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蹲座椅式。
深蹲能增强整个核心肌肉群的力量,它有助于老年人更好地起身、站立。
做法:双脚分开站立,两脚间的距离与肩同宽;背后放把椅子;保持上身直立,臀部向后推动,双膝弯曲,将身体向椅面的方向放低;既可以用臀部轻触椅面,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在深蹲动作的最底部,上身应当微微向前倾;停顿一小会儿,双脚用力按压地面,回到初始姿势。
2、靠墙俯卧撑。
它能提高整个上半身肌肉群的力量,特别是臂部和胸部肌肉。
做法:站在距离墙面约60厘米远的地方(越靠近墙面,动作完成起来就越容易),双手放在墙面上,与肩同高,双手分开的距离与肩同宽;保持身体呈一直线,双肘向身体两侧弯曲,胸部向墙面的方向放低;双脚脚后跟抬离地面;停顿一小会儿,然后缓慢地伸直双肘,回到初始姿势。
3、侧躺绕环式。
它能增强臀部肌肉力量,同时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做法:身体一侧躺在地面上,身体呈一直线;位于身体下方的那只手臂伸过头顶;把头枕在这只手臂上,臀部肌肉收缩;把位于上方的那条腿抬到与臀部同高的位置,在空中用这条腿做小幅度的顺时针旋转动作;
停顿一小会儿,然后用这条腿做小幅度的逆时针旋转动作;放低这条腿,回到初始姿势;换身体另一侧做同样动作。
4、四肢对侧平衡。
这个动作对于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能起到非常棒的作用,它还能增强背部和腹部肌肉的力量。
做法:四肢着地,双手位于肩膀下方,双膝位于臀部下方;保持后背平直和腹部紧绷,右手抬到与肩同高的位置,左腿向后方伸直;保持这个姿势不动,做3次深呼吸,然后缓慢地放低手脚,回到初始姿势;换身体另一侧做同样的动作。
5、臭虫式。
它有助于提高核心肌肉群的稳定性、平衡性和全身的肌肉力量。
做法:后背平躺在地面上,双臂和双腿举到空中,双膝弯曲;腰部贴在地面上,左腿和右臂向地面的方向放低;把左腿和右臂抬高到初始位置;换右腿和左臂做同样的动作。
6、侧支架式。
很多老人肩关节有问题,这个动作能增强肩部肌肉力量。
做法:侧躺在地面,用肘关节支撑地面,肘关节位于肩膀正下方;核心肌肉群紧绷,将臀部抬离地面,让身体从双耳到双脚呈一直线;尽可能久地保持这姿势;放低臀部,回到初始姿势;换身体另一侧做同样的动作。
7、靠墙天使式。
它能改善体态,缓解后背疼痛。
做法:后背靠墙,双脚离墙面8~15厘米;头部紧贴墙面,双臂垂放身体两侧;下颌垂向胸部;缓慢地抬起双臂,双手掌心朝向身体外侧;双臂尽可能抬高,双肘不要弯曲;停顿一小会儿,放低双臂至初始位置
人民网-七个动作强壮肌肉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 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 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13. 宁轻勿假:这是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许多初学健美的人特别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不太注意动作是否变形。健美训练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负重的重量和动作次数,而且还要看所练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实上,在所有的法则中,动作的正确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宁可用正确的动作举起比较轻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标准的动作举起更重的重量。不要与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挂在心上
附图)细谈哑铃卧推
卧推是训练胸肌最好的动作,同时也是许多健美爱好者最喜欢练的动作,大部分的训练者以杠铃卧推为主——的确其是训练上半身最好的动作,对80%训练者的来说很有效。那20%的人呢?答案是哑铃卧推。此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杠铃卧推之后也可试着练习哑铃卧推,你会有不同的感觉的。
起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两肘弯曲,握住哑铃,拳眼相对,手心朝腿部的方向,哑铃的轴线位于乳头上方1厘米处(胸肌中部),抵住胸部。
动作过程:向上推起,两肘内收,夹肘的同时夹胸。哑铃向上的同时略向前偏,呈抛物线的运动轨迹。两臂伸直时,哑铃重心接近处于肩关节的支撑点上。但不要正好位于肩关节的支撑点上,这样会使骨骼支撑住哑铃的重量(这种由骨骼而不是肌肉支撑重量的情况称为“锁定”),使得胸肌放松,影响锻炼效果。然后,使两直臂向两侧张开,两臂慢慢弯屈,哑铃垂直落下,下降至最低处时,即做上推动作。重复。
呼吸方法:上举时吸气,下落时呼气。
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
训练要点:
1、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气,这样会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险的。
2、在练胸大肌的同时,应加强上臂肱三头肌的锻炼。没有发达的三头肌,就不可能卧推起大重量的杠铃,也就不能练出发达的胸大肌。
3、起始时,要把哑铃的轴线置于乳头上方1厘米处(胸肌中部),才能让胸大肌发力。如果哑铃举在肩膀上,只能锻炼肩部肌肉。
4、一定要注意将两肘展开,做卧推时双臂在体侧张开,因而能基本上只靠胸肌用力来完成动作。宽间距时主要锻炼胸大肌,窄间距时主要锻炼三角肌。
5、胸部肌肉练习效果不理想。可试试上斜推举,躺在有一定的倾角(约 20—25度)的斜板上,再以同样重量的杠铃或哑铃进行练习。由于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予肌肉一个新的刺激,你很快就会看到新的效果。
组数与次数:
1、 在6—8次范围内达到极限次数。多于8次,身体其它部位将进入有氧运动状态;如果少于6次,说明辅助肌已参与了运动,而主肌还没有完全疲劳。
2、 多组数:无论哪个身体部位都必须一组接一组练到神经突触发不出冲动为止。如果你轻信了训练过度的说法,肯定达不到这个要求。所谓训练过度,不过是些懦夫为掩饰自己的无能而编造出来的借口。真正的冲击式锻炼不光要做到20组以上,还要把每组都做到极限次数。算组数时不要把热身组计算在内,尽管它们是必需的。
3、 训练的多样性。要经常变化训练的组数与次数,以及动作的安排,以打破身体的适应,获得肌肉的突破性增长。
相关动作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上部,其次是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上斜角度为35-45度的卧推凳上。
C动作过程:两臂伸直持哑铃位于肩的上部。放下至胸部上方(接近锁骨处)时吸气。下降至最低处时,即做上推动作,上推时呼气。
D训练要点:练习过程将主要力量集中在胸大肌上,使胸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肱三头肌作为次要的补充力量。
下斜哑铃卧推:掌心相对哑铃卧推:掌心相对握住哑铃,且双臂靠近身体。
单臂卧推:应采用较轻的重量。此种方法可发展两胸的平衡与控制力。开始时,一手握哑铃,另一只手可帮助支持一下。
原文有图:想看原文看吧:
http://wwwyelgcom/ArticleShowaspArticleID=493&ArticlePage=2
力量训练最好由身体训练教练安排和辅导。
如自己进行训练,最好每周进行2到4次的大力量训练,训练时必须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伤害。所谓大力量训练就是利用杠铃进行大负荷的练习。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种:<BR< p>
负重蹲起,提铃,抓举。总之,这几项练习的成绩越高,你的弹跳力就越好。
至于每次练习的重量、组数、次数、动作规格等问题,原则是:
1、大力量训练每周至少二次,不多于四次,要给身体超量恢复的时间,但要长年进行,不可间断。
2、每次课最好安排以上所述三项练习方法。
3、要讲究大力量训练的技术动作规格,切不可乱来。
4、小力量训练是指使用各种综合训练器械和哑铃等进行训练。重量较轻,组数和次数较多。目的是提高肌肉耐力,增粗肌纤维,减少脂肪,小力量训练可以变化着花园天天练,但最好不要和大力量训练同时进行。无论大力量还是小力量训练,一次课的时间不要拖的太长,15小时至2小时为宜。有强度还要有密度
三、速度训练也是提高弹跳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反复冲刺训练还是有必要的。30次,50次,也许80次,那就要看你的吃苦精神了。所谓冲刺,要求你自己在准备活动后全速往前冲,而不是中速。专项速度训练同大力量训练相同,不必天天练,每周三小时即可。还要特别注意运用小;力量训练手段增强大腿后侧肌肉群的力量。
四、各种专门的弹跳练习手段非常多,诸如跳绳、跳栏、摸篮圈、摸小黑框上沿,甚至摸篮板上沿。
最后,我要提一提神经系统和弹跳力的关系。我们已经知道速度、力量、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这些素质在瞬间综合向下作用于地面时就产生弹跳力,那么什么东西是这些素质在瞬间同时爆发呢?就是动机和运动神经系统。也就是说,如果你真的想高居一切人之上,你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的运动神经系统想自己全身的肌肉发出最强的冲动信号。这种强刺激迫使肌肉群激烈收缩产生巨大能量,肌肉群剧烈收缩有反过来促使运动神经系统更灵敏,能发出更强烈的冲动。两者相互促进,你就越跳越高。然而,这也是难点中的难点,没有超强的动机,运动神经系统就没有超强的冲动,一切所谓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训练方法和手段全是废话。
最后,祝你梦想成真。
祝你锻炼成功!
努力健身的你,一定希望练出一副好看的身材。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锻炼大肌肉群的动作及技巧,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肌肉群指大腿、胸肌、和背部,这些部位都是身体时时刻刻都需要牵扯到的,尤其是大腿我们无时无刻在行走,所以一定多锻炼这些部位,方法也是很简单的,推荐给大家有时间的情况下每天都锻炼一下,时间久了就会知道锻炼给这些部位带来的好处,尤其是女孩子每天穿着高跟鞋,那么在这个情况下加强大腿部的锻炼和腰部的锻炼是很重要的。
1、大肌肉群训练之仰卧杠铃卧推;主要锻炼:胸部肌群
2、大肌肉群训练之仰卧哑铃卧推;主要锻炼:胸部肌群
3、大肌肉群训练之杠铃划船;主要锻炼:背部肌群
4、大肌肉群训练之引体向上;主要锻炼:背部肌群
5、大肌肉群训练之杠铃深蹲;主要锻炼:大腿肌群
6、大肌肉群训练之坐姿器械蹬腿;主要锻炼:大腿肌群
(1)、多做大肌肉群训练更有利于人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肌肉更快、更有效的增长。
(2)、多做大肌肉群训练有利于全身肌肉的协调发展。
一、杠铃卧推;
动作分解:仰卧于训练长椅上,躺在杠杆下放后正好能触及胸肌中部的位置。双脚分开自然平放在地面上,双手正握杠铃,双臂间距视个人不同而自我调节,一般略宽于肩即可。双肩下沉靠近长椅并且挺胸收腹。手肘打开略低于肩膀。杠铃下放的同时吸气并收紧腹部帮助稳定躯干以及发力,杠杆慢慢下放至离胸肌2至3厘米时停止下放并用力向上推起至起始位置,注意不要锁死肘关节,做到微微弯曲即可!(选择可以完成12—15次的重量做2—3组,每组间休息1—2分钟)
如上所述希望大家能知道大肌肉群的锻炼方式,每个部位都需要锻炼才能保证那个部位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出现老化的症状,要想肌肉群一直年轻锻炼是不能少的所以不要偷懒了,赶快动动吧只要抽出一点时间就能让身体有个不一样的状态,大肌肉群在我们身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下面你分享几个健身技巧,让你比别人进步更快,更快练出肌肉!
1、重视大肌群的训练
身体的大肌群主要有背阔肌、臀肌、腿部、胸肌等肌群,而腹肌、肩部、小腿等属于小肌群。当你进行大肌群训练的时候,可以带动小肌群的`发展,锻炼效率会更加高效。
平时你可以从一些复合动作进行训练,比如深蹲、卧推、引体向上、俯卧撑、划船、箭步蹲等动作都是锻炼大肌群的有效动作。
2、注意补充蛋白
很多健身新手对营养的补充没有一点概念,认为健身需要补充蛋白粉补剂,他们没有钱购买就无法练出大肌肉维度。
其实对于新手来说,蛋白粉补剂不是重点,我们可以通过食物中获取高蛋白,也能促进肌肉的修复跟生长。尤其在训练前后,三餐补充适量的蛋白,肌肉就能逐渐发展得饱满起来。
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补充15-2g蛋白。早餐可以补充水煮蛋跟燕麦牛奶,健身训练前可以补充香蕉,训练后水煮蛋加面包片,多餐补充蛋白的转化率会有所提高。
3、控制热量摄入范围
健身训练期间饮食情况决定了你的身材发展情况,减脂期间的人需要合理降低热量摄入,一般来说你比平时减少400大卡的热量足以了。不要过度节食,否则身体会营养不良,从而主动降低代谢水平,肌肉也会有所流失,你就容易复胖了。
增肌期间的人,每天的摄入摄入需要适当提高,大概提高200-300大卡即可,不要过多提高热量摄入,否则肌肉生长的同时,脂肪也会有所增长。
4、合理的休息很重要
不要以为每天锻炼同一个肌群,肌肉生长速度就会加快。肌肉不是在训练的时候生长的,而是在休息时间修复的。
健身训练的时候,目标肌群会受到撕裂,大肌群需要休息3天时间,小肌群需要休息2天时间才能进入下一轮的训练。频繁锻炼的话,肌肉会处于不断损伤状态,无法休息,增肌速度反而会比别人更低下。
因此,你需要合理安排身体不同肌群的轮换需要,比如今天练背,明天练腿,这样每个肌群都能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健身路上才能走得更远。
5、动作、重量的选择
对健身增肌有所了解的人会知道,选择6-12次力竭的重量,肌肉维度的增长是最明显的。
因此,当我们熟悉动作标准后,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重量,比如你在深蹲的时候,进行负重50kg的重量,你可以完成12次,那么你可以选择这个重量,进行4组10次的锻炼频率,组间休息时间为60秒。
每个目标肌群可以选择4-5个动作来锻炼,这样的训练效果是最佳的。
大肌群是指胸、背、腿部肌肉。小群是指肩、二头肌、三头肌、小臂、小腿、腹肌。大肌群建议一周锻炼1-2次,小肌肉群一周锻炼2-3次。
先练大肌肉后练小肌肉
因为在很多大肌群训练动作里面,都会带到其它一些小肌群。比如,杠铃卧推练胸肌就会带到手臂肱三头肌。因此,在训练的时候先练胸大肌,再练肱三头肌,就不会因为三头肌疲劳导致胸肌训练效果变差。
尽量不要安排两块大肌群在一次训练中。如果在一次训练中同时对两块大肌肉进行训练,对练习者的体力要求比较高。大肌群的训练相比于小肌群,需要消耗的更多能量和体内它元素。很可能会导致肌肉因为训练强度过大,而处于萎靡状态,这样会使得的训练效果会大打折扣。
大肌肉群一周训练计划,大肌肉群锻炼要注意什么,了解过健身的人应该是听说过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其中大肌肉群顾名思义就是身上大的肌肉群体,肌肉锻炼之后是需要时间恢复的,那大肌肉群体一周练几次呢?
1大肌肉群体一周练几次
同一肌肉一周一练。
大肌肉群包括胸、背、腿,同一块肌肉一般来说都是一周一练,肌肉的锻炼过程就是破坏肌肉纤维的过程,在这之后需要休息和营养补充来恢复才能增长肌肉,而像大腿和背部这类大肌肉群训练后应该得到足够的休息,通常来说一块肌肉健身老手也至少3天才能练一次,新手最好一个肌肉部位一周练一次即可。
2练大肌肉群后休息多久最好
一般能量的恢复只要几个小时就能完成60%-70%,但要完全恢复,可能需要十几个小时或者更长。通常情况肌肉的恢复时间一般是48-72小时,大肌群72小时,小肌群48小时。
而具体休息多久要因人而异,还要看之前的锻炼水平,如果之前的锻炼没有达到肌群的满负荷,还有余力,那休息时间是可以相应缩短些的。如果超过肌肉的满负荷,可以适当在延长些时间。
3大肌肉群一周训练计划
在锻炼中,没有必要一周的时间都练大肌肉群,可以配合其他的运动以及小肌肉群的锻炼,具体的一周训练计划可以参考以下:
周一
胸部、肱三头肌、腹部
胸部:
杠铃卧推3/组12/次
哑铃飞鸟3/组12/次
俯卧撑3/组12/次
肱三头肌:
仰卧撑3/组12/次
哑铃颈后屈臂3/组12/次
腹部:
仰卧起坐3/组20/次
仰卧举腿3/组20/次
周三背部、肱二头肌、腹部
背部:
引体向上3/组8/次
颈前下拉3/组12/次
哑铃划船3/组12/次
肱二头肌:
哑铃弯举3/组12/次
斜板弯举3/组12/次
腹部:
仰卧起坐3/组20/次
仰卧举腿3/组20/次
周五腿部、肩部、腹部
腿部:
杠铃深蹲3/组12/次
哑铃提踵3/组20/次
肩部:
哑铃坐姿推举3/组12/次
杠铃颈后推举3/组12/次
哑铃侧平举3/组12/次
腹部:
仰卧起坐3/组20/次
仰卧举腿3/组20/次
4大肌肉群什么时候练效果好
17点-19点。
如果锻炼大肌肉群有好的效果,建议在17点-19点进行效果最好,在这个时间段,人体的体能达到了最佳处于代谢的高峰期,运动能力也是达到最高峰,心跳频率和血压也上升,肌肉的速度、耐力和力量在这个时间段也是处于最佳状态,肌肉锻炼会事半功倍,锻炼强度可以适当增加,还能减少运动伤害的几率。
5大肌肉群锻炼要注意什么
1、每次锻炼不超过一个半小时,每个动作3-4组,组间休息40秒到60秒,注意动作强度不宜超出自身负荷范围。
2、要认真做好锻炼前热身,锻炼后拉伸的工作,避免受伤。
3、恰当地安排训练的频率,以确保身体在两次训练之间,得到充分的恢复。
4、锻炼中不要把大重量的深蹲和硬拉训练安排在连续两天内进行。在这类大重量的复合训练动作之间,应该安排至少72小时的休息时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