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故都的秋》的全文及解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的全文及解析,第1张

作品原文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并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解析

1、摹绘写情

《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章采用“横式结构”,从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个方面,紧扣“故都”和“秋”两个词语,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对比托情

文章就是通过对比,把作者对“秋的认识”“秋的情感”烘托得“饱““透”“十足”,这种对比烘托就成为了作者表达更深情感的一种手段。 作者为了把这种情感烘托、铺垫得更为深沉,在首尾两处进行照应,这一反复,情感表达就更为浓烈。

3、设誓显情

所谓“设誓”,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为了表达这种对“故都的秋”喜爱的强烈情感,在结尾处就采用了这一方法。“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一设誓,采用假言推理作为逻辑背景,以这种不可能的方式偏离现实,表达了作者喜爱“故都之秋”的浓烈情感。

扩展资料

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 “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参考资料: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文章由景生情、由情入理,再从中外文学作品中颂赞秋的文字引发议论、探究秋给人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之感。终篇情不能已,以人所意想不到之笔,道出了读者心中共有的对于北国之秋的赞美和眷恋。其文清隽灵秀,自然真切,韵味深长,引人迷醉。

描写内容

作者以独特的感受,潇洒的文笔,亟写故都北京秋天的美,表抒对北国之秋的无限赞叹与眷恋之情。文章起落,均以江南的秋与北国之秋作对比,突出地表现北国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

通篇文字,不向名胜佳景处着笔,却随手点染于北京普通人家、城巷里外处处可见的秋色秋意:从高远如碧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到细数槐荫间丝漏的日光、静对牵牛花朝阳的蓝朵,自然地感觉到了十分的秋意。

又由槐树的落蕊、秋蝉的衰声、秋雨的奇爽,以至雨后斜桥影里行人念叨秋凉的悠扬声调里,细品出了浓郁的秋味。

更由北方的果树,那普通的“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写出了一年之中最好的“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故都的秋

原文: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赏析:

 1、主题

 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2、手法

 (1)摹绘写情

 首先来看故都一词。在文中,以较为委婉的方式来表现故都的。如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如果不是故都,皇城怎会有破屋破壁腰,这分明暗示了历史的变迁,正是这一破字给作者带来了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些还算较为显豁的,更为隐蔽的还表现在作者的逸笔之中。说到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佳。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而作者在这破壁腰看到的就是这蓝色的牵牛花,这是当年皇城的遗落,即使做了故都,依然不改皇城的气派。再看秋。早晨起来,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这是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静,以声写静;故都的人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更是人的清、静,没有了过去的忙碌,一到秋天,只好这样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情感就是在这些看似毫无深意琐言碎语中体现了出来。

 (2)对比托情

 在《故都的秋》中,起句即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接着以江南的秋作比较,指出江南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风而少雨,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因此,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只有北方才看得饱,尝得透,赏玩得十足。这就是对比。对比,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两种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之间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文章就是通过这种对比,把作者对秋的认识秋的情感烘托得饱透十足,所以,这种对比烘托就成为了作者表达更深情感的一种手段。更为注意的是,作者为了把这种情感烘托、铺垫得更为深沉,在首尾两处进行照应,这一反复,情感表达就更为浓烈。尤其是南国的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真是相去甚远,这种北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更为显著。通过这一对比,全文的情感就显得更上一层楼。

 (3)旁逸衬情

 《故都的秋》除了用摹绘写情,用对比托情的手法把作者蕴藏在胸中的情感垫高表现出来以外,还运用了旁逸衬情的手法。旁逸,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有意离开主题而加以风趣幽默的插说、注释或补充,这些插说或注释看似画蛇添足、无关痛痒,但却能增强语言的情趣的一种修辞方式。在本文中,作者一整段文字来写古今中外文人诗人对秋的厚爱,认为秋在这些人的诗文中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采用旁逸衬情的方法,不仅为作品情感的抒发垫上了一层台阶,使作品的情感站得更高,而且也为读者增加了了解古今中外文人诗人对秋的一些共同感情的了解,增加了语言的情趣。

 (4)设誓显情

 所谓设誓,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指提出无法实现的条件来表达坚定的信念和决心的一种修辞方式。为了表达这种对故都的秋喜爱的强烈情感,在结尾处就采用了这一方法。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一设誓,采用假言推理作为逻辑背景,以这种不可能的方式偏离现实,表达了作者喜爱故都之秋的浓烈情感。这一结尾,也为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是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作了注脚。这是作者表达情感的第三台阶。文章正是在这三层台阶的铺垫下,情感才由晦转明,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

 3、社会评论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的自我生命正如那故都秋色的悲凉凄清,他对生命的感伤也正如他对故都秋意的感伤,作家的生命体验投射在故都的秋意之中,形成了互映互照的互文性表达,虽然映入郁眼帘的秋色各有动人的神韵,但哪里的秋色都不及北平故都之秋更能与作家形成生命情绪上的默契与对应,凡是能与自己形成生命对应和无言交流的景观,在作家心中都是最令人心动神摇的风景,都足以成为作家生命的知己和至交。只要注意到的自我生命情绪体验以及他曾览遍天下秋色但何以又独钟故都之秋,读者就会明白《故都的秋》并非在一般层面上的写景抒情,其特别之处在于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与作家的生命情感体验形成了互文性的映照,正视这种特别之处,更能让读者抵达作家写作的意识底蕴和作品的真境。滕玮

 在《故都的秋》整篇文章之中,蕴含着一种孤独、忧郁的心态。这种心态的描写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者向往的是一种深刻厚重的生命形态,而故都的秋正是这种生命形态的象征,这种生命虽然形态悲凉,但是富有内涵。曾国繁

郁达夫的秋是《故都的秋》——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这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秋”,是北国的秋天,是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天是沉静的,是醇美的,是半醉的,如老酒一坛。秋天是特别值得唱颂的季节,丰收的喜悦与漫山遍野的层林尽染,那色彩是极艳、极美,极丰富的。

“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我的不远万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是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

郁达夫故都的秋,是对故乡深深的眷恋,是对北国清秋最高的礼赞。 “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老舍笔下的秋是《北平的秋》——

“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的确,北方是一年四季分明,而秋天正好是不冷不热。吃食上每样都有若干种,花草要数菊花最多,西山还有红叶,北海可以划船,即便荷花已残,可荷叶还是一片清香。

秋日的北平是老舍笔下的天堂,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常年生活在北方的人们都知道,这北方的秋天刚好是不冷不热的时候,可谓是秋高气爽,天是那么的蓝,风又是那么的轻。

终于熬过了暑热,心也没那么浮躁了,满眼是橙黄一片,金红闪耀,绿色尚未褪尽。

一入秋,北京就成了北平,秋天本身就让人感到爽朗,与紫禁城的大气范儿,又搭配的刚刚好。

北京的秋天,看一眼,惊艳良久。

李清照心中的秋是凄清的愁思——

李清照在秋天倾诉无尽的相思与别离之愁。 “红藕香残玉簟秋” ,荷花就要凋谢,竹席已然浸透出凉意,红颜便是这般易老,青春就要逝去。

李清照的秋天是悲凉的,她在秋天思念她的丈夫赵明诚,哪怕是短暂的分离也令女词人寂寥索然。

在这寂寥索然之前,她曾有过太多的欢乐。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官宦书香门第,父亲是苏东坡的学生,自幼便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迎来了自己幸福的婚姻。

李清照是那幸运之人,夫婿赵明诚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英俊少年,二人门当户对、男才女貌,同样对诗词歌赋有着执着的雅兴。

那时,他们常常在吃过晚饭之后,沏好茶,俩人一起背书猜字,李清照每每得胜,开心大笑,不小心将茶水打翻了,于是 “赌书消得泼茶香” ,这琴瑟和谐的安宁生活总是令人不能忘怀。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恩爱至深的夫君久盼不归,深秋时节又添离愁,只怨那昔日的时光太过美好。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眼中的秋是色彩斑斓和喜悦的——

踩着秋天的落叶与女儿牵手漫步在校园里,每每这个时候,最喜欢看那些,抱着书本匆匆走过的莘莘学子们。

他们的脸上写满青春的印记和青春的骄傲。此时阳光正暖,不冷。百年老校里树木种类繁多,秋天的校园是最好看的时候。

女儿每到一处都会告诉我,这棵树叫什么名字,那棵树有什么来历。

湖畔旁种满了丝棉木树,丝棉木又叫白杜,这深秋时节那树的叶子红的灿烂,远看像一团火,一树一树深红、浅红的叶子在湖边迎风摇曳着,有淡淡的幽香阵阵飘来。

湖对岸有三、四个女学生在轻唱着一首歌,《时间煮雨》,好听的和声,也随微风飘到了我们这里。

“风吹雨成花,时间追不上白马。你年少掌心的梦话,依然紧握着吗?”

在这深秋的时节,天高云淡,姹紫嫣红,时间被矜持的雨水煮成了往事一样,经年的往事,是那些美好的人,美好的事。

在最美的时节里,在美丽的校园里,来自心底最柔软的是一份生命与青春的感动。

时间煮雨,往事如雨,恰恰是在这最美的秋天遇见这火红的丝棉木,和这深秋美妙的歌声。

天真岁月不忍欺,青春荒唐我不负你。

因此诗人苏轼说——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

静谧的秋日里,最适合独坐,饮一杯菊花茶,邂逅一首最美的古诗词,与暖阳中。

这秋天不应是萧条与落寞的,看片片银杏叶落下时优雅又悠闲的旋转、飞舞。在这似水的年华中,活出一份独一无二的美好。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所有将来,皆是可盼。

虽已是深秋时节,但人生处处皆美景。如那荷一般,经过盛夏的绚烂,秋荷虽残,却依然挺直。对荷来说,那只不过是生命的一次轮回罢了。

正如庄子所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在庄子的哲思中,天地自身由“道”所派生出来的美,是不需用语言来传递的。

这美需要慢慢沉淀,细细去品。

愿你有过世事沧桑,依旧拥有最初的美好。愿你的生活里,还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用饱蘸情愫的柔毫,描画出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笔下故都之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具体表现在以下列四个方面:

一、独特的故都情结

  开篇,作者就述说“不远千里”上北平,只是“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饱尝”而不是浅尝辄止,可见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有独钟。为了表现这种深沉的向往、眷恋和赞美,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首先是对比烘托。“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是一种欲抑先扬、似扬此而实扬彼的烘托法。作者通过一系列秋色、秋声、秋景、秋物的排比,从宏观上展示过去故都秋色的美丽醉人。文章的首尾都将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了对比,且运用了独特的语句形式来强化对比的效果。例如结尾处的对比:(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作者运用排比、博喻辞格,精选四组在量与质上差别明显的事物,让读者品味到故都秋天淳厚、浓郁、鲜美的醉人特色,与作者那浓烈的挚爱产生共鸣。郁达夫一生短短的49年从未在北平久住,但他对北平总是一往情深,他在《北平的四季》中这样写道:“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由此可见,作者那么热忱地爱故都之秋,不只是单纯的恋秋情结,而是与爱“黄帝子孙”联系在一起的。

二、独特的平民意识

  郁达夫落笔于“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写他们雨过天晴时用“缓慢悠闲的声调”议论着秋雨秋意,作者此时的笔调是愉快轻松的,情感是亲切赞赏的(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嘛),表明作者很想像“都市闲人”那样过无所忧虑的生活。郁达夫把笔触定位在下层人民和他们的普通生活,于是,北平每座低矮的家屋内外,街道两旁的槐树前后,“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秋蝉”,“茅房边上”的一株株枣树,都成了作者精心描绘的对象,这种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审美眼光,正是作者平民意识的艺术体现。

三、独特的“悲凉”心境

  文章中故都之秋“悲凉”这一特征在作者心灵的投影是丰富而含蓄的。作者写牵牛花,“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这不仅是在表达自己的色彩爱好,更是在物化一种淡泊清冷的心境;作者看到扫街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竟会“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触景伤情、联想独特的文字,表现出一种孤寂、忧思的心绪。这里的景物完全情感化了。郁达夫在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此时的“悲凉”已是故都赏秋的心态与作者丰富的人生感悟的交融。我们不妨这样说,文章流露的“悲凉”——忧虑、孤独、落寞的心绪,正是特定的时代和社会风云在一位知识分子的心灵上投下的阴影——使读者品读时不免产生苦涩感的阴影。

四、独特的人文素养

  文章的后半部分,插入了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和作者的议论。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把对故都之秋的独特感悟与中外名人诗文相沟通,纵横走笔,显示出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对秋文化的珍爱情感。郁达夫取文题《故都的秋》而不取《北平的秋》,就是因为“故都”较之“北平”更典雅,更有诗意,与“秋”结合,能暗含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境界。可以这样说,文题的这种珍爱秋文化的人文气息弥散在全文之中,值得我们细加品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3697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1
下一篇2023-10-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