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型肝炎容易转成肝硬化吗

脂肪型肝炎容易转成肝硬化吗,第1张

脂肪肝进一步发展有可能会得肝硬化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一般治疗

(1)找出病因

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如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营养过剩、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使体能恢复正常。有脂肪肝的糖尿病人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总之,去除病因才有利于治愈脂肪肝。

(2)调整饮食结构

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3)适当增加运动

促进体内脂肪消耗。行走、仰卧起坐或健身器械锻炼都是很有益的。

(4)补硒

能让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水平,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硒麦芽粉、五味子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养肝片,具有免疫调节的保健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有养肝、保肝、护肝作用。

2药物治疗

到目前为止,西药尚无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药物,以中药长期调理性的治疗较好。化滞柔肝颗粒由茵陈、决明子(清炒)、大黄(酒炖)、泽泻、猪苓、山楂、苍术(麸炒)、白术(麸炒)、陈皮、瓜蒌、女贞子(酒蒸)、墨旱莲、枸杞子、小蓟、柴胡(醋炙)、甘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祛瘀柔肝的功效

一则在屏幕频频曝光的广告称:“肝脂肪如任其发展就会转变为肝硬化”。这种说法似不够确切,因为就大多数脂肪肝而言,预后良好,继发肝硬化的可能性并不大。

从病理上说,所谓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细胞沉积。准确地说是指过多的脂类物质在肝细胞内湿润,脂类物质包括胆固醇脂、磷脂、糖脂、甘油三酯等,而脂肪肝则主要是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堆积所致。

由于引起脂肪肝的病因不同,后果也各异。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所造成的肥胖。据统计,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的发生率可高达60%~90%。事实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城市人民饮食结构的改变,患有脂肪肝的人并不少,不过大多数仅属轻度,而且多为短暂性,也并无明显临床意义;少数肝细胞脂肪浸润较广泛、持续者,则可以表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诸如: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轻度腹痛、恶心、乏力、体重减轻等。即使是这类病人,只要及时调整饮食结构,改变饮食习惯,并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禁酒、减肥、助消化等合理治疗,绝大部分可完全恢复,不会转变为肝硬化。

当然,并不能完全排除少数脂肪肝有转变为肝硬化的可能。比如,由长期嗜酒所引起的酒精性脂肪肝就较易转变为肝硬化。因为慢性酒精中毒不仅造成物质代谢紊乱,营养素吸收减少,在肝细胞脂肪堆积的同时,也可能逐渐坏死,诱发肝纤维化增生,最终导致肝硬化。尽管如此,这种病人只要痛下决心,断然戒酒,并早期按医生指导,积极治疗,也并非一定会转变为肝硬化。

你好,脂肪肝有一定机遇转化为肝癌

主要因为脂肪肝程度越来越厉害

可以导致肝硬化 而像肝癌转变

脂肪肝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后果

。在长期研究和临床治疗过程中,

发现导致脂肪肝的原因主要有六个:

病因之一:长期酗酒酒精是损害肝脏的第一杀手。

病因之二:营养过剩长期摄入过多的

动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这些食物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

过剩的营养物质便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肥胖、高血脂和脂肪肝。

病因之三:营养不良肥胖者容易得脂肪肝

,但并不是说瘦人就不会得脂肪肝。

临床上也常发现有的人很瘦但也患有脂肪肝,

这是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缺少蛋白质和维生素

,同样可引起营养缺乏性脂肪肝。

如因患有慢性肠道疾病、长期厌食、节食、素食

、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胃肠旁路手术等原因,

造成低蛋白血症、缺乏胆碱、氨基酸或趋脂物质,

从而使肝内脂肪堆积,形成脂肪肝。

病因之四:糖尿病、肝炎、甲亢、

重度贫血等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不足,

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为了补充能量,

体内脂肪酸显著增加,这些脂肪酸不能被充分利用,

就会使肝脏的脂肪合成亢进,

从而引起脂肪肝。60%肥胖患者会发生糖尿病,

他们发生脂肪肝的比率较无糖尿病者要多2倍。

病因之五:药物性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

占成人肝炎的1/10,脂肪肝是常见类型。

有数十种药物与脂肪肝有关,

如四环素、乙酰水杨酸、糖皮质类固醇、

合成雌激素、胺碘酮、硝苯地平、

某些抗肿瘤药及降脂药等,都可以导致脂肪在肝内积聚。

病因之六: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与

脂肪肝关系密切,其中以高TG(甘油三酯)血症关系

最为密切,绝大多数常伴有肥胖、

糖尿病和酒精中毒 提示

防止和治疗脂肪肝戒酒很重要

祝你健康。

我国是一个肝病大国,患有脂肪肝的患越来越多,很多消瘦人也患上了脂肪肝,那么,下面就让肝病专家为您介绍一下。

1营养缺乏性脂肪肝,瘦人得脂肪肝只要就是这个原因,因长期厌食、节食、偏食、素食、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胃肠旁路手术等原因,造成低蛋白血症、缺乏胆碱、氨基酸或趋脂物质。因热量不足,缺乏营养而消瘦。常常动用组织中脂肪,但又不能在肝脏内正常转化脂肪,故发生堆积至脂肪肝形成。即为瘦人也得脂肪肝。

2肥胖性脂肪肝,也就是我们最了解的,食过多的高糖饮食,过量脂类。由于营养过剩,使周围脂肪组织过多,释放脂肪酸增加,肝对脂肪消化、氧气、转化、排泄障碍,导致脂肪在肝内堆积。50%的肥胖者有肝内脂肪浸润,重度肥胖者96%可发生脂肪肝。

3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这类最常见的就是乙肝病毒导致的脂肪肝,也是目前国内存在脂肪肝人数最多的致病原因。

4酒精性脂肪肝,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酒精肝,目前来说治疗还算比较容易,如果长期如此发展的最终后果也是肝硬化和肝癌。

5药物性脂肪肝,长期不科学的使用某种药物,导致肝脏受损严重,产生药物性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勐。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脂肪肝的危害

1、肝硬化和肝癌。脂肪肝长期得不到治疗会引起肝细胞缺血坏死,从而诱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多种恶性肝病。脂肪肝患者并发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50倍。

2、消化系统疾病。

3、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

4、影响性功能。

5、影响视力。

有人可能会问,为啥我不胖也不喝酒也被查出脂肪肝啊?为啥又有些人喝酒很多但肝上也没毛病?

确实是人更胖就更容易得脂肪肝,但是一些人外形不胖不代表肝脏不“胖”。每人对酒精的承受能力不一样。但是喝酒多了肝病风险肯定会增高的。除了喝酒,还有很多原因可以导致脂肪肝,比如经常熬夜,减肥过度,缺乏运动等。

查出了脂肪肝该怎么办?

先查清病情,有无肝炎和其他并发症。一般来说,体检中主要与脂肪肝相关的检查是B超、肝功能,但B超结果只显示脂肪肝属于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无法指导治疗,需要进一步进行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的筛查。其次,要查清楚是肥胖性、酒精性、快速减肥性、糖尿病性还是药物性脂肪肝,从根源上指导治疗。

绝对禁酒。“酒精肝”的全称是酒精性脂肪肝,属于脂肪肝的一种。即使有些脂肪肝患者不是酒精肝,但肝脏已经“生病”,无法继续有效处理喝进去的酒精,喝酒只会加速肝脏恶化进程。

多吃有机食物,特别是新鲜蔬果。据了解,吃散养家禽等肉食有助于脂肪肝的康复,脂肪肝患者要多吃有机蔬菜,建议每天食用新鲜绿叶蔬菜500克。

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和油炸食品。由于脂肪肝的排除毒素、净化血液和排除废物功能大减,因此应尽量少摄入脂肪,少吃肥肉和油炸食品,给肝脏一定的休息调整时间。

慎用药物,治疗药物须在专家指导下使用。我们知道药物的分解消化都需要经过肝脏,使用不当的药物不仅不利于病情好转反而会给肝脏添加更大的压力,增加对肝脏的伤害!

如果对你有用,希望采纳!

为什么有些人很瘦也得脂肪肝呢?

原因

人体内有一种特殊的供能物质,它的名字叫甘油三酯。正常人肝脏内的脂肪只占肝湿重的 3%~4%,但肝脏内的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

就会产生病症,称为脂肪肝。严重的脂肪肝其脂肪的重量可达肝湿重的40%~50%。含脂肪量在 5%~10%时为轻型脂肪肝;脂肪量达到

10%~15%时为中型脂肪肝,脂肪量达到 25%~50%,或是大于30%时即为重型脂肪肝。

患上脂肪肝并非一种令人吃惊的现象,因为在全世界有

25%的人可能发展为脂肪肝,在一些富裕地区和生活方式不科学的人群中,脂肪肝者的比例还可能高达50%。

肝脏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参与糖类、脂类、蛋白质的代谢。其中,肝脏主要参与内源性脂肪的合成与转运。人体利用脂肪(摄取、贮存与动员)在餐后主要来自消化吸收的外源性脂肪,而在饥饿时则来自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脂肪。肝细胞主要摄取来自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也摄取血中糖代谢转化来的游离脂肪酸,再合成甘油三酯、磷脂及胆固醇酯等。肝脏不能贮存脂肪,所以其合成的脂肪又及时地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而转运到血液中去。当人长期过多摄入胆固醇、脂肪,或营养不良、饥饿以致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时,就容易使肝内脂肪代谢发生障碍,造成脂肪细胞堆积,产生脂肪肝。

按常识来看,脂肪肝应该是高热量的饮食造成的,但为什么有些瘦人也逃不过脂肪肝呢?脂肪肝是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现代病,而且这种不良方式主要体现在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以及平时缺少运动锻炼等方面。这会使人体营养过剩导致脂肪肝。这些只是一般原因或主要原因。脂肪肝的产生还有其他不可忽视的原因。

一是糖尿病可以引起脂肪肝。临床研究发现,约50% 的糖尿病患者可发生脂肪肝,约 25%的脂肪肝患者有糖尿病。

二是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脂肪肝。因为乙醇可造成肝细胞代谢紊乱,而且过多饮酒者食欲会降低,因而食物中的胆碱摄入减少,而胆碱可以清除甘油三酯。胆碱少,甘油三酯的清除也减少,从而导致脂肪肝。

三是某些药物和化学物质中毒可能导致脂肪肝。比如,过量服用或密切接触四环素、砷、银、汞、三氯化烯、四氯化碳、黄磷、巴比妥、黄曲霉素等,都可引起脂肪肝。

四是炎症、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可以引起脂肪肝,因为这些情况会破坏肝细胞膜的完整性,使肝内脂肪代谢异常或肝细胞缺氧而形成脂肪肝。

其他原因,如柯兴氏综合征、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溃疡病、慢性肝炎和妊娠等,均可影响脂肪代谢而发生脂肪肝。甚至连营养不良,如长期饥饿或胃肠道消化吸收障碍,造成机体蛋白质不足,也会导致脂肪肝。

调理原则

让患者可以稍稍放心的是,大多数的脂肪肝是可逆的,关键在于生活方式的调理。所以,这里所说的调理主要是针对饮食和其他行为方式的健康和合理。如果饮食得当,生活方式科学,很多脂肪肝是可以恢复到正常,而且可以有效预防脂肪肝。

由于大部分脂肪肝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和缺乏运动所引起,因而饮食调理便放在了首位。

方法一:按中国营养协会的饮食指南办理。

2014年1月,

我国发布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在营养素摄入量方面,提出如下目标:全国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200~2300千卡,其中,谷类食物供能比不低于50%,脂肪供能比不高于30%;人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78克,其中,优质蛋白质比例占45%以上。

方法二:素食,但非素食主义。

素食是预防脂肪肝的重要手段,因为素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纤维素和一些碱性元素比荤食丰富,因而素食可以预防肥胖和脂肪肝。世界卫生组织早就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饮食是较为健康和科学的,因为东方饮食以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为主,能预防肥胖、心血管病和癌症。比如,素食中天然形态的植物性食品大部分含有纤维素,而纤维素可以吸水膨胀,从而让人有饱胀感,所以在食用时不至于饮食过量。同时,由于素食减少了高脂肪高蛋白的摄入,除了可以预防脂肪肝、减肥外,还可以预防其他一些疾病,如心血管病。因为素食中的植物性食品的成分居多,比如含有膳食纤维、类黄酮、类胡萝卜素以及其他植物化合物,对预防血糖、血脂的升高有益,也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素食者因为减少了膳食中的饱和脂肪、胆固醇和动物蛋白质等,也会减少心血管疾病。

具体做法

不过,对于众多的荤食者,离了肉几乎就活不下去。怎么办?这也不用担心,可以用下面一些方法。

禁酒;喝去脂牛奶或酸奶;每天吃鸡蛋黄不超过2个;忌用动物油,植物油的总量不超过20克;不吃动物内脏、鸡皮、肥肉及鱼籽、蟹黄等;忌食煎炸食品;每天食用新鲜绿色蔬菜500

克;吃水果后要减少主食的食量,日吃一个苹果,就应该减少主食50克;山药、白薯、芋头、土豆与主食米、面粉调换吃,总量应限制;每天摄入的盐量在5克以下;葱、蒜、姜、辣椒等“四辣”可吃,但不宜多食;多吃降脂的食品,如燕麦、小米、黑芝麻、黑木耳、海带;常吃鱼、虾等海产品;晚饭应少吃,临睡前切忌加餐。

其他注意事项

要预防肪肝,还要注意其他要点。

一是进行体育运动。因为运动可消耗体能,促进脂肪代谢,不仅可以减肥、控制体重,也有利于防治脂肪肝。

二是水果选择要恰当。水果含有一定的糖类,长期过多进食可导致血糖、血脂升高,甚至诱发肥胖,因此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患者不宜多吃水果。食用时,应尽可能选用苹果、梨等含糖量低的水果,而且量不能太多,必要时以萝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代替水果;尽量在餐前或两餐之间饥饿时进食水果,以减少正餐进食量。

三是治疗。有了脂肪肝,除了饮食和行为调理,该服药时也要服药。轻型脂肪肝一般不用药物治疗。中、重型可选择性地使用降脂与去脂药物。常用的中药有何首乌、泽泻、丹参、片姜黄、山楂、柴胡等,都有降脂作用。西药可用辛伐他丁和普伐他丁,有降低高胆固醇的作用。而力平脂、诺横、必降脂及月见草油、烟酸肌醇脂等可应对高甘油三酯。此外,肌醇、磷脂及维生素E、B族维生素等可保护肝细胞、防止脂肪堆积。但是,这些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切不可自作主张。

很多人认为脂肪肝是胖人的事,瘦人则可逃脱厄运。其实不然,体检时往往会发现一些很瘦的人查出患有脂肪肝。那么--瘦人为什么会患上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都是“节俭基因”惹的祸

  有研究显示,西方人脂肪肝的遗传背景主要是神经内分泌因素,因此患脂肪肝的人大多以肥胖者为主。而东方人则不同,即使很瘦的人也会患脂肪肝,这跟东方人体内含有一种“节俭基因”有关。

  据了解,“节俭基因”形成在早期食物匮乏年代,它有利于人体进行能量贮备,以备饥饿时消耗,但在运动量减少和食物极大丰富的现在,“节俭基因”仍在继续发挥作用,使该基因演变成脂肪肝、Ⅱ型糖尿病、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香港内科医学院士黄炜教授介绍说,瘦人患有脂肪肝,主要是因为人体摄入食物以后,多余的热量会转变成脂肪储存在脂肪组织内。体内的脂肪组织就像是一个储存脂肪的“仓库”,有一定的容量。若体内合成的脂肪太多了,超过了“仓库”的储存能力,脂肪细胞就会到处“跑”,“跑”到肝脏、心脏等处。瘦人脂肪组织少,“仓库”小,储存脂肪的能力差。脂肪更容易“跑到”肝脏里,导致脂肪肝。

  瘦人体内可能是“胖子”

  上海交大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范建高教授介绍说,瘦人尽管外表看起来很苗条,但是体内却有可能是个“胖子”。他们的心、肝和胰等重要器官内的油脂,有可能比肉眼看到的皮下脂肪要多很多。

  “肥胖分为外周肥胖和中央型肥胖。中央型肥胖也称腹型肥胖。”范建高解释道,人们一般往往以腹壁脂肪的堆积程度、腰围大小等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却忽视了内脏器官油脂的堆积,而这恰恰是我们应该特别加以重视的地方。

  人体的哪些内脏容易形成油脂堆积呢?“肝脏、胰腺、脾等内脏组织都可能堆积油脂。其中,最主要是肝脏。正常肝脏的脂肪含量约占肝湿重的5%%,超过了就可能形成脂肪肝。”范建高进一步解释道,“因为肝脏是新陈代谢的枢纽。糖类、脂肪都要经过肝脏进行消化。”

  营养不良易患脂肪肝

  “很多身材较瘦的人不敢相信被检查出有脂肪肝,有的还认为是不是误诊了。其实,一般瘦人大多喜好素食,使营养摄入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引发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范建高说。

  其实道理很简单,营养过剩属于原材料太多,而营养不良属于加工过程中的辅助材料不够,同样无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当营养不良时,蛋白质缺乏,而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这样就会造成肝转运甘油三酯发生障碍,脂肪在肝内堆积,引起脂肪肝。如有人因患有慢性肠道疾病、长期厌食、节食、偏食、素食、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胃肠旁路手术等原因,造成低蛋白血症、缺乏胆碱、氨基酸或趋脂物质,从而形成脂肪肝。所以肥胖的人可以引起脂肪肝,减肥之后的人、长期营养不良的瘦人都容易患上脂肪肝。

  范建高说,对于一些查出有脂肪肝的胖人来说,存在着减肥速度过快的误区。有些人采取“饥饿疗法”,使体重在短期内迅速下降,这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减肥实际上也是一个脂肪运动的过程,脂肪运动过快过猛,超过了机体的代谢能力,脂肪就会“跑”到肝脏。快速减肥会使脂肪酸大量释放,沉积在肝脏、心脏等脏器,加重肝脏炎症,可能使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受损,严重时诱发肝纤维化,并损害其他重要脏器,渐进性减肥是最有效的。

  “脂肪异位”堆成脂肪肝

  对于内脏油脂的堆积过程,医学界已经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范建高说:“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的油脂主要是堆积在脂肪组织中的。但是,超过脂肪组织吸收的限度,就会发生一种叫作‘脂肪异位’的现象,导致内脏脂肪堆积。”

  “脂肪异位”造成的内脏器官油脂堆积,对人体的健康会造成很多的危害。“脂肪异位的发生,会导致脂肪毒性,进而引发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以及葡萄糖毒性。另外,内脏油脂过多会损伤内脏的功能。”范建高说。

  脂肪沉积一方面会造成就地功能损害,比如脂肪在肝脏堆积形成脂肪肝,在胰腺堆积会损害胰岛细胞的功能;另一方面,脂肪可能会移位,造成系统性损害,比如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糖尿病、脾肿大等疾病。

  “收支平衡”防治脂肪肝

  专家认为,科学饮食,适量运动,保持“收支平衡”,是日常生活中避免内脏油脂堆积的最基本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每天的摄入量与消耗量保持平衡。如果没有完全消化掉,就需要额外的运动和锻炼。人体多余的热量,只能转化为脂肪的形式。”范建高建议道。

  他说:“从医学角度,减少和抑制内脏脂肪堆积,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减少脂肪从脂肪组织向非脂肪组织移位和分流。要认真对待肥胖问题,要减肥。第二,帮助细胞代谢。因为如果过多的脂肪从细胞内向细胞外分流,对人体的损害更大。第三,必须减少有毒的脂肪酸。脂肪内基本物质脂肪酸,分为无毒脂肪酸和有毒脂肪酸。要做到减少有毒的脂肪酸,就必须保持人体内饱和脂肪酸和非饱和脂肪酸比例的协调。饱和脂肪酸来自于动物,非饱和脂肪酸来自于植物。因此,多吃水果和蔬菜有利于身心健康。”

  对于最可能堆积脂肪的肝脏,范建高提出了防治建议,通过饮食途径额外补充各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维生素E以及β胡萝卜素等,有助于防止酒精性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298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