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对方的一瞬间,就喜欢上了对方,这就是一见钟情。
看起来这似乎和本人的意志关系不大,这时候我们就必须看看脑内发生了什么才能搞清楚这个现象了。
《知识进化图解系列太喜欢大脑了》的作者是茂木健一郎,出生于1962年,脑科学家,索尼计算机科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女子大学兼职讲师。她写的这本书给出了大脑使用方式说明书,其中有些关于大脑的知识与训练,与我们日常想到的不一样。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围绕这个问题已经做了各种各样的实验,但是到现在似乎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不过也有少数研究能说明一些问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和人在最开始见面的那两秒,就已经对对方做出了判断。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调查上完一学期课程的大学生与只看了这个课程前两秒的录像的大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结果显示这两种学生的评价基本上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人有着在极短时间内就接收大量信息的能力所谓一见钟情,就是在一瞬间根据对方的长相和气质等信息做出判断的结果。
虽然这种说法目前还处在假说的阶段,但这个观点是有脑科学根据的。
一般来说,人脑中负责感性的神经回路比负责理性的神经回路处理信息的速度更快一些。
所以感性信息(以杏仁核为中心的神经回路)会比理性信息(以新皮质为中心的神经回路)更早达到目的地。
所以,在对方的信息输入后,负责感性的神经回路在新皮质还在理性地分析信息的时候抢先一步,发出了信号--“太喜欢他了”,这就是一见钟情。
可以说,喜欢一个人大多时候靠的都是直觉。
所以,了解了大脑,就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来理解大脑和自己的思考。
此外,也有生理学研究表明,人脑中和爱情相关的区域主要有3块,一块是腹侧被盖区(又称多巴胺的精炼厂、愉悦系统或反馈回路),一块是伏隔核(又名阿肯伯氏核,是次脑皮层中的反馈回路),还有一块是尾状核(主导行为模式和乏味习惯形成的区域)。
人脑中存在一条“爱情生产线”:当我们与迷人的TA相遇,腹侧被盖区大量分泌多巴胺,高浓度多巴胺让人感到极度快乐,甚至心醉神迷。这条美妙的神经信息会经过下丘脑传递给伏隔核针,并用多巴胺和血清素、催产素进行调制,写入尾状核。一见钟情一旦被写入尾状核便很难消除,这就很好解释为何许多一见钟情的回忆总让人刻骨铭心。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可以用来锻炼大脑提升自己的思维方法的书。这种类似的问题只是本书的冰山一角,书中关于大脑各部分的运作以及灵感来源的方法,不但可以更新我们原有的对于大脑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我们找到自己灵感迸发的途径,学会合理使用大脑、锻炼大脑,让大脑休息的方式,让我们可以更好的生活。
以前看过一个外语片叫邂逅,说的就是这种一个眼神,一次相见就谈恋爱的故事。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应该不多,**情节毕竟是为了效果才有那么多巧合。一见钟情,念着这平仄平平的音节,宛如那些起起落落的历史章节,中华上下五千载,无非爱恨情仇,其实不仅咱们中华是这样,哪家的历史又能离得了情呢?却也因为汉语的局限,使得许多问题居然成了千古未解之谜,比如相爱的人追问到“你为何喜欢我”这一根源时,往往语焉不详。即便是拥有千年的情感书写史,国人还是对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一直显得力不从心。到了清代,终于有一人打破沉默,破译了缠绕在无数人心头的爱情魔咒,即是那简单的四个字: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跳出了爱情范畴,比如在职场上,都强调第一眼就要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你会发现,但凡看到的简历,照片上男人无一不是衣冠楚楚,女人无一不是娇妍可人,许多服装店还专门推出了面试装,给那些即将要去面试的人选购。
一见钟情的四种心理学解释:
一、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强调潜意识,强调婴幼儿时期经验的影响,认为性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是一个同义语。其中大约从3岁到6岁是性蕾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动欲区转移到了生殖器,他们的行为开始有了性别之分。在这个阶段中,对人格的发展最为重要的事件是在儿童心中产生了有关父母的情绪冲突,即男孩心中的欧底帕斯情结和女孩心中的爱莉克拉情绪。
弗洛伊德说:“在三岁之后,儿童开始表现出一个对象的选择对某些人深情偏爱。”对于男孩,他所选择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自己的母亲。男孩想独占母亲,而父亲的存在是一种干扰,男孩这种恋母嫉父的情绪纠葛,被弗洛伊德称之为欧底帕斯情结。在同父亲争夺母亲爱情的过程中,男孩感到自己的力量有限,并且还产生了“阉割恐惧”,为了解决这种冲突,男孩开始尽量以父亲为榜样,模仿父亲,并认同于父亲。通过认同来获得对母亲性冲动的间接满足,同时认同本身也促使儿童习得男性行为,形成男子性格。
女孩最初与男孩一样,对母亲也有强烈的依恋之情,但是当女孩在注意到两性的差异时,她会认为母亲有目的地夺取了她的那种有用的器官,故对母亲产生了嫉恨。相反,女孩对父亲的感情成倍的增长,但是她对父亲的好感又伴随着嫉妒。为了解决这种双重冲突,女孩需要认同于母亲,通过对母亲的认同作用,获得女性性格和女性行为。
儿童采纳了父母的价值观和标准,以超我的形式表现出来。恋父恋母情结被压抑了,但它没有消失,仍会在我们的爱情中体现出来,我们会更多的选择与母亲或者父亲相似的人,当偶然我们遇到这样的人,其反应就是对某位貌似父亲或母亲的异性“一见钟情”。
二、分析心理学理论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是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心理分析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荣格认为人格由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意识三部分构成,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原型不是人生经历过的事情在大脑中留下的记忆表象,它没有一个清晰画面,而更类似于一张需要后天经验来显影的照片底片。原型有很多,人生有多少个典型的情景就有多少个原型。
荣格把自己一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原型,他确定和描述过几十种不同的原型,荣格研究的比较多的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妮玛和阿妮姆斯、阴影和自性。其中阿妮玛和阿妮姆斯又称异性的原型。阿妮玛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阿妮姆斯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这是人类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男女相互交往和共同生活的经验而形成的。
这种原型保证两性之间的协调和理解,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异性原型为我们建立起一种无意识的标准,影响到我们对异性的选择和反应。这一原始意象的基本功能就是引导人们去选择一个浪漫伙伴并建立一定的关系。
根据荣格的理论,我们在寻找一个爱情伙伴的过程中,是把我们的女性原始意象或男性原始意象投射到潜在的对象身上,用他的话说,就是“一个男人,在对爱情的选择上,受到与他本身无意识的女性原始意象最吻合的女性,即一个能够立即接受他的灵魂投射的女性的强烈诱惑。”更现实的说,荣格认为,每个人对正在寻找的男人或女人都有一种无意识的意象。某个人越是与他投影的标准相匹配,他就越愿意与这个人发展个人之间的关系。当在生活中偶然碰到这样的人,就产生“一见钟情”。
三、认知图式理论
图式是帮助我们感知、组织、加工和利用信息的一种假想的认知结构。图式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帮助我们感知环境的特征。除了感知环境的特征外,图式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加工和组织信息的结构。我们用图式去解释人格差异。图式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我们都用相对稳定的态度加工信息,这就导致我们行为中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图式是从过去经验中得到的,对自我的认知发现,它组织和指导与自我有关信息的加工。你的图式是由你行为中最重要的方面组成的。图式还提供了一个组织和储存有关信息的框架,根据这个观点,当人们在某方面有足够的图式时,他们更容易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
这种理论认为,男人和女人各自把所梦想的对象特征储存于大脑之中,就像把数据储存于软盘中一样,称之为“爱之图”。原来,这张图最早有父母勾画,并不断受到外界因素的修正与补充。如看电视剧《太阳的后裔》,觉得柳大尉是理想中的人物;看《大长今》,会为大长今的形象所倾倒;在生活中,看见邻人某家的和睦,也打算建立那样一个理想小天国,于是逐渐形成观念,为未来的爱人设计出一个模型,确定出择偶的“标准”。这“标准”对有的人来说是很具体的,比如,是找个知识分子,还是找个能挣钱的;是希望对方事业心强,宁可不擅家务,还是希望他温柔细腻,能够体贴人。有人甚至连对象的职业和身高都规定得很具体。
另外一些人,虽然在事先并不做如许规定,却同样有自己的“意中人”。虽然这意中人是模糊的、说不清的,但大体总有个倾向和意愿。是喜欢古典型的小家碧玉还是喜欢现代型的风流女郎。这潜在愿望便塑造出意中人的幻影。这形象,有可能在进入恋爱之前,就已经生活在心中,陪伴着度过不少时光了。当在生活中一旦遇到符合理想的人物,恋人的影子立刻便同现实中的实体合而为惊奇地发现,正是寻觅已久的爱人,于是,便在见之际迅速做出反应。年龄越大,图像越具体,由于某种契机而第一次目光相触时,眼睛就捕捉到对方身高、体形、眼神、发色、发型、风度以及服饰等信息,以很快的速度,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对方特征与所储存的图像越是相吻合,大脑产生的信息就越强烈,体内的“化学工厂”便开足马力产生大量兴奋物质,在脑中形成一种幸福激素,引起诸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颜面发红等变化,心中激情涌荡,即“一见钟情”。
四、社会认知理论
根据这种理论,认为一见钟情是由于第印象和晕轮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印象是指素不相识的人在首次交往时形成的始初印象,主要是根据对方的表情、姿态、身体、仪表和服装等形成的印象。第一印象在对人际认知、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中会产生“先入为主”的作用,它奠定了对人认识和印象的基础。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当人们看到某个人在某一个方面很突出,就会很欣赏和崇拜这种特征,给我们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因为晕轮效应认为其他方面也会很好,这样我们就会欣赏并愿意和这种人更多的在一起,就产生了“一见钟情”。
总结:
这些对“一见钟情”的心理学理论解释有相通之处。如认知图式理论“爱之图”的解释中,最开始的原型可能就是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这与弗洛伊德的恋父恋母情结是相通的。这些理论对“一见钟情”的解释都有合理性,但当“一见钟情”发生时,通常是多种原因的综合结果。如钟情男女初次相见,除了对对方良好的学识风度、优美的身体仪表、得体的进退谈吐等外显人格特征表示悦纳、接受、欣赏产生第一印象和晕轮效应外,异性交往在审美标准上的“生理效应”也是激发情感的重要因素。除了受到遗传生物因素的影响,还有后天环境社会的影响。除了有儿童早期经验的影响,也受到逐渐长大之后的审美观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