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王培生先生所传吴式37式太极拳名称及每一动名称

跪求王培生先生所传吴式37式太极拳名称及每一动名称,第1张

是这个吗 ??? 抄袭的 ` 是不是你要找的?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动作规距,轻松自然,连续不断,强调意念和气感,并注重技击。吴式太极拳“意形并重、身心双修、虚实清楚、动作轻松自然、柔和连绵、细腻灵活”动作连贯圆活、节节贯穿、行如流水,优雅柔化。

这套传统吴氏太极拳共83式,分解为326动,每式都以奇、偶数为组的双数动作。奇数为开,偶数为合。开合有序,顺其自然,进舒退深,动作幅度大,应付八面,坦然处之。步法稳,身法定时斜中正,动时要立身正直,进退自然。手法轻灵细致,动作规范,布局合理。方位要求严格,起止点明确,过程清晰。神舒体静,柔中寓刚,呼吸顺畅,意念贯注,精神集中,内外一体,身心双修。

第一段

1、 太极起势

2、 揽雀尾

3、 斜单鞭

4、 提手上势

5、 白鹤亮翅

6、 搂膝拗步

7、 手挥琵琶

8、 上步搬拦捶

9、 如封似闭

10、抱虎归山

第二段

11、左右隅步搂膝

12、隅步揽雀尾

13、斜单鞭

14、肘底看捶

15、倒撵猴

16、斜飞式

17、提手上势

18、白鹤亮翅

19、搂膝拗步

20、海底针

21、扇通背

22、撇身捶

23、卸步搬拦捶

24、上步揽雀尾

25、单鞭

第三段

26、云手

27、左探马

28、右分脚

29、右探马

30、左分脚

31、提膝转身蹬脚

32、进步栽捶

33、翻身撇身捶

34、右蹬脚

35、左右打虎

36、提步展胯蹬脚

37、双风贯耳

38、披身蹬脚

39、转身展胯蹬脚

40、上步搬拦捶

41、如封似闭

42、抱虎归山

第四段

43、左右隅步搂膝

44、隅步揽雀尾

45、斜单鞭

46、野马分鬃

47、玉女穿梭

48、进步揽雀尾

49、单鞭

第五段

50、云手

51、下势

52、金鸡独立

53、倒撵猴

54、斜飞势

55、提手上势

56、白鹤亮翅

57、搂膝拗步

58、海底针

59、扇通背

60、撇身捶

61、上步搬拦捶

62、上步揽雀尾

63、单鞭

第六段

64、云手

65、高探马

66、扑面掌

67、十字摆莲

68、搂膝指裆捶

69、上步揽雀尾

70、单鞭

71、下势

72、上步七星

73、退步跨虎

74、回身扑面掌

75、转身转莲

76、弯弓射虎

77、上步措捶

78、揽雀尾

79、单鞭

80、上步措掌

81、揽雀尾

82、单鞭

83、合太极

阴霾散,红日灿,北平城解放,李和生边读书边练武。有武学大师唐风亭者,为形意门“李氏三雄”之武馆教务长,功夫了得,甚得三雄之秘,为人儒雅而名雀京华,乃李和生之启蒙师父也。春秋四易,李和生习之劈如斧、钻如电、崩如箭、炮如火、横如弹,已具大家风范;十二形操之曲伸往来、腾挪闪展、形神合一、已窥形意拳术之玄。于是,一九五三年,李和生入吴氏太极门,拜武学名家王培生为师,习练太极拳和八卦掌,尽得王培生大师“以心行意,以意导气,按窍运身”的武学心髓。后来王培生因故离京,李和生即随师祖杨禹庭老夫子进修,其勤学慧敏、孜孜不倦的精神,深得这位北方太极拳掌门人的钟爱,使得一代武林名宿倾囊相授。

很快,李和生以其纯正的太极绝技名震京城,来较技者无不猝然腾空而起,飞身跌之丈外。虚怀若谷的李和生以太极求大道,为达返璞归真的武学之巅,又拜太极隐世奇人朱怀元为师,恳请就学杨健侯式太极拳之玄妙真谛。杨健侯在清王府所传老六路62势太极,讲究“松稳慢匀”,在泰然自如、松而不懈、沉稳中正、缓慢从容、连绵不断之中,求得姿势、呼吸、意念和内劲的虚实、开合、转换、折叠的和谐匀称,上下如一,内外如一,神意气“匀”的高度统一,全身透空,从而达到“拳道如一”的空空妙境。李和生五十年如一日,深悟太极之蕴哲,而达无极之境,他终于站在武学之巅微笑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292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