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 陈情表课文加翻译

语文课文 陈情表课文加翻译,第1张

亲,不好意思才看到,让你久等了。

^__^ ,不懂请追问,,谢谢!

原文:

陈情表(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

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

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

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於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

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

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

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於陛下

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

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馀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

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

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原想守节的志向。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祖母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离开过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服待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我是进退维谷,处境十分狼狈。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臣下我今年四十四岁了,祖母今年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1 古文常见科举名词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

《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

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会元参见“会试”条。

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解元参见“乡试”条。

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五名为经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

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

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

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

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名词释意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

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

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

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院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庠xiang第二声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序周代学校的名称。

《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学院,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院。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

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

《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国子监参见“太学”条。

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当代的大学校长。

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 科举的知识

你好:

科举考试起源于隋,完善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改为八股文),废除于清(清光绪年间废除)

另附上关于科举考试的分类(清朝时期的):

科举考试:

1童子试:

① 县试(需要5人保举,其中4百姓,1秀才)(由县令出题主考)

② 府试(需要6人保举,其中4百姓,2秀才)(由知府出题主考)

③ 院试(由中央派来的学政出题主考)

(全部通过获得“生员”称号,俗称“秀才”)

2正试:

① 乡试(乡试第一获得“解元”称号,其余获得“举人”称号)

② 会试(会试第一获得“会元”称号,其余获得“贡士”称号(俗称“贡生”))

③ 殿试(殿试第一获得“状元”称号,第二获得“榜眼”称号,第三获得“探花”称号。此三名合称“一甲”)(第四到第十合称“二甲”)

(只有获得“秀才”称号后才有资格参加正试)

3戏子、罪犯、丁忧(父母死亡三年之内的人)不得参加考试

父为主考官的也不得参加考试

4同时拿到“解元”、“会元”、“状元”叫“连中三元”,中国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不超过5个

楼上的大虾说得很全了,佩服佩服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3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基本常识

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

在隋朝以前,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各代不同,但荐举任官制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魏晋南北朝奉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把持乡举里选,垄断仕途。

隋朝科举考试属初创阶段,为地方荐举与中央考试相结合。

唐承隋制,使科举考试制度化并逐步完善。唐初科举分两种:①常科,岁考一次;②制科,由皇帝主持,按形势需要临时下令举行。

宋朝科举沿唐之旧,更为完备。其科目以进士为重,增加殿试,由皇帝亲策。考试内容从神宗起改以经义为主。

明代科举仅进士一科。为强化专制主义君主集权,控制思想文化,明据元代科举命题取自朱熹《四书集注》之法,规定试卷应“代圣人之言”,以程朱理学观点指导作文。同时规定试卷须用八股文体写作。

以经义八股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发展至清朝,弊端已暴露无遗。清初即有大臣建议改革,但清统治者为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将科举考试作为笼络汉族士大夫的手段和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的工具,除分满人、汉人两榜录取以优待八旗子弟外,余皆承明之旧。

光绪三十一年(1905),随着近代科学文化的传入和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终于迫使清廷下令“停科举以广学校”,废除了行之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

4 古代文化常识的科举

校、序、庠、学、国子监学校夏称“校”,商称“序”,周称“庠”,都是民间办学的性质。

学,太学,国子学,是国家的高等学府;隋朝改国子学为国子监,设国子、太学、四门、书学、算学等科,主管官称祭酒,学官称博士,入学者称监生。贡举、察举、制举古时官员向君王荐举人员,泛称贡举,后来“分科”贡举,也称科举。

汉代由郡、国考察举荐,经考核合格即授予官职,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秀才)等科,叫察举。除贡举外,皇帝亲自殿试取材,称为制举,也叫制科。

九品中正魏晋南北朝史的选官制度。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分为九品,依品授官。

实际上以家世为重,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 古代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右三昭三穆,共七庙。

布衣、百姓、考妣布衣,是用麻或葛织成的布所做的衣服,为平民百姓代称,后来也多指未做官的读书人 。百姓,是战国以前对贵族的总称,因为那时只有贵族称姓,战国时渐成为平民的通称。

父母别称考妣恶,后指死去的父母 。望族、寒族有声望的世家豪族为望族,寒素之族叫寒族,魏晋南北朝时不属于士族的家族。

黎民、黔首黎民,即平民、民众。黔首,是战国及秦代对国民的称呼。

科举顺序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 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

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进士参见“殿试”条。

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

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

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

5 古文语法一些关于古文的语法知识,像什么定语后置呀,判断句呀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

6 关于古文的基本常识

古文定义:在1954年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个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与骈文相对而言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魏晋以后骈俪文盛行﹐讲究对偶﹐句法整齐而文词华丽北朝后周苏绰反对骈体浮华﹐仿《尚书》文体作《大诰》﹐以为文章标准体裁﹐时称“古文”﹐即以先秦散文语言写作文章其后﹐至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主张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即称这样的散体文为古文韩愈《题欧阳生哀辞后》说:“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於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师说》说:“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都正式提出了古文的名称﹐并为后世所沿用唐代优秀的古文家﹐虽以复古为号召﹐却富有革新精神他们既强调“道”的重要﹐也很注重“文”的作用﹐并崇尚创造﹐主张“惟古於词必己出”﹑“文从字顺各识职”(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他们所作的古文﹐实际上是一种新型散文﹐从当时口语中提炼而成为一种新的书面语言﹐有自己的个性与时代现实性﹐也有部分较为艰深僻涩的﹐但非主流明代倡导“文必秦汉”的何景明说:“夫文靡於隋﹐韩力振之﹐然古文之法亡於韩”(《与李空同论诗书》)﹐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韩愈的所谓古文与先秦汉代之文不同﹐它是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创新的。

1 求《吕氏春秋·察传》原文及翻译

一、译文: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人所以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命。

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

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象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么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二、原文:春秋时期 吕不伟编订《吕氏春秋·察传》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扩展资料

《吕氏春秋·察传》介绍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察今》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 主张,后面也连用“荆人涉雍”、“刻舟求剑”和“引婴儿投江”三个寓言。

2 察传的原文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3 求《吕氏春秋·察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译文:

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人所以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命。

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象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末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4 察传的原文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5 察在古文中的意思例子最好是课本上的

察 詧 chá %26lt;动%26gt; (形声。

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同本义 [examine;look into;scrutinize;observe] 察,复审也。

——《说文》 览察草木。——《楚辞·离骚》 纤微皆审谓之察。

——贾谊《道术》 察其所以然。——《吕氏春秋·本味》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史记·魏公子列传》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宋· 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觉察(发觉,看出来) 明察,知晓 [observe;see clearly]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左传·庄公十年》 故察己则可以人。——《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察士(能明察事理的人);察议(察明情节而议定处分。

通常指过失较轻者) 调查;考察 [investigate]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吕氏春秋·察传》 又如:察勘(实地调查);察访(详细调查) 分辨 [distinguish] 观物弗之察矣。

——《礼记·礼器》。注:“犹分辨也。”

视之可察 。——《淮南子·说林》。

注:“别也。” 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

——《新语·道基》 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remend] 乃察举吾弟。——《史记·刺客传》。

索隐:“犹选之也。” 察臣孝廉。

——晋·李密《陈情表》 又如:察举(选举,选拔);察廉(举廉);察选(察举。选拔) 察 chá %26lt;形%26gt; 明显;精明 [apparent;evident;obvious]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东方朔《答客难》 察察 cháchá [clean;spotless] 洁净的样子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察察为明 cháchá-wéimíng [astute on petty things;be keen in trivial matters;take fault-finding for artness] 以苛察小事来显示精明 察访 cháfǎng [inquire;investigate;look into;go about to find out] 调查访问 察觉 chájué [detect;perceive;bee aware of] 发觉,看出来 我已觉察出小陈神色不对 察看 chákàn [observe;watch;look carefully]∶细看以求了解情况 察看地形 [place on probation within]∶犯错误而给予的处分。将犯错误者继续留职,以观其是否改正错误 开除公职,留厂察看 察纳 chánà [examine and accept] 审查采纳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诸葛亮《出师表》 察言观色 cháyán-guānsè [check what one says against what he does;observe the words and gestures of ;watch a person's every mood] 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其心意 察 chá ㄔㄚˊ 仔细看,调查研究:~看。~核。

观~。考~(a实地观察调查,如“科学~~”;b细致深刻地观察,如“科学研究要勤于~~和思考”)。

~觉。~访。

~勘。~探。

明~秋毫(“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喻为人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清楚)。 郑码:WDRB,U:5BDF,GBK:B2EC笔画数:14,部首:宀,笔顺编号:44535445411234。

6 翻译段文言文 《南史 姚察传》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是吴国(汉朝时的诸侯国)太常卿(官职名)姚信的第九代玄孙。

他的父姚僧垣,是梁朝的太医正(医官名)。姚察很小就有灵性,六岁就能背诵经书一万多字。

不爱好游戏和豢养宠物,勤奋学习,十二岁就能写文章了。姚僧垣精通医术,在梁代很出名,内外两宫所获得的赏赐,都回来分给姚察和他的兄弟们,作为他们出外求学的资本。

姚察用这些财务积累图书,因此他的知识日益广博。姚察十三岁时,梁简文帝(萧纲)当时还是太子(东宫,太子代称),注重文学修养,就把姚察带到宣猷堂(宣猷堂,宣讲经典的殿堂)聆听(学官)讲经并参与辨论,被儒家学者们所称赞。

等到简文继承皇位的时候,更加优待他。起初做南海王(诸侯国)刘国的左常侍(官职名),兼任司文侍郎(官职名)。

后来又兼任尚书驾部郎(官职名)。遭遇梁朝亡国战乱,跟随父母亲回到乡下老家。

在战乱期间,勤奋读书学业依然没有荒废。梁元帝(萧绎)在荆州登基,封姚察为原乡县(今浙江湖州境内)县令。

后来辅助史官写作,撰写史书。太建(梁元帝年号)初期,提拔为宣明殿学士。

不久升为通直散骑常侍(官职名),政聘他作为使者出使北周(朝代,宇文觉所建)。祖籍江东德高望重的老人原先住在关内的,都非常仰慕他。

沛国人刘臻偷偷到姚察的使馆求解汉书不懂的地方十多处,姚察为他分析,都有经典史据可靠。刘臻对他的亲近们说:“(姚察)的弟子一定没有徒有虚名的。”

姚察自己在高官的位置,从来不结交外人。曾经有一个他的学生不敢给他送厚礼,送给他一段南方的布,一匹花色的布。

姚察对他说:“我身上穿的,最多是麻或蒲草做成的布,(你送的)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没有用。既然想表示尊重我,只要我不讨厌你就够了。”

那个学生又谦逊的请他(收下),姚察发怒把他赶出来,从此以后没有敢向他送礼的。陈代灭亡以后进入隋代,封姚察为秘书丞(官职名),另外主持编写梁、陈两个朝代的史书。

又任命他在朱华阁做长参(官职名)。隋文帝(杨坚)知道姚察日常缺乏蔬菜,特地单独把他召入内宫,赏赐给他水果蔬菜,指这他对大臣们说:“我听说姚察的学问品行当今没有人比得上的,我推翻陈朝只得到这么一个(有用的)人。”

仁寿(隋文帝年号)二年,朝廷下诏封姚察为员外散骑常侍(官职名)、晋王的伴读学士。隋炀帝即位以后,封他为太子内舍人(职位名)。

在改革衣着服饰,删减上朝礼节等问题上,参与商议并回答皇帝的询问。大业(隋炀帝年号)二年,在东都(洛阳)去世。

姚察非常孝顺,崇尚人道伦理,虚心谦逊,不因为自己的长处蔑视别人。专心致志的写书,头发白了也不感到厌倦。

他所编撰的《梁史》、《陈史》,虽然没有写完,隋朝开皇(隋炀帝年号)年间,隋文帝派中书舍人(官职名)虞世基索要没有完成的原本,继续完成。姚察临死的时候,告戒儿子姚思廉继续编写。

姚思廉在陈朝为衡阳王府法曹参军(官职名)、会稽王主簿(官职名)。

7 关于“察传”的作文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这是《吕氏春秋》中《察传》篇中的一句话,之所以提起这句话是因为昨天是高考的第一天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五点之间,网络对高考作文的传播,充分验证了这话的含义6月7日的高考是全国瞩目的日子,而每年的高考语文作文的题目却又是瞩目之焦点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自然更加关注作文的题目是什么?所以从上去十点,我就坐在电脑前搜索关于2012年高考作文的信息,搜索过程中就发现了,有借机用“2012高考作文题”来赚点击率的网站,这些人利用别人的关心高考的人群来达到赚取点击率的目的,其行为颇为令人不齿过了一会,眼见各地的作文一一被贴出了,虽然简单,但大致不差同事在手机上看微博,说辽宁的高考题是“怎样抢救海参”,第一反应肯定是有人接机炒作,绝不可信因为这种题目根本不符合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认知程度,所以不再考虑之内,这是容易辨别的接着等天津的作文,等到十一点左右,凤凰网站的教育频道上,抢先贴出了一个天津2012的高考题天津——给材料作文:两条鱼在河里游泳,老鱼问小鱼:河里的水质如何?小鱼说:我不知道水质是清澈还是浑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情体现大道理根据你对这段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800以上这个题目虽然简单,但远比“海参”靠谱一些,跟着各大网上都贴出来这一则,有的注明转自某某网站,有的干脆连来源都不注明吃过饭后,发现,搜狐教育上的天津的作文题目变了 2012高考天津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一下子等来了两个天津作文的题目,哪一个对?来不及核对事实,把两个题目都抄下来,下午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抄在黑板上,都分析了一下,虽然是两个题目,但其中还是有共通之处的所以,也不是很费力气但有学生马上就说手机上有说某某报纸声称,自家早已破解了高考题目的基本主旨,我告诉学生,那也是一种炒作,即便是压中同样的材料,命题者的考察方向不同,那也是不同的题目,不能一概而论下午,等到回家,通过中央台的新闻,终于确定了是后者但时至我在电脑前打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依然有很多网站和同行在误传天津的2012年高考题虽然我并不是求福之人,但当我想我们初闻某事之时,还是,等一等的好,毕竟察传最好的武器是时间。

8 求吕氏春秋 察传译文

原文: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译文:

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人所以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命。

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象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末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1 几个高中文言文实词翻译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 诚 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 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 辞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 高分求助~

翻译了一个小时呢~~~~~给分哦

4素善留侯张良(向来,一向)——一向与留侯张良友善

5素餐(不劳而食,吃白食)——白吃饭

6披心腹,见情素(真情、本心)——解剖开他的心腹,可以看见他的诚意

7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没有文采的)——秦穆公穿着素服住在郊外,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号哭

36 悉

1赵王悉召群臣汉(都,全)--赵王召集了全部的大臣

2古之治天下,至?至悉也(周全,详尽)--古人治理天下,极其细致周密

3丞相亮其悉朕意(知道)--丞相诸葛亮他知道朕的意思

4料大王之率,悉之不过三十万(尽其所有)--把大王的军队加起来也不过30万啊

5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详尽地叙述)--这封信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只能)简略地说说一些固塞而鄙陋的想法。

37 相

1伯乐学相马(观察,审察)--伯乐学习观察马

2儿已薄禄相(容貌,貌相)--儿子已经没有做官的命运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到了幽暗令人困惑地方而没有外界帮助

4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宰相,丞相,相国)--曹操虽然自称汉朝的丞相,其实骨子里却是一个想要夺取汉家天下的贼。

5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互相)--最终相互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6杂然相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代词)--全部互相(表示)赞成。

7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诸侯祭祀祖先的事,或者诸侯会盟、共同朝见天子的大典,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

8于是舍人相与谏曰(相与、一起)--于是查人一起直言相劝

9相投合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相得)--

10便利在此月,六合正相应(相应、合适)--婚期定在这个月内就很吉利,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

38 信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实,忠诚,信用)--祭祀的牲畜玉石锦帛,不敢多报,必定诚实有信用。

2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相信)--疏远屈平而相信上官大夫

3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使者,送信的人)--那么你可以回绝来说媒的人,(以后)慢慢再讲这件事吧。”

3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实在,的确)--烟波浩渺,确实难寻找(瀛洲)啊。

4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随意,随便)--

5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欲向天下伸张正义

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誓:真诚的誓言)--誓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变心。

7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可靠的)--有优秀的将领拿着强劲的弓弩守卫着战略要地,可靠的大臣和精锐的士兵拿着锋利的兵器,谁能奈何得了?

8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凭据)--如今空手而去,恐怕也没有什么信用,那么秦王也就无法接近了。

9西忆岐阳信(音讯、消息)--

10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兰(信任)--疏远屈平而相信上官大夫

11言必信,行必果(守信用)--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39 兴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兴起,发生)--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

2王兴甲兵,危土臣,构怨于诸侯(发动,调发)--大王想要招兵买马,发动战争,迁怒于诸侯

3大楚兴,陈胜王(兴盛,复兴)--大楚要复兴了,陈胜要称王了

4遇游僧澄源至,兴甚浓(兴致)--

5夙兴夜(起、起来)--早起晚睡。

6事不成则礼乐不兴(作)--事情做不成则礼仪等级就不能维持

7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兴办、举办)--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40 幸

1则吾斯役之不幸(幸运)--那么我这差事的不幸,

2大王亦奉赦臣(侥幸,幸而,幸亏)--大王您也赦免了我。

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宠爱)--赵国强攻而燕国弱受,而君受赵王所宠幸

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皇帝到来)--长久的站立着远远的观望,希望皇帝宠幸自己

5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希望)--好久没有过来拜访您,希望您不要见怪

3 文言文高考120个实词是哪些,意思分别怎么翻译

120个文言实词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失街亭》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赤壁之战》 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7衣食所安(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被 1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 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 7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 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译文: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 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4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8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9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译文:孔子轻视他器量狭小 5肉食者鄙(庸俗,见识浅,鄙陋)《曹刿论战》 译文: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6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我见李将军,朴朴实实象个乡下人,口不善于言辞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史记•伯夷列传》 译文:(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6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战争,军事)《论积贮疏》 译文:战争、旱灾相继而来,社会的财富极其缺乏 7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孙子•谋攻》 译文: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译文:假使当初我不做这个差事,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译文:晋国范宣子执政,诸侯向晋国缴纳的贡品很重,郑国人深为这件事所苦。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一斗米,卖二十钱损害农人,卖九十钱损害从事工商业的人。 6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训俭示康》 译文: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好的品德,现代人却用节俭来互相羞辱。

7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筋疲力尽)《赤壁之战》 译文:用疲惫染病的士兵控制三心二意的军队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察,审察) 《赤壁之战》 译文:刚才我(鲁肃)察看众人的议论,(是)专门想贻误将军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 ,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明)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 译文:水清澈到极点就没有鱼(生活在里面),人精明到极点就没有人跟随。 7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看清楚)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

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曹刿论战》 译文: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朝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

4 文言文虚词实词的翻译

智:聪明,聪慧,机智,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觉得……聪明”

雨:yù,下雨。名词用作动词。是古代运用很多的一个字。

坏:毁坏。

暮而果大亡其财。而,连词,表修饰。

而疑邻人之父(而,转折连词,却。)

父:fǔ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翁

其:他,代词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近,靠近。者:·····的人。)

居数月(居,经过。)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其,他的。将,带领。而,连词,表修饰。)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此,这。遽:就。为,变成。)

丁壮者引弦而战(引,拉。而,连词,表修饰。)

此独以跛之故(此,此人,这个人。之,的。故,缘故。)

胡人大入塞(大举)

5 君子作为文言文常用实词的翻译

君子 jūn zǐ

1 对国君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

例:《诗·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2 泛指才德出众的人。

例:《易·干》:「九三,君子终日干干。」

3 旧时妻对夫之称。

例:《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4 指春秋越国的君子军。

例:《国语•吴语》:「﹝越王﹞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

5 对人的尊称。犹言先生。

例:《武王伐纣平话》卷中:「姜尚问曰:‘君子,尔何姓?’」

6 美酒。

例:《类说》卷四三引唐皇甫松《醉乡日月》:「凡酒……以家醪糯觞醉人者为君子。」

7 竹之雅号。

例:宋苏辙《林笋复生》诗:「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

6 “120个文言文实词及小故事”都有哪些

1、爱 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2安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

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 3被 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

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4倍 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

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5本 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6鄙 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7兵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8病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9察 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10朝 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王。齐王纳其谏。

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朝代)谋臣所景仰。

11曾 愚公自曾( )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 )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

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云,笑之。愚公笑曰:“何曾( )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

12乘 陶渊明手握《左传》 ,乘( )彼桅垣,阅至“公与之乘( )' ,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 )便,终而亡,顿生归家之心,一路冒风乘( )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 )化以归尽。 13诚 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之诚( ),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诚( )无意,乃遣从者怀璧于赵,后秦诚()如此。 14除 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

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三顾其舍,亲除( )其东屋之除〔 )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之应允,与太子归。太子除()其官职,令其刺秦王。

荆轲曰:“除( )吾死,不然事定成!” 15辞 屈原德高,作《楚辞( )》,其辞( )美,子兰欲以叛国之辞( )除之。屈原曰:“死且不辞( ),何惧之有?”后为楚王所逐,辞( )亲戚,见放楚之汨罗。

16从 樊哙从( )军,从( )刘邦征伐。后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张良见势急,至军门见樊哙,樊哙从( )良计,斥项王。

项王不识此人,问所从()来,欲杀之,樊哙不顾。项王感其勇猛,命其从( )良坐。

17殆 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 ),物件殆( )尽,唯余项脊轩。归有光以为殆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96364( )有神助,后重修之。

18当 李斯为秦相,当( )政。当( )是时,敌虎视秦,李斯令将当( )关隘,敌临,守将退之,按律当( )死。

李斯念其功,以功当()泽,于其当( )死之际活之,后令其当( )出使之职,守将涕落曰:“此事,名我固当( )。吾定效力,不负君望!” 19道 苏洵欲往京城,道( )泰山间行遇隐士行于道( ),憩于茶亭,论秦国与六国之事,隐士举兵家之道( ),以为六国用兵之道()不及秦国,苏洵不以为然。

二者言辞激烈,未能休也。人道( )此事:孰闻道( )多也? 20得 临川人张奇游学得( )一书,乃安石所着。

曰:“吾得( )珍宝事之”,后读之,快然自足,多有所得( ), 以为安石所言得( )之。(二) 11曾 愚公自曾(指自己相隔现代的亲属)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

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曾经)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通“层”)云,笑之。

愚公笑曰:“何曾(竟)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 12乘 陶渊明手握《左传》 ,乘(登)彼桅垣,阅至“公与之乘(乘坐)' ,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凭借)便,终而亡,顿生归家之心,一路冒风乘(冒着)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顺应)化以归尽。

13诚 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之诚(诚意),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诚(确实)无意,乃遣从者怀璧于赵,后秦诚(果真)如此。

14除 。

1 有句文言文,大概意思是观察一个人要先观察他错误的地方,请问是哪

你是不是记错了,没有想起这句话。古文中的例句与你的理解是相反的,姑且做个参考。

(1)交游要学友之长,读书必在知而行。——《围炉夜话》 译文:和朋友交往共游,必须仔细观察他的优点和长处,用心地学习,才能领受到朋友的益处。对于古圣先贤所留下的言论,一定要在平常生活中依循做到,才算是真正体味到了书中的教诲。

(2)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 译文:孔子说:“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

2 察 字在古文中的意思

chá

%26lt;动%26gt;

(形声。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同本义 [examine;look into;scrutinize;observe]

察,复审也。——《说文》

览察草木。——《楚辞·离骚》

纤微皆审谓之察。——贾谊《道术》

察其所以然。——《吕氏春秋·本味》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宋· 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觉察(发觉,看出来)

明察,知晓 [observe;see clearly]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故察己则可以人。——《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察士(能明察事理的人);察议(察明情节而议定处分。通常指过失较轻者)

调查;考察 [investigate]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吕氏春秋·察传》

又如:察勘(实地调查);察访(详细调查)

分辨 [distinguish]

观物弗之察矣。——《礼记·礼器》。注:“犹分辨也。”

视之可察 。——《淮南子·说林》。注:“别也。”

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新语·道基》

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remend]

乃察举吾弟。——《史记·刺客传》。索隐:“犹选之也。”

察臣孝廉。——晋·李密《陈情表》

又如:察举(选举,选拔);察廉(举廉);察选(察举。选拔)

chá

%26lt;形%26gt;

明显;精明 [apparent;evident;obvious]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察察

cháchá

[clean;spotless] 洁净的样子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察察为明

cháchá-wéimíng

[astute on petty things;be keen in trivial matters;take fault-finding for artness] 以苛察小事来显示精明

察访

cháfǎng

[inquire;investigate;look into;go about to find out] 调查访问

察觉

chájué

[detect;perceive;bee aware of] 发觉,看出来

我已觉察出小陈神色不对

察看

chákàn

[observe;watch;look carefully]∶细看以求了解情况

察看地形

[place on probation within]∶犯错误而给予的处分。将犯错误者继续留职,以观其是否改正错误

开除公职,留厂察看

察纳

chánà

[examine and accept] 审查采纳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察言观色

cháyán-guānsè

[check what one says against what he does;observe the words and gestures of ;watch a person's every mood] 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其心意

chá

ㄔㄚˊ

仔细看,调查研究:~看。~核。观~。考~(a实地观察调查,如“科学~~”;b细致深刻地观察,如“科学研究要勤于~~和思考”)。~觉。~访。~勘。~探。明~秋毫(“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喻为人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清楚)。

郑码:WDRB,U:5BDF,GBK:B2EC

笔画数:14,部首:宀,笔顺编号:44535445411234

3 “见”在文言文里是什么意思

动 (会意。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

本义:看见,看到) 同本义〖see;catchsightof〗 见,视也。——《说文》 未见君子。

——《诗·周南·汝坟》 利见大人。——《易·乾》 见龙在田。

——《易·乾》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

——《韩非子·主道》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乐府诗集·木兰诗》 见两小儿辩斗。

——《列子·汤问》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虎见之。

——唐·柳宗元《三戒》 歧王宅里寻常见。——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又如:见雌雄(看到结果);见人(见证人);见喜(出痘疹的忌讳说法);见不过(看不惯;见不得);见头知尾(比喻聪明透顶) 进见;会见〖meet;callon〗 往见楚王。

——晋·干宝《搜神记》 见蔡桓公。——《韩非子·喻老》 扁鹊复见。

正见清河。——《世说新语·自新》 又如:见驾(参见皇帝);见面挂脚(古时风俗新娘拜见公婆和诸姑姊妹时,所奉上作为见面礼的刺绣鞋面);见礼(朝见之礼) 遇到;碰见〖eintocontacith;beexposedto〗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

——《左传·桓公元年》 又如:这种药怕见光;见齿(露齿而笑);见顾(光顾);见难(遇到危难);见礼(受到礼遇) 指死——主要用于口语中〖kick〗。如:见阎王 听到〖listen〗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东揖山东隆准公。

——李白《梁甫吟》 又如:见说(听说);见话(听说,听讲) 观察;知道;了解〖observe;know〗 道在不可见。——《韩非子·主道》 本无辞辇意,岂见入空官。

——李贺《感讽》 又如:见几(明察事物细微的倾向);见知(知道);见便(识相;知趣) 比试;较量〖match〗。如:见高低;见阵(交战,对阵);见仗(交战) 见 见 jiàn 名 看法,见解〖opinion〗 敢陈愚见。

——《晋书·王浑传》 又如:依我之见;政见;我见;各抒己见;各执己见;固执己见;主见 见识〖view〗。如:浅见;偏见;见趣(见识情趣);见短(见识短浅) 见 见 jiàn 助 表示被动,相当于“被”〖be+过去分词〗 不见保。

——《孟子·梁惠王上》 见犯乃死。——《汉书·李广苏建传》 诚恐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悲独见病。——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见笑于人;见笑于人;见重于当时;见执(被捉拿);见罔(被诬陷枉屈);见害(被害);见款(承蒙款待)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 见辱问于长者。

——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见告;见示;见教 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如:碰见;闻见;听见 见 见 jiàn 形 现有的〖available〗。

如:见力(现有的兵力);见子(现有的儿子);见兵(现有的士兵);见卒(现有的士卒) 明显的〖visible〗。如:见证;见人(证人) [方言]∶每〖every〗 贤弟若如此,见常也显你的好处。

——《水浒传》 又如:见常(平常);见年(每年);见天见地(每天);见天见晚(每日每夜) 另见xiàn。

4 窥,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

kuī 动 (形声。

从穴,规声。本义:从小孔或缝里看) 暗中察看。

亦泛指观看〖peep;spy〗 窥,小视也。——《说文》 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

——《孟子·滕文公下》 窥见室家之好。——《论语·子路》 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史记·管晏列传》 蔽林间窥之。——唐·柳宗元《三戒》 又如:窥觑(偷看);窥瞰(窥探;暗中偷看);窥欲(窥伺贪求) 观察,侦探〖pryabout〗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窥父不在。——《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窥究(深究察觉);窥圃(窥园。

观赏园景);窥深(观察深入细致);窥睹(观看;观察);窥览(阅览;观察) 伺机图谋;觊觎〖watch for one's chance〗 禁人之窥伺者。——清·黄宗羲《原君》 数通史相窥观。

——《汉书·李广苏建传》 以窥周室。——汉·贾谊《过秦论》 自胡马窥汉去后。

——宋·姜夔《扬州慢》 又如:窥图(窥探谋算);窥攻(伺机进攻);窥取(伺机夺取);窥朝(窥伺朝廷) 企求〖desire to gain;seek for〗。如:窥欲(非分希求);窥寻(仔细寻求;探索);窥算(暗算);窥隙(寻找疏漏) 观看〖see;look〗 朝服衣冠,窥镜。

——《战国策·齐策》。

5 看在文言文里的全部意思~

(1)会意。字从手,从目。“手”与“目”联合起来表示“用手遮光远望”。本义:在户外日光下用手加额遮光而远望。说明: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经常做这个“用手遮光远望”的动作。

(2)同本义 。

看,睎也。(睎,望也。)——东汉·许慎《说文》

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3)又如:这棵雅致的常青树很好看。

(4)探望、问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世说新语·德行》

(5)又如:看理(探听),看家(方言。探亲;看望家庭);看视(探望;问候)

(6)瞧、观看 。

出门看伙伴。——《乐府诗集·木兰诗》

晓看红湿处。——唐·杜甫《春夜喜雨》

老妇出门看。——唐· 杜甫《石壕吏》

却看妻子愁何在。——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又如:看着(眼看着);看镜(照镜子);看**;看戏;看拉不上(瞧不顺眼);看乔(误解,小看);看街(一种临街开的窗户,装有槅子,可以观看街景)。

(8)料理、准备 。

急炊香饭来看客。——范成大《田家留客行》

(9)又如:看下(准备,收拾);看坐(安排坐位;关照坐下);看活(服侍;照顾);看斋(准备和尚的饮食);看坐儿的(戏院里帮观众安排座位的人);看板娘(方言。指商店的女服务员)。

(10)估量 。

看君颖上去,新月到应圆。—— 李白《送别》

(11)又如:看小(歧视,看不起);看长(看得远,有远见);看候(照看,察看情况)。

(12)看见。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世说新语·雅量》

(13)阅读。

殷中军被废东阳,始看佛经。——《世说新语·文学》

(14)又如:看书;看报。

(15)观察;察看。

帝微服往看。——《世说新语·术解》

看伺空隙,欲复为乱。——《三国志·周鲂传》

(16)认为。如:你看这个计划行不行的通?

(17)看顾;照料,料理。如:看视(照顾,看待);看觑(看;照料,照顾);看取(照看;照顾;观察;估量);看当(看待,照料)。

(18)观赏。如:看耍(观看玩耍);看棚(临时搭建的看台);看街(可以观赏街景的窗户)

(19)听,闻 。

南岳后,累任作祠官,试说与君看。—— 宋·刘克庄《最高楼》

(20)物色 。

(21)当心。

你倒是去罢,这里有老虎,看吃了你。——《红楼梦》

(22)又如:看野眼(分神;注意力不集中)。

——这个大概就是它所有的意思了 百科上有 以后你要是想查某个字 可以去、/view/258475

文言实词及例句解释:

1、爱 ài

①喜爱。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

②热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

③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④爱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六国论》)

⑤吝惜,舍不得。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2014•江苏高考)

⑥通“薆(ài)”,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⑦吝啬。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⑧亲爱的,心爱的。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柳毅传》)

2、安 ān

①抚慰,安抚。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并序》)

②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

③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④安适,安身。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并序》

⑤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定。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⑥表反问,哪里,怎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⑦表疑问,哪里,哪儿。沛公安在?(《鸿门宴》)

3、被

 bèi

①被子。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

②覆盖。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③施加,施及。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柳毅传》)

④遭受,遇到。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⑤表示被动。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并序》)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②披散,散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4、倍 bèi

①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过秦论》)

②加倍。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③通“背”,违背,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5、本 běn

①草木的根。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②草木的干、茎。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

③根本。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

④本业,指农业。强本而节用。(《荀子•天论》)

⑤底本,版本。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⑥原来的。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⑦本来。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并序》)

⑧推究,考察。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6、鄙 bǐ

①边远的地方。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王》)

②以……为边界(边邑)。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轻视,看不起。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④轻贱。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

⑤庸俗,浅陋。敢竭鄙诚,恭疏短引。(《滕王阁序》)

7、兵 bīnɡ

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②士兵,军队。沛公兵十万,在霸上。(《鸿门宴》)

③战争。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军事。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8、病 bìnɡ

①重病。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弊病,缺点。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康》)

③生病。而江浙之梅皆病矣。(《病梅馆记》)

④使……成病态。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⑤担心,忧虑。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⑥责备,羞辱。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训俭示康》)

⑦困苦。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⑧疲劳。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

9、察 chá

①细看,观察。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②看清楚。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晋文之事》)

③详审,细究。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赤壁之战》)

④明察,了解。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

⑤考察和推举。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⑥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答客难》)

10、朝

cháo

①朝见,朝拜:诸侯在春天拜见天子,或臣属在早晨拜见国君。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接受朝见,使……朝见。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③拜访。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史记》)

④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皇帝的一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⑥对,向。坐北朝南。

zhāo

早晨。朝避猛虎,夕避长蛇。(《蜀道难》)

11、曾

cénɡ

①曾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并序》)

②竟,竟然。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zēnɡ

①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长辈与晚辈亲属。是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治平篇》)

②通“增”,增加。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乘

chénɡ

①驾,坐。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赤壁之战》)

②升,登。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氓》)

③趁,顺应。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④凭恃、依仗。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宋书•宗悫传》)

⑤冒着。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shènɡ

①一车四马的合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②辆。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13、诚chénɡ

①诚心诚意。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②表肯定。确实,的确。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

14、除 chú

①台阶。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朱子家训》)(2014•重庆高考)

②去掉,除去。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

③修治。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④拜官授职。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⑤流逝,过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15、辞 cí

①借口,托辞。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

②言辞,文辞。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2014•重庆高考)

③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并序》)

④告别,辞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⑤推辞,辞去。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⑥计较。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16、从

cónɡ

①跟随,追随。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②依顺,听从。臣从其计。(《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从事,参与。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并序》)

④依傍,紧挨着。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⑤使……跟从。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⑥随从的人。其从如云。(《诗经》)

⑦指堂房亲属。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zònɡ

⑧通“纵”,合纵的盟约。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17、殆 dài

①危险。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秋水》)

②通“怠”,懈怠。有殆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③表猜测或不肯定。大概,恐怕。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④表约略。几乎,接近,差不多。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18、当(2014•全国课标卷Ⅱ)

dānɡ

①遮挡。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项脊轩志》)

②意为对等,比得上。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③占据,把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④应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滕王阁序》)

⑤掌管,主持。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五人墓碑记》)

⑥判决,判罪。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表处所。对着,面对。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⑧表时间。值,在,正在。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

⑨表必然。必定,一定。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并序》)

⑩表未来的时间。将,将要。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⑪通“倘”。表假设,如果。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dànɡ

①符合。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促织》)

②当作。安步以当车。(《战国策》)

③抵押,两者相抵。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屈原列传》)

19、道 dào

①道路。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②途径,方法。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

③风尚。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④道义。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⑤思想,学说。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

⑥道理,规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⑦志向。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⑧取道。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⑨说,讲。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20、得

①收获。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促织》)

②心得,体会。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③取得,得到。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④得意,满足。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⑤取得,获得。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⑥通“德”,感恩。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⑦能够。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⑧融洽。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记王忠肃公翱事》)

⑨对,合适。此言得之。(《六国论》)

děi

必须、应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

与于襄阳书原文: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与于襄阳书翻译及注释

翻译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恭敬地把信呈给尚书阁下:读书人能够享有大名声,显扬于当代,没有哪一个不是靠在天下有名望、地位显达的前辈替他引荐的。读书人能够把他的美好德行流传下来,照耀后代的,也没有哪一个不是靠在天下有名望的后辈给他做继承人的。没有人给他引荐,即使有美好的才华也不会显扬;没有人作继承人,即使有很好的功业、德行也不会流传。这两种人,未曾不是互相等待的,然而千百年才相逢一次。难道是居于上位的人中没有可以攀援的人,居于下位的人中没有值得举荐的人吗?为什么他们互相等待那样殷切,而相逢的机会却那样少呢?其原因在于居于下位的人倚仗自己的才华不肯巴结地位高的人请求引荐,居于上位的人倚仗自己的地位不肯照顾地位低的人。所以才学很高的人很多都为不得志而忧愁,地位高的人没有显耀的声誉。这两种人的行为都是错误的。没有去求取,就不能说上面没有引荐人;没有向下寻找,就不能说下面没有可以举荐的人。我思考这句话已经很久了,没有敢把这句话说给别人听。  我从旁听说阁下具有非凡的才能,不随波逐流、有独到的见识,行为方正做事实际,进退有度不随流俗,文武官员能量才任用。难道您就是我所说的那种人吗?然而没有听说过后辈有得到您的赏识和礼遇的,难道是您寻求而没能得到吗?还是您志在建功立业,而办事一心想报答君主,虽然遇到了可以推荐的人才,也没有空闲来以礼相待呢?为什么应该听到您推荐人才的事却久久没有听到呢?  我虽然没有才能,但要求自己却不敢落后于一般人。阁下将要寻求的人才还没能找到吗?古人说过:「请从我郭隗开始。」我现在只为早晚的柴米和雇仆人的费用着急,这些不过费阁下一顿早饭的费用就足够了。如果您说:「我志在建功立业,办事一心想报答君主,虽然遇到了可以推荐的人才,还没有空闲来以礼相待。」那就不是我敢去知道的了。世间那些拘谨小心的人,既不足以向他们告诉这些话,而胸怀坦白、才识卓越的人,又不听取我的话,那么就真的是我的命运很坏了!  恭敬地呈上我以前作的文章十八篇,如蒙您过目,也足以了解我的志向所在。  韩愈诚惶诚恐,再拜。

注释 1贞元十八年春,韩愈为四门博士。国子,即国子监, 唐代 最高学府,下分七馆: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四门博士,即四门馆教授。将仕郎,官阶,唐属从九品。守,任的意思。2负:仗侍。3休光:盛美的光辉,光华。4后进之士:后通显的人。为之后焉:做他们的歌颂者。5虽盛而不传:即使成就卓越却不会流传。6是二人:这两种人。相须:相待。这里是互相依赖的意思。7援:攀援。推:推举。8殷多、盛。这里引申作密切解。相遇:互相遇合。9负:仗恃。谄:讨好。十顾:照顾关怀。⑾戚戚:忧虑的样子。赫赫:威显的样子。⑿干之:求他。干,干谒。⒀闻于人:听说。⒁侧闻:从旁边听说,表示谦恭。⒂道方而事实:道德方正而工作讲求实际。⒃卷舒:卷缩舒展,这里是进退的意思。文武:具有文、武的才能的人。唯其所用:只在您来使用。其,你,第二人称。⒄遇知:受到赏识。获礼:得到尊敬。⒅恒:平常,普通。⒆:隗kui,郭隗,战国时燕国人。燕昭王招贤纳士,欲报齐国之仇,往见郭隗,郭隗说:「今王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⒇刍:读音chu,喂牲口的草。

与于襄阳书解析

 于襄阳名頔,字允元,河南洛阳人,公元798年(唐德宗贞元十四年)九月以工部尚书为山东道节度使。由于做过襄阳大都督,故称于襄阳。公元801年(贞元十七年)秋冬之际,韩愈被任命署理国子临四门博士,正式在京师做官。博士职乃是闲官,地位不高,很难施展抱负,为此,他给于襄阳写信请求引荐。此信以士欲进身场名、建功业须前辈援引,而前辈之功业盛名又须有为的后继者为之传扬为论点,入情入理。

 本文分为三段。第一段泛泛而谈「先达之士」应与「后进之士」。相为知遇的道理,这样,虽将对方捧为「负天下之望者」也不显得阿谀,虽标榜自己为「高材」也不显得狂妄。第二段以「侧闻」的形式赞誉对方,显得客观,这样,既便于自己表达,也使对方不觉得突兀而乐于接受。最后,在第三段中,用描述自己生活的窘迫状态来争取对方的同情,以求得侥幸任用的机会。本文的写法,虽给人以不卑不亢的感觉,但难免有仍有攀附权势之意。

 于襄阳,名頔(di),字允元。他在公元798年(贞元十四年)任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使。不久,他又自请将襄州升格为大都督府。中唐以后,中央 拿方镇无可奈何,唐德宗只好同意他当了襄州大都督。因为于是襄州长官,所以此书称他为于襄阳。据《旧唐书》卷一三《于頔传》载,于頔为人「横暴已甚」,却官运亨通,因而「自以为得志,益恣威虐」;他任襄州刺史时「专有汉(水)南之地,小失意者皆以军法从事」;由于德宗姑息,他「公然聚敛,恣意虐杀,专以陵上威下为务」。这些情况韩愈也应当有所「侧闻」,可是此文多少还有为他迎合奉承之意。为了求官,不得不如此,韩愈此举难道又是张九成所谓「其文当如是,其心未必然」吗?

 看来韩愈求官心切,文中也难免强词夺理,倒错逻辑。求官与上进并行不悖,无可非议。为求官而牵强附会、因果倒错就偏颇了。试问,韩愈最尊崇的圣人之一:孔子,一生未获任何君主重用,其光华难道不是照样永照后世吗?!圣贤与其后继的传承,与他们是否富贵、高官厚爵没有丝毫关系。圣贤的光辉来源于他们的思想,后辈的继承在于万众的认同才得以留传而永垂不朽!老子弃官仙游,《道德经》至今留传;庄子曳尾涂中,逍遥游何其逍遥!

诗词作品: 与于襄阳书 诗词作者: 唐代 韩愈 诗词归类: 古文观止、书信、议论、用人

俊狼猎英团队为您解答: 原文: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欤)?”孔子对曰:“丘不知儒服。”哀公曰:“敢问儒行?”孔子对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1],夙夜强[2]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3],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有衣冠中[4],动作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5],小则如愧;其难进而易退也[6],粥粥[7]若无能也。其容貌有如此者!” 注释: [1]席上之珍:宴席上的美味佳肴,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品德。聘:聘用。 [2]夙:早。强(qiǎng):努力。 [3]举:推荐。 [4]中:适度。 [5]威:同“畏”。 [6]进:做官。退:辞官。[7]粥粥:谦恭柔和的样子。 译文: 孔子对鲁哀公说:“儒者有如筵席上的美味佳肴,怀抱美好的品德,等待他人聘用,早晚勤勉学习以等待咨询,心怀忠实诚信以等待推荐,努力修行以等待取用。他们就是这样努力修身而有所成就的。” “儒者穿戴适度,行动谨慎。他们对大利的推辞从容迟缓,对小利的推让也舒缓不迫。对待大事考虑再三,总怕出错;对待小事也不随意,以免愧疚。他们难于接受聘任为官,又易于辞退官职,谦恭柔和得如同无能一样。他们的容貌相貌就是这样的。” 原文: “儒有居处齐(斋)难(戁)[1],其坐起[1]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涂(途)不争险易之利[3],冬夏不争阴阳之和[4];爱其死以有待[5]也,养其身以有为[6]也。其备豫[7]有如此者!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8]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9]也。非时[10]不见(现),不亦难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先劳而后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有如此者! 注释: [1]居处:指日常起居。齐(zhāi):同“斋”,严肃。难:庄重可畏。 [2]坐起:指坐立等行为举止。 [3]涂:同“途”。险易:指平坦。 [4]阴阳之和:冷暖调和。[5]有待:等待政治清明的时机。 [6]有为:有所作为。 [7]备像:预备。[8]祈:企求。[9]畜:容留。[10]非时:时机不适宜 译文: “儒者日常起居严肃庄重,坐立举止都很恭敬。他们说话必以信用为先,行动一定中正无邪。在路途上不争平坦的便利,在冬夏季不争冷暖调和的地方。他们爱惜生命是为了等待时机到来,保养身体是为了有所作为。儒者就这样,做任何事时都预先有所准备。” “儒者不以金玉为宝贝 ,而以忠信为宝贵;不企求多占土地,而把合乎义理当作土地;不企求积聚财物,而把博学多闻当作财富。得到他们不容易,给他们俸禄却容易;给他们那俸禄虽然容易,却难以容留他们。时机不适宜他们那不出任,这不是难以得到吗?不合乎义理他们不合作,这不是难以容留吗?先有功劳才取俸禄,这不是容易给予俸禄吗?他们那就是这样待人接物的。” 原文: “儒有委之以货财,淹[1]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2]之以众,沮[3]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鸷[4]虫攫搏,不程[5]其勇;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6];过言不再,流言不极[7];不断其威[8],不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9],其饮食不溽[10],其过失可微辨[11]而不可面数[12]也。其刚毅有如此者! 注释: [1]淹:沉溺。 [2]劫:威胁。 [3]沮(jǔ):恐吓。 [4]鸷(zhì)虫:猛兽。 [5]程:估量。 [6]豫:预备。 [7]极:寻根究底。 [8]威:尊严。 [9]*:奢侈放纵。 [10]溽(rù):味道浓厚。 [11]微辨;委婉地批评。[12]面数:当面指责。 译文: “儒者有这样的品格:赠给他们财物,让他们沉溺在所喜爱的东西之中,也不会使他们见利忘义。用众人相威胁,用武力相恐吓,也不会使它们在死亡面前改变操守。遇到猛兽便上前博击,不考虑自己的勇武能否胜任。扛举重鼎,也不考虑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对过往的事不追悔,对未来的事不预测。说过的话不再重复,对流言也不追究其来源。不丧失自己的尊严,不讲求成功的谋略。他们特有的品格就是如此。” “儒者可以亲近而不可威胁,可以接近而不可逼迫,可以杀害而不可侮辱。他们的日常生活不奢侈,饮食不丰美。对他们的过失可以委婉地批评,却不可当面指责。他们的刚毅就是这样的。” 原文: “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1];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有一亩之宫[2],环堵[3]之室,筚门圭窬[4],蓬户瓮牖[5];易衣而出[6],并日而食;上答[7]之,不敢以疑[8];上不答,不敢以谄[9]。其仕有如此者! 注释: [1]干橹:干为小盾,橹为大盾。 [2]宫:墙垣。 [3]堵:土墙。环堵:四周各一丈的墙。 [4]荜(bì)门:荆条、竹子编的门。圭窬(yú):墙上开出的上尖下方圭形的门洞。 [5]蓬户:蓬草编的门。瓮牖(yǒu):用破瓮做的窗户。 [6]易衣而出:一家人只有一件可以穿得出去的衣服,所以相互更换以后才能够出门。 [7]答:指采纳其言。 [8]疑:二心。 [9]谄:阿谀奉承。 译文: “儒者用忠信作为护身的盔甲,用礼义作为抵御的盾牌,行动尊崇仁爱,安居怀抱道义。即使遇上政治统治残暴,也不更改其所确立的志向。儒者的自立就是像这样的。” “儒者的家院只有一亩大,房屋只有一丈见方,用荆条、竹子编的院门,门旁的院墙上开个圭形的小门洞,屋门用蓬草编成,窗子只有瓮口那么大,要更换衣服家人才能出门,两天只能吃一天的饭,[能够仍能坚守清贫]。如果君王采纳了他的意见,他就事君不敢有二心;如果君王不采纳他的意见,他也不敢以谄媚求得官职。他们出仕做官的态度就是这样的。” 原文: “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1];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2];适[3]弗逢世,上弗援[4],下弗推,谗谄[5]之民有比党[6]而危之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虽危起居,竟信(伸)[7]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8]也。其忧思有如此者! “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上通[9]而不困;礼之[10]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11]之法;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12]。其宽裕有如此者! 注释: [1]稽:相合。 [2]楷:楷模。 [3]适:到。[4]援:提拔。 [5]谗谄:谗佞。 [6]比党:结伙。 [7]竟:始终。信:伸,伸张。 [8]病:疾苦。 [9]上通:通过达君主。[10]之:是。 [11]忧游:温柔中和。 [12]毁方:去掉棱角,意思是不露锋芒。瓦合:破损的瓦器相合,意思是平易近人。 译文: “儒者虽然和同时代的人共处,但他的志向却与古人相合。他在当今时代的行为举止,可以成为后世的楷模。遇上社会不治的时代,君主不提拔,臣下不举荐,那些退佞的小人,结党营私,进行陷害。但是,他的身体虽会遭到危害,他的志向却不可动摇。虽然身处危难之中,但始终伸张着他的志向,并且不会忘记老百姓的疾苦。儒者的忧患和信念就是这样的。” “儒者广泛地学习,没有止境,忠实地笃行,不知倦怠。隐居而不放纵自己,通达君主而不困惑。行礼以和为贵,以忠信为美,以温柔平和为法度。仰慕贤者,宽待众人,不露锋芒,平易近人。他们宽阔博大的气度就是这样的。” 原文: “儒有内称[1]不辟(避)亲,外举不辟(避)怨[2];程功积事[3],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君得其志;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 “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4]也,患难相死[5]也;久[6]相待也,远相致[7]也。其任举有如此者! 注释: [1]称:举荐。 [2]怨:指有私仇的人。 [3]程:考察。积:汇集。 [4]相先:互相推让。 [5]相死:互为献身。 [6]久:久居,滞留。 [7]远:指远离君主。致:召唤。 译文: “儒者推举人材,对内不回避果属,对外不回避有私仇的人。考察他们的功劳和事迹,推荐贤才,使他们得到任用。儒者并不希望得到回报,只是为了合乎君主的意志。只要对国家有利,不求个人富贵。其推举和提拔贤能之士就是这样的。” “儒者听到好的事情就告诉朋友,见到好的事情也让朋友知道。接受爵位能互相推让,遇到患难能争相献身。朋友久居下位,则等待朋友一道升迁;朋友远离君主,则召唤朋友一同来做官。儒者的互相推举就是这样的。” 原文: “儒有澡身而浴德[1],陈言[2]而伏,静而正之;上弗知也,粗而翘[3]之,又不急为也;不临深[4]而为高,不加少而为多;世治不轻,世乱不沮[5];同弗与[6],异弗非也。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7],强毅以与[8]人,博学以知服[9];近[10]文章,砥厉(砺)廉隅[11];虽分国,如锱铢[12],不臣不仕。其规为[13]有如此者! 注释: [1]澡身而浴德:意思是用道德来洁身。 [2]陈言:进言。 [3]翘:启发。 [4]临深:居高临下。 [5]沮:丧气。 [6]与:亲近。 [7]宽:宽容。 [8]与:与人交往。 [9]服:敬服。 [10]近:爱好。文章,指礼乐制度。 [11]砥厉;同“砥砺”,磨炼。廉隅:棱角,这里指人品行端正。 [12]锱铢(zī zhū):古代重量单位。这里指轻微,不重要。 [13]规为:约束自己的行为。 译文: “儒者用道德沐浴以洁身。向国君进言后退居等待,依然宁静并恪守正道。国君有不知道的事,就略加启发,不急于求成。身居高位时不妄自尊大,不夸张自己的功绩。世道清明不轻佻,世道混乱不沮丧。对政见相同的人不亲近,对政见不同的人不非难。儒者特立独行的品德就是这样的。” “儒者上不作天子的巨下,下不为诸侯效劳。谨慎宁静而崇尚宽容,刚强坚毅而与人交往,学识渊博而敬服前贤。爱好礼乐,磨炼品行,端方正直。即使被封为诸侯,也看成轻微小事,既不称臣,也不做官。儒者约束自己的行为就是这样的。” 原文: “儒有合志同方[1],营[2]道同术;并立[3]则乐,相下[4]不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义[5],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6]也;孙(逊)[7]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其尊[8]让有如此者! 注释: [1]方:道。合志同方:意思是志同道合。 [2]营:实行。 [3]并立:指一起做官。 [4]相下;谦虚待人。 [5]本方:以道为本。立义:树立道义。 [6]作:起始。 [7]孙:谦逊。 [8]尊:同“撙“(zǔn),自我贬低,谦虚待人。 译文: “儒者彼此之间志同道合,实行道义的方法也相同。他们地位相同时相处快乐,地位悬殊时谦虚相待而不厌烦。长久不相见,听到有关朋友的流言也不相信。他们的行为以道为本而为了树立道义,志向相同就一起前进,志向不同就自行离去。儒者的交友之道就是这样的。” “温和善良是仁的根本,恭敬谨慎是仁的土地,宽大充裕是仁的起始,谦逊待人是仁的能力,礼貌节义是仁的外表。言谈论说是仁的文采,歌舞音乐是仁的谐和,分财散物是仁的施予:儒者全部具备了这些美德,还不敢自称达到了仁的境界!儒者谦让的品格就是这样的。” 原文: “儒有不陨[1]获于贫贱,不充诎[2]于富贵;不慁[3]君王,不累[4]长上,不闵[5]有司,故曰‘儒’。今众人之命[6]儒也妄,常以儒相诟[7]病。” 孔子至舍,哀公馆之[8]。闻此言也,言加信,行加义。终没吾世,不敢以儒为戏。 注释: [1]陨(yǔn)获:窘困失意的样子。 [2]充讪(qū):过分喜欢而失去控制的样子。 [3]慁(hùn):辱。 [4]累:拘系,这里指困厄。长上:指则卿、大夫等官员。 [5]闵:忧患。有司:卿、大夫以下的官员。 [6]命:命名。妄:同“亡”,无。 [7]诟(gòu)病:嘲讽,侮辱。 [8]馆之:这里指在客舍款待孔子。 译文: “儒者不因为贫贱而失意,不因为富贵而得意,不困辱君王,不牵系长官,不忧患下官。有这样的品格才叫做‘儒’。现在人们随意称某人为‘儒’,甚至以称他人为‘儒’来互相攻击。” 孔子到馆舍。哀公款待他,说:“听了这番话,知道儒者的言论更加可信,行为更加合理。一直到我死,也不敢拿儒者开玩笑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007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2
下一篇2023-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