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政策,是指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与各少数民族之间,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政治联姻政策。
和亲政策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史,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到清朝结束,几乎所有朝代都有采用过和亲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史有着很大的影响。
和亲政策从类型上分,大概有以下三种:
一种是针对敌对的民族,像西汉初期,汉朝与匈奴的和亲就属于这一种。
还有一种和亲是针对友好民族的,比如西汉中期,汉朝与乌孙的和亲,还有唐代衡阳公主与阿史那社尔的和亲。
再有一种和亲是针对那些已经归属过来的少数民族,比如西汉末年,汉朝与南匈奴的和亲。
这些和亲的目的,大概也有三种情形:
一种是当中原王朝力量软弱的时候,为了使边疆不受侵扰,被迫与少数民族的和亲。最典型的就是刘邦和冒顿单于的和亲。
第二种情形是中原王朝力量强大的时候,这时候是少数民族为了得到中原王朝的支持和认可,或是想学习中原的生活、生产方式,就主动向中原王朝来求婚,比如西突厥多次向唐朝的求婚。
第三种是中原王朝要利用少数民族熟悉本民族的优势,通过和亲来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
当然,这些目的有时候就达到了,有时候就失败了。
西汉初年,刘邦的和亲政策,短暂的实现了中原的稳定,但总体说来并不成功。
西汉为和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匈奴对中原边疆的侵扰却一直没有断过,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反而匈奴贵族变得越来越贪婪,索取的也越来越多。
还是后来汉武帝用武力打败了匈奴,使得“漠南无王庭”,这才彻底解决了边患危机。
汉元帝时期的“昭君出塞”却是一个成功和亲的例子。在王昭君嫁于匈奴的几十年里,汉匈一直保持着和睦友好的关系。
还有唐朝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松赞干布,也是成功的和亲。
对于和亲政策的好坏,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一种是持否定的态度,这一派人认为和亲政策是属于屈辱妥协、投降卖国的政策。不但没有用,还会使这些民族更加骄横。
另一派人的观点正好与之相反,他们认为和亲能使民族之间和解,还能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是封建社会时期维持民族友好关系的最好办法。
还有一派观点则认为对和亲不应该全面否定,也不应该全面肯定。从目的上来说,和亲是统治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统治目的,这一点并不可取。
但在客观上,和亲确实或多或少地缓解了民族之间的矛盾,起到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作用。
而且和亲对促进民族间的文化、经济交流更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些是和亲政策在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功绩。
说到古代的和亲,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很多朝代都会通过和亲来达成一种政治联姻,这样也是为的就是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在古代的各个朝代中都会存在这样的情况。那么汉朝的和亲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存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这个汉朝的和亲,大家可能对这个并没有什么概念,因为古代的和亲政策都是比较相似的,但是在汉朝就不一样了。因为汉朝的和亲并非是单纯的不同民族间的政治婚姻。在当时王桐龄先生就提出了关于和亲的解释,和亲政策者,汉族皇帝以本国公主嫁与外国君主,与其讲求婚之谓……白登败后,高帝无力退敌,乃用敬之议,欲遣公主嫁匈奴冒顿单于,吕后不可,乃以良家子为长公主,代往
后来在汉朝,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把和亲的意思理解成王桐龄所解释的意思一样,再加上亲这个字在汉朝的文化中,有这个亲附亲睦的意思。所以这种关系的在汉代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刘敬口中的和,也就是将公主嫁给匈奴为妻。不过对于古人来说,这个和亲的政策完全就是属于汉代在对外政策中的短期策略。
至于汉朝一共出现过多少次的和亲,可能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有所不了解,在汉朝,一共有二十九次和亲,和亲没公主,这虽然听起来不可思议,却又极可能是多数汉代和亲的真相。和亲公主不仅是新妇,更是大汉的外交使者,亦不同于一般民族间联姻的出嫁者,这或许才是我们所误解的汉代和亲的真相。
在历史上,我国的和亲案例很多,为什么宋朝时却一个没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绝大多数朝代都有着亲和性的婚姻关系。例如,在汉唐时期,大家都会结婚。只有宋明梁朝才和少数民族政权没有交情,那两个宋时代为什么不再有交情呢?
“祸亲”是指两个不同民族政权或同一种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为了“为我使用”的目的而结婚。从中国古代和亲史来看,和亲主要在两个背景下开始酿造和实施。
双方关系比较紧张,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构成严重威胁。,双方关系比较平静,继续保持和巩固和亲同盟的良好关系。
两宋没有成功和职业的事例,但辽和西夏向宋朝提出了生气的要求,被宋朝拒绝了。宋朝君臣对辽统治者求婚的态度和宋朝拒绝结婚的理由,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华亲问题的认识程度。
瑶是对宋朝构成严重威胁的少数民族首次成立的政权。瑶还与西夏、阻断、浅蓝、回族、吐蕃、亲、高丽、大植等政权发生了婚姻关系。
在这种生气的过程中,瑶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也就是说,西夏、阻断、归顺等少数民族政权向瑶求婚,而瑶却只选择满足他们的要求或拒绝他们的求婚。但是对于中原王朝——宋朝,瑶主动向北宋求婚,只是遭到北宋的拒绝而已。
经历两年(1042年),元浩美平,(耀兴宗)忍气吞声,以中国知兵、有育妇之义,向有育妇议会、刘炳裕、入籍宣言、狮少英、有育之分写道:“大契丹皇帝向书大宋皇帝,而且李元浩对使者说,要求对马提出建议,但意思反而是贿赂年邀请。
宋朝的情况是,有人反思和评论历史上的和亲问题,有人讨论君臣如何应对辽、西夏的征婚,有人讨论大臣们进行亲和性和辽外交协商。
两宋时期的华亲概念其内涵和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与汉唐时代和亲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异。(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亲子、亲子、亲子、亲子)因此,两宋时期出现的亲切和亲切都不能视为通婚。宋辽之间关于和亲问题的外交谈判充分显示了当时宋朝君臣对和亲问题的认识程度。北宋拒绝辽和西夏求婚的原因主要是宋朝君臣的民族偏见使和亲政策和伦理道德对立,在品位、尊严等方面提出了“亲欲国”的极端看法。
此外,瑶一开始明确要求宋朝皇帝的女儿嫁人,进一步加重了宋朝君臣的心理负担和羞耻感。宋朝的“和亲”概念和和亲理念丰富、发展、深化中国传统的和亲思想是中国古代和亲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宋朝为什么在辽兵制服边境的情况下拒绝辽的和亲要求呢?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宋朝君臣的民族偏见。
只要我们简要回顾一下中国古代和亲可以结婚的历史条件,就很容易知道这个结果出现的原因。历史专家认为,“决定和是否亲近是两个温柔的条件”。
历史条件是“政治分裂状态”。“没有强烈的这种卑贱的民族偏见”。在偏见强烈的时候,认为和“非主流”结婚是奇耻大辱,宁愿赔钱,也不愿赔偿妻子。当然不会结婚。
从中国古代和亲史来看,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王朝在国内统一和相对稳定的大背景下,与少数民族政权亲近,党时代的和亲是一样的情况。
像魏晋南北朝、宋朝汉时期一样,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建立的独立王朝没有建立友谊。
古代的“和亲”制度最早出现于汉太祖刘邦六年。
刘邦靠女人化解了“白登之围”这年秋天,马邑(今山西朔县)被匈奴冒顿单于团团围困,守将韩王信为了自保,一方面派出使者到匈奴请求和解,一方面致书长安向刘邦求援。刘邦接到韩王信的求援书信后,怀疑他背着朝廷和匈奴相互勾结,就责备他“专死不勇,专生不任”。韩王信本来就对刘邦不满,接到刘邦的书信后,认为在危难之际仍遭到刘邦的猜忌,一怒之下就投降了匈奴冒顿单于,并配合匈奴骑兵越过长城,占领了汉地晋阳(今山西太原)。
被打脸的刘邦盛怒之下,率军北上决意痛击匈奴冒顿单于。匈奴冒顿单于不断示弱,步步为营,终于让刘邦放松了警惕。刘邦不顾大臣娄敬的苦苦劝谏和后援不继的情况下,随同先头骑兵乘胜追击匈奴到了平城(今山西大同)以东的白登山。
匈奴冒顿单于见刘邦中计,率四十万匈奴骑兵对刘邦的先头骑兵进行合围,将刘邦兵马团团围困于白登山上。幸而刘邦及时采纳了谋士陈平的计策,暗中派人用珠宝贿赂了冒顿单于的阏氏(正妻),使得刘邦方才化解了白登之围。
用女人换和平刘邦虽然有些泼皮无赖,倒是也能知错就改。刘邦回来以来,真心向因劝谏他不要追击匈奴而被拘禁的大臣娄敬道歉,并虚心向娄敬请求抗击匈奴之计。娄敬认为,冒顿单于敢于弑父自立,说明他既不讲武德,也不讲道德。在冒顿单于眼中,谁的拳头硬谁才是老大。如果汉朝和匈奴用兵,两条腿的汉军肯定打不过四条腿的匈奴骑兵。既然打也打不过,追不也追不上,降服匈奴的唯一方法就是把汉朝的公主嫁给他,并送上丰厚的嫁妆。既然不用抢劫就能从汉朝得到大笔财富,又何必把脑袋别到裤腰带上冒险再去汉地抢劫呢?而匈奴单于成为了汉朝的女婿后,也不会再跟岳父作对了。如果公主的儿子将来继任了单于之位,就是汉朝的外甥或外孙,就更不可能与在汉朝当皇帝的舅舅或外公作对了。
于是,刘邦就采纳了娄敬了建议,开启了中国和亲制度的先河。于是,他就下令自己的独生女儿鲁元公主嫁到匈奴。鲁元公主是刘邦和吕后的独生女,深受吕后疼爱,而吕后又特别“护犊子”,当然不愿意鲁元公主“羊入狼群”。于是,刘邦就从宫中找了一个宫女赐以公主之名,嫁给了匈奴的冒顿单于。从此,原本应该“让女人走开”的中国古代民族之间的冷酷战争,因为她们而平添了一抹温情,细君、解忧、昭君、文成她们以自己柔弱的身躯和巨大的牺牲让边关少了几许的厮杀和累累白骨。
和亲的力量有多大?其实,和亲的作用有多大,取决于敌我双方的国力,而不在于和亲公主出嫁时陪送了多少的嫁妆。所以,汉朝初年“用女人换和平”的效果并不明显,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间内起到了延缓匈奴骑兵进攻的作用。而对于汉朝皇帝而言,如果能用宫女(也有宗室之女)来换取一段时间的和平,成本要比穷兵黩武换来的和平低得多。据记载,在汉太祖刘邦执政时期和汉惠帝年间,先后有两位汉朝“公主”嫁给了匈奴冒顿单于。
汉朝经过刘邦、吕后、文帝、景帝历代统治者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年间,都城及边邑的米仓尽满,府库的财物有余;京师之钱多至不可点校,太仓之粟年久积压,至腐烂而不可食;民间的马匹到处成群,早已不是刘邦不能配备四匹一色的马驾车的时代了。特别是汉朝经过刘邦及吕后的大肆屠杀功臣和宗室子弟,文景二帝不断削藩,到了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和巩固,抗击匈奴的条件已经成熟。
汉武帝并不拒绝和亲汉武帝虽然与匈奴没有和亲,并不代表他就反对和亲政策。汉武帝为了打击匈奴,不仅派出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还将细君公主远嫁到今伊犁河上游的乌孙国,并陪送很多的嫁妆。汉武帝通过和乌孙“和亲”,架起了一道汉朝和乌孙友好同盟的桥梁。细君公主嫁到乌孙没几年就死了,汉武帝又把宗室之女解忧公主嫁了过去,继续与乌孙保持着友好的同盟关系。
匈奴是汉朝“和亲”政策的受益者。同时,匈奴为了搞好与西域的关系,就在汉武帝远嫁细君公主的时候,匈奴单于也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到乌孙。匈奴单于企图拉拢乌孙,拆散汉朝和乌孙的同盟关系。事实证明,单纯依靠“和亲”是无法赢得真正的和平与友谊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汉武帝强大的军事力量震撼了西域诸国,乌孙最终权衡之后,决定与汉朝联合反击匈奴,最终大败匈奴。
和平和友谊的使者:昭君随着李广战死沙场,霍去病英年早逝,卫青年老力衰,至于汉武帝那个小舅子贰师将军李广利又是一个酒囊饭袋之辈。汉武帝晚年,没有名将的岁月变得有些平淡。到了汉元帝时期,匈奴势力渐弱,郅支单于和呼韩邪单于为了争夺北方草原唯一的“单于”而同室操戈。最终的结果是呼韩邪战败而归降了汉朝,郅支单于逃到西域耀武扬威。陈汤将军高呼一声“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自战国以来,就让中原历代王朝寝食不安的匈奴势力最终被消灭。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和亲”发生了,这就是“昭君出塞”。
这次和亲,跟汉太祖刘邦及汉武帝时期的和亲完全不同。刘邦与冒顿,是匈强而汉弱;汉武帝和乌孙国是势均力敌,相互利用,而昭君出塞却是汉强而匈弱。此时,郅支单于被灭以后,汉朝决定对中国的北方草原采用以“匈”治“匈”的方针。汉元帝没有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概念,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以北地区,虽然汉朝也宣称是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这些地方酷寒少雨,实在不适合进行农耕,而中原王朝的种田人又喜欢过定居生活,不擅长“逐水而居的”游牧生活。所以,汉朝就让呼韩邪单于回到了匈奴故地,守护边疆。所以,这个时候的匈奴只是汉朝的藩属,汉朝和匈奴的关系也一度进入了蜜月期,并非因昭君出塞而改变了双方的敌对态度。
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盛唐时期。唐太宗时期,包括以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在内,都以能够娶到唐朝公主为荣耀。和亲的性质及其效果取决于敌我双方的国力,而不在于谁的诚意更大。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为后盾,单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左右“战争与和平”。所以才有了王之焕的豪言壮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五代以后,为什么不再出现“和亲”?自宋朝以降至清朝末年,前后约一千余年,中原中央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再也没有出现过和亲之事。北宋时期,北宋、契丹、党项呈三国鼎立之势;南宋时期,南宋又与女真、党项呈三国鼎立之势,虽然两宋王朝逐年献其岁币,但是其军事力量与周边两国基本相当。而像契丹王朝又一直以来只能册立契丹“后族”萧氏为皇后,所以,对“和亲”并不感兴趣,对他们来说,不如岁币和玉帛更来得实惠。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元顺帝弃大都而北遁后,北元流亡政权随之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军事力量完全不能跟明朝抗衡。明朝自然也不会存在和亲现象。至于清朝统治者,为了统治北方草原,在蒙古诸部推行的“联姻”政策又与汉唐的“和亲”政策完全不同。
由此可见,中国中原王朝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和亲政策是多种多样的,性质也不尽相同。我们既不能完全进行肯定,也不能完全进行反对。但是,有一点是不可抹杀的,那就是这群文弱的女子们,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远离故土走进了漠漠草原,给原本枯燥无味的民族交往史平添了一缕温情,为民族融合及汉文化在各少数民族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清廷出于血缘关系,更愿意把自己的亲生子女带到前去和亲,而且非常频繁,据统计,清廷至少有几百个格格远嫁蒙古,蒙古那边的驸马大多也是战功卓著,对待自家人也更友好,在这种形式下,婚姻不只是满清的格格嫁给公主,还包括皇室和下一个平民。
众所周知的一个是西汉时期的昭君出塞,唐代的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
从和亲的动机来看,有以下两种情形
一、以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强弱为出发点来决定是否和亲。这一点又包含了两种情况:一是当中原王朝实力薄弱时期,为了求得边境安宁,不得不与少数民族和亲,如汉初刘邦与冒顿单于的和亲;二是当中原王朝势强力大时,少数民族为了寻求中原王朝的认可和支持,或由于向往中原先进生产及生活方式,主动向中原王朝请婚,如唐代西突厥的多次请婚
二、通过和亲政策,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如唐代就通过与突厥的和亲,使突厥贵族进入皇族,优待他们,利用他们比较熟悉本民族的优势,给他们封官加爵,从而达到对突厥的统治。
附各朝代有记载的和亲
汉朝
汉朝和亲列表:
前200年,汉高祖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92年,汉惠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76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74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
前162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
前160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56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55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52年,汉景帝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40年,汉武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08年,汉武帝宗女细君公主嫁乌孙昆莫(国王)猎骄靡
前103年,汉武帝宗女解忧公主嫁乌孙王岑陬、翁归靡
前33年,王昭君嫁匈奴呼韩邪单于
十六国
前秦世祖苻坚女嫁仇池首领杨定
前秦高帝苻登妹东平公主嫁西秦高祖乞伏干归
北燕太祖冯跋女乐浪公主嫁柔然可汗郁久闾斛律
后秦高祖姚兴女西平公主嫁北魏明元帝拓跋嗣
西秦太祖乞伏炽磐女兴平公主嫁北凉太祖沮渠蒙逊之子沮渠兴国
北凉太祖沮渠蒙逊女兴平公主嫁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南北朝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之女始平公主嫁夏帝赫连昌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之女武威公主嫁北凉王沮渠茂虔
北魏宗女兰陵公主嫁柔然可汗郁久闾阿那瑰
北周赵王宇文招女千金公主嫁突厥沙钵略可汗
后梁明帝萧岿之女嫁隋文帝杨坚之子杨广
隋朝
隋文帝宗女光化公主嫁吐谷浑可汗世伏、伏允
隋文帝宗女安义公主嫁突厥启民可汗染干
隋文帝宗女义成公主嫁突厥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
隋炀帝宗女信义公主嫁西突厥泥厥处罗可汗
隋炀帝宗女华容公主嫁高昌十二任王曲伯雅
隋炀帝小女淮南公主嫁突厥突利可汗
唐朝
639年,唐太宗侄女弘化公主(淮阳王李道明的女儿)嫁吐谷浑诺曷钵
641年,唐太宗宗女文成公主嫁吐蕃松赞干布
710年,唐中宗养女金城公主(邠王李守礼的女儿)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717年,唐玄宗宗女永乐公主杨氏(唐太宗孙子李续外孙的女儿)嫁契丹首领李失活、李娑固 717年,唐玄宗外甥女固安公主辛氏嫁奚首领李大酺、李鲁苏
722年,唐玄宗外甥女燕郡公主慕容氏嫁契丹首领李郁于、李吐于
726年,唐玄宗外甥女东华公主陈氏嫁松漠郡王李邵固(契丹)
726年,唐玄宗外甥女东光公主韦氏(唐中宗女李季姜的女儿)嫁奚首领李鲁苏
744年,唐玄宗宗女和义公主(告城县令李参之女)嫁宁远国王阿悉烂达干
745年,唐玄宗外孙女静乐公主独孤氏(唐玄宗女信成公主的女儿)嫁契丹王李怀秀
745年,唐玄宗外甥女宜芳公主杨氏(唐中宗女长宁公主的女儿)嫁奚王李延宠
758年,唐肃宗第二女宁国公主嫁回纥英武威远可汗
758年,唐肃宗侄女小宁国公主(荣王李琬之女)嫁回纥英武威远可汗、英义可汗
788年,唐德宗第八女咸安公主嫁回纥武义成功可汗
821年,唐穆宗第四妹太和公主嫁回纥崇德可汗
唐懿宗第二女安化公主嫁南诏王隆舜(彝),未成婚
五代十国
南汉襄帝刘隐女清远公主嫁闽太宗王延钧
辽朝
耶律襄女义成公主嫁夏州都督(西夏太祖)李继迁
宗女兴平公主嫁西夏景宗李元昊
宗女成安公主耶律南仙嫁西夏崇宗李乾顺
宋朝
靖康之变后,诸多宋朝皇室女性被抵押给金国,其中一些变成金国妃妾。
德庆公主,嘉德帝姬赵玉盘嫁为金宋王完颜宗磐之妾
永庆公主,荣德帝姬赵金奴嫁为金完颜昌之妾
淑庆公主,安德帝姬赵金罗嫁为金之都统完颜阇母之妾
延庆公主,茂德帝姬赵福金嫁为完颜宗望、完颜希尹之妾
洵德帝姬赵富金嫁为金珍珠大王完颜设也马之妾
顺德帝姬赵缨络嫁为完颜宗翰之妾
仪福帝姬赵圆珠嫁为完颜宗弼之妾
柔福帝姬赵多富嫁为完颜宗望之妾
惠福帝姬赵珠珠嫁为宝山大王完颜斜保之妾
宁福帝姬赵串珠嫁为兖王完颜宗隽之妾
令福帝姬赵金印嫁为金熙宗之妾
华福帝姬赵赛月嫁为金熙宗之妾
庆福帝姬赵金姑嫁为金熙宗之妾
纯福帝姬赵金铃嫁为完颜设也马之妾,后被遣嫁青宫译语作者王成棣
元朝
共38女,其中皇女10位、同姓宗室女22位、身份不明6位,下嫁汪古部(突厥)16位、畏兀儿9位、高丽9位、吐蕃4位,元朝和亲列表:
汪古部
阿剌海别吉公主嫁汪古部首领不颜昔班,后嫁其侄镇国与弟孛要合(成吉思汗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独木干公主嫁汪古部首领聂古台,后嫁其弟察忽(拖雷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月烈公主嫁汪古部首领爱不花(忽必烈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叶里迷失公主嫁汪古部首领孛要合之子君不花(贵由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忽答迭迷失公主嫁汪古部首领阔里吉思(太子真金女,孛儿只斤氏)
爱牙失里公主嫁汪古部首领阔里吉思(元成宗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亦怜真公主嫁汪古部首领孛要合之孙囊家台(不知)
回鹘公主嫁汪古部首领孛要合之孙丘邻察(宗王阿只吉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阿实秃忽鲁公主嫁汪古部首领术忽难(宗王奈刺不花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叶绵干真公主嫁汪古部首领术忽难(宗王兀鲁歹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速哥八剌公主嫁汪古部首领马札罕(宗王晃兀帖木儿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竹忽真公主嫁汪古部首领孛要合之孙火思丹(宗王卜罗出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奴伦公主嫁汪古部首领阔里吉思弟阿里八斛(宗王完泽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阿刺的纳八刺公主嫁汪古部首领术安(晋王甘麻刺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吉刺实思公主,封赵国公主嫁汪古部首领阿剌忽都(不知)
难公主嫁汪古部首领马札罕(宗王晃兀帖木儿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畏兀儿
也立安敦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阿尔忒的斤(成吉思汗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阿刺真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怯失迈失(窝阔台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巴巴哈儿主嫁畏兀儿亦都护火赤哈儿的斤(贵由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不鲁罕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纽林的斤(窝阔台孙女,孛儿只斤氏)
八卜叉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纽林的斤(窝阔台孙女,不鲁罕公主妹,孛儿只斤氏)
兀刺真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纽林的斤(安西王阿难答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雪雪的斤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雪雪的斤(不知)
朵儿只思蛮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帖睦尔普化(宗王阔端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也先忽都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帖睦儿补化之子不答失里(不知)
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封安平公主嫁高丽忠烈王(忽必烈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宝塔实怜公主,封蓟国大长公主嫁高丽忠宣王(蒙哥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也速真公主嫁高丽忠宣王(不知)
亦怜真八刺公主,封濮国长公主嫁高丽忠肃王(营王也先帖锁南藏卜木儿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金童公主,封曹国长公主嫁高丽忠肃王(魏王阿不哥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伯颜忽都公主,封庆华公主嫁高丽忠肃王(宗王伯颜忽都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亦怜真班公主,封德宁公主嫁高丽忠惠王(镇西武靖王焦八(搠思班)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宝塔失里公主,封徽懿鲁国大长公主嫁高丽恭愍王(魏王阿不哥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纳论公主,封国公主嫁高丽沈王王皓(梁王松山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墨卡顿公主嫁八思巴弟吐蕃白兰王恰那多吉(宗王阔端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贝丹公主嫁吐蕃白兰王恰那多吉之子达玛巴拉(宗王阔端子启必帖木儿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门达干公主嫁吐蕃白兰王达尼钦波桑波贝(元成宗姐,孛儿只斤氏) 布达干公主嫁吐蕃白兰王(不知)
清朝
中国和亲史到了清代才达到顶峰,虽然目前很难做出精确统计,但据秦永洲和华立的统计,自天命初到乾隆末下嫁到外藩蒙古的,“从公主到乡君就有70余人之多。见诸《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的额驸有69人,八旗中的尚不在内”;“嘉道年间,科尔沁、敖汉、巴林部共公主子孙、台吉、姻亲3000余人,这在人口稀少的蒙古族是相当客观的数字。自天命初到乾隆末下嫁到外藩蒙古的公主、格格共有公主22人、郡主21人、县主6人、郡君9人、县君7人、乡君6人。据道光年间的统计,当时科尔沁达尔汉王旗下有公主子孙台吉、姻亲台吉共2000人,土谢图王旗下公主子孙台吉500余人,敖汉旗下有600余人,巴林旗下有170余人。
努尔哈赤第三女莽古济嫁蒙古敖汉部长琐木诺杜棱
太宗皇太极第一女固伦公主嫁蒙古敖汉郡王班第
太宗皇太极第二女马喀塔嫁蒙古察哈尔亲王额哲
太宗皇太极第三女延庆公主嫁蒙古科尔沁亲王奇塔特
太宗皇太极第四女雅图嫁蒙古卓礼克图亲王弼尔塔哈尔
太宗皇太极第五女阿图嫁蒙古巴林郡王色布腾九
太宗皇太极第八女嫁蒙古土谢图亲王巴雅斯护朗
圣祖康熙帝玄烨第三女固伦荣宪公主嫁蒙古巴林郡王乌尔滚
圣祖康熙帝玄烨第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嫁蒙古喀尔沁杜棱郡王噶尔臧
圣祖康熙帝玄烨第六女固伦恪靖公主嫁蒙古喀尔喀亲王敦多布多尔济
圣祖康熙帝玄烨第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嫁蒙古科尔沁台吉多尔济
恭亲王常宁第一女固伦纯禧公主嫁蒙古科尔沁台吉班第
怡亲王胤祥第四女和硕和惠公主嫁蒙古喀尔喀亲王丹律多而济之子多尔济塞布腾
庄亲王胤禄第一女和硕端柔公主嫁蒙古科尔沁郡王清齐默特多尔济
高宗乾隆帝弘历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嫁蒙古科尔沁亲王巴布腾巴尔珠尔
仁宗嘉庆帝颙琰第三女庄敬和硕公主嫁蒙古科尔沁亲王索特纳木多布济
仁宗嘉庆帝颙琰第四女庄静固伦公主嫁蒙古土默特贝勒玛尼巴达喇
宣宗道光帝绵宁第四女寿安固伦公主嫁蒙古奈曼部札萨克郡王德穆楚札克布
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朝代在面临外族侵略的时候,经常选用以和亲的方式来和平解决。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和亲源远流长,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而最早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但是当时并没有“和亲”这个概念,只是产生了一些雏形。最早都是以部落之间相互结亲作为概念的,但是到了汉代,和亲发展到了顶峰,也出现了许多典型的历史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和亲的起源吧。
和亲起源,追溯上古在上古时期,有着许多传说故事,而黄帝时代就是和亲在我国最早的典范。相传在黄河流域的原始部落中,黄帝经常带领自己的部落去征战八方,先后打败了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成为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后来在黄帝死后,由自己的孙子继位,他不选择以战争的方式来侵略其他部落,而是以和亲的方式以礼服人。他具有极其敏锐的洞察力,通过和亲来给整个部落带来一份祥和稳定的社会局面,同时还有利于接受不同部落的文化,使得自己部落更加完善、更加强大。这就是最早的和亲起源。
和亲鼎盛,名起汉朝通过历史的不断发展,到汉朝时期,曾有八位公主出塞西域,以达到和亲的目的,而和亲这个名词也正是在汉代确立了下来。正是因为当时匈奴不断攻打汉朝帝都,为求和平,当时的国君刘邦,通过不断和亲的方式,达到了和平解决战争的目的。并且当时刘邦刚刚建立汉朝,希望自己所建立的王朝可以和平稳定、长存于世,于是不断的向外界和亲,以达到统一的目的。可以说和亲在汉朝达到了一种典范,也达到了一座高峰。
不管是为了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还是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战争,和亲这种方式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作为出发点的。而这种和平的方式,一直以来都对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都是历史所见证的!
唐朝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大批谷物种子、书籍和能工巧匠,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西藏高原,为西藏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也为唐与吐蕃的友好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汉代 王昭君
简单点讲就是:“昭君出塞”无疑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更密切了西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作家王族说:“王昭君嫁给呼韩邪,让匈奴和中原像握紧了的两只手,从此再未分开,被排挤出局的郅支像另一只孤独的手,再也抓不住命运的稻草,在岁月的长河中几经沉浮,便没有了踪迹”
昭君的出塞,播下了汉匈两族的和平友好的种子,因而在她死后,她的女儿须卜居次云,女婿须卜当,仍秉承她的生平之志,继续为汉匈两族的和平友好而努力奔走。王莽执政以后,由于采取对匈奴的错误政策,如贬改“匈奴单于印”为“匈奴单于章”,拟大分匈奴为十五单于及妄斩匈奴侍子登等等,造成汉匈关系的紧张。发展到公元11年 (始建国三年)以后,匈奴单于便发左右部兵马进扰北方地区,王莽也动员三十万众准备反击,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这时云、当二人便挺身而出,设法弥合。史载公元13年 (始建国五年),乌珠留单于死,云、当欲与汉和亲,又素与咸友好,故越舆而立咸 (舆与咸俱为乌珠留之弟)为乌累若鞮单于。乌累既立,云、当遂劝他与汉和亲。公元14年 (天凤元年),云、当派人到西河塞 (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下求见和亲侯王歇 (音吸)。王莽因命歇及歇弟讽(音萨)使匈奴,贺单于初立,并赐黄金、衣被、缯帛。在云、当的居中斡旋及单于的努力下,汉匈关系复呈现出一线光明。但因“其后莽复欺诈单于,和亲遂绝”。云、当对汉匈关系的弥合虽然没有成功,但也尽了最大的努力。
第三,王莽时,汉匈双方交涉大多是通过昭君的家族关系来进行的。而王歙之所以被任用为和亲侯和王飒之所以被派遣为出使匈奴的使节,很明显是因为他们与昭君有亲 (歇、飒俱为昭君之兄子)。公元15年 (天凤二年),莽复遣王歙与五威将王咸等送还前所斩匈奴侍子登,单于遣云、当子男大且渠奢 (大且渠是官号,奢是名;且音沮)至塞迎。公元18年 (天凤五年),乌累单于死,呼都而尸若鞮单于立,为了再一次争取汉匈关系的和好,复遣大且渠奢与云女弟当于居次子醯椟王(醯音兮,椟音独)奉献至长安。莽以其庶女妻大且渠奢,又欲出兵辅立奢为单于,会莽被诛,云、当亦死。从这里可以看到,当时代表汉匈双方出面居中折冲的人物;如须卜居次云、须卜当、大且渠奢、当于居次之子醯椟王等,或是昭君的女、婿,或是昭君的外孙,总之都是昭君的亲属。因而可以看出昭君在汉匈关系中原来地位的重要及其所遗留下来的深远的影响
其实无非就是增加两方和平,交流文化,促进发展,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作出贡献之类的,只要往这方面想就不会错
求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