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锻炼出格斗肌肉

如何锻炼出格斗肌肉,第1张

那就是经常打实战。说挨打的也有道理。

比如你去武馆,进去的头几天就是在挨打。

武校稍微好点,但是每个星期都要打实战比武,输了惩罚很重的。

你也知道的,去健身房练的一身肌肉对于打实战有个球用?

想练成格斗肌肉,唯一的途径只有通过实战格斗来获得。

去武校吧。能坚持两年下来,你也就不是普通人身手了。

目录方法1:报班培训1、确定自己想学的格斗风格。2、决定自己想学哪种擒拿术。3、上网查找你家附近的武术培训班。4、如果选择有限,可以观看教学视频。5、给武馆打电话预约第一堂课。6、准备好护具。方法2:上第一堂训练课1、做到谦虚有礼。2、听从教练的指导建议。3、调整自己的步伐。4、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保持积极的心态。方法3:苦练技能1、先练好基本功。2、定期参加训练。3、不要训练过度。4、和同学对练。5、缠抱同学翻滚。6、提高力量和体能。7、报名参加业余比赛。8、保持健康饮食。综合格斗的英文为MMA,是激烈又刺激的运动,充分展示了世界各地武术的魅力。现代综合格斗必须要将搏击、擒拿和摔跤多种技法融会贯通。开始训练综合格斗时,得先报班接受培训,对新学的技巧勤加练习,不断磨练。先潜心训练一段时日,在达到一定技术水平后,再进行高水平训练和对抗。

方法1:报班培训

1、确定自己想学的格斗风格。如果你想做到技术全面,要注重培养扎实的拳打脚踢技巧。在综合格斗中,最实用的格斗体系是泰拳、拳击、跆拳道和空手道。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体系,观看格斗者进行格斗训练,有助于你决定要学哪种风格。泰拳注重拳打、转身和蹬踢腿等动作。

美式拳击注重重拳猛击。

跆拳道和空手道注重拳打脚踢。

2、决定自己想学哪种擒拿术。如果想全面提高技战术水平,必须将格斗技巧与擒拿和摔跤技法相结合。说起擒拿招式,巴西柔术、柔道、古典式摔跤和美式摔跤等最为常见。巴西柔术大师擅长用擒拿手法在格斗中占据优势,致对手窒息,从而屈服。

柔道主要靠锁技和抛术。

3、上网查找你家附近的武术培训班。在网上查一下,找找哪家武馆、道场和俱乐部开设了格斗或武术培训班。看看基础综合格斗培训班是否有搏击和擒拿培训。如果没有这样的一家综合型武馆,那就得去多家武馆才能学习擒拿和搏击技法。如果你不是生活在大城市,可能找不到武术培训班学习自己想学的格斗风格。要见机行事,灵活应变。

FindMMAGyms和 Fight Resource这类网站有全美综合格斗馆的信息。

如果你家附近没有综合格斗馆,可以分别报名参加跆拳道和柔道培训班。

4、如果选择有限,可以观看教学视频。如果你家附近没有教擒拿或好的武馆,可以通过在线教学视频来加强自身的训练。在网上搜索一下专业人士制作的教学视频,观看这类视频弥补自己在训练中的不足。没有什么比得上面授培训。

5、给武馆打电话预约第一堂课。找好武馆之后,打电话预约第一堂课。如果你是第一次参加培训,有些武馆会让你免费体验一堂课。打电话时,你可以这样说:"你好,我以前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我想去你们那里先体验一下。请问下一期课程什么时候开始,费用是多少?"

6、准备好护具。你通常需要准备自己的护齿和护裆。有些武馆会要求你买柔道服或其它格斗装备。第一堂课随便穿一件T恤衫和一条运动短裤就行,但是一定先跟教练问清楚有什么是必须要穿戴的。其它格斗护具包括格斗手套、缠手绷带、护胫和头盔。

如果你还没有护具,看能不能向武馆借用。

方法2:上第一堂训练课

1、做到谦虚有礼。每个人都曾经是初学者,所以他们了解作为新人的滋味。在武馆训练的人都在学习如何成为格斗的佼佼者,所以不要自命不凡,否则给人的第一印象不会很好。不管碰到谁都要友善,态度要诚恳,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

2、听从教练的指导建议。首先要按部就班地按照武术教练提出的建议去做,这很重要。否则你不是伤了自己,就是伤了别人。教练所说的一切都要牢记于心,严格按照教练的话去做。

3、调整自己的步伐。在前一两次训练课中,你可能很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一旦上场,你可能很想把所有力量发挥出来,但是,这种训练方式只会让你感到疲惫不堪,很难继续坚持训练下去。深呼吸,做出必要的动作,锤炼自己的技巧,不要耗尽自己所有的力气。

4、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假如你丝毫没有武术功底,碰到训练有素的人,那你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如果你尚未受过训练,别指望能在对打中出现什么奇迹。在你能和武馆中的人过招之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实地训练。千万要记住这一点,这样你才不会气馁。

方法3:苦练技能

1、先练好基本功。要想在综合格斗中取胜,得熟练掌握最基本的搏击和擒拿技巧。基本拳法包括勾拳、刺拳、直拳和上勾拳。你也要学习推掌和回旋踢等基本动作。练习擒拿时,你会学到各种姿势,练习十字固、三角绞和裸绞等一些基本动作。 学习更高深的技巧之前,先要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技巧。

2、定期参加训练。定期上课才能保持技巧纯熟犀利,身体时刻保持在最佳状态。开始训练后,每堂课之间不宜相隔太久。每周至少上三次课,然后根据自己的训练节奏看看每周上几次课最为合适。

3、不要训练过度。虽然身体感到酸痛在所难免,但不要训练多度。身体感到疲劳、过度酸痛或受伤时,先暂停训练,等身体康复再练。如果不等身体恢复就接着练,你会感到越来越虚弱,不能集中精神。疲劳、虚弱、表现下降、肌肉持续酸痛都是训练过度的常见迹象。

4、和同学对练。当你想在同学身上验证自己所学的技巧时,对打是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不要惧怕与同学切磋。对打时,要记住你既定的目标,比如成功做一个漂亮的回旋踢或练习用刺拳远距离进攻等。和会移动的目标对打,借此熟练基本动作,记住按自己的节奏进行。

对打是为了完善自身技能,而不是伤害对手。

对打前后和对手握手行礼,以示礼貌。

对手通常会尽量根据你的动作强度来回击,所以做好心理准备。

5、缠抱同学翻滚。有时候,与同学练习擒拿技巧时,不要加入搏击技巧,而是缠抱对方翻滚。擒拿和摔跤都很消耗体力,要求耐力持久,所以要花时间训练,按自己的节奏练习。练习如何摆脱艰难的情况,占据有利位置,尝试各种制服对手的招式。

6、提高力量和体能。即使技巧训练必不可少,但还要注意加强力量和耐力训练。练习深蹲、硬举和仰卧推举,加上短跑、跳绳和拉伸运动等常规训练,会让你更强壮、敏捷和灵活。在每周训练中,除了技巧训练之外,安排1-2天的时间辅以力量和体能训练。

7、报名参加业余比赛。报名参赛之前,一定要向当地格斗竞赛管理机构了解规章制度。通常当你到了可以参加比赛的水平时,武馆或教练会帮你报名参赛。先与武馆或教练交流一下,确认自己适合参加哪项比赛。

8、保持健康饮食。记录自己一天中每餐进食情况,统计卡路里和营养摄入量,对自己的饮食情况进行追踪记录。多补充水分,饮食要含大量蛋白和碳水化合物。如果你运动量大,每公斤体重要摄取大概2克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另外还要摄取大量欧米茄3脂肪酸、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周一:强度:大 运动量:中

 课任务:发展速度,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35min

 2跑的专门练习:

 3原地快速高抬腿跑:10秒X3组

 4计时跑:30MX4组, 60MX3组

 5立定三级跳远:10次

 6后抛实心球15次X2组

 周二:强度:中 运动量:中

 课任务:发展力量练习,提高腿部力量素质

 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35min

 2抓、挺举:

 3负重深蹲起:台阶式,如男60kgX12次,70kgX10次,75kgX8次,80kgX6次,85kgX4次,90kg X(2~3)次,95kgX(1~2次)X2组

 4栏架练习:栏间垫步走12次,双脚跳栏10次

 5推铅球:10~15次

 周三:强度:小 运动量:大

 课任务:发展速度耐力,提高非乳酸系统功能

 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35min

 2跑的专门练习:

 3弯道跑:40MX(6~8)次

 4波浪跑:400MX3圈X3组

 5短助跑水平单足跳:20MX3组

 周四:强度:大 运动量:小

 课任务:发展速度练习,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35min

 2跑的专门练习:

 3高抬腿走:100MX2

 4后蹬跑:100X2

 5垫步车轮跑:100X2

 6行进间加速跑:40MX4 60MX3

 7沙坑收腹跳:25次X3组

 周五:强度:中 运动量:中

 课任务:发展专项素质,提高专项技术素质水平

 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35min

 2跑的专门练习:

 3负30%杠铃弓步走:30MX4组

 4负橡皮带髂腰肌练习(仰卧垫上):30次X3组

 5负橡皮带股二头肌快速折叠(俯卧垫上):左右各30次X3组

 6推铅球:

 周六:强度:小 运动量:大

 课任务:发展一般耐力,提高心肺功能

 课内容:1越野跑:5000M

 2伸展性练习:30min

 3立定三级跳远;10次

 4背肌:20X2组

 5直立单足踝曲伸:尽力,幅度大,两组

 每次训练结束都必须进行15~20分钟的肌肉放松和伸展性练习

 周日休息

 每月每周每日的训练计划均不同,要根据训练的不同时期,不同目的和不同对象,进行安排和调整。

 体能训练实施方法

 一、准备活动

 1、全身性准备活动:绕操场慢跑1圈,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内。如环境温度较低,可适当多跑几圈,延长一点时间。

 2、局部性准备活动: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主要有头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臀部运动、伸展运动、压腿运动、关节运动。

 二、三种体能训练方案

 以下三种体能训练方案各队每周进行一种,轮流进行。

 (一)3000米跑

 (二)俯卧撑、仰卧起坐、单腿深蹲起立

 1、动作要领:(1)俯卧撑:两手相对、两臂伸直支撑于地面、两臂间距与肩同宽。头、躯干、下肢与身体纵轴成一直线,身体往下时胸部离地面1-2厘米,两臂外展,与躯干成90度,然后撑起至两臂伸直。(2)仰卧起坐:仰卧腿伸直或屈腿,双手垫于脑后;爆发式发力,收腹成坐姿;训练时可辅助固定踝关节,以增加负荷强度,迅速获得训练效果。(3)单腿深蹲起立:以左腿为例,重心移向左腿,右腿向上抬起与躯干约成直角。左腿屈膝下蹲,至大、小腿夹角小于90度后,伸展左腿,成单腿站立姿势,如此反复进行。

 2、训练方法:(1)俯卧撑:每次练习时间在10分钟左右,做3组,在动作保持标准的前提下,每组做到20次,间歇时间为60-90秒。(2)仰卧起坐:每次练习时间在10分钟左右,做3组,在动作保持标准的前提下,每组做到20次,间歇时间为60-90秒。(3)单腿深蹲起立:每次练习时间在10分钟左右,做3组,在动作保持标准的前提下,每组做到8次(左右腿各4次),间歇时间为60-90秒。

 3、注意事项:(1)俯卧撑:动作要领正确,屈臂支撑时,尽量下沉充分拉长胸肌;向上撑起时,挺胸、收腹、紧腰,不得提臀、沉腹、塌腰和耸肩。(2)仰卧起坐:坐起时,上体与腿部的夹角应小于90度。(3)单腿深蹲起立:组与组之间采用积极性的休息方式,例如慢跑、抖动、拍打腿部肌肉等。

 (三)引体向上、臂撑上、卷身上

 1、动作要领:(1)引体向上:两手反握单杠,握距与肩同宽或宽于肩,集中背阔肌的力量,直臂悬垂引体至下全颌超过杠上沿水平线,然后身体下放至两手伸直为一次,依此连续完成。(2)臂撑上:采用双杠进行练习,两杠间距宽于肩,双手握杠呈直臂支撑,屈臂降体至最低位置时,头部前伸,两臂外展,使胸大肌充分拉长,主要以胸大肌的收缩力量使身体上升至两臂伸直,依此反复练习。(3)卷身上:正握直臂悬垂,爆发式用力,低头含胸,引体,收腹举腿,后倒,腿紧贴杠,向后上方伸出过杠,抬头挺胸直臂成正撑。放下时,含胸收腹,重心前移,缓慢下落成直臂悬垂。

 2、训练方法:(1)引体向上:每次练习时间在10分钟左右,做3组,在动作保持标准的前提下,每组做到8次,间歇时间为60-90秒。(2)臂撑上:每次练习时间在10分钟左右,做3组,在动作保持标准的前提下,每组做到8次,间歇时间为60-90秒。(3)卷身上:每次练习时间在10分钟左右,做3组,在动作保持标准的前提下,每组做到3次,间歇时间为60-90秒。

 3、注意事项:(1)引体向上:拉引过程身体不得摆震,整个动作过程上升要快,下降要慢。两手握杠时腰背和两腿要放松,引体时要注意力集中于背阔肌群。(2)臂撑上:注意控制动作的速度,不要借身体的振动完成动作。(3)卷身上:拉杠引体时,不宜过早抬头后倒,以免造成收腹举腿困难;上体后倒时,继续引体;做好颈、肩准备活动;双人保护,防止脱手。

 三、整理活动

 (一)全身性整理活动

 3000米或5000米跑之后,不能立即停下来,必须紧接着进行慢跑2-3分钟,并调整呼吸,再过渡到走,最后停下,进行局部放松活动。

 (二)局部放松活动

 局部性放松活动就是通过推拿按摩等手法,使参与剧烈运动的发硬肌肉(骨骼肌)韧带得以放松的过程。按摩放松是局部性整理活动的主要手段,也是预防肌肉、韧带变性,改善肌肉质量,取得训练效果得的关键环节之一。

 1、按摩基本手法:主要有摩擦、揉、揉捏、揉搓、拍打或扣击、(主动与被动的)抖动、轻踩牵拉(如踢腿、持续前压腿、持续体前屈等)以及穴位按压。

 2、基本运用原则:在使用按摩手法放松肌肉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手法基本要求:轻重适宜、柔和连贯,使被放松者有舒服的感觉。按摩时间一般为10分钟,特殊情况可达20分钟。

 (2)基本手法运用顺序:首先运用摩擦、揉、揉捏手法或用足轻踩(如背沙袋跑后,在揉捏的基础上,用足轻踩,使腰部深层肌肉放松);再用抖动、牵拉手法,或将揉捏与抖动交叉运用;最后常用拍打手法,结束按摩放松活动。

 (3)按摩方向应由肢体远端向躯体方向进行,并应与血液、淋巴液回流方向一致。如下肢按摩时,应先放松小腿三头肌,再放松大腿肌群。手法运行方向:在内、后侧,由于静脉血从下往上回流入心脏,故手法运用应自下而上;在前、外侧,则应自上而下。

 (4)实施放松按摩时,令被按摩者取坐、俯卧、或仰卧等舒服放松的体位,并使被按摩的肌群尽量处于松弛放松状态。一般而言,对于小肌群,便于自我使用抖动、揉捏的大肌群,可先进行自我按摩放松;在此基础上,再由同伴相互进行按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1715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0
下一篇2023-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