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牛膝功效与作用,土牛膝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土牛膝功效与作用,土牛膝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第1张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土牛膝功效与作用,以及土牛膝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小伙伴了解什么是土牛膝吗?土牛膝有什么作用呢?2、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么3、中药土牛膝的功效4、土牛膝的别名叫什么?5、土牛膝、怀牛膝、川牛膝分别有什么样的功效?6、怀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小伙伴了解什么是土牛膝吗?土牛膝有什么作用呢?大家在生活中应该都吃过中药,但是你了解牛膝吗?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牛膝到底是什么,牛膝有什么作用?来和我们一起学习吧。

如果你想知道,不要走开。

牛膝是什么?

牛膝,中药名。

为苋科牛膝属野生种,粗叶牛膝和钝叶牛膝的根和根茎。

主治:闭经、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痢疾、白喉、咽喉肿痛、痈肿淋证。

牛膝的野生种及牛膝、牛膝和牛膝的根和根茎。

牛膝有什么作用?

1牛膝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一些常见的各种血瘀的妇科和伤科疾病有一定疗效。

既能活血调经,又能祛瘀敛疮。

2牛膝可入肝、肾经。

具有滋补肝肾、强筋骨、通血脉、利关节的作用,对预防腰膝下肢有很好的效果。

3牛膝对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疼痛、湿热下注引起的腰膝疼痛有较好的疗效,与其他同类药物配伍。

4牛膝对吐血、牙龈肿痛、头痛头晕有一定疗效。

同时,牛膝具有很好的降苦止泻、导血降逆、导热止泻的作用。

牛膝怎么吃?

1海蜇贻贝牛膝汤:海蜇50克,贻贝20克,牛膝20克,生姜2片。

将一切略泡,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入250ml热水(约1碗),盖上锅盖,小火炖25小时。

喝的时候要带盐。

2牛膝发源地黑豆粥:牛膝12g,地黄、熟地15g,黑豆60g,粳米100g。

牛膝12克,生地黄、熟地黄各15克,黑豆60克,粳米100克。

将一切用水洗净,地黄切碎,加适量水煮粥,去牛膝和地黄渣,用少许盐调味,随意食用。

吃牛膝有什么意义?

牛膝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在保健和预防某些疾病方面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牛膝服用药物,但是也要注意,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服用,它也有一些禁忌。

虽然牛膝可以强筋骨、补肝肾等。

,服用牛膝可能会对月经过多的女性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疏通月经。

而气虚的朋友尽量不要服用。

并非所有补益肝肾的药物都对脾脏有益。

比如脾虚的朋友吃了牛膝,可能会加重脾虚症状。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么1、牛膝的功效:怀牛膝功偏滋补肝肾,壮腰膝: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筋骨酸软、腰膝疼痛。

川牛膝以活血通经,祛风湿见长:用于血瘀经闭及风湿痛。

本品性善下行,专治上炎之火及上部出血,故常用于虚火上炎或血热上冲之目赤、咽肿、吐血、衄血等症。

还有一种野生土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野生种及柳叶牛膝、粗毛牛膝钝叶上牛膝的根及根茎。

通常生用,擅长泻火解毒。

2、牛膝的作用:用于瘀滞经闭,产后瘀痛,跌扑伤痛等症。

牛膝善于活血祛瘀,对妇科、伤科各种瘀血凝滞的病症,常和活花、桃仁、当归、延胡索等药同用,既可活血调经,又能祛瘀疗伤。

用于腰膝酸痛,足膝萎软无力。

用于吐血、衄血、牙龈肿痛、头痛晕眩等症。

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及尿血等症。

牛膝性善下行,入肝肾二经,能补肝肾、强筋骨,又能通血脉、利关节,为治腰膝下肢病症常用药。

对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常与苍术、狗脊、木瓜等同用;如因湿热下注引起的腰膝关节疼痛,常与苍术、黄柏等同用;如风湿痹痛、下肢关节疼痛为甚,可与木瓜、防己、独活等同用。

3、牛膝的食用方法:

(1)牛膝丝瓜汤。

将牛膝去杂质切成段,丝瓜洗净后切去皮,切片,猪肉洗净,切成片,然后磕入鸡蛋清,放入淀粉、酱油、料酒抓匀,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待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姜丝、葱段爆香,再加入1800毫升清水,置武火上烧沸然后放入丝瓜、肉片、牛膝煮熟,加入盐、鸡精即成。

(2)牛膝拌海蜇:将海蜇煮熟,切4厘米长的段;牛膝洗净润透,切3厘米长的段;姜切丝,葱切丝。

将海蜇放入碗内,加入葱、姜、白糖、鸡精、醋、料酒、牛膝、盐,拌匀即成。

中药土牛膝的功效植物名牛膝别名银珠草、红牛膝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直立,四棱形,节部膨大如牛的膝盖。

根肉质,多数,圆柱形,土**。

叶对生,椭圆形或披针形。

夏季开花,花细小,绿色,密集于茎顶排成穗状,果有刺(27)。

27土牛膝

生长分布生于路旁、荒地。

药用部分全草。

以根为上。

采收季节夏、秋两季。

加工贮存晒干备用。

作用①每年的5~6月期间,取其鲜品适量,配伍野芹菜和益母草,扎成若干小把,浸泡水中5~7天,可促进黄鳝雄化;②该品无论是鲜用还是干用,都能较好地治疗和预防黄鳝咽腔炎和头颅臃肿症。

土牛膝的别名叫什么?杜牛膝。

土牛膝具有很强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常被用于因跌打损伤引起的肌肉疼痛,关节肿痛,也可用于腰肌劳损,颈肩疼痛,具有消肿止痛功效。

尤其对因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炎,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痛风等病,治疗效果显著。

土牛膝可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症,也可用于白喉,急慢性咽炎,痔疮,泻痢。

土牛膝使用注意

由于土牛膝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故凡脾虚泄泻、梦遗滑精、月经过多及孕妇忌服,药膳中含有牛膝的菜肴孕妇亦禁食,以防子宫收缩引发流产。

而中气不足的用户也尽量不要服用才行,否则盲目服用土牛膝是容易对健康造成影响的。

如果是因为湿热下注而引起的腰膝关节疼痛问题,那么就可以与苍术、黄柏等同用,如风湿痹痛、下肢关节疼痛为甚,可与木瓜、防己、独活等搭配使用,对症下药可以更好的发挥出土牛膝的药用价值。

以上内容参考-土牛膝、人民网-三类中药“很伤肾”专家提醒要慎用

土牛膝、怀牛膝、川牛膝分别有什么样的功效?它们的区别是: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或头花蒽草的根,能祛风利湿,通络活血,主治风湿痹痛,脚痿筋挛,血淋,尿血,妇女经闭,症瘕等。

怀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根。

生用散瘀血,消痈肿,主治淋病尿血,症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等。

熟用补肝肾,强筋骨;主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等。

土牛膝——为苋科植物野生牛膝或柳叶、粗毛牛膝等的根。

能活血散瘀,祛湿利尿,清热解毒。

主治淋病尿血,妇女经闭,症瘕,风湿要害环节痛,脚气,水肿,痢疾,疟疾,白喉,痈肿,跌打损伤等。

药性对照是:川牛膝偏于逐瘀血;怀牛膝偏于补肝;土牛膝则偏于解毒。

临床使用时应予仔细,凡脾虚泄泻、梦遗滑精、月经由多及妊妇忌服。

怀牛膝的功效与作用怀牛膝的功效与作用

怀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利用空闲时间可以用它补一补身体,每种食材都有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选择合适的食物能让身体越来越好,才能够充分发挥他的功效和作用,怀牛膝的功效与作用,教你正确养生。

怀牛膝的功效与作用1

1、怀牛膝的功效

活血祛瘀

本品性滑善走,长于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故常用于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症瘕及跌打损伤等瘀血凝滞之证。

凡妇人血瘀诸证,每与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等同用,以增活血祛瘀之效;若难产、胞衣不下者,可与冬葵子、瞿麦、当归等配伍,如《千金方》牛膝汤;《鸡峰普济方》则以本品与干漆为丸服,用治血瘕等证。

凡跌打损伤,腰腿肿痛者,可与红花、续断、乳香、没药等配用,以增活血消肿止痛之功,如《伤科补要》舒筋活血汤。

补肝肾,强筋骨

本品既能活血祛瘀,又可补肝肾,强筋骨,故常用于腰膝疼痛、脚膝痿弱等证。

凡肝肾不足,腰腿酸痛,软弱无力者,可与杜仲、续断、桑寄生等配伍,以增强补肝肾强筋骨作用;若偏阳虚者,可与附子、川椒等同用,如《张氏医通》酒浸牛膝丸;偏阴虚火旺者,可与龟甲、熟地、知母等并施,如《丹溪心法》虎潜丸;因湿热下注,关节红肿疼痛,或足膝痿软者,可与苍术、黄柏、薏苡仁配用,如《成方便读》四妙丸;如因感受风寒湿邪而见下肢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者,可与独活、细辛、桑寄生等相伍,如《千金方》独活寄生汤。

引血下行

本品味苦善泄,能引血下行,导热下泄,以降上炎之火,故常用于吐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火热上逆之证。

凡血热妄行而致吐血、衄血者,可与栀子、白茅根、小蓟等配伍,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若胃热阴虚而致牙痛、头痛、齿龈出血者,可与熟地、麦冬、知母等同用,如《景岳全书》玉女煎;若口中及舌上生疮溃烂者;《圣惠方》则以本品酒水同煎服。

此外,若阴虚阳亢而致头目眩晕,脑部热痛者,当与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等配伍,如《衷中参西录》镇肝熄风汤。

利尿通淋

本品性滑利,善下行,且能活血祛瘀,故可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尿血等证,临床每与滑石、海金沙、石韦等配伍,如《本事方》石韦散;若治沙石淋证,则可与麝香同用,如《医级》牛麝通淋丸。

性味

苦;酸;性平。

《本经》:味苦酸。

《别录》:酸,平,无毒。

《本草正》:味苦甘,气微凉。

归经

入肝、肾经。

《纲目》:足厥阴,少阴。

《本草汇言》:入足三阴经。

功效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敌国(火)下行;利尿通淋。

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徵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本经》: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

《别录》:疗伤中少气,男肾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

《药性论》:治阴痿,补肾填精,逐恶血流结,助十二经脉。

《日华子本草》: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症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运,落胎,壮阳。

《本草衍义》:与苁蓉浸酒服,益肾;竹木刺入肉,捣烂罨之,即出。

2、怀牛膝的作用

怀牛膝含有大量的生物碱,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所含的脱皮甾酮能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浆胆固醇,有增强细胞活性的作用。

富含牛膝多糖有明显的增强体液免疫功能作用。

怀牛膝中的有效成分有一定的兴奋子宫、抗衰老作用。

对蛋白质同化作用

牛膝所含蜕皮甾酮具有较强的蛋白质合成促进作用。

实验给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1次蜕皮甾酮后2小时,即可见小鼠肝脏细胞核、线粒体及微粒体中氨基酸前体掺入增多,4小时后作用更强。

同时在肾脏也可见蛋白质合成增强现象,但于4小时后回复原有水平。

蔗糖密度样度离心分析表明,给药血RNA较对照血具有2倍的铸型活性,提示蜕皮甾酮的蛋白质合成效果至少伴有促进m一RNA合成的作用。

离乳雄性小鼠连续给予促蜕皮甾酮60天时,其体重增长较快,肝肾蛋白质合成水平亦增高,肝组织检查可见肝细胞功能亢进表现。

抗炎镇痛作用

(1)对巴豆油耳肿胀小鼠的影响:取小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实验组注射牛膝05ml/20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结果牛膝对巴豆油性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作用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

(2)对甲醛性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取健康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于左右跖皮下注射25%甲醛01ml致炎,左右足为自身对照。

腹腔注射牛膝166ml/(kg天),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750g),以2:1合笼交。

将孕鼠于妊娠d10在乙醚麻醉下进行部腹检查,观察两侧宫角的植入点,缝合。

Dl4-dl9给予ABS水溶液,妊娠d20全部处死动物,剖腹检查,结果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胎仔丧失率无明显影响,仅胎仔平均体得明显低于对照组(P9g/kg。

怀牛膝的功效与作用2

怀牛膝的功效:

怀牛膝别名土牛膝、牛髁膝、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怀牛膝有活血散瘀、清热解毒、祛湿利尿的功效,怀牛膝配桂枝,温中散寒的作用;怀牛膝配车前子,通利小便,清热祛湿的作用;怀牛膝配钩藤,补益肝肾的作用,怀牛膝用药禁忌是孕妇忌用怀牛膝。

药名:怀牛膝

别名:牛髁膝、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土牛膝。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苋科植物

性味:味微苦酸,性寒,无毒。

归经:入心、肝、大肠三经。

功效分类:活血祛瘀药

功效:活血散瘀,祛湿利尿,清热解毒。

主治:怀牛膝治淋病,尿血,妇女经闭,症瘕,风湿夫节痛,脚气,水肿,痢疾,疟疾,白喉,痈肿,跌打损伤。

来源:牛膝的野生种及柳叶牛膝、粗毛牛膝等的根和根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

外用:捣敷,捣汁滴耳或研末吹喉。

用药禁忌:《福建民间草药》:孕妇忌用怀牛膝。

用药配伍:配桂枝,温中散寒;配车前子,通利小便,清热祛湿;配钩藤,补益肝肾。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晒干。

怀牛膝的作用:

1、怀牛膝清热,散血止痛。

《南宁市药物志》

2、怀牛膝治白喉并发心肌炎:鲜土牛膝五钱,鲜万年青根三钱,捣烂取汁,加白糖适量,温开水冲服。

(《江西草药》)

3、怀牛膝治疟疾、痔疮及红白痢;外用治跌打损伤。

4、怀牛膝生用可破血利湿,炒用补肝肾,强筋骨。

《贵州草药》

5、怀牛膝逐淤除痹,用于淤阻痹痛:淤阻经闭土牛膝、马鞭草各30克均用鲜品,水煎,调酒服。

风湿痹痛土牛膝12克,续断、木瓜各9克水煎3次分服。

6、怀牛膝治肝硬变水肿:鲜土牛膝六钱至一两(干的四至六钱)。

水煎,饭前服,日服两次。

(《福建民间草药》)

7、怀牛膝治急性中耳炎:鲜土膝适量,捣汁,滴患耳。

(《江西草药》)

8、怀牛膝为收敛药及利小便药,清血消毒。

《岭南采药录》

9、怀牛膝治血滞经闭:鲜土牛膝一至二两,或加马鞭草鲜全草一两。

水煎,调酒服。

(《福建中草药》)

10、怀牛膝治跌打损伤:土牛膝三至五钱。

水煎,酒对服。

(《江西草药》)

11、怀牛膝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鼻咽癌土牛膝、野麦、汉防已各30克均用鲜品,水煎3次分服。

另取灯心草捣碎口含。

同时用垂盆草捣烂。

继续煺月,可获近期痊愈。

宜于未分化癌。

食管癌土牛膝、丹参、黄芪、沙参、党参各9克,黄芩、川贝、鸡内金各6克,金银花15克,白英30克水煎3次分服,每次送云南白药2克。

可连服半年,能使症状消失,饭量增加。

12、怀牛膝活血祛瘀,清热除湿,治咳血,鼻衄,尿血,尿路感染,湿热带下。

《云南中草药》

13、怀牛膝治喉症捣汁含漱;又散血止痛,理脚气,煎酒服。

14、怀牛膝治竹木刺伤,毒蜂咬伤等症;并可引产。

《江西草药》

15、怀牛膝治扁桃腺炎:土牛膝、百两金根各四钱,冰片二钱。

研极细末,喷喉。

(《江西草药》)

16、怀牛膝散瘀血,强足膝,引药下行。

《福建民间草药》

17、怀牛膝通经利尿,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上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18、怀牛膝治白喉:鲜土牛膝一至二两,加养阴清肺汤(生地、元参、麦冬、川贝母、丹皮、白芍,甘草、薄荷)。

水煎服,每日一至二剂;另用朱砂一分,巴豆一粒,捣烂,置于膏药上,贴印堂穴,六至八小时皮肤起泡后取下。

(《江西草药》)

19、怀牛膝治脚气肿胀,关节炎,风湿痛,白喉,急慢性咽炎。

20、怀牛膝活血化瘀,宽筋,理跌打损伤。

治破伤风,七十二般恶疾。

功胜川产。

《纲目拾遗》

21、怀牛膝治风湿性关节痛:鲜土牛膝六钱至一两(干的四至六钱)和猪脚一个(七寸),红酒和水各半煎服。

(《福建民间草药》)

22、怀牛膝治妇人血块。

《本草经》

23、怀牛膝治足腿红肿放亮,其热如火,名流火丹:土牛膝捣烂,和马前子及旧锈铁磨水,豆腐渣凋匀,微温敷之。

(《岭南采药录》)

24、怀牛膝消炎利尿,用于炎症尿淋:小儿肺炎鲜土牛膝500克,捣烂,加适量开水,绞取汁500毫升,隔水蒸05小时。

1——2岁小儿每次服15毫升;3——5岁20——35毫升,隔4——6小时1次,日2——3次,亦宜于麻疹并发肺炎、流感肺炎及支气管肺炎等。

尿淋涩痛土牛膝、滑石各12克,冬葵子9克水煎3次分服。

治淋病,尿血,妇女经闭,症瘕,风湿关节痛,脚气,水肿,痢疾,疟疾,白喉,痈肿,跌打损伤。

25、怀牛膝治痢疾:土牛膝五钱,地桃花根五钱,车前草三钱,青荔三钱。

水煎,冲蜜糖服。

(《广西中草药》)。

26、怀牛膝治男妇诸淋,小便不通:土牛膝连叶,以酒煎服数次。

血淋尤验。

(《岭南采药录》)

关于土牛膝功效与作用和土牛膝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痹,即痹阻不通。痹证(Bi syndrome)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 古代痹证的概念比较广泛,包括内脏痹和肢体痹,本节主要讨论肢体的痹证,包括西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等。 编辑本段病因综述  本病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和人体正气不足有关。风寒湿等邪气,在人体卫气虚弱时容易侵入人体而致病。汗出当风、坐卧湿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风寒湿等邪气侵入机体经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同,不通则痛,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常分为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若素体阳盛或阴虚火旺,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或感受热邪,留注关节,则为热痹。总之,风寒湿热之邪侵入机体,痹阻关节肌肉筋络,导致气血闭阻不通,产生本病。 痹证发病原因: 正虚  即正气不足。所谓“正气”是指人体的抗病、防御、调节、康复能力,这些能力又无不以人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及脏腑经络之功能为基础。因此,正气不足,就是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物不足及脏腑组织等功能低下、失调的概括,由于正气不足是痹症发生的内在因素,所以又说内因正虚。引起正虚的原因不外下述三个方面: 1禀赋不足 禀赋是痹症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现在研究也证实,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2劳役过度 首先,劳力过度致正虚进而可致痹症。 其次,劳神过度及房劳过度同样有损正气而致痹症。 其三,不仅过劳易伤正气,过逸同样有所遗害。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若长期不运动、不锻炼,容易使气血运行迟缓脾胃功能减弱而出现呼气气短,言语无力纳呆食少,倦怠乏力等症状。 3大病、久病、或产后 正虚作为引发痹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成因不外上述3个方面,另外饮食失调、外伤亦可以引起正虚,上述诸多因素又往往相互影响,一虚俱虚,不可绝然分开。 邪侵  1季节气候异常 季节气候异常是指季节气候发生异常变化,如“六气”发生太过或者不及,或者非其事儿有其气,春天当温而寒,冬天当寒反热;或气候变化过于急聚,暴寒暴暖,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超越了人体的适应和调节能力,此时“六气”即成“六*”而致弊。从临床上来看,类风湿关节炎[3]患者往往遇寒冷、潮湿、的气候而发病。且往往因气候变化而加重或者缓解,均说明四季气候变化异常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外因。 2居外环境欠佳 其人居住在高寒、潮湿地区、或长期在高温、水中、潮湿、寒冷、野外的环境中生活工作而易患痹证。 3器具调摄不慎 导致邪侵依法痹证的第三个原因是起居不慎。既日常生活不注意防护。如睡眠时不着被褥,夜间单衣外出,病后及劳后居处檐下、电风扇下,汗出入水中,冒雨涉水等。 编辑本段表现  表现在:各类骨关节疾病的发生往往始于滑膜病变、软骨受损或是变性;服用某些抗炎类、激素类药物所造成的软骨损伤也是许多骨关节疾病的主要成因之一。由于关节滑膜、软骨的损伤以及关节滑液的缺失,导致关节骨骼缺少必要的保护,以至于人体一活动,关节处的骨骼因缺乏必要的“软骨保护”直接发生剧烈硬性摩擦,而引发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变形、骨刺增生等多种症状。更为重要的,人体关节器官如果免疫失调,关节必然因缺乏必要的“免疫保护”而造成外界炎性因子的侵入,最终导致各类骨关节疾病的发生。 编辑本段辨证  主症 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 若疼痛游走,痛无定处,时见恶风发热,舌淡苔薄白,脉浮,为行痹(风痹);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为痛痹 (寒痹);若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或有肿胀,肌肤麻木不仁,阴雨天加重或发作,苔白腻,脉濡缓,为着痹(湿痹);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可累及多个关节,伴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苔黄燥,脉滑数,为热痹。 编辑本段治疗基本治疗  治法 通痹止痛。以病痛局部穴为主,结合循经及辨证选穴。 主穴 阿是穴 局部经穴 配穴 行痹者,加膈俞、血海;痛痹者,加肾俞、关元;着痹者,加阴陵泉、足三里;热痹者,加大椎、曲池;另可根据部位循经配穴。 操作 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寒痹、湿痹可加灸法。大椎、曲池可点刺出血。局部穴位可加拔罐法。 方义 病痛局部循经选穴,可疏通经络气血,使营卫调和而风寒湿热等邪无所依附,痹痛遂解。风邪偏盛为行痹,取膈俞、血海以活血,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寒邪偏盛为痛痹,取肾俞、关元,益火之源,振奋阳气而祛寒邪。湿邪偏盛为着痹,取阴陵泉、足三里健脾除湿。热痹者,加大椎、曲池可泻热疏风、利气消肿。 其他治疗  (1)刺络拔罐法 用皮肤针重叩背脊两侧和关节病痛部位,使出血少许,加拔火罐。 (2)穴位注射法 采用当归、丹皮酚、威灵仙等注射液,在病痛部位选穴,每穴注入0.5~1毫升,注意勿注入关节腔内。每隔1—3日注射1次。 (3)电针法 选择上述处方穴位,针刺得气后,通电针机,先用连续波5分钟,后改疏密波,通电10-20分钟。 (4)中国古代药酒治疗方法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因为人体对酒吸收较快,药物之性(药力)通过酒的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周流全身,能较快地发挥治疗作用,有效缓解病情。 中药处方治疗痹症  1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方1——热邪迫络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遇暖加重,得冷则舒,痛不可触,筋脉拘急,不能屈伸,日轻夜重,口渴烦闷,舌质红,苔黄燥,脉数小滑。治法清热通络 方药石膏30克,知母10克,巴山金银花15克,太白半支莲20克,太白毛羌30克,野生丹参15克,太白茶15克,盘龙七20克,太白木通20克,甘草8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忌食辛辣之品 按语热为阳邪,其性急迫,侵入人体经络关节之后,与人体气血相搏,导致气血郁滞,脉筋拘急,不能通痹。石膏偏清解,知母偏清润,二药清凉苦寒,以刹其火焰之势;银花清热,配知母养阴液;半支莲抗病毒,毛羌芳香,太白茶甘温、盘龙七甘苦,四药合用能通络清热舒筋,利关节;太白木通苦寒,清热解毒;丹参苦、微寒,除烦凉血,补血活血;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清热毒通经络,热去络通,气血调畅,通则不痛。 出处肖学忠、李兆洪经验方(陕西民间名老中医) 2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方2——风热湿浸 症状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局部有灼热感,伴有发热、恶风、咽喉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透表清热,化湿通络 方药麻黄5克,连翘15克,赤小豆30克,防风10克,桂枝5克,赤芍10克,见雪灰30克,生姜3克,生甘草3克,太白毛羌15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慎起居 按语风热湿邪侵入,湿热交阻,留注关节而发病。麻黄祛风,赤小豆利湿,连翘清热,三药相配伍,解表清热利湿;防风、太白毛羌祛风发表,胜湿通痹,再配桂枝舒筋通阳和络,见雪灰清热解毒,清除经络间之风热从而止痛。全方祛风清热以解表,利湿和络以通痹。 出处肖学忠、李兆洪经验方(陕西民间名老中医) 3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方3——脾肾阳虚 症状痹证日久不愈,骨节疼痛,关节僵硬变形,冷感明显,肌肉萎缩,面色淡白无华,形寒肢冷,弯腰驼背,腰膝酸软,尿多便痛,舌淡,脉沉弱。 治法温阳益气 方药红毛七10克,公丁香3克,桂枝6克,干姜6克,生姜3片,太白毛羌6克,独活6克,陈皮6克,秤杆七15克,长胜七15克,红枣5枚,潞党参15克,怀牛膝9克,苏叶6克,苏梗6克 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按语痹证日久不愈,导致脾肾阳虚,表卫不固,易感外邪。红毛七、生姜温经散寒;潞党参、秤杆七、长胜七、干姜益气温中健脾;公丁香入脾胃温中焦,入肾经温下焦助肾阳;陈皮理气健脾;桂枝温经通阳;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苏叶、苏梗、太白毛羌、独活祛风湿,疏通开痹,全方标本兼顾,扶正法邪。 出处肖学忠、李兆洪经验方(陕西民间名老中医) 4类风湿治疗方法4:助肿疗法用药求肿,见肿则效,肿极则消,消彻则愈临床上,在辨证无误的情况下,用药后可出现3种治疗反应;一是药后症减。二是药后平平,三是药后症剧。对于第一种情况,守方较易;对于第二种情况则守方较难,往往求效心切而改弦易辙;对于第三种情况则守方更难,往往遇此迷茫不解,杂药乱投。 中医称其为“顽痹”又称“白虎历节风”。其临床症状:双手指,双脚趾,腕,踝等小关节首先发病,晨间出现关节僵硬,并有浑身不适。化验:类风湿因子(RF)呈阳性。到中晚期,关节肿痛增剧,肿处较硬晨僵时间延长;关节逐渐累及肘、肩、膝、髋等大关节,病人活动受限,生活多难以自理。并逐渐出现,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强直,或严重者出现关节半脱位和畸形。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认为它是全身性免疫功能低下的芥蒂组织疾病。而关节肿痛则是IgG、IgM,等免疫复合物的致炎物质在关节“作祟”所致。因此,在治疗中将肿胀、疼痛作为“靶的”来消除;又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为无菌性炎症,一般抗炎药难以奏效,所以,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成为主要控制肿胀、疼痛、僵硬、高烧的主要药物。而该药用上后,很快能缓解肿胀和疼痛。用药量也不自主的由少到多,否则,肿痛会“此起彼伏”,而该治法的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停药,停药既“犯病”,也叫“反弹”。 由于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对胃肠、肝、肾有较大的损害作用,久治不愈,又不能停药逐渐出现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强直关节半脱位、关节畸形而致残。最后,现代医学的专家学者,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不可逆转的疾病。这就是现代医学对该病治疗的基本状况。 新治法的发现过程,是通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治疗,意外发现的,具有偶然性。 笔者从八七年开始临床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滑膜炎的病人治疗。其中有一位病人,在市医院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当时他双手、双脚小关节肿胀、疼痛、膝踝、腕等关节也时有肿痛,伸曲受限,化验:类风湿因子呈阳性。经笔者切脉、舌诊后认为该病人属偏寒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紧。治以补气助阳,通经活络。意在消除病人关节肿痛之苦。处方做了一料药面,大约能用一个疗程。 当病人服用一周时,家人告之,“服药后肿痛剧烈,病人卧床”。于是,笔者前往之,观察服药病人。经诊察后,诊断和用药无失当之处,笔者鼓励继续用药。三个月过去了,病人亲自来取药,并汇报了服药经过。病人发现肿胀增剧后继续用药,大约肿胀两个月后,各关节开始柔软,肿的地方象气吹的一样,关节内疼痛减轻,膝关节逐渐伸直,并能使上劲。病人连续服用十六个月后,经过大小三十余次肿消的过程,终于,不肿,不痛,不僵硬了,关节功能恢复了正常。笔者建议到市级医院复查。化验:类风湿因子已转阴。医生告诉他:他的身体已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与体征。他得到了彻底的治愈,该病人经追访得知至今离药已十七年之久未复发。 通过这个病例,引起笔者的深思,该病人用药竟然通过反复的肿消使顽症治愈,肿是否起到了消除无菌性炎症的作用?后来又治愈了一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在他们中间有患病1—7年不等,治疗反应则大同小异。几乎都要经过肿消的过程,治愈时间,最短的一年左右,最长的是四年。最明显的是长期服用激素的病人,肿、消缓慢而疗程最长。就这样笔者无意中发现的用药助肿的疗法,竟成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法宝”。 为了弄清楚以肿除病之“迷”,笔者大约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其间翻阅了大量古代医籍,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及《中医名词术语选释》等工具书,想从中找出类似以肿治痹的先例,可惜书中没找到类似的记载。于是,笔者又在中医治病八种方法中去找答案。 中医的八法是指“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疗方法。而直接攻病者,只有汗、吐、下三种方法。而汗法主要是用来治风寒表实证的病人,用发汗的方法,使邪从汗道排出体外,该法又叫“开鬼门”;吐法是邪居高位,用吐法将胸膈上的宿食,痰饮涌吐排出体外的方法;下法是病人出现里实证,腹部有痞满燥实之邪,用泻下的药物,将邪从肠道排出体外的治疗方法。只有将病邪排出体外,或在体内将其消灭,病才可得到彻底治愈。而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位深在筋骨,以上三法均不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而其他五法也只适合辅助治疗之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只能在八法之外,创造出一种新的治法,才能找到病邪排出体外的渠道。经过实践证明,助肿的治法,是最客观最科学的治法,因为,它通过中药的助肿,能起到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无菌性炎症”排出体外的作用。就这样“助肿疗法”一词诞生了,它的概念是:“病人通过口服助肿重要,促使病人的患病关节,肿痛增剧,以至极限后,自动肿消痛减,以达到由里及表,透邪外出的效果。经反复多次的肿、消后,达到病邪出尽而治愈的效果。”这种治疗方法,笔者称之为助肿疗法。 在《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了“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的反治法,而助肿疗法则与其所相似,故称“肿因肿用”之法。它虽然晚出世三千年,但它与“通因通用”可称为“孪生兄弟”,同样都是反治之法,只不过所治疗的疾病不同罢了。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医生和患者印象中,是一种恐惧的疑难病症。由于,它给病人 带来的难以忍受的痛苦,和使病人身形的扭曲,四肢的畸形以至废用,充分展示了该病的“凶残”,甚至病人痛不欲生。再加上现代医学还没有找到彻底治疗的方法。认为该病是:“不可治愈的疾病”,使该病的病人生活在暗淡的绝望之中,不但每天承受着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巨大压力,精神近乎崩溃。 在这种气氛下,名不见经传的笔者,经二十余年的艰辛探索,发现了以肿治该并的新治法——“助肿疗法”。这对该病病人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黑暗中见到了光明,因助肿疗法以治本为终极目标,在除病的同时保护人体的正气,方药中以补肝肾、养气血为住,兼祛病邪,病人的脏腑不受损害。又因为该治法以肿为出邪“渠道”,治疗很彻底,愈后不复发。与“抑制肿痛”的治法形成鲜明的对比。治愈的病人感慨地说:“我们寻找的就是这种能根治的方法,尽管治疗时要忍受痛苦,但可以永远脱离病魔”。由于,助肿疗法具有彻底祛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根”的作用,使知道这种治法的病人,不远千里万里前来应诊,因为病人太需要这种治疗方法了。  助肿疗法是中医学发展和创新的产物,是人类医学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治法,它开创了以肿治顽痹的先河,也改写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可治愈的历史;它的问世填补了我过攻关计划的空白,也将以前所未有的疗效震撼着现代医坛,标志着祖国医学为世界医学作出巨大贡献的又一新里程碑。 编辑本段按语  1.针刺治疗痹证有较好的效果,尤其对风湿性关节炎。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缠绵反复,属于顽痹范畴,非一时能获效。 2.在风湿热的急性期要应用西药迅速控制病情,以免心脏出现严重的损伤。 3.本病应注意排除骨结核、骨肿瘤,以免延误病情。 4.患者平时应注意关节的保暖,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

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黄柏10g,水煎服。 (3)苍术、黄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怀牛膝10g、汉防己10g、丝瓜络30g,水煎服。 (5)青风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莶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剂。 (8)鲜忍冬藤、根、叶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红糖30g,调服。 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鸡血藤、海风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树根各30g,大枣10枚,水煎服。 (3)郗莶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风藤、秦艽、寻骨风、何首乌各12g,水煎服。 (6)郗莶草90g,生白术、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乘热对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药性从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现介绍几种常用的配方。 ①海桐皮、桂枝、海风藤、路路通、宽筋藤、两面针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连续使用1个月(《实用中医内科学》方)。 ②川、草乌各20g,白芷50g,羌活、独活各50g,细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5~10天为一疗程(贵州医学院附院方)。 ③艾叶、红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 ④土鳖虫12g,苏木30g,大戟6g,寻骨风20g,水煎。每日1~2次。 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3次。 ⑥透骨草、追地风、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次。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 常用外用膏药 风湿性关节炎病在肌肉、关节、经脉,膏药外贴可使药性从皮毛而入腠理,通经活络,较服药更有有利的一面。现将常用膏药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伤湿止痛膏(橡皮贴膏):功能驱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止痛。使用时先将皮肤用温水清洗擦干,贴于患处,用手掌将膏药按摩,使其粘在皮肤上。凡对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者及外伤合并化脓者,不宜贴用。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关节止痛膏等。临床可任选一种使用。 (2)狗皮膏(膏药):功能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止痛。使用时将膏药加温软化后,贴于患处。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万灵筋骨膏、追风膏、老鹳草膏等,亦可选用。 (3)武力拔寒散(散剂):功能祛风除湿,通阳活血,止痛消肿。用时取药适量,以鸡蛋清略加温开水或人乳与药调成糊状,分摊在蜡纸上,贴于穴位或患处。使用时注意忌生冷,不可内服。皮肤贴药处10天内不可用水洗。脐轮、脚心等处不可贴用。儿童、体弱及浮肿者忌用。 (4)五虎散(散剂):功能与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时以白酒调匀,敷于患处。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内服。每次6g,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药敷疗法 外敷疗法:本法是将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盐500g,同炒热,布包,烫患处。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者。 (2)石蒜、生姜、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适用于关节疼痛,怕风畏寒者。 (3)新鲜骨碎补3~5根捣烂敷患处。适用于关节冷痛者。每次5~10分钟即可见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关节痛处,3~4小时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黄膏涂患处,用纱布盖好,每日换1次。适用于关节红肿者。 (6)仙人掌适量捣成泥状,涂敷患处。 (7)鲜紫花地丁适量,捣烂敷患处。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药液,用毛巾浸透,湿敷患处。 (9)山栀末、飞罗面各等份,用开水或醋、黄酒、蛋清调成糊状,敷痛处。敷处现青色,无碍,数日可退。 (10)绿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处。 以上6~10疗法,均适用于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得冷则舒、屈伸不利者。有较好的清热、消肿、止痛作用。 (11)坎离砂(熨剂):用铁屑和醋混合后,产生温热效应,直接熨敷局部。已被制成外用熨剂成药。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重着,或痛处有肿胀者。 针灸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吗 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疗效。治疗中,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选取相应的穴位。如肩关节痛,取肩前、三角肌;肘关节痛,取曲池、尺泽、手三里;腕关节痛,取阳池、外关、合谷;髋关节痛,取秩边、环跳、殷门;膝关节痛,取阳陵泉、犊鼻、伏兔、足三里;踝关节痛,取丘墟、昆仑、解溪、太溪、承山。针刺手法,急性期用泻法,强刺激,甚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放血量为05~10ml。慢性期用平补平泻,中等刺激,并可酌加温针或艾灸。除手法外,还可采用电针,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常用的新针疗法有哪些 疗法1 (1)取穴:外关、曲池、手三里、足三里、外膝眼、阳陵泉、血海、风市、环跳、条口、绝骨、昆仑、肾俞、命门、至阴、阿是穴。 (2)药物及方法:选用复方马钱子注射液,根据患病部位,每次选穴2~3个,每次注射05 ~1ml药液,日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4~7日。 疗法2 (1)取穴:上肢取外关为主穴,配曲池、合谷;下肢取阳陵泉为主穴,配绝骨、解溪;腰背取大杼为主穴,配大椎、身柱、至阳、阳关、命门。 (2)药物及方法:用凤仙透骨草、骨碎补注射液,每次选3~6个穴位,每穴注药05~08ml。10次为1疗程,隔日1次,3个疗程后休息2~4周。 疗法3 (1)取穴:①膝眼、鹤顶、阳关、曲泉、委中。②梁丘、血海、阴陵泉、阳陵泉。③足三里、三阴交、昆仑、照海。 (2)方法:每次取各组的1~3穴,隔日1次,交替取穴。用28号毫针5~6寸及电针机。用捻转泻法,重刺激,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行针1次。电针用疏密波20~30分钟,刺激强度以能耐受为度,10次为1疗程。 推拿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方法 推拿法(一) (1)取穴;指掌关节取合谷、后溪、二间、中渚、劳宫、四缝;腕关节取曲池、天井、小海、手三里、等;肩关节取肩贞、天宗、肩井、臂 ;踝关节取昆仑、丘墟、悬钟、解溪、商丘、太溪、申脉;膝关节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委中、梁丘、丰隆、足三里;髋关节取环跳、秩边、髀关、承扶;下颌关节取下关、合谷、翳风、颊车、内庭;脊柱关节取病变部位相应的督脉和膀胱经有关穴位。 (2)操作手法 ①上肢:a患者取仰卧或坐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禅推法,继用滚法、揉法,沿指、腕、肘反复施术,在受累关节处作重点治疗。b捻指间关节;按掐四缝、劳宫;点阳溪、大陵、曲泽,拿合谷、曲池、肩井。c屈伸、摇、搓、拔伸各受累关节。d擦热患处再施拍打诸法,使热透入关节。 ②下肢:a患者取卧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禅推法沿足太阳经施推、滚、揉、运诸法。b 拿太溪、昆仑、委中;点承扶、环跳、秩边;擦热患处再施拍打诸手法,使热透入关节。 ③下颌关节:凡下颌关节受累者可推下关,颊车;按太阳、翳风、外关;拿合谷、内庭。 以上推拿隔日1次,3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期内嘱患者进行关节功能锻炼。1月后再进行下1疗程治疗。 推拿法(二) (1)病变在四肢者 ①取穴:以病变关节为治疗重点。常取八邪、阳溪、阳池、阳谷、内关、外关、后溪、小海、天井、曲池、曲泽、肩贞、天宗、八风、商丘、解溪、丘墟、照海、昆仑、太溪、申脉、飞扬、承山、悬钟、阴陵泉、阳陵泉、膝眼、鹤顶、血海、梁丘、秩边、环跳、承扶。 ②操作手法:a患者取坐姿,术者按常规用滚法在患肢手臂内、外侧施治。从肩至腕部,上下往返3~4遍。b接上势,术者循患臂上下循经用拿法,同时重点在肩、肘、腕部配合按、揉曲池、曲泽、手三里、合谷等穴。指间关节作捻法,然后在病变关节施以按揉局部穴位以痛为俞。最后再用揉法施于患肢,并配合被动活动有关关节而结束上肢治疗。时间约10分钟。c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握住患者踝关节上方,另一手以滚法从大腿前部及内、外侧至小腿外侧施术,同时被动伸展活动下肢。随即在踝关节处以滚法治疗,同时伸展内、外翻活动该关节。再循髋、膝关节、踝关节上下先按揉伏兔、梁丘、丘墟、八风等穴。时间约10分钟。d患者俯卧,术者以滚法施于臀部至小腿后侧,并重点施术于髋、膝关节,然后再按揉环跳、秩边、承扶、承山、委中、飞扬、悬钟、太溪、申脉、昆仑等穴。时间约5分钟。 (2)病变在脊柱者 ①取穴:以脊柱两旁肌肉为治疗重点。常取夹脊、大椎、大杼、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命门、志室、腰阳关穴。 ②操作手法:a患者俯卧,在患者腰背部沿脊柱及其两侧用滚法施术,并配合后抬腿活动,时间约5分钟。b患者取坐姿,术者于后方用滚法、拿法交替施于颈项两侧及肩部,同时配合颈部左右旋转及俯卧活动,再拿肩井,时间约2分钟。c接上势,用按揉法从颈至腰臀部循经施于上述穴位,先取夹脊,再取其余穴位,最后平推脊柱以热

记得采纳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472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