还有大仲马、欧仁 苏、戈蒂耶、乔治 桑。

 □ 大仲马的代表作:《三个火手》、《基督山伯爵》。

 □ 《安吉堡磨工》的作者是女作家乔治 桑。

 □ 波德莱尔是象征主义的奠基人,代表作:诗集(《恶之花》)。

 □ 宪章运动中产生了宪章派文学,最有代表性的是诗人(艾内斯特 琼斯)和(威廉 林顿)。

 □ 英国的现实主义作家最先以劳资矛盾为创作题材的作品有: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 巴顿》,夏绿蒂 勃朗特的《谢利》、狄更斯的《艰难时世》。

 □ 萨克雷代表作《名利场》,主人公是穷画家的女儿蓓基 夏泼。

 □ 夏绿蒂 勃朗特是英国文学中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代表作:长篇小说《简 爱》。

 □ 浪漫主义文学方面,夏绿蒂 勃朗特的妹妹艾米莉 勃朗特的《呼啸山庄》。

 □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德国早期无产阶级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家是格奥尔格 维尔特,恩格斯称他是是“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

 □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代表德国文学成就的作家是革命民主主义诗人亨利希 海涅。

 □ 波兰的民族诗人亚当 密茨凯维支是杰出代表之一,他的长诗《塔杜施先生》表现出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思想。

 □ 匈牙利革命诗人斐多菲 山陀尔长诗《使徒》。

 □ 北欧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野天鹅》、《丑小鸭》、《海的女儿》。

 □ 司汤达原名玛利 亨利 贝尔。1812年,他随拿破仑远征军到莫斯科。

 □ 司汤达在王政复辟时期的创作:长篇小说《阿尔芒斯》、短篇小说《法尼娜 法尼尼》和长篇小说《红与黑》。

 □ 《阿尔芒斯》是司汤达第一部小说,副题是《一八二七年巴黎一个沙龙的若干场面》。

 □ 《法尼娜 法尼尼》以当代社会生活为题材,主人公彼特罗是烧炭党首领。

 □ 司汤达七月王朝时期的创作: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一些中短篇小说后来收在短篇小说集《意大利遗事》中,写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故事。

 □ 《红与黑》书名的四种含义:①红象征革命,黑象征教会。②红象征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黑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复辟时期。③红象征法国军官的红军服,黑象征教士的教服。④红象征热情,黑象征阴谋。

 □ 《红与黑》的主人公是于连。

 □ 巴尔扎克第一部作品:浪漫主义的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1820年写成,结果失败。

 □ 1829年,他第一次以巴尔扎克的名字发表长篇历史小说《舒昂党人》,获得成功,初步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标志巴尔扎克的创作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从此,他进入《人间喜剧》的创作阶段。

 □ 《高老头》中人物:拉斯蒂涅是资产阶级野心家形象。他的第一个引路人是鲍赛昂夫人,第二个引路人是强盗伏脱冷。

 □ 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克伦威尔序言》被认为是一篇浪漫主义的宣言。

 □ 1829年雨果发表抒情诗集《东方杂咏》,标志由古典转向浪漫。还发表了剧本《欧那尼》,受到欢迎。

 □ 1831年雨果发表浪漫主义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雨果。

 □ 19世纪30年代,雨果诗歌:《秋叶集》和《微明之歌》,以后发表《心声集》、《光与影》。

 □ 1853年,雨果发表政治讽刺诗集《惩罚集》,主要内空揭露窃国大盗拿破伦三世。

 □ 雨果流亡期间,发表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

 □ 《悲惨世界》主要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紧密结合。

 □ 海涅的组诗:《抒情插曲》、《归乡集》、《北海集》。

 □ 海涅的游记:第一部《哈尔茨山游记》、第二部《观念—勒 格朗特文集》、第三部《从慕尼黑到热那亚的旅行》和《璐珈浴场》、第四部《英国断片》。

 □ 海涅的叙事故事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和诗集《时代的诗》。

 □ 政治讽刺抒情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作者是海涅。

 □ 狄更斯的代表作是流浪汉小说《匹克威克先生外传》。

 □ 狄更斯第一时期的小说还有:《奥列佛 推斯特》、《尼古拉斯 尼古贝》、《老古玩店》、《巴纳比 拉奇》。

 □ 狄更斯第二时期的小说:《圣诞故事集》、《董贝父子》、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大卫 科波菲尔》。

 □ 狄更斯第三时期的小说:《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双城记》、《伟大的期望》。

 □ 狄更斯最后一部小说是《我们共同的朋友》。

 □ 狄更斯的《艰难时世》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神话。小说中的反面人物是:葛雷硬、庞得贝。

 □ 福楼拜三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萨朗波》、《情感教育》。

 □ 《包法利夫人》的内容是描写爱玛 包法利堕落的悲剧。

 □ 19世纪后期,德国出现了一个唯意志论者尼采和叔本华,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法国文艺理论家泰纳。法国哲学家柏格森。

 □ 巴黎公社文学,小说方面最有成就的作家是茹尔 瓦莱斯和克拉代尔。

 □ 19世纪后期西欧最有成就的作家,是法国的左拉、莫泊桑、法朗士、英国的哈代、肖伯纳和挪威的易卜生。

 □ 法朗士晚年的重要作品:《企鹅岛》、《诸神渴了》、《天使的反叛》。

 □ 1921年,法朗士被授予诺贝尔奖金。

 □ 肖伯纳创作三个戏剧集《不愉快的戏剧》、《愉快的戏剧》、《为清教徒写的戏剧》。这些作品中以《不愉快的戏剧》中的《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最为出色。

 □ 左拉在龚古尔兄弟的对人进行病理分析的小说的影响下,提出了自己的自然主义理论。

 □ 左拉《实验小说》、《戏剧中的自然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自然主义理论观点。

 □ 象征主义在法国产生于19世纪70、80年代。它确立的时间是在1886年。得名于让 莫雷阿斯的象征主义宣言。

 □ 法国象征主义三位主将:马拉梅、魏尔伦、兰波。

 □ 《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被认为是象征主义的先驱。

 □ 兰波的十四行诗《母音》以及《醉舟》。

 □ 马拉梅的《牧神的午后》。

 □ 比利时的梅特林克是象征派最重要的剧作家。

 □ 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文学,它也是西方“纯艺术”流派的一支。

 □ 王尔德代表作:长篇小说《道林 格雷的画像》、剧本《莎乐美》。

 □ 《国际歌》的作者是鲍狄埃。

 □ 左拉在建立自己自然主义理论的同时,在创作上进行了实践的小说:《黛莱丝 拉甘》、《玛德兰 费拉》。

 □ 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的创作是受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影响,副标题是: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用生理学组织小说的内在逻辑。

 □ 左拉从1869年写《卢贡家族的家运》起到一八九三年完成《巴斯卡尔医生》止,前后经过二十五年辛勤的劳动,终于完成了包括二十部长篇小说的社会史诗《卢贡—马卡尔家族》。

 □ 左拉描写工人小说:《小酒店》、《萌芽》。

 □ 左拉三部曲《三城市》包括《鲁尔德》、《罗马》、《巴黎》。

 □ 左拉以“德雷弗斯案件”为材料写的小说是《我控诉!》。

 □ 左拉在《三城市》之后,又创作了《四福音书》:第一部《繁殖》、第二部《劳动》、第三部《真理》、第四部《正义》。

 □ 莫泊桑的创作受福楼拜的影响。

 □ 以普法战争为北京的集子《梅塘之夜》中,左拉《磨坊之役》、莫泊桑《羊脂球》。

 □ 莫泊桑创作的六部长篇小说:《一生》、《漂亮的朋友》、《温泉》、《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我们的心》。

 □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分为三类:①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揭露普鲁士侵略者的暴行以及反映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②描写资产阶级风尚习俗、③描写穷苦人民悲惨命运和赞颂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 莫泊桑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揭露普鲁士侵略者的暴行以及反映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短篇小说:《菲菲**》、《两个朋友》、《女疯子》。

 □ 莫泊桑描写资产阶级风尚习俗短篇小说:《遗产》、《珠宝》、《小酒桶》、《老人》、《我的叔叔于勒》、《项链》。

 □ 莫泊桑描写穷苦人民悲惨命运和赞颂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的短篇小说:《瞎子》、《穷鬼》。

 □ 《羊脂球》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地点鲁昂城。

 □ 哈代把自己的小说分为三类:①人物与环境的小说、②罗曼史和幻想小说、③机敏和经验的小说。

 □ 哈代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是“人物和环境的小说”。因为这些小说都是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农村地区为背景,所以又成为“威塞克斯小说”。

 □ 哈代的第一部“人物与环境的小说”《绿荫下》。之后还有长篇小说《远离尘嚣》、《还乡》。

 □ 1886年,哈代发表长篇小说《卡斯特桥市长》,宿命论的思想十分浓厚。

 □ 哈代秀的长篇小说是《德伯家的苔丝》。

 □ 哈代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无名的裘德》。

 □ 哈代的史诗剧《列王》。

 □ 《德伯家的苔丝》的主人公:苔丝、亚雷、克莱。

 □ 易卜生是挪威的伟大戏剧家。

 □ 易卜生的早期创作:《布朗德》、《培尔 金特》。中期创作了一批“社会问题剧”。从《野鸭》发表到作家逝世,是易卜生创作的后期。

 □ 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

 □ 《玩偶之家》的主人公:娜拉、海尔茂。

 □ 美国最早写出具有民族风格作品的人是欧文和库柏。他们的创作反映出美国人摆脱欧洲文学影响的努力。这两个作家被认为是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

 □ 欧文的代表作:《见闻札记》《瑞普 凡 温克尔》和《睡谷的传说》。

 □ 库柏代表作:五篇小说组成的故事集《皮袜子故事集》,皮袜子是主人公一个猎人的绰号。

 □ 爱默生是超经验主义的代表。

 □ 散文作家梭罗受爱默生的影响,代表作:《华尔登,或林中生活》。

 □ 梅尔维尔的代表作:《白鲸》。

 □ 霍桑的代表作:《红字》。

 □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爱伦 坡被认为是西方侦探小说的开拓者。

 □ 惠特曼的代表作:《草叶集》。

 □ 19世纪美国“乡土文学”的代表是马克 吐温。

 □ 亨利 詹姆斯是一位心理分析小说家,意识流小说从他的理论发展起来。他晚期创作的“三大杰作”《鸽翼》、《专使》、《金碗》。

 □ 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欧 亨利、杰克 伦敦、德莱塞。

 □ 马克 吐温的幽默故事集《卡拉维拉斯县有名的跳蛙》。

 □ 1874年,马克 吐温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镀金时代》,这是他和查尔斯 华纳合写的。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生平介绍:1788年2月22日生。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对人间的苦难甚为敏感,因而他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倾向。致力于哲学家柏拉图和康德著作的研究、蔑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他的一生并不得志,在去世前几年获得声誉以前,一直过着隐居生活。1860年9月21日病逝。

1789年生于但泽(Danzig)的叔本华从小孤僻,傲慢,喜怒无常,并带点神经质。他对自己的哲学也极为自负,声称是一种全新的哲学方法,会震撼整个欧洲思想界。然而他的著作却常常受人冷落。在柏林大学任教时,他试图和黑格尔在讲台上一决高低,结果黑格尔的讲座常常爆满,而听他讲课的学生却从来没有超出过三人。于是叔本华带着一种愤遭的心情离开了大学的讲坛。叔本华与黑格尔的对抗实际上是两种哲学倾向之间的较量。他失败了。因为他不属于那个时代。用叔本华自己的话说,他的书是为后人写的。事实也是如此:到了晚年,时代才和他走到了一起,他终于享受到了期待了一生的荣誉。

1818年叔本华发表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从而奠定了他的哲学体系。他为这部悲观主义巨著作出了最乐观的预言:“这部书不是为了转瞬即逝的年代而是为了全人类而写的,今后会成为其他上百本书的源泉和根据”。然而该书出版10年后,大部分是作为废纸售出的,极度失望的叔本华只好援引别人的话来暗示他的代表作,说这样的著作犹如一面镜子,“当一头蠢驴去照时,你不可能在镜子里看见天使”。

叔本华是唯意志论哲学的创始人,他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辩传统,力图从非理性方面来寻求新的出路,提出了生存意志论。人生就是一种痛苦,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与他的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强,人就越痛苦。要摆脱痛苦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抛弃欲求,否定生存意志。他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艺术创造和欣赏来暂时解脱痛苦,但最根本的解脱办法是,进入佛教的空、无的境界。

叔本华死后,有关他的哲学讲座逐渐将黑格尔排挤了出去,终于报了当年一箭之仇。他一时成了德国最时髦的哲学家。

叔本华作品介绍:1819年发表重要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为四册,其中包括: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和伦理学。这部书标志了叔本华思想发展的顶点。尽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坚信真理的最后胜利。他认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经过了19年的“无声的愤慨”之后,他在1836年发表了短篇论文《论自然界中的意志》。叔本华这篇文章灵巧地运用了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的疑问和发现来维护他关于意志的学说。在前言中他公开地对“骗子”黑格尔及其帮派予以沉重的抨击。然而直到1853年之后,叔本华的哲学才为世界所重视。

叔本华哲学的可读性:体系博大、思虑精纯的哲学名家不少,但是文笔清畅、引人入胜的却不多见。对于一般读者,康德这样的哲学大师永远像一座墙峭堑深的名城,望之十分壮观,可惜警卫严密,不得其门而入。这样的大师,也许体系太大,也许思路太玄,也许只顾言之有物,不暇言之动听,总之好处难以句摘。所以翻开任何谚语名言的词典,康德被人引述的次数远比培根、尼采、罗素、桑塔耶纳一类哲人为少。叔本华正属于这澄明透彻易于句摘的一类。他虽然不以文采斐然取胜,但是他的思路清晰,文字干净,语气坚定,读来令人眼明气畅,对哲人寂寞而孤高的情操无限神往。

--------------------------------------------------------------------------------

叔本华生平及其大事年表------荆祖民 收集整理

1788年2月22日:阿瑟·叔本华出生在但泽(今波兰格坦斯克)一个大商人家里,父亲

叫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母亲叫约翰娜·亨利埃特,娘家姓特罗西纳。

3月3日:受洗礼于圣玛利亚教堂。

阿瑟和他母亲一起迁居奥里瓦庄园,他在那儿度过了童年。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1789年阿瑟的外祖父克里斯蒂安·海因里希·特罗西纳租进斯图特庄园。

3月4日:美国宪法公布。

5月5日:法国在凡尔赛召开三级会议,这是自1614年来举行的第一次三级会议。

6月17日:法国第三等级组成国民议会(1789—1791年的制宪议会)。

6月20日:国王封闭国民议会会场,代表们在网球场集会,宣誓“非俟宪法制成,议

会决不解散”。史称“网球场宣誓”。

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1790年2月20日: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去世,利奥波特二世继位。

1791年1月15日:奥地利诗人弗朗茨·格里尔帕尔泽诞生。

4月2日:法国第三等级代表米拉波伯爵去世。

6月20—25日:法国国王阴谋逃跑,但在发棱被发现,押回巴黎。

8月27日:庇尔尼茨宣言。普普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和奥地利皇帝利奥波特

二世决定支持法国君主专制。

12月5日:莫扎特诞生。

1792—1797年第一次联盟战争。

1792年3月1日:利奥波特二世去世。其子弗朗茨一世成为罗马——德意志帝国皇帝。

8月10日:法国“无套裤汉”革命群众攻进巴黎士伊勒里宫。

9月20日:法国革命军在瓦尔密力挫普鲁士军,普军撤退。法军占领中莱因区。攻进

比利时。

1793年1月21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决。普鲁士,奥地利,英国,荷兰,西班牙,

葡萄牙,撒丁和那不勒斯组成第一次反法联盟。

波兰被第二次瓜分。但泽、波森(即波茨南)等被划归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

威廉二世决定封锁但泽。

在但泽被占领前不久,叔本华一家离开了该市,迁住汉堡,住旧城新街76号。

6月:汉堡开办了第一个德国公共浴室——“浮船浴场”。

7月13日:让·保尔·马拉被杀。

9月:法国恐怖统治。

10月16日:法国王后被处死。

12月23日:阿瑟的祖父安德烈亚斯·叔本华去世。

歌德:《莱纳克狐》。

1794年3—4月:阿瑟的叔叔约翰·弗里德里希·叔本华在但泽去世。

4月5日:丹敦和德穆兰被处死。

7月28日:圣·鞠斯特和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

1795—1799年法国督政府统治。

1795年4月5日:法国和普鲁士签订巴塞尔和约。波兰被第三次瓜分。

12月21日:德国历史学家利奥波特·冯·朗克诞生。

1796年叔本学家搬到汉堡新万德拉姆街92号。拿破仑进军意大利。

11月17日:俄国女沙皇卡塔琳娜去世。保尔一世继位。

歌德:《赫尔曼与多罗特娅》。

1797年阿瑟的外祖父克里斯蒂安·H·特罗西纳去世。

1月10日:德国女诗人安内特·冯·德罗斯特—许尔霍夫诞生。

1月31日:法朗茨·舒伯特诞生。

6月12日:叔本华的妹妹路易丝·阿德莱特·拉维尼亚(阿德勒)诞生。

7月:阿瑟和父亲一起去巴黎和勒阿弗尔。他在那儿在格雷戈勒·德布雷西曼家住了

二年,和德布雷西曼的儿子安提姆交上了朋友。学习法语和法国文学。

9月4日:拿破仑政变。

10月4日:瑞士现实主义作家耶雷米亚斯·戈特黑尔夫诞生。

10月17日:法国和奥地利签订坎波—佛米奥和约。

12月13日:海因利希·海涅诞生。

1798—1799年拿破仑出征埃及。

1798年1月19日: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科姆特诞生。

2月13日:浪漫派作家威廉·海因里希·瓦肯罗特去世。

2月:波拿巴计划在勒阿弗尔造船厂制造大炮和舰船。

1799—1802年第二次反法联盟战争。

1799年马蒂亚斯·克劳迪乌斯匿名发表《致我的儿子H.》。

春季:阿瑟·叔本华的朋友戈德弗里特·雅尼施死于汉堡。

5月20日:巴尔扎克诞生。

8月:叔本华因法国的政治形势经海路回到汉堡。进龙格博士办的私立学校学习,直

至1813年。和商人的儿子沙里士·戈特弗劳伊,酒商的儿子格奥尔格·克里斯蒂安·洛

伦茨·迈尔交上朋友。

11月9日:拿破仑政变。

1800年叔本华家去布拉格和卡尔斯巴德旅行。在魏玛会见席勒,在柏林会见伊夫兰

德。

10月17日:返回汉堡。

1801年2月9日:法国和奥利利签订吕内微尔和约。

丹麦对汉堡的占领结束。

约翰·海因里希·威廉·蒂施拜因迁往汉堡。

3月22日:克洛普施托克在汉堡诞生。

3月23日:沙皇保尔一世被刺。亚历山大继位。

3月25日: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去世。

12月11日:德国戏剧家克里斯蒂安·迪特里希·格拉贝在德特莫尔特诞生。

1802年叔本华阅读让·巴底斯特·罗范·德·高乌雷的《福布拉骑士的爱情冒险》。

2月26日:维克多·雨果诞生。

3月26—27日:法国和英国签订阿眠和约。

7月24日:大仲马诞生。

8月:拿破仑规定自己终身任第一执政。

8月13日:奥地利诗人尼古拉斯·雷瑙诞生。

1803年2月25日:雷根斯堡《全帝国专使会总决议》。

3月14日: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戈特利布·克洛普斯托克去世。

叔本华根据父亲的意愿决定不上文科学校学习,决定将来不当学者。他开始了一次

长达数年的旅行,周游了荷兰,英国,法国和奥地利,并开始学习经商。

5月3日:踏上旅途。

5月18日:英国对法宣战。

5月26日:法国进军汉诺威。

6月30日—9月20日:叔本华在温布尔登的住宿学校

学英语。

9月28日:梅里美诞生。

12月18日:约翰·戈特弗里德·冯·赫尔德去世。

1804年2月12日:伊曼努尔·康德去世。

6月19日:叔本华家在奥地利布劳瑙。

8月25日:结束在国外的旅行。

9月:叔本华在但泽住了三个月。在巨商雅各布·卡布隆处学习,卡布隆后来创办了

商业学院。

9月8日:德国诗人爱德华·默里克诞生。

12月23日:法国文学批评家、作家圣佩韦诞生。

1805年第三次反法联盟战争。

年初:叔本华在汉堡大商人马丁·约翰·耶尼施那儿学习。他还听龙格博士的神学

讲演。

4月20日:叔本华的父亲自杀(?)。

5月9日:席勒去世。

8月:约翰娜·叔本华将新万德拉姆街的房子出卖。全家迁往科尔霍夫街87号。

10月21日:奈尔逊在特拉发加海角战胜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

10月23日:奥地利诗人阿达贝特·施蒂夫塔诞生。

12月2日:奥斯特里支战役。拿破仑获胜。

12月15日:申布龙条约。

12月26日:普勒斯堡和约。奥地利割让属地,承认拿破仑为意大利国王。

1806年第四次反法联盟战争。

5月:约翰娜·叔本华在魏玛。

阿瑟青年时代的朋友安迪墨来汉堡学习经商。

7月12日:在法国领导下的莱茵同盟成立。

8月:罗马—德意志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逊位。

9月21日:阿德勒和约翰娜·叔本华最终迁居魏玛。

约翰娜·叔本华和歌德交好。

10月14日:耶拿和奥尔斯塔特之战。法军获胜。

费希特:《论天国的生活》。

1807年5月底:叔本华离汉堡经魏玛去戈塔。和卡尔·路德维希·费尔瑙交上朋友。

6月:开始在戈塔文科中学跟弗里德里希·雅各布兄弟学习。叔本华住在卡尔·戈特

霍德·棱茨教授家里。

7月7日—9日:法、俄、普提尔西特和谈。威斯特法伦王国和华沙大公国建立。

12月:一首嘲笑克里斯蒂安·费迪南德·舒尔策的讽刺诗使叔本华极为不满。他离

开文科中学,迁居魏玛。和作家约翰内斯·丹尼尔·法尔克,剧作家扎哈里亚斯·维尔

纳相识。

费希特:《告德意志公民书》。

1808—1814年拿破仑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

1808年9月:叔本华和丹尼尔·法尔克亲见了沙皇亚历山大和拿破仑在爱尔富特的会

见。

12月4日:卡尔·路德维希·费尔瑙去世。

法国浪漫派诗人德·尼及尔诞生。

德国诗人海因里希·克莱斯特主办的杂志《菲比斯》(太阳神阿波罗的别名)出版。

1809年2月3日:叔本华和卡罗琳·耶格曼同时在魏玛参加一次假面舞会。

2月22日:叔本华成年。

5月31日:约瑟夫·海顿去世。

奥地利反法战争。

5月:拿破仑在阿斯本战败。

7月5日—6日:瓦格拉姆战役。拿破仑打败奥军。

10月:申布龙和约。

10月7日:叔本华去哥丁根,并于10月9日开始在那

儿学医。和后来任普鲁士驻梵蒂冈、驻伦敦大使克里斯蒂安·卡尔·约西亚斯·冯

·邦森,以及威廉亚姆·巴克豪泽·阿斯泰尔结识。叔本华的哲学老师是弗里德里希·

博特韦克和戈特洛布·恩斯特,舒尔策,在舒尔策的指导下,他研读了柏拉图和康德的

著作。柏林大学开办。

歌德:《亲和力》。

1810年3月1日:波兰音乐家肖邦诞生。

6月8日:德国音乐家罗伯特·舒曼诞生。

6月17日:德国诗人费迪南德·弗赖里格拉特诞生。

约翰娜·叔本华著的《C.L.费瑙传》出版。

1811年复活节:叔本华和克里斯蒂安·邦森在魏玛。

9月:叔本华开始在柏林大学学习两年,约翰·戈特里布·费希特在大学执教。叔本

华研究费希特哲学。

和动物学教授马丁·海因里希·利希腾施泰因结下友谊。

10月22日:匈牙利音乐家弗朗茨·李斯特诞生。

11月21日: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去世。

1812年3月28日:法军进驻柏林。

夏季学期:叔本华和德国哲学家、神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斯特·丹尼尔·施莱马赫

尔发生争论。

6月24日:法军开始进兵俄国。

夏季:叔本华经魏玛和德累斯顿去坦普立兹旅行。

9月17日:莫斯科大火。

10月17日:阿达贝特·冯·沙米索(后来成为诗人和自然科学家)被柏林大学录取。

10—11月:拿破仑军从俄国撤回。

1813—1814年德国解放战争。

1813年1月20日:德国诗人克里斯多夫·马丁·维兰去世。

3月18日:诗人弗里德里希·黑贝尔诞生。

5月2日:吕策和格罗斯戈森战役时,叔本华逃出柏林。

5月5日:丹麦神学家和哲学家泽伦·克尔凯郭尔诞生。

5月11日:拿破仑在德累斯顿。

5月22日:叔本华在德累斯顿。

5月22日:德国音乐家里夏德·瓦格纳诞生。

6月:叔本华在魏玛撰写博士论文。

10月16日—19日:莱比锡大会战,拿破仑失败。

10月17日:德国诗人、戏剧家格奥尔格·毕希纳诞生。

10月31日:莱茵同盟解体。

11月5日:叔本华回到魏玛他母亲家里。

11月底:歌德赞赏叔本华的成就。他们进行了长谈,专门讨论了歌德的颜色理论。

1814年1月19日:约翰·戈特利希·费希特去世。

3月31日:联军攻入巴黎。

4月6日:拿破仑退位,被囚在地中海厄尔巴岛。

4月10日:路易十八即位,波旁王朝复辟。

4月:叔本华和他母亲的争吵达到顶点。

4月30日:《哥丁根学报》发表了对叔本华哲学著作的第一篇评论。

5月:叔本华和他母亲彻底决裂。叔本华离开魏玛,后在德累斯顿住了四年。和泛神

论者卡尔·克里斯蒂安·弗里德利希·克劳泽,画家路德维希·西吉斯蒙德·鲁尔,作

家赫尔曼·冯·皮克勒—穆斯卡乌,费迪南德·弗赫尔·冯·比登费尔特认识。

5月30日:联军和法国签订第一次巴黎条约。

11月:维也纳会议开幕。

1815年撰写《论视觉和颜色》(1816年印刷)。

1月21日:德国诗人马蒂亚斯·克劳提乌斯去世。

3月1日:拿破仑在法国登陆。“百日政变”开始。

4月1日:奥托·冯·俾斯麦诞生。

6月8日:维也纳会议和“德意志同盟”组成。

6月18日:滑铁卢之役。

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退位。

9月26日:“神圣同盟”建立。

11月20日:第二次巴黎和约。

1816年叔本华住在德累斯顿郊区的奥斯特拉大街。

1818年3月:完成《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初稿。

5月5日:卡尔·马克思诞生。

5月31日:德国诗人格奥尔格·赫尔韦格诞生。

8月:叔本华为他的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

界》撰写前言。

亚琛会议。占领军提前从法国撤出。

9月14日:德国作家特奥多尔·斯托姆诞生。

10月22日:德国教育家、作家约阿希姆·海因里希·卡姆佩去世。

秋季:叔本华去意大利去旅行。

10月—11月:在威尼斯。

12月:在佛罗伦萨。

1819年年初:《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由F.A.勃洛克豪斯出版。

1月—2月:叔本华在罗马。

2月—4月:叔本华去庞培等地旅行。

3月23日:德国戏剧家奥古斯特·冯·柯采布埃被大学生K.L.赞特谋杀。

叔本华从罗马经意大利北部(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维罗那)回到瑞士。

7月19日:瑞士诗人戈特弗里德·克勒尔诞生。

8月25日:叔本华重返德累斯顿。

但泽亚伯拉罕·路德维希·穆尔商号倒闭,叔本华家因而发生财政危机。

10月:维也纳《文学年鉴》和魏玛《文学周刊》发表了第一批对《作为意志和表象

的世界》的否定性评论。

12月30日:德国诗人和戏剧评论家特奥多尔·冯塔纳诞生。

12月31日:叔本华申请在柏林大学当哲学讲师。

1820年1月29日:英王乔治三世去世。其子乔治四世继位。

叔本华和黑格尔发生争执。叔本华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讲座《整个哲学就是关

于世界的本质和人的精神的学说》失败。

5月15日:维也纳会议决议。德意志邦联建立。

11月28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诞生。

柏林新剧院开幕。

西班牙、葡萄牙革命爆发。

1821—1829年希腊独立战争。

1821年韦伯的《魔弹射手》在柏林首演。

1月:神圣同盟莱巴%

黑格尔(Hegel,1770—1831)是德国哲学中由康德启始的那个运动的顶峰;虽然他对康德时常有所批评,假使原来没有康德的学说体系,决不会产生他的体系。黑格尔的影响固然现在渐渐衰退了,但已往一向是很大的,而且不仅限于德国,也不是主要在德国。十九世纪末年,在美国和英国,一流的学院哲学家大多都是黑格尔派。在纯哲学范围以外,有许多新教神学家也采纳他的学说,而且他的历史哲学对政治理论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家都知道,马克思在青年时代是个黑格尔的信徒,他在自己的完成了的学说体系中保留下来若干重要的黑格尔派特色。即使(据我个人认为)黑格尔的学说几乎全部是错误的,可是因为他是某种哲学的最好代表人物,这种哲学在旁人就没有那么一贯、那么无所不包,所以他仍然保持着不单是历史意义上的重要地位。

他的一生没有多少重大事件。在青年时代,他非常热中于神秘主义,他后日的见解多少可以看成是最初他以为是神秘洞察的东西的理智化。他起先在耶拿大学当Privatdozent (无俸讲师)——他曾提到他在耶拿战役开始的前一天在耶拿写成了《精神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Mind)——然后在纽伦堡大学当Privatdozent,后来又在海德堡大学作教授(1816—1818),最后从1818年至逝世在柏林大学作教授,在以上各大学都讲授哲学。他晚年是一个普鲁士爱国者,是国家的忠仆,安享公认的哲学声望;但是在青年时代他却藐视普鲁士而景仰拿破仑,甚至为法军在耶拿的胜利而欢欣。

黑格尔的哲学非常艰深,我想在所有大哲学家当中他可说是最难懂的了。在开始详细讨论以前,对他的哲学先作一个一般勾画,或许有些帮助。

由于他早年对神秘主义的兴趣,他保留下来一个信念:分立性是不实在的;依他的见解,世界并不是一些各自完全自立的坚固的单元——不管是原子或灵魂——的集成体。

有限事物外观上的自立性,在他看来是幻觉;他主张,除全体而外任何东西都不是根本完全实在的。但是他不把全体想象成单纯的实体,而想象成一个我们应该称之为有机体的那类的复合体系,在这点上他与巴门尼德和斯宾诺莎是不同的。看来好像构成为世界的那些貌似分立的东西,并不单纯是一种幻觉;它们或多或少各有一定程度的实在性,因为真正看起来便知道各是全体的一个方面,而它的实在性也就在于这个方面。随着这种看法,当然就不相信时间与空间本身的实在性,因为时间和空间如果认为是完全实在的,必然要有分立性和多重性。所有这一切,最初想必都是在他心里产生的神秘的“洞察”;他的书中提出来的理智精制品一定是后来才有的。

黑格尔断言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现实的。但是他讲这话时,他的“现实的”一词并不指经验主义者所要指的意思。他承认,甚至还强调,凡经验主义者所以为的事实,都是不合理的,而且必然都是不合理的;只有把事实作为全体的样相来看,从而改变了它的外表性格,才看出它是合理的。尽管如此,把现实的和合理的同一看待,不可避免地仍旧要造成一些与“凡存在的事物都是正当的”这个信念分不开的自满情绪。

复杂万状的全体,黑格尔称之为“绝对”。“绝对”是精神的;斯宾诺莎认为全体不仅有思维属性而且有广延属性的见解被摈弃了。

黑格尔同历来其他曾抱有稍类似的形而上学观点的人有两点区别。一点是强调逻辑:黑格尔认为,“实在”的本性从它必须不自相矛盾这个唯一的考虑就能推演出来。另一个(与第一点密切相关的)区别特征是称作“辩证法”的三元运动。他的最重要的著作是两部《逻辑学》(Logic),要想正确理解他对其它问题的见解的依据,这两部书不可不懂。

逻辑照黑格尔的理解,他明确地说和形而上学是一回事;那是一种跟普通所说的逻辑完全不同的东西。他的看法是:任何平常的谓语,如果把它认作是限定“实在”全体的,结果它就是自相矛盾的。我们不妨举巴门尼德的学说:唯一实在的“太一”是球状的,作为一个粗浅的实例。任何东西如果没有边界便不会是球状的,而除非它外部有什么(至少有虚空间),它才可能有边界。因此,假定整个宇宙是球状的,便自相矛盾。(如果把非欧几里得几何抬出来,对这个议论未尝不可以有异议,但是这议论作为一个说明例子,也算可用了。)

或者,我们来举另一个更粗浅的实例——过于粗浅了,远不是黑格尔会使用的。你可以说甲君是一个舅舅,这没有明显矛盾;但是假使你要讲宇宙是舅舅,你就会陷入难局。所谓舅舅就是一个有外甥的人,而外甥是与舅舅分立的人;因此舅舅不会是“实在”全体。

这个实例或许也可以用来说明辩证法,辩证法是由正题、反题与合题组成的。首先我们说:“实在是舅舅”。这是“正题”。但是存在舅舅就暗含着存在外甥。既然除 “绝对”而外任何东西都不真存在,而我们现在又保证存在外甥,所以我们不得不断言 “绝对是外甥”。这是“反题”。但是这和“绝对”是舅舅的看法有同样的缺陷;于是我们被迫采取这个看法:“绝对”是舅舅和外甥构成的全体。这是“合题”。但是这个合题仍旧不圆满,因为一个人必须有个姊妹作外甥的母亲,他才能当舅舅。因此,我们被迫扩大我们的宇宙,把姊妹连姊夫或妹夫都包括进去。据主张,照这种方式,仅凭逻辑力量就能不停地驱使我们从有关“绝对”提出的任何谓语达到辩证法的最后结论,那叫作“绝对理念”。在整个这过程当中,有一个基础假定,即任何事物若不是关于整体 “实在”的,就不可能实际真确。

这个作为基础的假定有一个传统逻辑上的根据,传统逻辑假定每个命题都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按照这种看法,一切事实都是说某物具有某性质。所以可见“关系”不会是实在的,因为关系涉及的不是一件而是•两•件事物。“舅舅”是一个关系,一个人可以当了舅舅而不知道这回事。在这种场合,从经验观点看来,这人没有由于当了舅舅而受到任何影响;如果我们把“质”字理解为撇开他与其他人和物的关系,为描述他本身而必需的某种东西,那么这人毫不具有以前所没有的质。主语、谓语逻辑能够避免这种困难的唯一方法就是讲,这事实不单只是舅舅的性质,也不单只是外甥的性质,而是舅甥所成的全体的性质。因为除“全体”而外一切东西都和外部事物有种种关系,可见关于个别的事物无法谈任何完全真的事,事实上唯有“全体”才是实在的。这点从下述事实可以比较直接地推出来:“甲和乙是两个”不是主语谓语命题,因此基于传统逻辑来说,不会有这种命题。所以世界上不存在两个事物,因此唯独看作统一体的“全体”是实在的。

以上的议论黑格尔并没有明白叙述,而是隐含在他的体系之中,同样也隐含在其他许多形而上学家的体系中。

举几个黑格尔的辩证方法的实例,也许可以使这方法容易理解一些。他在他的逻辑的议论开头先假定“绝对是纯有”;我们假定它就•是纯有,而不加给它任何质。但是不具有任何质的纯有是无;于是我们达到反题:“绝对即是无”。从这种正题和反题转入合题:“有”与“非有”的合一是“变易”,所以说“绝对是变易”。这当然也不行,因为变易必得有什么东西变易。这样,我们对“实在”的见解通过不断改正以前的错误而发展,所有这些错误都是由于把有限的或有界限的某物当成好像可以是全体,从这种不适当的抽象化产生的。“有限物的界限不单是从外界来的;它自身的本性就是它被扬弃的原因,它借本身的作用转变成它的对立面。”

照黑格尔讲,过程对理解结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辩证法的每个在后的阶段仿佛在溶液里似的包含着在前的所有阶段;这些阶段没有一个被•完•全取代,而是作为全体中的一个因素而赋予它适当的位置。所以不历经辩证法的所有阶段,便不可能到达真理。

认识作为整体看,具有三元运动。认识始于感官知觉,感官知觉中只有对客体的意识。然后,通过对感觉的怀疑批判,认识成为纯主体的。最后,它达到自认识阶段,在此阶段主体和客体不再有区别。所以自意识是认识的最高形态。当然,在黑格尔的体系中必得如此,因为最高一种的认识一定要是“绝对”所具有的认识,既然“绝对”是 “全体”,所以在它自身之外再没有任何东西要它认识了。

依黑格尔的意见,在最好的思维中,思想变得通畅无阻,水乳交融。真和假并不像普通所想的那样,是判然分明的对立物;没有任何事物是完全假的,而•我•们能够认识的任何事物也不是完全真的。“我们能够多少有些错误地去认识”;我们将绝对真理归于某一件孤离知识时便发生这种情况。像“凯撒是哪里出生的?”这种问题,有一个直截了当的答案,这答案从某个意义上说是真的,但是在哲学的意义上不真。按哲学讲, “真理就是全体”,任何部分事物都不•十•分真。

黑格尔说:“理性即对全部实在这种有意识的确信。”这并不是说分立的人是全部实在;就他的分立性来说,他不是十分实在的,但是他的实在处在于他参与整体的“实在”。随着我们变得日益理性,这种参与也相应地增大。

《逻辑学》末尾讲的“绝对理念”,是一种像亚里士多德的“神”似的东西。绝对理念是思维着自身的思想。很明显,“绝对”除思维自身而外什么也不能思维,因为除对我们理解“实在”的偏狭错误的方式而言外,不再有任何旁的东西。据他说,“精神”是唯一的实在,它的思想借自意识向自身中映现。定义“绝对理念”的实际原话非常晦涩。瓦勒斯译之如的理念的统一言,就是理念的概念,这概念以理念的本身作为对象,而且从这一概念看来,客观世界即是一理念——在这客观世界里一切规定均统一起来了。)德文原文更难懂。

不过,问题的实质并不像黑格尔说的那么复杂似的。绝对理念是思维着纯思想的纯思想。这就是神古往今来所做的一切——真不愧是一位教授眼中的神。他接着说:“因此这种统一乃是•绝•对和•全•部•的•真•理,自己思想自己的理念。”

现在来谈黑格尔哲学的一个奇妙特色,这是他的哲学与柏拉图或普罗提诺或斯宾诺莎的哲学的区别。虽然终极实在是无时间性的,而且时间无非是由于我们没能力看到 “全体”而产生的一种幻觉,可是时间过程却跟纯逻辑的辩证法过程有密切关系。事实上,世界历史一向就是历经从中国的“纯有”(关于中国,黑格尔除知道有它而外毫无所知)到“绝对理念”的各范畴而进展的,绝对理念看来在普鲁士国家即便没有完全实现,也接近实现了。根据黑格尔自己的形而上学,我不能了解世界历史反复辩证法的各个转变这一看法有什么理由,然而这却是他在《历史哲学》(Philosophy of HisA tory)中所发挥的论点。这是一个有趣的论点,它使人间事务的种种变革获得了统一性和意义。这论点也和其它历史理论一样,如果要想说来似乎有道理,需要对事实作一些歪曲,而且相当无知。黑格尔同他以后的马克思和施朋格勒一样,这两样资格都具备。奇怪的是,一种被说成是宇宙性的历程竟然全部发生在我们这个星球上,而且大部分是在地中海附近。

并且,假若“实在”是无时间性的,也没有任何理由说这历程后来的部分要比在前的部分体现较高的范畴——除非人当真要采取这样一种亵渎不敬的假定:宇宙渐渐在学习黑格尔的哲学。

据黑格尔说,时间历程按伦理和逻辑双方面的意义来讲,都是从较不完善到较完善。确实,这两种意义在他看来并不是真正区别得开的,因为逻辑的完善性就在于是一个密致的全体,不带高低不平的边缘、没有独立的部分,而是像人体一样,或者说更像有理性的精神一样,结成一个各部分互相依存、都一同趋向单一目标的有机体;这也就构成伦理的完善性。引几段原文可以说明黑格尔的理论: “理念正如同灵魂向导默久里神,真正是各民族和世界的领袖;而精神,即这位向导的理性的、必然的意志,是世界历史的种种事件的指导者,而且一向就是。按精神的这种指导职能来认识精神,便是我们当前的工作的目的。”

“哲学为观照历史而带来的唯一思想即‘理性’这一单纯概念;即理性是世界的主宰;即世界历史因而显示出一种合理的历程。这种信念和洞察在历史学本身的范围内是一个假说。在哲学领域中,它却不是什么假说。在哲学里由思辩认识证明:理性——这里不考究宇宙对神的关系,仅只这个名词就算够了——既是•无•限•力•量也是•实•体;它自身是一切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无•限•素•材与•无•限•形•式——即推动该内容的东西。理性是宇宙的•实•体。”

“这种‘理念’或‘理性’,是•真•实、是•永•恒、是绝对•有•力•的存在;它显现在世界中,而且在这世界中除它和它的荣耀而外,再没有别的显现出来——这便是如前面所说,在哲学中已经证明的、在这里看作确证了的论点。”

“知性和自觉意志作用的世界,并没有委给偶然,而是必定表现为自知的理念的样子。”

这是“一个恰巧为•我所知的结果,因为我已经详细考察了全领域。”所有以上引文都摘自《历史哲学》的绪论。

精神及精神发展的过程,是历史哲学的实在对象。把精神和它的对立物即物质加以比较,便可以理解精神的本性。物质的实质是重量;精神的实质是自由。物质在自己以外,而精神在自身以内具有中心。“精神是自足的存在。”这话如果不清楚,下面的定义或许比较能说明问题:

“可是精神是什么呢?它便是“一”,是自身均一的无限,是纯粹的同一性,这同一性其次把自己同自己分离开,作为自己的另一个东西,作为和共相对立的‘向自有’及‘内自有’。”

在精神的历史发展中,曾经有三个主要阶段:东方人、希腊人与罗马人、和日耳曼人。“世界历史就是对无约束的天然意志的训练,使它服从于普遍的原则,并且赋予它主观自由。

东方过去只知道、到今天也只知道•唯•一•者自由;希腊与罗马世界知道若干者自由;日耳曼世界知道•所•有•者自由。”大家总会以为,在所有者自由的地方民主制恐怕是适当的政体了,但是不然。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同样都属于若干者自由的阶段,专制政治属于唯一者自由的阶段,•君•主•制则属于所有者自由的阶段。这和黑格尔所使用的“自由”一词的极其古怪的意义是分不开的。在他看来,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到此为止,我们可以同意);但是他总爱把这话倒转过来,主张只要有法律便有自由。

因而,在他来讲,“自由”所指的可说无非是服从法律的权利。

可以想见,在“精神”在地球上的发展中,他把最高的角色指派给日耳曼人。“日耳曼精神是新世界的精神。新世界的目的是实现绝对真理,作为自由的无限自决——以自己的绝对形式本身作为其旨趣的•那•种自由。”这是一种无上妙品的自由。这种自由不指你可以不进集中营。这种自由不意味着民主,也不意味着出版自由,或任何通常的自由党口号,这些都是黑格尔所鄙弃的。当精神加给自己法律时,它做这事是自由的。照我们的世俗眼光看来,好像加给人法律的 “精神”由君主体现,而被加上法律的“精神”由他的臣民体现。但是从“绝对”的观点看来,君主与臣民的区别也像其它一切区别,本是幻觉,就在君主把有自由思想的臣民投到狱里的时候,这仍旧是精神自由地决定自己。黑格尔称赞卢梭把总意志和全体人的意志区分开。据推测,君主体现总意志,而议会多数不过体现全体人的意志。真是个便当好用的学说。

黑格尔把日耳曼历史分成三个时期:第一篇,到查理曼止;第二篇,查理受到宗教改革;第三篇,从宗教改革以后。

这三个时期又分别叫做圣父王国、圣子王国和圣灵王国。圣灵王国竟然是从镇压农民战争中所犯的令人发指的血腥暴行开始的,似乎有点离奇古怪;但是当然,黑格尔并不提这样的屑细小事,而是正如所料,对马基雅弗利大发一通称赞。

黑格尔对罗马帝国灭亡以来的历史的解释,一部分是德国学校里世界史教学的结果,一部分又是它的原因。在意大利和法兰西,虽然像塔西陀和马基雅弗利那样的少数人也曾经有过对日耳曼人的浪漫式的景仰,但是一般说日耳曼人向来被看成是“蛮族”入侵的祸首,被看成是教会的仇敌:先在那些大皇帝之下、后来又作宗教改革的领袖。一直到十九世纪为止,各拉丁民族把日耳曼人看作是在文明上低自己一等的人。德意志的新教徒自然抱另一种看法。他们把晚期罗马人看成精力衰竭的人,认为日耳曼人征服西罗马帝国是走向复苏的重要的一步。关于中古时期神圣罗马帝国与教皇政治的纷争方面,他们采取皇帝党的看法;直到今天,德国小学生们都被教导对查理曼和巴巴罗撒无限崇拜。在宗教改革后的时代,德意志在政治上的软弱和不统一令人慨叹,普鲁士的逐渐兴起受到了欢迎,欢迎这使德意志不在奥地利的稍嫌脆弱的旧教领导下、而在新教领导下强盛起来。黑格尔在对历史作哲学思考时,心里怀想着狄奥都利克、查理曼、巴巴罗撒、路德和弗里德里希大王之类的人物。解释黑格尔,得从这些人的勋功着眼,得从当时德意志刚刚受了拿破仑欺辱这件事着眼。

德意志受到了高度颂扬,所以大家也许料想要讲德意志就是绝对理念的最后体现,超乎它以外恐怕不可能再有任何发展了。但是黑格尔的见解并不是这样。他反而说美洲是未来的国土,“在那里,在将要到来的时代,世界历史的主题要表现出来——或许〔他用典型的口气补充说〕以南北美之间的抗争表现出来。”他好像认为一切重大的事情都采取战争形式。假使真有人提醒他,美洲对世界历史的贡献或许是发展一个没有极端贫困的社会,他也不会感兴趣。相反,他倒说至今在美洲还没有真国家,因为真国家需要划分成贫富两个阶级。

在黑格尔,民族凭着马克思讲的阶级所起的作用。他说,历史发展的本原是民族精神。在每一个时代,都有某一个民族受托担负起引导世界通过它已到达的辩证法阶段的使命。

当然,在现代这个民族就是德意志。但是除民族以外,我们也必须考虑世界历史性的个人;那就是这种人:他们的目标体现着当代应发生的辩证转变。这种人是英雄,他可能违犯平常的道德律,违犯也不为过。黑格尔举亚历山大、凯撒和拿破仑为实例。我很怀疑,依黑格尔之见,人不作战争征服者是否能够是“英雄”。

黑格尔对民族的强调,连同他的独特的“自由”概念,说明了他对国家的颂扬——这是他的政治哲学的极重要的一面,现在我们必须把注意力转向这一面。他的国家哲学在《历史哲学》和《法哲学》(Philosophy of Law)中都有发挥。

大体上和他的一般形而上学是一致的,但不是这种形而上学的必然结果;不过在某些点上——例如,关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他对民族国家的赞美达到了和他的重全体、轻部分这个一般精神不相容的程度。

就近代来说,颂扬国家是从宗教改革开始的。在罗马帝国,皇帝被神化了,国家因此也获得了神圣性质;但是中世纪的哲学家除少数而外全是教士,所以把教会摆在国家上面。

路德因得到新教邦主们的支持,开始了相反的做法。路德派教会大体上是信奉埃拉司图斯之说的。霍布士在政治上是个新教徒,发扬了国家至上说,斯宾诺莎跟他所见略同。前面讲过,卢梭认为国家不应当容忍其它政治组织。黑格尔是属于路德派的激烈新教徒;普鲁士国家是埃拉司图斯式的专制君主国。这种种理由本来会使人预料国家要受到黑格尔的高度重视;但是即使如此,他也算走到了可惊的极端。

《历史哲学》里说“国家是现实存在的实现了的道德生活”,人具有的全部精神现实性,都是通过国家才具有的。

“因为人的精神现实性就在于此:人自己的本质——理性——是客观地呈现给他的,它对人来说有客观的直接的存在。因为‘真的东西’是普遍的意志和主观的意志的统一,而‘普遍的东西’要在国家中,在国家的法律、国家的普遍的与合理的制度中发现。国家是地上存在的神的理念。”又:“国家是理性自由的体现,这自由在客观的形式中实现并认识自己。

……国家是人的意志及其自由的外在表现中的精神的理念。”

《法哲学》在论国家的一节里,把这个学说阐述得稍完全一些。“国家是道德理念的现实——即作为显现可见的、自己明白的实体性意志的道德精神;这道德精神思索自身并知道自身,在它所知的限度内完成它所知的。”国家是自在、向自的理性者。假使国家(像自由党人所主张的那样)仅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存在,那么个人就可以是国家的成员、也可以不是国家的成员了。然而,国家和个人却有一种与此完全不同的关系。因为国家是客观的“精神”,而个人仅以他是国家的成员而论才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伦理性,国家的真意和目的便在于这种结合。倒也承认可能有坏的国家,但是这种国家仅只存在而已,没有真的实在性,而理性的国家本身就是无限的。

可见黑格尔为国家要求的位置跟圣奥古斯丁及其旧教后继者们为教会所要求的位置大体是相同的。不过,从两点上看旧教的要求比黑格尔的要求要合理些。第一,教会并不是偶然造成的地域性社团,而是靠其成员们信以为有无比重要性的一种共同信条结合起来的团体;因而教会在本质上就是黑格尔所谓的“理念”的体现。第二,天主教会只有一个,国家却有许多。尽管把每个国家在对国民的关系上做成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专制,要找出什么哲学原则来调节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总有困难。实际上,在这一点上黑格尔放弃了他的哲学空谈,而拿自然状态和霍布士讲的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作为后盾。

只要“世界国家”还不存在,那么俨然像只有一个国家似地来谈“国家”,这种习惯是要造成误解的。在黑格尔看来,所谓义务完全是个人对国家的一种关系,所以便没留下任何借以使各国的关系道德化的原则。这点黑格尔是承认的。他说,在对外关系上,国家是一个个体,每个国家对于其它国家是独立的。“由于在这种独立性中,现实精神的‘向自有’有其存在,所以独立性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自由和最高的光荣。”他接着

论驳会使各个国家的独立性受到限制的任何种类的国际联盟。公民的义务(就他的国家的对外关系来说)完全限于维持本国家的实质的个体性,即独立与主权。由此可见战争不全然是罪恶,不是我们应当尽力废止的事情。国家的目的不单是维持公民的生命财产,而这件事实便构成战争的道德根据,因此不应把战争看作是绝对罪恶或偶然的事情,也不应认为战争的原因在于某种不该有的事。

黑格尔并不只是说在某种事态下一个民族无法恰当地避免进行战争。他的意思远不止于此。他反对创设将会防止这种事态发生的机构——例如世界政府,因为他认为不时发生战争是一件好事情。他说,战争是那样一种状态,即我们认真理解现世财产物品的空虚无益。(这个见解应当和相反的理论,即一切战争都有经济原因,作一个对比。)

战争有一种实际的道德价值:“战争还有更崇高的意义,通过战争,各国人民的伦理健康就在他们对各种有限规定的固定化的冷淡上保全下来。”和平是僵化;神圣同盟和康德的和平联盟都错了,因为由众国家做成的一个家庭必定创造出一个敌人。国与国的争端只能由战争来解决;因为国家彼此之间处于自然状态,它们的关系既不是法的关系,也不是道德关系。各国家的权利在它们个别的意志中有其现实性,而每个国家的利益就是它自己的最高法律。道德与政治不成对比,因为国家是不受平常道德律约束的。

这便是黑格尔的国家说——这样一个学说,如果承认了,那么凡是可能想象得到的一切国内暴政和一切对外侵略都有了借口。黑格尔的骗见之强显露在这点上:他的国家理论同他自己的形而上学大有矛盾,而这些矛盾全都是那种偏于给残酷和国际掠劫行为辩护的。一个人如果迫于逻辑不得不遗憾地推论出他所悲叹的结论,还可以原谅;但是为了肆意鼓吹犯罪而违反逻辑,是无法宽恕的。黑格尔的逻辑使他相信,全体中的实在性或优越性(这两样在他看来是同义的)比部分中的要多,而全体越组织化,它的实在性和优越性也随之增大。这证明他喜欢国家而不喜欢无政府的个人集群是有道理的,但是这本来应当同样让他不喜欢无政府式的国家集群而喜欢世界国家才对。在国家内部,他的一般哲学也应当使他对个人感到更高的敬意,因为他的《逻辑学》所论述的全体并不像巴门尼德的“太一”,甚至不像斯宾诺莎的神,因为他的全体是这样的全体:其中的个人并不消失,而是通过他与更大的有机体的和谐关系获得更充分的实在性。个人被忽视的国家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的雏型。

在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中,也没有任何不强调其它社会组织而独强调国家的有力理由。在他不重教会重国家这件事情上,我只能看到新教的偏见。此外,假如像黑格尔所认为的那样,社会尽可能地组织化是好事,那么除国家和教会而外,还必须有许许多多社会组织。由黑格尔的原理来推论,必须说每一项对社会无害而且能够因协作而得到振兴的事业都应当有适当的组织,每一个这种组织都应当有一份有限独立性。

也许会有这种反对意见:最后的权力总须归属某个地方,除归属国家而外不可能归属别处。但是即使如此,这个最后的权力在企图苛酷得超出某个限度时如果不是不可抗拒的,这仍旧是好的。

这就使我们接触到评判黑格尔的全部哲学时的一个基本问题。全体比部分是不是有较多的实在性?是不是有较多的价值?黑格尔对这两个问题都作肯定的回答。实在性的

丹麦诗歌

从历史文物上的北欧古文字——“罗纳”的铭文可以看出,古代丹麦人对斯堪的纳维亚的英雄诗歌形式十分熟悉,但丹麦英雄诗歌的原有形式却没有保留下来。萨克索·格拉玛蒂库斯曾用拉丁文的散文和六音步诗体,把在民间口头流传的传统诗歌记录下来,并进一步把这些材料和非丹麦的成分融合在一起。这些经过改写的诗歌反映了统治阶级的精神气质,其主题一般是战争、爱情、忠诚等。《巴尔卡莫尔》是一部对话体的诗歌,对战争进行了气势磅礴的描写,其中的英雄人物在盎格鲁—撒克逊诗歌《威德西斯》和《贝奥武甫》中也曾出现。另一部叙事诗《印盖尔德》(约950)是一位年迈的武士的独白,他斥责在位的国王过于怯懦,未能给被谋杀的先父复仇。丹麦流行的是一种英雄体的短叙事诗,其内容比较简单,往往叙述单个情节,有限的几个人物出现后便立即进入 而收场。最常使用的诗节是吟唱诗格式,由8行组成,每行有两个重音节拍,每两行采取头韵法押韵。

在中世纪(1100—1500),丹麦诗歌吸收了欧洲宫廷诗歌的精神和形式。12世纪初,法国民谣传入丹麦,这是当时主要的不朽之作。而另一方面,丹麦民谣则呈现叙述明快的格式,它也保存了本国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它像古代丹麦诗歌一样反映了贵族阶级的生活。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诗歌名篇是《丹麦韵文编年史》(约1495),它很可能出自教会修士尼尔斯之手。16世纪时,用丹麦语创作的诗歌仍然保持了中世纪的精神和形式,但是民歌和韵文编年史是主要文体形式,并显然受到日益增长的日耳曼影响。丹麦的戏剧作品发展较迟,第一位卓有贡献的诗剧作者是希伦尼玛斯·于斯提森·兰克(1537—1607),他的滑稽剧《吝啬的异教徒》是霍尔堡以前的丹麦戏剧杰作。该剧所采用的形式是双行四音节韵诗,即一种押韵的双行体,其间夹杂一些抒情诗的音律单元。

17世纪时,文艺复兴波及丹麦,诗人们致力于按照古典模式创作丹麦民族诗歌。当时最杰出的诗人是安诺斯·阿勒博(1587—1637),他根据杜·巴尔塔斯的《那个星期》写了一首《六音步诗》(约1622),其中一部分使用六音步双韵体,另一部分使用亚历山大格。这种文体使用古典作品和神话中的意象,显得过分矫揉造作,除了一些描写自然景色的章节外,其他部分大多内容晦涩,令人费解。当时最著名的语法学家汉斯·米克尔森·拉夫恩(1610—1613)发展了一种丹麦的音律理论,为当时两位著名诗人伯尔丁和金果的诗歌写作提供了必要的诗律理论工具。

安诺斯·伯尔丁(1619—1677)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他吟唱美酒、女人和诗歌,也创作歌颂大自然的优美抒情诗。偶尔他的古典主义倾向也会有损于诗歌的意境,他的《敞篷马车歌谣》一诗就有些瑕疵。他虽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新的音律格式,使之成为诗意表达的精妙手段,但托马斯·金果(1634—1703)才是充分利用新音律各种格式的第一个伟大诗人。其主要作品是《圣歌集》第1、第2册(1674,1678),至今仍被传诵。金果的赞美诗主要受到《旧约》中希伯来先知们的启发,带有明显的巴罗克风格,主题对比强烈,比喻生动具体;但是有时不免有牵强附会、不合情理之处,在关于耶稣受难以及关于死亡的诗歌中尤其如此。金果最成功的作品是讴歌黎明和黄昏的歌曲,而在这些诗歌中占主导地位的则不是巴罗克风格。这些作品以质朴淳厚而又庄严有力的风格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与热爱。

17世纪,丹麦诗歌主要受德国诗歌影响;18世纪,则主要受法国布洛瓦所倡导的新古典主义的影响。这一转变是挪威人路兹维·霍尔堡积极推动的结果。他在挪威及丹麦文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霍尔堡以写作讽刺资产阶级的喜剧蜚声文坛,但是他的讽刺诗《彼德·鲍斯》(1719—1720)是他的成名之作。这首诗歌的风格酷似布瓦洛的《讽刺诗》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是一首具有明显社会意义的讽刺诗作。霍尔堡在文学上的古今之争中,坚决拥护现代派的主张,而把荷马、维吉尔等的英雄体诗行用作表达普通人的感情的工具。他既抨击达官显贵的自命博学和狭隘心胸,也反对一般人的愚昧无知和盲目迷信。这首诗的发表,确立了霍尔堡作为丹麦文学史上第一位中产阶级代言人的地位。

18世纪前半叶,丹麦抒情诗歌的代表人物是安布罗修斯·斯蒂布和汉斯·阿道夫·布罗松。斯蒂布(1705—1758)创作了包括从宗教抒情诗到饮酒歌的各类作品。其诗歌在形式上受意大利歌剧咏叹调的影响,语言简练优雅,描写生动细腻,具有罗珂珂式的风格。霍尔堡代表了理性主义思潮,而布罗松则表达了宗教虔诚。这种情感在克里斯蒂安四世统治时期(1730—1746)的丹麦,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文化思潮。18世纪后半叶,在哥本哈根定居的挪威作家于1772年成立了“挪威协会”,继承了法国新古典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的传统。丹麦文学协会于1774年成立,约翰内斯—埃瓦尔任荣誉会员。这一流派注重情感与想象的表达。这样,丹麦文学中强调理性与注重情感的两种潮流,分别采取了更加系统的新形式。埃瓦尔(1743—1781)是丹麦浪漫主义前期的抒情诗人。德国诗人克洛卜施托克对他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克洛卜施托克是德国启蒙运动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根据北欧日耳曼传说创作的戏剧等作品,预示了德国文艺复兴的到来。他曾把埃瓦尔介绍给萨克索·格拉马提卡斯。与此同时,埃瓦尔也阅读了麦克菲森的《莪相作品集》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他的第一部重要诗剧是《鲍尔德之死》(1773)。这部剧作融合了法国古典主义与克洛卜施托克北欧悲剧的表达手法,采用阴性结尾的自由体格式。埃瓦尔首次把这种形式运用于丹麦诗歌创作。他最成熟的剧作是歌剧《渔民》(1780),这部作品以辉煌的文体表达了普通人民的生活,具有强烈的革命性。丹麦国歌就选自这部歌剧。18世纪后20年中惟一的重要诗人是延斯·巴格森(1764—1826)。他的创作没有固定形式,按照个人经历的趋向进行写作,不断在18世纪的理性主义与19世纪的浪漫主义之间游移不定。

丹麦最卓越的诗人是阿达姆·欧伦施莱厄,他的诗作《黄金号角》(1802)宣告了丹麦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开始。欧伦施莱厄的诗歌创作深受挪威作家亨里克·斯特芬斯的启迪和影响。斯特芬斯曾于1802年在哥本哈根阐述了谢林和施莱格尔两兄弟的美学理论,唤醒了欧伦施莱厄胸中沉睡的诗才。欧伦施莱厄的《黄金号角》一诗斥责了理性主义,赞美了天才,认为只有天才能够洞察自然与历史的奥秘,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这首诗歌采用的形式是经过改进的古代冰岛吟唱诗格式,是一首既有北欧地方特色,又具丹麦民族风格的新型诗歌,充分体现了时代的精神。欧伦施莱厄的作品包括叙事诗、抒情诗和诗剧等。他的传奇诗也很著名,取材于当地民谣,但其格式却采用八行体或意大利三韵句。他还仿照莎士比亚风格创作了抒情喜剧诗《仲夏夜之剧》(1803),该剧采用双行四重音诗体,以反语讥讽当时流行的诗学观点。欧伦施莱厄用无韵诗创作的神话剧《阿拉丁》(1805),表现了他的浪漫主义哲学思想。这部诗剧富于莎士比亚式的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从崇高壮烈到平庸凡俗的各种情调。1806年以后,欧伦施莱厄转而崇拜歌德和席勒,在他们客观主义表现手法的影响下,改变了自己的主观主义风格。以后,他又赞同德国海德尔堡浪漫派振兴民族传统的主张,他的作品也从表现普遍性的感情转为表达民族感情。1807年,他发表了《北方诗集》,其中包括《善良的鲍尔德》《托尔出游记》和仿照席勒《华伦斯坦》创作的无韵体悲剧《哈肯·雅尔》。这些诗作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因为它们保存了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古老的神话遗产;同时这些诗歌也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德国的一些名篇。另一位启迪民族精神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格伦特维(1783—1872)。虽然他主要是一位文化领袖而不是诗人,但是他所创作的赞歌却为丹麦文学竖立了一座丰碑。这些赞歌描绘了丹麦山河的美景,记叙了北欧奇妙的神话,显示了他的独特诗才。

1830年左右,纯朴的浪漫主义诗潮变得更具有社会意识,更注重理智思考,结构上也更趋成熟。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诗人是约翰·卢兹维·海贝亚(1791—1860)。他擅长写作浪漫主义戏剧,这些轻松喜剧文笔优美,时而运用散文,时而运用诗歌,时而描写社会,时而进入梦幻,十分吸引读者,致使人们对欧伦施莱厄的作品失却了兴趣。他笔下的《七个懒人的一天》等作品虽然充满了对社会问题的嘲讽,但是他所讽刺的主要对象却是他在《死后的灵魂》(1841)中所描绘的愚昧荒诞的资产阶级。有钱人的灵魂已经习惯了“饫甘餍肥、麻木不仁的尘世生活”,自然毫无痛苦地适应了地狱的环境,因为在地狱中,从来不存在任何的思想意识。

早在19世纪20年代,斯泰恩·斯滕森·布利克(1782—1848)、保罗·M·默勒(1794—1838)已经发表过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诗篇。布利克最优秀的作品是《编织室》(1842)。这是一部夹杂着诗歌及民谣的故事集,它不仅是丹麦地域诗歌的先河,也是丹麦现代诗歌中应用方言的首篇。弗雷泽里克·帕卢丹—缪勒(1809—1876)在诗坛上的地位仅次于欧伦施莱厄,他开创了丹麦的批判现实主义诗歌。他的创作具有严格的伦理哲学性。他早期受到拜伦《唐·璜》的启示而创作了抒情叙事诗《 》(1833)。这首诗仍然流露着唯美主义情调;它以意大利八行体写成,既十分凄楚动人,又不乏反语讽刺。在写出三部神话诗剧后,他又仿效拜伦的风格,完成了长达三卷的著名叙事诗《始祖亚当》,展现了一幅幅讽刺画面,批评了当时的丹麦文化。像海贝亚在《死后的灵魂》中所表述的一样,他发现丹麦文化缺乏理想主义,而由一种潜隐的折衷主义支配着一切。

在现实主义与讽刺作品流行的同时,浪漫主义仍然开放出绚丽的花朵,代表性的诗人有卢兹维·伯特克、埃米尔·奥勒斯楚普、克里斯蒂安·温特等。他们的诗歌主要表现了唯美主义的特色及丹麦民族在爱美、审美方面的天性。伯特克(1793—1874)和奥勒斯楚普(1806—1856)均以创 情诗歌著称,前者情调委婉、伤感、低沉,后者感情激越、轻快、欢畅。温特(1796—1876)是最优秀的丹麦抒情诗人之一。他往往将自然之美与爱情之美融为一体,表现更加曲折细密,如在《采樵》(1828)一诗中,他通过十个传奇故事描绘了乡村的风土人情。温特的成功之作是爱情诗《致某人》(1843,1849)以及传奇诗《飞奔的鹿群》(1855)。这些中世纪式的田园诗歌采用了《尼贝龙根之歌》的诗节格式,但并不拘泥于其形式而有所变化;语言属于略带古丹麦语色彩的口语体。同挪威语及瑞典语相比,丹麦语的响度较低,起伏较小,谐音较少,声门塞音往往导致节奏的间歇。因此,丹麦语一般适宜于创作精巧亲昵的抒情诗、描述诗、沉思诗和讽刺诗。这正是霍尔堡直到现代丹麦文学的写作传统。温特的抒情诗歌,尤其是他所擅长的田园抒情诗,是丹麦抒情诗歌的楷模。

19世纪70年代,在批评家格奥尔格·布兰代斯的引导下,丹麦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布兰代斯倡导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主张文学创作要“把问题提出来进行讨论”。受到这一理论影响的主要作家有延斯·彼得·雅各布森(1847—1885)、霍尔格·德拉克曼(1840—1908)、卡尔·吉勒鲁普(1857—1919)等。雅各布森从美国作家爱伦·坡的作品中得到启发,采用自由诗体,写作萦回曲折的独白诗,他称之为“蔓藤花纹体”。这些诗歌色彩强烈,音调朦胧,显示出其来源于潜意识的特色。德拉克曼1872年在《诗歌》以及《英国社会主义者》等刊物上发表作品,表明自己是布兰代斯派的诗人。但是后来他在政治和爱情上都抛弃了激进派的观点,转而采取新浪漫主义派的立场。他的戏剧作品,如《往昔》(1885),多取材于中世纪的神话故事,也反映了他这种浪漫主义立场。他的诗剧《韦兰·史密斯》(1894)在风格上受到莎士比亚和瓦格纳的影响,再次表明他是一位 洋溢的抒情诗人。在德拉克曼的最佳诗集《大海之歌》(1877)中,他心驰神往,表现了大海澎湃咆哮、倏忽万变的景象,也发现了他自己在心智上像海神般变幻不定。他创造了一种灵活流畅的诗体,诗句长短参差多变,节奏自由不拘一格,既有流畅的诗意,又有优美的格律。德拉克曼的诗歌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无疑是丹麦诗坛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19世纪90年代,新浪漫主义运动兴起,自然主义逐渐隐没。约翰内斯·约恩森(1866—1956)、维戈·斯图肯贝尔(1863—1905)和索弗斯·克劳森(1865—1931)共同创办了《塔楼》月刊(1893—1894),为这一运动发表了纲领。约恩森任月刊主编。他的《情怀》(1892)一诗,将法国象征主义的梦想与远见引入丹麦文学。他后来的作品多为反思诗作,反映了其1896年皈依罗马天主教的思想变化。斯图肯贝尔的抒情诗主要是爱情诗歌,色彩淡雅,音调沉郁,犹如娓娓倾诉个人的衷情。克劳森的诗歌富有独创性。他不仅在美学理论上,而且在玄学观点上都是一位坚定不移的象征主义者。这一点在他的爱情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些诗歌表现的主题下,可以看出一种本体的格式,矛盾的两者互相对立,不可弥合。在他杰出的六音步诗《原子的反抗》(1925)中也充满了二元论观点。这篇作品预示了原子时代的到来。其他两位新浪漫主义诗人是黑尔厄·罗泽(1870—1937)和卢兹维·赫尔斯泰因(1864—1943)。罗泽的抒情诗歌轻盈飘逸。他的佳作《阿丽埃尔》(1914)既表现出优雅的风格,又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使人联想起雪莱的诗歌。赫尔斯泰因没有受到象征主义的影响,他坚持认为人与自然本为一体,并从这一观点出发,创作了优美纯朴的抒情诗歌。

由于国际潮流和社会政治的影响,20世纪的丹麦诗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思潮与风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丹麦诗人摒弃了19世纪90年代那种以探索灵魂为特色的象征主义抒情诗歌。这是日德兰半岛地区诗歌占据主导地位的十年,主要诗人有耶伯·奥凯(1860—1930)和约翰内斯·威廉·延森(1873—1950)。奥凯是布利克和罗伯特·彭斯的追随者。他是一位第四阶层的诗人,曾用雄健有力的诗篇,嘹亮地抒发过本阶层的感受,但是他的后期作品却包容了全民的感情,表现了他们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延森诗歌的内容广泛,涉及了文化和种族方面的各种问题。他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启迪,创作了一篇关于“从朱特人到英国人再到美国人”这样一个种族进步的奇异神话,并在探险家哥伦布身上看到了这个种族的缩影。因此,他的诗歌主要是以生命力和愿望为主题,与这些主题交替出现的是一种忧患意识。延森的用语显示了一种富于奇想的现实主义与华丽的美感的不协调的结合,诗人力求在无穷的变化中,表现出生气勃勃的现实世界。这种用语对现代丹麦诗歌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位多产的诗人是瓦尔德马·勒达姆(1872—1946)。他的诗歌在刚健雄浑方面,可以与德拉克曼的作品媲美。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20年代末,丹麦诗歌再度复兴。在延森的作品及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下,埃米尔·邦内里克(1893—1953)和汤姆·克里斯藤森(生于1893)发展了一种革命性的美学理论,旨在创造新的美感形式和社会风尚。克里斯藤森的《海盗之梦》(1920),突出刻画了爵士乐时代的狂躁精神,表达了人类本能的粗野爆发;这部作品声情并茂,极富 性。与此形成奇妙对照的是奥托·盖尔斯台德(生于1888)的诗歌风格,他的《演艺船》(1922)使人联想起T·S·艾略特的《荒原》。他是延森的崇拜者,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岁月里,仍然坚持丹麦诗歌激进的人文主义传统。受到人文主义影响的还有驰骋于20世纪30年代诗坛的尼斯·彼得森(1897—1943)和保罗·拉·库尔(1902—1956)。彼得森在《欧洲在燃烧》(1933)一诗中,以阴郁的笔调表达了他对西方文化的担忧。拉·库尔受克劳森及现代法国诗人保尔·艾吕雅等人的影响,在强调文化价值的基础上,用诗歌探索个人新生之路。还有两位重要的个性诗人:佩尔·朗厄(生于1901)和延斯·奥古斯特·沙德(生于1903)。朗厄的碑铭体诗歌表现了极高的艺术技巧。沙德是一位富于哲理的幽默诗人,擅长以超现实主义观点剖析世事人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德国的占领,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激发了丹麦诗歌的创作活力。这一时期最动人的诗篇是古斯塔夫·芒克·彼得森(1912—1938)的作品。他是一位现代派的叛逆作家,在西班牙参加了反对佛朗哥的斗争,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成为诗人战士的典范。另一位富有创造力的诗人是莫登·尼尔森(1922—1944),他以沉重坚忍、不加修饰的形式表达了对生活及自由的酷爱与向往。他参加了地下抗德运动,1944年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和以上两位诗人关系密切的有哈尔弗丹·拉斯穆森(生于1915)与埃里克·克努德森(生于1922)。丹麦年轻诗人的第二个群体最初是以期刊《赫雷提卡》为论坛而发展起来的。他们的作品具有宗教性的倾向。奥勒·萨维(生于1921)和欧勒·韦沃尔(生于1921),采取基督教象征主义手法,在诗歌中刻画出世界经历大灾难、大荒芜之后,人类获得重生的景象。但是在写作风格上,萨维更接近于抽象派绘画的表现手法;韦沃尔则更接近于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受里尔克影响的还有托基尔·布约恩维(生于1918),他是新一代诗人中最重要的人物。应当提及的诗人还有:约恩·纳什(生于1920),他师承芒克·彼得森的风格;托弗·迪特勒夫森(生于1918),她是一位著名的女诗人;欧弗·阿比尔高(生于1916),他的诗歌带有前浪漫主义的巴罗克风格;弗朗克·耶耀(生于1926),他师承沙德的幽默笔法;罗伯特·科里登(生于1924),他的客观主义自然诗意象别具一格。虽然20世纪50年代,散文重新在丹麦文坛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上述诗人和略早于他们的同时代诗人,却为丹麦诗歌开辟了美好的前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889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