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耳熟能详的句子出自《论语·学而篇》。作为《论语》全书的开篇,第一章第一句讲的便是学习的重要性,这或许也是孔子的弟子们对老师的第一印象。
孔子一生最大的乐趣便是在于学习和教学。纵观《论语》,关于孔子好学的章句俯仰皆是。比如《为政篇》里提到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公冶长篇》里提到的“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述而篇》里提到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等等。
即使学识渊博如孔子,他却也从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的天才,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世上没有生下来就什么都懂的人,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与研究才会懂得那么多的道理的。于是有学者认为,《学而》篇作为《论语》诸篇之首,便是要强调“学习”是根本,可谓用心良苦。
关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理解,最普遍的一种解读是: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可是对于现在的学生们来说,面对书山题海、无休止的各种补课,这真的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么?答案恐怕是否定的。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这应该是学习的态度出了问题。
“学而时习之”关键在于主动,是我要学习,而非你来学习。正如《周易·蒙卦》卦辞所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不是老师求学生来学习,是学生主动找老师学习,这才是学习的态度。而现在恰恰相反,试想,如果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约束,没有升学就业的压力,有几个孩子能够做到因好学而主动学习?孔子说,有忠信如他未有好学如他。现代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恐怕远不及古人。
观今宜鉴古,我们来讲一则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以期共勉。
欧阳修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一生读了许多古圣先贤的名篇,其中尤其钟情于唐朝散文大家韩愈的文章。据说在欧阳修未成名时,有一次,他在废书箱礼找到几份韩愈的遗稿,从此废寝忘食,刻苦勤勉,并且发誓赶上韩愈。
欧阳修塑像
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欧阳修不但习得了韩愈的优点,并且通过自己的认真创作与提倡,让唐朝以来的古文运动得以在宋代开花结果,建立了平易流畅、切中实用的文章风格。
欧阳修虽是一代文宗,但是在作文时,仍虚心向人讨教,从不骄傲自恃。有一次,欧阳修与谢希深、尹师鲁三人各写了一篇题材相同的文章。结果,谢文约七百字、欧文五百字、尹文只有三百八十多字,结构严密,叙议完备,语言精炼。欧阳修拜读后,甘拜下风。晚饭后,他便提了酒亲自到尹家拜访与请
《子路见孔子》选自《孔子家语》,记载了孔子与子路最初相见时的一段对话,面对子路的疑惑和反问,孔子因势利导,语言简明而深入地纠正了子路的观点,让人无可辩驳。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的谈话善于运用比喻说理,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意义。由此可想到与《为学》中的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与此观点一致。
原文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对曰:“好长剑.”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子曰:“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拜曰:“敬而受教。”
译文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道:“你爱好什么?”子路回答说:“喜好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学习难道有好处吗?”孔子说:“君王没有遇到敢于进谏的大臣就会犯过错,迷失方向,有才能的人没有能够教会自己的朋友就会听不到正确的意见和建议。驱赶狂马的人不能放下鞭子,操拿弓弩的人,不能丢下正弓的器具;木材经过绳墨作用加工就能取直,人们接受直言规劝就会通达;从师学习,重视发问,哪有不顺利成功的!”子路说:“南山出产竹子,不经加工,自然就很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射穿犀牛的皮,为什么要学习呢?”孔子说:“把箭的末端装上羽毛,把箭头磨得更加锋利,箭刺入得不更深吗?”子路施礼道:“感谢你的指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