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即将上涨?春节前:猪价、粮价还能涨吗?3个好消息!

猪价即将上涨?春节前:猪价、粮价还能涨吗?3个好消息!,第1张

2023年现在已经来到1月上旬,在元旦假期结束之后,基层生猪市场行情迎来一系列的剧烈波动。

根据目前基层猪价的震荡形势来看,现在生猪主流报价已经跌落至近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生猪价格的连番回落,对于我们每一个养殖户们来说,肯定大家都很焦虑。

尤其是在春节期间,生猪价格如果不能迎来改善性上涨,养殖户们很有可能就会面临越来越大的亏损风险。

不过根据目前生猪屠企的最新调价动作来看,基层猪价已经开始迎来了新一轮的利好变化,全面下跌的行情正在得到改善。

现在南方个别地区生猪主流报价也在迎来一定程度的恢复。

今天猪财神就为大家重点收藏一下春节之前猪价、粮价的最新行情趋势。

对于我们广大的种养殖户们来说,国家针对生猪粮食市场也做出了新一轮的重要要求,两增一调整的相关举措也将全面落地。

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现在基层生猪市场行情虽然还在呈现剧烈波动,但是生猪屠企的调价已经有所松动。

根据屠企最新调价动作来看,现在山东、安徽、江苏、湖北、河南、北京、天津、山西、河北、陕西等地猪价正式迎来上涨变化,不过目前迎来下跌的省份数量依然较多。

根据目前生猪市场大数据监测情况来看,现在基层生猪主流收购价维持在1474~1554元每公斤;玉米、豆粕价格呈现涨跌调整,现在豆粕价格维持在5079元每吨,环比跌幅在612%。

结合目前生猪主流报价情况来看,现在基层猪粮比保持在527:1的水平,养殖户们的生猪饲养利润维持在头均300元左右。

而且根据目前猪粮比的变化趋势来说,现在的猪粮比是近半年以来的新低水平。

对于之前一直选择捂栏扛价二次育肥的养殖户们来讲,大家已经开始面临亏损风险。

之所以目前基层猪价会迎来如此剧烈的震荡,主要原因还是跟一些集同化猪场持续抛售卖猪有关系。

可能很多的养殖户会非常纳闷,为何猪价如此低迷,集团化猪场还在选择抛售卖猪?归根结底是受到上市公司财报的影响。

一些已经上市的规模养殖企业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完成年度经营目标,只能够选择持续卖猪。

在短期供需关系呈现宽松状态的影响之下,生猪价格自然会呈现持续震荡。

猪财神认为现在猪价的震荡并不能代表未来猪价的长期趋势,经过这一次猪价的下调之后,相信在春节之前猪价行情还会得到一系列的利好改善,政策调控力度也会持续加大。

相较于猪价行情的行情格局来看,粮食价格行情格局在最近一段时间也迎来了新转变。

目前山东、华北等地的玉米市场还在呈现震荡波动,不过东北地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粮食加工企业开始上调玉米收购价。

现在猪价、粮价都迎来了一系列的涨价趋势,这也再次为我们预示着在春节之前粮价、猪价一定会有更利好的变化。

按照国家政策层面的调控要求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国家还会继续推进稳价保供系列政策。

预计两增一调相关举措也将全面落地。

有三个好消息希望广大的种养殖户们能够有所了解。

好消息1: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春节期间,国家还会继续增加粮价、猪价的监管力度。

尤其是对于现在的生猪市场,如果猪价下跌过猛过快,国家也会制定系列利好举措,保障猪价、粮价能够平稳运行。

好消息2: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国民家庭在肉类方面的消费需求还会迎来进一步的变化。

虽然现在受到奥秘克隆大流行的影响,一些地区的肉类消费需求相对低迷,不过这也仅仅是短期过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康复,在春节假期当中,报复性消费很有可能会再次出现,届时生猪价格也将获得更强劲的涨价动力。

好消息3:在最近几天,国家发改委作出了明确要求,会继续大力监测基层市场,积极制定系列畅通重点农产品物流通道政策。

这也将有利于生猪市场、粮食市场的调运效率迎来提高,届时消费的利好也将更直接带动猪价、粮价迎来涨价。

透过以上三个好消息来看,在春节之前,粮价、猪价的行情形势在政策层面的调控保障之下,还会保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

我们有理由相信,目前跌落谷底的猪价会迎来反弹利好。

在这里还是恳请大家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国家的猪价、粮价系列调控政策点个赞。

如果你养的猪,育肥一天就能长两斤肉,这将是何等的惊人?但这并不是“神话”,世界上养猪水平最高的丹麦能够实现,但没想到国内牧原也将要实现了这一成绩!牧原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更要深思的是,随着以牧原为代表的集团猪企越发强大,家庭农场养猪还如何竞争

牧原养出批次“超级猪”

众所周知,牧原已是全球最大的养猪集团,并且养殖水平在国内也是处于领先地位,其养猪综合成本仅155元/公斤!但相较于国外顶尖水平,牧原也一直在追赶当中。

直到牧原在前不久突然表示:公司已经打通蓝耳病、伪狂犬、萎鼻等17种重大疾病防控技术路径,实现批次育肥日增重1137g的超级成绩,超过丹麦前5%的养猪成绩,助推中国从养猪大国迈向养猪强国。

如果按照牧原所说,其日增重超11kg的成绩可以说是领先全球!

作为对照——

目前国内养猪尽管采用了全球各地的优秀种猪基因,但育肥日增重也在700~800g之间,较好的能到900g,较差的仅600g。

荷兰养猪整体水平很高,但是他们2021年育肥猪(23公斤养到出栏)的平均日增重也仅879g,距离1000g尚有不小的差距。

丹麦身为全球养猪水平一流的国家,其2021年育肥阶段(30-115公斤)的平均日增重也仅有1028g,距离牧原所说的1137g也有差距。

因此,牧原所说其“批次育肥日增重1137g,超过丹麦前5%”确实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并且要知道牧原还表示,未来将他们这一批次的“超级育肥猪”推广到全集团,哪怕无法立即实现11kg,但是实现日增重1kg是对标丹麦的起码标准,也已经相当惊人。

这将对中国养猪业有何影响呢?

“养猪强国”加快实现

首先,毫无疑问这意味着我国向成为“养猪强国”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现如今,牧原的PSY在27左右,但国内也有PSY达到30的猪企;因此在母猪繁殖性能和养殖水平上,我们也正在逐渐向世界领先水平靠近(丹麦PSY31)。

现存最大的差距还是在于日增重、料肉比等生长性能,随着牧原追上丹麦,那么在生长性能上就有了质的突破。

重要的是,牧原的率先突破一定会给其他集团猪企压迫感,中国生猪产业的产能已高度饱和,而当牧原能够在3个月左右出栏一批猪的时候,他们不仅将不再害怕猪价低迷,甚至还会反过来影响猪价“涨不动、持续低迷”。因为他们上产能的速度太快,而且育肥成本也很低。

面对这种“降维打击”,相信各集团猪企已经感到压力巨大,开始想办法追赶牧原了。

那么牧原是如何做到的呢?

秦英林只透露了两个方向:

一是疾病防控,牧原已打通蓝耳病、伪狂犬、萎鼻等17种重大疾病防控技术路径;国内外的专家也认为疾病是制约中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不仅让我们付出更多医药费用,还会严重影响料肉比和日增重!对于各大集团场而言,要追赶牧原实现疾病的全防全控有难度,但是完全可以做到!

二是智能化养殖,牧原表示在智能化的助力下,养出了170日龄140kg的好成绩;虽然距离上述“批次育肥日增重1137g”还有所差距,但这也证明了智能化帮助牧原提升了日增重速度。

牧原的智能装备覆盖生猪饲料、智慧养殖、屠宰等全流程业务,已实现了30多项产品转化,输出各类产品数量超过130万套,服务猪群超6000万头规模。猪好多网在对智能化养殖专业人士的采访中获知,智能化养殖的好处不仅是让猪场现代化、节省人力,更重要的是让生产指标透明化,据此就能让生产管理科学化、标准化,牧原近年来飞速的发展与其标准化管理的推进息息相关。

如何推动家庭农场发展?

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牧原等集团场的不断提升与发展,对于家庭农场乃至大量养殖场的竞争压力会愈来愈大。难道我国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不再需要农户?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那如何推动家庭农场发展,如何带动农户与规模场齐头并进,是行业和主管单位都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认为,家庭农场最大的劣势并非规模,而是在于生产管理方式上的差距。与标准化管理背道而驰的是,家庭农场绝大部分是采用“经验化养殖”,从生猪饲喂到繁殖培育再到卖猪经营,基本上全靠碎片化信息和经验判断,夫妻两一拍脑门就做出了决定,甚至有为听谁的卖猪节奏而吵架闹矛盾的情况。

经验原本是宝贵的财富,对养了几十年猪的农户朋友更是如此,问题是出在当前中国生猪产业正进行产业重构与周期变革,使得经验明显“不灵验”了。

因此对于家庭农场乃至中小规模的猪场而言,如何由“经验化养殖”向“标准化养殖、理性化经营”成为关键导向,大家也不要再对官方信息与数据高度质疑,很多时候民间信息是“风声大、雨点小”,散播消息的人大都是为了一己私利!官方信息虽然有一定的滞后性,但近年来的行情不断验证,其准确性已越来越高。

笔者认为,近来对于家庭农场最大的一个好消息是——2023年3月中旬农业农村部发布文件,表示将全面实行家庭农场“一码通”管理服务制度,官方将积极引导家庭农场申请赋码,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实现名录系统应录尽录。

这样做将会有以下好处——

1、有利于家庭农场标准化管理的推进,家庭农场将有更简便的渠道获取权威信息与正确引导。

2、有助于全国生猪产能的精准调控,以往的全国产能基本以规模场数据为主,家庭农场有多少猪谁也讲不清楚,这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当规模场和家庭农场的产能都能统计完善之时,对市场化调控将会更有利,猪周期的影响会更低。

3、有利于家庭农场获取商业合作,对于这样一个直通全国农户的平台,一定会有上下游企业、银行、保险、合作社等积极提供服务,实现双赢合作。

毫无疑问,“家庭农场一码通”工作的展开会有难度,毕竟要送达全国诸多农村与家庭,但我相信主管部门既然下了决心,那么最终一定能取得重大成果,推动家庭农场的转型升级。其实中国生猪产业的发展就像“木桶理论”,不能说有牧原这样的几家集团做好了,我们整个生猪产业就做好了,而应当是处于最弱势地位的家庭农场都做好了、赚钱了、稳定了、幸福了,我们的生猪产业才一定是完成了“高质量发展”。

风啸啸,雪飘飘,“二师兄”也不甘寂寞了,想和大家一起热闹热闹,毕竟倒计时4天后就进入兔年了,那不得多蹦蹦跳跳。

因此,猪价涨势反扑,呈现大部狂涨,多地大涨1元/公斤左右,生猪价格更是全面进入“8元时代”,其中12省市猪价进入“9字头”。

对于养殖户来说,这是比较欣慰的,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猪价反弹转涨,这个时候切莫被反转冲昏了头脑,上涨是好事,但我们要清楚当前的猪市格局,对于年前待售的猪农们,个人建议逢高分批出售为宜。

进入月末时期,当前生猪市场的基本面也出现一些积极转变,像生猪供给端,随着屠宰企业的持续放量,做好元旦节前储备新鲜猪肉。

市场生猪供给端的出栏大猪占比回落,以及出栏体重下滑,说明供给压力正在逐步释放,市场供给压力最大的时刻或许正在过去。

在供给端发生一些变化的时候,尤其是集团猪企出栏任务基本完成,春节前猪市的“供需格局”将逐步好转。

部分规模猪企、以及散养户扛价情绪渐起,叠加多地大雾冰雪天气,屠企收猪难度增加,接连进行提价收猪。

市场猪肉消费端也在发生逐步好转,尤其是度过“第一波”的阳康区域,城市消费大幅起色,一些地区的旅游酒店被提前预订,局部地区几乎达到“爆棚”的态势。

伴随元旦节日的临近,基本消费需求仍在,只是同比有所偏弱,但环比逐步走强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后面还有一个“春节”做后盾,那能不好好表现一番。

春节临近,一些在外忙碌的打工人,也陆续返回故乡,各种宴会聚餐也将有所增多,使市场餐饮消费迎来一波消费热潮,家庭消费也会得到逐步改善,市场苏复后有一波看涨情绪,进而支撑猪价呈现“稳中偏强”的走势。

总的来说,生猪价格整体是下跌了不少,但是从猪肉市场来看,下跌幅度和猪价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有挣钱困难的时候,就会适当地掣肘猪肉的消费热潮。

同时,伴随猪价的反弹上涨,养殖端仍有逢高加速出栏的迹象,毕竟年前留给养殖户卖猪的时间有限,市场“供需格局”虽有所好转,但整体基本面较难改观。

因此,在这种大背景下,猪价虽有季节性的反弹空间,但难以出现大幅度地上涨了,建议养殖户提前有个出栏规划,做到“压不忧,卖不悔”就行了。

据猪价系统监测显示,今日所监测的26个省市中,生猪价格有25涨0跌1平,上涨地区占到全部监测的96%。

全国所监测的最低生猪均价为857元/斤,最高生猪均价为890元/斤,总体生猪均价为874元/斤,与昨日全国生猪均价相比狂涨094元/公斤,今日猪价总体呈现“大部狂涨”的态势。

据屠宰企业采购难度来看,北方地区屠宰企业采购难度增加,养殖户惜售情绪有所增加,市场价格呈现出多次涨价情绪,集团猪场有着较为明显的卡价现象,低价给猪意愿差。

南方地区屠宰企业生猪采购难度依旧偏多,当地养殖集团有着较为明显的涨价现象。

龙头集团贸易商竞价积极性有所增加,集团猪场猪价有着一定的上涨现象,贸易商接货积极性较强,龙头集团有着一定的减量现象。

东北地区屠宰企业白条猪出厂价格呈现上涨1500-2000元/吨,山东地区屠宰企业白条猪价上涨600元/吨。

明日生猪价格走势预测:结合近期猪市因素分析,市场仍有一定的补涨情绪,预计明日生猪价格呈现“大面积上涨”的态势,重点收藏集团猪场生猪上市量及成交情况。

以上猪市解读,供大家参考,欢迎一起交流猪市看法,把握行情动态,收藏又分享,养猪发大财。

2023年一转眼已经来到1月中旬,距离春节的越来越近,相信很多的养殖户们也非常收藏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猪价的走势趋势。

随着1月份的正式开始,最近基层猪价行情可以说是持续低迷,生猪屠企的调价动作变得愈演愈烈,生猪价格更是迎来了大幅下跌。

现在基层生猪主流收购价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总体下跌了1/3以上,养殖户们的生猪饲养利润已经迎来了大缩水。

特别是在最近网络上有消息称“基层猪价在2023年还会继续呈现持续震荡的形势”,难道养殖户们在今年的养猪收益依然无法得到保障吗?针对网络上的传闻和春节之前的粮价、猪价行情形势,猪财神也要为大家做一个系统分析。

根据国家制定的系列调控政策来看,猪价迎来上涨行情大局已定,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在1月份开始一直到现在,基层生猪主流收购价呈现剧烈波动,生猪市场行情在近期再次呈现了连涨连跌的行情特点。

在生猪屠企连续调价的影响之下,基层猪价还在不断刷新新低录。

根据生猪市场大数据相关情况来看,现在基层生猪主流报价维持在1363~1438元每公斤,猪价环比跌幅保持在2894%~2924%,生猪价格的大幅下跌让养殖户们再次面临重要考验。

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也在近期呈现小幅上涨的特点,现在玉米报价为2968元每吨,豆粕报价维持在5006元每吨。

结合生猪饲养总体情况来看,基层猪粮比现在维持在485:1的水平,这样的猪粮比已经持续了四天有余。

按照国家制定的生猪市场预警调控政策来看,一旦基层猪粮比连续7天低于5:1,国家就会启动新一轮的储备肉收储,保障基层猪价回归到合理区间。

储备肉收储的节奏或将按周进行,由此可见,最近一次的猪肉储备收储很有可能将于1月18日正式开始。

按照政策调控的相关规律来看,春节之前国家启动储备收储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且随着春节假期的日益临近,已经坠入谷底的猪价或将迎来一系列的消费利好。

在国民家庭餐饮渠道的消费需求集中增长的带动下,已经迎来暴跌的市场行情或将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对于我们养殖户们来说,基层猪价在春节之前迎来上涨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大家也一定要调整好生猪出栏节奏,千万不要盲目的选择捂栏扛价,盼涨盼高!

生猪市场在1月份当中大趋势依然会呈现震荡波动的特点,猪价不会迎来大幅上涨,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集团化猪场开始批量选择抛售卖猪,未来的生猪市场行情也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

所以养殖户们一定要活在当下,理性看待市场变化,结合生猪饲养成本和生猪饲养现金流情况,有序安排生猪出栏。

接下来我们继续收藏一下春节之前粮食市场的行情走势。

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现在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加工企业已经开始发布一系列的停收通知,不过企业的停收并不意味着基层粮价会呈现疲软状态。

山东、华北和东北等地的玉米价格在平稳当中继续呈现稳步上扬的趋势。

而且根据玉米、豆粕的入市规模和供需形势来看,在春节之后基层粮价迎来稳步上涨的空间依然很大。

首先,玉米的入市量本身就比往年同期有所下降。

而且在2023年全球粮价的上涨和国内日益旺盛的加工需求、饲用需求也将为玉米、大豆的上涨带来支撑。

国内外的市场利好,再加上政策层面的调控保障,农民在春节之后的卖粮收益依然会有较好表现。

综合以上内容来看,粮价、猪价在春节之前大概率还会呈现坚挺上涨的利好行情。

对于我们种养殖户来说,希望大家能够对粮价、猪价的行情走势有一个基本了解,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市场的变化,理性选择销售时机,猪财神相信有国家各项调控政策的保障,我们农民的种养殖收益一定不会差。

在这里还是恳请大家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一起为国家的猪价、粮价系列调控政策点个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074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5
下一篇2023-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