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传说中的尧、舜与禅让制

古史传说中的尧、舜与禅让制,第1张

古史传说中的尧、舜与禅让制

禅让制:

古代氏族公社部落联盟最高首领的更替制度传说中的唐、虞时代,我国正处于氏族制下的部落联盟时代,各部落已经结成联盟,产生了首领。首领既是军事的统帅,也担任了主祭的角色。在部落之中,实行着“军事的民主制度”。

尧:

尧,名放勋,号陶唐,所以又被称为唐尧。据古文献记载,尧是帝喾的儿子,是帝喾以后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

传说尧明辨是非,擅长治理天下。他在位时,自然灾害严重,社会也不安定,尧采取了多种措施来维护社会的稳定。

尧还命令羲氏、和氏来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状况,设置闰月,制定历法,让人们依照时令节气从事生产活动。他注重家族的作用,让家族亲密和睦。辨明众族的政事,协调万邦诸侯,使天下众民都变得友好和睦起来,部落联盟更加稳固,因此尧受到了民众广泛的爱戴。晚年尧没有把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丹朱,而是通过禅让制度将首领的位置传给了舜。

禅让制:

尧的时期开始实行禅让制度,当时尧已经年老,就让“四岳"来推荐继承人,四岳一致推举了舜。尧就对舜进行了一系列的考验。《史记》和《尚书》中说,尧甚至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来让她们考察舜的德行。在确认舜确实合格之后,才将首领之位让给了舜,舜后来又将权力禅让给了禹。

这种经过部落高层“四岳”一致推选候选人来继任首领的“禅让制”,实际就是部落联盟中一种民主的选举制度。

四岳十二牧:

“四岳十二牧”(四岳:指分管四方的大及;十二收:指十二州的州救,也就是地方长官)是部落联盟中最高的权力机关,也就是部落酋长会议,除了推选首领的候选人,他们也参与其他事务的决策。

尧在位时,曾发生过一场大的洪水灾害,四岳认为鲧(禹的父亲)是最合适的人选,尧虽然觉得鲧违背天命,不应该被起用,但在四岳的坚持之下,还是只能派鲧去治理洪水。这也体现了四岳十二牧的权威性。

舜:

接任首领的舜,据说是颛顼的后代,名重华,号有虞氏,因此又称虞舜。舜出身微寒,因孝顺而闻名。

传说中舜的父亲叫做瞽叟,是一个眼盲的老头,瞽叟娶了一位新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叫做象,他非常偏爱这个小儿子,听信后妻的话,常常合起伙来虐待舜,后来还想要害死舜,抢夺他的妻子和财物。结果舜不但保全了自己,还不计前嫌,维持了家庭的和睦。这也是舜被四岳推举的原因。

舜继位后,任用贤才,任命禹治理洪水;命弃来主持播种;命契来管理人民,主持教化,命皋陶来掌管刑狱,抵抗蛮夷的侵扰。(据说皋陶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司法制度体系,制定《狱典》,发明了五刑。后世多将皋陶奉为“狱神”,是中国司法的始祖)

他还流放了“四凶”(混沌、穷奇、梼杌、饕餮);处理了共工、三苗等不听话的氏族部落;将九年治水无功的鲧放逐到了羽山。功绩显著,天下都归顺于他。

舜老了之后,四岳又推举了治水有功的禹,于是舜将王位又禅让给了禹,自禹之后,我国古代社会就跨入了文明时代。

冷知识:

四大凶兽:据《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舜时,有四凶为祸人间。这四凶分别是:浑沌、穷奇、梼杌和饕餮。

浑沌:帝鸿氏的后代,好行凶作恶,包庇恶贼。

穷奇:少昊氏的后代,毁弃信义,厌恶忠直,喜欢邪恶的言语。

梼杌:颛顼氏的后代,不可调教,不听取好话,凶顽绝伦。

饕餮:缙云氏的后代,贪得无厌,贪吃又贪财。

舜流放了这四凶,把他们赶到了边远的地区,去抵御妖魔鬼怪了。

大羿与后羿:

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后羿射日”,但其实这个射日的羿和我们历史体系中所说的后羿,是不同的两个人。

神话中的羿,也被叫做大羿,是尧时期的人物,相传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令尧头痛不已,大羿射下其中九个太阳,令世间重归正常。他还打败了其他反对尧的部落,奠定了尧的天子之位。

而传说中的后羿,也叫做夷羿,是夏代东夷族有穷氏的部落首领。以擅长射箭著称,《吕氏春秋》中说他是弓的发明者。夏代的君主太康被废后,得到夏民拥戴的羿夺取了君主之位,这一事件被称为“太康失国”。

参考书目:

《史记·五帝本纪》

《尚书·尧典》

李玉洁《中国古史传说的英雄时代》

王晖 《古史传说时代新探》

白寿彝《中国通史·上古时代》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古代官员上朝的时候说的是什么话,是方言还是普通话呢?其实说道这个问题,首先方言肯定就是不可能的了。中国地大物博,北方人说话南方人听不懂,南方人说话北方人听不懂,广东人说话四川人听不懂,而朝堂上的官员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所以方言肯定不可能。然而,接下来的问题是,古代有普通话吗?

一:古代普通话的由来

起初,天下只有一门语言,人类全说同样的话,这句话虽然来自于传说,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还是很有道理的,为什么这么说。

单拿上古来说,也就是夏、商以前,那时候还没有辽阔的疆域,天下也只集中在古中原地区,以河南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带。当时的国与后世的国不同,还只是部落以及部落联盟,统治者又都集中在那几个家族。

这一点五帝本纪当中尤为明显,五帝是谁?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其中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尧是帝喾的次子,舜,曲里拐弯的攀起亲来,也跟黄帝有亲,因为他的五世祖穷蝉,就明明白白的说明,是黄帝孙子颛顼的儿子。虽然到舜这一辈儿已经没落,但最终还是当了尧帝的女婿。

其后,传到夏,传到商,传到周,不管他们通过哪种方式得到江山,但,哪一个跟黄帝没点关系,总之呢,江山就在这几个家族当中换来换去,辅佐的官员呢,又是所谓的世卿世禄制,老子是官,儿子是官,孙子也是官,如此长久以往,结果就出来了,什么结果?

相同的地域,相同的人群,相同的职业,自然就衍生出了相同的语言,以中原口音为基础的语言,后人称之为雅言,古代的普通话就这么来了。

二:有关普通话的奢望

原先疆域不那么辽阔的时候,普通话是不需要推广的,为嘛?

古代的普通话起源于上层,他们一辈辈传下来,自然很容易接受,也不需要怎么去刻苦努力地学习,但天子、官员之下的老百姓呢?这就跟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怎么个有关法?

老百姓自来以农耕为主,农耕意味着与土地有关,土地又是不会流动的,这就意味着,大部分老百姓一生当中,很少走出本乡本土,基本跟外界不会产生什么交流,偶尔跟外地来的商贩做做生意,打几个手势也就够了,哪里还需要专门去学习当时的普通话,更何况,学习需要成本。

这种成本,在知识被上层垄断,成为贵族特权的古代,尤其是上古,更是一种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夏商以前,根本不存在什么普通话推广的问题,普通话只在一个小圈子里交流。

后人之所以将其称之为雅言,主要就是因为,这种语言,犹如后世欧洲流行的拉丁语,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贵族、官员才掌握的语言,被贵族、官员垄断,寻常老百姓即便有幸听到,也只是听个稀罕,根本不敢有别的心思,因为那是一种奢望,当然,这种情况不是没法改变的。

三:古代的文字下乡

西周建立之后,施行分封制,当时所谓立国七十一,姬姓独居五十三,疆域扩大,为了加强对地方上的控制,西周打周武王开始,分封子弟、贵戚、勋臣为诸侯,而且几乎涵盖整个儿天下。

从文化上来讲,后人将之称为文字下乡,什么意思?

字怎么通过这种分封带到地方暂且不论,单说雅言,也就是所谓的普通话,这些个诸侯下乡,到地方之后,又分封一批子弟、亲信当大夫,大夫又将他的子弟、亲信分封下去,分封到士,如此一层层向下衍申,普通话适用范围扩大,终于从天上掉到人间,从天上掉到人间有什么要紧?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广东经济发达,导致广东话成了人们争相模仿的语言,那时候走到街上,能说一句毛毛雨啦就成了一件很有面子的事,现代人如此,古代依旧如此,雅言是有身份的人才说的话,那么,为了跟有身份的人打交道,人们便有意无意的开始模仿,古代普通话的推广便有了一定的基础。

恰在此时,春秋时期的孔子,孔老夫子非常合适地出现了,孔老夫子都干了些什么?

开私学,编校《诗》、《书》、《易》《礼》、《春秋》等五经,就是以雅言为标准,雅言这个概念,也是他提出来的。

开私学让普通老百姓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以雅言为标准编校《诗》、《书》、《礼》、《春秋》等,古时读书,首先提倡朗诵,讲究的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于是呢,就在这种朗诵当中,普通话逐渐流传开来。

史学家许绰云做过这样的统计,春秋时身份低微的人进入上层的,约占官员总数的26%,战国时达到了55%,几乎是春秋时期的两倍,为什么会如此呢?

跟古代普通话的推广有很大的关系,春秋,孔子的学生子贡,在一年的时间内,山东、江苏、浙江,山西跑了个遍,游说鲁、齐、吴、越、晋,能的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将天下搅个乱七八糟,战国,苏秦、张仪等,楚、燕、魏、齐、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为什么?如果没有雅言,没有西周初期的文字下乡,没有古代普通话的推广,他们说话,人家能听得懂吗?

当然,这时候的推广还是下意识的,并没有上升到国家层面,而这一情况,到汉武帝时期,才发生彻底的改变。

四:汉武帝如何推广普通话?

也就是说,西周实施分封制后,古代普通话成为社会上的一种时尚,孔子办私学,编《诗》、《书》、《礼》、《春秋》,让普通老百姓有了学习古代普通话的机会,从而也造就不少人才,为用人制度从世卿世禄制转向士族大夫制,出现一批平民出身的政治精英打下基础。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废除分封,大力推行郡县制,从而让士人进入朝廷成为主流,当时呢,秦始皇为了更多地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除一统文字之外,还一统教材,编发李斯、赵高、胡毋敬等编校的《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并号召老百姓以吏为师,从官吏那里学习字的写法、释义、读音,客观上,为推广古代普通话做了一定的贡献,然而,制度虽然不错,奈何秦国国运太短,短短十二年即宣告灭亡。

致使好多改革半途而废,其中就包括推广古代普通话,当然,当时称之为与书同文并列的字同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汉朝,一直延续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期面临什么状况。

西汉立国之初,以功臣、宗室为主干力量,吕雉之后又加了个外戚,汉文帝时期,功臣因自然规律的原因大部凋零,汉景帝时期,宗室也因自然规律的原因与朝廷反目,直至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功臣、宗室都靠不住了,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外戚,汉武帝上台之后尤其如此。

外戚虽然是一家子,但,她也是有私心的,而且私心还很重,对这一点,汉武帝是深有体会的,什么体会?

老祖母窦太后窦漪房怎么左右朝政,怎么替皇帝做主他是深有体会的,不然的话,心爱的韩嫣能死吗,况且,事事都依靠外戚也不利于平衡,本着这样的原则,汉武帝觉得,自己迫切的需要人才,然而,人才怎么来呢?

前124年,窦太后死,汉武帝亲政约十年之后,听从西汉大儒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什么意思?

京城长安兴办太学,任用董仲舒等一班大儒为经学博士,大范围地传授五经,也就是孔子编校的《诗》、《书》、《易》《礼》、《春秋》,前面也说了,五经以雅言,也就是古代的普通话为标准,从此,古代普通话的推广便从国家层面上予以保障。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一个小小的太学,能对古代普通话的推广起到什么作用呢,

五:太学的作用

别小看太学,在推广古代普通话方面 ,几乎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而且影响还极为深远,那么,太学是怎么起作用的呢?

太学生,也就是博士弟子是怎么来的?自愿报名,招来的,考来的?错,太学生的录取方式是:地方郡县推举,而且还有数额限制,起初,一个郡至少50人,后来,觉得50人很不解渴,便发展到200人,1000人,甚至更多,如此一来,太学的规模逐步扩大,到东汉末年汉桓帝时期,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0000余人。

那么,这30000余人有什么作用呢?

太学生学成之后,一般有两个去向,学习好的自然是朝廷里当官,为天子服务,那么,学习不好的呢,当然也不能闲着,他们另有去处,哪里?本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原则,让这部分差生顶着太学生的身份回到原籍,回到原籍干什么,依旧两个去处。

第一个,从西汉开始,朝廷就有异地为官的原则,要求,地方郡守、县令必须用他郡之人,可问题是,外地人过来之后,语言不通,情况不熟,很不利于开展工作,不利于开展工作怎么办?

朝廷另一项很贴心的规定出炉了:属官必须用当地人。那么,这批当地人该用谁好呢?自然要以到过京城,会讲普通话,又熟悉地方事务的太学生为优先考虑对象了。

也就是说,太学生回到地方,照旧有可能进入官场,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实在没有这种运气,或者只想采菊东篱下的高人呢?

也不是没有活路,太学生的身份让他有资格教书育人,太学生在地方上可是了不起的存在,他们当老师,地方上有志于子女成才的家长,能不趋之若鹜吗,古人也会交智商税,更何况,给太学生叫智商税,是不会白交的。

如此一来,这些个太学生怎么着都不吃亏,成了地方上人人争相效仿的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成了推广古代普通话的种子,如此一传十,十传百,致使古代普通话越传越广,越传越广,逐步发展成唐宋以后的官话。

当然,几千年的时间也不是一成不变,但大体趋势就是如此。

所以,古代官员上朝,官当然是用普通话,加引号的普通话交流了。

商汤恭迎仲虺”典故

今天,咱们接着聊一聊大商帝国那些事。商谈之所以能灭夏,除了他自身超常的能力和仁德之外,也离不开贤达之士的鼎辅佐,不是有句话,叫:一个好汉,三个帮!

商汤的成功离不开出身卑微的右相伊尹。正是伊尹的谋略让商汤抓住了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其实,商汤创建大商帝国,固然有伊尹的谋略之功,也离不开另一个人的鼎力辅佐。这个人,叫仲虺( hui )。

可以这样说,如果伊尹是商汤的右臂,那仲虺就是商汤的左膀,二者缺一不可。

仲虺是不是和伊尹一样,也是商汤从社会底层挖掘出来的人才呢答案:不是。仲虺的出身不但不卑微,相反,他是轩辕黄帝的曾孙帝兽这一支的后人,臣服于大夏王朝的一个部落方国的首领,方国就是薛国。

仲虺不姓仲,而是姓任,又叫莱朱,又名中垒,是夏禹时期首个发明了马车的奚仲第一二世孙。那他怎么会被叫做"仲虺"嘞呢

传说,在仲虺出生之前的连续几年,薛国遭遇了连年干旱,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

可,在仲虺出生那天,天空中雷声大作,闪电如蛇,大雨倾盆,解了家乡多年的的旱灾,万物复苏,鱼虾满眼……

所以,薛国人都认为这个孩子真是吉人天相,作为仲虺的父亲,也就是当时的薛国国君更是惊喜不已,就在二儿子的身上纹了一条赤蛇,意思这孩子就是条下凡的小龙王。

孩子出生了,得给孩子起个名字,何况现在是薛国国君家生了个如此神奇的娃娃嘞。于是,他的父亲就给儿子起了名字,叫:虺。

"虺"又是什么意思呢各位,上古时期,人们形容雷声,叫"虺",而且他还是"蛇"的代称,所以,他出生的时候闪电就像一条条的长蛇飞舞,取这个名字确实很合适。

因为他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大家又叫虺:任仲虺。后来,他的父亲为了表示疼爱,就把任姓给剔除了,就成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仲虺!

二十四岁那年,父亲病逝,虽然是二儿子,但因为天生异象的仲虺却被大家推举为新一代薛国国君。

仲虺然是一位极具才华,又有政治远见的人物,在当上薛国国君期间,继续发扬先祖辈的优良传统,带领大伙努力改进生产工具,在各个村落的低洼地带打井取水灌溉,鼓励大家饲养牲畜,大力发展畜牧业。

接着,他又设立专门的农官,教老百姓用庄稼的秸秆饲养牲畜,用牲畜的粪便作为肥料来提高土地的肥力。这一系列的助农、惠农措施的实施,让族人得以安居乐业!

另外,仲虺还重视发展铜器制造业、手工艺品制造业、皮革、酿酒、养蚕、织帛等等

就是这样的仲虺,把自己的方国很快发展成了夏朝治下的一个经济发达、实力较强大的诸侯方国。

夏桀听说薛国国君仲虺十分贤明,而且在治理内政上很有一套,就下诏征调到夏都做官,封为大夫,负责帮助夏桀治理内政。

仲虺内心并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方国,前往夏朝任职。但夏王是天下共主,如今共主征召,那是给脸的事,违抗就会遭到报复!

但到了夏都任职期间,仲虺近距离看到夏桀的荒*无道,倍感无奈,满腹才华无法施展。

仲虺也知道伴君如伴虎,既然在这无所事事,还是早点远离这个是非之地的好。于是,仲虺的辞职报告就被人呈送到了夏王桀的案头。

夏桀也知道,如果就这样直接批准,显得自己不是一个惜才的天下共主。于是,就让人召来仲虺,假情假意地询问仲虺辞职的原因,还故意问他是在夏都被人掣肘了施展不开,还是对自己这个老板不满意,还是远离家乡生活不适应等等最后,还让仲虺大胆说,有什么困难都不用怕,有他老桀给撑腰,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聪明的仲虺怎么会不知道夏王的这点小心思,咬死说自己其实才疏学浅,自己只适合管像薛国这种小地方,若管大夏王朝自己不是吃力,自己的能力就太弱了,压根就不懂该怎么管!

各位,仲虺这话说得有毛病吗不但没有,而且处处透着低调式的圆滑,他贬低自己只能管小片地方,既表达了自己的方国不会对大夏王朝构成威胁,又抬高了唯有像夏王这样的雄才大略之人方能治理大夏王朝这种大地方,这不是悄咪咪地拍了夏王的马屁嘛!

能做天下共主的夏王傻吗不傻,但谁又不喜欢听爽话呢!所以,开心的夏王提起朱笔就在仲虺的辞职报告上,快速写下了五个字:同意,夏王桀!

就这样,仲虺如愿以偿实现了辞职,当日就启程赶往自己的方国。有一天,仲虺带着一队人马,正急匆匆路过毫地。

忽然间,有一排数人迎面而来,其中有一个人快步迎上前来,拱手施礼问道:"大人莫不是仲虺大夫"

仲虺抬头一看,来着面生呀,就纳闷地问:"您怎么会知道是我"

来者笑盈盈地继续道:"看见你一副谦谦君子的样子,所以,我猜想你一定是仲虺大夫。"

"过奖了",仲虺一边说,一边拱手回礼,"敢问您该不是商汤吧"

来者急忙回答:"在下正是商汤。""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气宇不凡",仲虺连连称赞说。

再后来,夏桀弄得民怨四起,民怨到了什么程度呢大家都发誓"夏桀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绝对是民心尽失!

看到夏桀混到这种地步,本就有着雄心壮志的仲虺,自然也想为天下人做些事!可薛国虽然富裕,但地盘小,战斗力不强。舞台太小,仲虺想施展为天下人做事的抱负自然也就无法施展

此时,仲虺就想到了和自己相谈甚欢的商汤,通过上次席间交谈就知道商汤绝非池中物,更是人之杰。此时,商汤治下的商部落国力强盛,战力极强,不少诸侯国都不再朝贡大夏王朝,而改贡给商汤。

于是,仲虺就带着自己的族人,放弃了方国首领之位,投奔了商汤。这就是仲虺投商的典故!

仲虺来投,让商汤喜出望外,本就欣赏仲虺才华的商汤,就任命仲虺为自己的左相。成为商汤左相的他,建议商汤不要只固守商国,要放眼天下。

仲虺随即又向商汤提出了一条治国良策,就是《左传·宣公十二年》里所提到仲虺的治国之道:取乱,侮亡,兼弱也。

商汤正是秉承仲虺所提的这一良策,找到了推翻大夏王朝的方向,从讨伐葛国开始,把那些乱、亡、弱、昧的方国--吞并进商部落的版图,最终完成了灭夏立商的大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683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