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counter 后面常常加什么宾语?谢谢

encounter 后面常常加什么宾语?谢谢,第1张

encounter的宾语可以是困难,也可以是人物

vt

1 遭遇(敌人);遇到(困难,危险等)

I encountered great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English grammar

我在学习英语语法时遇到了很大困难。

2 意外地遇见(朋友等)

The first person she encountered was Cyril Scott

她遇到的第一个人是西瑞尔·史考特。

vi

1 偶然相遇(或遭遇)

n[C]

1 遭遇,冲突[(+with)]

2 偶然(或短暂的)碰见[(+with)]

A fortunate encounter brought us together

一次幸运的邂逅使我们相识。

  我们都知道,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同时,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接下来,我将详细的为您讲述“语文句子成分划分”,并提供了一文“语文句子成分划分教案范本(初中)”,希望您能够充分的了解语文的句子成分划分。本文章仅供从那靠,更多精彩内容尽在。

 语文句子成分划分教案范本(初中)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掌握句子的含义

 2、能够掌握各句子的各个构成成分

 3、能够学会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能够学会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句子成分

 (一)句子成分概说

 1、 什么是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就是句子的组成成分,也就是单句的句法结构成分。因为短语和句子的区别在于有没有语调,所以当短语加上语调成为句子时,短语成分也就成为句子成分。

 2、两种析句法

 有两种基本的析句法: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又叫中心词分析法,这种分析法一分为多,在一个平面上一次分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大句子成分,其中主语、谓语(有时包括宾语)是主干成分,其他是附加成分。 直接成分分析法又叫层次分析法,认为句子是有系统、分层次组合起来的,这种方法把句法结构一分为二,分析出来的两个部分叫直接成分。然后不断层层二分,揭示语言中句子结构的层次性。

 3、句子成分概述

 主语是陈述对象,回答“谁”、“什么”等问题,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回答“怎么样”、“是什么”、“做什么”等问题,主谓之间用 || 动语是支配关涉宾语的,宾语是被支配关涉的对象,动宾之间用 | 中心语是被修饰、限制、补充的成分,有主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动语中心语,分别用 = 、 ~、__表示。

 定语是名词性偏正短语中修饰、限制中心语的成分,用( )表示。 状语是谓词性偏正短语中修饰、限制中心语的成分,用[ ]表示。

 补语是中补短语中补充中心语的成分,用< >表示。

 (二)主语

 谓语

 1、主语的构成 经常做主语的是名词性词语,包括名词、代词、数词、重叠的量词等实词,以及定中短语、同位短语、的字短语等名词性短语。

 处所方位词语在句首可能是主语,也可能是状语,判断的标准:

 (1)作为陈述对象,是主语;否则是状语。

 (2)能移到句中的是状语,不能的是主语。

 (3)看句子类型,存现句中的处所词语是主语。

 主谓短语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做主语,条件与谓词性词语做主语的条件相同。 副词、介词短语不能做主语。

 2、谓语的构成

 经常做谓语的是谓词性词语,包括动词、形容词,以及动宾短语、连谓短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等谓词性短语。 主谓短语做谓语形成主谓谓语句。

 3、主语的意义类型

 句子成分的意义类型是看句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语义分析,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我们主要是以位置关系判定主语的,主要分三种类型:

 (1)施事主语 施事主语是谓语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构成“施-动”关系。大多数主语属于这种类型。

 (2)受事主语 受事主语是谓语动作行为的承受者,构成“受-动”关系。受事主语的句子是被动句,施事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用“被”,也可以不用。

 (3)非施受主语

 非施受主语既不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也不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而是施受以外的其他语义关系的主语。分为两类:A、谓语中用非动作动词,如“是、有、像”等;B、谓语中用动作动词,但主语表示动作涉及的工具、处所。

 (三)宾语 1、宾语的构成 宾语和主语的区别主要在于位置的不同,以动词来说,主语在动词前,而宾语在动词后。做主语的词语大都可以做宾语。

 经常充当宾语的是名词性词语(和主语相同)。 谓词性词语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做宾语。

 名词性词语的宾语称为名宾,谓词性词语的宾语称为谓宾。名宾是常见的,因而要重点把握谓宾。名宾和谓宾对谓语动词有选择性,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带名宾,或者带谓宾。

 能够带谓宾的动词有:

 (1)判断词“是”。既可带名宾,也可带谓宾。

 (2)心理动词。如“喜欢、盼望、认为、觉得、讨厌、爱、恨、怕”等,既可带名宾,也可带谓宾。

 (3)感知动词。如“知道、听见、感到、感觉、明白、看到”等,既可带名宾,也可带谓宾。

 (4)表示动作始终的动词。如“开始、进行、结束”,一般只能带谓宾。

 (5)表示对待、处理意义的动词。如“加以、给以、予以、给予、足以、难以、得以”等,只能带谓宾。

 (6)“于”类动词。如“勇于、敢于、善于、易于”等,只能带谓宾。

 2、宾语的意义类型

 宾语的意义类型和主语的意义类型相同,但常见的主语意义类型是施事主语,而宾语常见的意义类型是受事宾语。 (1)受事宾语

 这类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分为对象宾语和结果宾语。“买汽车”是对象宾语,“造汽车”是结果宾语。结果宾语表示的事物只有在动作完成之后才有。

 (2)施事宾语

 这类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要出现在存现句和供宾句两种句型中。如“门口站着一个人”、“一间屋住四个人”。

 (3)非施受宾语

 非施受宾语是施事、受事以外的、或难于断定是施事还是受事的宾语,分两个小类: A、动词为动作动词,宾语表示该动作行为的处所、工具、目的、原因等,如“吃食堂”是处所宾语,“吃火锅”是工具宾语,“吃大款”是原因宾语。

 B、动词是非动作动词,如“是、有、像、当、算、在、姓、变成、成为、当作、成了”等,这些动词表示某种关系。

 主语和宾语的施事、受事关系一般表现为“施-受”(我看书),也可以表现为其他多种关系,如“受-受”(土豆炖牛肉),“非--施”(外面来人了),“非-非”(他是学生),“施-非”(他吃火锅)。

 (四)定语 状语 补语

 1、定语的构成 定语的构成范围很广,几乎除副词、量词以外的所有实词,的字短语以外的所有短语都可以做定语。 定语分为描写性定语和限制性定语。描写性定语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短语充当,限制性定语由形容词性词语以外的词语充当。

 一般认为,不存在纯描写性的定语,描写性定语常常兼具限制性,如“红衣服”同时也区别于别的衣服。

 定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1)表示领属的词语;(2)表示指示或数量的词语;(3)表示性质、状态的词语。

 2、状语的构成 状语的构成:经常做状语的是副词、形容词、时间名词、助动词以及介词短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动量)等。 状语的语义:状语表示的语义主要有时间、处所、程度、范围、数量、肯定否定、情状、语气等。 状语的位置:一般为句中状语,在主语后、动词形容词前。也可以是句首状语。特殊情况下状语可以后置。多数状语既可以是句中状语,也可以是句首状语,而“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状语只能是句首状语。

 3、补语的类型 能够做补语的是形容词、动词、副词(很、极)、数量短语(动量)、联合短语(谓词性的)、状中短语、介词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等。

 补语的意义类型有:

 (1)结果补语。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说破了嘴”。

 语义指向分析: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可以不同,试比较:我们打赢了球--我们打破了球--我们打完了球、我们吃饱了饭--我们吃多了饭--我们吃完了饭。 (2)程度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程度。 程度补语常由副词(很、极)、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谓词性短语、形容词充当,其中心语一般为形容词、心理动词。

 (3)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变化的趋向。

 趋向补语用趋向动词。

 其位置和用法比较灵活。

 (4)数量补语数量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或频率。

 数量补语由量词短语充当,有两种:表示动量的量词短语,如一次、一回;

 (2)表示时间量的量词短语(时段),如一年、一个月。

 数量补语的位置:动语后、谓语后或宾语后。

 (5)时间处所补语 时间处所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 时间处所补语由介词短语充当。

 (6)对象补语 对象补语表示动作的对象或比较对象,由“于”构成的介词短语充当。

 (7)能否补语 能否补语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由“得”和 “不得”构成。

 6、补语和宾语并存时的位置 补语和宾语都是动词后的成分,其位置关系有如下情况:

 (1)(动语中心+补语)+宾语。如“他锁好了车”。

 (2)(动语+宾语)+补语。如“我看过他几次”。

 (3)(动语中心+补语+宾语)+补语。如“他说不出话来”。

 (4)动语+近宾语+补语+远宾语。如“他教过我几次英语”。

 7、补语和宾语的辨别

 (1)词性不同。 宾语一般由名词性词语充当,特定条件下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而补语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因此,动词后的名词性成分多为宾语,谓词性成分则需要看与动词的关系。 量词短语中的动量短语一般做补语,物量短语一般做宾语。

 (2)关系不同。 动语和宾语是支配关涉关系,回答“谁”、“什么”等问题;中心语与补语是补充说明关系,回答“怎么样”、“多少”、“多久”等问题。动词后的谓词性成分主要依靠这种区别判断是宾语还是补语,即看其能不能够被“什么”代替。

 (3)转化方式不同。 有宾语的句子可以转换成“把”字句。“他浪费了一个小时”可以转换为“把”字句,“一个小时”是宾语:“他工作了一个小时”不能转换,“一个小时”是补语。

 (4)助词“得”。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标志。但要注意“得”是构词语素的情况,如“取得、晓得、认得、赢得、使得、省得、分得、获得、觉得、记得、亏得、懒得、乐得、落得、值得”等,这些词后面的成分一般是宾语。

 (五)中心语不同层次、不同位置上有不同的中心语。

 1、主语中心语主语中心主要由名词性词语充当。

 2、宾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词性词语也可以做宾语中心语,但必须借助助词“的”。

 3、谓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名词性词语也可以做谓语中心语,状语一般为表示时间、范围的副词“已经、都、只、就、才、净、光、真”等,近些年来,程度副词也可以做这样的状语,如“很北京”。

 4、动语中心语动语中心语由动词充当,动语中心语后面既要有宾语,也要有补语。

 二

 单句的类型单句可以分为句型和句类。句型是按句子的语法结构特点划分出来的类型。单句句型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句类是按句子的语气用途划分出来的类型。句类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个句子既可以从句型角度分析,也可以从句类角度分析。如“他来了”属于主谓句句型,属于疑问句句类。

 (一)句型:句型是从句子结构方面给句子的分类,句型具有层次性。句子首先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是词或短语构成的句子;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关联、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构成的句子。根据构成句子的词语性质,单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非主谓句是由词或非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1、主谓句(1)名词性谓语句名词性谓语句是名词性词语做谓语的句子,大多表示判断,也可以表示描写。如“鲁迅浙江人。”(2)动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是动词性词语做谓语的句子,分为带宾和不带宾两种。如“他看过这本书。”、“我去过。”(3)形容词性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是形容词性词语做谓语的句子。如“这间房子很大。”2、非主谓句(1)动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动词性词语构成。用于说明自然现象、提出一般要求、提出口号或作为复句的分句。如“禁止吸烟。”(2)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是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构成的句子。如“真美啊!”(3)名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的句子。可以用来表示:A、剧本小说的场景说明,如“东北某火车站”;B、表示感叹或赞叹,如“多可爱的孩子”;C、表示突然出现的事物,如“车”;D、表示呼唤,如“老师”;E、表示要求或斥责,如“车票”。(4)拟声句拟声句是由拟声词构成的句子。如“轰隆!”、“哎呀!”。

 (四)现代汉语特殊句型--复杂单句1、主谓谓语句主谓谓语句是主谓短语做谓语或谓语中心的句子。其结构:他 身 体 健 康 。主谓谓语句的两个层次都是主谓短语,但性质不同:第一层次上的主语、谓语是全句的主语、谓语,叫大主语和大谓语;第二层次上的主谓短语充当句子的谓语,叫小主语和小谓语。2、双宾句双宾句是具有两个互相之间没有结构关系的宾语的句子。双宾句的结构特点:(1)谓语动词具有“予取”性,如“给、送、问、告诉”等;(2)两个宾语在结构上都可以与动词发生动宾关系;(3)两个宾语之间没有结构关系。双宾句中的宾语一个指人,一个指事物。离动词近的宾语叫近宾语、间接宾语;离动词远的宾语叫远宾语、直接宾语。例如:他 || 告 诉 | 我 一 件 事 。“我”是近宾语、间接宾语;“一件事”是远宾语、直接宾语。3、兼语句兼语句是兼语短语做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第一动词的宾语同时做第二动词的主语,叫兼语。兼语句的特点:(1)第一动词为使令动词;(2)兼语与第一动词构成动宾关系,与第二谓词构成主谓关系;(3)第二谓词语义上属于兼语。兼语句分类:(1)第一动词是“使、叫、让、请”等表示使令、劝阻等意义的动词,如“我叫他去”。(2)第一动词为“有”,如“外面有人来了”。(3)第一动词为“是”,如“今天是你不对”。(4)其他动词进入兼语结构有了使令意义,如“班长组织我们去辽沈战役纪念馆”。4、“把”字句把字句是用“把”构成介词短语,把动词的支配对象放在动词之前的句型。如“他把书包放到桌子上”。大部分把字句可以转换为带宾主谓句,不能转换的情况是:(1)动词后另有宾语;(2)动词后带有复杂的补语;(3)意义上不允许。把字句的构成条件:(1)动词要动作性强;(2)不能是光杆动词;(3)“把”介引的对象必须确指;(4)否定词、助动词只能放在“把”前。

 6、“被”字句被字句是用“被”引进施事,或用“被”附着在动词前表示被动的句型。如“云彩被风吹走了”、“云彩被吹走了”。被动意义的表示方法:(1)语义被动;(2)被字句。被字句的类型:(1)[被+施事]+动;(2)被+动;(3)[被+施事]+所+动。构成被字句的条件:(1)用动作性强的动词;(2)不能是光杆动词;(3)主语确指;(4)否定词、时间词放在“被”前。

 5、“连”字句连字句是用“连……也/都……”格式表示强调的句型。如“连他也不愿意去”。连字句的分类:(1)主语施事型,如“连他都不来”;(2)主语受事型,如“连书也不看”;(3)重复动词型,如“连看也不看”。

 三 单句成分的分析

 (一)单句分析的方法方法要点:

 (1)注重结构层次,也注重结构关系。(2)重视结构中心的作用,善于抓住中心语。(3)注意语义分析在句子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二)单句分析例释(经济)的

 发展|| [必然] [会] 带动 |(教育) 的发展。

 四:课堂小结

 五:巩固训练

 划分下列句子的成分

 1 陈然高兴极了!

 2 东西就在这口井里!

 3 一个青年躺在石制的手术台上。

 4 皇帝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赞美!

 5 他快乐的简直要跳起来了!

 6 《东方红>>是全国几万万人民的心声。

 7 蹲着的,坐着的,站着的都有!

 8 自从处死了伪村长,敌人疯狂的进行报复!

 9 一九一六年夏天,雷锋到佳木斯执行任务!

 10 为了保密,党组织的几个***看了都毁掉了!

 11 几个月的监狱生活,使陈然增长了许多地下斗争的经验!

 12 难翻的老界山,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13 万丈高楼平地起!

 14 我们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15 他躺在床上呼呼的睡着了!

 16 他们所处的环境比前一代人好得多!

 17 我的祖母曾经常常对我说,柏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

 18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19 我赞美白杨树!

 20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分卷集着乌云!

 21蠢笨的企鹅,胆怯的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主语:事物的主体,动作的发出者,执行者

谓语:表达主语的行为动作及存在状态

宾语:事物的主体,动作的承受者,被执行者,有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两种

补语:主补:说明主语的特征,性质,状态,身份,职业,地位及被动行为动作

宾补:说明宾语的特征,性质,状态,身份,职业,地位及行为动作

同位语:与事物主体同位,仅起补充说明作用,不单独构成成分,主宾补均可伴有

定语:对事物主体进行范围数量的限定或对其特征状态进行描绘

状语:对谓语从时间,地点,原因,方式,条件,让步,目的,结果几个方面进行描绘

最简单的区分:

“动词+什么”,动词,作谓语,这个“什么”(名词或代词)就是宾语。

如:建立新中国。

“建立”为谓语,“新中国”就是宾语。

如:学习语文。

“学习”为谓语,“语文”就是宾语。

如:消灭他们。

“消灭”是谓语。“他们”是宾语。

“动词+怎么样”,动词作谓语,“怎么样”作补语。一般中间有“得”或者介词。

如:打得漂亮。

“漂亮”为补语

如:月亮挂在天上。

“在天上”就是补语。

一、 主语 谓语

(一)主语的构成材料

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充当。

谓词性主语由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充当。

(二)谓语的构成材料

谓语:对主语起叙述、描写或判断的作用,能回答“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通常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还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主谓短语充当。

(三)主语和谓语的意义类型

主语的语义类型有:

施事主语:所指事物施行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如:大妈切牛肉。

受事主语:所指事物承受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如:菜买来了。

用事主语:所指事物具有提供使用的内涵。如:这些土豆烧牛肉。

于事主语:所指事物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如:墙上挂着一幅画。

断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断定的对象。如:这幅画是我的。

描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描写的对象。如:这个孩子很机灵。

二、动语 宾语

(一)动语的构成材料

动语和宾语成对,它决定宾语的性质。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包括:动词、动词+时态助词、中补短语、动词性联合短语

(二)宾语的构成材料

宾语的构成材料有:名词性词语、数量短语、“的”字短语、名词性联合短语、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形容词性联合短语、主谓短语、复句形式。

(三)宾语的意义类型

1、 受事宾语:宾语表示直接或间接承受行为活动的客体事物。包括:

对象宾语(挖土 挖野草)

目标宾语(挖地道 挖红薯)

2、施事宾语:宾语表示可以施行动语行为的客体事物。如:

台上坐着主席团。

3、断事宾语:宾语表示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客体事物。如:

我姓李。

4、于事宾语:宾语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如:

到达北京。 进入二十一世纪。

5、反身宾语:宾语表示人物动作返回自身的某个部位。如:

耸了耸肩膀。 紧闭着眼睛。

三、定语

(一) 定语的构成: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以做定语。

(二) 定语的意义类别

1、 限制性定语:数量、处所、领属。

2、 描写性定语:性质、状态、特点、用途、质料、职业。

(三)定语标志“的”的作用

定语和中心语的构成有的要用“的”,有的不用“的”,有的用与不用语法关系或语义不同。下面从语法结构、语义联系和语用色彩三个角度考察“的”的作用:

举 例 语法结构 语义关系 语用色彩

一 1 骑自行车人 不成立 无义与有义对立 无用与有用对立

骑自行车的人 偏正短语

2 这桌子 偏正短语 有义与无义对立 有用与无用对立

这的桌子 不成立

3 修理汽车 动宾短语 支配与修饰的语义对立 语用对立

修理的汽车 偏正短语

二 4 牛脾气 偏正短语 描写性与领属性语义对立 语用对立

牛的脾气 偏正短语

5 三斤鲤鱼 偏正短语 限制性与描写性语义对立 语用对立

三斤的鲤鱼 偏正短语

三 6 中国历史 偏正短语 语义不对立 语用对立

中国的历史 偏正短语

(四)多层定语

1、 分析原则:以左统右,即左边的词语修饰右边所有的词语。

2、 定语次序:领属、时处、指示代词或量词、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形容词性短语、表示性质范围类别的动词或名词。

四、状语

(一)状语的构成:副词、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介词短语、量词短语等。

(二)状语的意义类别

限制性状语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

描写性状语描写动作状态,指向谓词性成分或名词性成分。

(三) 多层状语

原则:以左统右,即左边的状语修饰右边的中心语。

次序:条件、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程度、情态。

五、补语

(一) 补语的构成: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介词短语充当。

(二) 补语的意义类别:

1、 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

2、 程度补语: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限于用“极、很、透、慌、死、坏”。

3、 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之间都有“得”。

4、 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

5、 数量补语:表示动作的次数,由动量短语充当。

6、 时间处所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点、处所、动作终止地点。用介词短语充当。

7、 可能补语: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不能实现。

(三) 补语和宾语的顺序

1、 补语在宾语前 如:我们走进了张老师的办公室。(趋向补语+处所宾语)

2、 补语在宾语后 如:他去过北京两次。(处所宾语+动量补语)

3、 宾语在两个趋向补语中间 如:他拿出一本书来。

(四) 补语和宾语辨别

1、 作宾语的一般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补语的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介词短语、主谓短语。

2、 物量短语只充当宾语,动量短语只充当补语。

3、 表示时间的数量短语可以作宾语,也可以作补语。数量短语能转换成主语的是宾语,不能转换的补语。

4、 助词“得”是补语的标记。

六 中心语

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包括:

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

七 独立语

独立语:是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子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的成分。包括: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

一)宾语和补语

1, 双宾语

①,双宾语

双宾语指一个动词后边接连出现两个宾语,两个宾语之间没有句法关

系离述语近的宾语一般指人,叫近宾语,也叫间接宾语;离述语远的宾语一般指物,叫远宾语,也叫直接宾语也有两个宾语都指人或都指物的有的时候,远宾语还可以是谓词性短语,如"教我唱民族歌曲","问我怎么办才好"等有双宾语的句子可以表述为"S—V—O1—O2"

可以带双宾语的动词叫作双宾动词

②,双宾动词的类别

通常把双宾动词分为三类

⑴,"交","给","送","教","问"类动词这类动词中的S(主方)是O2 (事物)的"给予者",O1(客方)是O2(事物)的"得到者";V使O2由S向O1转移,具有"给予"的意义V后往往能带上"给"

⑵,"接","受","讨","占","要"类动词这类动词中的S(主方)是 O2 (事物)的"得到者",O1(客方)是O2(事物)的"给予者";V使O2由O1向S转移,具有"得到"的意义V后往往不能带上"给"

⑶,"借","租","贷","取","分"类动词这类动词有上述两类动词的特点

③,双宾语的语义类别

⑴,"给予"类双宾语

⑵,"取得"类双宾语

⑶,"表称"类双宾语

双宾语还可以分出其他类别如"可怜他一只眼",可以看作是表示原因的双宾语,"吓了我一身冷汗"可以看作表结果的双宾语,"吃他个新鲜"可以看作表时机的双宾语另有一种宾语,动词由"借","租","贷","分"等组成,宾语兼有"给予"和"取得"的语义

双宾语动词大都表示过去完成的动作,很少表示现在进行的动作,所以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加"了","过",不能加上"着"有的双宾动词要求后

陈昌来《现代汉语句子》

面两个宾语缺一不可,如"称他老大哥"中的"称";有的双宾动词可以单留一个近宾语,不能单留远宾语;有的双宾动词可以单留远宾语,不能单留近宾语;有的双宾动词可以只出现双宾语中的任何一个

2, 补语

①,补语的意义类别与结构类别

⑴,补语的意义类别

按照补语所表示的意义的不同,可以将补语分成如下几类:

结果补语

趋向补语

程度补语

情态补语

数量补语

⑵,补语的结构类别

根据补语后用不用"得",可以将补语分成三类

不能用"得"的:如程度补语,数量补语

必须用"得"的:情态补语

插入"得"或"不"构成平行格式的,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的:如结

果补语,趋向补语

②, 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

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组成

能够充当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成分都是动词或形容词,其中形

容词数量较多,动词的数量不多:充当趋向补语的是趋向动词,有"上","下","进","出","起","回","开","过"和"来","去",以及它们合成的"上来","下去","进来","出去"等;充当结果补语的动词常见的是"走","跑","动","倒""死","见","懂","成","完","穿","透"等

根据述语和补语的配合情况,表结果和趋向的述语短语有下列几种搭配方式:

V—V:学懂 戳穿 打死 赶跑 睡醒

V—A:吃饱 坐下 递上 走开 带回

A—V:热醒 滑倒 瘦死 急哭 挖深

A—A:累坏 忙坏 热坏 涨红

结果补语上述四种搭配方式都有,趋向补语只有第一种和第三种搭配方式

带上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述补短语语法功能上相当与一个动词,后面可以带"了"或者"过"

⑵,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可能式

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都有用"得"(不)与不用"得"(不)构成平行格式我们把不用"得"(不)的形式称为基本式,把用"得"(不)的形式称为可能式

⑶,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语义指向

表结果的和比趋向的述补短语VR,从广义上说,都是表因果关系

的"使成式",它们构成的句子,从语义上说,都可以分成两个表述,即V或R都可分别与某个名词性成分构成主谓关系这里牵涉到的是语义指向的问题根据语义指向的不同,可以将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分成三类

前向

后向

双向

③,情态补语,程度补语和数量补语

⑴,情态补语

⑵,程度补语

⒊ 宾语和补语的区别

宾语和补语都位于述语之后,有相似之处,例如"读一篇文章"和"读一遍课文"但是它们不同,"读一篇"是个述宾短语,而"读一遍"则是个述补短语

宾语和补语的辨别可以考虑以下三点:

充当宾语和补语的成分功能不同

能否用介词"把"字将述语后的词语提前

能否加上结构助词"得"

双宾语动词,简称双宾动词。指的是该词后面可跟两个宾语。常见的双宾词语有以下这些:award, buy, give, leave, lend, offer, pay, show, teach, tell,bring, do, make, pass, sell, send, sing, write,answer, deny, envy, refuse, save, spare

这其中包含三种特殊形式的双宾语动词:

一含有双宾语的动词在变为被动语态时,有以下三种情形: 一、有些双宾动词(如award, buy, give, leave, lend, offer, pay, show, teach, tell等)在变为被动语态时,既可把间接宾语(指人)变为被动语态的主语,而把直接宾语(指事物)保留下来(称为保留宾语),也可把直接宾语(指事物)变为被动语态的主语,而把间接宾语改为介词to 或for引起的状语(到底用to还是for,与所搭配的动词有关)。比较:

He gave her some money 他给她一些钱。

→ She was given some money

→Some money was given to her

He bought her a watch 他给她买了一块表。

→ A watch was bought for her

→She was bought a watch

二有些双宾动词(如bring, do, make, pass, sell, send, sing, write等)通常用直接宾语(指事物)作被动语态的主语,而将间接宾语用作保留宾语(其前根据情况用介词to或for):

Father made me a doll

→ A doll was made for me

He wrote her a letter

→ A letter was written to her

三有些双宾动词(如answer, deny, envy, refuse, save, spare等)通常用间接宾语(指人)作被动语态的主语,而将直接宾语用作保留宾语:

He answered me that question

→ I was answered that question by him

动词或动词短语充任的宾语。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对象,是动作的承受者。宾语由名词、代词、不定式或相当于名词的词、短语来担任。当然,也可以由一个句子来充当,称之为宾语从句,所以一个句子中不一定只有一个宾语。

英语的及物动词后必须有宾语。宾语一般放及物动词之后,它和及物动词一起说明主语做什么。

说明,除及物动词有宾语之外,英语介词后面也要有宾语。另外,某些形容词如worth,careful等后也可有宾语。

宾语有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之分。即指人的间接宾语和指物的直接宾语,这两个宾语统称为"双宾语"。

My parents bought me a computer我父母给我买了一台电脑。(me是间接宾语,computer是直接宾语)

英语中,及物动词后面可以直接跟着自己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例如上句中help就是及物动词,直接跟了me。

如果句子的谓语动词是不及物动词,一般后面不带宾语。例如,He shouted(他大喊。)

如果不及物动词后面要带人或物,那么在这个不及物动词和这个人和物之间一定要架起一个桥梁,把不及物动词和后面的人或物勾连起来,这个桥梁,就是“介词”,起媒介作用。

例如,要说“他向我大喊大叫”,就是He shouted at me

这时,介词和宾语,构成“介宾结构”。

有的时候,一些形容词后面也可带宾语。例如,I'm sure that you're right(我确定你是对的。)

那么什么可以充当宾语呢?

一般说来,名词、代词作宾语最常见,还有动词不定式、动名词、从句等,也可以做宾语。

例如,

I want to buy some milk(动词不定式短语to buy some milk做want的宾语。而在不定式to buy some milk也是个动宾结构。)

Tom likes swimming(动名词作宾语。)

I know you are right(you are right是个句子,做了know的宾语。)

在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中,区分宾语和补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看意义关系。宾语是用在动词后边,回答“谁”、“什么”等问题的,宾语是动词关涉到的事物,两者是动宾关系;补语则是用在动词后边,回答“怎样”、“多少”等问题的,补语补充说明动词性中心语,两者有中补关系。例如:“爱干静”和“打扫干净”都是“动+形”。前者的“干净”可以回答“爱什么”的问题,是宾语,是“爱”所支配的对象,有动宾关系;后者的“干净”不可能回答“打扫什么”的问题,只能回答“打扫得怎么样”的问题,是“打扫”的结果补语,有中补关系。

第二,看成分的词性。量词短语里如果用物量词,一般是宾语;如果用动量词,就是补语。例如“《红楼梦》,我买了一套。”和“大钟敲了〈三下〉。”前者是表物量的数量短语,作宾语;后者是表动量的数量短语,作补语。动词后面表处所的名词性成分一般作宾语,动词后面的介词短语则一般作补语。例如:“鲁迅在浙江绍兴。”“鲁迅生〈于浙江绍兴〉。”这就是宾语和补语的分别。

第三,看句式的变换。某些表示时间的成分既可能作补语,也可能作宾语,而作宾语时往往可以变换成“把”字句。例如“我们浪费了一个上午”和“我们谈了一个上午”,前者可以变换成“我们把一个上午给浪费了”,其中“一个上午”是宾语;后者不能这样变换,其中“一个上午”是补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5922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