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疼痛是什么原因 肩膀痛要及时辨明6种病因

肩膀疼痛是什么原因 肩膀痛要及时辨明6种病因,第1张

很多人一有肩痛症状就以为得了肩周炎。其实,很多疾病都会有肩痛的表现,辨明病因,才能正确治疗,不至于贻误病情。

胆囊炎

胆囊和右肩等部位的感觉神经有重叠部分,所以,胆囊发炎会引起右肩及右肩胛下隐痛。如果除肩疼之外,还有反复发作的胃灼热、嗳气、反酸、腹胀、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别忘了去医院检查一下胆囊。彩超检查可以确诊,经抗感染、解痉止痛治疗可缓解肩痛。

心绞痛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时疼痛不单单是在心前区,也会放射至左肩等部位。心绞痛常因劳累或兴奋诱发,休息后疼痛可缓解。心梗则常在睡眠或安静状态下发病,常伴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及呼吸困难、心衰等严重表现。有冠心病史者尤应小心。

颈椎病

颈椎病引起的颈背酸痛、颈部活动受限,往往都是由于神经根受压 导致的,一般会有触电样的感觉,同时伴有手指麻木,肢体发冷及受压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的异常,但无肩关节活动障碍。

肩关节结核

肩关节结核与肩周炎均有肩痛和功能受限,但肩关节结核起病缓慢,常有午后低热、夜晚盗汗、全身乏力、面色苍白、颧部桃红等全身症状。X线片有助诊断。

很多人一有肩痛症状就以为得了肩周炎。其实,很多疾病都会有肩痛的表现,辨明病因,才能正确治疗,不至于贻误病情。

肩部肿瘤

肩部周围的肿瘤生长至一定阶段会引起肩痛或伴有肩臂的活动功能障碍。与肩周炎的区别是:患部肩痛逐渐加重,疼痛的部位因肿瘤的生长、局部逐渐肿大而扩大,X线片有助确诊。

肱二头肌肌腱炎及腱鞘炎

和肩周炎不同,虽然都有肩前疼痛,但患者常有肩部牵拉或扭曲等轻微外伤或过劳史,部分患者因受风着凉而发病。疼痛可向上臂和颈部放射。

肩膀两侧和肩胛骨酸痛,这个疼痛就是肩周炎的典型的表现,所以疼痛就是正常的,尤其到了晚上,肩周炎疼痛的会更加的厉害。而且现在工作的变化,不少年轻人也出现了肩周炎,例如很多的办公人群,通常来说肩周炎一般多发生在50岁左右的人身上,所以又被叫做50肩,又因为肩周炎如果长时间的话,会引起肩关节活动能力的下降,所以又叫做冰冻肩。肩周炎一般可以通过如下的动作来锻炼,比如可以模仿小燕飞的动作来锻炼,比如可以模仿手指爬墙的锻炼,然后结合苗‘、父一’’、一养‘、;生,在疼痛的部位外fu,这样辉复后不反复的,平时运动的时候注意坚持,别劳累受凉之类的就行的,具体运动的时候可以:

1、进行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运动,前上举、后伸、内收、外展、内外前后旋转;

2、腰前弯90度,上肢自然下垂,肌肉放松,作前后左右摆动和画圈动作;

3、双上肢体前交叉,向双侧外展平举再上举过头顶,然后屈肘,双手触头后枕部,还原;

4、双手指交叉互握,上举放头后枕部,肘部内外前后运动,尽量用力向外向后,重复数次;

5、面向墙壁,足尖距墙约20-30厘米,患肢手指触墙,向上爬,尽量爬高,还原,原地转90度,患肢侧面对墙壁,手指沿墙壁尽量向上爬,还原;

6、背靠墙壁,双肘屈曲90度,上臂紧贴躯干和墙壁,手心朝上,向外向后,用拇指尖尽量触及墙壁,然后手心朝下使拇指触及上腹部;

注意坚持,希望对你有帮助。

左肩部间歇性疼痛,反复发作,应考虑以下情况:

1

颈椎病——可引起肩部疼痛,称为颈肩综合症。疼痛一般不太剧烈,以酸痛为主,范围较小,关节功能受限不明显,检查有颈椎骨质增生存在。

2、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50岁左右的人比较常见。但长期伏案的工作人员,肩部的肌肉韧带处在紧张状态,故50岁以下者也不少见。

肩周炎的临床症状有三大特征:一是疼痛,二是活动功能障碍,三是肌肉萎缩。

急性期为炎症期,以肩

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常有日轻夜重的特点。粘连期即疼痛减轻而以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常影响日常生活,如提物、吃饭穿衣,洗脸梳头等均感困难。

3、肩部肌肉痉挛:

常因局部受凉、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长期从事电脑操作、坐姿不正确等,因长期保持某一种姿势,使肌肉、关节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所以很容易引起肩膀酸痛的症状。并且由于颈椎正常生理曲度的改变,很容易引发颈椎病。还有枕头的高低、软硬不合适,都会

引起肩膀酸痛。

你可拍颈椎片,首先要除外颈椎骨质增生的情况,如无明显颈椎压迫情况,可除外颈椎病,如无明显的肩关节功能障碍,则多为肩部肌肉痉挛所致。

治疗方法:

1、消炎止痛,如戴芬

75mg/粒

日1次;

2、解痉镇痛酊或正红花油等,局部外涂后用手掌按摩患处至发热。

3、麝香壮骨膏或伤湿止痛膏外贴。

4、局部热敷:可用电热宝等局部热敷。此外,针灸、理疗、推拿等,均可应用。

如为肩周炎,在急性疼痛期过后,从粘连期开始,治疗以推拿、按摩、特别是功能锻练为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537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