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民族民族舞都有什么?

中国五大民族民族舞都有什么?,第1张

1、中国舞五大民族——傣族

傣族舞蹈是我喜欢的民族之一,也是很多女孩子学民族舞的首选之一。

2、中国舞五大民族——藏族

藏族舞是小编比较喜欢的民族舞之一,喜欢的就是它的淳朴,和源于高原的味道。藏民因为长期穿着厚重的藏袍,所以藏舞的重点在于膝盖的屈伸,连绵不断的屈伸延续出藏族的韵律。

3、中国舞五大民族——维族

维族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民舞之一,贵族的气息,一个眼神,一个回头,一个拧身都充满火一样的热情。维族舞蹈中,从头、肩、腰、臂、肘、膝、脚都有动作,传神的眼神更具代表性。

4、中国舞五大民族——朝鲜族

朝鲜族舞蹈通常被称为最难掌握的民族舞,更是我热衷的民舞之一,因为它极其贴近内心的韵律,和不同于各个民族的体态。

5、中国舞五大民族——蒙族

蒙舞要求舞者大气,气场要大,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这源于蒙古辽阔的草原,牧民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放声高歌,尽情欢舞。

扩展资料

民族舞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

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民间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民族舞

瑶族的长鼓舞表演时,鼓手左手握住长鼓的鼓腰上下翻转,右手随之拍击,边舞边击。。动作主要有模拟动物、祭祀等。舞姿刚健,风格淳朴。有的还可以在一张八仙桌上手舞长鼓,边打边跳。一般以唢呐、锣鼓伴奏,有时也唱"盘王歌"来助兴。

长鼓舞分“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类型。它有72套表演程式,而每一套又分“起堂”、“移堂”等若干动物细节。其动作特征是粗犷、勇猛、奔放、刚强、雄劲、彪悍、洒脱。不管是跳、跃、蹲、挫或旋转、翻扑、大蹦、仰腾等动态,都表现了瑶族人民热情奔放、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

长鼓的击鼓动作大多是表现生产、生活内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种地、摹仿禽兽动作等,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击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动作柔和缓慢,武打粗犷豪放;有2人对打、4人对打,也可大群人围成圆圈打,气氛热烈,鼓声洪亮。

朝鲜族长鼓为两面鼓,其两端音高不同,女性长鼓舞风格优雅,男性长鼓舞活泼潇洒。现代长鼓舞有两种击打法:一为舞者用鼓鞭(一尺许细长的竹鞭)兼用鼓槌(一端圆粗,长约尺许的木槌);一为只用鼓鞭不用鼓槌。前者开头只用鼓鞭按慢鞭拍子边击边舞,鼓插在长鼓上,舞至高潮时,方抽出鼓槌进行技巧表演。后者春持鼓鞭随乐起舞。[2]  长鼓的表演,以柔软的扛手、伸肩、鹊雀步等动作为主,以肩挎长鼓,右手持鼓鞭,边跳边敲鼓的形式表演,身、鼓、神融为一体,高度协调统一。长鼓两面具有不同的音高。舞蹈时,右手用鼓鞭敲打高音鼓面,左手拍打低音鼓面。由于音高不同,节奏不同,变化多端的鼓点和着优美的舞姿,令人赏心悦目、兴奋异常。长鼓舞通常由慢板起拍,节奏逐渐加快,最后嘎然停止。

其舞蹈形式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多种。建国后,长鼓舞经朝鲜族舞蹈家们的精心改编,增添了新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使这一艺术形式日趋完善。

  1汉族

  自古以来,汉族各种民间舞蹈多是在新年、祭祖、庙会、迎神庙会中表演的。表演者在斗妙争能中,各出新招,以博得称赞。汉族民间舞蹈正是在这种技艺求精中不断发展的。

  (1)安徽花鼓灯。花鼓灯中的“盘鼓”部分,就是最富特色的技巧表演部分。它分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上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肩上或腰部搭摆成各种姿态的技巧表演。中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腰部、腿上、手上的双人武功表演。地盘鼓是鼓架子单人表演技巧,如“燕子三抄水”、“倒爬城”、“满地抓”、“豚跳”等。艺人们在展现技巧的同时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专长。他们常常在变幻莫测的拐弯和罕见的技巧中,洋溢着过人的才华和能力。例如怀远的石敬礼(艺名“石猴子”、洪云艺名“小水子”)、凤台的武佩轩(艺名“气死猴”),从他们的艺名就可以看出他们技巧之精湛和身手之矫健。

  (2)山东鼓子秧歌。鼓子秧歌自古就有文场与武场之分,武场正是“鼓”、“棒”、“伞”大显舞技的部分。舞者在跑动时步大身低,落脚生根,蹬脚扬尘,坚实有力;跳跃时则强调干拔与上窜,犹如“旱地拔葱”。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道具技巧,不能掌握各种蹲、踢、跳、转技巧,那么鼓子秧歌的稳健潇洒、淳朴刚劲的风格就很难体现。鼓子秧歌的发源地——鲁北地区的惠民和商河,都靠近河北的武术之乡沧县和杂技之乡吴桥。武术与杂技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鼓子和秧歌的技艺表演。

  (3)还有诸如安塞腰鼓、广东英歌、湖南花鼓、辽南高跷、东北秧歌等汉族民间舞蹈都是技艺性很强的舞蹈。

  2藏族

  藏族舞蹈中的热巴,是技巧性很强的舞蹈,在民间是由世袭的流浪艺人表演的。其中铃鼓舞是主要的表演部分。男艺人手持牦牛尾和铃铛,女艺人右手持单柄手鼓,左手持长鼓槌击打。开始时,男女一起表演,男纵跳挥铃,女旋转击鼓。当跳到气氛热烈时,就拉开场小进行技巧表演。先是女演员集体表演鼓技,有“顶鼓旋转”、“缠头击鼓”、“扭腰打点”等技巧动作。表演完鼓技之后,鼓队散开站立一旁,由男演员上场,在鼓声伴奏下一个接一个应声呼叫,抖肩起“法儿”,各自表演

  不同的技巧动作,有“单腿跨转”、“躺身平转”、“躺身蹦子”、“踢腿跨脖”、“兔子跳”等。另外还要表演一些小玩意儿,如“滚毛”、“抡背”等。铃鼓舞有很多套鼓点,每套鼓点均有一套各不相同的技巧动作。演员应场上鼓声而舞,腾跃飞舞,在快速倒脚步中结束。又如藏族民间舞蹈中的“卓“,也是一种靠技巧表演来抒发情感的舞蹈,跳起来粗犷奔放,气势磅礴。

  3蒙族

  蒙族舞蹈中的太平鼓舞、盅碗舞、筷子舞都是技艺性很强的舞蹈。太平鼓舞多在丰年节日由妇女表演,分集体舞和单人舞两种表演形式。舞时,她们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边舞。身段动作一般比较夸张,基本舞姿多是以腰为轴心的仰俯、倾、侧,舞步奔放有力,富有弹性,杂有跳转等技巧,技艺娴熟者可同时舞耍四、五面鼓,在身体不同部位盘绕回旋,带有竞技色彩。盅碗舞,亦称“打盅子”。过去由男艺人表演,本世纪20年代以后,盅碗舞多由女子表演,动作舒展流畅,柔美端庄,高潮时多做“板腰”、“旋腰”等技巧,技艺高超者,还头顶燃灯起舞。筷子舞多于喜庆欢宴的场合由男子单人表演。舞者原地单手或双手握一把筷子,随着腿部韧性屈伸,身体的左右晃摆,快而碎地抖动双肩,两臂松弛流畅地用筷子击打手、腰、腿等各个部位。舞者时而转身打地,时而蹲跳打脚,由慢转快,最后在快速表演的高潮中结束。

  4维族

  盘子舞是维族舞中技术性很强,难度较大的一种舞蹈,盘子舞是表演性道具舞蹈“顶碗小碟舞”的俗称,通常是由女子单人表演。表演时舞者两手各持一小碟子,指挟手筷,和着音乐,边打边舞,边舞边转。并在头上顶着盛水的碗。另外,新疆多朗区的麦西来甫民间舞蹈中的旋转技巧可堪称一绝。快板部分由双人对转发展为竞技旋转,一时间各种跪转、空转、掖腿立转、平转纷纷登场,让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

  5朝鲜族

  象帽舞和长鼓舞都是朝鲜族舞蹈中富有特色且技艺性很强的舞蹈。舞者戴特别的头盔,上有可以旋绕的长缨,舞时摆动头部使长缨在头顶、身侧旋转和飞舞。技巧越高,头上的长缨就越长。舞者手中击打着小鼓,以“喜鹊步”跳跃前进,如腾空遥射,如冲锋向前,而头上的长缨不断旋绕。长鼓舞多为女性表演,后来男子也有表演。表演者身挎杖鼓,右手持竹键敲打高音部鼓面,左手掌拍低音部鼓面。高低音色的鼓声、花样繁多的鼓点相映成辉。表演进入高潮,常作行进性的连续旋转。技艺高超者,可转几十圈之多。

  综上所述,中国民间舞不仅有自己的技巧,而且其“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我们的技巧“资源” 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生态民间舞中的各种徒手动作技巧,一类是原生态民间舞中的各种道具性舞蹈技巧。这一点,从以上对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富有特色的技艺性舞蹈的描述和分析中,便可见一斑。

  二、中国民间舞技巧与中国古典舞技巧之关系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舞的技巧是在借鉴了戏曲、武术和芭蕾等艺术门类的某些技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中国民间舞中的许多技艺性舞蹈也是吸收了武术、戏曲、杂技中的营养后发展形成的。尤其是汉族民间舞蹈中的许多徒手技巧动作,如飞脚、蹦子、旋子、扫蹚、扑虎、叠肩、赞步等等技巧,它们都是古典舞与民间舞所共有的。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民间舞的技术技巧的根源是相同的,只是同源不同流而已。为什么人们总是习惯把这些技巧称为古典舞技巧呢我想也许有着先入为主的原因吧。中国古典舞系的学科建设比中国民间舞系要早,而且也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技术训练体系。而中国民间舞系至今还没有完善自己的技术训练体系,在基本功训练上基本依赖古典舞基训教材。所以这些技巧就很自然地约定俗成地写上了古典舞的姓氏。其实这些技巧是很难从中界定其归属的,只能说它们都是我们的民族技巧。如果非要有所界定的话,那只有看其使用目的了。不应该是谁用的“早”就是谁的,而应该是谁用的“好”就是谁的,所谓用的“好”就是技巧的运用符合舞种的审美风格,符合舞蹈作品所表现的舞蹈内容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三、中国民间舞技巧的定位

  高尔基曾经说过:“艺术家不掌握技巧,就是最丰富的感情也会陷于瘫痪。”他的这句话正说明了技巧的运用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技为艺而存在,而无技的艺却无法存在。技巧对于中国民间舞来说,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民间舞中的技巧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体现民间舞风格的重要表情手段。中国民间舞这门风格性很强的舞蹈表演艺术,怎能不需要高超绝妙的技巧呢

  在全国首届荷花杯舞蹈比赛中,由著名民族舞蹈家海里且木·斯迪克编导的《顶碗舞》,一举夺得了民间舞群舞项目的金奖。这个剧目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它巧妙地运用了维族原生态民间舞盘子舞中的顶碗技巧。女演员们在表演中头顶盛满清水的小碗,在优美而欢快的音乐中,从容流畅地移动舞步和变化队形,好似天山甜美的清泉流淌不息,好似草原繁花在风中飘荡。其高超绝妙的顶碗技巧和清新独特的艺术风格,一下子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评委和观众。

  去年六月,我有幸观摩了来自西藏的大型乐舞《珠穆朗玛》,现在回想起其中的热巴鼓舞,仍会让我热血沸腾、兴奋不已。整个乐舞就是在女子热巴鼓舞和男子辫鼓舞表演时推向高潮的。女演员们的热巴鼓技巧简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不管是做顶鼓旋转,还是甩鼓旋转和击鼓翻身,都是那样的迅捷、利落、干净、漂亮,引得在场观众一阵阵赞叹和热烈鼓掌。男演员们的辫鼓舞跳得更有气势,更有一种野性美。他们甩辫击鼓、挥洒自如,节奏由慢至快,气氛极为热烈,正是精湛的鼓舞技艺加上浓郁的雪域风格所产生的强烈艺术感染力,让我们心醉神怡、激动振奋。

  上述两个舞蹈都是符合民间舞技巧定位的好作品。它们都是通过道具性舞蹈技巧的合理运用,体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

  四、中国民间舞技巧的发展趋向1技巧风格化

  中国古典舞技巧追求能力素质的极限展示,而中国民间舞技巧追求的是审美风格的完美体现。古典舞中的技巧同身韵可以是各自独立的,而民间舞中的技术技巧是同舞蹈风格紧密相融、难以分开的。也就是说民间舞的技巧不是纯技巧,而是风格化的技巧。中国民间舞的技巧发展趋向,应该是风格化技巧的强化与发展。风格化技巧既包括民间舞蹈中的各种道具性舞蹈技巧,又包括各民族民间舞蹈中特有的旋转、跳跃、翻身等技巧。中国民间舞系副教授明文军在《由厦门班毕业课想到的》一文中,曾提出过将道具的运用往极限上发展而构成民间舞技巧的教学设想。实践证明,这种教学设想是科学的、可行的。我们的民间舞有许多极富特色的道具舞蹈形式,是可以去挖掘、研究和发展的。比如汉族的手绢、扇子、鼓、伞、棒;藏族的热巴鼓、辫鼓、背鼓;蒙族的筷子、盅碗;朝鲜族的长鼓、象帽等等。还有民间舞中的各类旋转,也是风格性很强的技巧。比如维族舞蹈中的各种跪转、夏克转、空转、平转,讲求快速、多姿、戛然静止,犹如鹰隼迎风回旋。而朝鲜族民间舞蹈中的旋转则讲求平稳,优雅,犹如仙鹤悠然自得。

  2技巧情感化

  民间舞中的技巧是与渲泄生命情感和烘托场面气氛紧密结合的,是民间舞者内心激情的物化。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再高难、再精湛的技巧形式在民间舞中也会变得苍白无力,毫无光彩。

  我曾经从电视录像中看过一些民间舞剧目,现在虽已记不起它们的名儿了。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它们的“技巧性”都很强,表演中动则旋子3600,静则控腿1800……。但这些技巧成了游离于舞者情感

  和舞蹈风格之外的“无情之举”,因而毫无艺术感染力可言,反倒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对此而言,我比较欣赏的是云南省歌舞团创作的男子三人舞《小伙、四弦、马樱花》,其热情风趣、朴实无华的风格让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这个剧目也安排了诸如倒踢紫金冠、小翻、抢脸等一些技巧,但这些技巧是在演员们情感的自然流露中,是在舞蹈情绪的层层推进中恰到好处地完成的。这种情感化了的技巧,极大地丰富了舞者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

  3技巧艺术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民间舞从广场向剧场的转化,民间舞技巧的功能已不仅限于渲泄情感和渲染气氛了,它将逐步向塑造舞蹈形象、表现人物心理、营造舞台意境的艺术化方向发展。

  有人说,杨丽萍表演的民间舞根本没什么技巧,为什么能获得大众的普遍喜爱和专家的如潮好评呢其实仔细分析起来,杨丽萍那独特的动作语汇的运用就是民间舞的艺术化技巧的最高体现。《雀之灵》中的舞蹈造型与动态,已不同于广场原生态的傣族孔雀舞了。它通过艺术化地夸张与变形,将孔雀那高洁、超然的灵性进一步升华,创造出了一个似真似幻、虚虚实实的艺术仙境。正如于平教授所评价的那样:“《雀之灵》的过人之处,在于它以‘技’成‘形’却又不为‘技’和‘形’所累。当你在欣赏杨丽萍的《雀之灵》时根本发现不了技巧的痕迹,因为“杨丽萍是用‘技以求道’的生命意识在创造‘生之灵光’。在那翩跃翔舞的孔雀中,杨丽萍倾注了自己全部的人生感兴、人生悟觉、人生意趣和人生睿思,使这一舞蹈独白充溢着恬静的生命和谐感与坚毅的生命自信心。”因此,我认为民间舞技巧运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将之艺术化,让技巧的全过程完全隐匿在舞蹈表演的情理、律动之中,而不“显山露水”,刻意为之。

  中国民间舞系从1987年建系以来,一直在努力探索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技术技巧训练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潘志涛教授在民间舞技巧课的建设方面,很早就提出了诸如“碎步”、“打腿”等一些民间舞基本功,本身就是技术技巧的思路,引导了民间舞技巧教材的开掘。明文军副教授则从分析民间舞蹈特有的道具性舞蹈技巧入手,从民间舞的审美风格出发,进而提出了民间舞技巧课应在突出民间舞的风格属性的基础上继承与创新的教学思路。所谓“继承”就是要对原生态民间舞蹈中的徒手动作技巧和道具性技巧进行科学而深入地挖掘和整理,并用于教学。所谓“创新”就是在符合民间舞审美风格的前提下,大胆借鉴其他舞种,其他艺术门类中的技巧形式,用“他山之石”来完善中国民间舞之“玉”。他将这一教学思路贯彻在厦门班的教学实验和教研工作中,并获得了成功。厦门班在民间舞技巧课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民间舞技术技巧教学大纲的整理与完成,起着重要的指导

任何舞蹈都有内容和形式的两方面,它们互相依附、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各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它们是一个整体,又是不同性质的两方面。所以,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当你在参加一场自娱舞蹈的时候,忽然会觉得这个舞蹈的动作、节奏、速度还不足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情;有时候又相反,会感觉动作太奔放、节奏太强烈、速度太快了,而和自己此时此刻的心绪不相称。在欣赏舞蹈演出时也会有类似的情况,有时觉得情节事件很感人,但看完演出后却没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时又觉得舞蹈华丽壮观引人注目但却感受不到动人心弦的内容。这种现象正是由于舞蹈形式和内容的矛盾所造成的,它说明了舞蹈作品中内容和形式这两方面因素的客观存在;它们一方面是共生共存,一方面又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

舞蹈作品中内容和形式这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方面,是各由多种要素组成的。概括说来,表现什么,抒写什么,这是作品的内容;而如何表现,如何抒写,则是作品的形式。内容是内在的,形式则是外观的具体存在。《乐记》开宗明义第一章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凡音这起,由人心生也。人心这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说明音乐舞蹈的产生,首先是由于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内心激动,内心的激情通过有组织有规律的乐曲和舞蹈动作(干戚羽旄都是舞具)表现这些内容的乐曲旋律、舞蹈动作、节奏、风格、舞具、服饰,以及这一切的总体结构、体裁、组成为形式。内容是形式存在的基础,但内容不通过形式也无从表现。

探索舞蹈内容和形式的美学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提高舞蹈艺术,使之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此我们先谈谈舞蹈的内容——情、意、事、物

舞蹈作品内容的显著特征是在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中反映现实。例如,舞蹈中常见的的反映生产劳动内容的作品,往往也描写一定的生产过程和劳动动作,但表现的重点主要不在动作和过程,而在于表现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和情绪。这和那些舍弃劳动的社会意义和人的思想感情,只是分析劳动动作的必要性、辅助性、多余性,以求缩短生产过程提高劳动效率的科学研究内容是完全不同的。在以往的舞蹈中,就曾经出现过这样两种作品:一种是只表现生产劳动的过程,但是感受不到人在劳动中的力量、态度和情绪;另一种是只表现了某一抽象的思想、概念。又缺少与其人物所关联的社会现象。这两种作品,一般都因不可能塑造出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而缺乏感染人、鼓舞人的力量。

舞蹈作品的内容往往是来自生活的某个局部、片段或侧面。这些局部、片段、侧面是艺术家对生活加以选择、概括和提炼的结果。

舞蹈作者在从生活选择、提取作品内容的过程中,必然要带有他对这种生活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和理想;有着他自己的社会理想和美学理想的标准。因而使舞蹈的内容不单是客观现实的再现,也凝聚着创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也不可能是生活的自然形态,而是经过艺术家主观意识改造后的产物了。总的说来,舞蹈作品的内容就是由客观的现实生活和创作者主观的认识、评价这样两方面组成的。

舞蹈内容既然包含着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这样两方面,它就必然是能动的、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的变化,势将促使舞蹈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而不同立场和观点的作者,对同样的现实有可能做出极不相同的评价,从而在作品中塑造出面目迥异的艺术形象,这在古今中外的舞蹈作品中是屡见不鲜的。这也就是舞蹈内容的阶级性和时代感。

主观的情、意、客观的事、物,借助于构成舞蹈内容的各种要素——如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等体现出来。要完整地把握舞蹈作品的内容,就需要对这些要素分别加以分析,并考察它们在不同体裁作品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题材和主题是舞蹈作品内容的基本构成因素。

先说题材。题材这一概念的内涵相当广泛,人们经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它。如根据某些生活现象是否适应某种艺术特性而言:这不是“舞蹈题材”而是“漫画题材”,这是“诗的题材”而不是“戏剧题材”等等。也有些时候根据历史序列而分为“古代题材”、“近代题材”、“现代题材”;或者依据不同的生活内容而分别为“工、农业题材”、“军事题材”、“爱情题材”;也可以按照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区别之为“神话题材”、“科幻题材”、“现实题材”等等。而一般称之为作品内容要素的题材,指的是作品中所表现的一定生活现象。作为舞蹈作品题材的一定生活现象,可能直接采自现实生活,也可能是虚构的;可以是实有的,也可以是幻想的产物。如舞蹈《鸬鹚号子》,老渔翁是现实的,鸬鹚却是虚拟的。《敦煌彩塑》,创作动机产生于现实生活的感受,诞生的形象却是想象的升华,表现的是人的思想感情、古代妇女的美,而人物却是幻觉世界的。这类虚构的,或是现实与虚构相交错存在的生活现象,在舞蹈作品中是较多的。但是,虚构也好,虚实结合也好,它们都来自生活,是舞蹈家根据他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认识,把直接或间接获知的一定生活现象,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加以选择、虚构和组织,使之形成为作品的表现对象,这就是题材。

题材是塑造形象、提炼主题的基础。所以题材的选择是创作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环。总的来说,舞蹈题材要求典型、真实、有“高容量”的特点,尤其要新颖、有独创性。老一套和一般化的舞蹈题材,还由于不同体裁而应该有不同的特点。譬如在短小精悍的抒情舞蹈中,题材往往只是生活场景中的某一瞬间、某一片段,没有特定的事件冲突甚至特定的身份的人物。而在叙事舞蹈中,特别是舞剧创作中,就要求以人物为中心,要有特定情节、冲突和行动,题材自然要更丰富复杂得多。

在选择题材上,还有必要防止两种偏向。一种是片面强调题材对于作品内容的制约作用,强调表现所谓重大题材,即“题材决定论”。另一种偏向是不承认题材的任何差别,这也并不符合实际。题材之有差别是客观存在,不同的生活现象自有不同的社会意义,包含着感染教育人的不同方面。因此不能在题材之间划等级,更不应限制题材的多样化。题材的多样化,是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的必然反映。

通过对题材的艺术处理而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就成为作品的主题。

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和核心,在创作过程中起着统帅的作用,是构成舞蹈作品思想性之高、低、强、弱的主要因素。它包含着题材本身的意义和创作者的理想,是艺术家对生活现象,加以观察、分析、研究,进行概括提炼而凝成的观点,也就是舞蹈家在舞蹈中所要告诉别人的思想内容。

主题在舞蹈作品中不是靠语言、文字或标语口号来表达的,而是体现在作品的形象之中。“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对舞蹈作品来说,尤其如此。云南傣族舞蹈《水》和《追鱼》除了动作外,没用任何形式来解说创作的意图,然而观众却体会到了活泼泼的自然生机和醉人的生活情趣。相反,一些硬是加进些标语口号或是文字说明来点出主题的舞蹈作品,却往往并不能为欣赏所接受,这是很值得我们玩味和思考的:外加的思想构不成作品的主题。

“主题”在不同的艺术品种和体裁中有着各自的存在方式。在舞蹈中(特别是短小的抒情舞蹈),主题常常呈现于某种特定的“意境”(或称境界)之中。这和抒情短诗的情况相似,所以我们也常以“诗的意境”来表述舞蹈作品的中心思想。“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语》)正是真景物、真感情,主、客观的高度统一,构成为作品的中心思想。朝鲜族舞蹈《青山绿浪》,赞颂劳动、绿化祖国的主题思想,就酝含在那翠绿一片、生意盎然的诗的意境中。在自娱舞蹈中同样也有一定的中心思想,或者是宣泄内心的欢乐忧患,或者是表达亲友间的团结情谊,也可以是青年男女间心灵的交流。总之,没有任何主题思想的舞蹈艺术是不存在的。

有时同一作品中也可能出现一个以上的主题,称为多主题作品,多出现于内容比较复杂、人物众多的舞剧之中。如《丝路花雨》,第一主题是表现古代劳动人民在悲惨境遇中孜孜以求的艺术创造精神;而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则成为副主题。

舞蹈题材和主题的多样化,适应着人们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同时多种多样的主题思想凝结着人们对舞蹈艺术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充分表现人类自身的美——人性美、人情美、道德品质的美、性格意志的美以及形体的健力美、线条美、和谐、匀称、柔韧、轻捷的美等等。在很多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中,看来只是单一的情绪表现,并没有很深刻的思想内容,但是它充分展示了本民族性格中的某一侧面,或是某种美好善良的生活情怀,这就是上述要求在作品中的直接体现。舞蹈作品中也有自然界的美,然其实质,也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掌握,歌颂人的智能美;也有表现社会的和自然界丑恶事物的,但在舞蹈中丑恶 只能作为陪衬、对立物,通过对比来展现人们对美的崇敬和对丑恶的鄙夷嫌弃。

舞蹈作品内容的另一因素是叙事舞蹈和舞剧中的“情节”,也有人称为故事情节。

舞蹈作品无法发表议论,它的主题思想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事件的发展过程来形象地展现。因此,情节是表现舞蹈主题的主要手段,它不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随意组合,更不能是任意杜撰的离奇现象的拼凑。情节是作者在生活中体验、提炼得来的生活素材,并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虚构、加工而形成的。舞蹈作品的情节要求紧凑、集中、主次分明,更主要的是每一个细节、场面,都应该紧紧围绕作品的主题,从多个方面起烘托、陪衬、突出的作用,从各个侧面来揭示生活的本质,展现作品的主题。

情节也是人物“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叙事类舞蹈的中心是要塑造好有血有肉的典型的人物形象,这个任务同样要通过情节才能具体实现。典型的情节,应该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典型的情节就有可能歪曲人物形象。例如,让革命先烈在刑场上跳交际舞,就对人物塑造起反作用。

情节要有生动性、丰富性,才能产生更强烈的感染力,特别是我国观众,有着爱好欣赏故事的传统,《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中那些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说明了人们的欣赏爱好。在观众的反映中,有时候未必能很快领会到作品的主题思想,而是先对故事情节作出迅速反应:好听或不好听,有意思或没意思。没意思的作品,他们就未必再有兴趣支探求它的思想内容了。由此也可看出情节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下面再谈谈舞蹈的形式:鼓之舞之以尽神

在舞蹈作品中,内容都是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夫乐之在耳曰声,在目曰容。声应乎耳,可以听知;容藏于心,难以貌相,故圣人假干戚羽龠以表其容,蹈厉揖让以见其意。”(朱载堉:《律吕精义·论舞学不可废》)乐舞的内容蕴育于内心的时候,是看不见或感觉不到的,只有通过各种舞具、各种动作姿态把它表现出来,才能从外观上感知它。没有形式,也失掉了内容;说明形式问题在舞蹈创作实践中的重要意义,从审美的角度考察,人们之所以需要舞蹈艺术,也首先在于观赏或体验舞蹈形式美的审美要求。

舞蹈形式包含着多种因素,它存在于时间、空间,作用于视、听,它基本上可区分为紧密相连的两部分,一是形式外观的各种因素,二是组合这些要素的内部结构。

从舞蹈的外观方面看,呈现于欣赏者感官面前的主要是动作。动作是舞蹈艺术的语言,是舞蹈的主要表现手段。“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乐记》)动作的变化、队形、节奏、韵律,组成了动作形象,展现人物性格。

舞蹈动作不同于生活动作;在具体的作品中,还要求有和独特内容相结合的独特性格。首先要有形象性。动作的形象性不是指对生活现象的逼真模拟,而是指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性格、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揭示。所谓“鼓之舞之以尽神”,就是要求淋漓尽致地展现内在的“神”——神气、神态、精神。这种形象性有一个“形似”与“神似”的关系。白石老人说过“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舞蹈动作同样妙在这“似与不似之间”,刻板的模拟,失去了舞蹈的本义;完全脱离事物的原型,失去了真实的基础,也就谈不上“神似”,但是“形似”不是目的,追求的是“神似”的艺术境界。譬如《孔雀舞》,它抓住了孔雀富有特征的若干动态,然而着意不在孔雀的自然动作,就是符合具有舞蹈“形象性”的要求。状物是如此,叙事、抒情的动作也同样,有些不加变化地照搬课堂动作的舞蹈作品之所以缺乏抒情的感人力量,就在于此类动作不具备这种与特定内容相统一的形象性。

和形象性相联系的是动作的个性化。在舞蹈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动作是继承传统的舞蹈动作,甚至有一部分是程式化的动作。这现象 并不罕见,和口头语言一样,各民族的艺术形式也都有自己的传统“语言”,尽管有变化、有发展,但始终不脱离传统的基础。舞蹈语言也是这样。这些语言在舞蹈创作中运用时,就需要有一个个性化的过程。在戏曲舞蹈中,同一的程式动作,当成为不同人物的语言时,就会根据男、女、老、少不同的性格而加以变化,使之适应于“个性”,张飞不同于李逵,武松不同于黄天霸,这就是动作的个性化。无论叙事舞蹈和抒情舞蹈都是这样。

舞蹈动作还要求有鲜明的风格。风格是舞蹈艺术美感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缺乏鲜明的民族风格的舞蹈,就象“言之无文”,必然是“行之不远”的。当然,民族风格并不单纯是动作问题,但是由于舞蹈艺术表现手法上特殊性,动作的风格在形成舞蹈作品的民族风格中起着极关键性的作用。

舞蹈作品外在形态的另一要素就是音乐。音乐在舞蹈中不单是形式,也有内容的因素,舞曲旋律本身就具有情感内容,通过欣赏者的听觉作用和动作的视觉形态相结合,共同构成审美感知中的艺术形象。舞曲和舞蹈动作结合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当然好的舞曲在单独演奏时也是一个能够独立表达主题内容的作品。所以,舞蹈音乐同样要求形象化、个性化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新鲜活泼的音乐语言,变化有序的节奏组合,感人肺腑的感情色彩,都是展现舞蹈动作在舞蹈中不是谁服从谁的关系,而是在统一的主题思想下的紧密结合和共同创造。

此外,构图、服装、化装、装饰、色彩……也都是构成舞蹈作品外观形式的要素,同样需要在创作过程中妥善运用,使之在创造艺术形象的整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上外观形式各因素在表达说题内容时,还需要经过有规律的运筹和组合,这就是“结构”。

结构在创作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从舞蹈家在生活中选取题材的同时,就开始了作品的结构过程。从丰富而凌乱的生活素材中提炼作品的题材时,就需要依据创作的需要加以排比、取舍和剪载,这就是结构的第一步。对题材进行结构是要考虑人物的配置,情节的开展,以及动作、音乐、美术等各种手段的配合,节奏的起伏变化,色调的对比衬托,情趣的掩映渲染,都需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和舞蹈美学特征,加以组织和设计。不经过这一番总体设计——即结构,舞蹈的内容就表现不出来,也就构不成完整的舞蹈形象。

舞蹈作品的结构方法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主要是由舞蹈作品的题材和体裁所决定。例如,在没有情节的抒情舞蹈中,就只是情、节奏、气氛的变化组合。在有情节的叙事舞蹈或舞剧中,一般是以开端、发展、高潮、结束这样的结构方法。但在具体作品中,也有的就采用倒叙的结构顺序,先从结尾开始,如《魂》;也有的从过程的中间开始,如《家》;也有的不采用顺序叙述的结构,而是颠倒的穿插,如《再见吧!妈妈》。结构的多样性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和审美趣味的复杂多样,不可能、也没必要去划定一个固定的框框。春秋末年,孔子曾谈了他对乐舞的分析,他说:“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论语·八佾》)乐舞开始的时候,要求协调;展开以后,要求纯净美好,节奏分明,余音绵绵而结束。这大概是春秋时乐舞的一种结构方法。

舞蹈作品的结构从历代艺术家的实践中,也总结归纳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如说“凤头猪肚豹尾”,要求有不同凡响的开头,丰富饱满的发展,刚劲有力的结尾。《左传·昭公二十年》记晏婴对乐舞的分析,他说乐舞是靠着“清浊,大小,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而相辅相成的,这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还在经常使用的对比和映衬的结构方法。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继承的。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尽善尽美

“尽善尽美”,是我国传统的对乐舞艺术的一种审美标准。如前面谈到的“季札观乐”中对一些乐舞的评论。又如“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示尽善也。”(《论语·八佾》)这是孔子对《韶舞》和《武舞》的评论。在他看来,《韶舞》形式美,内容也好,所以是“尽善尽美”的;而《武舞》形式也很美,但内容还不够理想,所以是“尽美矣,未尽善也”。在二千五百年前的乐舞评论,已经注意到了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并且强调了双方完美的统一。

作品的形式,总是适应特定内容需要而创造的。所谓“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乐心内发”,都说明了这样一个生活现象:先有了内心要求,然后才有外部动作。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动作的设计,节奏的安排,结构的组织,都必须围绕着内容这一中心来进行。这种内容的决定作用还表现在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中。在历史上艺术形式变化的动力,首先来自生活的变化,也就是艺术内容的发展变化,然后才是自身形式适应发展的要求而变化。然而从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惰性(或称稳定性)这种现象来考察,也可以看到内容与形式关系中的另一方面,那就是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和对内容的反作用。这在舞蹈作品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因为舞蹈作品的形式美在观赏和审美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优美的舞姿、动作,高妙的技巧本身就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美的享受。这就是孔子虽然不赞成《武舞》的内容,但也不能不说它“尽美矣”的根据所在。

传统舞蹈中的程式化动作,也是舞蹈形式独立性的一种表现。同一的动作(或略作力度、速度上的变化),就可以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不同的内容。有时同样民族民间舞蹈的形式,也能表现不同时代的生活内容。这些现象都说明了舞蹈形式独立性的存在。

内容决定形式,但在舞蹈作品的创作实践中,也可以看出形式的反作用。恰当的形式,可能使内容得以充分的表达,发挥了促进内容深化的能动作用。必须在舞蹈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中追求艺术作品的完美统一,“尽善尽美”。

一、朝鲜顶水舞:

舞者顶的水罐,原是生活中的实物,后来为了便于起舞,多用纸糊的罐型道具,在表层上绘以漂亮的花纹,轻巧别致。随着道具的变化,舞蹈动作也相应发展。

顶水舞以“挫垫步”、“踏波步”、“碎步”为基本步伐,主要动作有“甜泉舀水”、“玉指弹珠”等。

舞蹈通过模拟顶罐行进中的各种生活动作,抒发欢乐喜悦的内心感情,舞姿轻松优美。她们艺术化的将朝鲜族生活中取水、顶水的点点滴滴展现在专家面前,沉甸甸的水罐顶在头上是那样轻松自如。

二、藏族大鼓舞:

一位头戴画有星辰蓝色藏戏面具、身着五彩藏袍的老者首先登场亮相。他肩上斜挎铜铃和宝剑、手持缠白色哈达被称为“达达”的神杖,踩踏着鼓乐节奏向场院中心舞来。

这位崇高的神灵代言人站定位置后就开始挥动神杖,承担起指挥娱神舞蹈的职责。

在老者的一个手势之下,四周早已待命即舞的八名鼓手,便大步流星地向着场地中心疾鼓而来。这些百里挑一的剽悍男子,枣红色脸堂配上盘在头顶夹杂着殷红丝线的油黑发辫,更透着神采奕奕的阳刚之气。

他们身披五彩短披肩、脚蹬红黑间色高腰藏靴、腰旁横挎直径约六十厘米绘有五彩花纹的大鼓、双手各持马蹄槌,在边击鼓边双脚不停地跳跃下,进行着快速而灵巧的队形变化。

他们忽而组成圆圈旋转飞舞,忽而排成两队穿梭驰骋,以队形的变化达到渲染气氛、表现舞蹈力度的目的。然后通过舞者所采用的各种姿态,来体现每个舞段的主题。

三、苗族芦笙舞:

笙舞以"探路步"为基本舞步。"探路步"舞者左脚提起往左侧空划小半圆落地,右脚左靠,身体同时往左侧横移,微右斜腰,右脚又做对称动作。

这种前行中又有向左右两侧横移的动律,和花苗其它舞蹈如"笛子调"、"竹竿舞"等一样,有着自己浓烈的民族特色。

芦笙舞除"探路步"、"双踏浪"等稍为简单点的动作外,还有如"跪地下腰、"板凳下下腰"、"滚地笙"、"双腿蹬天"、"望家乡"等一些难度大、技巧高的动作和组合。要跳完一组芦笙舞,要求舞者必需具备一定的功夫和体力。

所以,芦笙舞多在青少年和部份中年人间流传,一般老年人因年岁已高,逐渐退出了舞者行列。故芦笙舞还不像笛子调那样,不论年纪大小皆能随音乐起舞。

四、黎族竹竿舞:

当一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 嘿! 呵嘿! ”场合极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如果跳舞者不熟练或胆怯,就会被竹竿夹住脚或打到头,持竿者便会用竹竿抬起被夹到的人往外一倒,并群起而嘻笑之。

相反,善于跳竹竿舞的小伙子在这时,往往因为机灵敏捷,应变自如而博得姑娘们的青睐。

五、维吾尔族:萨玛舞

萨玛舞的动作和鼓的节奏配合紧密。"咚"的时候多是全脚着地,稳而有力,不生硬又不马上抬起,有附点音符的效果。动力腿抬起时,主力腿的膝部有个明显的屈伸,身体的起伏也较大。

手多是自然形态的半握拳,下甩打开和弯屈收回,都有明显的悠劲。身体随着手的悠摆,有左右微晃的感觉,单步擦地跳起接空转、单步跳转等是萨玛中常见的技巧动作。

萨玛有专门的曲调,开始前常常是吹奏人们熟悉的木卡姆或赛乃姆的乐曲,然后随着鼓的节奏变化转入萨玛乐曲。

民间舞教学中“呼吸”的运用与培养

 呼吸的起伏是身体的律动,它延续了人体,象征着人类的生命。下面我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民间舞教学中“呼吸”的运用与培养,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渊源古老,文化本质深厚,是最具代表人民真实情感的舞种。舞蹈时,除了通过抑扬顿挫的肢体外在表达,呼吸长短的运用与培养也是极为重要的。运用呼吸使之融合到每一个肢体的动律、体态、节奏及感觉中去,将呼吸的运动规律与肢体动作的运动规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将这一和谐的、完美的肢体美贯穿到舞蹈中体现其特有的民族舞蹈性格。

 一、呼吸在民间舞中的特点

 民间舞中的呼吸,吸气是为“起范儿”做准备,提气可提高人体的重心,屏气能帮助人体收紧和戛然停止,呼气则是为了放松身体,为下一次吸气做准备。同时呼吸的快慢、强弱、均衡等变化,也可以表现出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情感表达。用短促有力的呼吸,表现舞蹈的动作紧凑、步法矫健、热情奔放等风格特点;用长线条的呼吸将气息输送到肢体的每一个细胞,使动作有柔、韧;延伸、扩张,得以体现动作舒缓、悠扬的舞蹈,表现出情爱、思念、回忆、缠绵等心理动态。呼吸作用于舞蹈当中,它所展现的是我们内心对舞蹈的感受,表现了舞者内心思绪的内涵,两者相互作用。使观者和舞者达成共鸣,让观者感受到舞者的律动,就像在感受自己的呼吸一样。

 二、不同民间舞中呼吸的运用

 中国民间舞蹈,因地域气候、人文的不同,各民族的思想习性各具差异,形成不同的舞蹈风格,也孕育了不同舞蹈呼吸的特点。

 (一)汉族舞蹈中呼吸蕴含的风俗情感

 汉族民间舞蹈中,动作的起范儿要用吸气,动作结束复原宜用呼气,吸气时细如雨丝,呼气时不知不觉。这不仅是一种自然反映,而且有助于舞蹈者心理上和动作上的美感。如东北秧歌中,呼吸使踢步交替花配合的放与收,形成鲜明对比,充分表现东北秧歌 “哏、俏、浪”的特点。胶州秧歌快速吸气、停顿、慢吐气,体现胶州秧歌拧、碾、抻、韧。再如花鼓灯讲究“溜得起、刹得住”。

 (二)蒙古族气息折射出的豪放坦荡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由于地理环境与民族发展,形成独具特质的舞蹈风格。无论是体态、步伐、手臂的训练,都必须需要呼吸来衔接前后动作,表达感情。如柔臂,气息呼出由肩部发力从大臂、肘、小臂、手掌到指尖,肌肉走向贯穿以气息的连接。气息在跟随动作流动而起伏,动作又与呼吸形态存在着内在关联,显示力度和韵味,体现动作的轻重缓急、豪迈矫健、稳重端庄的特征。

 (三)朝鲜族呼吸的柔韧稳静

 朝鲜族舞蹈中,万变的肢体动作都贯穿着呼吸的运用,呼吸是体现其身体韵律的重要表现。吸进的气直接沉入腹部,由丹田发气,气息从丹田经过脊椎传至眉宇、头顶,把全身疏通贯满,并延伸到空间外。以内之动带动外之动,或长吸或短呼,或轻呼或重吸,或重呼或轻吸,诸如此类的呼吸,是表现朝鲜族长短舞蹈的重要因素。例如,我们常见的“古格里”,古格里长短舞的呼吸以长呼吸为主要形式,根据拍子结构饱满的吸尽、吐纳,有分量的吸呼气与韧性的屈伸相配合,流动时表现轻松自如的美感,静下时形成余音不绝的韵味,表现其独有的典雅深沉之意。

 三、“呼吸”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培养

 在舞蹈教学中,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对气息进行规范、系统、有计划的训练,使气息贯穿于肢体各部,用内在的呼吸,感受身体的内空间与外空间的关系。明确呼吸对舞者的肌肉能力、关节活动、节奏间歇的指挥和抑制作用。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熟悉舞蹈呼吸的形式、特点,更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并准确地运用。只有将呼吸与动作完美结合,做到形神兼备才能表现出舞蹈语汇的质感和情感,才能使肢体动作更丰满、更具有张力,舞蹈也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音乐与呼吸的关系,去培养呼吸在舞蹈中的应用,二者都具有节奏性。一个民族的音乐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人文性格及风俗习惯。教师通过对不同民族音乐的形式、发展及节奏型的讲解,让学生对民族的节奏产生敏感性,通过大量的对音乐的理解,去感知它的节奏并将这种节奏与舞蹈中的呼吸,恰如其分的结合起来,形成不同民族舞蹈所特有的呼吸节奏。

 培养正确的呼吸方法,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去传授,深化呼吸意识,在长期训练身体动作的运动过程中,去探索深究呼吸的律动,找到呼吸的支点。使学生在舞蹈中把呼吸从无意识升华为有意识,有意识的呼吸才能升华舞蹈的魅力。呼吸与动作紧密结合,与音乐紧密结合,可以改变动作的质感和情感,使我们的民间舞蹈表现的更具感染力、拥有说服力、赋予命力。

 通过上述内容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呼吸在舞蹈中如何正确运用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不容忽视。教学中有意识的加入正确的呼吸训练和培养,使得更好的呼吸运用完成动作的整体性,更加有利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我们不否认纯肢体运动的力量美,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凡是人的运动的肢体,也绝都离不开呼吸的运用。民族民间舞因为有了各民族所特有的呼吸方法,其民族舞蹈的风格神韵和律动节奏才更具张力。

 因此,“呼吸”在民族民间舞中的运用与培养,应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所要摸索与探究的课题之一,同时也体现出“呼吸”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重要性。

;

古格里是朝鲜舞里面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是以气息的运用带动膝部的屈伸与步伐,并且贯穿于全身,使舞蹈呈现出含蓄、柔韧、细腻、动静相间的风格特点。即“以内之动,带动外之动,动中有线,静时线不断”

其实我也没怎么跳过朝鲜舞,这是是我对于这个浅浅的理解,望采纳,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200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