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练出结实的肌肉!

怎样才能练出结实的肌肉!,第1张

我在健身房带过一段时间,经常跟教练接触,对怎么锻炼结实的肌肉有一定的了解,总结出了8条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锻炼时间

锻炼时间最好固定每次锻炼尽可能安排在同一时间,这样可以使你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助于身体内脏器官形成条件反射。饭后一小时和睡前一小时不能锻炼,否则会影响消化和睡眠。体力最佳时间一般在15:00-20:00之间,可以考虑作为主要锻炼时间。

锻炼之前有必要进行10分钟左右的慢跑和5分钟的伸展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锻炼的时长

  初学者和平时劳动量较大者以每周三次为宜,每次1~15小时,但每次锻炼应包括肌肉各个部分肌肉群。每天坚持锻炼者,可将肌肉群分为两个部分,隔天练习,保证肌肉能有效恢复。如:今天练习肩、腹、胸,明天就练习背、臂、腿等部分。

第三:锻炼的负荷量

负荷量要根据自己的体力而定,一般说来,发达的肌肉量有效的次数是8次-12次,最少不低于8次,这一数量应该是竭尽全力。因而负荷量应掌握在个人最大力量的70%-80%,即用这一负荷量最有效的次数是用大负荷做,不超过5次。发展耐力和减少脂肪的最有效次数是小负荷量做20次,腰、腹部脂肪减少甚至要做到做不动为止。

第四:锻炼的组数

  每一锻炼动作需练习若干组,这样被刺激的肌肉才能进入状态,肌肉体积才能增大。一般大肌肉群锻炼组数可多些,小肌肉群组数可少一些。初学者每一动作在三组为宜,不少于两组,有一定基础后再根据力量的增长程度加至三至五组。

第五:锻炼休息时间

休息时间不要过长,每个练习组之间休息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40秒-50秒之间,大负荷、大强度练习休息时间不要超过3分钟。休息时间过长会影响锻炼效果。

第六:锻炼的呼吸方法

正确的呼吸方法能帮助你集中意念,使动作协调而有节奏,在锻炼中能举起更多的重量。一般动作和小重量试举,都是用力、肌肉收缩时吸气,放松还原时呼气。举大重量或最后几次试举时,则先深呼气,再憋住气的情况下做举放动作,然后再深呼吸。锻炼时要用嘴呼吸,锻炼前做伸展运动,以预防肌肉韧带拉伤,训练后要做放松运动,帮助消除肌肉紧张,恢复疲劳。

第七:营养

光锻炼不给我们身体补充能量和营养物质是练不出什么好的身体的。在健身界常常有“3分练,7分靠吃”的说法。所以可看出饮食对健身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蛋白质的补充,现在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是什么水解乳清蛋白粉,不妨试试看。

第八:休息时间

休息,肌肉损伤之后需要时间来修复,一般要24~72小时才能很好的修复好。所以运动之后的休息也很重要。初入门者建议一周锻炼3次,隔天锻炼。

加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不仅可以增大肌肉的体积和提高运动成绩,有助于美化形体、矫正体态、强健体魄,更重要的是能提高运动者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对人的一生都有益处。研究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力量练习,能增强肌肉重量,提高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增加休息状态时人体的热量消耗。1h的锻炼至少有8块肌肉参与工作,需要热量500kcal,5次训练课就能消耗掉近05㎏脂肪能量。增加05㎏肌肉每年消耗的额外热量相当于15~2㎏脂肪的热量,能够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还可以保持皮肤的弹性。

合理的力量练习还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维持骨正常矿物质代谢依赖于对长骨纵向的压力。有计划的力量练习,能够在垂直方向结骨以负荷,对骨盐的增加有重要意义。因此,力量练习可以防止钙的丢失以及推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还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从而使骨得到充分的营养。长期的力量练习可以加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使关节软骨增厚,防止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损伤,从而中强关节的稳固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原则

(1)渐增阻力原则

渐增阻力原则是指在力量练习过程中,要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随着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增长,原来采用的重量、组数和重复次数以及间歇时间等这些构成运动负荷的因素都需要逐渐进行调整。当肌肉对某一运动负荷从不适应到完全适应之后,原来的超负荷变成了非超负荷或低负荷,此时如果不增加负荷,则力量、耐力就不能增长。例如:要增加局部肌肉的耐久力,就要逐步减少组与组之间的间歇时间或增加训练组数和训练次数。运动负荷要由小到大,动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一切都要逐渐增长。

(2)专门性原则

专门性原则是指在练习中针对不同运动项目的需要或专项力量、耐力的需求程度而采取的练习手段和方法。在完成练习动作过程中,每块肌肉都有它各自的作用,但总有一块肌肉群是起主要作用的。如果你要最大限度地单独发展某一部位的肌肉,就要尽可能使主要用力 肌肉与其他肌肉活动分开。例如,要单独加强上肢肱二头肌的力量,采用两臂弯举练习比采用引体向上练习的效果要好。再如,举重物练习中,采用大负荷、少组数的练习,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体积,不能增加肌肉的耐力;而采用小负荷、多组数的练习,可以加强肌肉的耐力,但肌肉力量的增加不明显。

运动健身蔚然成风,健身成果的最直接体现当然就是肌肉啦,但对于网上流传的练肌肉就是要破坏肌肉组织的说法,大家有多少了解呢?这种说法对吗?练肌肉应该注意什么呢

练肌肉会破坏肌肉组织吗

专业健身教练指出,运动本来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肌肉损伤,若要练出强壮肌肉,更重要的仍在於「肌肉的感受度」。

练肌肉=破坏肌肉组织?健身教练这样说

无论男生或女生,许多人追求「健康美」的状态,不仅要「瘦」,更要拥有美丽的肌肉线条。最近网路社群流传一个说法,提到想要练出强壮结实的肌肉,必须先破坏肌肉组织,肌肉组织的损伤越大,身体就会进行越多的修复;肌肉在「训练—损伤—修复」的循环过程中,会逐渐变大、变强壮,展现线条感。

重点在於肌肉感受度

健身教练李哲宇表示,最大肌力是指肌肉在一次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当运动时到达最大力量的70%-80%,肌肉纤维会产生些微的损伤,肌肉容易在运动隔天出现酸痛肿胀的情况,但只要经过适当的休息和营养补充,身体会让受损的肌肉慢慢在48小时内复原,且让肌肉变得比原本的更大、更强壮,足以适应更强力的外在训练。

肌肉收缩的距离越大、有紧绷感,越容易练成结实的肌肉。肌肉收缩的距离越大、有紧绷感,越容易练成结实的肌肉。

李哲宇教练强调,与其在意要破坏多少肌肉组织才能练出肌肉,不如关注「肌肉的感受度」。建议先找出适合自己的训练强度,配合身体去感觉训练时的肌肉伸缩变化,以稳定、不过快的速度,尽量去收缩肌肉纤维,肌肉收缩的距离越大、有紧绷感,越容易练成结实的肌肉。

每次做完训练後,建议补充蛋白质食物帮助修复受损的肌肉。每次做完训练後,建议补充蛋白质食物帮助修复受损的肌肉。

肌力训练轻重有别

如何练出强壮又结实的肌肉?大致上来说,依据个人体质区分为红肌和白肌,红肌属於耐力型的肌肉,所以运动的持续时间比较长,但力量比较小;白肌属於爆发力型或速度型肌肉,运动持续时间比较短,但力量比较大。针对不同的肌肉训练,所做的重量和组数都有所不同。

肌肉训练注意什么 循序渐进

除了找出自己想要的训练目标之外,李哲宇教练表示,想要健健康康练出强壮的肌肉,最重要的还是规律练习和循序渐进,慢慢地加深运动强度,避免身体和肌肉无法负荷而受伤;运动前半小时至1小时,适度补充淀粉,以提供身体能量;每次做完训练後,补充蛋白质食物帮助修复受损的肌肉,且充分休息,需间隔48小时才能再继续同一肌群的训练。

充分休息

此外,平日养成至少睡眠7至8小时的习惯,均衡摄取六大类营养素,与肌肉生成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则视个人体重,每公斤体重每日需摄取12至15公克蛋白质,少数运动量特别大的人,才需要每日摄取每公斤体重15至2公克的蛋白质。

如果你现在没达到18岁的话,最好不要练太多类似俯卧撑等运动,会固定你的骨骼的,等到你发育成熟后在锻炼吧!

我在这里给你提供一份健身计划:

一个完全的健身方案应当包含吃(饮食),练(训练),睡(睡眠)三个方面,而练则由心肺,力量,柔韧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有鉴于此,本人给出的训练计划是:开始时用5-10分钟有氧热身,最后用5-10分钟拉伸放松,中间是40-50分钟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主要有:1)背部:引体向上(颈前下拉);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3)腿部:杠铃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杠铃推举(哑铃推举);5)臂部:杠铃弯举(哑铃弯举);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

训练备注:训练一周3次,隔天进行,每次1小时左右,练全身,每个部位一个动作,括号里的动作备用,一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动作与动作之间间隔2分钟,组与组之间间隔30-60秒,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动作要稳要慢。必须用逐渐增加重量来使肌肉的适应力增大,从而对训练产生反应。使用自由调节重量的器械进行训练。这可以使肌肉对器械产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应。因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参与到运动中去。做动作时,无论是举起还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动作,这样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饮食方面:少吃多餐,适量多摄入蛋,奶,肉。每日食谱为:适度的蛋白质、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种主要营养素的比例应为25∶20∶55左右。馒头、面条、米饭等主食及山芋、燕麦、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为首选。蛋白质是肌肉增长最重要的营养源,健美训练者蛋白质的摄人应以非脂或低脂食品为主,如脱脂牛奶、蛋清、鱼、去皮家禽、牛排等。

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时,中午若有时间可再午睡30分钟。对了,训练时间尽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时段,因为人体在此时段体力和柔韧性都处最佳状态。最后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

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 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 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13. 宁轻勿假:这是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许多初学健美的人特别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不太注意动作是否变形。健美训练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负重的重量和动作次数,而且还要看所练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实上,在所有的法则中,动作的正确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宁可用正确的动作举起比较轻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标准的动作举起更重的重量。不要与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挂在心上

有氧运动:跑步、跳绳、游泳,无氧运动:如果没条件,在家做俯卧撑,可以练胸大肌和肱三头肌、斜方肌和三角肌;仰卧起做,可以练腹肌;深蹲,可以练大腿肌肉;提踵(用脚尖使劲把身体往上抬),可以练小腿肌肉。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相结合练。平时多吃一些高蛋白食品,如:蛋、奶、肉、鱼等。

手臂主要是小臂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四部分。肱二头肌主拉,1、你可以用大臂进行哑铃曲伸就可以了,伸的时候不要放到底,让二头肌始终受力,还有,你可以采用史瓦辛格的方法,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21响礼炮,就是在你在做哑铃大臂曲伸的时候,因为从伸直到弯曲一共是180度,你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下方90度做7下,第二步上方90度做7下,第三步,180度做7下,可以根据你哑铃的重量决定数量。2、在单扛上做引体向上。肱三头肌是主推的,1、俯卧撑;2、卧推、3、在双杠上做臂屈伸;4、颈后单臂哑铃臂曲伸。在做以上运动的时候都可以练到小臂,手握哑铃时加大点握力。三角肌分前、中、后三束。前束做俯卧撑和卧推就可以练到;中束,双手抓住哑铃,垂于双腿两侧,然后做90度平抬,反复;后束,单手抓住哑铃,身体向前弯90度,手臂向后上方抬起,反复。

无氧运动每次做到肌肉有酸痛感,切记不要每日都做,每次你做无氧运动是要尽可能的破坏你的肌肉组织,然后用充足的时间和养份去修复破损的肌肉组织,说白了肌肉是在你做完无氧运动休息的时候长的。

科学健身,自然会拥有强壮的身体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1健身有个黄金定律:

三分练七分吃,还有九十靠休息。工人顶多能满足“练”这一项,更重要的吃和休息却做不到。所谓过犹不及,过长的劳动/运动时间,不仅长不出肌肉,还容易造成肌肉劳损。而且体力劳动者们的饮食结构也决定了他们很难得到足够的优质蛋白来合成更加粗大的肌肉纤维。

2肌肉纤维分两种:

健身练的更多是管力量的快肌纤维,体力劳动需要的更多是管耐力的慢肌纤维。快肌纤维容易粗大,慢肌纤维则不会。有个典型例子是长跑运动员,他们的身材就和体力劳动者很相似。

3技巧不同:

工人的负重虽大,但做功时会调动尽可能多的肌肉,这就是干活技巧。干活技巧对需要长时间工作的工人是最优解,但对健身是大忌。相反健身动作强调的是刺激特定肌肉群,整体负重或许不如体力劳动者,但训练效率更高。

4动用的肌肉不同:

很典型的是胸肌,有宽阔厚实的胸肌整个人都会威风不少。然而胸肌主要为推这个动作而生的,实际生活和劳动中很少有高强度的推动作。如果只靠劳动中的被动训练,大多数人不会有发达的胸肌。

总体来说肌肉就等于力量,肌肉越大越有力量,力气就是力气,没有什么死力气活力气的说法。只是根据目的性,每种运动和劳动要求的技巧和肌纤维比重不同。一个健身教练扛家具比不上搬家工人,打拳比不上拳击手这些都很正常,反过来这些职业也做不到跟肌霸比单纯的肌肉力量。

显肌肉只要你运动量大,饮食控制好,体脂低了自然就看得见,健身不仅控制体脂,还要进一步增加肌肉维度,但是运动员的功能型肌肉不一样,他们追求肌肉纤维更长,但是很多时候不希望肌肉维度变大,进一步运动员追求的不是体型,而是爆发力或者耐力,有没有力量看训练方式,而且力量这个东西只要练就有,大小只是相对的,主要看功能,一般人就是追求塑形而已。

长肌肉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患者应该多吃肉类食物,保证营养需求的基础上合理的锻炼,通过运动燃烧脂肪锻炼出肌肉;患者可以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比如牛肉,鸡肉,牛奶,大豆,都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蛋白质,促进肌肉生长。合理的运动促进身体脂肪代谢,加速蛋白质合成,让肌肉组织变得更加紧实;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服用蛋白粉,增加身体里的蛋白质含量,促进糖类脂肪代谢,维持蛋白质平衡;经过增加运动以后,提高身体基础代谢。

脂肪是靠身体消耗能量来消除的

跑步是平时减肥使用频率最高的有氧运动,如果经常跑上坡,最多就是增强肌肉,至于身上的赘肉,是在持续跑步20分钟后开始减的。所以跑步不会结实赘肉,如果坚持40分钟以上,相反会起到非常好的减肥效果

健身房那个振动器是用来放松用的,不是电视上说的那种震动减肥的东西,哪些东西都是拿来骗人的

所以跑步最实际!

既然要跑步

当然真确的姿势!如下:

跑步讲科学

健身事半功倍

有人认为,跑步谁不会啊,穿上运动服,再配上一双比较有弹力的运动鞋,不就可以了吗。

看似平常的一项最基本的运动,其实有许多科学性在里面,如果平时锻炼不注意,是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而且即使你跑到体力已经消耗殆尽,也没什么健身效果。

跑步低头:有的人跑步时愿意低头。这种姿势就不正确。跑步时要保持头和肩膀的稳定,尽量让头朝着正前方,除非道路不平,否则不要低头,两眼要注视前方,不能窝胸,要把胸打开。

手臂摆动幅度大:有人跑步时手臂摆动幅度很大,似乎可以锻练到手臂,不过大幅度的姿势并不正确。正确的应该是左右动作幅度不要超过身体正中线,保持手臂的放松,肘关节大约呈九十度角。

上身挺直:有的人在跑步机上跑步时,上身挺得直直的。这样其实也是不对的。跑步时,腰部要保持自然的直立,但不能过直,而且要保持身体前倾状态。前倾状态可以减轻膝关节的重负,减少运动伤害,而且还能保持较高的动力。

步伐大:有的人跑步的步伐特别大,小腿伸得特别远。这样也是不正确的。因为,步伐太大,就会用脚跟着地,对骨和关节有损伤,正确的应该是用脚掌着地,这样可以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不会损伤到骨骼。

一双好鞋对于跑步效果也有很大影响。对于正常脚型,选择减震功能好的鞋子;如果是扁平足,那么应该选择稳定性和弹性很好的鞋子;而对于足弓很高的人来说,就应该选择轻巧型的。

参考资料: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

希望能帮助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2320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1
下一篇2023-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