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观后感” 800字左右!!! 急求!!!!!

“《忏悔录》观后感” 800字左右!!! 急求!!!!!,第1张

今天观看了马德、韩桂芝等一些腐败偏领导干部的《忏悔录》,感想万千却觉得难以表达,似乎自已也正像马德所诉说的那样“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喘不过气来”,只觉得有一团渗杂着憎恶、气愤、怜悯、惋惜、迷茫、无奈、感叹的多种味道的烟尘,弥漫在心中,怅闷和压抑交织在一起,真正的令人喘不过气来。

一名又一名曾经是发号施令,一呼百应,叱吒风云、身价百倍的高官显贵们,被国法无情地送上了断头台或失去了终身身由,不仅完全毁掉了自已的形象、人格和尊严,其害更伤及国家伤及社会伤及人民以及伤及自己的亲人,即使他们把泪哭干,把血呕尽来忏悔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也换不回来他们对国家、社会、人民、及亲人造成的损失,也挽救不了他们将要受到国法严惩的结果。

为什么他们走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就是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着权力,有着在社会上一定范围内的支配力量,而他们根本就忘记了或是根本就没有真正理解过他们手中的权力是做什么用的,完全悖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领导干部的惟一宗旨,领导者必须是人民的公仆;权力是一种责任,有了责任心,才能掌好权、用好权;权力是一种付出,不是为了索取。”,他们把权力看成了权利,置国家及公物及人民于不顾,千方百计以之来为自己谋求更多的私利。他们变成了衣冠禽兽,表面看起来大公无私,其实他们就象老鼠一样偷偷摸摸,不择手段地**国家的财产,搜刮民脂民膏,做着见不得阳光的罪恶勾当。

由于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及容易被同样利欲熏心的人所利用,这些人大言不惭地行贿,他们便恬不知耻地受贿,以丰厚的贿赂来交换不正当的特权,双方都有利可图,而他们的这种利益是建立在损害国家利益和不知有多少人遭受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的痛苦之上的。最令人痛心的是,他们明知如此,都视国家和他人的安危于不顾,更加变本加厉地进行一幕又一幕、一次比一次严重的罪恶行径。例如那些以非法手段获得工程承包权的工头们丧心病狂,为了弥补贿赂的损失,用高造价及不尽合理的预算抽条减量、以次充好的手段建筑的危楼、危桥、危路等等,发生的一件又一件怵目惊心的悲惨事故,给无数无辜的人造成的伤害就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党和国家三令五申,身为领导干部,要严格坚持党的方针政策,要清政廉洁,一心为公,做党的好干部,做人民的公仆;并反反复复发动全党全国人民学习“三个代表”的思想,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学习党纲党章,开展“树清廉风气,做自立表率活动”,学习和领会“八荣八耻”;还多次组织机关干部用正反两方面的教材,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所有这些举动,都是为了教育全国人民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领导,好干部。但为什么这种违法乱纪的行为还会越演越烈呢?而且阵势之大不可测,织网密布,牵牵扯扯,一环套一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思想教育工作不只是流于形式,煞有介事地开几个会,夸夸其谈地表一表决心,挥毫泼墨地书写几万字的学习心得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往往一些领导干部在台上组织职工学习廉政教育,台下却孜孜不倦地以权谋私,以法乱纪。因此,思想教育工作必须真正从思想深处入手,从一点一滴抓起,“不以恶小而为之”,防微杜渐,一旦筑成大错,悔之晚矣。

高墙内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忏悔者,他们感亦真挚,恨亦浓烈,悔亦深刻。那么在高墙之外的人们,特别是执掌权力的高官们,在观看了墙内的人声泪俱下的忏悔时,内心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不应该只是对他们咬牙切齿的痛恨吧?不应该只是为他们唉声叹气的惋惜吧?应不应该对照自已的思想,对自己的行为做一次深刻的检查呢?会不会将自己的错误做一次彻底的检讨得改正呢?会不会将自己已经弄成的错误绳之以法呢?会不会真正醒悟自己错误的行为终是害人害已的呢?

我虽身不为官,但通过学习,也要懂得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律思想,坚决不做违法的事,鞠躬尽瘁,本本份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也真心希望那些为官者能够十分珍惜党和人民给予他们的权力,将这个权力真正掌握好,运用好,让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颤用私权为已利,最后落得个作茧自缚。如果每个党员干部都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国家才会有一个无腐败的具有高尚思想道德修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国家的前途才会有希望变得更加兴旺。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严肃党的纪律,离不开加强对干部的党性锻炼,更离不开防腐败的体制机制。而且,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要从根本上下功夫,真正能够达到万众一心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伫候读音是zhù hòu<书>站着等候,泛指等候:伫候佳音。

伫候佳音,汉语成语,拼音是zhù hòu jiā yīn,意思是久久站着等候好的消息。出自《忏悔录》。

忏悔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从1766年,他已54岁的时候开始写作,一直写到1770年,前后4年方告完成,但直到1782年才出版上卷,1789年出版下卷。

忏悔录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他历数了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

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该书名为"忏悔",实则"控诉"、"呐喊"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倾注了深切的同情。

由于儿时的不幸,一种正义感便在让-雅克·卢梭的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这种感情伴随了他整个的一生,并构成了他信念的基础。《忏悔录》成为法国教育系统让青年人研读最多的经典作品。

对自我所犯罪恶进行忏悔:

开篇,显出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也许永远不会再有的一幅完全依照本来面目和全部事实描绘出来的人像。

不管你是谁,只要"我"的命运或"我"的信任使你成为这本书的裁判人,那么"我"将为了"我"的苦难,仗着你的恻隐之心,并以全人类的名义恳求你,不要抹煞这部有用的独特的著作,它可以作为关于人的研究--这门学问无疑尚有待于创建--的第一份参考材料;

也不要为了照顾"我"身后的名声,埋没这部关于"我"的末被敌人歪曲的性格的唯一可靠记载。最后,即使你曾经是"我"的一个不共戴天的敌人,也请你对"我"的遗骸不要抱任何敌意,不要把你的残酷无情的不公正行为坚持到你"我"都已不复生存的时代。

这样,你至少能够有一次高贵的表现,即当你本来可以凶狠地进行报复时,你却表现得宽宏大量;如果说,加害于一个从来不曾或不愿伤害别人的人,也可以称之为报复的话。

作文标题: 读Augustine《忏悔录》的感想

关 键 词: 感想 高中高三 2400字

字    数: 2400字作文

本文适合: 高中高三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本作文是关于高中高三2400字的作文,题目为:《读Augustine《忏悔录》的感想》,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在课上,我第一次知道了Augustine这一伟人的存在。随后阅读了图书馆的《忏悔录》和上网搜寻了一些资料以后,我加深了对他的了解:这位西波城的主教就是基督教的四大奠基人之一,同时也是当时罗马最博学的学者之一。他不是从出生就信仰基督教的,而是在386年的某一天才决定成为一名基督教徒,这一决定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后半生,并影响了之后一千多年的基督教历史。

在他成为基督教徒之前,“他是一名放荡不羁的青年,狂傲智巧的雄辩学家,一个误入歧途的摩尼教徒;之后,他是一个敬虔的主教,一个谦卑睿智的神学家,一个寻求上帝真理的基督教徒。(1)“《忏悔录》是他以祷告诗的形式对大前半生33年的信仰经历和所犯过的“罪恶”的自述与忏悔,同时,也有另一种说法即课上老师所讲的),这部作品是他对公元四世纪的古典文化复兴时的哲学家们的与基督教对立的思想的批判。“《忏悔录》在西方文学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是世界三大忏悔录之一。它不但被列入文学经典而且成了西方忏悔文学的源头的基础,后来著名卢梭忏悔录和托尔斯泰忏悔录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但与此相比,人们总觉得后两部仍然没有它精彩(2)。”

我觉得,他是很幸运的,虽然在33岁之后才改变信仰,改变自己的事业,但是,却依然能够对基督教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对罗马社会的文化生活产生如此巨大的波澜,能够对世界的文明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所以从另外一个方面,这是他的聪明才智和过人的天才的证明。但是,反过来说,这些都是他应得的,因为他虽然曾经留连于虚幻的放纵欲望之中,曾经犯过许多不轻的错误,但是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停止对真理的思考和追求,这使得他不至于陷得太深。相反,由于有了这种思考和追求,那些错误反倒成了他成功的垫脚石。(这些只是我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还请老师见谅。)

现在谈一下我自己对《忏悔录》的简陋的见解吧。

我觉得文章显示了他作为出众的雄辩家所具有的极其严谨的逻辑和敏锐的思维。文章的语言表达让我不得不为之赞叹。“住啊,请让我知道,也让我了解,人该先祈求你的帮助,还是先赞美你?或者呼吁你之前,是否必须对你有所认识,如果他不认识你,又如何向你祈求?因为不认识你的呼吁,可能并不是向你呼吁,或许向你呼吁只是为了认识那?但人既然不信,怎会呼吁;无人传授,怎会相信?”这是卷一里的一段原文。他的思维引起了对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永恒性的思考。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联系,存在着矛盾,认识这些矛盾之间的规律是很重要的,因为认识了规律以后,我们才能引导事物向好的方向,向有利于我们自身的方向发展,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更加顺利地达到我们的目的。例如,如果人们并不是先认识了主才去向它寻求帮助,人们接受帮助的困难就会增大,人们对主的信仰就会推迟,这样主要到达拯救终生的目的时间也就会受到影响并相应地推迟。所以我觉得,主应该先扩大自己在人间的知名度。另外,原文的逻辑推理似乎有点无限扩展,无限循环的官爵,一个事物推出另一个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又会引出另一个事物。如果真的要追究细节的话,矛盾真的是没有穷尽的。例如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如果我们总是想要把什么事情都做好,那我们就算每天连吃饭的时间都用到工作上,都没有办法把事情做完,因为没有人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的,因为原有的矛盾解决了以后,新的矛盾又会不断的产生,一项工作做完以后,另一项工作又会出现。事物发展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取舍,不要钻到无意义的循环反复之中。处理完最重要的和最紧急的矛盾之后,做完最重要的和最紧急的工作之后,就要适当的休息。这样自己的生活会更有效率,更有意义,更精彩。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运用华丽和优美的修辞,对天主的宽阔的胸怀,仁慈之心,公平,慷慨,手人尊敬等品质进行赞美和感激,不愧是伟大的雄辩家,修辞学家。“轻薄的巧言令色想博得爱怜,但什么也不能比你的慈爱更有抚慰的力量,比你美丽刮宫匿名的真理更有益处地值得爱恋;愚蠢也能挂上质朴纯真的美名,但有什么比你更统一,更纯洁?因为你的行动完全和罪恶对立。你才是蕴藏一切不朽甘饴的无尽库藏,奢侈也不能博得充盈富裕的头衔,挥霍窃取了慷慨大量的影子,而你才是一切美好宽绰的施主。妒忌妄想高人一等,但社能超过你呢?愤怒渴求包袱,但谁比你的报复更公正?除了在你左右,还有更可靠安全的地方吗?(3)”“世间的美好事物能打动人心,但绝不像你,我的天主,创造万有的天主所能给予的,因为正义的人在你身上得到快乐,正直的人也要引以为荣?(4)看完这一段,我不禁发出羡慕的感叹:怎么可以有这么多这么动听的饿赞美之词用来赞叹一个人物啊!

作者的文字功底实在是难以令人其他的雄辩家望其项背啊!

要达到这么高的造诣,没有几十年的刻苦努力和付出,再加上聪慧的天资,是不可能造出就这样的大师的!

所以,我们在感叹伟人的天才成就时,应该要懂得从他们身上找到帮助他们走向成功的因素,并指引我们在我们的生活和事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例如,我们在感叹的时候,应该认识到,勤奋和努力是许多伟人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器也是我们能够学习的素质(天才是没有办法学习)。

作者对希腊神话亵渎神灵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抨击,认为对神灵的亵渎是造成世人*乱和放纵的原因,因为连神都可以**,*乱无度,世人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呢?并指出基督教的神灵是纯洁,高尚和绝对举止得当的。我觉得作者是从侧面对反对基督教的保守派进行批判,同时又通过对比,向人们展示了基督教的可信性,是一种对人们加入基督教的无声但有力的号召。

正确的信仰和聪明才智重要,但是,作者觉得正确的信仰更重要。我觉得确实是这样,并且,我觉得这里的信仰的含义并不是单一的,他还可以指“态度”。历史和生活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天才好逸恶劳而最后输给天资愚钝但是勤奋向上的例子。如果一个人有了很高的天资,但没有正确的态度,而是恃才傲物,贪图享受,毫不努力的话,他的天才将会被浪费,并最终毁了自己。但相反,如果态度端正,懂得笨鸟先飞的话,也能取得相当大的成就,就算不能取得巨大成就,自己也能心安理得,因为自己没有荒废自己的一生。所以说,正确的信仰,端正的态度是比聪明才智更重要的。作者的一段话写的很好:但如果单有聪明才智,没有正确的信仰,就仿佛“背着光明,却看见了光明照耀的东西,眼睛能够看见光照的东西,自身却受不到光明的照耀。(5)”这种方法论在我们现代社会都仍然是相当适用的,能够在当时就得出适用至今的真理,是一件多么令人佩服的事啊!

《忏悔录》主题思想:对自我所犯罪恶进行忏悔。

《忏悔录》的开篇,显出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也许永远不会再有的一幅完全依照本来面目和全部事实描绘出来的人像。不管你是谁,只要“我”的命运或“我”的信任使你成为这本书的裁判人,那么“我”将为了“我”的苦难,仗着你的恻隐之心,并以全人类的名义恳求你,不要抹煞这部有用的独特的著作,它可以作为关于人的研究——这门学问无疑尚有待于创建——的第一份参考材料;也不要为了照顾“我”身后的名声,埋没这部关于“我”的末被敌人歪曲的性格的唯一可靠记载。最后,即使你曾经是“我”的一个不共戴天的敌人,也请你对“我”的遗骸不要抱任何敌意,不要把你的残酷无情的不公正行为坚持到你“我”都已不复生存的时代,这样,你至少能够有一次高贵的表现,即当你本来可以凶狠地进行报复时,你却表现得宽宏大量;如果说,加害于一个从来不曾或不愿伤害别人的人,也可以称之为报复的话。——让-雅克·卢梭

卢梭面对着种种谴责和污蔑、中伤和曲解,自信他比那些迫害和攻击他的大人先生、正人君子们来得高尚纯洁、诚实自然,一开始就向自己的时代社会提出了勇敢的挑战:“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18世纪贵族社会是一片*靡之风,卢梭与那种寡廉鲜耻、耽于肉欲的享乐生活划清了界线。他把妇女当作一种美来加以赞赏,当作一种施以温情的对象,而不是玩弄和占有的对象。他对爱情也表示了全新的理解,他崇尚男女之间真诚深挚的情感,特别重视感情的高尚和纯洁,认为彼此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它不是基于情欲、性别、年龄、容貌,而是基于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切,除非死亡,就绝不能丧失的那一切”,也就是说,应该包含着人类一切美好高尚的东西。他在生活中追求的是一种深挚、持久、超乎功利和肉欲的柔情,有时甚至近乎天真无邪、纯洁透明,他恋爱的时候,感情丰富而热烈,同时又对对方保持着爱护、尊重和体贴。他与华伦夫人长期过着一种纯净的爱情生活,那种诚挚的性质在18世纪的社会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他与葛莱芬丽**和加蕾**的一段邂逅,是多么充满稚气而又散发出迷人的青春的气息!他与巴西勒太太之间的一段感情又是那样温馨而又洁净无瑕!他与年轻姑娘麦尔赛莱一道作了长途旅行,始终“坐怀不乱”。他有时也成为情欲的奴隶而逢场作戏,但不久就出于道德感而抛弃了这种游戏。

卢梭说过谎,行过骗,调戏过妇女,偷过东西,甚至有偷窃的习惯。他以沉重的心情忏悔自己在一次偷窃后把罪过转嫁到女仆玛丽永的头上,造成了她的不幸,忏悔自己在关键时刻卑劣地抛弃了最需要他的朋友勒·麦特尔,忏悔自己为了混一口饭吃而背叛了自己的新教信仰,改奉了天主教。

卢梭身上,既有崇高优美,也有卑劣丑恶,既有坚强和力量,也有软弱和怯懦,既有朴实真诚,也有弄虚作假,既有精神和道德的美,也有某种市并无赖的习气。总之。这不是为了要享受历史的光荣而绘制出来的涂满了油彩的画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复杂的个人。

卢梭追求绝对的真实,把自己的缺点和过错完全暴露出来,最直接的动机和意图,显然是要阐述他那著名的哲理:人性本善,但罪恶的社会环境却使人变坏。他现身说法,讲述自己“本性善良”、家庭环境充满柔情,古代历史人物又给了他崇高的思想,“‘我’本来可以听从自己的性格,在‘我’的宗教、‘我’的故乡、‘我’的家庭、‘我’的朋友间,在‘我’所喜爱的工作中,在称心如意的交际中,平平静静、安安逸逸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我’将会成为善良的基督教徒、善良的公民、善良的家长、善良的朋友、善良的劳动者。”但社会环境的恶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却使他也受到了沾染,以至在这写自传的晚年还有那么多揪心的悔恨。

卢梭特别指出了社会不平等的危害,并力图通过他自己的经历,揭示出不平等对人性的摧残和歪曲。正是他所遇到的不平等、不公正的待遇,正是“强者”的“暴虐专横”,“摧残了‘我’那温柔多情、天真活泼的性格”,并“使‘我’染上自己痛恨的一些恶习,诸如撒谎、怠惰、偷窃等等”。以偷窃而言,它就是社会不平等在卢梭身上造成的恶果。

卢梭在自己小偷小摸被发现后经常挨打,“渐渐对挨打也就不在乎了”,甚至“觉得这是抵消偷窃罪行的一种方式,‘我’倒有了继续偷窃的权利了。‘我’心里想,既然按小偷来治‘我’,那就等于认可‘我’作小偷”。卢梭在通过自己的经历来分析不平等的弊害时,又用同样的方法来揭示金钱的腐蚀作用。“‘我’不但从来不象世人那样看重金钱,甚至也从来不曾把金钱看做多么方便的东西”,而认定金钱是“烦恼的根源”。然而,金钱的作用却又使他不得不把金钱看作“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使他“害怕囊空如洗”,这就在卢梭身上造成了这样一种矛盾的习性:“对金钱的极端吝惜与无比鄙视兼而有之”。

因此,卢梭也曾“偷过七个利物尔零十个苏”,并且在钱财方面不时起过一些卑劣的念头,如眼见华伦夫人挥霍浪费、有破产的危险,他就想偷偷摸摸建立起自己的“小金库”,但一看无济于事,就改变做法,“好像一只从屠宰场出来的狗,既然保不住那块肉,就不如叼走‘我’自己的那一分。”从这里,除了可以看到典型卢梭式的严酷无情的自我剖析外,就是非常出色的关于社会环境与人性恶的互相关系的辩证法的思想了。在这里,自我批评和忏悔导向了对社会的谴责和控诉,对人性恶的挖掘转化成了严肃的社会批判。正因为这种批判是结合着卢梭自己痛切的经验和体会,所以也就更为深刻有力。

卢梭用坦率的风格写自传,不回避他身上的人性恶,更为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的思想体系。他显然并不把坦露自己、包括坦露自己的缺点过错视为一种苦刑,倒是为深信这是一个创举而自诩。在他看来,人具有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中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的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等等。正如他把初民的原始淳朴的状态当作人类美好的黄金时代一样,他又把人身上一切原始的本能的要求当作了正常的、自然的东西全盘加以肯定。甚至在他眼里,这些自然的要求要比那些经过矫饰的文明化的习性更为正常合理。在卢梭的哲学里,既然人在精美的物品面前不可能无动于衷,他在《忏悔录》中几乎是用与“忏悔”绝缘的平静的坦然的语调告诉读者:“直到现在,‘我’有时还偷一点我所心爱的小玩艺儿”,完全无视从私有制产生以来就成为道德箴言的“勿偷窃”这个原则,这是他思想体系中的一条线索。

让-雅克·卢梭从年幼的天真善良,到备受粗暴对待心灵受扭曲而养成了说谎、偷懒、偷窃等恶习;由对人充满信任重视,到受到包括朋友在内的种种中伤、嫉妒和背叛而变得神经质,充满猜疑;从对于自然满是怜爱,到因为身心受到种种不幸创伤而疲于奔命,无暇顾及自然之美;由经过艰辛努力成为著名的作家、思想家,到受守旧势力迫害使《爱弥儿》、《新爱洛依丝》作品被焚、被禁,乃至人身安全受到死亡威胁;从对于自己祖国情深意切,到由于思想上的民主、进步主张而饱受包括祖国在内的欧洲多国的驱逐、拒绝乃至通缉,卢梭的一生就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人性被扼杀史。

另一条线索是:他与天主教神学相反。不是把人看作是受神奴役的对象,而是把人看成是自主的个体,人自主行动的动力则是感情,他把感情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认为“先有感觉,后有思考”是“人类共同的命运”。因此,感情的真挚流露、感情用事和感情放任,在他看来就是人类本性纯朴自然的表现了。卢梭他提倡绝对的个性自由,反对宗教信条和封建道德法规的束缚,他傲视一切地宣称,那个时代的习俗、礼教和偏见都不值一顾,并把自己描绘成这样一个典型,宣扬他以个人为中心、以个人的感情、兴趣、意志为出发点、一任兴之所至的人生态度。这些就是他在《忏悔录》中的思想的核心,这也是他在自传中力求忠于自己、不装假、披露一切的根本原因。而由于所有这一切,他的这部自传自然也就成为一部最活生生的个性解放的宣言书了。

让-雅克·卢梭的宗教信仰经历了新教、天主教最终又改为新教的历程,但是基督教的本质教义是共通的,原罪的观念为基督教徒所接受,自己所犯的罪恶由于原罪的存在显得更加难以宽宥,懊悔心自然而然的产生于“罪人”脑海中;而基督教徒认为上帝作为全知形象会对于自我罪恶进行审判,当然告解忏悔是宗教仪式上重要一环,但是自我内心类似“自省”的的审判也是不可缺少的。原罪意识、审判意识烙印般现于卢梭的作品中。其《忏悔录》的“忏悔”观念根源于对原罪意识和审判意识的认同,他那对于自己过往的忏悔具有谦卑和宽容的心态,具有自觉意识,虽然道德完善和自我褒扬的意味浓厚,但是宗教在作品构造上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卢梭作品中的原罪观念在自我辩解的意味下隐藏的较深,其上帝审判观念弱于自我审判意识,这与启蒙主义宣扬的自由平等观念有关。

《忏悔录》处处可见作者对于自己所犯罪恶的毫不留情的揭露,涉及方方面面,同时对于这些罪恶具有浓郁的忏悔意识,并反思产生这些罪恶的社会、文化、个人等原因,达到了毫不留情的揭露、真心实意的忏悔、鞭辟入里的分析、先见之明的改过的谐和境界。

让-雅克·卢梭的《忏悔录》体现的“是基于道德品格的自律的忏悔意识”,“上帝”的仁爱与公正观弱于“自律”规约下的自我个体性和自我裁决观,因而是一种道德与宗教并重的忏悔文本,并且更加接近于世俗观念的道德完善。 社会书写

《忏悔录》对于社会现实的揭露,对社会风气、人心世俗、社会发展趋向的揭露同对于自身的揭露一样,闪烁着毫不留情的锋芒,同时卢梭倡导的返归自然的主张带有明显的平民主义立场。

《忏悔录》中的社会书写具有显在和潜在的两条线索。显在线索,即卢梭对于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时代的社会风俗、封建特权、教会制度、巴黎沙龙、宫廷斗争等的书写,而潜在的则是以卢梭在“忏悔”个人成长轨迹时所隐含的自我良好美德被玷污的社会原因为线索。

由于卢梭用第一人称行文,主观随意性特别强,客观风俗社会描写仅仅作为个人随感的陪衬出现,所以显在描写点缀于主人公忙碌而不幸的一生之中,而潜在描写则令人印象深刻。

他叙述自己没有受过正规教育,除了幼年时代的短暂家教之外,其掌握的知识几乎全靠自学,因此在社会漂泊中养成了种种恶习,所影射的是当时对于普通平民教育的缺失。他回忆自己收养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威尼斯小姑娘安佐蕾塔,其动机为金屋藏娇,虽然最后他良心发现,但是还是可见当时民众卖儿鬻女的悲惨,人性人权的被践踏之严重。他游历法国乡村时所见到的农民因为惧怕“税吏”、“酒耗子”等苛捐杂税的执行者,竟然不敢享用自己用汗水换来的食物和美酒,其潜在的对于封建制度的“难以平息的仇恨”不言而喻。

同时,《忏悔录》中社会书写的目的也很明确,即社会黑暗面的存在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是导致卢梭自己流离半世,人性扭曲的诱因,社会理应为个人罪恶负责。社会书写使得《忏悔录》避免流于个人愤懑的抒发和自我意味过浓的弊端,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意味,使得作品更具有启蒙意味。

作品叙述

(一)小说式的叙述

这一类叙述中所涉及的记忆往往是愉悦的。也最能体现《新爱洛伊斯》、《爱弥儿》作者的艺术习惯。它们被作者置于放大镜下,细致斟酌,用大量细节、分析,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然而,这里提到的人和事却完全不能和作者实际相处的时间相吻合。这些人是他的邻居、短暂的爱人、早年的保护者,在外人看来,并非作者一生中常相伴的关键人物。但作者花大量笔墨去描绘那些小往事,试图表现出永恒的含义,甚至人物的音色、相交的目光、衣服最小的褶皱都被一一记录。

在这个类别的叙述中,涉及到华伦夫人、巴塞尔夫人、格拉芬耶和加莱**、威尼斯的交际花、乌德托夫人等。作者突出了和以上人物的情感和友谊,几乎每一个场景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微小说,一个完整的梦境。这些叙述都会涉及到鲜明的人物形象、戏剧化的场景和诗意的氛围。

1、鲜明的人物形象

比如华伦夫人“与本世纪同时诞生,已经28岁了。她风韵犹存,她的神情亲切而温柔,双目含情,有着天使般的微笑,嘴和我的嘴一般大小,灰白色的头发有一种罕见的美,随意拢一拢便光彩照人。她身材不高,有点矮。”又说到乌德托夫人,“年近30,说不上太美;脸上有雀斑;肌肤也不细腻,眼睛因为近视而有点圆突。一头乌黑浓密的长发,天然卷曲,垂及大腿。她身材小巧玲珑,举手投足显出既笨拙又高雅的气质,她的思想极为纯朴,惹人喜爱;快乐、轻率和天真在她身上结合得恰到好处”。

2、戏剧化的场景

小卢梭和表哥种树的英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两个小朋友模仿朗贝西埃先生种树,然而选的位置不对,小树马上面临枯死。于是他们就发明了一种引水沟将他浇灌胡桃树的水偷偷引了过来,故事最终以朗贝西埃先生的大叫和他妹妹的大笑结束。作者不惜大笔墨饶有兴味地讲述这个孩童时代的恶作剧。采用戏剧的开场一般吆喝众人观看,将回忆写成了一个充满激情的罗马英雄般的壮举:“啊,你们,对于平台上的胡桃树的来龙去脉很好奇的读者们,听听我说这段可怕的悲剧吧。希望你们尽可能得不要颤抖”。

另一个例子,卢梭和华伦夫人的爱情故事。作者用记述历史传奇般的手法开始这个故事:“人家对我说她刚出门,上教堂去了。那天是1728年的圣枝主日。我立即追了上去:我见到她,等了等,同她谈了话,我大概还记得这个地方;此后我在那儿洒下过许多的眼泪,亲吻过那个地方。我为什么不可以用金栏杆把这个幸福之地给围将起来。为什么不让全世界的人来朝拜它!”这段话流传久远,深入法国读者的心,后来甚至确实在1928年,为纪念卢梭与华伦夫人相见200周年,在卢梭所描绘的地方建起了金栏杆。

3、诗意的氛围

卢梭的童年是被“温柔和简朴”的风景所包围的。作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风景画:在燕子的呢喃和苏桑姑姑的小曲陪伴中,小卢梭在他父亲的陪伴下宁静地阅读。至于和乌德托夫人的相遇,则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在凉爽的树影下,在夜莺的歌声和潺潺溪流中。几乎在第一大类的事件叙述中,作者都有意营造了诗情画意般的氛围,往往通过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烘托,开始讲述将要发生的动人故事。这种在作品中穿插大量自然风光的写作特点,是卢梭从写作小说《新爱洛伊斯》开始的,而在当时十八世纪的文学作品中并不多见,这也是为什么后人尊卢梭为浪漫主义文学先驱的原因之一。

(二)辩词式的叙述

这一类记忆,往往出现在支离破碎的叙述中。作者不再给我们呈现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而是寥寥数语,勾勒一个漫画般的侧影。然而恰恰相反的是,这里所提到的人和作者相处甚密,在作者的生活中起重要的作用。尤其涉及他的老朋友们,之后对于卢梭而言,他们成了他的敌人,阴谋集团,压迫他的社会势力:狄德罗、格里姆、埃皮奈夫人、奥尔巴赫等等。

狄德罗是卢梭青年时代以来长久扶持的朋友;埃皮奈夫人被公认为卢梭一生最重要的保护人,从相识到友谊的破裂共同经历了十五个年头。然而他们的形象在《忏悔录》中甚少提及,提到的时候也是片段、破碎的。这些叙述模糊不清,和第一类所提到的浓墨重彩、兴趣盎然的描述有天壤之别。这一部分的记忆,完全被抽离了色彩和诗意。取而代之的是不休的解释、辩解、誓言、证据。致使叙述的内容空洞干枯,贫乏无趣。虽然在篇幅和重要性上不亚于第一类记忆,但作者讳莫如深的艺术处理方式,使这部分所表现的“感情链”如同处于灰暗的地带,而“自我”也随之陷于阴影之中有意隐去。这部分叙述表现出以下特点:

1模糊的人物形象

他们的踪影往往被低落的语气带出,显得隐隐撞撞,模糊难辨,始终处于影子中一般:“当我来的时候,谈话就随之结束了。他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唯有我不知和谁说话才好”。让-雅克·卢梭从未正面叙述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总是以“单独的会谈”,“在小路一角”出现,他们的秘密,是“从来不为人知和坏心眼的”。狄德罗被描绘得冷漠无情且不守信用;埃皮奈夫人则总爱搜查泰蕾莎(卢梭的妻子)的篮子,至于格里姆,全然忘记卢梭对他在病中的照看,对他投以轻蔑和反对。

2无情节内容的场景

这一类人物的出现和事件的交代是没有具体情节可言的。好友狄德罗首次出现在书中就平淡无味,刻意回避“我从我朋友罗甘先生那里认识了我的朋友,其中就有狄德罗,之后我会有很多地方讲到他”,然而,一章结束之后,让-雅克·卢梭并未如前述详细讲讲他和狄德罗,而是简简单单地说:“虽然从威尼斯回来,我没有讲到狄德罗,也没有讲到我的朋友罗甘,我并没有忽略他们,之后我尤其和第一位朋友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在接下去的叙述中,狄德罗和卢梭的友情并未能合盘托出,作者似乎并无意提及,总是零星片语顺带点到,全然未能有记述小时候和表哥种树一样的完整故事情节了。

3辩解的氛围

第二大类的记忆也同时被剥夺了恬静的自然美景的烘托。相反,急促重复的辩解不绝于耳。“我的朋友们和我的相识把我这头孤僻的熊当成了绵羊”,“我很不乐意看到一个比我年龄小的人竟然像控制孩子一样控制我”。这样叨叨絮絮的抱怨充满全篇,不时打断叙述的进程,将这一大类的记忆包裹上了一层灰色的迷雾。

这些一来一回的信件隔断了通畅的叙述,令自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降低。

(三)被隐藏的记忆

这一类记忆,原本或许该出现在作者的叙事中,却被作者所掩盖甚至隐藏了。对卢梭本人毫无了解的粗心读者几乎完全会被作者蒙在鼓里。而恰恰这些又是卢梭同时代读者们期待作者给出清楚交代的问题。从这里我们可以充分证实作者在处理事实素材时的方式,这种出现在素材选择时的裂痕,有时恰恰是可以充分反映传主本人思想和个性的重要事件。

这件丑闻被伏尔泰在《公民的情感》的小册子中曝光。而作为当事人,卢梭在若干年后,才在发表的书信集中公开忏悔。《忏悔录》中只蜻蜓点水透露了此事,写到泰蕾莎怀孕,他略有悔意。在这件罪上欲盖弥彰,疏于辩解,和作者在自传开篇时信誓旦旦要完全揭露自己的态度是不相符的。作者曾花大量场面,过度严肃的态度去写他所犯下的众多小错误,偷窃丝带,抛弃同行的人,贪心别人的衣服,都言辞凿凿,悔恨切切。而这些对小错误的反省或许都如障眼法一般,掩盖了他所犯下的更大的错误。

《忏悔录》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著名的自传作品。

是世界三大《忏悔录》—:奥古斯丁《忏悔录》、卢梭《忏悔录》、列夫·托尔斯泰《》忏悔录》之一。

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十九世纪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托尔斯泰也是思想家,哲学家。著有长篇小说《复活》、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一生富贵。他深深同情劳苦大众,反对战争,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摒弃贵族身份,和农民在一起,参加劳动,但是他得不到理解,精神备受压抑,80多岁时从离家出走,不幸病逝于一个途径的小火车站。

托尔斯泰所著《忏悔录》阐述自己过往,虔心忏悔,生活的历经,思想的变迁,他重新梳理,产生新的三观,以人道主义精神,追求真理与爱,他仁爱,博爱,反对暴力,用伟大的道德力量,以其思想独具魅力,对自我深刻的认知,对生命深深的思考,刨析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对后人给予启迪,为后人留下了无比丰盛的精神财富。

《忏悔录》精彩段落摘要:

能够推动我生活的动力是,也是我当时唯一真实的信仰,自我完善。评判善恶的标准,不是他人的言行,也并非是否进步,而是我的心和我自己。

尽可能多的获得金钱和赞扬,才是我们藏在内心深处的出发点。

我努力提升自己的智力水平,学习所有能学的知识,学习生活必需的知识;我努力地完善自己的意志,给自己制定一些准则,并努力去遵守;改善自己的身体,通过各种体育运动使自己更有力量,动作更敏捷;克服各种困难来培养自己的韧性,使自己的内心更强大。我认为,所有这些都属于完善,当然最根本的是道德的完善。但是没过多久,这一切都变成了“一般”的完善,既不是希望在自己或是上帝面前表现的更好,而是希望在别人面前能够出人头地。很快,这种愿望又被另一种愿望所代替,其要比别人更有名、更有地位、更有钱。

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畏惧生活,强迫地想逃离他,与此同时对他还抱有希望。

或无知,或享乐,或毁掉,或苟延残喘,人类就用这四种方法来摆脱生命束缚。

整个人类成千上万的人仍在忙于生计,却不曾怀疑过生命的意义。

信仰就是人类对生命意义的一种认知,因为有这种信仰,人类才给予自己一条生路,活了下来,信仰就是生命的力量。

如果一个人活着,他肯定坚信某些东西。如果他不相信人是为了某些东西而活,那么他活不下去。如果他看不到,也不明白这种有限的虚无缥缈,他就会相信这种有限,如果他明白了这种有限的虚无,那么他就会信仰无限,没有信仰就不能生存。

我认为,劳动人民创造生活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事业。富足的生活条件会遮蔽我对生命的认知,如果贪图享乐会把我变成刽子手、醉鬼、疯子,那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

意识到理性认知能力错误,我就摆脱了空想的诱惑。坚信只有通过生活才能找到对真理的认识,这种信念使我开始怀疑自己生活的正确性。我终于从特立独行中解脱出来,看见了普通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明白了这才是真正的生活——这拯救了我。我明白了,如果我想认知生命参透生命的意义,我就不应该像寄生虫一样生活,应该过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接受真正人类赋予生命的意义,和生活融合,从而来阐述和验证生命。

不是生命赋予信仰意义,而是信仰赋予生命意义,信仰就是上帝让生命超越死亡达到永恒。

所谓信仰的本质,就是它赋予了生命一种死亡也不能带走的意义。

杀戮是罪恶的,违背任何信仰的基本原则。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7eUAmBS8DdUCf_CQ-JvM0A

提取码:dr2a

《忏悔录》就是卢梭悲惨的晚年的产物,如果要举出他那些不幸岁月中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内容,那就是这一部掺合着辛酸的书了。这样一部在残酷迫害下写成的自传,一部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为自己的存在辩护的自传,怎么会不充满一种逼人的悲愤?它那著名的开篇,一下子就显出了这种悲愤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16261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