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间舞的风格特征

藏族民间舞的风格特征,第1张

藏族民间舞的风格特征如下:

腿部的膝关节分别有连续不断地、小而快地弹性动作,有时弹性动作会替换为连绵柔韧的屈伸动作。藏族舞蹈的颤动或屈伸步法要随着身体的重心移动,移动的同时要带动身体放松的上肢,手臂要随着舞蹈动作产生飘动的感觉。

民间舞蹈(folk dance) 起源于人类劳动生活,它是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人们精神风貌的群众性舞蹈活动,所以也称为“土风舞”。

民间舞蹈多为载歌载舞的集体舞,舞蹈动作千姿百态,各具民族及地方特色。这些舞蹈表现的内容有古代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战争经历、图腾信仰及生殖崇拜,也有现代生活中各种传统节日里人们表达欢喜之情的娱乐活动,有的则渗透了各种民俗、祭祀、礼仪活动的遗风。

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它没有国家地域的界限,能够沟通世界各国,因此是最社会化、最国际化的舞蹈。

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数量之多也是世界上所罕见的。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

藏族舞蹈:

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和《谐》。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

分类:

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这两大类舞蹈都有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而潇洒的翩跹舞姿和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及形式。其中的《羌姆》,则属于宗教舞蹈类别中最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

寺院舞蹈《羌姆》的产生和流传,与藏传佛教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

特点:

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信仰特点,为符合藏族“多神崇拜”的信仰特点,人们在祭祀礼仪中,创编了使用各种神只面具,并含有大量藏族土风舞成分的程式舞蹈。

藏族舞蹈注意事项:

1、肢体训练的基本体态和动律特征: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肢体训练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具备藏族民间舞的基本素质,全面掌握舞蹈的基本动态。

藏族舞蹈学者阿旺克村用五个字归纳了藏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即:颤、开、顺、左、绕。因此肢体训练着重要求了膝部的颤动和屈伸。

2、把握舞蹈的风格特征:

在肢体的训练中,还应该注意自身对舞蹈本体的肢体体验,从而在心里产生美感效应。不仅要把握好舞蹈具有的风格形式,还要在平常地训练中注意对动作美的把握。另外,多欣赏演出,研究一些作品、文学以及一些发展着的舞蹈语言等。

3、艺术化的处理动作节奏:

艺术化的处理节奏动作还能够在感情色彩极其强烈的舞蹈中,极其自然地表现出相同的以及不同类型的感情。动作,是与宣泄生命情感和烘托气氛紧密结合的。舞者通过节奏的强弱、长短、来表现内心的情感。优秀的舞蹈艺术家就会通过动作节奏的变化把内心的情感间接表现出来。

堆谐,汉语称“踢踏舞”。舞蹈时膝关节松弛,脚下灵活,以踢、踏、悠、跳等脚部动作踏出有规律,有变化的各种节奏点来表达情感,形成堆谐朴实自如,轻捷灵活的风格特点。

藏族民间舞蹈共同动律特点:膝关节分别有连续不断,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柔韧的屈伸。而有颤动或屈伸的步法形成重心移动,带动了松弛的上肢运动,使手臂动作多系附随而动,不能有丝毫的主动。

藏舞常用的脚位:自然位、丁字步位。常用手位:双手在胯旁或前后悠摆(踢踏舞)

踢踏舞基本舞步1、第一基本步2、退踏步3、拾踏步4、嘀嗒步5、连三步6、七下退踏步7、悠踢步

民间舞正确的呼吸方法

 舞蹈的呼吸是艺术呼吸,是指动律性的呼吸,它属于艺术领域所考察的美学范畴。它不是单纯的与动作相一致的纯粹意义上的自然呼吸,而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控制、处理、合理把握、正确运用的呼吸,是伴随着舞蹈动作的特点能够非常艺术性的表现情感的呼吸。那么民间舞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来和我一起看看民间舞正确的呼吸方法吧。

 我们常会评价一个舞者的表演有韵味,而这个“韵”指的就是表演的内涵,它包括了气韵、呼吸、意念、神采等。从中国舞蹈文化精神和民族审美风格的角度来看,会把“韵”概括为是“形、神、劲、律”的统一。例如:情感的变化可导致呼吸的长短、缓急、强弱、张弛,也就是“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结。”舞蹈的呼吸升华了情感色彩的表现力。舞蹈是情感的产物,情感是舞蹈的核心,而呼吸又恰恰主导着情感,说明呼吸在舞蹈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当然民间舞蹈,也有它完整的用气(也就是呼吸)方法。

  快吸快呼: 这种呼吸方法所表现的情感多为欢快、喜悦的。常出现在动作小而快,并带有跳跃性的动作。例如:藏族舞的滴答步;蒙古舞的硬腕;东北秧歌的踢步;云南花灯的跳踢步等。

慢吸慢呼: 这种方法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缓慢、悠长、恬静、连绵不断的。常出现在节奏平均、较慢,上下起伏的动作中。如:朝鲜族“古格里”的单一动律蹲;胶州秧歌的正丁字拧步;云南花灯的正崴等。

  慢吸快呼: 这种呼吸方法可使动作显得流畅、有重量,脚下有根。常出现在慢起快落的动作中。如藏族舞弦子部分的基本动律“屈伸”。

 快吸慢呼: 这种呼吸方法可使动作看上去很轻盈,常出现在快起慢落的动作中。如傣族舞的基本动律蹲;藏舞弦子部分的“三步一撩;花鼓灯中的“风柳步”,“簸萁步”等。用这种呼吸可使动作看上去柔美、秀丽。

 除此之外,朝鲜族舞蹈的呼吸就更为丰富多彩,它除了以上四种呼吸方法外还有:(1)快吸屏气、提气、慢呼;(2)慢吸、提气、快呼(3)两次呼气、沉气、呼吸一次。这几种方法是朝鲜族舞蹈中较有特色的呼吸,它常出现在晃身动作中,使其舞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使动作对空间的占有更为广阔。

 以上这些呼吸方法是经常出现和使用的,在表演时要做到气顺力达,呼吸有节,吸于腹,呼与鼻,气自胸下沉吸至小腹。小腹收紧,托起,气仿佛聚于腰间。呼吸虽在腹,胸腔间上下运行,但好像若有若无。提而不憋,沉而不堆,就是所谓“气沉丹田”。这是舞者应遵循的基本呼吸方法。只要我们把这些基本的呼吸方法掌握好,并合理的恰当的运用、组合到作品中,就能使我们更容易把握各民族舞蹈的动律和风格,也使表演具有活力。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287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