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可以用了做些什么?

竹子可以用了做些什么?,第1张

竹子可以做的东西非常广泛,比如:牙签,凳子,椅子,笔筒,竹排,筷子,篮子,竹筐,衣架,竹竿。席子,衣柜。勺子,水瓢,房子,木屐。杯子,拨浪鼓等等。,同时它也可以用来制作调味料——竹盐。

除此之外,竹子还可以用来制作竹炭,这是一种有很好的吸附能力的物品,我们平时可以在家中用它来去除冰箱、鞋柜、衣柜中的异味。

浙江省东阳市以其特色的竹编艺术而闻名。

扩展知识:

制作流程

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制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丝互相插扭,形成各种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花纹。

瓷胎竹编工艺使用的竹材是经过严格挑选来自成都地区的特长无节瓷竹,经过破竹、烤色、去节、分层、定色、刮平、划丝、抽匀等十几道工序,全是手工操作,制作出精细的竹丝。瓷胎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瓷胎竹编在制作过程中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

瓷胎竹编产品只使用竹材表面一层,纤维十分致密,同时进行了特殊的处理,能够耐干燥,不变形,不虫蛀,耐水可清洗。

主要特点

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在厚薄粗细上都有严格要求,厚度仅为一两根头发丝厚,宽度也只有四五根发丝宽,根根竹丝都通过匀刀,达到厚薄均匀,粗细一致,观者无不赞叹其难。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

在传统技艺街区展出了不同风格的竹编作品,既有历史悠久,技艺高超的青神竹编,又有将现代流行时尚与中国传统文化工艺相结合的刘氏竹编,博采众长。

文化价值

魅力的外表之下是瓷胎竹编深刻的文化内涵:天人合一的造物观。

瓷胎竹器工艺从材料的选择到编制过程,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准确,竹子搜集时间不当容易造成竹子生虫或者发霉,竹龄选择决定了竹子的柔韧性,从而决定了瓷胎竹器的编制难度和美观程度,而一件瓷胎竹器的价值更重要的决定权在于瓷胎竹编制作者的水平。

考工记提出“天有时,地有名,工有巧,才有美,和此四者然后才可为良。”瓷胎竹编的材料选择的时节、地域,传统竹编的制作工艺、制作水平最终决定了一件瓷胎竹编是否材美工巧。传统竹编虽然算不上鬼斧神工,但是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造物观念“天人合一”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箬竹

灌木状或小灌木状类。竿高075-2米,直径4-75毫米;节间长约25厘米,最长者可达32厘米,圆筒形,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一般为绿色,竿壁厚25-4毫米;节较平坦;竿环较箨环略隆起,节下方有红棕色贴竿的毛环。

箬竹属阳性竹类,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宜生长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耐寒性较差,所以要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微酸至中性土壤。

地被绿化材料,河边护岸,公园绿化。

 孝顺竹(观音竹)

孝顺竹,禾木科刺竹属。灌木型丛生竹,地下茎合轴丛生。竹秆密集生长,秆高2~7米,径1~3厘米。幼秆微被白粉,节间圆柱形,上部有白色或棕色刚毛。秆绿色,老时变**,梢稍弯曲。枝条多数簇生于一节,每小枝着叶5-10片,叶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叶表面深绿色,叶背粉白色,叶质薄。

原产中国,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西南等省区。多生在山谷间,小河旁。长江流域及以南栽培能正常生长。山东青岛有栽培,是丛生竹中分布最北缘的竹种。

凤尾竹

丛生竹,为孝顺竹的一种变异。它的株型矮小,绿叶细密婆娑,风韵潇洒,好似凤尾。支干纤细,竹竿上端由于枝繁叶茂,干细。枝秆稠密,纤细而下弯。叶细小,长约3cm,常20片排生于枝的两侧,似羽状。竹秆及枝为实心或近实心者称为“观音竹”,空心的则称为“凤尾竹”。

原产中国南部。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强光曝晒,怕渍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0℃。凤尾竹株丛密集,竹干矮小,枝叶秀丽,能够吸收甲醛,净化空气,常用于盆栽观赏,点缀小庭院和居室,也常用于制作盆景或作为低矮绿篱材料。在中国的长江以南各地,日本、印度都有栽培。

青皮竹

别名:篾竹、山青竹、地青竹(广东)、黄竹、小青竹、广宁竹(南粤民间又称为:晾衣竹、高竹、搭棚竹、扎蔑竹)。分布在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台湾、湖南、福建、云南南部, 相当于北纬25度以南地区, 其分布范围内年均温18~ 20℃, 年降雨量1 400 mm 以上都能生长良好,好生于土壤疏松、湿润、肥沃的立地;河岸溪畔、平原、丘陵、四旁均可生长(尤其是江河两岸、盆地和平原冲积土上生长最好)。

适生于温暖湿润之气候环境中。主产于广东, 以广宁县最多, 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青皮竹中心。浙江、江西有引种, 能耐23℃低温, 适应范围远远超过其自然分布区域。

粉单竹

粉单竹(学名:Bambusa chungii McClure),是禾本科簕竹属的一种植物。秆高3--7m,径约5cm,顶端下垂甚长,秆表面幼时密被白粉,节间长30--60cm,每节分枝多数且近相等。产自南方,主要产地有两广、福建及湖南等。

植于园林的山坡、院落或道路、立交桥边。

佛肚竹

佛肚竹(学名:Bambusa ventricosa McClure):为禾本科丛生型竹类植物。幼秆深绿色,稍被白粉,老时转榄**。秆二型:正常圆筒形,高7-10米,节间30-35厘米;畸形秆通常25-50厘米,节间较正常短。箨叶卵状披针形;箨鞘无毛;箨耳发达,圆形或卵形至镰刀形;箨舌极短。

佛肚竹灌木状丛生,秆短小畸形,状如佛肚,姿态秀丽,四季翠绿。盆栽数株,当年成型,扶疏成丛林式,缀以山石,观赏效果颇佳。室内盆栽。观叶类 ,秆形奇特,古朴典雅,在园林中自成一景。适于庭院、公园、水滨等处种植,与假山、崖石等配置,更显优雅。

佛肚竹是观赏竹类的佼佼者,观赏价值很高,不但宜作露地栽植,亦宜盆栽供陈列。同属栽培较多的还有黄金间碧玉,秆**,挂有绿色条纹;佛肚竹,竹型较大,节短,节间膨大显著。

 黄金间碧玉

形态特征:秆高8-10米,径4-6厘米,节间长可达45厘米,丛生竹,竹秆鲜**具显著绿色纵条纹 ,箨鞘草**,具细条纹,背部密生暗棕色短硬毛,毛易脱落。

生长习性:阳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

园林用途 :常植于庭园曲径、池畔、溪涧、山坡、石际、天井、景门,以至室内盆栽观赏。

桂竹

桂竹(学名:Phyllostachys makinoi),又称台湾桂竹,分布于台湾中北部海拔100~1500米地区的散生竹种,是台湾特有种。杆高约12米,直径4~8厘米,节间长12~40厘米,节有两个明显的环,幼杆呈粉绿色,后变深绿,一旦年老则转变为棕绿色;地下茎多为实心,根茎横走繁生。

竹秆可供建筑、棚架用,或用撑篙、农具柄、扁担、旗杆。竹篾较水竹和淡竹硬脆,可编晒席、篓等。笋可食。也是优良的绿化树种。此竹成材早,产量高,轮伐周期短,坚硬而有弹性,适宜建筑和家用。

斑竹

斑竹为散生竹。秆高7-13m,径3-10cm。秆具紫褐色斑块与斑点,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为有名观赏竹。与原变种之区别在于秆有紫褐色斑块与斑点,分枝亦有紫褐色斑点。为有名观赏竹,秆用作制工艺品及材用。

性喜温暖、耐高温,生命力强。喜温、喜阳、喜肥、喜湿、怕风不耐寒,静水及水流缓慢的水域中均可生长,适宜在20厘米以下的浅水中生长,适温15℃至30℃,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斑竹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条件适宜的前提下,可在短时间内覆盖大片水域。

刚竹

刚竹属(学名:Phyllostachys),是禾本科竹亚科下的一个属。共分七十五余种,大部分分布于东南亚。中国大陆地区覆盖面积主要为黄河流域以南、南岭以北。刚竹,又名桂竹,金竹 ,禾本科乔木状竹种。

刚竹抗性强,适应酸性土至中性土,但PH85左右的碱性土及含盐01%的轻盐土亦能生长,但忌排水不良。能耐-18℃的低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生于低山坡。竹材强韧。

毛竹

毛竹(学名: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arr) Mitford cv Pubescens):禾本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竿高可达20多米,粗可达20多厘米,老竿无毛,并由绿色渐变为绿**;壁厚约1厘米;竿环不明显,末级小枝2-4叶;叶耳不明显,叶舌隆起;叶片较小较薄,披针形,下表面在沿中脉基部柔毛,花枝穗状,无叶耳,小穗仅有1朵小花;花丝长4厘米,柱头羽毛状。颖果长椭圆形,顶端有宿存的花柱基部。4月笋期,5-8月开花。

紫竹

紫竹(学名: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ex Lindl)Munro):竿高4-8米,稀可高达10米,直径可达5厘米,幼竿绿色,密被细柔毛及白粉,箨环有毛,一年生以后的竿逐渐先出现紫斑,最后全部变为紫黑色,无毛;箨片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绿色,但脉为紫色,舟状,直立或以后稍开展,微皱曲或波状。末级小枝具2或3叶;叶片质薄,长7-10厘米,宽约12厘米。花枝呈短穗状,佛焰苞4-6片,除边缘外无毛或被微毛,叶耳不存在,鞘口繸毛少数条或无,缩小叶细小,通常呈锥状或仅为一小尖头,亦可较大而呈卵状披针形。小穗披针形,长15-2厘米,具2或3朵小花;花药长约8毫米;柱头3,羽毛状。笋期4月下旬。

早园竹

早园竹,又称早竹、雷竹、燕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是一种优质高产笋用竹种。早园竹秆高6-8m,径25-5cm,中部节间长10-20cm,不匀称,常一侧肿胀,新秆深绿色,节紫褐色。在年平均温度15-17℃,最低温度-13℃,年降水1200mm以上的地方均适宜生长,具有出笋早、产量高;周期短、见效快;成本低、效益好的特点。

浙江省东阳市地区以特色竹编艺术闻名。

浙江省东阳市以其特色的竹编艺术而闻名,竹编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艺人们利用竹子编织出各种实用和装饰品,如篮子、凉席等。东阳竹编以其精细的编织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设计而著称,是中国传统竹艺的代表之一。

浙江竹编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竹编工艺精美,主要是在新昌、富阳、东阳以及嵊州这几块地方发展。浙江竹编工艺制品的样式和外观都多种多样而且很漂亮精致,在制作浙江竹编的过程中主要讲究的是精细,它的造型也很别致。

竹编艺术的起源是什么

据说文解字中解释:“编,编也,织物之属。从木,又声。”《说文解字》中还说:“编笼以贯鱼鳖也。”礼记·礼运篇也记载:“因竹为笼,编以贯鱼鳖,谓之编笼。”

近年来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稍有剩余,为了不时之需,就把食物及饮水存放起来。

这时候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

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可以说竹编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从远古时代一直延续到现代。

竹子的利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苏轼曾经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其实,早在距今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用竹来编织器具。至战国时期,编织技法已经十分发达,不少出土的竹编文物,包括竹席、竹帘、竹笥(即竹箱)、竹扇等近百余件。

1、竹筒

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也指写了字的竹片。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称木简),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

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因此人们又称信为“尺牍”。

在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

2、竹根雕

竹根雕是以竹根为材料雕刻而成的传统工艺品,主要产地是江苏南京以及上海嘉定,曾有“嘉定派”与“金陵派”之分。

中国用竹子做的艺术品有竹刻、竹根雕、竹子盆景、竹臂搁等。在南方地区,生长着茂密的竹林。

竹子作为一种植物,对于古代文人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话虽是宋代文豪苏东坡用来表达自我的精神世界,但同时也映衬出这位大诗人对竹的喜爱。

历代喜爱竹的文人墨客并非只有苏东坡一位,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等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七人共以竹自喻,世称“竹林七贤”。

3、竹椅

在农业时代,因竹材取得容易,可塑性大,原料充足、低廉,且生长周期短,于是先人便利用竹来编制成竹椅,竹椅较现代的沙发更凉快且通风,为崇尚环保的人们视为时尚家居的新选择。

竹椅就是竹材制成的椅子,一般挑选较为成熟的原竹为材,主要架构为不同粗细的竹管,应用竹家具制作的烘弯、钻孔、榫接、打竹钉等制作方法组合而成,其形式有方形、六角形、扶手靠背形等竹椅。常见的竹椅有餐椅、学士椅、太师椅及乳母椅等。

4、爆竹

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没有火药和纸张时,人们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节日或喜庆日燃放,这种习俗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在现代的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爆竹,特别是在春节期间,爆竹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5、竹帘

竹做的帘子,尤指挂在门口或窗户的帘子,是汉族竹编工艺的一种。古代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竹帘遮隔,则称为垂帘听政。

竹帘采用慈竹为原料,以手工技术为主,借助简单而巧妙的木结构机械,抽成细如毫发的竹丝,经过20多道工序手工制作,织成薄如蝉翼、形似锦帛的独特竹帘工艺品,给人古朴典雅的感觉,让空间充满书香气息。

——竹简

——竹根雕

——竹椅

——爆竹

——竹帘

用来比喻人们在办什么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里有个准谱儿了。

胸有成竹是一个成语,读音是xiōng yǒu chéng zhú。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翻译:要画竹子,必须先想好如何画。

用法:

1、我对期末考试已经复习完毕,非常胸有成竹,万无一失。

2、事前充分准备,事发才能胸有成竹,不会慌乱。

扩展资料:

近义:成竹在胸、胜券在握 、心中有数

1、成竹在胸,拼音chéng zhú zài xiōng。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用法:歌咏比赛还没开始她就已经成竹在胸了。

2、心中有数,成语,拼音是xīn zhōng yǒu shù。

指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

出处:春玲要先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东山交锋做准备。 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

反义:心慌意乱、惊慌失措 、心中无数、茫无头绪

1、心慌意乱,拼音xīn huāng yì luàn。

解释,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孩儿自从接了电报之后,心慌意乱。”

2、惊慌失措是一个成语,拼音是jīng huāng shī cuò。

是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用法:遇到危险情况,应该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268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