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简介

独活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独活的别名 7 来源 8 采收与初加工 9 性味归经 10 独活的功效与主治 11 独活的化学成分 12 独活的药理作用 13 独活中毒 131 不良反应机制 132 独活中毒的症状 133 治疗 14 独活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 142 来源 143 性状 144 鉴别 145 检查 1451 水分 1452 总灰分 1453 酸不溶性灰分 146 含量测定 14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4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4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464 测定法 147 独活饮片 1471 炮制 1472 检查 1473 鉴别、检查 1474 含量测定 1475 性味与归经 1476 功能与主治 1477 用法与用量 1478 贮藏 148 出处 1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独活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独活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独活 独活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dú huó

2 英文参考

radix angelicae tuhuo [朗道汉英字典]

angelica tuhov,radix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ngelicae pubescentis,radix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doubleteeth pubescent angelica roo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raclei,radix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Angelicae Pubescentis(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oubleteeth pubescent angelica r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独活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属祛风湿止痹痛药[1]。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 biserrata Shan et Yuan 的干燥根[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adix Angelicae Pubescenti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doubleteeth pubescent angelica roo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独活的别名

独活草、独摇草、毛当归、长生草、肉独活、川独活、独滑[1]。

独摇草、独滑、长生草、川独活、香独活、大活。

7 来源

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 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 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8 采收与初加工

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9 性味归经

独活味辛、苦,性温;入肾、膀胱经。

10 独活的功效与主治

独活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效:

独活治风寒湿痹,腰脚酸痛,手足挛痛,屈伸不利。

独活治感冒风寒夹湿,外感风寒头痛,慢性气管炎:煎服:3~9g。

独活治牙痛:煎汤含漱。

11 独活的化学成分

独活含欧芹酚甲醚(Osthole)、二氢山芹醇(Coulumbiain)及其乙酸酯和当归酸酯等。

12 独活的药理作用

独活煎剂或流浸膏对动物有镇静、催眠、镇痛及抗炎作用。

独活还具抗血栓、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等作用[3]。

13 独活中毒

独活含有当归酸、巴豆酸、戊二酸及挥发成分东莨菪素、白芷内酯等[1]。药理作用有抗炎,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降压,抗心律失常,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解痉,兴奋呼吸,抗细菌,抗结核,抗溃疡,抗肿瘤[1]。

131 不良反应机制

独活的挥发油成分能在降血压的同时兴奋呼吸和运动中枢。[1]

132 独活中毒的症状

大剂量服用独活引起中毒者可出现头晕、头痛、舌发麻、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严重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及心律不齐、膝反射亢进、全身抽搐痉挛、昏迷甚至死亡。[1]

133 治疗

独活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

1促进毒物排出:催吐、洗胃、导泻、 ,后服甘草煎剂,静脉输液。

2对症治疗。

14 独活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

独活

Duhuo

ANGELICAE  PUBESCENTIS  RADIX

142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 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 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143 性状

本品根略呈圆柱形,下部2~3分枝或更多,长10~30cm。根头部膨大,圆锥状,多横皱纹,直径15~3cm,顶端有茎、叶的残基或凹陷。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有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稍突起的细根痕。质较硬,受潮则变软,断面皮部灰白色,有多数散在的棕色油室,木部灰**至黄棕色,形成层环棕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微麻舌。

144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栓内层窄,有少数油室。韧皮部宽广,约占根的1/2;油室较多,排成数轮,切向径约至153μm,周围分泌细胞6~10个。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1~2列细胞;导管稀少,直径约至84μm,常单个径向排列。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独活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对照品、蛇床子素对照品,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8μl、对照品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45 检查 1451 水分

不得过10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第二法)。

1452 总灰分

不得过80% (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45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30% (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46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14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49:5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0nm。理论板数按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计算应不低于6000。

14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蛇床子素对照品、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各含150μg、50μg的溶液,即得。

14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46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两种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10μl~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蛇床子素(C15H16O3)不得少于050%,含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C19H20O5)不得少于0080%。

147 独活饮片 147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本品呈类圆形薄片。外表皮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皱纹。切面皮部灰白色至灰褐色,有多数散在棕色油点,木部灰**至黄棕色,形成层环棕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微麻舌。

1472 检查

酸不溶性灰分  同药材,不得过20%。

1473 鉴别、检查

(水分  总灰分)同药材。

1474 含量测定

同药材。

1475 性味与归经

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1476 功能与主治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1477 用法与用量

3~10g 。

1478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148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5

 腰痛是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那么,有什么治疗方法吗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腰痛的中医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腰痛的中医治疗方法1、寒湿型

 证见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

 治法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方药

 1主方甘姜苓术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

 处方: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杜仲、独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腰息痛,每次2粒,每日3次。

 (2)舒筋活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

 (3),每次1丸,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二术苡仁汤(刘国普验方)

 处方:白术30克,薏苡仁20克,苍术15克。水煎服。

 (2)干姜苍术散(李振琼《奇效验秘方》)

 处方:干姜50克,苍术10克,当归15克,95%酒精适量。将上药研细末,过筛,于患部外敷热烤。每日1次。

 (3)强腰散(张鉴铭验方)

 处方:川乌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胆南星20克,赤芍20克,樟脑30克。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每次30~50克,开水冲调如糊状,摊于纱布,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隔日1换。

 (4)补骨脂

 处方:肾虚腰痛,为末酒服,或同杜仲、胡桃丸服。

 腰痛的中医治疗方法2、湿热型

 证见腰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尿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方药

 1主方四妙散(张秉成《成方便读》)加减。

 处方:苍术、黄柏各12克,薏苡仁30克,忍冬藤、萆薢各20克,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每次l丸,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土鳖虫粉:土鳖虫7只,焙干研成粗末,用白酒30毫升浸泡1昼夜,去渣,分服,每日1剂。

 (2)补肾活血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当归、赤芍、木瓜、泽泻各10克,生地黄15克,桃仁、红花、川芎、桂枝、蜂房各6克,丹参9克,茯苓12克。水煎服。

 腰痛的中医治疗方法3、肾虚型

 临床常见类型可分为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

 成份熟地黄、附子(炮附片)、肉桂、山药、山茱萸(酒炙)、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盐炒)。

 功能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舌淡苔白,脉沉而迟。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证见腰痛而酸软,喜按喜揉,足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脉沉细或细数。

 治法 补肾益精。

 肾阴虚采用左归丸。

 肾气虚要结合具体辨证。

 1主方左归丸(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熟地黄20克,山药、枸杞子各15克,山茱萸、菟丝子、茯苓、牡丹皮各12克,桑寄生、龟板(先煎)各30克,牛膝15克,牡丹皮、泽泻各lO克。水煎服。

 若肾阳虚者,去牡丹皮、泽泻、龟板,加熟附子12克,杜仲15克,肉桂5克,*羊藿12克。

 2中成药

 (1)舒筋活络健腰丸,每次5克,每日3次。

 2)壮腰补肾丸,每次lO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补骨脂粉:补骨脂10克,炒后研为末,黄酒冲服,每日1次。

 (2)温肾止痛丹(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附子12克,*羊藿、巴戟天、杜仲、桑寄生、黄芪、熟地黄、当归、赤芍、白芍、怀牛膝各15克,川芎9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

 (3)温肾通络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熟附子18克桂枝9克,*羊藿18克,巴戟天15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牛膝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忍冬藤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4)补肾壮腰汤(李振超验方)

 处方:熟地黄20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杜仲12克,*羊藿15克,狗脊12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桑寄生30克,熟附子10克,鸡血藤2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看了腰痛的中医治疗方法的人还看:

1 老人腰疼的治疗方法

2 腰疼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3 腰疼的食疗方法

4 腰痛按摩治疗方法

  腰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职业病,主要为长期站立工作的人群,比如建筑,煤矿工人。那么,腰间盘突出有什么治疗方法吗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腰间盘突出中医治疗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腰间盘突出中医治疗方法

 1、中药内服:腰椎间盘突出常由肾虚督弱、湿阻血瘀、筋脉失养引起,治疗时可应用益肾壮督、祛湿活血、柔经通络的药物,如杜仲、枸杞、牛膝、独活、鸡血藤、鹿角胶、威灵仙、当归、续断、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土鳖虫、白芍、木瓜、炙甘草、伸筋草、独活、秦艽等。

 2、中药注射:中药静脉制剂进行静脉点滴可活血通络,改善局部循环,增强抗炎效果,常用的有七叶皂苷钠、丹参注射液等。

 3、中药外敷:使用传统中药[腰椎/骨方/世医/贴]进行调养,可减轻疼痛、缩短病程,增强临床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效果。

 4、中药熏蒸:中药熏蒸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疏通经络、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颈部肌肉痉挛。

 5、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是指将中药液适量放在直流电离子导入仪器的正极上,敷于患处皮肤上,阴极放于患下肢或与正极半置于腰部,电流量为008-01mA/cm2。

 6、卧床休眠,要睡硬板床,多注意休眠,特别是症状较重的病人。

 7、牵引疗法,仅适用于脊椎间盘膨出,不舒服用于脊椎间盘突出、脱出。

 8、推拿医治,因人而异,有人做推拿没有脊椎间盘突出,反而做出了脊椎间盘突出,因此做推拿必定要找手艺太硬,经验丰富的教师傅。

腰间盘突出的日常保健

 1、要求患者需要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在腰间盘突出的护理中,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此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2、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腰间盘突出患者,不但达不到保健预期目的,还会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情。

 3、要求患者在走路时腹部用力,等公共汽车时,不要双腿并齐,将一侧脚搭在低矮的台上、石头上会感觉轻松得多,这样做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健,有着很大作用。

 4、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腰椎的保健时,要求患者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腰间盘突出预防方法

 一、加强锻炼,强身健体

 腰突症的基本病因是腰椎间盘退变,腰部外伤和积累劳损。因此通过锻炼,骨骼和腰背肌就会坚强有力,神经系统反应就会敏捷,于是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动作才会准确、协调,腰椎才不易发生损伤;同时运动有利于减轻腰椎负荷,延缓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从而防止腰突症的发生。锻炼的方式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如做广播操、健美操、打太极拳等各种体育活动均可。

 二、保持正确的劳动姿势

 正确的姿势不但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而且能防止腰部肌肉劳损,延缓椎间盘退变,从而有效预防腰突症。

 下面是几种有助于保护腰椎的常用姿势:

 站立劳动者:髋、膝关节微屈,以15度左右为宜,自然收腹,双侧臀部肌肉向内收缩,使骨盆前倾,腰椎变直。

 坐位工作者:调整坐椅的高度恰好使双膝关节能自由屈伸,上腰椎与靠背椅贴近,保持脊柱伸直。椅子坐板不能太窄,应能托住双侧大腿为宜。

 因工作性质需要半弯腰的劳动者(如炊事员、理发师等):保持下腰部伸直,两足分开与肩平行,使重力落在双髋关节和双足上。弯腰搬重物时应先伸腰部,然后屈髋下蹲,再用力伸直髋、膝关节,挺腰将重物搬起;集体抬动重物时,要挺胸直腰,先屈髋下蹲,然后同时托起重物。

看了“腰间盘突出中医治疗方法”的人还看:

1 腰间盘突出中药治疗方法

2 什么方法治疗腰间盘突出

3 腰间盘突出民间治疗方法

4 腰间盘突出的有效治疗方法

腰痛,是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绝大部分的人在一生中都经历过腰痛。针对腰痛的原因,中西医有着自己的溯源。

西医认为腰椎间盘病变、腰肌劳损、泌尿系统感染、生殖器官疾病以及某些内脏疾病均能引起腰痛。而中医认为腰痛的病机是在内肾气不足,在外容易受到风、寒、湿等邪逆侵袭,导致气滞血瘀,经络不通。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做一些必要的物理检查,以便查清腰痛的原因。普通腰痛不用太担心,大部分患者经过适当的休息或者辅以一些药物、按摩等治疗就可以得到缓解,只有少数患者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中医对腰痛的治疗,更侧重对内在脏腑、气血的调理,通过中药配伍,达到相应的效果。中医治腰痛,有几味中药表现优异,今天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

杜仲:以形补形的“腰痛克星”

在古代有一种树叫“思仙树”,传说吃了这种树的树皮,就可以羽化登仙。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思仙树真的存在,它的另一个名字正是:杜仲。

杜仲,药用的是杜仲的树皮。它的皮很厚,如果将其折断,用力拗下去,还能拉出丝;即便是皮断了,丝还连着,就好比“打断骨头连着筋”。

于是乎,从“以形补形”的角度看,老百姓就更信赖杜仲治腰痛的效果了。民间素来有“腰骨痛,猪腰煲杜仲”的说法,一提起腰痛,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杜仲。

确乎如此,杜仲入肝、肾经,能补肝肾,强筋骨,对腰背疼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小便频数等病症有着辅助治疗的作用。

这是因为,杜仲能补虚、祛湿,正如《本草汇言》记载:“凡下焦之虚,非杜仲不补;下焦之湿,非杜仲不利;足胫之酸,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疼,非杜仲不除。”

马钱子:从“牵机毒药”到“风湿要药”

在古代有一种著名的毒药,谓之“牵机”,南唐后主李煜正是死于一盏断肠牵机酒。因其服用后腹中剧痛,致头足相就如牵机状(角弓反张)而命名。牵机,正是以马钱子为原料制成的毒药。

明代医学著作《本草原始》记载,马钱子“味苦、性寒,有大毒,若误服之,令人四肢拘挛。”马钱子的主要成分是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其中马钱子碱会破坏中枢神经,产生强烈反应,最终会导致肌肉萎缩。

马钱子虽剧毒无比,却也是治病良药。中医学上以种子炮制后入药,性寒,味苦,有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之效。《现代中华药海》言其“通络、强筋、散结、止痛、消肿、解毒。”

因此,只要炮制得当,马钱子的毒性便可以大大减弱,成为一味良药。比如腰痛宁,正是以马钱子为君药,配伍土鳖虫、川牛膝、麻黄、乳香等中药,诸药合用,共奏消肿止痛,疏散寒邪,温经通络之功,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病因引发的腰痛。

独活寄生 方

组成独活9克、秦艽9克、防风9克、川芎6克,细辛3克,桑寄生18克,牛膝9克、杜仲9克、当归12克、白芍9克、熟地15克、茯苓12克、党参12克,肉桂15克、甘草6克。

功用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湿止痹痛:用于肝肾两亏,风寒湿痹,证见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挛痛麻木、腰膝冷痛等。目前多用本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神经炎、腰肌劳损等属于肝肾、气血亏虚者。

效果很好!!!

 

慢性腰痛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大类疼痛性疾病,现代医学把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就叫慢性腰痛。它是以腰部一侧或是两侧,或者是腰脊正中疼痛的一类疾病,多见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等,具有持续性、反复性、难治性等特点。

翻阅古今医案,中医治疗慢性腰痛大都以补肾为主,兼祛湿、清热、化瘀,也有从肝、脾、督脉、带脉论治的,虽然也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不能普遍适用于所有的慢性腰痛病人。临床上观察在补肾壮骨的同时,综合选用补中、调肝、温督、通带等诸多方法,恢复“筋-肉-督-带”的协调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慢性腰痛的疗效。

腰痛由“筋-肉-督-带”功能链失调导致。一般认为,慢性腰痛病位在腰,与肾、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密切相关,其病性属虚多邪少,而虚又以肾虚为主。近年来,研究者虽然也认识到肝郁、脾虚、督脉虚寒、带脉失养在导致慢性腰痛的意义,但多是从单方面进行探讨,难免有失偏颇。

腰部的屈伸转侧依靠的是肌肉、筋膜的收缩和驰张。中医学的““筋”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筋膜、韧带和肌腱。“诸筋者,皆属于节”,所有的筋都附属于关节,是关节、肌肉的衔接部分,如果“筋不能动”,关节的屈伸转侧受到阻碍,就会导致腰痛。“肉为墙”,“肉”包括现代医学的肌肉、皮下组织。

此外,督脉走行在整个脊柱正中,被称为“阳脉之海”,督脉发生病变就会出现“腰脊强痛,不得俯仰”,甚则“脊强反折”,“脊强而厥”。带脉“横围于腰,状如束带,所以总约十二经脉及奇经中七脉也”,故“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

慢性腰痛除与肾、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密切关联外,还涉及“筋-肉-督-带”功能链的多个环节。中医骨伤科学将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骶髂关节损伤等都归属于“腰骶部筋伤”也证实了这一点。即便是像强直性脊柱炎,脊中央有椎管容纳脊髓、脊椎和椎间盘构成的一种锁链式的柱状,有脊神经根、肌肉和韧带、筋膜、血管等配合,这些组织结构损伤以及发生病变就会直接或间接引起腰背痛,这与我们的上述观点也是吻合的。

调肝血可柔筋脉、通带脉

筋的功能依赖于肝中气血的濡养,即“肝生筋”、“肝主筋”之意。肝的气血充足则筋力强健,故“肝为罴极之本”。如果肝的气血不足,腰部筋脉收缩、弛张失调,就会引发腰痛。“带脉行于厥阴之分”,如果搬重物伤到腰,瘀血阻滞带脉,也会使人腰痛,表现为腰脊疼,连扯到腹部,腰腹都疼,就像一条带状,病人翻身起卧都费劲。

根据《伤寒论》芍药甘草汤治阴阳两虚之腿抽筋,引申用于肝之气血不足,筋脉缩张失调所致的腰痛。临床上将原方中芍药、炙甘草的用量调整为白芍30克 60克,炙甘草10克 15克,并加赤芍活血祛瘀,加木瓜舒挛止痛。

《张氏医通·诸病门》中关于带脉病说,“ 腰痛如以带束引痛,此属带脉为病,用辛味横行而散带之结,甘味舒缓带脉之急” 。《血证论》又说,“带脉瘀血,宜用甲己化土汤”,即芍药五钱、甘草三钱,以“(甘草)甘入血分而能缓中……得白芍药则补脾,甲己化土故也”而名。临证时,我们按上法调整芍药、炙甘草用量,并根据《血证论》原方加减法加入川芎、当归、桃仁等活血通络之品,以利于祛除带脉的瘀血。

补中气可壮肌肉、主宗筋、引带脉

脾胃不仅主肌肉,还主筋,并引带脉。如果脾胃气虚,肌肉失养而缩张失调可导致腰痛,表现为坠胀性腰痛,病人描述像有东西往下扯,时轻时重,屈伸或活动就会加重,喜温喜按等。

根据“虚则补之”、“损则温之”、“劳者温之”以及“脾宜升则健”的理论,选用善补中升阳的补中益气汤进行加减。方中黄芪“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人参助黄芪补中益气;白术“治死肌……和中补气”,“最利腰脐,腰脐利则水湿之气不留于肾宫”;甘草补脾益气以“长肌肉”。四药相伍,补中益气而壮肌肉。当归活血通络,且“润筋骨、皮肤”;陈皮理气调中,可使诸药补而不滞;

为使脾胃之力直达腰肾,可以去掉升麻、柴胡,加川怀牛膝、桑寄生、独活、千年健;为加强脾胃主宗筋作用,可合芍药甘草汤;若腰痛重着,“法当去腰脐之湿,则腰痛自除”,可加薏苡仁、白术;带脉虚寒,阴雨天气腰部重痛,兼见 “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治宜温中健脾,散寒止痛,可合用肾着汤;如果久痛不愈,当考虑活血通络之法,合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温通督脉可强腰脊

“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因此,督虚寒的腰脊疼不仅要补肾,更要兼顾温通督脉。清代名医叶天士就指出:“必辛甘温补,佐以流行脉络,务在气血调和。”

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曾记载了一个腰痛的姓庄病人,经诊断考虑是督脉虚寒导致的。处方:生毛鹿角片三钱(切片),鹿角霜一钱半,杞子三钱,归身一钱,生杜仲一钱半,沙苑一钱,茯苓一钱半,青盐调入三分。”

这个方子有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以枸杞子、当归身、杜仲、沙苑子补肝肾,强筋骨,茯苓、青盐引药人肾的同时,首用鹿角片和鹿角霜。可见此方重在补督脉之虚。叶天士认为: “鹿性阳,入督脉”;“鹿茸壮督脉之阳,鹿霜通督脉之气,鹿胶补督脉之血” ;“古人每以通络,兼人奇经”。如果督脉虚寒明显,脊背疼痛牵及腰胯,可用《温病条辨》参茸汤(人参、鹿茸、附子、炒当归、炒茴香、菟丝子、杜仲)加减。

慢性腰肌劳损,病变在于肌肉、筋膜,以补中气与调肝血为主,兼以补肾;而腰椎间盘脱出症、强直性脊柱炎等是脊柱本身的病变,则以补肾壮骨、温通督脉为主,兼以补中气、调肝血,以阳和汤合乌头汤加减常能取得满意疗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174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