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的推拿手法

中医推拿的推拿手法,第1张

用手或掌等部分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推法。轻推法具有镇静止痛,缓和不适感等作用,用于按摩的开始和结束时,以及插用其他手法之间。重推法具有疏通经络,理筋整复,活血散瘀,缓解痉挛,加速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等作用,可用于按摩的不同阶段。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指或掌等部位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

2根据推法用力的大小,可分为轻推法和重推法。选定力度后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一般推3~5次。

(二)动作要领

1轻推法时用的压力较轻;重推法时用的压力较重。作全掌重推法时,四指并拢,拇指分开,要求掌根着力,虎口稍抬起,必要时可用另一手掌重叠按压于手背上,双手同时向下加压,沿着淋巴流动的方向向前推动。

2指、掌等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用力要稳,推进的速度要缓慢而均匀,但不要硬用压力,以免损伤皮肤。 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紧贴在皮肤上,作来回直线的摩动为擦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镇静止痛,能提高皮肤温度,增强关节韧带的柔韧性等作用。轻擦法多用于按摩开始和结束时,以减轻疼痛或不适感。重擦法多插用于其他手法之间。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或掌根部位着力于皮肤上。

2根据力量大小选择轻重手法作来回直线的摩动。

(二)动作要领

1操作时腕关节要伸直,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以肩关节为支点,带动手掌作前后或左右直线往返擦动,不可歪斜。

2按摩者手掌向下的压力要均匀适中,在擦动时以不使皮肤褶叠为宜。

3擦法的速度一般较快,往返擦动的距离要长,动作要均匀而连贯,但不宜久擦,以局部皮肤充血潮红为度,防止擦损皮肤。 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作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以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或掌的揉动而滑动的手法为揉;。具有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活血散瘀缓解痉挛、软化瘢痕、缓和强手法刺激和减轻疼痛的作用。全掌或掌根揉,多用于腰背部和肌肉肥厚部位。拇指揉法多用于关节、肌腱部。拇、中指端揉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手掌、掌根、大鱼际、小鱼际、拇指或四指指腹部分着力于皮肤上。

2作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以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或掌的揉动而滑动。

(二)动作要领

揉动时手指或掌要紧贴在皮肤上,不要在皮肤上摩动,手腕要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或整个手臂作小幅度的回旋活动,不要过分牵扯周围皮肤。 用双手挟住被按摩的部位,相对用力,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地搓动的手法为搓法。具有疏经通络,调和气血,松弛组织,缓解痉挛,加速疲劳消除,提高肌肉工作能力等作用。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以上肢部和肩、膝关节处最为常用,常在每次按摩的后阶段使用。

(一)方法与步骤

1双手呈抱物形着力于肢体部位,挟住被按摩的部位。

2相对用力、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地搓动,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

(二)动作要领

1操作时两手用力要对称,动作柔和而均匀,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2运动前,若采用压力大、频率快而持续时间短的搓动,能提高肌肉的工作能力;运动后,若采用压力小、频率缓慢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搓动,能加速消除肌肉的疲劳。 用指、掌、肘或肢体的其他部分着力,由轻到重地逐渐用力按压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段时间(约30s),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放松的手法为按法。具有疏筋活络,放松肌肉,消除疲劳,活血止痛,整形复位等作用。拇指按法适用于经络穴位,临床上常与拇指揉法相结合,组成“按揉”复合手法,以提高按摩效应及缓解用力按压后的不适感,掌按法多用于腰背部、肩部及四肢肌肉僵硬或发紧、也用于关节处,如腕关节、踝关节等。用指端、肘尖、足跟等点按穴位,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指、掌、肘或肢体其他部分着力于皮肤上。

2由轻到重地逐渐用力按压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段时间,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放松。

3按法中以指按法和掌按法两种最为常用。拇指或示、中、环指面着力,按压体表某一部位或穴位,称指按法。用单掌或双掌掌面或掌根或双掌重叠按压体表某一部位,称掌按法。

(二)动作要领

1按压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操作时用力方向要与体表垂直,由轻逐重,稳而持续,使力达组织深部。

2拇指按穴位要准确,用力以病人有酸、胀、热、麻等感觉为度。 用示指、中、环指指面或手掌面着力,附着于被按摩的部位上。以腕部连同前臂,作缓和而有节奏的环形抚摩活动的手法为摩法。具有和中理气,消积导滞,调节肠胃蠕动,活血散瘀和镇静、解痉、止痛等作用。刺激轻柔缓和舒适,常用于按摩的开始,以减轻疼痛或不适;常配合揉法、推法、按法等手法,治疗脘腹胀痛,消化不良,痛经等病症。

(一) 方法与步骤

1.用示指、中、环指指面或手掌面省力,附着于被按摩的部位。

2.肘关节要微屈,腕关节要放松,指掌关节自然伸直,轻轻放在体表上;腕部要连同前臂在皮肤上作缓和协调的环旋移动。

(二)动作要领

1.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均匀往返的连贯操作。

2.每分钟频率约为120次。

3.用力不可太重 。 用手掌或手的尺侧面等拍击体表的手法为拍击法。常用的有拍打法、叩击法和切击法3种手法。均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舒展肌筋,消除疲劳和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作用。多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肥厚处。缓缓的拍打和叩击,常用于运动后加速消除疲劳;用力较大,频率较快,持续时间短的切击。,常用于运动前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单指或多指的叩击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一)方法与步骤

1.拍打时,两手半握拳或五指并拢,拇指伸直,其余四指的掌指关节屈曲成空心掌,掌心向下。叩击时,两手握空拳,尺侧面向下。也可用5个手指或3个手指或一个手指指端叩打在一定的部位上。切击时,两手的手指伸直,五指并拢,尺侧面向下。

2. 两手有节奏地进行上下交替拍打。

(二) 动作要领

1.拍打时,肩、肘、腕要放松,以手腕发力,着力轻巧而有弹性,动作要协调灵活,频率要均匀。

2.叩击和切击时,以肘为支点进行发力。叩击时肩、肘、腕要放松;切击时肩、肘、腕较为紧张,力达组织深部。动作要协调、连续、灵活。 分肢体抖动法和肌肉抖动法两种。肢体抖动法时,用双手或单手握住肢体远端,微用力作连续小幅度的上下快速抖动。肌肉抖动法时,用手轻轻抓住肌肉,进行短时间的左右快速抖动。具有疏筋通络、放松肌肉、滑润关节的作用。多用于肌肉肥厚的部位和四肢关节,常用于消除运动后肌肉疲劳,是一种按摩结束阶段的手法。

(一)方法与步骤

分肢体抖动法和肌肉抖动法两种。

1用肢体抖动法时,用双手或单手握住肢体远端,微用力作连续小幅度的快速抖动(上肢可做上下左右的抖动,下肢一般可做上下抖动)。

2用肌肉抖动法时,用手轻轻抓住肌肉,进行短时间的左右快速抖动。

(二)动作要领

动作要连续、均匀,频率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抖动的幅度要小,频率一般较快,用力不要过大。 用一手握住被按摩者关节远端肢体,另一手握住关节近端肢体,在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内作被动性运动的手法为运拉法。具有滑润关节,舒筋活血,防止或松解关节粘连,改善关节运动功能和纠正小关节处的微细解剖位置改变等作用。适用于四肢关节及颈腰部。常在按摩的后阶段使用,能增进关节的活动幅度和消除关节屈伸不利等疲劳性酸痛。

(一)方法与步骤

1按摩者一手握住关节远端肢体,另一手握关节近端肢体。

2在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内作被动性的运动。

3常用的有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的运拉法。

(1) 肩关节运拉法:按摩者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另一手按在肩部上方,然后使肩关节作外展、内收、旋内、旋外及环转运动,

(2)肘关节运拉法:按摩者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另一手轻轻托住肘后,然后使肘关节屈伸及旋转运动。

(3)腕关节运拉法:按摩者一手握住腕关节上方,另一手握住手掌中部,然后使腕关节作屈伸、内收、外展及旋转运动。

(4)髋关节运拉法:被按摩者取仰卧位,髋、膝屈曲。按摩者一手握住小腿下部,另一手扶住膝部上方,然后作髋关节的屈、伸、外展、内收和环转运动。

(5) 膝关节运拉法:被按摩者取仰卧位。按摩者—手握住踝部,另一手按于膝关节上,然后使膝关节作屈伸与旋内旋外等运动。

(6) 踝关节运拉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按摩者—手握住小腿下部或托住跟部,另—手握住前足掌,然后作踝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及旋转运动。

(二)动作要领

1运拉时动作要缓和,用力要稳;动作幅度要在生理活动范围内做到由小到大。

2作环转运动时,可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 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他四指指面着力,作相对用力,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进行有节律的提拿揉捏为拿法。具有疏通经络,解表发汗,镇静止痛,开窍提神,缓解痉挛等作用。主要用于颈项、肩背及四肢部。临床上常拿风池等穴位及颈项两侧部位,治疗外感头痛;也用于运动过程中振奋精神,是穴位按摩的常用手法。

(一)方法与步骤

1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示、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他四指指面着力。

2作相对用力,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进行有节律的提拿。

(二)动作要领

1操作时肩臂要放松,腕要灵活,以腕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为主,用指面相对用力提拿。

2用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

3拿法刺激强度较大,拿捏持续时间宜短,次数宜少,拿后应配合使用轻揉法,以缓解强刺激引起的不适。 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附着于一定部位上。通过腕关节伸屈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持续不断地作用于被按摩的部位上,此为滚法。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缓解肌肉痉挛,增强肌肉的活动能力和韧带的柔韧性,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本法压力较大、接触面积较广,适用于肩背部、腰骶部及四肢部等肌肉较肥厚的部位,常用于治疗运动损伤及消除肌肉疲劳。

(一) 方法与步骤

1用手指背侧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于皮肤上。

2通过腕关节伸屈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持续不断地作用于被按摩的部位上。

(二)动作要领

1肩臂和手腕要放松,肘关节微屈约120°,即腕关节屈曲、前臂旋后时向外滚动约80°,腕关节伸展,前臂旋前时向内滚动约40°。

2着力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一般滚动的频率每分钟约140次。 拇指屈曲,用指甲(也可用硬币、匙等代替)在病变部位作单方向的匀速刮动的手法为刮法。松解粘连,消散瘀结,改善病变部位的营养代谢和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常用于治疗髌骨张腱末端病。

(一)方法与步骤

1拇指屈曲,用指甲(可用硬币、匙等代替)着力于病变部位上。

2拇指端屈曲作单方向的匀速刮动。

(二)动作要领

1刮动时用力要均匀。

2刮时可蘸些水,切勿损伤皮肤。 用拇指指端或指甲缘着力,选取一定的部位或穴位,用持续或间断的力垂直向下按压的手法为掐法。具有消肿,防止粘连及开窍醒脑,提神解痉,行气通络的作用,适用于消除局部肿胀。常用于急救,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拇指指端着力,选取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

2用持续或间断的力垂直向下按压。

(二)动作要领

1用于局部消肿时,必须从肿胀部位的远心端开始,以轻巧而密集地手法向下切压皮肤,依次向近心端移动,移动的速度宜缓慢,用力不可过大。

2用于点掐穴位时,要手握空拳,拇指伸直,紧贴示指桡侧缘,用拇指指端或指甲(以指代针)着力于穴位上,用力逐渐加重,以引起“得气”为度,掐后轻揉局部以缓解不适感。

3用于急救时,手法宜重、快,但要防止指甲刺破皮肤。 用拇指与示、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他四指指腹将肌肉或肌腱速提速放的手法为弹筋法。具有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解痉止痛,对局部神经有强刺激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肌肉酸痛和肌肉痉挛等。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拇指与示、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指腹将肌肉或肌腱拿住。

2像木工弹墨线一样的形式,拿住肌肉速提速放。

(二)动作要领

1 用指腹着力,切勿用指端用力内掐。

2用力要由轻到重,刚中有柔,每处每次可提1~3下,然后使用轻揉法,以缓解因提弹而引起的不适感。 用双手的拇指指端陷压于一定部位上,适当用力作与韧带或肌纤维垂直方向来回拨动的手法为拨法。具有分离粘连,消肿散结,解痉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慢性损伤。拨与揉结合,即拨揉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一)方法与步骤

1用双手拇指或单拇指的指端陷压于一定部位上。

2适当用力作与韧带或肌纤维垂直方向的来回拨动。

(二)动作要领

操作时拇指端要深按于韧带或肌肉、肌腱的一侧,然后做与韧带和肌纤维成垂直方向的拨动,好象弹拨琴弦一样。也可沿筋内的一端依次向另一端移动弹拨,使局部有酸胀感,并能耐受为度。 用拇指指腹压迫伤部,顺着肌纤维,韧带或神经行走的方向缓慢移动,以顺理其筋的手法为理筋法。具有调和气血,顺筋归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拇指指腹压迫伤部。

2顺着肌纤维、韧带或神经行走的方向缓慢移动,以顺理其筋。

(二)动作要领

1操作时伤部应尽量放松,用一手拇指指腹固定伤部的健侧端,另一手拇指指腹沿着韧带、肌纤维和神经行走的方向向患端顺理,也可以从伤部的上端向下端顺理,反复数遍;

2用力必须均匀持续,指腹移动必须缓慢。 1用拇、食两指或拇、食、中三指提捏某一部位称为捏法。

2用力较轻,适用于浅表的肌肤组织。

3捏法应用于脊部称为“捏脊”。较常用于幼儿,可治疗消化不良。 1用双手向同一方向或相反方向用力,使关节伸展或旋转,称为扳法。

2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四肢关节功能障碍及脊椎关节小关节错缝等症。

3常有:颈椎扳法、腰椎扳法、肩关节扳法(内收、上举)。 1拉法属于牵拉、拔伸的方法,故也称为牵引法或拔伸法。

2本法较多应用于中医伤科的正骨方面。

3应用时动作要稳而持续,不可用一突发性的猛力;要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情,适当控制牵引拔伸的力量和方向。

4常有:颈椎拔伸法、肩关节拔伸法、腕关节拔伸法、指间关节拔伸法。

美容法详解:

按摩美容手法是通过手或手持器具,按照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有规律、有节奏地在体表进行操作,以达到美容目的。

手法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

(l)持久 是指任何手法都应按照动作要领,正确、切实地持续一定时间。不同手法要求的持续时间不同。如滚法,要求单手持续10分钟以上,而点法操作时则应持续1~2分钟。

(2)有力 手法大多数是通过力的作用来达到目的的。治疗的力是通过特定技巧、动作而发出的力。不同的疾病、不同的体质、不同年龄、不同部位所需求的力也不相同。如腰、臀部减肥时要求手法治疗力相应加大,面部皮肤美容养护时则应减小手法的治疗力。即使都是在腰、臀部施以减肥手法,由于肥胖程度的不同,手法的力度也要适当调整。同一患者施以减肥手法时,不同阶段手法治疗力也应有所不同。初起,治疗时用力要稍轻些,待适应后则应加大力度,而后期随着局部沉积脂肪量的变化,手法也相应有所改变。

(3)均匀 是指同一手法、同一部位在操作过程中,其速度、压力要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或达到预期的美容目的。如美发时用一指禅推法在头部操作,无论在头顶部、头侧部或后枕部,手法的力及速度均要保持一致,不能因部位的改及某些部位的操作不便,而改变压力或速度,影响疗效。

(4)柔和 是指手法在操作中应尽量减少对皮肤或其他组织的不必要刺激。面部皮肤的美容养护对手法柔和程度要求甚高,而其他部位的美容也应在无痛或基本无痛的情况下操作。但某些部位、穴位及某些特殊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疼痛则为正常,而这些疼痛大多可以忍受。手法操作完毕后,疼痛也立即消失。如捏脊法、点按穴位及腹部减肥法中的拿法等。

在按摩美容手法操作过程中,对于不同部位和手法,要求“深透”的程度不一:面部皮肤娇嫩,皮下组织较薄,血运丰富,因此在面部按摩美容时“深透”程度不宜过大;而腰、臀、腹部按摩美形时“深透”程度则要相应加大。但无论使用哪种操作手法,在哪些部位操作,均应“轻而不浮”、“重而不滞”,使手法的力达到所要治疗、养护的组织,即“适达病所”。

某些人(尤其是女性美容者)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低下,按摩时皮肤可能出现青紫现象,尤其是腹、腰、臀部按摩减肥时更容易出现此种现象,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适当减轻手法的压力。

二、常用按摩美容手法

(-)振法

振法是以第5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点,用腕关节的伸屈和内外旋转,带动手法做往返的滚动。

〔操作要领〕操作时以手背尺侧近1/2处为附着点。腕关节摆动时力要均匀,外旋及内旋时均应用同样大小的力,频率120~160次/分。操作时不可在表皮拖动、碾动。

如以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为着力点,腕部作往返均匀摆动的方法称为“振法”。

〔作用与应用〕舒筋活血,温经通络,散寒止痛。可增强肌肉的活动能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在按摩美容中振法可用于腰、臀、大腿等脂肪沉积部位,还可用于因肥胖而引起的膝关节疼痛及颈部美容等。

(二)摩法

摩法是用指腹或全掌贴附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做有节律的环转运动。可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

〔操作要领〕 指摩法是用指腹(多为 2~4指)贴附一定的部位或穴位,做有节律的运动。操作时要求肘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动掌指做环转运动。

掌摩法是用全掌贴附一定的部位,通过连动前臂、腕关节做环旋运动。摩动时手指自然伸直。动作应缓和而协调,频率为100~120次/分。

〔作用与应用〕温经散寒,和中理气,消积导滞,调节胃肠蠕动等。摩法是按摩减肥常用手法,多用于腹部操作。

(三)捏法

捏法是用手指夹挤治疗养护部位。可分为三指捏、五指捏及捏脊。

〔操作要领〕①三指捏法是用拇指与食、中二指指腹相对用力挤压某一部位;②五指捏法是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挤压某一部位。挤压时用力要均匀、和缓而有节律性。临床上可根据不同部位选用三指捏法或五指捏法,也可双手同时使用。③捏脊法是在长强至大椎一条直线上捏挤操作的专用手法。可拇指在后,食、中二指在前,从长强穴起,用三指捏起皮肤,双手交替滚推捻动向前操作,直至大椎穴上。亦可食指屈曲在后,拇指在前,用食指桡带及拇指从长强穴起,捏起皮肤双手交替滚推捻动向前操作,直至大椎前。捻动的过程中可捏三下提一下局部皮肤,以增强疗效。

〔作用与应用〕 捏法可舒筋通络,活血祛瘀,行气导滞。适用于颈、背、腰、臀、腹及四肢等美形。捏脊法可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捏脊法用途广泛,是按摩美容、美形的常用手法之一,也是人体保健及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手法。

(四)揉法

揉法是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手指罗纹面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缓和的回旋

揉动的方法。

揉法可分为带动皮肤揉法及不带动皮肤揉法。

〔操作要领〕带动皮肤揉法多在点法、按法的基础上,用指腹(拇指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掌根或大鱼际,贴附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带动皮肤作局部按揉,以增强点、按法的疗效,临床称为按揉法。操作时必须吸定在所需治疗或养护的部位及穴位。

不带动皮肤揉法是用拇指末节桡侧缴或大鱼际贴附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关节放松并摆动,带动大鱼际或拇指末节桡侧缘,在局部做轻柔和缓的摆动,手法向下的压力要轻,动作要谐调而有节律性,操作时不可带动皮肤,手法频率为120次/分。操作中移动要慢,揉动要快。

〔作用与应用〕舒筋通络,开通闭塞,活血祛瘀,消积导滞,增强皮肤活力等。其中带动皮肤揉法与点按法复合应用于局部,可放松肌肉、活血祛瘀等。此外还可在穴位上应用。不带动皮肤的揉法及一种轻刺激手法,多应用在头面部,可使面部紧张的肌肉放松,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是面部美容的主要手法。

(五)按法

按法是用单掌、双掌、双掌重叠,在一定部位逐渐用力深压。临床上常与带动皮肤揉法合用。

〔操作要领〕操作时要紧贴体表,用力方向应与体表垂直,由轻至重,不可用暴力猛压,以防意外。在与揉法配合使用时,以小幅度缓慢按揉为宜,揉动时向下按压的力不要减弱,以免影响按法的效果。

〔作用与应用〕疏通筋脉,活血祛瘀,放松肌肉等,适用于背、腰、臀、下肢等脂肪沉积部位的减肥。

(六)点法

点法分拇指点、屈指点及肘尖点三种。与按法手法相似,故亦有将点法称为指按法者。

〔操作要领〕①拇指点是用拇指端或指腹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②屈指点是用拇指指间关节或食指第一指间关节屈曲后的突起部位,点压一定部位或穴位。③肘尖点是在肘关节屈曲位,用突起的尺骨鹰嘴部点按一定部位或穴位。肘尖点法多用于肌肉丰厚部,如腰、臀部等。

〔作用与应用〕具有通经活血,理气解郁,调整脏腑功能等作用。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是按摩美容常用手法之一。由于本法刺激性较强,操作时应根据不同部位,不同体质酌情用力。

(七)拿法

拿法分三指拿法、五指拿法及辗转拿法。三指拿法是以拇指与食、中二指相对,五指拿法是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捏某一部位,逐渐由轻至重用力。辗转拿法是在三、五指拿法的基础上加入左右旋转的力来完成的。

〔操作要领〕用手指指腹相对挤压(三指或五指)用力提捏,操作时动作要连贯,和缓而有节律,不可用指尖着力,更不可突然用力提捏。辗转拿法在左右旋转时应保持向上提捏的力量,旋转角度不可过大,以免辗挤局部皮肤损伤。

〔作用与应用〕舒筋通络,活血散寒。可用于颈、肩、下肢、腰、腹等部,可通过提捏、旋转作用于脂肪沉积部。拿法是减肥美形中主要手法之一。

(八)推法

推法是用指腹或手掌,在一定部位进行单方向直线推动。

〔操作要领〕指推法是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腹着力,紧贴体表,在保持一定向下压力的同时,沿操作部位缓慢地单方向直线推动。也可用单或双掌依上法操作,临床称为掌推法。

〔作用与应用〕理气活血,通经祛瘀。指推法多适用于头面颈部,操作时宜轻柔。掌推法适用于腹、背、腰、臀及四肢,操作时可适当加大力度。推法为美容、美发及美形的常用手法之一。

(九)击法

击法是用指尖、手掌尺侧(小鱼际)、拳背等部位叩打体表的方法。在按摩美容中常用的有指尖击法及小鱼际击法。

〔操作要领〕①指尖击法在操作时,手指微屈,以指尖(不可用指甲尖)击打体表。击打时以放松的腕关节做快速的伸屈抖动,以指尖接触体表,速起速落,如雨点般,有节奏地下落。②小鱼际击法在操作时,手指自然伸直并放松,腕关节稍背伸,以单或双手小鱼际为着力点击打体表。做击法时动作要快速,用力要均匀。鱼际击法在使用过程中,因手指放松,相互碰撞,可出现响声,但有时也可无响声。只要按操作要领做,有无声响均不影响疗效。③拳背击法为手握空拳,腕关节伸直,肘关节做主动伸屈,以拳背击打体表。

〔作用与应用〕舒筋活络,理气和血。指尖击法多用于头面部美容、美发。小鱼际击法多用于腰、臀、下肢等部位的减肥美形。腰臀部脂肪较厚者亦可用拳背击法操作。

(十)拍法

拍法是用虚掌拍打体表的方法。

〔操作要领〕拍法操作时,五指自然并拢微屈,腕关节放松,平稳而有节奏地在一定部位拍打。拍打时要求虚掌的所有着力部位同时起落,拍后立即抬起,切忌五指伸直拍打。

〔作用与应用〕舒筋活络,活血理气。适用肩背、腰、臀及下肢等部位。拍法为减肥美形常用手法。

(十一)一指禅推法

一指禅推法是用拇指的罗纹面或偏峰,吸定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前臂做横向摆动,带动腕关节及拇指的摆动在体表操作的方法。

〔操作要领〕操作时要沉肩、垂肘、悬腕,腕关节放松,腕关节稍高于肘关节,二至五指半握拳,拇指指间关节依附于食指桡侧,在腕关节高于肘关节的情况下(以利摆动操作),做前臂的横向摆动。也可以在拇指罗纹面或偏峰吸定操作部位后,拇指不依附食指桡侧,在腕关节摆动的同时拇指指间关节做伸屈运动。手法频率为120~160次/分。此外本法在操作时也可以拇指指尖为吸定点进行操作。但为避免指尖碰损面部皮肤,面部美容时一般不应使用本法。

〔作用与应用〕调和营卫,舒筋活血,健脾和胃。本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及头面部,是头、面、颈等部美容、美发、美形常用手法之一。可与点按法配合应用于全身各部穴位。

(十二)振法

振法是手掌或手指着力于体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连续不断的迅速振动,使被治疗

部位产生振动感的手法。又称振荡法、颤法等。

〔操作要领〕操作时用掌或指着力于一定部位。前臂及手部停止不动.其肌肉有节奏地收缩,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操作部位。操作时腕关节应放松,较缓和地发力,禁止强力收

〔作用与应用〕消食导滞,调节胃肠功能,和中理气,活血通络。指振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及面部美容。掌振法为腹部减肥的常用手法之一。搓法是用双手掌面,相对用力地挟住肢体,快速搓动的方法。

〔操作要领〕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对称,并做上下往返的移动。搓动时不可用手掌在肢体表皮摩擦,而应带动皮肤甚或较深组织,才能达到搓法的治疗效果。

〔作用与应用〕舒筋通络,活血祛瘀。适用于腰背及四肢部减肥,尤以下肢应用较多。

(十四)擦法擦法是用全掌、大鱼际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做直线往返擦动。

〔操作要领〕掌擦法操作时手指伸直,全掌着力在体表往返擦动。大鱼际离法操作时,手掌尺侧稍抬起,以大鱼际着力在体表往返擦动。小鱼际擦法操作时手掌桡侧稍抬起,以小鱼际或手掌尺侧着力,在体表往返擦动。擦动时要求手掌向下的压力要小,而擦动幅度要大。频率为120次/分。本法使用时应暴露操作部位皮肤。并可涂以润滑剂,以免擦破皮肤。

〔作用与应用〕温通经络,活血祛瘀。适用于背、腰、臀、腹及四肢部,为以上部位减肥治疗的常用手法。擦动时多以热透为度。

(十五)抹法抹法是用双手拇指罗纹面紧贴皮肤,做上下、左右或弧形曲线往返推动的方法。

〔操作要领〕本法实为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和合推法的综合动作。其不同点是在治疗部位上,可任意往返移动。操作时要求用力均匀,动作缓和,着力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作用与应用〕清醒头目,开窍镇静,疏通气血。适用于头面及颈项部,为头面及颈项部按摩美容的常用手法。同时也是治疗头晕、头痛、项强、失眠等病的常用手法。

(十六)运法

运法是用拇指或中指指端轻柔地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推动的方法。

〔操作要领〕本法宜轻不直重,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肌肉组织,频率一般为80~120次/分。但用于美容按摩时,要求频率要适当加快。

〔作用与应用〕调和气血,润肤消皱。适用于面、手及足部皮肤,为该部位皮肤美容的常用手法。

(十七)拨法

拨法是用手指按于穴位上或一定部位上,适当用力下压至病人有酸胀感时,再做与肌纤维成垂直方向的来回拨动。此法也称为弹拨法、拨络法、抻法、指拨法等。

〔操作要领〕多用一手操作,以拇指侧面、食指或中指端嵌入肌肉和肌腱缝中,适当用力拨动。每处拨动3~5次为宜。

〔作用与应用〕本法具有解痉止痛,松解软组织粘连的作用。临床也可在指下有“筋强”感时施用,本法多用于肩周炎、背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十八)扳法

扳法是用双手将肢体向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扳动。

〔操作要领〕操作者应沉肩垂肘,两手用力要和缓、平稳、协调、准确,扳动时不可施用暴力。扳动的幅度要在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内,并结合病变关节的活动度而定,一般应由小 到大,循序渐进,不得强求。

因施术部位不同,其具体操作方法及要点亦各异,以下为几种常用的扳法。

1.颈部板法

(1)斜扳法 取坐位。令患者颈部略前屈,医者一手扶住枕后部,一手托住下颌部,令头向一侧旋转至最大限度时,两手同时用力向相反方向扳动。

(2)旋转定位扳法 取坐位。令患者颈部前屈,医者用肘部托住患者下颌部,另一手拇指按在某一颈椎棘突旁,余四指按于肩部,先向上牵引颈部,然后在保持牵引状态下使头向一带被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用力扳动。

2.肩部扳法

(1)前上举扳法 患者取坐位。医者半蹲站于患者前侧,将患者手搭于医者肩部,使其肘部搁在医者上臂部,医者两手抱住患者肩部,然后慢慢站起来,再将患肢向上抬起。

(2)后弯扳法 患者取坐位。令患者将手弯向背后,手掌向后,医者一手按在患者肩部,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向后上方扳动。

(3)旋内旋外扳法 患者取坐位,上肢自然放松,医者一手按在患者的肩部,另一手握住患者前臂的下方,反复作旋内旋外扳动。

3.肘部扳法

医者一手握住患者肘关节,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反复作屈伸扳动。

4.腕部扳法

(1)屈伸扳法 医者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另一手握住患者手指端,反复作屈伸扳动。

(2)内收外展扳法 医者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另一手握住患者手掌,作内收外展板动。

5胸部扳法

患者取坐位,其双手交叉置于项部。医者两手托住两肘部,并用一侧膝部顶住患者背部,嘱患者自行俯仰并配合深呼吸,作扩胸牵引板动。

6.腰部扳法

(1)斜扳法 患者面向医者侧卧位,在上面的下肢屈膝屈髓,另一下肢伸直。医者一手扶住患者肩前部,另一手扶住臀部,两手同时作相反方向用力扳动,使腰部旋转。此时常可听到“喀喀”响声。

(2)后伸扳法(亦称扳腿推腰板法)患者俯卧位。医者一手按住腰部,一手置于双下肢膝部或一侧下肢膝部,将其向上托起,双手同时向相反方向扳动。

(3)扳肩推腰扳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一手按住腰部,一手置于对侧肩部下面,双手同时向相反方向扳动。

以上三种板法,称为“腰部三扳法”。

7.髋部扳法

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医者一手按住股骨粗隆部,一手握住小腿,做髋关节内收、外展的扳动。

8 膝部扳法

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一手握住膝关节上方,一手握住小腿,做膝关节内收、外展及过伸的

扳动。

9.踝部扳法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一手握住踝部,一手握住足背部,做踝关节屈伸及内、外翻的扳动。

〔作用与应用〕扳法具有滑利关节,整复错缝或脱位,松解黏连,矫正畸形等作用。应用时常和其他手法配合使用,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对年老体弱、久病体虚者慎用本法,对患有关节或脊柱骨性病变、发育不良、强直或僵硬、严重畸形者禁用本法。总之,本法属被动活动关节的一类手法,应用时一定要诊断明确,审慎选用。

(十九)拔伸法

拔伸法是牵拉肢体或关节的一种手法。

〔操作要领〕操作者应沉肩垂肘,用力要持久、稳实、均匀。拔伸时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两手配合默契,用力由轻到重,适可而止,切忌粗暴。

1.颈部拔伸法

患者正坐。医者站在患者背后,用手拇指顶在枕骨后方(风池穴上方),掌根托住两侧下颌关节的下方,并用两前臂压住患者两肩,用力向上拔伸。

2 肩部拔伸法

患者坐于低凳上,上肢放松。医者双手握住一侧腕部,慢慢向上牵拉,用力要稳,动作要和缓。

3.腕部拔伸法

患者坐位,身体略向后仰。医者双手握住患者的手逐渐用力向外牵拉。

4.指部拔伸法

患者坐位或卧位。医者一手握住腕部,另一手捏住一指端,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拔伸。

5.腰部拔伸法

患者俯卧位,用两手拉住床头,或令助手固定患者两腋,医者两手分别握住患者两踝部,向下用力拔伸(亦可令助手同时向上牵拉)。

6.踝部拔伸法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医者一手托住其足跟部,一手握住足背部,双手同时用力向远端拔伸。

〔作用与应用 拔伸法具有整复错缝、脱位及纠正畸形的作用。本法以四肢部和脊柱部最适用。常用于保健按摩,以保持各关节正常功能活动,同时亦用于治疗脱位、骨折及伤筋等病。

(二十)摇法

摇法是用一手握住(或扶住)关节近端的肢体,另一手握住关节远端的肢体,作缓和回旋的转动方法。

〔操作要领〕摇动动作要缓和,用力要稳,摇动方向幅度须在生理许可范围内进行,由小到大,由轻而重,自慢至快。操作时如在适当拔伸牵引的基础下摇动,效果更好。

因施术部位不同,其具体操作方法及要点亦各异,以下为几种常用的摇法。

1.颈部摇法

病人坐位,颈部放松。医者站于侧方,一手扶后枕部,另一手扶托下颌;或医者站于病人背后,用双手端扶头部的两侧。在拔伸牵引颈部的同时,让患者配合做颈部回旋摇动。

2.肩部摇法

病人坐位,肩部放松。医者一手扶肩部,另一手握持上肢远端(肱骨下端或前臂下端),在拔伸牵引肩部的同时,做肩关节环转摇动。

3.腰部摇法

病人坐位,腰部放松。医者在病人背后,双手自病人腋下穿过抱扶在其胸前,医者之才贴患者之背,拢住胸背,在稍上提拉的同时,医者用自己腰部环转摇动带动病人腰部的摇动。

4.髋关节摇法

病人仰卧位,置髓、膝关节屈曲90度位,医者站于病人侧方,一手扶病人膝,另一手握小 腿远端,双手协同使病人髋关节作环转摇动。

5 踝关节摇法

病人仰卧,下肢自然伸直。医者坐于病人足底带,面对足底,用一手托病人足跟,另一手握持足跗部,做踝关节的环转摇动。

6.腕关节摇法

病人坐位,手背朝上,腕关节自然伸直,医者一手持病人前臂下端,另一手握持手指,在拉伸牵引腕关节的同时,做环转摇动。

〔作用与应用〕 活血化瘀,理筋复位,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本法适用于全身各关节部位,是保持各关节正常功能活动的常用保健手法之一。同时亦用于治疗因粘连引起的关节活动障碍。对损伤性疾病,尤其伤筋后引起的关节肿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http://wwwbaiducom/swd=%C8%E7%BA%CE%C8%C3%D7%D4%BC%BA%B1%E4%B5%C3%C6%AF%C1%C1&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1

不管是运动爱好者,还是减肥人群,也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孩子,几乎我们人人这辈子都逃不过一种损伤,那就是脚踝扭伤。作为运动医学科和骨科的医生,踝关节扭伤的咨询在两个科的门诊都是前五名。在和扭伤患者反复的交流中我发现,很多病人缺乏基本的软组织损伤处理概念,不仅不能正确的应对扭伤后肿胀疼痛的脚踝,还常常做出错误的举动,加重损伤。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脚踝扭伤后的自我处理原则,学完人人都可以正确处理。

本文题纲:

01 脚踝扭伤后何时应该看医生?

02 踝关节扭伤后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减少损伤,加速康复?

03 踝关节扭伤的处理原则最新的理念是什么?

04 崴脚后,除了这些应该做的,还有哪些是禁止做的?

05 为什么踝关节没有骨折,但是过了两三月还是没有好?

脚踝扭伤后该如何看医生?

脚踝扭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的意外损伤,很多人扭伤后不以为然,也有很多人扭伤后不知所措。那么,我们的脚踝扭伤后是否需要看医生呢?

说实话,作为骨科医生,我是建议大家在扭伤后都应该去医生那里看看,让医生帮你判断一下伤情,指导一下处理方法。但是限于现实中的各种因素,很多时候大家不可能崴个脚就往医院跑,也不一定能遇到和你有缘分的好医生,所以教大家一些简单的原则,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这个后面会详细说,但是在说这些之前,我必须严肃的提醒大家,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必须要去看医生,而不能再继续忍痛尝试走路。

①畸形。踝关节看上去已经和正常形态不一样了(肿胀不算),这种情况高度提示骨折。

②有明显压痛,并且按压时能感觉到有骨擦音,就是感觉里面有碎骨头摩擦的声音。

③有骨头从皮肉中刺出来

④踝关节扭伤后立即出现非常严重的肿胀,疼痛剧烈。

⑤踝关节扭伤后肿胀很厉害,当晚或者第二天在周围皮肤出现了大量的瘀青瘀斑。

⑥扭伤已经过去三四天了,仍然持续疼痛、严重肿胀,没法步行,没有缓解迹象。

⑦以前脚踝扭伤过,但是已经过了两三个月了,还是疼痛、肿胀。

⑧很久以前扭伤过脚踝,之后便变得非常容易崴脚,反复崴脚。

当出现这些情况时,高度怀疑存在骨折、脱位或者韧带断裂,应该到医院拍摄X片或者核磁共振。应该提醒的是,X片只能看到骨头,正常并不代表万事大吉。而想看韧带的伤情,需要有经验的运动医学医生或关节外科医生手查体,加上核磁共振,共同判断。

02 踝关节扭伤后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减少损伤,加速康复?

踝关节扭伤后,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个处理原则,简单易记,就是RICE原则。

RICE在这里不是大米的意思,而是R-I-C-E四个字母的缩写。

R——Rest 休息

扭伤后除非非常伤的非常轻微,没什么疼痛感,否则应该立即休息,不要在继续运动或者患脚负重走路等,否则可能会二次损伤加重伤情。

I——Ice 冰敷

现在很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扭伤之后应该冷敷、冰敷,仍然会在伤后选择用热毛巾热敷、用热水泡脚等,这样会让损伤处正在出血的小血管扩张,出更多的血,渗出更多的组织液,从而肿胀越来越明显。

不仅不能热敷,也不能用红花油、正骨水、活络油、云南白药白瓶等活血药物,原理也是同上,就是因为损伤后软组织血管网被破坏,出血、渗液,血液包含着炎症因子等渗到组织中,诱发炎症反应,产生更多的渗液,进一步加重红肿热痛。这时候如果我们再去活血,那就是火上浇油。

正确的做法就是用冰敷,遇冷后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出血、减轻肿胀,二是低温可以让伤处周围麻木,从而发挥镇痛作用。

那么细节一点,伤后前2-3天应该冰敷,禁止热敷,不用活血药物,冰敷用冰水袋、冰渣子、冰糕、冰块均可,每次15-20分钟,每2-3小时一次甚至每小时一次均可,注意不要冻伤就行。

C——Compression 加压包扎

扭伤后冰敷的止血效果还不是最好的,因为冰敷10分钟也仅能降低皮肤下2-3cm深度的软组织温度,仅有一定程度上的收缩血管止血的效果,真正止血高效的是加压包扎。

希望我们的家庭中应该备上2卷医用弹力绷带,有肢体扭伤了,可以缠绕肢体,对伤处施加一定的压力,一来止血,二来让组织间隙不能容纳更多的组织液,对于防止肿胀等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E——Elevation 抬高患肢

可以将受伤的脚垫高,一定要高过此刻心脏的平面,这样有助于静脉回流,从而利于消肿。

休息、冰敷、加压、抬高,这就是简单实用的RICE原则,你记住了吗?

03 踝关节扭伤的处理原则最新的理念是什么?

虽然RICE原则简单易操作,但是它毕竟是早在1978年就提出的软组组损伤处理原则了,听过了50年的发展,当然会有一些新的理念更新。我就来简单介绍下。

1978年提出了经典的RCIE原则之后,成为了运动损伤现场处理的黄金定律。

之后在90年代又更新提出了 PRICE原则,也就是在RICE原则之前,强调P——Protection 保护。也就是在受伤之后不应该在继续进行运动,借助工具或者队友来避免伤肢负重。

到了2011年,这一理念又经历了一次更新,开始强调POLICE原则:也就是不再片片面的强调Rest休息,取而代之的是OL——Optimal Loading最佳负荷,因为医生们发现,由于伤后几周的无针对性的休息,导致了患者伤肢的肌肉萎缩,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的挛缩僵硬,影响了患者的功能康复。而强调最佳负荷,实际上就是指导患者要在伤肢开始恢复后,无痛状态下可以进行伤处临近关节的锻炼,甚至是受伤关节的非负重锻炼。这对减少肌肉萎缩,早期恢复关节功能等非常重要。落实到踝关节扭伤上,因为崴脚都是脚踝往两侧扭伤,所以屈伸如果不痛,可以做踝关节的屈伸,也就是踝泵。

如果慢走疼痛不明显,可以少量的步行,但是应该注意穿高帮保护性的鞋子或护具。

再往后到了2014年,在POLICE原则的基础上又增加为Police MM (从男警察变成了警察MM)

第一个M:Modalities 物理治疗,开始强调物理治疗的重要性,这里的物理治疗指的是超声导入、超短波等,不是按摩!不是推拿!

第二个M:Medications 药物治疗 ,开始强调早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也就是消炎止痛药物(不是头孢、青霉素等抗生素),例如布洛芬、依托考昔等,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减少炎症渗出,从而加速康复进度。

时至今日,最近的理念就是Police MM原则,也就是扭伤后,保护—早期功能康复—冰敷—加压—抬高—理疗辅助—早期用药

04 崴脚后,除了这些应该做的,还有哪些是禁止做的?

光说应该做的还不行,我们还必须要知道那几件事是严禁做的,这就一定要提到HARM禁忌

HARM的翻译是有害的,刚刚好,其实这也是四个词的缩写,

H——Heat 热敷/活血药

A——Alcohol 酒精擦涂/饮酒——因为也会活血

R——Run 继续跑动运动

M——Massage 按摩推拿——这是很多人的误区,觉得伤了就得按摩按摩,殊不知,你不是在放松,而是在加重损伤。

05 为什么踝关节没有骨折,但是过了两三月还是没有好?

很多人脚踝扭伤后最担心的是骨折,其实,还有可能比骨折更可怕的事情,那就是韧带断裂。

骨头因为血供丰富,即使骨折了,只要对关节面影响不大,不至于有严重的后遗症,但是韧带断裂往往容易被忽视,造成后遗症状。

当我们崴脚后,不少人知道到医院去拍个X片,排除下骨折,但是并不是X片看骨头没事就万事大吉了,因为X片只能看到骨骼,看不到韧带。而踝关节扭伤更多的时候是韧带的损伤,撕裂甚至断裂。

很多人扭伤后认为没有骨折就是小问题,即使再肿再有瘀血都不管了,其实很多扭伤时都会存在韧带的撕裂或者断裂。

建议运动要求高的人扭伤后拍核磁共振,明确韧带的伤情,如果有撕裂,断裂,则至少需要打石膏,有的还需要手术。

具体关于韧带损伤的治疗选择、运动康复等专题,咱们以后单独开篇详细谈,本文就运动损伤、踝扭伤的早期个人处理原则给大家进行的科普,不知道有没有收获和帮助。

脚踝僵硬需要每天坚持锻炼,想要加强踝关节的锻炼主要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踝关节的力量,二是提高踝关节的柔韧性,三是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

1,提踵练习:

提踵动作就是抬起后脚跟,它是瘦小腿的主要手段,另外在提踵运动后要做适当的拉筋运动才能起到瘦小腿的功效,其方法有站立、坐姿、和骑人三种。各种提踵动作因站法不同,所锻炼的部位也有所差异。脚尖向内扣站法侧重于锻炼腓肠肌的内侧头,而普通练法内外侧都能练到。

2,屈膝坐压:

身体侧卧,双膝并拢,双腿弯曲,靠近地面的手,扶着膝盖维持稳定,另一只手放于头后;通过收缩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将身体慢慢抬起;达到最大位置,稍作停留在慢慢放下。

3,后屈体:

两手抱头跪立,向后倒体至两肘两膝触地。臀压在双踝上。站立体前屈,经两手体后撑地成坐撑。体会重心后移、撑手、坐地技术。要求动作连贯。可加助力体会。在斜坡上,由高向低做后滚翻。体会推撑用力和翻转后的动作,要求直腿、髋角小、推手及时充分。

4,俯撑伸展踝

直臂俯撑。两臂屈肘,上体后移。随之挺胸向前移至直臂俯撑及两踝正面撑地伸踝。提踵走、脚跟走和脚外侧着地走。

资料来源:新华网--春天露脚踝坏处真不少

足踝扭伤不容易康复,有一部分原因是归结于踝关节周边的软组织比较少,恢复起来相对来讲要慢,但还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人的问题。

因为有 很多人根本不拿足踝扭伤当回事儿 ,扭伤之后拍片子骨头没有什么问题就开始自由活动了,在 本来应该休养的时候,反而进行了大量的运动, 之后两个月到三个月的时间,开始出现踝关节的不适以及疼痛的症状,此时再想恢复就很难了,因为错过了扭伤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很多人觉得踝关节扭伤不爱好。

就在昨天出门诊的时候,还看了一个踝关节扭伤的女士,伤后半年仍然不好,仍然会有关节的肿胀,问她受伤以后休息了多久?她的回答是:“ 根本也没有休息几天,脚踝不太疼了,我就开始继续打网球游泳了,两个月以后开始脚踝明显的疼痛,怎么修养也不好了! ”

踝关节扭伤常见的原因

在 运动人群 当中踝关节扭伤的几率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像打篮球这一类竞技性的运动,在冲撞的过程当中以及身体快速扭转的时候,非常容易导致踝关节的扭伤。

另外踝关节扭伤在 女性人群 当中非常的常见,由于穿高跟鞋会影响人身体的稳定性,非常容易扭伤踝关节。

另外的原因常见于外伤。

踝关节扭伤后的自我判断很重要

当踝关节扭伤以后,建议暂时先不要行走,可以观察一下自己踝关节的 活动是否会有剧烈的疼痛, 仔细观察自己的踝关节是否会明显的 出现畸形? 如果不明确是否存在畸形,可以 双踝关节 对比,如果有明显的形态的改变,那么很可能存在骨折。如果 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都会诱发剧烈的疼痛 ,甚至有的人可能会听到踝关节的 骨摩擦 的声音,那么就确定您存在了踝关节的骨折,那么此时应该及时求助去医院治疗。

扭伤后尚能行走,疼痛不重,次日出现皮下瘀血的朋友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扭伤以后 没有出现明显的关节畸形,疼痛尚能忍受, 还能坚持步行回家的朋友们,建议在家中按照以下的方案处理自己的踝关节扭伤。

第一,休息。 无论您的踝关节次日是否会出现疼痛的加重, 休息都是第一位的 。因为很多踝关节扭伤,虽然当时并没有特别的疼痛,但是往往在次日会出现明显的踝关节周边的 皮下淤血以及肿胀 ,这是因为在踝关节扭伤的过程当中出现了韧带的撕裂,大家看下面的gIf就会明白这个道理。只有良好的休息才能给予踝关节周边韧带撕裂,重新愈合生长的机会。如果过早的运动,虽然当时并不会有很明显的疼痛加重,但是 韧带的损伤是客观存在的, 很有可能在损伤以后,1~2个月的时间就会出现踝关节明显的疼痛。有人会说我踝关节扭伤很多次了,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大夫您就是在吓唬人, 但是那是针对您自己的经验,在我们临床工作当中遇到了太多这种扭伤当时没有问题之后开始出现症状的患者,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慨,对于 踝关节扭伤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

第二,要冰敷,冰敷很关键 。当踝关节周边的软组织以及韧带受到了扭伤,出现了 撕裂,就会有出血、会导致水肿、并伴有炎症的形成 。此时在受伤的72小时内冰敷可以非常好的控制这种出血,减轻局部的肿胀,帮助抑制炎症的形成,减轻患者的痛苦。

衣服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冰袋,建议冰敷一定要采取 冰水混合物,也就是说要有冰有水 ,一次冰敷的时间在15~20分钟左右即可,急性期的24小时内,建议每间隔1~2小时冰敷一次,25~72小时这一段时间内,根据肿胀的情况决定冰敷的次数肿胀比较重,就多敷几次,肿胀比较轻,可以保持在4~6次之间。

第三,加压包扎 。虽然目前在医学界对于踝关节扭伤以后冰敷是否有效的说法存在的争议,但是大家对于加压包扎的理解还是相同的,有的研究甚至证明,在踝关节扭伤当时给予良好的加压包扎,消肿的效果要比冰敷还要好。

大家可以在当地的药店,有 专门的弹力绷带,或者是自黏式绷带 ,适度的给予踝关节进行加压包扎可以很好的抑制扭伤以后形成的肿胀,帮助减轻疼痛。有人会说具体缠绷带多紧才能是最好呢,其实这个力度很简单, 就是您缠绕绷带以后能将您的小指放入到绷带与皮肤的间隙内就可以了 。然后绷带一定不要过紧,否则会影响损伤局部的血运。

第四,抬高下肢 。抬高下肢主要的作用也是为了帮助消除肿胀,减轻因为肿胀带来的疼痛。一般建议抬高的 高度在30度 左右即可。

以上这些措施就是对于踝关节扭伤保守治疗的大米原则,其英文的开头字母正好形成了大米的英文 RICE ,然而现在还有另外一种建议,那就是 PRICE 原则,多了一个P,而且放在了开头的位置,那就是保护(protection),一般是建议要患者使用 拐杖 或者是 支具 保护自己的踝关节。 谢医生对于这个保护的理解是:患者一定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扭伤后一定不要过早行动,导致将来出现后患,这是最关键的。这种保护自己的意识比支具和拐杖更有用。

在家治疗多久需要去医院检查呢?

如果您经过了以上的措施,进行了系统的保守治疗,三天症状越来越缓解,那么就可以继续按照这种方式来进行治疗。

如果 三天左右以后,踝关节的肿胀仍然没有明显的减轻疼痛反而呈现出加重的趋势, 那么建议您一定要到医院进行x光或者是核磁的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踝关节的其他损伤,比如 骨挫伤、严重的韧带撕裂 等。

对于这种情况的朋友们,进行系统的康复锻炼可能是最好的办法,所谓 亡羊补牢 ,既然已经 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那么我们只能通过系统的自我康复来帮助我们 恢复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加强踝关节周边肌肉的力量 ,来帮助我们减轻症状。以下是一些相对来讲比较简单易行的康复动作,如果 踝关节扭伤3~6个月 以后,踝关节仍然存在疼痛的朋友们,可以尝试进行这些康复动作的锻炼。

第一,踝关节活动度训练 。这个动作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做,只要有一定的空间即可以,建议每次踝关节做画圈运动30次左右即可,每天两组到三组。

第二,跟腱伸展 。这个动作可以放松跟腱,放松踝关节,建议每组30次左右。

第三,站立位小腿伸展 。做这个动作一定要感受到小腿后方肌肉被拉伸、牵扯,一次30秒即可,三次一组,每天三组是可以的。

第四,站立位比目鱼肌伸展。 这个动作是为了伸展小腿的肌肉,更好的帮助放松踝关节。

第五,跨腿踝关节拉伸 。适度的给予踝关节做拉伸运动,加大踝关节的屈伸范围。

第六,抗背屈训练 。这个康复动作需要借助一条瑜伽带,在一开始训练的时候可以选阻力比较小的。利用瑜伽带的阻力做背屈运动。

第七,抗跖屈训练 。方式和抗背屈相反即可。

关于康复要说的几句话 :

很多人在踝关节陈旧扭伤以后到医院看病都咨询医生要用点什么药,要做什么样的检查,要做什么样的理疗? 却忽视了自我康复的重要性,然而自我康复对于这种慢性损伤的治疗却是最有效的。

以上就是对题主问题的解答,踝关节扭伤以后往往并不是恢复的效果不好,而是在踝关节扭伤了,当时没有做正确的处理,没有好好的休息,在踝关节受伤以后也没有坚持做系统的康复锻炼,所以就会导致扭伤后症状出现反复,效果差,人为的因素相对来讲比较大。只要做好正确的处置,踝关节扭伤的康复效果并不差。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我点个赞吧,谢谢了!

足踝扭伤,多数是内翻位损伤,医学上统称为:外侧付韧带损伤。细分为:1距腓前、后韧带损伤;2 跟腓韧带损伤;3 胫腓联合韧带远端损伤 。

足踝扭伤后正确处理:

首先48小时内冰敷,严禁搓、揉,外喷活血一类的外用药,需要拍片子排除骨折,如果没有骨折,也要和骨折一样制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4—6周,禁止下地负重行走。如果轻微损伤也需要弹力绷带固定,减少行走负重,利于撕裂的韧带修复。拆除外固定后,下地时候(根据情况有时候还需要弹力绷带辅助固定下地行走)会出现下肢或足踝部位肿胀,那是因为长期制动下肢静脉、淋巴及组织间液回流受阻所致,韧带损伤后伴随的血肿吸收不良也会出现长期的肿胀。

处理方式:1局部热水足浴,中药熏洗活血促进血液循环。

2 功能锻炼 练习踝关节屈伸及抗阻力外翻,来增强外侧付韧带的任性及强度。

足踝扭伤后,如果按照以上方法正确处理,恢复至少也需要三个月,(10—14周)。所以,古人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那是非常有道理的。

反观我们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足踝扭伤严格按照上面所说的那样做。在门诊上,经常遇见足踝扭伤患者,医生建议打石膏或支具固定,多数患者都会一口回绝,一脸不屑得说,又没有骨折,打什么石膏?给我开点外擦、喷剂或消肿、活血、止痛药就行啦。简直是本末倒置,制动(固定),固定,固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所以,有很多足踝扭伤的患者因为当初没有得到正确处理,所以就会留下很多后遗症。常见的有,下楼梯足踝不稳,阴天,下雨天伤处会反复出现酸胀,疼痛。正常行走或奔跑时候容易崴脚。

这就是为什么足踝扭伤不容易好,还很难康复的根本原因。

足踝扭伤并不难治,30多年来我处理的踝关节扭伤上千例,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处理不好的,以下是我处理的一些经验。

踝关节扭伤最佳的处理时间是扭伤后24小时之内,处理方法第一步是复位,中医说任何扭伤都存在错位,有关节错位的,也有筋错位的或肌腱错位的。处理这种错位时是不能先按摩的,因为按摩对软组织损伤有影响,一般直接用复位手法复位就行了。第二步采用治疗损伤的药(最好是针对软组织损伤的中药),不要采用止痛药,临床上见效最快的用药方法是外敷药,这样能快速处理损伤引起的水肿和瘀血,不建议采用冰敷,虽然冰敷能止血和慎痛,但会加速血凝结而不利于化瘀,瘀血不化积于体内,虽然症状消失但会留下后遗症(即久后出现疼痛或天气变化时症状明显)。

经过这样处理,只要复位好,用对药,一般处理后24小时之内就能恢复正常,正常工作生活而不复发。有一患者,下午右踝关节扭伤后就得到急时处理,第二天早上就开车四百多公里外办事,至今五年也不见复发,也没有症状,一切正常。

处理时要注意,一不能按摩,直接复位。二不采用冰敷,也不要只涂抹些止痛药,外敷药时最好能敷十至十二小时。三如较重者多敷几次药。四如有骨折接骨折方法处理。

要点:复位好用对药。

踝关节扭伤时,由于软组织小血管破裂出血,一般会有局部疼、肿胀,导致站立、行走困难等表现。症状轻重因损伤程度而异,轻者仍能坚持行走,严重者不能挪步,甚至不能站立。

那么,足踝扭伤为什么不容易康复,甚至比骨折还要难康复呢?原因如下

脚踝扭伤情况,有时候要比踝关节骨折更为严重。

主要是由于脚踝向内侧发生了扭伤的情况,因而其下胫腓韧带、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很可能会存在有撕裂伤。

情况严重的,还可能会有关节软骨损伤、关节内滑膜炎、踝关节骨关节炎等发生。对于这种情况,在有必要时,则应要进行核磁共振的检查,以规避一些不必要危害的发生。

在发生脚踝扭伤情况后,患者此时往往需要固定一个月,而且一般到三个月后才能正常行走,半年才可以进行适当的跑跳,只有这样多加注意,才可以尽可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如果足踝扭伤一个月后仍肿痛,就需要去医院复查,有可能是因为损伤程度严重,康复起来比较慢,或是伤后继续走路等,导致新生组织刚愈合连接又被活动拉扯开,致经久不愈合。

所以,大家以后千万不可小看脚踝扭伤的情况了,要注意治疗。

平时的脚踝扭伤怎么治疗好的快?

1、争取在48小时内进行冷敷的工作。

2、由于踝关节处结构复杂,损伤后如果肿胀比较厉害,缺乏经验的常人无法判断是否骨折,建议第一时间到医院做检查。

3、要注意抬高患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48小时后进行热敷和理疗。

4、情况较轻者,48小时后即可开始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了,而不需要长时间休息,长时间休息会导致关节粘连,肌肉萎缩,力量下降等继发问题。

可以进行足内翻练习:克服弹力带的阻力做足背伸(勾脚尖)的动作,还原时一定要缓慢,离心训练被认为是康复训练的最佳方法。次数不限(约在12到30次之间),做到小腿前面有微微地发热跟酸胀感即可,练习2-4组,也可以改变脚踝的位置,进行练习。

5、在康复治疗期间,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好好休息做治疗,不能掉以轻心。恢复后可以适当做些简单的活动,不能做剧烈的运动。

以上便是关于脚踝扭伤的问题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已经崴伤1年零8天了,期间看过不少医生转过几家医院,又是磁共振又是X光,又是超声波冲击治疗、中药,内服外敷,草药、膏药、有小针刀手术…能想到的都想都试过了,都没什么明显效果,甚至有加重的迹象。走路都痛了,真怕后期走路都困难。真郁闷现在医学不是已经很发达了,怎么一个简单崴伤都这么难治愈?

足踝关节扭伤是可以康复的。

但是康复的时间会花的比较长一些。

不容易恢复的原因有两个

1它是全身承重最多的关节而且它的使用频率也是非常高的。因为损伤之后,整个足踝的生物力学发生了变化,导致其关节的稳定性变差,非常容易形成一个习惯性的踝扭伤。

2从它本身的结构以及损伤机制来说,足踝的损伤一般是外侧副韧带的损伤,韧带的自我修复功能是非常差的。损伤之后有个自我修复期,但是韧带他是回不到原来的那种弹性的。

康复训练的话,主要是加强踝关节的稳定性训练

稳定性训练一个最基础的动作就是踮脚尖

踮脚尖

保持10秒

每组做6到10个

早中晚各做一组就ok了

坚持一个月,目前的症状肯定会有非常大的改善。

但是就算症状一点都没有了,也要坚持锻炼。要防止一个习惯性的踝扭伤形成。不过也不需要担心,只要按照上面这个方法坚持半年到1 年的时间,基本上就没啥问题了。

从病理上讲,足踝扭伤之后局部组织会释放各种炎性因子,升高了伤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导致血液中血浆成分外渗,及白细胞等趋化因子向伤区的聚集,受伤脚踝处就会出现发热、肿胀、疼痛等炎症。

一般扭伤后 24小时—72小时内 会到达脚踝肿胀的顶峰,严重的话会感觉脚踝麻木、脚发沉、软组织淤血等。

更严重,还会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出现,这是创伤骨科最严重的并发症。

为什么不容易康复?

由于扭伤,会伴随着韧带拉伤,而韧带是连接两块骨头的结缔组织,主要是稳定踝关节。我们的韧带好比一条橡皮筋,如果拉伸之后,没有回到原状,久而久之会松弛、失去韧性。

一旦扭伤 至少需要1-2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若没有适当保护, 会拉长复原时间, 同时会出现以下隐患:

● 3个月以上或者长距离行走,仍存在踝关节疼痛、肿胀等不适,走平路也容易出现扭脚

● 在行走的过程中常出现“闪”一下或者“打软腿”的情形

● 下楼梯时本能地小心翼翼,很怕扭脚,或者感觉很难控制脚踝

● 在运动中很难像平时一样快速地改变方向

足踝扭伤后,且未经过正规治疗(如石膏或支具固定,或缝合手术),经一段时间后虽然可以行走,但韧带未完全愈合,松弛的骨头间会产生撞击,或者经常出现扭脚的现象。

一旦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日常活动中(如行走、奔跑)踝关节需要承受身体几倍的力量,韧带连接骨头处容易出现撞击,久而久之易发生踝关节的创伤性炎症。

所以,意外扭伤一定要及时处理,避免二次损伤或演变成慢性踝关节不稳。

西药打针输液这个人在医院住了几天没用,就回家采用中药外治。最后两张用了第一天后,肿在明显消失。所以选对治疗方式很重要的

我的脚踝扭伤,医生说要休息三个月,整个夏季报销,我用了五周时间,调理,然后就上场踢球啦

崴脚,扭伤脚,第一时间用接骨丹膏药2次治好每次10天左右,受伤后千万别用冰敷,当然止痛但他会留下骨病,难好是没有急时用上活血化瘀的好药,凡事医院治疗,门诊治疗吃药打针的都是活动就肿胀,韧带软组织损伤需要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修复毛细血管网才行,膏药是活血化瘀修复毛细血管网,3一7天内消肿8一15天左右锻炼走路,40天左右治愈,

运动时脚踝扭伤处理

 运动时脚踝扭伤处理,人们都应该多多运动的,人们生活的越来越好,摄取的营养也越来越多。肥胖成了人体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肥胖率逐渐增高,人们开始选择运动减肥,人在运动中经常会出现脚踝扭伤的情况。以下分享运动时脚踝扭伤处理及相关资料。

运动时脚踝扭伤处理1

  扭脚后如何正确处理?

 前面提到,脚踝扭伤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崴脚之后首先要判断下述损伤:

  判断有无骨折

 骨折和扭伤都会引起疼痛,一般来说,扭伤的疼痛在扭伤、肿胀的周围,并不会蔓延到其他区域。而骨折产生的疼痛可能会蔓延至小腿处。所以,可以通过疼痛的区域初步判断是否有骨折产生。

 踝关节受伤后,轻微按压、敲击踝关节,如果只有受刺激的部位疼痛,其余部位不痛,则骨折的可能性不大。刺激外踝部位,产生疼痛向小腿放射,或者在其他部位出现新的疼痛的情况,很有可能患处产生了骨折。

  判断有无韧带断裂

 踝关节受伤时,若是听到一声清脆的响声,且在并未发生骨折的情况下,说明有可能是足踝部位的韧带发生了断裂。有些时候即使没有听到响声,但稍微活动踝关节时感觉到踝关节有明显的松动,也可能说明韧带发生了断裂。

 除此之外,也可以从损伤程度来判断,如肿胀程度、淤血程度、关节功能是否正常。若是肿胀不明显、几乎没有淤血、且踝关节活动正常,说明扭伤不太严重。相反则可能有骨折、韧带、软组织的问题,需要进行下一步的处理,以避免二次受伤。

 所以在快速地判断完成之后,就要对患处进行正确的处理。

  正确处理,减少损伤

 踝关节扭伤早期处理十分重要。研究显示,关节扭伤早期处理不当、治疗不彻底,均会提高关节松弛、关节软骨损伤、关节炎、关节撞击、关节周围肌腱或软骨组织损伤等病症的概率。

 所以,扭脚后是否及时且正确地处理,是能否达到一个良好恢复效果的关键。在国际上对于关节损伤的处理一般分为四步:加压、冷敷、抬高患处、固定。

 冷敷和加压可以防止过度肿胀。关节扭伤后,可能会因为某些软组织损伤、韧带拉伤引起内出血、软组织液体渗出导致肿胀。在扭伤初期,一定要通过冷敷降低肿胀,用冰块、冰水外包衣服或者毛巾冷敷受伤部位,缓解疼痛减少内出血和肿胀。

 若是踝关节扭伤后期仍有肿胀可以穿弹力袜加压或者其他加压方法缓解肿胀。

 抬高患处,其实就是在平躺下,患处位置稍微高于心脏位置即可,过高也不好。抬高患处的意义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肢体肿胀;减少液体在组织间隙的淤积,促进患处的恢复。

 对于固定,很多人有不同的意见,有些人认为骨骼如果没事的话没必要进行固定,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为何要对患处进行固定?

 踝关节损伤是骨骼肌肉系统损伤。骨骼没有问题,还应该考虑肌腱、肌肉、韧带等问题。

 当扭到脚之后,如骨骼未损伤,则需要注意韧带的损伤。只要是崴脚都会出现韧带的损伤,会导致韧带变松、拉长、断裂,不及时治疗或不注意修养,韧带的损伤难以修复,韧带变松不能把脚“拉住”,就会产生“习惯性崴脚”。

 不仅如此,韧带损伤后如果不能正常地恢复,导致韧带愈合不良,还会出现踝关节的慢性疼痛。如果韧带断裂没有及时修补的话,还会导致踝关节撞击、关节软骨磨损,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关节炎等关节病症。

 若等到发生关节病变,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的功能,只能进行相应的结构重建手术以维持关节功能。

 曾有学者对200例脚踝反复扭伤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7%的患者在扭伤后的6-12个月内,踝关节仍会出现多次扭伤。且有88%的患者在扭伤后仅用外用药治疗,很少限制活动,并没有进行固定治疗。

  所以,即使骨头没损伤,也需要进行固定

 通过冷敷、加压、抬高患处、及时固定等流程之后,也建议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和医生沟通时要准确说出自己的症状,不能含糊其辞,混淆医生的判断。踝关节是个比较复杂的关节,诊断不清、处理不当非常容易造成组织粘连,对功能的恢复极为不利。

 除了前期的诊断和处理方式外,扭脚后如何恢复,也是大部分扭脚患者的困扰之一。

  运动员扭伤后是这样恢复的

 很多人崴脚后大多都不敢动,生怕韧带和肌腱产生不良愈合,难以恢复,但有些人崴脚三天后就开始跑步,说锻炼有助于血液循环,能加快恢复。

 这两种方法均不是很合适,长期不动确实不利于扭伤的恢复,还可能会导致血栓,但过度的运动又可能会损伤韧带和肌腱。所以,下面这些运动员扭伤之后的恢复方法,崴脚患者可以参考。

  手法治疗

 踝关节的手法治疗一般运用在伤病初始阶段,通过按摩小腿肌肉群起到增强踝关节的灵活性、提高活动度,以此促进脚踝的恢复。

 按摩松解胫骨长肌、腓骨长短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足底骨间肌。由专业的理疗师对运动员的上述肌肉群进行相应的放松,缓解肌肉因疲劳而产生的酸痛感,减少肌肉紧绷对脚踝处的压力,为加快踝关节损伤的恢复,预防再次损害。

 按摩腓骨短肌、腓肠肌、比目鱼肌可以提高踝关节跖屈以及足外翻的活动度;按摩胫骨前肌可以增强背屈以及足外翻的灵活性。

  康复训练

 体操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功能性康复训练方法主要包括这五个方面:提高肌肉柔韧度、激活肌肉群、增加灵活性、提高稳定性、建立正确的动作模式。

 一是使用按摩球梳理足底肌筋膜,具体方法为伤脚足底接触棒球,棒球在足弓部位进行前后滚动,达到缓解肌肉疲劳,提高肌肉的柔韧度的目的;

 二是运用泡沫轴激活小腿肌肉群,把受伤的腿放置在泡沫轴上,通过来回滚动放松小腿肌肉,促进血液回流。

 三是增强踝关节灵活性的练习,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用平衡球,但不推荐老年人使用;

 四是增强踝关节稳定性的练习,通过提脚后跟等方式提升腿部肌肉群的力量,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

 五是建立踝关节正确的动作模式,可以通过跳箱子等危险性较小的动作进行恢复。

 其实除了扭伤后的恢复方法,运动员预防扭伤的方法更加值得大家去参考。

  运动员是如何预防踝关节扭伤的呢?

 大多数扭伤都是在剧烈的对抗运动中,所以运动员为了避免扭伤影响训练也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这些方法中,有些是可以借鉴的,有些并不适合大家使用,今天就挑一些老少皆宜没有限制的预防扭伤的方法给大家分享。

  加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

 肌肉能起到牵拉作用,对维持关节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运动员们经常会对踝关节周围的肌肉进行相应的锻炼。锻炼的方法十分简单,比如用足尖走路、负重情况下踮脚、跳绳等等。在做此类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且适量运动即可,尽可能地减少自身损伤。

  运动前进行热身

 运动前热身不仅能起到调节心肺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肌肉、关节、韧带的温度和伸展性。伸展功能增强,踝关节在运动过程中所能承受的冲击力会增加,因此不太容易被扭伤。所以,热身可以说是预防关节扭伤的重要环节之一。

  平衡性锻炼

 平衡能力训练能够帮助促进大脑协调肢体的功能,简单点说,就是让我们知道自己的肢体的位置在什么地方,肢体是什么状态,以便于对下一步的反应做出指令。这样有利于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控制动作,减少受伤。

  重视鞋子

 对于运动员来说,尤其是篮球运动员,为了缓冲减轻足部负担,会选择带有气垫的鞋子。但据外媒报道,带有气垫的鞋子在运动中更容易导致脚踝的扭伤。因此,建议大家在运动的过程中尽量不要穿带有气垫的运动鞋。

 还有些老年人在运动的过程中为了舒服,经常选择穿布鞋进行相应的运动。但布鞋并不能吸收运动中带来的冲击力,冲击力直接传到脚部,会对下肢关节和骨骼造成一定的损伤,且布鞋对脚部毫无支撑作用,也无法保护脚踝。因此,尽量选择有足够支撑和缓冲的鞋子尤为重要。

  选择相应的支撑

 对于那些肌肉力量较弱的中老年人或有过踝关节受伤史的人群来说,可以选择支撑带来减少扭伤的风险。支撑带就像是韧带一样,可以对薄弱或受伤的踝关节提供额外的牵拉力,以此达到维持关节稳定性的作用。

  最后的总结

 脚踝扭伤,不仅在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中非常常见,大部分人群都曾或多或少受到过困扰。崴脚其实并不可怕,但崴脚之后出现踝关节不稳定,出现的频繁性崴脚,是一直以来困扰大家的问题之一。

 而之所以出现经常性崴脚,主要原因还是扭脚后处理不当所致。所以,今天就给大家提出了四步处理方法:加压、固定、抬高患处、冰敷。然而在这些处理方法中,有些需要在医生的诊断下确定,如固定时间、加压情况等,以免患处产生不良愈合。

 预防扭伤、扭伤的恢复训练,文中提到的专业运动员使用的方法大家可以稍微借鉴一下。希望能帮助到已经扭脚的患者,让他们可以更快、更好的恢复,当然更加希望大家都能够避免脚部扭伤,健康、快乐地运动。

运动时脚踝扭伤处理2

  1、停止运动、卧床休息

 发生踝关节扭伤现象之后要停止运动,损伤现象不是很严重时先卧床休息,然后再采取其他的处理措施即可得到缓解。损伤现象比较严重时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通过做x片检查可以检测受损的情况。

  2、采取冷热交替敷

 发生踝关节扭伤之后可以采取冷热交替敷,损伤的前24小时采取冷敷,24小时以后再采取热敷。采取冷热交替敷,有利于局部的血液循环。

  3、采取夹板或者石膏加压固定

 发生这种紧急情况之后要进行手法复位,采取手法复位之后再用夹板或者石膏加压固定,采取此种方法可以促进患肢的愈合。

  4、抬高患肢

 发生踝关节损伤之后要抬高患肢,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和增加血液循环。

  5、服用药物

 发生此种疾病之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之下口服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或者外贴活血化瘀功效的药膏,使用药物治疗可促进关节肿胀的消退。

 踝关节扭伤是一种常见现象,发生这种情况之后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才有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发生踝关节扭伤之后,采取以上的几个方法可以促进病情的好转。虽然这是属于常见疾病,但在患病之后要及时治疗,不要拖延。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多吃一些含钙质、维生素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吃这些食物有利于患肢的功能恢复。

运动时脚踝扭伤处理3

  停止运动

 打篮球过程中,出现脚踝扭伤的情况,要立即停止运动,进行休息,避免因为再次使用受伤部位用力而导致扭伤伤势加重。可以抬高扭伤脚部,或是用背包等物品将足部垫高,能帮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

  判断伤势

 脚踝扭伤后,要先进行伤势的检查判断,如果脚踝扭伤后还能站立甚至勉强走路,说明可能是轻度扭伤,可以尝试自行处理;但如果扭伤后出现畸形或是骨摩擦音、骨摩擦感,不能站立或挪步,能够出现严重韧带损伤或是脚踝骨折,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冷敷伤处

 如果是轻度扭伤情况,要及时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伤处,持续时间15分钟左右,每两三个小时冰敷一次。能够减缓受伤部位局部的血液循环,使血管收缩,从而起到减轻疼痛和肿胀的作用。

  加压包扎

 可以用弹性绷带、或是三角巾、衣物等物品加压包扎脚踝关节及其周围,固定踝关节,减少活动度,也是能减轻肿胀,也可以避免受伤的部位再受到牵拉加重伤势。

  热敷伤处

 在脚踝扭伤后24小时或48小时后,可以对受伤部位进行热敷,能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环,帮助消散伤处的淤血,减轻疼痛感。

  贴膏药

 脚踝扭伤后在肿痛部位贴上活血化瘀、缓解疼痛膏药,能帮助减轻疼痛。但是注意不要在扭伤后立即贴膏药,那样会加重肿痛的情况,至少要在扭伤后24小时后才能贴。

  按摩揉捏

 在扭伤后不宜立即揉搓伤处,那样会造成更大的血肿。建议可以在扭伤24小时后,再适量的采用按揉的方式,以扭伤肿胀部位为重心,向周围各个方向轻轻的进行按揉。

  修养恢复

 打篮球脚踝扭伤后的静养恢复是比较重要的,千万不要在扭伤还没好之前就又开始打篮球。扭伤初期应避免使用受伤部位用力活动,肿胀减轻后也要尽可能避免长时间站立。

  打篮球如何避免脚踝扭伤

  进行充分热身

 充分的热身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能避免运动伤害的出现的,在打篮球之前先活动各个关节,可以做关节环绕运动,慢跑、高抬腿、压腿、拉伸等运动,把肌肉、韧带都活动开。

  选择正确的鞋子

 打篮球时要选择合适的篮球鞋,不要穿板鞋或是帆布鞋去打球,对于脚部的保护没有那么好。

  掌握正确技巧

 很多时候打篮球出现脚踝扭伤,是因为踩到脚或是投篮落地姿势不对,所以掌握好正确的打篮球技巧也是能帮助避免出现脚踝扭伤情况的。

  增强脚踝力量

 在平时的运动锻炼中,可以适当的增强脚踝肌肉、韧带力量,能够更好的避免打篮球时出现扭伤现象,像做负重屈伸,半蹲跳等锻炼。

  配合合理饮食

 饮食也是可能影响运动受伤的可能性的,健康的饮食才有有健康的身体。在日常饮食中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的均衡,多摄入水果蔬菜,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食品。

  防止脚踝扭伤的篮球训练方法

 为了防止崴脚我们应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增加脚踝力量和脚踝稳定性上。而以下的训练会帮你解决这些困扰的问题。

 1、进行脚踝以上的训练,需要脱掉鞋子,因为鞋子对于脚的保护设计,会让训练效果大打折扣,而脚部贴近地面,可以提高脚踝稳定性。

 2、单脚线内外跳,增加腿部和脚踝力量。

 3、单脚掌碰地,提高脚踝的稳定性和支撑力,加强平衡能力。

 4、弹力带脚背拉伸,可以强化踝关节和韧带力量,减少脚踝的运动损伤,并且增加小腿和跟腱的力量。

 5、弹力带双脚外翻,使脚踝保持柔软灵活。

分类: 医疗健康 >> 人体常识

解析:

小心习惯性脚扭伤

脚扭伤又称踝关节韧带损伤,这种运动损伤非常多见,在关节韧带损伤中发生率占第一位,在日常生活及体育运动中经常见到。由于扭伤后踝部肿胀、疼痛,以致行走不便,成为最为影响日常工作、学习的运动损伤之一。

从临床及运动实践的角度看,踝关节韧带损伤可分为三个主要类型,即旋后损伤,旋前损伤和外旋损伤。在运动中,由于某种原因身体失去重心,或跳起落地时踩别人脚上,或在运动中脚被踩被绊都可产生足旋后的动作,造成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损伤,即旋后损伤最为多见。外侧韧带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踝关节的解剖学结构决定的,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在足离开地面的过程中,踝关节自然处于跖屈、旋后位;维持踝关节的稳定的外侧韧带较内侧韧带长且薄弱;小腿外侧的肌肉力量较内侧弱,这些特点都造成了踝关节外侧韧带易于拉伤。

踝关节旋后损伤后,外侧韧带较原来拉长且更加薄弱,关节稳定性下降,则极易造成踝关节的习惯性扭伤。多次的拉伤使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血肿难于消除,组织弹性下降,甚至可造成腓骨撕脱性骨折、外侧韧带完全断裂等严重后果。

因此,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治疗与预防显得十分重要。踝关节外侧韧带拉伤急性期的治疗原则为:制动、防肿、止血、镇痛。早期应用夹板或弹性绷带对患侧踝部加以固定,同时用冰袋在患侧踝部进行冷敷,以减少出血,防止局部血肿形成,影响锻炼与功能恢复。待急性期出血停止后,即可开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如进行小腿前、后、外侧肌群的静力性收缩,同时还可配合理疗、局部推拿,以促进踝部血液循环,加快血肿吸收。待进一步恢复后即可进行踝部的负重练习,以增加关节稳定性,防止习惯性扭伤的发生。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预防十分重要,应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协调能力,同时锻炼小腿肌群肌肉力量,尤其是外侧肌群的肌力,加强踝关节稳定性。在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应注意动作的合理性,防止由于错误动作造成的意外损伤。

您好,一般如下进行治疗,您的方法请向医生进行咨询后使用!

1、对于轻度的踝关节扭伤,在扭伤的即刻就应行冷敷。以减少血肿的形成。同时可以外敷活血化瘀的药物。这样可以使肿胀消退、疼痛减轻。一般10—14天就可痊愈。

2、踝关节损伤较重、引起韧带较重损伤时,应该到医院就诊。这时要用宽胶布条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为2—3周。

3、严重的踝关节扭伤引起韧带断裂或踝关节半脱位者,要用石膏固定伤足于90o位及外翻位。一般固定4—6周,去石膏后积极锻炼踝关节的活动。

木瓜泡酒治脚扭伤

木瓜一个,白酒500克。将木瓜切碎,装入一个玻璃容器内,倒入白酒,密封容器口。半个月后即能使用。如脚不慎扭伤,一天搽上几次,能很快就好。

白酒韭菜根调敷治脚扭伤

--------------------------------------------------------------------------------

2005-11-20 10:26:11 佚名 不详 45

〖 访问论坛 〗〖Size:大 中 小〗〖 打印 Print 〗〖 关闭 Close〗

韭菜根适鞋,洗净切碎,放入碗中,捣成黏糊状,再用60度白酒 其调和适度敷于患处。用绷带或干净布带包扎固定,并尽量保持患部不动。过一段时间如嫩药变硬,可随时喷酒以保持湿软。这样连续三四日肿疼即可全消,扭伤治愈,且不易复发.无后遗症。重症患者中间可换一两次药。

此方不但笔者亲身体验,且为众多患者治愈脚扭伤,无副作用。

2hc115/info/Article/class003/class002/200507/8004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486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