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孙膑最后的结局是什么?,第1张

孙膑功成身退后隐居后病死或无疾而终。

孙膑,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孙膑原名不详,因受过膑刑故名孙膑。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扩展资料

孙膑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于《孙膑兵法》。在战争观方面,孙膑主张重视、慎重地对待战争。他强调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以强有力的武力作为保障,才能够使国家安定、富强。

但是他反对穷兵黩武,指出作战胜利能够挽救濒临灭亡的国家但战败也同样会失去土地、危害社稷,一味好战必然会灭亡,自取其辱,所以必须慎重地对待战争,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孙膑主张积极地做好战争的准备工作来获得胜利,这样才能做到以战争抑制战争。

他指出政治和经济条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础,“强兵”必先“富国”,只有具备强有力的政治和经济作为后盾才能做到“事备而后动”。他又指出民心军心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战争必须顺应民心军心,要做到“得众”、“取众”。

战争认识论方面,孙膑提出将领要知“道”,“道”就是战争的规律。孙膑认为作战时人众、粮多、武器精良等因素都不足以保证取胜,只有掌握了战争的规律,了解敌我双方情况,指挥得当,才能保证取胜。

为此他专门阐述了积疏、盈虚、径行、疾徐、众寡、佚劳六对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的矛盾,还对“奇正”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认为将领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些矛盾的作用,把握了这些矛盾的转化规律,才能利用微妙的变化出奇制胜。

战略思想方面,孙膑强调“必攻不守”。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进攻敌人防守的薄弱环节,不仅能够有效地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且能够转换攻守形势,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战术方面,孙膑提出“因势”、“造势”的思想。充分利用敌我双方的条件,造成有利于我的态势,以扭转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势。

在具体的战术方面,孙膑对阵法进行了专门论述,进而分析了攻击各种战阵的对策。他还专门论述了攻城的问题,把处在不同地形的城分为难攻的雄城和易攻的牝城两类,论述了当时攻城的策略与技术。

-孙斌

根据影片的设定,庞涓和田夕在**《战国》中是旧识,有复杂的情感关系。

庞涓是一个有野心和权谋的将军,他深深爱着田夕。然而,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他曾经背叛了田夕,让她陷入危险之中。尽管如此,庞涓仍然无法割舍对田夕的感情。

孙膑是庞涓的师弟,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中,孙膑被引入了齐国,成为了齐威王的谋士。尽管庞涓和孙膑是敌人,但他们的关系复杂且多变。

至于孙膑为什么最后为田夕而死,这可能与他的个人情感有关。孙膑深爱着田夕,可能为了保护她或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某种承诺而牺牲了自己。具体情况可能根据**的改编程度而有所不同,所以你可能需要观看原版**来了解更多细节。

孙膑与庞涓的故事对后人的启示: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庞涓孙膑这一对师兄弟给后世上演了一出精彩绝伦的复仇记,原本以为文弱可欺的孙膑,在后面所爆发出来的洪荒之力,庞涓是万万没想到的。

名师出高徒

庞涓与孙膑都拜师于战国时期著名隐士鬼谷子门下。

鬼谷子,姓王名诩,是战国时期传奇人物,行踪莫测,世人难见其颜,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而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有通天彻地之大智慧,是公认的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后世都尊称他为谋圣”,是与孔子、老子并列的学术大家。

战国时期,列国争雄,天下形势风起云涌,鬼谷子虽然长期隐居世外,行踪飘忽不定,但这并不代表他不问世事,不染俗尘。相反的,因其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集百家之大成,将自己的大智慧传授于诸弟子。这些弟子继承鬼谷子的衣钵,在学有所成后,下山展现自己的抱负,将师父的学问发扬光大,

鬼谷子的高徒很多, 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商鞅等战国时期的著名谋士都是鬼谷子的得意门生。 由于鬼谷子具有通天彻地、集百家之大成的大智慧,使得他在培养弟子的时候可以传授不同的学问,如苏秦张仪都是顶级的纵横家,一人以合纵见长,一人以连横为本,商鞅是法家代表,而孙膑与庞涓,则军事才能卓越,都有出将入相的气质。

在群雄并起的战国时期,列国争霸,攻伐不休,鬼谷子的弟子们为了实现各自的抱负,纷纷下山,这其中,庞涓和孙膑这两位同门师兄弟,却在之后反目成仇,展开了顶峰博弈的生死对决。

同门反目

(孙膑与庞涓影视剧照)

在鬼谷子的弟子中,庞涓与孙膑的关系比较密切,两人学的都是兵法,都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成为出将入相的实权人物。

庞涓觉得在师父那里学的差不多了,便准备下山出仕,孙膑为师弟送行,二人流泪而别。下山后,庞涓到魏国,深得魏惠王信任,把他任命为魏军统帅。而孙膑,因为是孙武后人,得到师父鬼谷子相赠失传的《孙子兵法》,天赋异禀的孙膑只花三天时间,便尽得书中精华。

墨子游离魏国时,将孙膑推荐给魏惠王,于是魏惠王命庞涓给孙膑写信,派人携厚礼到鬼谷迎接孙膑。鬼谷子推算出孙膑此次下山必有劫难,便把他的原名孙宾改为孙膑。

孙膑到了魏国后,魏惠王命孙膑、庞涓师兄弟演练阵法,庞涓所布阵法,孙膑全部知晓并能破解,而孙膑布阵,庞涓不仅不知道更不能破解,孙膑不想为难师弟,便将破阵之法告知师弟,并让他先行报告给魏惠王,由此魏惠王觉得两人能力不想上下。但庞涓自己心里很清楚,孙膑的能力远在自己之上,只要孙膑在魏国,自己的地位威望就不可能超过他。

(孙膑受刑后,死里逃生到了齐国)

为了能独掌魏国军事大权,庞涓不念同门之情,向魏惠王进谗言,陷害孙膑私通齐国。当时魏国与齐国关系很紧张,不辨是非的魏惠王将孙膑处以膑刑(断足或砍去犯人膝盖骨)和黥刑(脸上刺字),膑刑是夏商五刑之一,极为不人道,就是将人变成废人,而黥刑更具耻辱性,脸上刺字,旁人一看就是一个犯过事的人。可见庞涓心肠之狠,完全不念同门师兄弟感情,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当庞涓知道师父鬼谷子传授孙膑《孙子兵法》的时候,他又假惺惺的照顾治愈孙膑,想诱骗他写出《孙子兵法》及注解。好在孙膑得侍从揭发庞涓的阴谋,便装疯卖傻稳住庞涓,并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顺利离开大梁,投奔齐国名将田忌门下。

师兄弟至此反目成仇,原本下山准备大展宏图的孙膑,竟然被自己的师弟算计,惨遭膑刑和黥刑,不仅身体残疾,而且名誉受到极大破坏。到了齐国后,孙膑遇到田忌这位明主,决定倾力辅助,与庞涓和魏国势不两立。

隐忍十年

作为鬼谷子的高徒,孙膑在齐国深得名将田忌的尊敬和重用,自己虽然身残,但田忌对他毫不嫌弃,以上士待之。

齐国当时的君主是齐威王,在七雄当中一直扮演老大哥的角色,邻国有难,齐国必出手相助,但与魏国的关系则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魏国当时在魏惠王的统治下,国力大增,加上有庞涓这样善懂兵法的大将,一时周边列国不敢轻视。

原本下山准备实现抱负的孙膑,遭同门师弟庞涓陷害而导致残疾后,却并不急于抱负,一来他在齐国并没有什么地位,仅仅是齐国名将田忌的门客,二来他坚信齐魏肯定会有打起来的一天。为了报复庞涓当年对自己的迫害,孙膑选择隐忍,这一忍,就是整整十年。

公元前354年,赵惠王决定出兵攻打赵国,夺回之前被赵国占有的中山国故地。庞涓献计直接攻打赵国都城邯郸,以迫使赵国割地求和,魏惠王同意庞涓的计划,命他出兵攻打邯郸。猝不及防的赵成侯,赶忙发使者向楚齐两国求援,齐威王力排众议,决定出兵帮助邻国,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救援赵国。这一次,孙膑终于等到了复仇的机会,在他的指点下,田忌布下颠倒八门阵”,大破庞涓率领的魏军。得知孙膑没死的庞涓连夜撤兵,齐国在桂陵之战中取得大胜。

马陵之战,一战复仇

桂陵之战虽大胜,但原本反对出兵的齐相邹忌,却嫉妒田忌、孙膑的战功,又收受了庞涓的贿赂,于是派人向齐威王进谗言陷害田忌,田忌最后交出兵权逃亡楚国,孙膑也被迫辞去军师之职。直到齐宣王继位,得知田忌、孙膑被陷害之事后,将二人官复原职。

自从桂陵之战惨败而归后,庞涓一直对师兄孙膑非常防备,也惧怕和齐国发生战争。但战国时期的列国,为了各自的冲突摩擦是很正常的。果然,十几年后,公元前342年,魏国又发兵攻打实力较弱的韩国,韩昭侯派使者向齐国求援。仗义的齐宣王也很想治治到处惹事的魏国,以稳固自己老大哥”的地位,这一次,齐国依然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出兵助韩。

这一次,孙膑再一次使用当年围魏救赵的老套路,大将不往韩国进发,而是直指魏国都城大梁,事实证明这一办法完全是屡试不爽。庞涓得知齐军兵压大梁后,赶紧班师回援都城,韩国之危暂时解除。

但这一次,孙膑却决定不再给庞涓以喘息机会,而是向田忌献计,要狠狠的打压一下魏国的气焰。孙膑认为,魏军自恃其勇,一定会轻视齐军,我军可以诱敌深入,等魏军进入埋伏圈后加以歼灭,可一战破之。田忌深以为是,孙膑命军士减灶以麻痹魏军,从日灶十万,至第二天五万,第三天更减至三万。庞涓一路尾随齐军,见齐军所留灶每日锐减,认为齐军懦弱可欺,大都是贪生怕死之徒,决定乘胜追击,将步兵殿后,自己亲率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赶齐军,想要生擒田忌和孙膑。

(马陵之战,庞涓败死)

孙膑推算出庞涓天黑之前肯定会到达马陵,决定在这里设埋伏全歼魏军,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正是伏击的好地点,孙膑命兵士砍掉路旁大树的树皮,露出白木,在树上刻下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几个字。

入夜,庞涓果然追击至此,见前面一棵秃皮大事,取火把上期看,还未完全看清上面的字,但见齐军伏兵万箭齐发,喊杀震天,魏军顿时阵脚大乱,自知突围无望的庞涓,绝望的拔出剑,自刎而死,临死前,尤不甘心的说 :遂成竖子之名!” 马陵之战,是魏国建立以来经历最大的一次败仗,魏军损失十万之巨,连魏主将太子申都被生擒。魏国经此战惨败,元气大伤,失去了霸主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笑到最后的齐国,成为称霸东方的七雄之主。

结语

(相爱相杀的孙膑和庞涓)

都说士为知己者死,但孙膑与庞涓这一对师兄弟,显然难以称的上知己,两人同拜著名隐士鬼谷子为师,却始终未能道谋同合,齐心协力,事实上,鬼谷子的弟子中,像庞涓孙膑这样最后走向决裂的并非个例,另外一对志谋不合的弟子在历史上也超级有名,这就是名气同样不亚于庞涓和孙膑的张仪和苏秦,两人一个主张合纵”,一个主张连横”,各自纵横捭阖,都对战国后期的政治形势产生深远影响。

孙膑有大智,其能力远在庞涓之上,但也不能将马陵之战归结为是孙膑对庞涓的个人复仇。毕竟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永远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岂能以个人私怨而置大局于不顾。

相反的,孙膑与庞涓更像是一对有你无我的死对头,两人的关系和后面的苏秦张仪是一样的,谁都想稳定自己的地位而除掉最大的竞争对手。庞涓之死固然有孙膑复仇心理作用,但他作茧自缚,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原因,要不然各为其主,各行其事,孙膑以一人之力又如何能杀死在魏国如日中天的庞涓。

说孙膑狠,就是冤枉他了,庞涓之死,非死于孙膑的复仇,而是死于自己的能力不足,马陵之战一败,庞涓就非死不可了。

孙膑和庞涓是鬼谷子的高徒,两个人都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庞涓相对比孙膑出山早一些,他靠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先被梁惠王重用了,而且在梁惠王这里当了大将军。

梁惠王时期,魏国十分的强大,周边的国家,他们是想欺负谁就欺负谁。他们之所以强大是享受到了吴起变法的红利。

很显然强大的魏国是很多人才想要去的地方,孙膑靠着庞涓的引荐,也到了梁惠王这里。不过,孙膑的才能在庞涓至上。尤其是梁惠王对他们两个进行考验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庞涓落后的。

很显然若是长期下去,庞涓很有可能会被孙膑代替的。不管哪一个国家,大将军的职务只有一个人。

若是不想让孙膑代替自己,庞涓只有对孙膑下黑手了。

孙膑是齐国人,为了除去孙膑,庞涓就在梁惠王这里说孙膑的坏话,甚至一度把孙膑说成是齐国派来的间谍,要让梁惠王尽快控制住孙膑。

后来,经过梁惠王的同意,庞涓就逮捕了孙膑。他把孙膑给关押了起来,当然了在这期间,庞涓对孙膑进行了严酷的拷打,把他的膝盖骨都给砍掉了,同时孙膑的脸上也被刺字了。

孙膑是受尽了侮辱!

可是,没有想到孙膑命不该绝,他竟然被齐国的人给偷偷的救了出去,当然了齐国是有意来救他的,毕竟孙膑是孙子的后代,难得的一个人才。

孙膑到了齐国之后,他就投入到了大将军田忌的手下。

我们都学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在孙膑没有来到田忌这里的时候,他和齐威王赛马是经常输的。

但是,孙膑来了田忌就转运了。

孙膑告诉田忌下一次赛马的时候,要告诉我一省,我能让你赢。

到了下一次田忌赛马,孙膑揣摩了一番告诉田忌,让他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

三局两胜,最终田忌胜了两场!

就这样齐威王破天荒的输掉了比赛,很显然田忌夺了齐威王的威风,这让齐威王是不爽的。不过,田忌把孙膑推荐给了齐威王,对于齐威王来说,他也是得到了一个大才。输掉一场比赛不要紧,能够得到这样的大才,才是最为重要的。

不过,孙膑打仗到底行不行,还是需要验证的,很快机会就来了。

梁惠王让他的大将军庞涓带领士兵去打赵国,赵国的邯郸被围住了。齐王要让田忌和孙膑去救赵国,田忌做大将军,孙膑做军师。

两个人出发了,要如何救赵国呢?

田忌的意思是,直接带着齐国的士兵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和魏国决一死战。

孙膑说这样不行,我们是劳师远征,到了邯郸不一定能过打败魏军。他提出的建议,最好我们去攻打魏国的都城,这样庞涓知道了之后,他肯定会放弃攻打邯郸,回救赵国的。历史上把这一次战役叫做围魏救赵!

田忌被孙膑说服。

他们刚开始到达魏国,攻打魏国城池的时候,故意向魏国示弱,目的就是让魏国的人告诉庞涓,齐国的这一伙人成不了气候,不太懂打仗。若是庞涓带兵火速来救,还是可以打败他们的。

事实上孙膑就把士兵埋伏在庞涓的毕竟之路,等庞涓火急火燎的赶来时,趁着他疲惫和大意,齐国军队神出鬼没般的出现,给庞涓出其不意的一击。

庞涓果然上当了,因为救主心切,他只带着少量的骑兵前来救援,正如孙膑所料中了齐军的埋伏。这一次魏军大败,不过,庞涓还是逃跑了。

后来他得知自己打了败仗,是败在了孙膑的手里。

庞涓心有不甘,觉得自己大意了,他还是想要和孙膑比个高下的,现在孙膑已经不是一个完人了,难道自己就真的不是他的对手吗?

很快孙膑和庞涓的又一次较量到来了,这一次是魏国攻打韩国,韩国让齐国来救,正好又是田忌和孙膑出征。

这一次战役,也就是历史上的马陵之战。

为了能够迷惑魏军,孙膑在行军的时候,吩咐做饭的人,让他们按照减灶的方式,给敌人留下破绽。

第一次做饭用十万个火灶,第二次减少到五万个,第三次减少到三万个。

当庞涓看到他们用的火灶的时候,就知道他们大概有多少人了。看到他们的火灶在不断的减少的时候,就知道他们的士兵伤亡惨重了。也有可能是水土不服,瘟疫之类的,让齐军元气大伤了。

由于庞涓又一次上了孙膑的当,他立功心切,只带着少部分先头部队,再次中了孙膑的阴谋,这一次他被孙膑射死在了树下。

当庞涓看到一棵大树,上面写着庞涓死于此地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上当了。不过,这个时候他知道也晚了,因为千万支弓箭已经向他射来了。

所以,庞涓就这样被杀了!

庞涓与孙膑为同窗,二人一起拜师学习兵法。庞涓后来出仕魏国,担任了魏惠王的将军,但是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暗地派人将孙膑请到魏国加以监视。

孙膑到魏国后,庞涓嫉妒他的才能,于是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砍去了孙膑的双足,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当齐国使者出使至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时,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齐国使者,用言辞打动了他。

齐国使者觉得孙膑不同凡响,于是偷偷地用车将他载回齐国。逃奔到齐国的孙膑得到了田忌的赏识,于是他寄居于田忌门下担任门客。

孙膑与庞涓的故事记载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

孙膑与庞涓的师傅是鬼谷子的说法来源于明末小说家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和末清初时人吴门啸客《孙庞斗志演义》等历史小说

扩展资料:

孙膑的军事思想

孙膑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于《孙膑兵法》。在战争观方面,孙膑主张重视、慎重地对待战争。他强调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以强有力的武力作为保障,才能够使国家安定、富强。但是他反对穷兵黩武,指出作战胜利能够挽救濒临灭亡的国家但战败也同样会失去土地、危害社稷,一味好战必然会灭亡,自取其辱,所以必须慎重地对待战争,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

孙膑主张积极地做好战争的准备工作来获得胜利,这样才能做到以战争抑制战争。他指出政治和经济条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础,“强兵”必先“富国”,只有具备强有力的政治和经济作为后盾才能做到“事备而后动”。他又指出民心军心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战争必须顺应民心军心,要做到“得众”、“取众”。

-庞涓

-孙膑

孙膑励志故事

 孙膑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以下是我收集的孙膑的励志故事,欢迎查看!

  孙膑的故事一《求学》

 孙膑小时候聪明厚道,再加上学习勤

 奋刻苦,老师鬼谷子十分器重他。一天,

 鬼谷子对众弟子说:“我夜间讨厌听到老鼠的声音,你们轮流值班,替我驱赶老鼠。”时间一长,徒弟们都开始偷懒,唯有孙膑始终一丝不苟地为老师值夜。鬼谷子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一天夜里,又轮到孙膑值班了,鬼谷子将他叫到跟前,从枕下取出一卷文书,对他说:“这是你的祖先孙武留下的《孙子兵法》十三篇,都交给你了。”于是,孙膑日夜研习,三日之后就能背诵无误、对答如流。鬼谷子又惊又喜,感叹道:“你能如此用心,你的祖先孙武先生后继有人了!”

 同学们,你们正处于求学的年龄,一定想和他一样幸运吧。但天才来自勤奋,智慧在于积累,你们平时都是怎么做的呢?

  孙膑的故事二《斗智》

 孙膑初到魏国时,魏王想考察一下他和庞涓谁本事大。一次,魏王坐在宝座上,对孙膑和庞涓说:“你们有什么办法让我从宝座上下来吗?”

 庞涓说:“可在大王座位下生起火来?”魏王说:“不行。”

 孙膑说:“大王坐在上面嘛,我是没有办法让大王下来的。不过,大王如果是在下面,我却有办法让大王坐上去。”

 魏王听了,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说:“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坐上去。”

 周围的大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都嘲笑孙膑不自量力,等着看他的洋相呢。这时候,孙膑却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虽然无法让大王坐上去,却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下来了。”

 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对孙膑的智慧连连称赞,可庞涓却更加嫉妒孙膑了。

  孙膑的故事三《马陵大捷》

  作战

 公元前343年,魏惠王派兵大举进攻韩国。韩哀侯异常恐慌,派人星夜求救于齐。于是,齐宣王任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统兵数万去救韩国。孙膑决定改变战术,以计胜之。第二天,他让军士把为10万人做饭用的锅灶减为5万人的,第三天减为3万人的,以此迷惑魏军。魏军果然上当,将军庞涓亲率精锐骑兵,昼夜兼程地沿着齐军的方向猛追不舍。齐军在马陵设伏,果然,魏军在黄昏时分赶到了马陵道。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败。庞涓也死于乱军之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

 你知道在这个战役中,孙膑使用了什么计策吗?

  著书

 孙膑帮助齐国打了很多胜仗,想归隐山林。齐宣王和田忌苦苦挽留,都动摇不了他的决心。宣王只好把石闾之山封给了孙膑。孙膑隐居山中,开始了《孙膑兵法》的写作。暑往寒来,几年过去了,一部珍贵的军事著作——《孙膑兵法》诞生了,但孙膑也因积劳成疾而去世。《孙膑兵法》提出“富国”而“强兵”的国防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孙膑的故事(详细版)

 孙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也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在我们这一系列文章中。他与前面所写的鬼谷子和孙武都有很深的联系,他在历史上留下的故事也早已为世人所耳熟能详。

 在孙武去世百余年后,在山东阿鄄之地(阳谷、鄄城),他的一个后世子孙降生了。这孩子名叫孙膑(孙膑到底叫什么名字,说法很多。有的说他本来就叫孙膑,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后世把他受的刑罚称为膑刑。也有人说他原名叫宾或滨,但史书记载不详。而在民间庙宇里将他称为孙伯灵),他将要继承祖先的衣钵,将孙氏兵法发扬光大。孙膑少年时的家境孤苦贫困,唯一拥有的就是自己的才华。他投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天分加上努力,很快就崭露头角。

 孙膑有一个师弟名叫庞涓。能力学识都远远不如孙膑。但生性奸猾口蜜腹剑。他早早地出山求官,成了魏惠王的将军,深得宠信。庞涓名成利就后,将孙膑接到了魏国。

 刚开始的时候。庞涓也许曾经想过借助孙膑的才能,让自己的功名利禄更上层楼。但他很快就对孙膑的本领又忌又恨,既怕他终有一日将夺了自己在魏国的风头,也怕他去到别国后与自己为敌。便暗中诬孙膑以罪,对他施行了膑足(剜膝骨)、黥面(脸上刺纹)的酷刑,使他变成了一个没有自理能力的残疾。由于遭到了膑刑,孙膑不得不隐居避世。

 就在庞涓对孙膑失去警惕,认为他已经不可能再有什么作为的时候,齐国的使臣来到了魏国都城大梁。孙膑抓住了这个机会。暗地里去拜访齐使。齐使对面前这个刑徒模样的人刮目相看。冒着危险将他偷偷带到了齐国。孙膑做了齐国将军田忌的一个门客。

 田忌经常与齐国的诸位公子王孙们射猎赛马却屡次落败。孙膑看到这个情形便对田忌说:“我有办法让你获胜。”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此后。田忌对他更加佩服,将他郑重推荐给了齐威王。孙膑阐述了自己的兵法见解,得到了齐威王的敬重。被尊以师礼。

 公元前354年。原来魏国的属国中山被赵国所占,魏惠王遂于这一年派庞涓为大将。率领重兵前去攻打赵国。庞涓率领的魏国军队很快就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陷入危险的赵国便向齐国求救。于是齐威王便任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去救助赵国。

 孙膑说:魏国攻打同为大国的赵。国内精兵必定尽出。守在魏国境内的军队必是老弱之师。我们不如直攻魏国国都大梁,定能轻易攻入城中。这样一来,原本攻打赵国的魏军势必要主动撤退,回师自救,邯郸之围就能轻易解除了。田忌依计行事,魏军果然仓皇返国。齐军又在魏军必经的地方设下埋伏。以逸待劳,将魏军打得一败涂地。

 孙膑一战成名。这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

 孙膑与庞涓之间的第一次较量,以庞涓的溃败告终。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十来年后,师兄弟间的终极较量终于来到了。

 这一年(即公元342),庞涓率大军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这一次领兵前来救韩的。仍然是田忌与孙膑。齐军也仍然是直奔魏国都城大梁而去。孙膑虽然重弹围魏救赵的老调,庞涓却也不得不随之起舞,又匆匆撤离韩国回援大梁。

 然而庞涓怎么也没料到。在同样外表的闷葫芦里。孙膑这一次装的却是完全不同的药。

 按照孙膑的计策。齐军在魏境内甫与魏军相遇,就立即后退。魏国的军队到了魏国本土。自然勇气倍增。急迫了好几天,却总是追不上。但在齐军每天的扎营之处,庞涓却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齐军每天挖下的饭灶,总是比前一天要少。第一天是十万人的灶。第二天就减为五万人的灶,到第三天只剩了三万人的灶了。庞涓据此认为,齐军畏惧魏军,逃兵不断,已经丧失了斗志。实力不足挂齿了。于是庞涓留下人数众多的步兵与军需物资,只率少量骑兵追击。

 孙膑得到消息,知道庞涓中计,便在马陵地方的狭道两边设下埋伏。弓箭手数以万计,又将一棵大树的树皮斫去,露出白色的木材,写上“暮见火举而俱发”一行大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嘱咐弓箭手们,晚上只要看见火光。就向火光亮处万箭齐发。

 这天晚上,庞涓所率的骑兵队伍果然来到了马陵。看到了那棵阻挡道路写着字迹的大树。由于天色已黑。庞涓看不清上面写的究竟是什么内容,就让人点起火把来看。谁知还没读完全句,四周已经箭如雨下,魏军顿时人呻马嘶,一片混乱。庞涓明白自己中了孙膑的计。败局已定,不愿再做俘虏遭到羞辱,终于被迫拔剑自刎,留下遗言说:“成全那小子的名声了!”

 齐军此战不但尽破魏国精锐,甚至连魏国太子申也成了齐国的俘虏。而孙膑不但为自己报了仇,也一战成名。显扬天下。

 遗憾的是,此后孙膑由于身体每况愈下,只能选择隐退,从此专心著书。撰写《孙膑兵法》传世。著有《孙子兵法》的孙武被称为孙子,著有《孙膑兵法》的孙膑就被称为“齐孙子”了。

 《孙膑兵法》大约在东汉末年失传,此后一千多年里,这部令人神往的兵书就成了世间的传说。直到公元1972年,它忽然在孙膑故里山东临沂银雀山的一座西汉古墓中出现,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3346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