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20岁时由父母安排,娶了16岁的妻子,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义务后,便远赴西方求学。守在家乡的妻子张幼仪,以为只要紧紧追随丈夫的脚步就能抓住丈夫的心。可是当她远渡重洋到了英国后,才发现徐志摩在旅英期间邂逅了一位才情洋溢的清丽少女林徽音。她不愿意介入徐志摩的婚姻,匆促地随父返国。
徐志摩为了反抗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婚姻,决然提出离婚要求,并鼓励张幼仪跟他一样活出自己的新生活,成为反抗封建思想、再造社会的先锋。人在异乡又怀有身孕的张幼仪,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几度失去求生的勇气,但她最后终于坚强起来,答应徐志摩的要求并决定留在异乡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离婚后的张幼仪,留在德国求学,回国后接办上海女子商业银行,一生却没有走出徐志摩的世界,这以后,她跟夫家维持着奇异的关系,共同经营事业,还 替徐志摩奉养双亲,连丧事都由她承办主持。
徐志摩回国追随林徽音,却听闻林徽音已接受父母安排订下了婚约,对象是他恩师的儿子梁思成。这对徐志摩而言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进退两难的局面与夹缠不清的感情至此便成为志摩与徽音一生无法说与人知,只能流向诗里的秘密。林徽音无法淡忘这段感情,一旦迎身向前却只能抱得愁绪满怀。
此时,北京的社交名媛陆小曼翩然而至,她同样窒闷于封建婚姻中,渴望爱情,因而快速呼应了诗人的热情。徐志摩想把她从封建婚姻中解救出来,开创出两人性灵自由的美丽人生。两人奋力争取到了一场不被祝福的婚礼。
他们相爱,可是多数人却说他们互相毁了对方。徐志摩因她而声名狼藉,与父母不合,因她的挥霍而疲于奔命地赚钱,更因她而身心俱疲。她给了徐志摩一个爱情的答案,又给了她一个生命的问号。
不稳定的感情生活,使徐志摩在婚后数年里感到无尽的困顿与苦闷,乃至为生活南北奔波教课,最后终于以一场意外结束了来去匆匆的人生———为了赶赴北京听一场林徽音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以顽童般的笑声为朋友所记忆的徐志摩,在盛年以这样突兀的告别形式为自己光彩夺目的人生划上了句点,同时让所有爱他与他爱的人错愕与终生的怀念。
林徽音与徐志摩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情感,也因此成为后世不解的悬谜。
数年后她还继续发表给徐志摩的情诗,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了张幼仪,却依然什么话都没说出。
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费了几年力气帮他收集并出版了遗作,终身不穿华服、不打扮、不出门应酬,让自己华丽的生命从此消匿在世上。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里,总共有三个女人: 第一夫人张幼仪。这是一个典型的父母包办之下的婚姻。可它是徐志摩一生中真正意义上的婚姻。因为他跟张幼仪才真正具有家的概念:上有高堂,下有子女,中有世人的普遍的认可。从常人的眼光来看,他们俩的的婚姻应该算是美满的。虽说是包办婚姻,可他们的关系却非同寻常。特别是他们离婚之后所保持的那种深厚的友谊,更是在当今开放的时代也是难能可贵的。 不过,有着美满婚姻的徐志摩和张幼仪最终是离婚了。 因为徐志摩的理想是:"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徐志摩觉得这个婚姻,虽然是个好婚姻,却仅仅是个婚姻而已。而不是他想要的爱情。 徐志摩生命中就有了第二个女人:林徽音。 这是导致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的原因之一。据说《再别康桥》即是为她所做。徐志摩认为他有幸而找到了他的"唯一之灵魂伴侣",于是,他离了婚,要找他的"灵魂件侣"去了。可不幸的是,林徽音却并不是徐志摩那一类人,她是那种为婚姻而婚姻的那类。对她来说,婚姻比爱情重要。林徽音并不想为爱情做什么,她不想介入徐志摩的婚姻(这是为婚姻做出杰出贡献者),所以她选择了离开徐志摩,并在父母的安排下,与徐志摩的恩师的儿子定下了婚约。也许他们的爱情如故(徐志摩死后,林徽音哭得最为悲切。),可林徽音却选择了婚姻,并没有选择爱情。这自然也在常理之中。选择爱情而放弃婚姻的,古往今来,都是稀有之物。 徐志摩的"唯一之灵魂伴侣"的梦想看来是还没有实现了。这令立志追寻爱情(而不是婚姻)的徐志摩万分的痛苦。 他还得继续寻找他的"唯一之灵魂伴侣"。 于是出现了他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陆小曼。 陆小曼与徐志摩可以说是志同道合:同样有着对爱情的共同追求。陆小曼的丈夫可以说也是一个相当出色的丈夫,作为婚姻的角色,无疑也是最称职的了。这从他同意离婚这件事上就可看出一二。在那个年代,肯放另有所爱的妻子出去的男人并不多见。我记得陆小曼请求他丈夫同意离婚时的谈话是这样说的:"我已经把生命的躯壳给了你,你就让我活一回吧。"(大意如此) 最终陆小曼活了:她终于离婚成功。 这回,徐志摩可算是完成了平生夙愿了。并举行了时人不认可、电视观众却欢欣鼓舞的婚礼。婚姻和爱情总算合而为一了。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故事结局啊! 然而,高兴似乎仍然为时尚早:因爱情而成的婚姻却并不幸福。浪漫与现实总是相距甚远的。陆小曼改变不了她好玩、挥霍的性格。徐志摩因她而与父母不和、因她的挥霍而疲于奔命,也因生活的种种不快而常常吵架。 为爱情而婚姻的结局,并没有得出我们想要的结果。 于是,我们不得不感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 不过这话,也只是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对徐志摩来说可不一样。他是个彻头彻尾的爱情主义者。婚姻的不快,被他看作是因为"为爱情所受的折磨还不够"。所以仍然是爱情的一部分。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既然拍成了电视,大概总有它感人的东西的。我看的很少,但我却没感觉到它打动过我。在我看来,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平常了。 婚姻,作为人长成之后的第一要件,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一到结婚年龄,家长就开始着急了;再过一两年,朋友们也跟着催了;再过几年还不结婚,自己也开始着急起来。 那么,跟谁结婚好呢?于是,身高、身材、皮肤、脸蛋、眼皮、头发、家庭、工作单位、文凭、性格、能力…………一项一项的条件比照着选。最后总算将就着选上一个吧,还得天天低三下四地讨好人家,送花、写情书、吃夜宵、看**,必须做到无微不至,这就是所谓的"追"。最后,她总算是勉强答应了跟你结婚。(一结婚外面的好男人就全是别人的了,她可真不情愿呀,所以只能算是勉强答应,不过她必然要装出十分满意的样子来的。)于是开始要认真地讨她(他)的父母大人的欢心了,这回送得最多的就是食物了,水果、补品、好酒好烟,不一而足。然后是婚礼,彩礼不能太少,饭店档次不能太低,婚车数量多多益善,家用电器一样不能少……, 所以,最终决定婚姻的,其实是爱情之外的东西,跟爱情的关系很小很小。现在也依然如此。 也许有人很不服气,以为自己是自由恋爱结的婚,就是为爱情而结婚的。 自然,这也是有的,但那是极少极少数。因为这世上,爱情本就不多。能够在短短的几年内寻找到自己"唯一的灵魂伴侣"来作"躯壳的伴侣"的,那实在是幸运儿之中的幸运儿。 爱情是不容易得到的。 你可以很容易找到你所喜欢的,也很容易找到喜欢你的。 但爱却不能用喜欢来形容。因为喜欢,只是人之常情。谁都会喜欢好的东西。 你可以很容易找到待你很好的,也很容易待她很好。 但爱却不能用待人好来描述。因为待人好,也只是人之常情。人品还过得去的人,就会待很多人好,无论是夫妻还是朋友。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缘份,一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缘份。它就象是两颗四溢的流星,在相遇的一刻碰撞出来的灿烂绚丽的、闪电般的火花。 而以徐志摩的话来说,就是"唯一之灵魂伴侣"。 所以,爱情是一种灵魂深处的东西。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情感。 这种情感,不是你殚精竭虑追来的,也不是你的男俊女貌赢来的,更不是你天天十封情书求来的。它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相互的渴求。 无为而爱,才是真的爱情。 所以,徐志摩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爱情是如此稀有之物,但婚姻却是人生必须,所以人们是必须接受非爱的婚姻的。 但接受非爱的婚姻,并不表示拒绝接受真爱。 所有有很多的爱情故事是在婚后发生。因为就算是从时间上来说,婚后几十年的时间要比婚前几年的时间长得多,自然能找到自己真爱的机会也就多得多了。 所以,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故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爱情与婚姻在表现形式上却又有不同。 婚姻,是男女之间及其相关的人员所构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它就象是一个合伙开办的公司,只要各方齐心协力地经营它,是很容易结出幸福的果实的。 而恰恰相反,如此神圣的爱情,带给人们的却往往是痛苦。无论是思念也罢,误会也罢,与世俗的冲突也罢,都只能带给双方无尽的痛苦,因为爱情对双方的要求是如此的苛刻。 哭,永远比笑能证明爱! 这就是为什么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姻并不美满的原因。 婚姻和爱情,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两回事,可大家都喜欢把它们看作是同一回事。没有爱情的婚姻和没有婚姻的爱情,向来是作为悲剧故事的结局,枉费了世人大把大把的泪水。 其实,负责任地对待自己的婚姻,你定会得到充分的幸福; 而爱情,是永远只能令你痛苦的! 但白菜辣椒,各有所好。 喜欢婚姻的幸福的,去追求美满的婚姻; 喜欢爱情之痛苦者,去追求神圣的爱情! 只是,你最好不要奢望自己有将婚姻与爱情合二为一的能力。 这就是徐志摩的爱情故事所给我的启示!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说到民国诗人,不得不提一个人,他是那个时代留给我们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他是那个时代为人所“诟病”的人,他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放荡不羁的人!他就是我们熟知的《再别康桥》的作者,一个爱情充满传奇的人——徐志摩。
徐志摩短短的一生,活得如此的惊天动地,他应该感谢生命中遇到的三个女人。感谢上苍给了徐志摩如此绚烂的人生,感谢徐志摩给我们留下如此丰盛的诗歌文章大餐。
他曾经说过,林徽因才是最懂他的女人,也是他最想要一起共度一生的佳人。可是命运就是如此作弄,他偏偏已经结过婚。并且在一个很不恰当的时间遇见了林徽因。
如果说徐志摩错过林徽因是他人生的一大悲哀,那么,他错过张幼仪是他更大的遗憾!
张幼仪的人生浓缩了一部中国传统女性的历史,在她的身上似乎看见了所有中国传统妇女走出传统的过程,她在接受了西方思想的熏陶后,最后终于有勇气面对这段失败的婚姻。因为本来就是传统的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已。
张幼仪出身名门,受过新式教育,她性情温和善良,长相明眸清丽,知书达理又遵传统守孝道,在父母的要求下,嫁给了徐志摩,尽管那是才15岁。婚后不久,生了一个儿子。之后徐志摩便赴英国读书,期间结识了林徽因,并且二人迅速坠入爱河。
后来张幼仪也去了英国看往徐志摩,也算是作陪吧,并且不久身怀有孕,徐志摩为了结束这不是他所追求的自由婚姻,提出离婚。但张幼仪还是答应了徐志摩,结束了他们七年的婚姻。
徐志摩在36岁乘坐飞机不幸遇难,作为前妻,张幼仪还无怨无悔地尽责,养育他们的孩子,以女儿的身份照顾着他的父母。即使后来徐志摩在台湾出版的全集,也是张幼仪亲自指导整理编辑出来的。
林徽因始终清楚,徐志摩只是她生命中的惊鸿一瞥,只是一次漂亮的遇见。林徽因用她女人特有的心智,结束了和徐志摩一段无望的爱恋。对于徐志摩的情,她知道抵不过世俗,以及对于张幼仪的不忍。因为这在当时社会也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记得林徽因对徐志摩说过这样一句,“我只许你现在,不许你未来”。这是对徐志摩的告白,也是一句无奈的告白,因为当时徐志摩并没有离婚。后来又说了句:“我懂的,但我怎能应和”。这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告白!每句话都可以看出林徽因都是多么的无奈!
在徐志摩死后,林徽因还拿了一节飞机的残骸带回家中,以表思念。因为她知道徐志摩的死可能间接上也和自己有关,那是因为徐志摩是为了去听她的演讲,最后因飞机事故而逝。当然这只是表面,可能最深处还是因为她是最懂徐志摩的女人。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邂逅,也许是徐志摩最终寻找的爱情答案。陆小曼也是有过丈夫的人,因为与徐志摩的突然走近,引起了风言风语,最后又离婚,选择了与徐志摩结婚。她不光要真切的爱情,也要各种本就习惯的潇洒生活,后又因吸食大烟而不能自拔。
曾经风尘绝代的小曼,因为徐志摩的死,竟变成另一个人,她花费了几年的时间帮他收集出了遗作,终身不再吸毒、不穿华服、不打扮、不出门应酬,让自己华丽的生命从此消迹匿迹。她终抛开一切世俗,追求平平淡淡真切的生活,过上平淡的日子。
对于陆小曼其人,有很多的争议。说她喜欢交际、说她挥霍无度花钱似流水、说她曾经吸食鸦片。但你可知,徐志摩死的时候,小曼才28岁,当时不少达官贵人都有意结交,但小曼誓言终身不言再嫁。家里供奉徐志摩牌位,桌上鲜花长绿。即使后来她与翁瑞午选择同居,但终没有结婚,她不在乎别人怎么议论她自己。她终身保持徐志摩夫人的身份。从未改变!
陆小曼那狂野奔放的个性让她和徐志摩不谋而合,可是理想不等于现实,过日子总没有舞会那么浪漫。
陆小曼可以说是最幸运的,她真正得到了徐志摩, 是徐志摩心中的月亮,虽然有月圆月缺, 有乌云遮月。徐志摩还是企盼月圆月朗。也许小曼是徐志摩一生追求的爱情,但志摩却像他的诗一样,对于小曼一直是个问号。
郁达夫这样描述徐志摩:个子小,脸长,头比较大,戴着金丝眼镜。老照片上的徐志摩,文质彬彬,一副书生气派。就是这个与泰戈尔结伴同行过,与罗素擦身而过的人。创办过新月诗社,身上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
他的诗充满着浓厚的缠绵和炽热,清新又透着飘逸,热烈而饱满的情感氛围,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艺术享受。而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纠葛,更让人感到无限的感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情观和人生观。徐志摩是才子,但不风流,他如诗的爱,都给了他一生追求的“灵魂伴侣”。
徐志摩总是在和女人周旋,他所追求的不过是自己的所爱,他所追求的过于浪漫,就像他的诗一样。然而现实总是会有太多的不尽如人意,现实总是无情的打击着他那颗为爱颤动的心!
人性本身就是矛盾的,无论你是否优秀?只要不喜欢,没有爱情,就可以离开。男人再高贵,再有文才,也可以不顾一切的去男欢女爱。在情字面前,似乎每个人,都逃不过那世俗的纠缠!也逃不过命运的安排。徐志摩的一生追求,终究换来的还是“昙花一现”。
人间如火如炙的爱谁人能挡?林徽茵是让徐最刻骨铭心的女人。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感情纠葛一直贯穿始终。张幼仪的知书达理,孝顺明理,按说应该是徐志摩的最好选择,但却只是一次错误的安排。陆小曼的出现,好像让徐志摩找到了爱情的答案,可生活过后,还是让徐志摩对于这看似自由的爱情,却显得没有诗歌的浪漫!
徐志摩所追求的自由,从诗歌中就可能看出来,在爱情的选择方面更是大胆。无论是林徽茵已经结婚,陆小曼早有家室。他根本不在乎,他在意的只是他追求的爱情。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可命运就是如此安排,让他在爱情的漩涡中越陷越深,最终随着那一声巨响,永远的和我们再别了!
我们不一定非要去批判这些传奇爱情,我们可能也不能够去点评,在那个时代,徐志摩有着西方思想的融入,让他更加可以不受传统思想桎梏!或许爱情本身就没有绝对的对错,或许每个人对待爱情都有自己的体会。我们不是本人,也许感受不到那痛彻心扉的爱!
徐志摩,一个终其一生都在爱与被爱的世界纠缠,只叹息年纪轻轻就追随着自己的文字,魂归大地!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徐志摩简介
(1896~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大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毁人亡,遇难。
再别康桥中,我认为徐志摩再别的人是林薇因。
徐志摩,他的原名为章垿,字槱森,他是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也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等。在1921年的时候,他远赴英国留学,进入剑桥大学当了一名特别生,他当时是主要研究政治经济学这一方面。在剑桥大学的两年时光里,他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还有那欧美浪漫主义以及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这些影响奠定了他后期浪漫主义的诗风。1923年的时候,徐志摩成立了新月社。在1931年的十一月份,徐志摩因为所乘坐的飞机失事遇难。
对于徐志摩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他的一篇名著《再别康桥》,现在仍记得里面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边的云彩”等等。这首诗读起来郎朗上口,简短,读完之后给人一种深深地怀念之情,那么当时的徐志摩到底在怀念谁?
对于这个疑问,很多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徐志摩作这首诗再别的就是康桥大学,徐志摩学成离开后再回来,当初的朋友都不在了,在康桥见到曾经熟悉的环境感慨万分便写下了这首诗;还有人认为徐志摩再别的是陆小曼,因为他当时跟陆小曼结婚后便离开了,一个人离家在外很是思念自己家中的妻子,所以认为徐志摩作这首诗是写给陆小曼的;但是我认为他做这首诗再别的是林薇因。林薇因本来就是徐志摩最喜欢的女子,正好这时候她要与梁思成结婚了,徐志摩心里肯定是十分难受的。于是在去一些地方的时候就勾起了徐志摩珍藏很久的美好回忆,但这一切都不在属于他了,怎能不让他感慨万分。
1、徐志摩二十岁时由父母安排,娶了十六岁的妻子,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义务后,便远赴西方求学。守在家乡的妻子张幼仪,以为只要紧紧追随丈夫的脚步便能抓住丈夫的心。可是当她远渡重洋到了英国后,才发现徐志摩在旅英期间邂逅了一位才情洋溢的清丽少女林徽因。林徽因不愿意介入徐志摩的婚姻,匆促地随父返国。
2、徐志摩带着一个全新的未来回国追寻林徽因,乍抵国门时,却听闻林徽因已接受父母安排订下了婚约,对象是他恩师的儿子一梁思成。这对徐志摩而言无疑的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林徽因虽选择了梁思成的婚事,但是她仍无法淡忘与徐志摩的感情。徐志摩十分痛苦。就在此时,北京的社交名媛陆小曼翩然而至,她虽已是有夫之妇,但却因为同样窒闷于封建婚姻之中,同样有着对爱情的渴望,因而快速的呼应了诗人的热情,也因此徐志摩想把她从一个封建婚姻中解救出来,开创出两人性灵自由的美丽人生。不稳定的感情生活,让徐志摩在婚后数年里感到无尽的困顿与苦闷,梦想幻灭,诗作枯竭,乃至为生活南北奔波教课,最后终于以一场意外结束了他这来去匆匆的短暂人生。
关于《再别康桥》教案(通用12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再别康桥》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再别康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鉴别关键词、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激发学生朗读品赏诗词的兴趣。
2培养学生鉴赏,评价现代诗词的能力。
3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艺术美和人情美。
教学重点:
1《再别康桥》中的诗意美和人情美。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著作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名作有《再别康桥》。
他在中国新诗史上是位毁誉不一的诗人。1918年到1928年,他三次旅欧,在英国伦敦剑桥大学研究英国文学时,曾在康桥河里划船,在康桥上漫步,陶醉在美丽的大自然怀抱中。代表诗作《再别康桥》、《偶然》、《云游》等,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
二、中国现代诗人简介
现代诗诞生于五四运动前夕,它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溶化在自己民族风格中,涌现了众多艺术流派。
代表作家有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闻一多、臧克家和徐志摩都是我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先驱,虽然他们风格迥异,生活道路也各不相同,但都为我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概述诗歌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留学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说得太伤感于事无补,写得太淡漠未免矫情,还是洒脱一些好。
三、示范朗读课文(展示多媒体课件)
四、同学们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五、学生讨论:(展示课件)
一、整体感知《再别康桥》内容和形式
二、具体分析《再别康桥》的内容(节)
1、234、5、6、7。
六、学生讨论:《再别康桥》语言形式(展示多媒体课件)
七、再次朗读本诗,讨论它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展示多媒体课件)
八、其他作品欣赏
(展示多媒体课件)扩大学生的视野
九、志摩影集
(展示多媒体课件),进一步了解徐志摩。
十、英国剑桥大学掠影
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
十一、巩固练习
(展示多媒体课件)
十二、课后作业
3、意境:绘画美(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意象
《再别康桥》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2、引导学生体味诗中的意象美;
3、当堂背诵全诗。
二、教学重难点
1、诗情的领悟是难点与教学的重点;
2、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三、教学设想
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四、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二、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三、简要情况-康桥情结),由此引出对《再别康桥》的示范朗诵。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1923年3月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记忆康桥的诗--《康桥在会吧》,但艺术上松散冗长,效果不佳;1925年7月再次访问伦敦,1926年1月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欣赏配乐朗读
,先让学生读,再用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5分)
五、朗读直至背诵全诗(配乐)(10分)
六、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16分)
先引导学生把握诗中的意象(提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让他们说出这是为什么--有诗人的情感融入;再让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融入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进而由教师总结出意象的含义--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配合板书 七、课后小结(1分)
"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
《再别康桥》教案 篇3
1、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本诗共有七节,可以用1课时来进行学习。主要介绍作者和诗歌写作背景,赏析诗歌和分析诗歌特点。具体来讲,主要通过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来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则可以结合作者在英国剑桥大学的留学生活或者重返剑桥的经历来介绍,赏析诗歌环节主要通过对每节诗中的意向或修辞手法的分析来完成,分析诗歌特点主要是结合作者的构思、诗歌的意境和反应的情感来分析。据此,通过教师恰当的媒体运用和生动的分析,学生对该篇诗歌的理解和掌握便更进了一步。
(1)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方法,以及如何感知和鉴赏《再别康桥》的诗情美和艺术美。
(2) 教学难点:诗歌的意象与内容关系以及引导学生从诗中读出个人的独到见解。
2、教学目标
1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音乐美、意象美和建筑美。2通过对《再别康桥》一诗中意象和语言的赏析,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3、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自主上网搜集的有关康桥和作者的,教师准备的“再别康桥”诗歌朗诵的音频、视频和动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闻一多的死水,闻一多笔下的死水是一处肮脏、发臭、沉寂之所在,令人难以忍受。生活当然并不完全如此,也有许多如画的美景,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带领同学去领略一下英国的剑桥美丽的景色。
展示幻灯片中有关康桥的,以便让学生对康桥有一个初步印象。
这样的美景,同学们设身处地想象一下,是不是令人心旷神怡啊假想一下,我们刚刚饱览剑桥美景,现在我们即将离别,我们会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啊我们是如此,更何况在此生活过的人呢1921年到1922年,徐志摩曾在康桥度过了将近两年的闲适、浪漫、自由的时光;康桥,留下了他最美好的生活记忆,在他短暂而明亮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他曾说过:“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1928年8月,诗人再次来到康桥,离别后,将自己的缕缕情思,融汇在康桥美丽的景色里,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丰富的情感,写作了兼具情感美与艺术美的《再别康桥》。
背景介绍: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眼前浮现--在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他写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徐志摩与康桥
徐志摩最初是在美国留学,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唾手可得,但他宁可放弃而到剑桥大学作一名根本拿不到学位的旁听生。他觉得只有在剑桥,他才体会到生命解放的真意味:“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我敢说的只是--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主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留美留英的取舍,学位弃取的选择,两相比较,便可看出徐志摩独特的个性,看出他追求理想人生的不惜代价。而这,正是他作为“情才” “奇才”的本色。
作者介绍:(大家都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徐志摩,那么有没有同学对徐志摩有所了解呢)可以适当的请一两个同学来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徐志摩,然后展示介绍作者的幻灯片: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Γ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并与之相恋,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5 初读诗歌:(好,介绍完了作者,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的朗读一下这首诗)2至3分钟后叫停,展示初读诗歌幻灯片:康桥的生活和康桥的一切在徐志摩的一生中是一个永远的情结。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下面就让我们来聆听一下这首传世之作吧!(好,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这首诗歌,开始播放音频
《再别康桥》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
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
学习方法
以诵读为主,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导学过程
一、 导入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
自古便有“才子佳人”的说法,徐志摩作为一代才子,身边自然少不了佳人相伴。但是提起徐志摩的爱情和婚姻,大多数人都只知林徽因和陆小曼。其实不然,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名叫张幼仪。她虽不如林徽因和陆小曼有名,但是在我看来,他对徐志摩的爱却最为深沉。
说起张幼仪,其家世显赫,几位哥哥均属社会名流,她本人也是相貌端庄,举止文雅,秀外慧中。她虽不如林徽因兰心蕙质,聪慧横溢,却较之更加贤良淑德,虽不如陆小曼亭亭玉立,才貌双全,却较之更加知书达理。但是就是如此女子,却遭到了徐志摩长期的忽视冷漠和残忍对待。
两人因张幼仪的哥哥牵线而联姻,属于包办婚姻,受过新式教育的徐志摩心里自然存有许多不满和埋怨,因此,当第一次看到张幼仪的照片时便嘴角下撇地叫她“乡下土包子”。所以在我看来,徐志摩在还未认识这位自己未来的妻子之时就已经早早在自己的心里为她定了性,他其实从未真正了解过她,更别提爱她了。
即便如此,徐志摩还是在家人的安排下在1915年10月29日与张幼仪举行了婚礼。此时,徐志摩只有16岁,张幼仪才13岁。成婚没多久,徐志摩便远赴国外留学,而在这之前,张幼仪已为徐志摩生下一个男孩。我一直在想,如果徐志摩没有出国留学,他是不是可以慢慢发现张幼仪的好,甚至于喜欢上她,爱上她。如果徐志摩陪着张幼仪安稳度过一生,是不是就没有之后那么多的悲惨故事。可是,没有如果,对于只想穷其一生来寻访自己灵魂伴侣的徐志摩来说,这段婚姻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
徐志摩还是走了,张幼仪也从此开始了她的漫漫相思路。
远渡重洋的徐志摩或捧书沉思,或与友人叹论古今,抑或追寻自己的远大理想。他也曾闲暇时思念自己的妻儿,但究竟是情之所至还是孤独寂寞,无从所知。
终于在所有人的期盼中,张幼仪不远万里来与徐志摩团聚,就在大家都以为会上演一场亲人久别重逢的大戏时,意外又一次发生。徐志摩邂逅了活泼明丽,风华绝代的林徽因。林徽因就像是一道绚丽多姿的彩虹,明媚了徐志摩忧郁寂寥已久的心海。可惜“襄王有梦,神女无心”,徐志摩的满腔痴情换来的只是如梦一场。
正在此时,张幼仪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徐志摩身边,刚下码头,满身疲累的张幼仪看到的是一张失望嫌弃的脸,张幼仪提到心口的喜悦之情全都化为了一汪死水。徐志摩带她去商场买衣服,嫌弃她土;看见她坐飞机呕吐,骂她“土包子”;给她找来老师教她知识。生活很平静,却也很沉闷。看着徐志摩对友人的热情和对自己的无视,张幼仪心里隐隐明白了什么,她感到悲伤和无助。夜色朦胧,她怀着不安告诉徐志摩自己怀孕了,她试图用最后一根稻草来挽救他们濒临破碎的婚姻,但是却听到了徐志摩冰冷的声音:“把孩子打掉。”张幼仪彻底绝望了,她没有想到自己深爱的丈夫会如此对她。她继续问:“我听说有人打胎死掉了。”也许此时的张幼仪还对徐志摩心存幻想。徐志摩冷冷地说:“还有人因为火车肇事死掉的呢,难道人家就不坐火车了吗?”张幼仪的心彻底陷入了深渊。她知道,她离自己的幸福越来越远了,不是她不去把握,而是她把握不住。
不久后,徐志摩失踪了。情理之外,意料之中。张幼仪彻彻底底地被抛弃了。向家人求助后,她来到了德国,在孤独清冷的日子里她独自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在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一周之后,徐志摩与张幼仪签署了离婚协议。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桩文明离婚案,当时震惊了全中国。
徐志摩解脱了,他彻底摆脱了旧社会包办婚姻的枷锁,但是另一个女子却因此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作为当时一个身处那样环境的女子,张幼仪无疑是悲惨的,但是她却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婚姻破碎,丈夫离开,她独自一人抚养孩子长大;无所依靠,异地飘零,她开始学习,开办银行,经营服装公司,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支撑起冰冷的生活;尊严扫地,绯闻四起,她尽心侍奉徐志摩的双亲,操办丧事。
在张幼仪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悲惨的婚姻失败者,而是一个真正有大智慧的女人。面对不幸的婚姻,她勇敢走出困境;面对爱人的离弃,她不恨不怨;面对自己的亲人,她倾心相护;面对自己的生活,她乐观以对。她对命运所带给自己的不幸,全权接受并且报之以歌,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胸怀和气度?
当爱还在时,她无怨付出,当爱不在时,她忍痛收手,坚决不让自己成为包办婚姻的陪葬品。有人说正是因为徐志摩的无情才成就了之后的张幼仪——一个新时代的独立女性,否则她也只是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相夫教子的普通女人罢了。对此,我不否认。但我认为即便如此,那她也是一个有温度,有思想,有感情的普通女人。
芳华已逝,流年飘零。当有人问及她对徐志摩的感情时,她幽幽说道:“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的,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的家人叫作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的一生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是啊,如此付出如果还不叫爱,那叫什么呢?
如果说两情相悦的爱是爱情的话,那便是小爱,能够如张幼仪这般不计得失,不问回报的爱才是真正的大爱。
人生如戏,最终徐志摩还是做了“负心汉”,辜负了情深义重的张幼仪。他们的婚姻不仅是他们的不幸,更是那个时代的不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